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唐朝的专权太监可以随便废立皇帝,而明朝的专权太监皇帝说

为什么唐朝的专权太监可以随便废立皇帝,而明朝的专权太监皇帝说

2020-10-11 17:31阅读(64)

为什么唐朝的专权太监可以随便废立皇帝,而明朝的专权太监皇帝说杀就杀了?唐朝后期有七位皇帝是由宦官所立,其中两位皇帝竟被宦官所杀。肃宗,李辅国专权。宪宗

1

不同于唐朝藩镇割据下,武将专权导致权力失衡。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的明朝,皇帝拥有绝对不可动摇的地位。

一句话

太监之所以权倾天下,那是皇帝默许或者认可的

但凡皇帝要动手,分分钟手起刀落,让你人头落地!

明朝太监之所以达不到废立皇帝的级别,因为两点

1.太监是皇帝的合法代言人,但不是实际控制人

2.大明宦官的传统,也可以说是人人默许的规矩——只专权,不夺权

我们来看看哪些有名的宦官的下场就好了

因为他们都缺乏一个掌权太监的必要素质,虽然不尽相同


要说明朝最有可能颠覆皇权的太监,非魏忠贤莫属

天启年间,在天才木匠兼弱智儿童的放纵下,魏忠贤结党营私,阉党一度达到了号令天下的地步,魏忠贤不仅称九千岁,各地还纷纷修建祠堂,俨然是当朝皇帝

奈何天启倒台,意欲再次控制皇帝的魏忠贤算盘打错,崇祯继位两年,就把权倾天下的魏忠贤给收拾了

到了最后一刻魏忠贤仍然有机会一夺天下,但他选择了放下一切,但为富家翁足矣

至于到他辞官回乡之时,他还有专门隶属于自己的9000亲卫

由此可见,魏忠贤缺乏的是——勇气


要说明朝最为可恨的太监,那必然是王振无疑

忽悠明英宗亲征的是他,带领二十万精锐部队到处瞎晃悠的也是他,包括最后跳进瓦剌伏击圈导致全军覆没的还是他

死于万军之中的王振,可谓是死有应得

但是,我们不得不倒吸一口气,王振的权力和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明英宗朱祁镇对于这个太监是无比的信任,所以御驾亲征,携带大量文臣武将都是王振的主意

包括行军打仗,所有的计划和决定都是由此人一手制定

看起来,他真的就像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一样的存在,朱祁镇仿佛就是他手中的印玺,只要他想做,找朱祁镇点个头同意就可以了

土木堡一役,二十万明军精锐毁于一旦,王振也死于愤怒的文武百官之首。但明朝却遭受了重创和巨大的损失

不但部队损失殆尽,连皇帝都给人掳掠到漠北,国家耻辱啊!!!

反观王振,在大军节节陷入危难,大臣名将纷纷上奏预警之时,仍能掌控朱祁镇的决定,可见王振的地位和驭人能力是多么的高

只是,如果他把精力放在培植党羽,渗透军队而不是横刀立马上,或许......

由此可见,王振最缺乏的是——水平


而提到最富有的太监,那非八虎之首刘瑾莫属

刘瑾是明朝历史上有记载的意图谋反的大太监,虽然更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有钱

据说某国外媒体进行排行,中国古代最有钱的人之中,刘瑾就光荣上榜,与和珅处于一个档次,可见刘瑾的捞钱能力

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狮蛮带二束,金银汤 五百,蠎衣四百七十袭,牙牌二匮,穿宫牌五百,金牌三,衮袍四,八爪金龙盔甲三千,玉琴一,玉珤印一颗。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

这是记载,总计的话大约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两,其他珍宝古玩细软不计其数

朱厚照听闻此事,特意前来大饱眼福。在一把刘瑾生前常用的扇子中,还发现了暗器。朱厚照拿着扇子,感叹自己是杀对了人

只是,刘瑾真的是因为蓄意谋反而被杀的吗?

