教育培训 >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不给大阿哥?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不给大阿哥?

2020-10-12 12:02阅读(62)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给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炉,不给大阿哥?:先说下此事的来龙去脉。太子夜会“母妃”郑春华,被康熙撞见。太子虽然逃走了,但是,他也知道今晚

1

先说下此事的来龙去脉。

太子夜会“母妃”郑春华,被康熙撞见。太子虽然逃走了,但是,他也知道今晚必然被处置。于是,太子找老四胤禛求救。结果,胤禛在邬思道建议下,假装喝多了,让老十三胤祥去见太子。

胤祥本来想听邬思道建议,不要答应太子的任何请求,太子已经要完蛋了。可是,胤祥看太子太惨了,不仅答应了太子要照顾郑春华和太子家人。甚至,胤祥怕太子一个人出事,还陪着神志错乱的太子在雪地里走了半个晚上。

而此时,听闻风声的老十四也不敢寂寞,竟然假冒太子手谕调兵进驻行宫,营造太子武力逼宫的假象。

康熙看见凌普调兵进驻行宫,马上联想到太子要“绝地反击”!于是,调狼谭的兵进驻行宫。同时,把皇子们也都给叫来,省的他们闹事。

也就是在此时,大阿哥开始对康熙扇风点火,添油加醋的诉说太子的不是。本来,康熙朝的最初皇位之争,就是在大阿哥和太子之间发生的。两人背后分别是明珠(大阿哥外叔祖父,电视剧中,是太子叔父)和索额图(太子是索额图的侄孙)。后来,明珠和索额图都被康熙整倒了,太子和大阿哥都老实了。

现在,大阿哥眼看着太子“武力逼宫”不成,肯定要完蛋了。于是,为了斩草除根,也为了向康熙邀功,大阿哥主动提出愿意替康熙清理门户!杀掉太子!

幸好,张廷玉指出调兵手谕是伪造的,让康熙冷静下来。康熙没有马上批评大阿哥,而是先把太子和胤祥抓了起来。同时,让大阿哥继续“表演”。大阿哥以为太子被废以后,皇位非他莫属。于是,更是娇狂,引起其他皇子不满。三阿哥率先发难,指出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康熙终于忍无可忍,把大阿哥也给抓了起来。

于是,太子第一次被废当晚,有三位阿哥被康熙下旨圈禁。但是,康熙对三人的态度很不一样!

首先,康熙不仅相信胤祥是清白的,还很欣赏胤祥的品性。

胤祥有情有义,在太子危难之时,不避嫌疑,不离不弃。这件事展示出胤祥的侠义之气,他即顾念对二哥的兄弟情谊,又恪守了对太子的君臣之礼。康熙甚至夸赞,他心目中的继位人选必须是有德之人,这一点胤祥做的就不错!


在此之时,给予胤祥如此好的评价,其他皇子也很吃惊。同时,康熙也解释了关押胤祥,只是因为胤祥说“无情都是帝王家”,扰乱人心。康熙把胤祥关起来,只是让他冷静下,改改脾气。

所以,第二天肯定会给胤祥送火炉。

其次,康熙厌恶太子的不争气。但是,也觉察出太子这些年过的不容易。

太子私通母妃和卖官鬻爵的事确实让康熙伤心,厌恶。但是,大阿哥与太子争皇位,自己皇子们在康熙面前争宠的事,康熙也是清楚的。

现在,有暴露出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更是让康熙心疼太子这个从小就没娘的得孩子。在这么险恶的环境下,太子过的太不容易了。康熙觉得,大阿哥搞魇镇,可能是逼疯太子的一个原因。而且,老三对魇镇一事知情不报,也让康熙看出皇子们对太子的态度!这些皇子都不把太子当兄弟看待啊!

所以,康熙觉得,可能虽然二阿哥不适合当皇帝。但是,也不至于再受其他折磨。所以,康熙也给废太子送了火炉。

最后,大阿哥触犯了康熙大忌——不念骨肉亲情!

人上年纪以后,就希望家庭和睦,团团圆圆的过日子。康熙也一样,他是皇帝,也是一位老父亲。在康熙眼里,骨肉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必须选一位能够照顾好兄弟的皇子!

这一点,胤禛知道。胤禛从来不向康熙告兄弟们的黑状,在康熙面前玩“骨肉相残”,那是找死!

老八和大阿哥等人都不知道。老八曾经在刑部冤狱案中诱审肖国兴,将太子拉下水。这件事被图里琛告诉康熙,气的康熙骂老八是“该死,其心可诛”!从此,老八再也无缘\"太子\"之位了!


大阿哥做的更过分,在太子被废当晚,不仅不替太子求情。竟然还要鼓动康熙“大义灭亲”!甚至,他还乐意替康熙动手杀太子!

气的康熙骂大阿哥是“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熏心的蠢猪”!

康熙觉得大阿哥不配当他的孩子,他就是不顾及骨肉亲情的蠢猪!蠢猪是不佩用火炉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2

看我杨角风的回答:

在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中,康熙帝一口气封了四个亲王,目的也很明确,一方面是确保自身的安危,同时也让众皇子们相互制约,防止出现大的问题。

但是只过了一晚上时间,老大胤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就被康熙帝圈禁了起来。

虽然都是圈禁,为什么三个人的待遇并不相同呢?

