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敢问中医路在何方?

敢问中医路在何方?

2020-10-11 15:32阅读(59)

敢问中医路在何方?:其实最近国家发布的有关文件说的非常清楚了,作为一个刚刚步入临床的中医医生,我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1.必须形成国家层面:-路在何方,

1

其实最近国家发布的有关文件说的非常清楚了,作为一个刚刚步入临床的中医医生,我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1.必须形成国家层面的共识,即中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的发展对国家,对社会,对文化,对普通大众等等都有什么具体的影响,有了这样一个共识,才能正本清源,排除干扰。

2.必须要坚持中医的本色,这种坚持有几个层面,首先是临床医生的坚守,这是中医疗效的保证,也是中医真正的生命力,只有临床医生坚持中医本色,用出色的疗效展示于社会,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其次是领导要坚持本色,在我们国家领导的指挥棒指到哪里,我们就冲到哪里,如果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学术带头人热衷于课题,实验,论文,晋升,那毫无意义中医的发展是悲哀的。

3.要改革医疗体制,谁也无法否认中医的疗效,但是为什么中医不受待见,就是因为我们的体制是趋利的体制,不以疗效论英雄,只以效益评成败,改革的关键其实就是钱,医院要发展,职工要领工资,怎么办,就得要有钱,这个问题是两方面的,一个方面是总体上缺钱,另一方面是结构性问题。为数不多的钱被药物,器械等等各种院外关系不大的人拿走了,医生超负荷工作,却为体质背锅,国家一方面要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梳理结构性的问题,因为中医本事挣钱少,所以只有改变趋利的体制才能让中医在医院里不受歧视。

4.中药是中医取得疗效的另一重要方面,必须要确保药物,这个问题也分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药材本身的问题,包括种植,仓储,加工,监管,筛查等等,每个关节都很重要,另一方面要重视中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加工人才,炮制人才,鉴别人才等等。

5.最后一个方面就是中医人才的培养,目前来看,仍然是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结合师带徒,民间中医师承所受限制其实比较大,只能直接所注册的一两个病,这个不做考虑,从趋势来看国家医疗卫生仍然是以院校教育和规范性考试为绝对主要方向,那院校教育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首先优点是能吸收众多优秀人才,然后知识比较全面,院校出来的优秀中医思想性很强,自主学习能力比较高,有优点当然也有缺点,目前院校教育的缺点也是非常严重,最重要的就是中医西化,因为西化的思想。院校教育出来了大量不中不西,半中半西的人,这也是国医大师邓铁涛当年痛心的说我们培养了大量中医的掘墓人的原因,这又回到前面的问题。必须坚持中医本色,只有做到这一点,相信一切会慢慢好起来,

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各位有新的看法和见解,欢迎交流,有健康问题的朋友也欢迎交流

2

国破思良将,家贫想贤妻。置此国家病毒疫情爆发之际,虑及中医标本兼治,博大精深,扣脉于自然,以星宇之极,掘生命之表里。千年瑰宝应大力保护袒留。五千历史历经无数恶疫,病灾。皆中医力挺国难,让民族生生不息。怎能妄言弃之。当下世皆负轻视中医之大罪。醒醒吧!国人。

3

一道道坎坎坷坷,一场场甜酸苦辣,一番番春夏秋冬,一代代传承弘扬,中医人路在脚下,中医出路在疗效!

4

我自学中医40年,只是爱好,有个头痛脑热的自己开方,同时也帮助了不少的家人和朋友,自己收获的是快乐,几十年的经历,一直是爱着中医,不断翻书学习,但从不赢利!家里没有钱,两橱子书就是我的财富!几十年的医学笔记写了十几本,大约亦有百万字,闲暇之时,翻着这些宝贝,心中好不快乐!我爱中医,中医是国粹,中医更是宝贝!今年春节宅在家里层写下拙作:杏林杏坛三十载,空怀志向不成才。虚度年华仰天叹,志趣不渝更往前。

5

博大精深的中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继续传承下去。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使其发扬光大。

中医能治病是不可辩驳的事实。中西医走的是各自的路。其,中医理论也没有必要用所谓的科学来证明。最终还得看疗效。

中医目前的确遇到向前发展的瓶颈。但,也不是衰败不堪。当我们走进药店,有近一半的药品是中成药。老年人购买量最大的《血塞通》,《养心氏》,《大青叶》,《板蓝根》等。这些药品疗效都非常好。

目前,中医路在何方?