其实刘瑾根本就没有谋反的动机和时机

首先是动机

朱厚照很会玩,也不太愿意勤政,事实上他的日子是很滋润的。刘瑾的小日子真的是过得相当不错,不仅有吃有喝而且老大还不管事

自己开开心心当个老二不是蛮好的嘛!

要说时机那更没有可能性了

朱厚照虽然贪玩,但是英武善战,一个小小的刘瑾,除非你搞个独门暗器暗杀朱厚照,要想通过对军队的掌控完成对朱厚照的颠覆,根本是天方夜谭

因而,刘瑾是被诬陷为谋反,过程不表。就算是他要谋反,理论上成功的几率也太低

由此可见,刘瑾最缺乏的是——条件


唐朝宦官一手遮天是因为政治制度的问题,藩镇割据下,皇帝无实权受节制。

明朝宦官专政十分普遍,但却是皇帝说了算,他们只是代言人

就算是有一定的几率进行皇权颠覆

也缺少了必要的——勇气、水平、条件

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存在即为合理,不同时代应当分开而论!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请点个关注,如果喜欢,一个大大的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2

1

通行的说法是唐代宦官掌握军队,明代宦官没有军队

根据这种观点,唐代的权力结构是这样的:

皇帝——宦官——军队

明代的情况则是:

皇帝(宦官)——军事指挥机构——军队

也就是说,唐代皇帝通过宦官来控制军队;明代宦官要依靠皇帝的权威,才能影响军队。

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一些局限。简单来说,至少忽略了两个方面。

2

是唐代的皇位继承制度,不如明朝明确。有明一代,除了朱棣造反的特例以外,其他都需要依照朱元璋定的《皇明祖训》。

比如,846年唐武宗去世,他是有儿子的。但宦官神策军中尉马元贽还是可以一路追上去立宣宗。明代明武宗驾崩以后没有后嗣,要选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就严格按《皇明祖训》的顺序执行。

因为继承法明确,权臣、宦官上下其手的空间就小了。

3

是唐代与明代相差很远,皇权构成和政府运行方式都有很大不同。

到了明代,官僚制变得空前复杂,皇帝自己要直接驾驭整个官僚群体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知道,宦官的权力依附于皇帝。明代皇帝的权威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具体办起事来,就会发现整个官僚体系有自己的规则——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实现自己的意志真是难上加难(想一想万历、崇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宦官仅仅控制住皇帝,也只掌握了硬币的一面,还需要在外朝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积极与外朝官员合作。

因为需要多方合作,所以明代宦官就更不可能单方面撼动《皇明祖训》的继承规则了。

3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宦官专权严重的朝代,像东汉、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的宦官可以说是最猖獗的,都能够把握朝政。但也有不同,像唐朝的专权宦官可以随便废立皇帝,而明朝的太监全看皇帝的想法,压根压制不了皇权,这是为啥?

毛主席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叫“枪杆子里出政权”,这用在唐朝的宦官身上很合适,因为他们就是掌握了一支叫神策军的军队,他们是宫廷的禁军,由他们负责皇帝的安全。而这支保护皇帝的军队掌握在宦官手里,意味着皇帝的安全与否要看宦官的想法,所以皇帝在宦官面前是摆设,因为他没有军队可以调遣,节度使又不会听皇帝的,所以唐朝宦官想立哪个皇帝就立哪个。


而明朝不一样了,明朝的宦官兴不起大风大浪,原因就在于宦官没有兵权。可能有人说了宦官有东厂西厂,但大家忽视了东厂西厂建立的前提,它们的建立是为了巩固皇权,是秘密警察的性质,他们最根本的是为皇权服务。就算宦官权力大了,这也是皇帝给予的,因为皇帝需要太监当他们的打手,去帮皇帝制约内阁的权力。就拿魏忠贤说,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可是,朱由检上台后,魏忠贤集团还是被连根拔起,压根没有威胁到皇权。所以说,明朝的宦官是皇权的衍生物,无论太监猖狂到什么地步,只要皇帝一句话,他们立刻就从云霄直接落到深渊。