一、大阿哥胤褆

大阿哥胤褆虽然年龄最大,可惜在众皇子中却是第一个被打倒的皇子,也是脑子最不灵清的一个皇子。

其实看一个人睿智不睿智,成功不成功,我们要看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什么人?

太子胤礽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坑货,追缴户部欠款时,被人家死死抓住小辫子,结果为了解这个小辫子,竟然想出了买官卖官的勾当,在康熙帝面前大大减分。还有肖国兴的举报,还有后面狗头军师黄体仁等人出的跟任伯安联系的馊主意,再到最后的造反,硬是把一个太子带成了罪人。

老四胤禛不用说,邬思道,老十三胤祥,年羹尧,李卫等人,一个个都是强有力的虎将。

老八胤禩也不弱,大部分官员,外加老九、老十、老十四,甚至他们手下还有手握三百多官员把柄的任伯安。

老三胤祉看起来最弱,其实他是清流的领袖,李袚等人都是他的门生。

反观老大胤褆,他的手下最傻缺:

最早在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去江南赈灾的时候,他的一个叫李淦的手下,忙着接老大胤褆的一个什么侄子,连钦差的传票都不理,气得老十三胤祥摘了他的顶戴:

“永定河里的王八都比你这号人少得多”

还有金陵副将马国成,在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出现,那叫一个嚣张啊,傻乎乎地被隆科多忽悠了,俩人本来都拒交欠款,结果人家不说话,他在那里抖威风,最后被老四胤禛扒了官服。

有这样傻乎乎地手下,就有这样傻乎乎的主子,老大胤褆以为干掉太子胤礽,自己就能当太子,可是想归想,别这样表现啊?

可惜,他的表现迫不及待,最后被康熙帝大骂蠢猪,并永久圈禁起来。

二、老十三胤祥

老十三胤祥被圈禁,表面上看是因为老八胤禩一伙假造太子胤礽调兵手谕,调兵包围了八大山庄。康熙帝以为太子胤礽造反了,最后查出来老十三胤祥跟太子胤礽在一起,所以被圈禁。

如果只是这样简单的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老十四胤禵假造太子手谕之前,也是在太子胤礽跟郑春华鬼混被康熙帝发现之前,康熙帝查清肖国兴被老八胤禩诱供之前。

康熙帝听说太子胤礽还跟老十三胤祥在一起聊天,他有点反感太子胤礽,而且特地命令张五哥去找老十三胤祥:

“张五哥,你现在就去见十三阿哥,传朕的话,叫他以后不要再见太子了。”

而此时的太子胤礽还在逼问老十三胤祥,到底肖国兴的事怎么回事?

老十三胤祥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此时的肖国兴已经被康熙帝发配到宁古塔了,所以只能推到老八胤禩头上。

最后太子胤礽苦闷地离开了,离开的时候还劝老十三胤祥:

“我这回是栽到老八的手里了,你们也得多防他一点,你们斗不过他!”

太子还没走远,张五哥就告诉老十三胤祥,离太子胤礽远一点……

可惜没有多久,太子胤礽跟郑春华鬼混被发现,他跑去找老四胤禛,老四胤禛听邬思道的不肯见他,结果老十三胤祥为了保老四胤禛,抗旨去见了太子胤礽。

所以,不管老十三胤祥有没有跟着太子胤礽造反,他的抗旨行为,让康熙帝非常不满,这也导致了他的被圈禁。

三、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真的是自己作死!

因为刑部冤案一事,本来跟他不太相干的事,而且这件事也不是他指使的,最后硬是烧到了他的头上。

就像他跟老十三胤祥说的那样,本来这件事可大可小,只要不深追,太子胤礽根本就没事,可惜老八胤禩紧追不放,还诱供了肖国兴。

结果让康熙帝对太子胤礽下达了判断,那就是太子胤礽病了,病得很重,重到连接见蒙古王公都不行了。

再加上金如意事件,更是让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印象落到了谷底……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连老十三胤祥都不能见太子胤礽,让心灰意冷的他只能找到了郑春华,寻求安慰。

谁知道好巧不巧,这天康熙帝还想翻牌子,被李德全跪地苦劝,康熙帝挣扎着爬起来,给朕来碗鹿血,朕还行!

于是在鹿园就发现了太子胤礽跟郑春华鬼混的事。

在此情况下,再加上老十四胤禵和老八胤禩的陷害,来了场假传太子手谕调兵事件,终于让康熙帝忍无可忍,最后下定了决心要废掉太子胤礽。

面对老大胤褆的逼问,硬是把一个太子逼得语无伦次,云里雾起,傻了:

“我,你,大哥,丧尽天良,我丧心病狂,我为什么要这样干?”

而此时的太子胤礽早已做好了准备,面对康熙帝的废黜,表现得很淡漠,甚至都发疯了……

康熙帝却最在乎自己的名声受不受影响,所以问张廷玉,张廷玉最懂帝王心:

“太子失德是咎由自取,皇上对他仁至义尽,天下皆知,纵使千秋万代之后,也不致玷污圣德。”

四、取暖风波

后来三个皇子同时被圈禁,康熙帝唯独不给老大胤褆取暖炭火,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就涉及到为什么要永久圈禁老大胤褆了:

一方面康熙帝确实对他是痛心疾首,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标榜“宽厚贤德”,谁曾想到,自己竟然生下来一个“不仁不义,丧尽天良”竟然为了上位不惜杀害兄弟的儿子,不处罚他难解心头之恨。

第二点,如果仅仅是明里的狠毒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背后还使坏,竟然使用了最狠毒的“魇镇”巫术,虽然康熙帝不一定信这玩意,但是这个行为就告诉我们,他的心到底有多毒?如果这次不圈禁他,谁也保不准他下次向谁下手,万一得逞,后果是康熙帝所不能承受的!