个人觉得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抓起:

1,从国家层面上给予扶持!健全基层的中医科。

2,加大培养中医人才的力度。以老带新。

3,加大科研投入,对药材的中的有效成分做定量分析。如:5克黄芪,野生的和养殖的到底差别在哪里。如果有差别,那古方中用野生的5克。养殖的还用5克吗?

4,加大药材市场的管理,杜绝假药。就是因为假药坏了中医药的名声。

5,加强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杜绝在种植中使用农药和化肥。

总之,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加强管理。中医的明天会更美好!

6

西医为什么没有自学的,自学自己也干不了,程序化模块化加上仪器设备,一个人弄不成,中医不同,可以自种自吃,中医是针对性医学,提倡一对一的互动,中医的不传之密在于辨证思维,是通过悟性自修养成的,跟师傅学的是心法,师傅的经验,可能是自己的教训,多方一证,一方多证,治病没有固定的方法,变化规律师傅也难说清楚,有时就是感觉,碰上道行深点的,指引的好点,加上自己的悟性,可能成神医,医德近圣贤,大医要有圣人的德行,所以真正有能耐的不多,没有什么修行的,只能躲在图腾的后面,说着自己都不明白也不相信的鬼话,使人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靠蒙事过日子,这样的人多了,世上就只剩下庸医了,西医代表现代医学,是方向,中医最大的失误就是不善于利用现代科学的成果,完善中医理论,融入中医实践,不要谈哲学,那是不自信的自我龟缩,科学解释不了的多了,宗教不是也还套用科学的外衣混迹于世么,科学无私,是自封作祟,中医有疗效,不能只是满足于善于权变,还要精确制导,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善于知己,如能知彼则能更加完善,以内不变应外之万变,在模糊的条件下可能有用,在确定的情况下就是被动的,病毒汹汹,中医对确定的感染也要有总结,外感寒温定性定量,理论脉络先清晰,从因证施方到因病成方,有个使人信服的理由,也不枉博大精深的名号,毕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

有一首儿歌,叫\"春天在哪里\",记得歌词是这样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歌唱的小黄鹂…\"。什么是春天?春天是四季之首,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风霜雨雪四季轮迴,乃自然之道,自然规律则必须遵从,顺应,否则将自取其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如是说。

中医之术如万物一般,生发于民间,服务于民间,传承于民间,过度管理如同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中医是经验医学,数千年来在民间一直是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学者需天赋,需品德,不似私塾,有钱即可。在经济社会中,医术亦是谋生手段,治病救人之外,医者同样需养家糊口,医术不佳者则难以生存。古代百姓看病只求疗效,这是唯一标准,古代医者唯有口碑,没有广告,也没学历,职称,当然汉字还是要识的,不然没法开药方。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大锅饭式的中医医疗机构,明显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可以佐证这一点,所以让中医回归民间,是中医发展最佳之路,此为纲,纲举目张。

8

国家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人民支持中医,中医药不断创新改进,在医疗行业形成影响力。

9

中医的唯一出路是从娃娃抓起,只有师带徒!

中医的理论博大精深,看起来有很多差别,有专门扶阳的火神派,有攻下派,有温补牌,还有寒凉派,现在更有什么经方派,这么多派别,也正是中医黑攻击的地方,自己的理论都看起来四分五裂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其实,医学的唯一标准是治病的效果!

中医辩证体质的方式,决定了不能像西医一样统一治疗,反而是一人一方,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就会用不同的药物去治疗!当然,临诊医生的水平决定着治疗的结果!

现在的中医教育似乎走进了误区,传统的中医理论不被重视,特别是带教的老师确乎临床实践经验不足,这样带出来的学生,只有书本经验,根本没法临床!

振兴中医的最好办法是从小选拔一些聪慧过人的孩子,扎实的学习中医传统理论,没有必要去多学习什么物理化学之类的,只是一心学中医,找确有临床实践经验的老师来带教,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有大医出现!

10

中医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学科,要学有所成必须花费大量的心血。

中医的综合效果毋庸置疑,但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充满了神秘感和惊喜,因为常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

中医要有出路,有三方面感觉应该夯实,一方面是中药材种植的安全性;第二是中药材泡制工艺的创新和传承;第三是治病方子的系统化、数据化整理和科技创新化。

总的来说,我对中医充满了信心,老祖宗几千年的呕心沥血研究绝对是华夏民族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