唐朝的皇帝被宦官压制,还是因为皇权衰弱,压不住将领,没有实际的兵权。要是放在明朝,宦官要是敢威胁皇权,下场没有几个好的。

4

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出现了宦官专权,不过是作用的轻重罢了。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唐朝,唐朝的宦官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人,并废掉现任的皇帝。而被清朝黑得不成样子的明朝阉宦问题,其实要轻微的多。明朝宦官始终在依靠皇帝的权力为非作歹,这与唐朝的宦官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唐朝的宦官可以直接废立皇帝,而明朝宦官只能受制于皇权?

一、对军队的控制,决定了宦官说话的分量

在唐朝的后期,宦官专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掌握了大唐帝国两支最精锐的卫戍力量——神策军和天威军。换句话说,唐朝皇帝的一大家子人都在人家的刀口下过日子,唐德宗曾经废除了宦官统军的做法,以为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在泾原兵变爆发以后,叛军直逼大明宫,负责安全任务的神策军却按兵不动。最后造成了30多位皇族成员被杀,唐德宗逃往汉中的恶果。此次事件以后,唐德宗恢复了宦官统军的传统,唯一的区别仅仅是换成了自己认为可靠的宦官。问题在于宦官也有自己的利益关系,他们一旦再次统军就肯定会有自己的政治方向,威胁皇权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行为。

到了宋朝以后,因为有明显的前车之鉴,因此对宦官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虽然宋朝的后期也出现了宦官统军的情况,但是都是在边关作战,至于自家门口卫戍部队的指挥权,皇帝说什么也不会再交给宦官。到了明朝这个改变的更彻底,宦官想独自领军出战,成为了传说中的事情(除了郑和下西洋)。宦官能够管理的军队只剩下了锦衣卫,这只是管理,想掌控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支力量只忠于明朝皇帝。至于电视剧经常出现的刘瑾、魏忠贤想造反的事情则完全不可能,他们根本没有那个实力,更没有那个胆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二、在政治影响力上,明朝的宦官也是差得远

在唐朝的初期,唐高祖、唐太宗等帝王一直严格控制宦官干预朝政,宦官的最高品级只有三品,并且只是闲散职位。但是到了武则天被迫退位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重新复位的唐中宗李显是从外地匆匆赶来登基的,对洛阳城中的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他开始依靠身边的宦官了解官员的情况,这开启了唐朝宦官参与政事的先河。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也是十分宠信宦官高力士,以至于贵妃、亲王也要恭恭敬敬的称呼他“阿翁”。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势力空前高涨,从李辅国开始,宦官开始全面干预朝政。请注意唐朝的宦官可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只能躲在宫中使阴招,他们可以直接在朝堂之上呵斥群臣,并且他们也有自己的外朝官职。

明朝的宦官可差了去了。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宦官干政者杀”的铁牌,严禁宦官干政。不过,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以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宦官开始有了一些权力,不过这个干预朝政差得远。真正的宦官干政是明朝在中后期,由于皇帝的怠工,但有些事物有不能全部交给外臣,这也是为了防止他们造反。所以开始启用太监帮助处理政务,这确实对国家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这只能说明朝后期的皇帝太不争气了。但是明朝宦官干政的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威胁皇权的程度,在皇帝面前他们永远都只能做恭顺的奴仆。至于他们要造反这就更扯了,大多数都是清朝入关以后编造出来的谣言。

三、文官集团对宦官的牵制作用非常大

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除了考察考生的成绩以外,还要注意名声和家世,这很大程度上将许多寒门学子拒之门外。到了唐朝中期,宰相李德裕甚至还反对科举制度,认为还是任用贵族世家子弟为好。同时唐朝科举录取的名额也十分的有限,有时一科甚至只录取10多个人,这和宋明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唐朝,科举产生的文官一直没有形成强大的集团,这方面缺少对宦官干政的限制。到了宋朝就大大不同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是出了名的。其实不但如此,由于文官势力的强大,把宦官干政的可能完全消灭在了萌芽状态。宋朝文官势力的强大堪称历代无与伦比,搞得皇帝都欲哭无泪。明朝其实也差不多,不过文官的职权有所降低,皇权得到了扩大。但是在控制宦官干政的问题,明朝的前期和中期做的还是不错。至于后期出现那种情况,与皇帝本身下放权力与很大的关系;同时如果是一位弱势皇帝上台,他通常会依靠身边的宦官与文官集团达到了权力的平衡,防止一家独大。