最后,也是出于对他的一丝疼爱,老大是第一个站出来夺嫡的人,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太子胤礽还在,以后报复老大的话,又避免不了一场手足相残的祸患。

而反观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太子胤礽不用说,这次康熙帝是拿他被废敲打一下他,同时也是为了揪出假传手谕的幕后黑手,但是太子胤礽造反一事毕竟是冤枉的,给个火盆,也不至于冻到他,好歹是自己选的太子。

而老十三胤祥更不用说了,在刚刚圈禁了老十三胤祥不久,康熙帝还当着众皇子的面夸老十三胤祥呢:

“这个新太子是谁,朕心里没有底,但还是这一条,这个人一定要有德,胤祥在这一点上就不错,他敢于在胤礽将获重谴的时候,不避嫌疑,陪着他,护着他,他尽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情谊,做臣子的忠尽。”

正是这一句话,让图里琛都听出来了话外之意,给老十三胤祥送火盆的时候,老十三胤祥还转送给了大哥,等众人一走。图里琛就从腰间掏出了一壶酒,嘴里喊着孝敬十三爷的!

由此可见,这个图里琛也是鬼灵鬼灵的……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3

这说明康熙对太子、老十三和大阿哥是区别对待的。区别对待,是因为他们所犯错误的性质不同。

那么,他们分别犯了什么错误呢?

此事发生于太子第一次被废之时。

太子被废的导火索,是他与康熙的妃嫔郑春华苟且,被康熙发现了;以及老十四伪造了太子调兵谋反的手谕。但此前,太子卖官的事情已经让康熙失望,而此后太子的心腹告发太子,更是让康熙知道了太子私底下所做的一切腌臜事。

于是,康熙决定废了他。

但当他发现太子调兵的手谕是伪造的之后,他开始原谅太子——多不容易啊,明枪暗箭的,平日里肯定也挨了不少。而当三阿哥告发大阿哥魇镇太子的事情后,他甚至开始同情太子了。

也许从宣布废掉太子之前,康熙已经决定复立太子了。废掉他,是为了给众人一个说法;复立他,是因为他还有挽救的余地。既然如此,康熙派人给他送个火炉,很正常。

大阿哥犯了什么错呢?魇镇太子,这是明面上的错误。这个错误已经很大了,因为他谋害社稷之本,而且还用“魇镇”这种卑劣的手段。

但更让康熙无法忍受的,是大阿哥在太子犯错的时候,完全不顾兄弟情义,要求康熙杀了太子。

这不仅是落井下石,这还是无情无义、丧心病狂、猪狗不如。它暴露了大阿哥的本性。这说明大阿哥已经没有挽救的余地。康熙决定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既然如此,康熙不给他火炉,很正常。

至于老十三,他只是太仗义,又太敢言,不懂得顾全大局,于是康熙决定教训他一下。但问题是,老十三的都是对的,只是没有讲究时机和场合,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康熙心里对老十三是很佩服的,觉得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既然如此,给老十三送个火炉也是正常。

但老十三在得知大阿哥没有火炉后,立即让人把自己的火炉送到了大阿哥牢房里。

十三爷,果然仗义。

4

在热河狩猎之际,康熙在八大庄行宫感觉体力不支,让李德全到鹿园割些鹿血来喝,就在康熙进入鹿园之后,发现了太子和“母妃”郑春华的奸情。太子趁机逃走。

康熙怒不可揭,到处寻找太子。就在这紧要关头,十四阿哥伙同八阿哥模仿太子手谕调来了凌普的两千兵马包围了行宫。

康熙立马意识到这是太子要逼宫,迅速召集众皇子到行宫集合,防止添乱,册封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为亲王。其中大阿哥为首亲王,节制诸兄弟。

同时派张廷玉调狼谭的部队进驻八大庄。

在张廷玉调来救兵之后,康熙终于放下心来处理“太子谋反”的事情。

首先,康熙召大阿哥和三阿哥进入戒得居问话。大阿哥看到太子地位不保,立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在康熙面前力陈太子谋逆之罪,甚至还要替康熙杀掉太子。这一举动着实下了康熙一跳,毕竟皇长子和太子本就是亲兄弟,只因为有明珠辅佐皇长子,索相辅佐太子,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但没想到,皇长子竟然要杀了太子。

皇长子胤祉太不知道康熙对太子胤礽的感情了,康熙年少,在孝庄祖母选的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飞扬跋扈,威胁皇权,孝庄为了平衡鳌拜的权势,与索尼联姻,让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妻。索尼的第三个儿子索额图就成了康熙的三叔。康熙与赫舍里氏感情很深

在生下太子不久,赫舍里氏就因为难产死去,康熙认为胤礽是妻子生命的延续,在胤礽2岁时,即封为太子。在随后的几十年,更是言传身教,倾注了大量心血。

胤祉想方设法至太子于死地的举动让康熙看清了胤祉的残暴嘴脸,以至于在皇三子爆出大阿哥利用巫蛊之术诅咒太子,以至于太子疯疯癫癫的时候,痛骂大阿哥是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熏心的蠢猪。更向众皇子表明,无德之人不配当皇帝。

在张五哥从野外找回太子和十三阿哥的时候,康熙知道凌普的军队不是太子调进来的,太子可能是被冤枉的。

当局势稳定,张廷玉暗示康熙手谕有可能是假的之后,康熙已经断定太子是被陷害的。

而皇长子急于杀掉太子,急于上位的举动,让康熙看清了大阿哥无德残暴的嘴脸。立马把他削掉一切职务,永远圈禁,这样的无德之人是不配当一国之君的。不给大阿哥送火炉是在情理之中,就是要大阿哥吃点苦头,让他知道自己的残忍有多么可恨!

当初康熙发现了太子奸情之后,太子急忙跑到了四阿哥那里,毕竟他们是一伙的,希望四阿哥出面替自己说情。邬思道阻止四阿哥见太子,认为太子是是非之人,和他掺和在一起必然落人口实。

这时十三爷出去见了太子,并且答应太子保全他的家人和郑春华。又怕太子做出傻事,陪着太子在野外转悠了大半夜。

当张五哥召回太子和十三爷的时候,康熙以为手谕是十三爷模仿太子笔记写的,于是派张廷玉出去询问,得知十三爷没有模仿太子笔记的时候,康熙排除了十三阿哥陷害太子的可能。除了大阿哥、十三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还有谁陷害太子?康熙心中有数,但是不确定,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重选太子一幕,在看到朝廷重臣大多数都举荐八阿哥的时候,康熙感觉到了八爷党可怕的势力,由此确定是八爷党陷害了太子。加上八阿哥审理刑部冤案、深夜独子审问肖国兴,从肖国兴那里取得了不利于太子的口供并且把它交给康熙的事情,康熙立马认定八爷党才是隐藏在背后最难对付的势力。

而十三爷在太子危难之时,陪在太子身边,不离不弃,做到了一个弟弟的情谊和做臣子的一片忠敬之心,虽然因为口无遮拦,惹恼了康熙而被圈禁,但是,康熙认定十三阿哥是条有情有义的汉子,在冰天雪地之中给他送火炉,也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康熙给了十三爷和太子火炉,而唯独没有给大阿哥火炉。

接下来,康熙通过重选太子的举动,使八爷党势力浮出水面,四阿哥和八爷党之争正是开始。

5

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还有两位皇子也因为废太子事件而被康熙囚禁,这两位皇子一个是大阿哥胤褆,另一个是十三阿哥胤祥。但是,这两位皇子和太子一起囚禁的原因却完全相反。

十三阿哥胤祥被囚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废太子、也就是他的二哥胤礽,属于“重情重义”,“两肋插刀”。

大阿哥胤褆被囚禁的原因,是向康熙建议除掉废太子胤礽以绝后患,并愿意由自己亲自动手,随即就被三阿哥胤祉揭发他长期对废太子胤礽进行“魇镇”。这属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

这两位的人品立分高下。

让我们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太子胤礽被废,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被囚禁,康熙为什么会对大阿哥胤褆如此痛恨,以至于在寒冷的冬天只给废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送去炭火盆取暖而对大阿哥胤褆则是任凭挨冻,不理不睬。

自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朝廷需要拨款赈灾开始,康熙发现自己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太子,越来越不像话,越来越让他失望。

在康熙的眼里,这个太子几乎没有合格的地方:

——作为太子代理朝政不合格,国库亏空如此,吏治腐败如此,说明这个太子的能力有问题。

——作为臣子个人操守不合格,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甚至买卖人命。

——作为兄长关爱兄弟不合格,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到江南筹款赈灾,修缮河道,四阿哥胤禛的儿子病了,其他的阿哥们都纷纷前往探视尽表兄弟之情,而作为二阿哥的胤礽,在康熙问及此事的时候,胤礽居然不知道,并且表现的漠不关心。

——更可气的是胤礽作为儿子也“不合格”,他居然偷吃到老爹的碗里,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暗地偷情,还被康熙“逮个正着”。

面对这个太子,臣子,嫡长子,儿子都当的极不合格的胤礽,康熙忍无可忍,在胤礽与郑春华偷情事发之后,一怒之下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同时,因为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趁机伪造了太子调兵的手谕,康熙由此认为太子胤礽因为丑事被抓而准备调兵谋反,而这个手谕是模仿十三阿哥胤祥的笔迹写的,并且在事发当晚,十三阿哥胤祥和太子胤礽单独在野外很长时间。于是康熙下令以太子胤礽的同谋的罪名囚禁了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的愤怒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康熙也很困惑:是什么让胤礽这个本质上不坏,并且一直以来表现还算满意的太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变得如此荒诞无稽?

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康熙首先是对太子调兵谋反这件事产生了怀疑,按照张廷玉的话“太子绝对没有这个胆量谋反”。

——被人陷害了?这是康熙的第一个反应。胤礽当太子多年,而诸皇子很多都已经成人并都开牙建府当差办事,都有了自己的势力,也就都多多少少的有了“夺嫡”的心思,陷害太子的事可能性极大。

而此时,大阿哥胤褆跳了出来。太子胤礽的被废,让大阿哥胤褆认为“储君之位”近在咫尺。但是这个大阿哥胤褆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在线,加上“储君之位”的强烈诱惑,这位大阿哥胤褆居然向康熙建议“除掉”废太子胤礽以绝后患,并且愿意代康熙行事,愿意替康熙背负“弑子”的骂名。

大阿哥胤褆的蠢,是让人一眼就能看穿这个人想干什么。所以康熙骂胤褆是“蠢猪”——像你这样的蠢猪,还想当太子?但是接下来三阿哥的揭发让康熙倒吸一口凉气:在太子周围的这些阿哥们几乎都是“虎视眈眈”啊!