5




太监,是华夏封建时代依附在皇帝身上的毒瘤和恶疮。在华夏三次太监专权时代,分别是东汉,唐代中晚期,明代。但最猖獗的就是唐代,汉明两代的太监必须依附皇权,换句话说必须依靠皇帝才能发挥作用狐假虎威,没有皇帝就是一个家奴。明代的刘瑾权倾一时。明武宗一道圣旨立即被千刀万剐。可见明代虽然太监专权。但皇帝始终掌控一切。

明代的太监必须依靠皇帝,皇帝在内阁,司礼监二者之间居中掌控。让二者相互监督,甚至相互争斗。皇帝作为裁判者来决定一切。明代的皇帝对于给予太监专权放的下去,收的回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内阁始终听从于皇帝,地方官员也服从于朝廷。军权也始终是皇帝掌握。明代没有藩镇割据。国家政令畅通。太监也只有依靠皇帝,才能有权力。离开皇帝的授权,就是家奴。

而唐代的太监猖獗的诡异之处在于居然达到害死皇帝,废立太子的地步。皇帝如提线木偶。实在是骇人听闻。"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而唐代的太监之所以如此强大,恰恰是唐代皇帝自己造成的。

字安史之乱以后,唐代中央政府逐步衰落,地方藩镇割据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皇帝对于朝中实力派和割据将领是深恶痛绝。根本就不信任。而皇帝却又无人可用。现实情况逼迫皇帝也只有信任和重用太监。明知是饮鸩止渴也得喝。唐代中晚期明君不多,彻底将权力交给太监。到后来甚至将京师长安的军权神策军都有太监掌控,这样一来,皇帝就成为没牙的老虎,也就失去了对太监的掌控,而这时间的太监也异常"团结"仇世良,李辅国,鱼朝恩,王守澄,都是权倾一时,就连郭子仪都得退避三舍。这一代代的太监也始终牢记前辈教导,掌控神策军不容他人染指,尤其是甘露之变以后。皇帝也就彻底沦为木偶。宰相也不过是画押而已,唐代正式进入太监时代。

唐代的皇帝也想摆脱太监的掌控,但又出于对朝臣的不信任,在太监和朝臣之间摇摆不定。寻找平衡。丧失了机会,尤其是甘露之变以后,皇帝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而朝臣和地方实力派也分别和太监相互勾结架空皇帝。几经折腾,大唐也就在藩镇割据和太监专权中走向死亡了。

6

这得看看两朝阉竖的属性差别。

1.明朝的宦官集团崛起于永乐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前由于勋戚集团和文管集团的平衡,虽然产生了王振这样的权阉,但是也就只能蛊惑小皇帝,并不能与手握兵权和行政权的两大集团抗衡。

由于土木堡之变的巨大变故,导致洪武以来的勋戚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一下子朝廷之上文管集团一党独大没有了制衡。正统、景泰、天顺年间的混乱让文官集团独大到可以左右皇帝人选和太子废立,弊端显露无疑,这就是英宗不得不在复辟后杀掉于谦的原因。之后宪宗通过设立内行厂重新扶持了宦官集团用于制约文官集团。从此宦官这一群体进入了明廷的中枢填补了明初以来勋戚集团留下的空缺,以皇帝内廷代言人的身份进入决策中心,牵制外朝文官。一度大有凌驾于文官内阁的趋势。