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胤褆很早以前就买通太子身边的太监向太子行“魇镇之事”!康熙愤怒了:你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现在才说!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康熙似乎找到了他疑惑的事情的答案:太子的荒诞无稽,是被人陷害和魇镇的结果!这个时候,他对一怒之下废黜太子感到了一丝的后悔,对于一直处在被魇镇、被陷害、被算计的太子胤礽有了一些理解合同情。

康熙毫不留情的处置了大阿哥胤褆——终身圈禁。并且怒斥了三阿哥胤祉。在这个时候,康熙反而对那个在太子危难之时不离不弃的十三阿哥胤祥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个“拼命十三郎”,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儿子。

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之后,康熙对废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的态度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已经没有了仇恨,如果说还仇恨谁的话,那就是对大阿哥胤褆的“不可原谅的仇恨”。

所以,在各种情绪基本平息之后,康熙没有进一步追究“伪造手谕”的事,只是通过给废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送火盆取暖的举动,缓和一下前期的过激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是绝不可能给大阿哥胤褆送火盆的,在他的心里,这个“大儿子”的行为是不可原谅,他也不想原谅。从大阿哥胤褆一直被圈禁至死的结果来看,这个大阿哥给康熙带来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而十三阿哥胤祥的确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侠义之人”,他不能看着自己的兄长独自挨冻,于是执意把康熙送来的火盆拿到大阿哥胤褆那里去。

十三阿哥胤祥真的是一个可敬之人。

6


因为太子和老十三的错还可以改,大阿哥的错不可饶恕,康熙是彻底放弃了。冷就冷点吧,反正一身膘,也冻不死。

当然康熙这也是释放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那就是彻底放弃了大阿哥,而废太子和老十三不只是没有放弃,还关心他们的冷暖,算是间接保护了他们。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一废太子之时,先后有三位阿哥被圈禁宗人府分别是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

这三位天潢贵胄被关进宗人府小黑屋时正值寒冬,当时康熙四十七年的第一场雪刚刚下完。康熙虽然怒其不争,但也送了两盘碳火让他们取暖,但偏偏没有大阿哥的火,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其实这件事情的表面原因很简单,但背后释放的政治信号才是关键。

这三位阿哥中,大阿哥的罪名是魇镇诅咒太子,还一直鼓捣着康熙杀了太子,甚至说自己可以代劳的丧尽天良之话。太子的罪名是给父亲康熙戴绿帽子偷情贵妃郑春华,还有涉嫌兵变,当然事后康熙发现兵变并不是太子所为。老十三是在太子失魂落魄时陪太子一起外出散心的,但没想到太子涉嫌兵变,而兵变的将军凌普是老十三的旧部,坐实了老十三是太子死党并且跟着参加兵变的嫌疑。

这三人罪名刚开始都差不多,毕竟太子和老十三有着兵变意图弑父之举,大阿哥是丧心病狂的魇镇亲弟弟,还鼓捣着康熙杀了太子胤礽。

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被找到后没多久,康熙通过张廷玉的提示就发现了太子调兵的手谕是假的,当然要彻查,被张廷玉劝阻住了,害怕引起幕后黑手的更大反弹。当然这也是个明智之举,毕竟当时身处热河行宫,并不在京师大本营。幕后黑手伪造太子手谕的老十四和老八为了夺嫡是虎视眈眈,如果惹急了他们,还真敢来一场真的兵变弑父的。

所以康熙并没有大动干戈的要求彻查此事,而是为了稳住当前的局面,并没有说明。(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但康熙也害怕太子和老十三担上这种罪名,被幕后黑手趁机加害,所以康熙先是让张廷玉拿着伪造的太子手谕当着众位阿哥的面问老十三知道不知道这个手谕,老十三说不知道。借此震慑背后伪造手谕的人,这件事的猫腻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小心点吧。当时老八向老十四使了一个眼色,说明两人已经明白伪造的太子手谕被识破了。


通过此事,太子和老十三兵变意图弑父的罪名自然没有了。也就是太子给父亲康熙戴绿帽子的罪比较大。但大阿哥的罪是坐实了,为了夺嫡对于亲弟弟都是魇镇诅咒,一出事了就落井下石欲杀而后快,这种人弑父都是正常的,所以是罪不可赦。

同时虽然太子和老十三兵变的罪名被洗脱,但康熙当时为了稳住局势并没有宣布他们的清白。只是为了震慑幕后黑手老八和老十四,同时给众人留下这二人兵变有疑点的状况,下令张廷玉拿着伪造的太子手谕问话罢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当众宣布太子和老十三是清白的,没有进行兵变,那么以什么废太子呢。说出太子给康熙戴绿帽子的罪名吗,这种丑事又怎么可能大肆宣扬呢,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不惩罚太子,只能以兵变为名圈禁废太子了。

但毕竟虎毒不食子,虽然太子戴绿帽子给康熙了,但罪不至死,老十三更是无辜的。就这样让他们两个人担着罪名,让人以为他们彻底失势,方便下手加害来斩草除根也不行。

因此康熙在派人送碳火时,只给了太子和老十三两人,并没有给大阿哥。一是大阿哥是罪不可赦,康熙是彻底放弃了,不管他的死活了。二是释放一个很明显的政治信号,那就是还在乎太子和老十三的冷暖,二人还罪不至死,下面的人可要保护好了。同时为之后放出老十三和复立太子做了一个完美的铺垫。