但是,明朝的宦官集团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掌握军权,东厂,锦衣卫等等都只是执法队伍和情报搜集队伍,不具备野战能力。同时,宦官集团的合法性直接来源于皇帝本尊的赋予。一旦皇帝厌恶了某一届司礼监团队,则立刻就能彻底清除。在这样一个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互相平衡,皇帝居于仲裁地位,有最终解释权和裁定权。所以无论如何,宦官翻不了天,看看汪直、刘瑾、冯宝、魏忠贤等故事就知道了。

1.再看唐朝,自泾原兵变之后,因为感受到朝臣集团的无能与宦官集团拼死反抗保护德宗的巨大反差,愚蠢的德宗不再相信文官武将,转而任用家奴内官来执掌禁军和神策军,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先例。神策军和禁军可非同小可,那是皇帝的看家部队,可以说谁掌握了这两支部队,那就等于控制了皇权。

皇帝身边的近臣内官,全副武装的宦官,并且是统领皇帝御林军的宦官,控制皇帝并牢牢掌握兵权的宦官。。。

这有多么恐怖啊?

可以满世界追杀宰相官员(武元衡,裴度);可以囚禁皇帝(文宗);可以行废(顺宗,昭宗)立(除了德宗、顺宗,后期皇帝基本都靠宦官拥立)皇帝之事;可以当皇帝面杀皇后(肃宗);可以让皇帝干什么,皇帝却不敢不听(文宗)。甚至可以关灯杀了皇帝(宪宗,敬宗)。。。

如果明朝的宦官看到唐朝的宦官一定羡慕的流口水,而唐朝宦官看到明朝宦官必然嘲笑讽刺加挖苦,太逊了。

这就是明朝,唐朝两代宦官的差距。

7

这就要从两朝宦官是如何得势讲起了。

唐代的宦官势力抬头,大抵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之前的高力士虽然也是一朝权宦,但却相当地恭谨,因此不存在什么废立的问题。安史之乱爆发后,情况就变了。

随着藩镇势力的抬头,帝国的军队能被中央直接掌控的实在少得可怜,朝廷不得不将可控制的神策军的指挥权交给宦官,以期待其能制衡地方藩镇的势力。从李辅国到鱼朝恩再到仇士良,这些权宦无不手握禁军,因此权势极盛。

唐代天子是傻吗?为什么要把禁军的权力交给这些宦官?并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在和那些虎视眈眈的藩镇比起来,宦官是一支相对听话而顺手的力量。他们没有家庭,也就没有牵挂,有许多甚至看着皇帝长大。因此把兵权交给这些家奴手里,他们放心的多。

唐德宗也曾想过把禁军指挥权交给文官,结果禁军搞得比宦官当政还惨,以至于泾师之变爆发时,神策军居然毫无还击之力。当他被迫逃亡时,又是只有宦官带着人给他雪中送炭。从此以后,宦官在帝国的权力天平的位置就不可动摇了。

正是因为宦官在国家政治中扮演着保卫皇帝+对抗藩镇的角色,这才让那些权宦们感受到了无比的重要性。其实从内涵来看,唐代的宦官也都是皇帝的家奴。之所以他们频繁参与废立,更像是家里的仆人帮着主子闹分家争遗产而已。

而明朝则不一样。朱元璋就曾明确表示太监一律不得干政,朱棣、朱高炽等人也基本执行了这一路线。但到了“蟋蟀皇帝”朱瞻基这里,问题不简单了。

因为废除了丞相,所以明初皇帝的担子特别重;因为皇帝累,所以要找人帮忙干活;朱元璋和朱棣找的人叫内阁学士,朱瞻基为了多找几个人一起干活,也顺便制衡一下权力越来越大的内阁,便找了太监来帮他干活。

这样一来,就很清楚了:明代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文官集团才出现的。由于其使命是对抗文官,因此明代太监对军权的把控虽然很大,但还是不如唐代太监。手里没有枪杆子,说话就不那么硬了。

更何况,如果皇帝的权术够多,甚至可以刨开太监自己单挑文官。比如说著名的道士皇帝嘉靖,四十五年间宦官势力被压制得极死,文官们照样被他收拾的服服贴贴。

即使是九千九百岁爷爷魏忠贤,他的权力也是木匠皇帝给他的。当杨涟的弹劾书呈到御前,他也得吓得心惊肉跳。因为皇帝一句话,他的狗命也就没了。甚至到了崇祯扳倒他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也不是京军生变的问题,只用了几招就让他毙命了。

因此,唐朝之所以宦官可以行废立之事,说到底是因为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更多,对他们的期待更多,才让他们有底气做出格的事;而在明代,太监则只是去和文官狗咬狗的工具而已,其能量自然远逊于李辅国等人。

8

其实这问题很简单,唐朝的宦官废立皇帝出现在什么时候,是在唐太宗、武则天的时代吗?

事实上,哪怕是唐玄宗时代,高力士这样的大宦官也不过就是玄宗面前的一条老狗罢了。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安史之乱后,当然,根儿在之前。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平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是平了东边的河北叛军,养大了西边的朔方军,在战争僵持之下,唐代宗选择了姑息和招抚,将叛军分化之后,封为节度使,占据幽州、成德、魏博等三镇。

为了防卫这些河朔叛军,又在河洛一带,设置节镇,作为防卫他们的藩篱。

而最重要的问题是,早在玄宗开元年间,唐朝所拥有的中央军,宿卫府兵十二卫已经完全败坏,只得招募十二万长从禁军轮番宿卫长安,皇帝的安全则由龙武军、羽林军等北衙禁军所保障。

然而,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中央武装力量衰弱之极,也就是说,用河洛藩镇防御河朔藩镇,却没有足够的武力来防备河洛藩镇和近在咫尺的朔方军。

所以,在搞搞捧起忠于朝廷的朔方军名宿郭子仪之外,唐朝还拆分了强大无比的朔方军,并开始组建忠于皇帝的“神策军”,也就是让皇帝手中有一支中央军的棍子防身。

但是神策军建立之初,也是由军将统领,泾原兵变后,唐德宗本人都被赶出了长安,痛定思痛之下,决定不让南衙(也就是宰相以下的官员)插手,而将神策军交托到宦官手中。

自此之后,宦官就成为唐朝皇帝掌握中央军的重要抓手。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宦官也开始形成家族化的形态,开始对于各项军政权力进行分割和染指,而皇帝却没有好的备选来替换这些家奴。

最终的结果就是,借助手中的军队,宦官可以轻易地压制南衙力量,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废立皇帝,说到底就是兵权在握,而皇帝也实在很难找到可以信任的替换者,换句话说,宦官专权的核心是宦官掌禁兵,而宦官掌禁兵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更可信。

9

简而言之,明朝太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不掌军权。而唐朝太监的权力来源于北衙禁军“神策军”,有极大的自主性,皇帝对其的制约大打折扣,是拥立新皇、废弑皇帝、控制朝政的本钱。

一.明朝的太监:皇帝的私人秘书

首先大致讲讲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都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自秦以降,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太尉一文一武,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其中,丞相毫无疑问的宰相,既掌握决策权,也掌握执行权。而西汉的丞相又与秦朝不同。秦朝由诸侯身份一统天下,皇权专制严重,帝国官员更近似天子家臣。而西汉不同。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平民,其开国后的政治格局是刘家与功勋集团共治,丞相一职一直被功勋集团垄断。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西汉初年的丞相,不仅是宰相,更是副皇帝。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雄才大略,自然不会让丞相继续独揽大权。于是,设立“内朝”。内朝以皇帝“私人顾问”、“秘书”的身份出现,并非朝廷正式官员,属于皇帝家臣性质。后来武帝设立尚书,掌管决策权,并且可以弹劾丞相。尚书位卑微而权重,但不是内朝领袖。内朝领袖是当时的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这样,汉武帝以天子私人顾问甚至家臣似的“内朝”架空了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丞相只有执行权,渐渐失去了“宰相之实”。汉武帝驾崩后,霍光第一次以“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身份辅政。将这种制度发挥到极致的是东汉,东汉凡是权臣,必“录尚书事”。也就是说,只有“录尚书事”,才掌握了最高决策权。到了曹魏,鉴于尚书一职权力过大,又设立了中书一职,分尚书的权力。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到了隋唐,曾经由汉武帝的秘书团“内朝”演变而来的种种机构和政治制度开始了“外朝”化的进程,成了正式的政府机构。这就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管起草诏书、审核、执行之权,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对皇帝负责,而六部对尚书省负责。但是在唐朝中叶,由于政治不稳定,这种制度就名存实亡了。到了宋朝,宰相权力再次合三为一,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首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权力再次集中。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设立中书省丞相一职,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但是“胡惟庸案”以后,不再设立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一人掌握了曾经宰相的权力。