这就是康熙高明的帝王心术,知道事情不对劲,并没有大动干戈。而是不动声色的将错就错的惩罚了太子,又稳住了局势。后来又以送火的小事情让观望的众人区分出太子和老十三还有希望,大阿哥彻底没希望的情况,简直是高明至极。

雍正王朝这部隐喻现实的神剧,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别小看了这部电视剧,虽然不是真实历史,但胜似真实历史,其中隐喻的职场小技巧,还是值得我们深挖分析学习的!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46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7

此时的康熙皇帝对于大阿哥胤禔是失望至极,并且是充满了极度的愤恨之情。

自康熙带领着皇子们到达热河进行秋闱开始,大阿哥胤禔的夺嫡之心已经慢慢的显露了出来,毕竟此时的明眼人都能看到,太子在追比户部欠款时卖官鬻爵,进而自己的主管的刑部又出现了以钱买命的荒唐冤案,康熙对于太子也已经的是越发的不满,大阿哥胤禔便自认为可以借势取而代之。

因此,在凌普擅自带兵开拔,疑似太子密谋早饭的之际,胤禔的表现是异常活跃,频频以皇长子的身份批评自己的兄弟,并且还在康熙面前大言不惭的说出了要杀掉胤礽,以除去“庆父之忧”。可以说,大阿哥胤禔已经将自己夺嫡的想法万万全全的表现了出来,康熙已经对此大为不满了。

而在这时候,三阿哥胤祉更是举报大阿哥胤禔用“魇镇”来诅咒皇太子,此时的康熙本就对大阿哥极度的不满,再加上一听到太子的异常表现全部都是拜大阿哥所赐,必然也是气愤至极,于是将大阿哥削宗夺爵,圈禁终身。

这样的判决表明了康熙的两个态度,第一,自己已经不准备再认这个儿子了;第二,大阿哥要为自己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非但不会给大阿哥火盆让大阿哥取暖,康熙甚至希望大阿哥就此死在热河,以免去之后的一切困扰和麻烦,毕竟在康熙看来,大阿哥胤禔实在是罪大恶极,并且是罪无可恕。

与对待大阿哥胤禔所不同的是,康熙将太子胤礽和十三爷胤祥关起来,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他们两个。

此时的康熙已经知晓,太子并没有参与谋逆造反,那份所谓的太子手谕是伪造的,但是此刻的康熙并不能就此进行彻查追究。一方面,康熙害怕在此期间再起任何的端倪,进而出现新的不利于太子的局面,康熙只能就此收手;另一方面,这件事情本就是无头公案,根本无从查起,一旦真的牵扯面过多,非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有可能把牵扯进来的官员或者将领们“逼反”了。

所以,此时的康熙只能用将太子胤礽和十三爷胤祥关起来的方式,来平息整个事件,同时将他们两个暂时性的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起来。

首先,康熙用囚禁两位皇子的方式,来平息目前的舆论。毕竟凌普带兵包围行宫已经成为了事实,在事情的真相没有真正调查出来之前,康熙只能暂时性的保持现有的局势平衡,将太子和十三爷关起来,是最为有效的稳定局势的方式。

其次,这相当于康熙是将两位皇子与外界隔绝了起来,一来,可以保证两位皇子的绝对安全,二来,可以避免两位皇子惹上新的麻烦和问题,而在此之外的一切问题和矛盾,都由康熙自己来解决。

在这二人之中,康熙最为担心的便是十三爷胤祥。十三爷侠肝义胆,一旦知晓手谕为假,必然会义愤填膺,反而将局势搞得更糟,更有可能为其他人所利用,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康熙也只能先把他们关起来。

所以,此时的康熙并没有将谋逆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对于这两位皇子,尽管有着生气与愤怒,但是更多的还是同情与可怜,与此时康熙对大阿哥胤禔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因而对于太子胤礽和十三爷胤祥也就不会那么决绝,所以才会给他们火盆供气取暖,还好吃好喝的照顾着。只是此时的十三爷依然是义字当先,将自己的火盆给了大阿哥。

最终,太子为康熙复立,十三爷也被康熙放了出来。

康熙本就没有准备真的处置太子胤礽和十三爷胤祥。

以“百官举荐新太子”为契机,康熙狠狠的打击了八阿哥胤禩以及整个八爷党集团,并在这之后将太子胤礽放了出来,并且将其进行了复立,对于热河的“谋逆”事件,也算是为太子进行了平反,但是太子的权势也大不如前。

而对于十三爷胤祥,康熙甚至没有将其关在宗人府,而是关在了理藩院,之后,十三爷被康熙释放了出来,并且在此之后安排其主管刑部,也算是对其忠义精神予以可充分的肯定和褒奖。

8

在《雍正王朝》整个前20集一盘棋中,最大的BOSS不是老四胤禛,最大的BOSS是康熙皇帝。这位爱玩帝王之术的皇帝老爷子时时刻刻都给人云山雾罩的感觉,其目的就在于不让别人把控他的思想,从而达帝王之心不可窥测,高深莫测的境界,以便牵制群臣。

单就八大山庄事件这件事,皇太子胤礽与郑春华的奸情被康熙皇帝撞破,仓皇出逃,迎来了一废太子的事件。八爷党蠢蠢欲动,老十四胤禵伪造太子调兵手谕,打算鼓动老八胤禩争取夺嫡,实际上是给老八挖一个坑,但是老八拒绝了,很聪明。从这点来看,有两个很大的信息量,一是八爷党老十四和老八两兄弟并不团结,互相挖坑;二是他们时时在监视着皇太子胤礽的一举一动,要不怎么知道当晚会发生康熙撞破太子奸情的事情?