弊病很快就出现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于是明朝的皇帝秘书机构“内阁”出现了。这是一个对皇帝负责的机构,内阁成员品级很低,远远没有六部官员级别高,首席阁臣称为“内阁首辅”。但是明朝宣宗开始,阁臣往往都兼任六部尚书,所以一时间,内阁似乎成为了宰相机构,内阁首辅似乎就是宰相。但是,终明朝一世,内阁都是“秘书处”般的机构,名义上都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内阁主要的权力是票拟,即阁臣把批阅奏章的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最后由皇帝亲自御批,称之为票拟。皇帝没有精力亲自票拟,自然就没有精力亲自批阅奏章。于是宣宗皇帝开始在宫内教授太监识字。随后,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应运而生了。除了一些特殊的奏章,自御笔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拟的字样,用朱笔楷书进行批阅。这就是与“票拟权”相对应的“批红权”。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是明英宗,当时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张氏辅政,但又不能直面阁臣,所以内阁就彻底垄断了“票拟权”,而司礼监则包办了“批红权”。内阁成了实际的“外相”,而司礼监则成了实际的“内相”,二者平分相权。明英宗朝以后,司礼监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太监掌权机构,利用批红权又掌握了镇守太监的调派、、提督京营、提督东厂等大权。可以说,历史就是一个轮回,内阁和司礼监的诞生,相当于中国的政治格局由当年汉武帝的“内朝”经历了隋唐的“外朝化”,在明朝又再次回到了“内朝”的状态。内阁也好,司礼监也罢,自始至终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只对皇帝负责,自然权力也来自皇权。二者相互制约,彼强则另弱,皇帝居中调停。既然是秘书机构,则权力自然来源于皇帝,所以明朝大太监权力再大,一旦成为皇帝弃子,其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可以说,这是制度设计问题,而非本身明朝太监能力的问题。

二.唐朝的太监:朝廷内的军阀

上文提到,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虽然后来制度名存实亡,但是仍旧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类似于宋朝的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权力集中的宰相制度。可惜,安史之乱彻底打碎了帝国体系,所以唐朝太监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唐朝太监的崛起在唐玄宗时期就有迹象,但是真正使太监崛起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也就是唐肃宗时期。唐肃宗时期,从龙之臣、大太监李辅国掌握肃宗朝实际大权,另一亲信太监鱼朝恩是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亲自掌管部分禁军。真正让唐朝太监成为朝廷内部军阀的是从神策军成为北衙禁军开始的。

神策军原本是玄宗朝名将哥舒翰设立的西北边军,主要防御吐蕃。安史之乱后,入援内地,归太监鱼朝恩掌控,从这时起,神策军就成了太监的私军,大小将校均与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吐蕃趁着大唐平定安史之乱无力西顾之时,占领西北。安史之乱结束后,神策军原驻地已经沦陷,经过鱼朝恩的兼并扩大,在唐代宗时期正式成为驻扎关中的天子禁军。唐朝原本禁军分两部分,南衙禁军归宰相统领,北衙禁军归皇帝统领,安史之乱后,南衙禁军越发孱弱,而由于神策军的加入,北衙禁军成为禁军主力。神策军的待遇是禁军中最好的,赏赐颇丰,最强盛时有十多万人,不仅负责防御京师重地,还多次代表中央征讨周边藩国、各地藩镇。