康熙皇帝撞破了胤礽的奸情,心里当然恼火,自己的儿子把自己的女人睡了,传出去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康熙皇帝要修整一顿自己儿子,苦于这事儿不好出口,所以气得差点晕死。

然而,康熙到底是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缓过气来了,说“朕死不了。”当了解到老十三胤祥是夜陪着太子胤祥,守护着太子的时候,康熙皇帝开始冷静,在张廷玉提醒调兵手谕有假的情况下,康熙瞬间明白其中的缘由。

万事都是儿子们自己作出来的,目的很明确,推翻太子,争夺储君之位。正因为如此,后来康熙并没有追究老十四伪造手谕的事,为什么呢?很简单啊,夺嫡也是皇室丑闻啊,只要没出什么大事,掀出来影响的是皇家的声誉啊。

本来,康熙只是想好好修整一下太子胤礽,但是作为父亲,面对这样的事(前有老八胤禩诱骗肖国兴出卖太子,现在又是“太子调兵谋反”),恐怕唯一可做的就是和天下其他父母一样,苦口婆心罢了,小惩大诫罢了。康熙皇帝临死都要老四胤禛“万不得已,不要伤害兄弟”,更何况康熙皇帝自己本人了。

然而这次的苦口婆心还带来更大的“收获”,一是皇长子胤褆想为康熙皇帝除去“庆父之忧”,预谋伤害太子胤礽;二是老三胤祉揭发出胤褆诛魔太子的行为。

胤礽可是做了近四十年的皇太子,再怎么说还是储君,没有废黜,还算半个君主,胤褆不顾兄弟之情,不顾君臣之义,竟然动了杀害兄弟的心思,真可谓是毫无人臣之礼,更无兄弟之情。

康熙当然头疼,年青的时候,皇子们还小,对于权力这东西大概还没有多少概念,所以,他尚且还能把持,可到了这个年龄段,皇子们都长大了,都盯着储君的位子不放手,要是这么闹下去,最后兄弟阋墙,你死我活是不可避免的了。

即或是皇帝,也很难处理这样既带有国事,又掺和家事和政治的事情,打骂得却杀不得,打骂得却又难以阻止一波又一波的夺嫡风波,这就是康熙皇帝的烦恼。

可是他总得慢慢解决这些事,不让夺嫡的风波引发更大的风浪,这就考验皇帝的本领了。于是,康熙皇帝的帝王之术遂现。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皇子们夺嫡的步伐不会停止,康熙料定皇子们不会因为自己是父亲他们就会听话,哪家的孩子不是这样?

之前连封四个王,是担心皇太子胤礽真的会谋反,四个盯一个还是有利的。可了解实情之后,又出现了胤褆和胤祉的事,康熙皇帝又觉得是胤礽可怜被冤枉,康熙皇帝的心当时是十分矛盾和纠结是,和张廷玉的谈话就显现出来了,老皇帝疲倦不堪。

事总得慢慢了结,就在当夜,康熙皇帝就做出了一个举动,在寒冷的八大山庄,送给老十三胤祥和皇太子胤礽火盆儿,却没有给老大胤褆送,这是什么意思呢?

1.放风。

放风可谓是康熙皇帝表演帝王之术最拿手的好戏之一,放风的目的是静观朝臣诸王们的动向和心思,以便更好的驾驭群臣诸王。一废太子之后,康熙一会儿表扬十三爷胤祥,一会儿对江湖术士的话给予肯定,弄得朝臣们晕头转向,不知所谓,就是想看看他们的反应,好借机把控他们。

因为皇太子胤礽的不堪,使得大清朝的继承人问题在九子夺嫡的形势下尤显严重,康熙皇帝对待皇子们的态度始终成为朝臣们见风使舵的风向标。所以,康熙皇帝故意给老大胤褆不送火盆,胤祥和胤礽送火盆,其实就是在向朝廷诸王大臣放风,放的什么风呢?

老大胤褆夺嫡是没什么希望了。要是皇帝还心仪这位皇子,一定不会如此心狠,让他挨冻受饿的。那么相反,胤礽和胤祥还能得到康熙皇帝的爱护,这说明,康熙对他们还是疼爱有加,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一个火盆儿也许就意味着皇长子胤褆从夺嫡队伍中消失了,当然,也确实如此。

2.保护。

老大胤褆在八大山庄的当晚上蹦下跳,俨然以继承人的模样对待兄弟们,说实话,这样的城府就算让他明目张胆的去夺嫡,最终也会死的很惨。所以,康熙皇帝心知肚明,老大胤褆的性格其实不适合做储君的,在夺嫡过程中只有吃亏的份儿。

知子莫如父,康熙皇帝不希望他这个大儿子为了夺嫡丧命,成为其他皇子夺嫡的众矢之的,故而有意冷却,连火盆儿都不给他送,无异于告诉其他人,你们没必要在乎他了,他没夺嫡希望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康熙通过永远圈禁老大胤褆,事实上也是对他的保护,因为胤褆是注定斗不赢其他皇子的。

3.警示。

你说康熙皇帝没有警示胤褆的意思绝对说不过去,胤褆所作所为也的确令人厌恶,有本事就大胆的争吧,非要赶在胤礽受难的时候要干掉他,他也不想想,胤礽到底是自己的兄弟,还是太子储君,传出去还有何面目,有何威信可言,纵然他杀了太子,谁敢跟着他混呢?他简单的以为杀了皇太子,储君的位置就非他莫属了。

康熙不给他送火盆儿,不知道胤褆能否感受到康熙皇帝的意思,如果他够聪明,就会默不作声,独自忍受,只可惜这时候了他还在吱哩哇啦,吵得让人恶心。

9

首先要说康熙是个睿智,有本事,有作为的皇帝!

而大阿哥在康熙这几个有夺嫡之心的儿子中,无疑是最愚蠢的,光凭这一点康熙就不喜欢他,何况他还无德,无德无能用在大阿哥身上最贴切。

胤礽是孝仁皇后赫舍里所生,两岁就被封为太子,也是大清朝唯一的一位皇太子。从小聪明可爱,勤奋上进,康熙对他倾注了全部的期望和心血,也正因康熙的宠溺和纵容,才养成了胤礽后来骄横淫逸的坏毛病,以致后来两度废立,康熙对他寄于厚望,现在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康熙自己心里的坎就过不去!


就像邬先生说的那样:太子毕竟是一个三十多年的太子,所谓名份早定,盘根错节,无论谁扳倒了太子,他都将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最终也将不容于皇上。

老八一党伪造太子手谕,造成凌普逼宫的假象。康熙后来与张珽玉冷静分析后就知道了胤礽是冤枉的,可是愚蠢的大阿哥胤禔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上窜下跳,才上演了一场康熙戒得居训政的精彩表演,也是康熙对大阿哥和十三阿哥的评价和处罚态度。

康熙:“太子被废有些事情你们知道,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但我大清的江山决不能交给无德之人,胤祥(老十三)在这一点上就不错,他敢于在胤礽将获重谴的时候,不避嫌疑,陪着他护着他,他尽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情义,也做到了一个做臣子的忠荩,朕处置胤祥是不容他在国家逢此大事时,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煽乱朝纲………大阿哥私下说要朕杀了胤礽,他说如果朕害怕担杀子恶名,他可以替朕除去庆父之忧,他这个主意好哇!好就好在他忘了胤礽是他的亲弟弟,好就好在他忘了胤礽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储君,什么是利令智昏,什么是骨肉相残……

康熙:“胤禔,你今晚上窜下跳教训你这些弟弟,你为什么想杀胤礽?″

胤禔“孟子云,社稷为重君为轻。\"

康熙:″放屁,像你这般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薰心的蠢猪居然也想当太子,还什么社稷为重君为轻,你干脆一刀把朕这个君弑了,你马上可以登基,岂不更方便?

对于这样无德无能,利令智昏,骨肉相残的蠢猪,康熙怎么还会给他送火,冻死算了!

10

因为今天重看《雍正王朝》,刚好看到这一段,所以就来回答一下。

我们得来看一下,为什么太子、十三阿哥、大阿哥会被关禁闭。这个得从张五哥的顶罪案说起,这个其实牵涉到了太子和九阿哥,还有刑部,还有其他人员,康熙帝从多方面考虑,最后还是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查,只处罚了刑部尚书和刑部侍郎等人。

但显然,康熙帝对太子已是失望之极。

没多久,康熙帝与众皇子到热河行宫狩猎,太子私通康熙帝的妃子郑春华,刚好被康熙帝撞见,在为太子把风的太监冒死提醒下,太子得以逃脱。

太子就去找四阿哥,而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邬思道在一起喝酒,四阿哥本想去见太子,邬思道说,太子这个时候来,肯定是出事了,那么废黜就在今日,如果这个时候四阿哥跟他见面,是要坏事的。

可是太子没见着四阿哥,也不肯离开,也更加要坏事的,这时候十三阿哥挺身而出,要求去见太子。十四阿哥模仿了太子笔迹写了手谕,让凌普带领二千兵马进驻热河行宫,这个显然是造反行为,康熙做了各种部署。

大阿哥说这是太子造反,而十三阿哥又跟太子在一起,而凌普以前是十三阿哥在一起,所以两人一起造反,大阿哥向康熙帝表示,他愿意帮康熙帝杀掉太子,以绝后患,康熙帝对大阿哥的表现十分生气。

张廷玉跟康熙帝说,他认为太子即使有个想法,但根本就没有这个胆量付诸行动的,康熙帝连忙将那个手谕拿出来仔细一看,就发现这是模仿的笔迹,康熙帝想彻查,但张廷玉说这个目前无从查起,只能慢慢查。

十三阿哥十分看不惯大阿哥想杀死太子,就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还有“骨肉相残”两句话。三阿哥也向康熙帝举报,说大阿哥魇镇太子(就是埋小人),想让太子神智不清。

了解了这个事情的始末,就能明白,康熙帝为什么给太子和十三爷火炉了,因为他知道太子不可能造反的,肯定是有人陷害的,而十三阿哥有情有义,在太子最落魄的时候,不顾自己的得失,而陪伴着太子。

不给大阿哥火炉的原因也很简单,康熙帝以仁治天下,他看到大阿哥为了太子之位,竟然想杀掉太子,他对大阿哥失望之极。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