太监鱼朝恩死后十余年间,神策军曾经归武将和文臣统帅,而非太监。但是,唐德宗继位后,立志恢复开元盛世,开启了对藩镇的战争。德宗皇帝为太子时,就身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多次率军征讨藩镇,英豪之气不亚于太宗。但是,当了皇帝后,过于急于求成,天真的妄想利用藩镇打藩镇,唐庭好坐收渔翁之利。而自身又吝啬赏赐,在天下藩镇皆造反之时,没有厚赏路过京师开赴前线的“泾原军”,终于导致泾原军在天子脚下哗变,史称“泾原之变”。面对兵变,神策统帅落荒而逃,而德宗皇帝的贴身太监们却一路保护皇帝,形影不离。自此,德宗皇帝认为文武大臣皆不可信任,再次任命太监为神策军统帅。从这以后,神策军一直掌握在太监手中,直到唐朝灭亡,神策军被解散。

在唐文宗年间,面对太监的嚣张跋扈,文宗皇帝曾经想尽诛宦官,结果事泄,神策军统帅、大太监仇士良率领神策军血洗朝堂,朝堂为之一空,史称“甘露之变”。唐朝太监气焰嚣张到了顶点,文宗皇帝也郁郁而终。但是,之后继位的武宗、宣宗皇帝都是有为之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太监势力,但也无法彻底根除太监,因为太监在神策军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宣宗皇帝死后,唐庭就彻底沦为太监的天下。直到后来在西北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中原宣武节度使朱温的打击下,神策军才被彻底消灭。有意思的是,伴随着神策军的灭亡,唐庭也走向了尽头,最终被朱温所灭。

10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掌握在谁的手中!

唐朝前期,宦官们也不过是凭借着皇帝的宠信而弄权而已,比如高力士深受唐玄宗的宠信,以至于诸王公主更称高力士为阿翁,甚至连太子都喊他一声二兄,驸马们都称他阿爷。但是,一旦后来唐肃宗即位后不喜欢高力士,高力士的晚景就变得十分凄凉。

也就是从唐肃宗开始,唐朝的宦官开始染指兵权。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肃宗对前线领兵的将领并不相信,于是派出鱼朝恩等宦官作为监军,对前线的大将进行监督。在唐肃宗看起来,他以为这些宦官不过是家奴,非常好控制。于是就开始放心地将部队交给他们。在德宗经历了藩镇的叛乱以后,对武将就不再信任了,所以就一味地依靠宦官。德宗时,神策军扩展到十五万人,成为新的禁军。后来宦官常借掌握神策军的兵权而干政。唐代宗时使置的内枢密使,也由宦官担任,掌机要,出纳王命。唐德宗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统帅禁军。两枢密与两神策中尉,被称为四贵,是唐中后期操纵军政大权的宦官头子。宦官还掌握宣徽使、学士使、内弓箭库使、内庄宅使等使职,其衙门称为北司。

也正是因为宦官们掌握了军权,所以他们才废立皇帝如同儿戏,甚至把皇帝视为天子门生。在甘露之变发生后,朝臣试图铲除宦官而未果的情况之下,宦官对皇帝的控制就更严厉了。唐文宗有一次问大臣,朕和周赧王、汉献帝比如何?大臣们都很惊讶,说道陛下何出此言?唐文宗说,朕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他们受制于权臣,朕受制于家奴!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于宦官专权非常提防。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永乐皇帝开始,宦官们开始干政,到了明英宗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宦官王振、曹吉祥,明武宗有宦官刘瑾,一直到明熹宗时期的九千岁魏忠贤,嚣张到了极致。但是,明朝的宦官并不掌握军权,军权始终都在皇帝手中。所以,一旦皇帝对某个宦官失去信任,直接就派狱吏把他们给抓了,刘瑾就这样被凌迟于市!魏忠贤,也是发现事态不对劲的时候,自杀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