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有人说搞艺术的人大多数比较敏感、多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为什么有人说搞艺术的人大多数比较敏感、多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2020-10-09 18:31阅读(65)

为什么有人说搞艺术的人大多数比较敏感、多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特别强?:的确,搞艺术的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较强,当然这种感悟能力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的。

1

的确,搞艺术的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较强,当然这种感悟能力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的。艺术家最重要禀赋不是专业技法如何娴熟,而是有着超常的生活感悟能力。支撑艺术家艺术生命的正是这一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生活形形色色包罗万象。艺术家只有具备从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描绘的是《圣经》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但是还没有人像达芬奇这样以油画的形式栩栩如生的将它表现出来。画面中,从耶稣基督到他的十二门徒个个表情不同,每个人心里都有想法,特别是那个犹大,心虚卑琐的样子让人不难看出他可能就是出卖耶稣的叛徒。

同样,《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无数的人们产生共鸣。人们既觉得这微笑很美很熟悉,又觉得这微笑带着一些神秘。然后按照各自的理解,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含意做出这样那样的猜测和说法,等等。这些正是达芬奇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创作中的体现,而且成就了达芬奇的“神来之笔”。

很多艺术家敏感、多情,一些行为超乎寻常甚至荒唐怪异,令人匪夷所思。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达利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艺术家。达利画画雕塑木刻做工艺品做木工还导演电影,样样都行,才华横溢,但是他却常常在一些公共活动中搞一些莫名其妙的“恶作剧”,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大家知道他是艺术家,不然可能会将他送到精神病院。达利还有个“嗜好”,就是站着睡觉,头上还顶个盘子。为什么这样呢,达利说是为了获得灵感,因为他喜欢把梦中情景融入艺术创作中。达利的作品充满了魔幻般的想象,而这想象中包含着他对生活超乎寻常的感悟能力。

2

艺术是创作者感性的体验性行为,艺术家的眼里所看到的事与物,与常人有着极大的差别。

中国有句古诗这样写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尽心”。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唏嘘不已,流泪伤感;甚至一声鸟鸣都触动诗人的心弦,离愁别恨都涌上心头。

这是诗人的体验,要是换个理性的人,脑子里想的应该是另外一番场景,国破家亡时想的是如何应对,如何生存,对于外面的鸟叫声,那不过是一些自然界的噪音而已。

这就是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不是每一个人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家是需要独特的禀赋和能力的。

换句话说,艺术家甚至是不能培养的,只能发掘有艺术才能的人之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这里举一个例子,好比那些伟大的作家,几乎没有几个是正宗的大学中文系教育出来的,绝大多数是银行家,律师,医生,在中国更多地还出身农民。

如果我们的大学中文系能够培养作家的话,应该作家遍地都是了吧。

不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都需要拥有细腻的情感,敏锐的心灵,丰富的想象力,看待事物独特的视角和超强的感悟能力等,这些事需要天赋来支撑的。

艺术与敏感的触觉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

艺术家具有丰富的触觉神经,可以无限延伸到常人看不到的地方,在艺术的空间里自由想象。

由于艺术家的天赋与生俱来,他们的创作也是自然而然的体验性行为,所有的艺术创作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达芬奇只有一幅《蒙娜丽莎》、一幅《最后的晚餐》的原因。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是不可复制的,灵感的迸发只存在于那一刹那,同一个灵感只能赋予唯一的作品以独特的个性与灵魂。

所以,艺术家的每一件作品都那么独一无二。

也只有艺术家们才能绘制赏心悦目的画作,谱写优美动听的旋律,弹奏扣人心弦的钢琴。

有人甚至还这样来赞美艺术的未来:“未来社会,当人类都意识到科学的局限的时候,艺术必然成为人类的主体追求”。

3

搞艺术的人大多数比较敏感、多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特别强

艺术是一门极度深奥的“课程”,作为艺术创作者或艺术家都在追求精湛技法的基础上,继续追求探索艺术的真理,包含了其文化属性价值、人文属性价值、社会历史属性价值,这一切又都和精神思想哲学有关,艺术是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同时它又是开启人类智慧文明的金钥匙,

经上段简单叙述,要创作出一件优秀经典有深度意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有人说“搞艺术的人大多数比较敏感、多情,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特别强”,这话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专职艺术家,其他一般的艺术创作者没办法达到对事物场景深度敏感、多情,对生活感悟能力特别强的境界,

艺术来源于生活,完全脱离于生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艺术家势必要对现实生活的一切人物事物点点滴滴,持敏感、多情的态度,要善于观察思考想象,这样才能将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比如,以绘画图像的方式呈现。艺术是一种高度“拟人化”的形态特征,这样才能和观赏者产生共鸣,

在世界绘画艺术史上,很多经典的名画之所以诞生,都是因为画家在创作之前对所表现的对象及它周围有关联的人物环境,有深刻的感悟;要知道,画家并不是对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物景象都进行描绘,而是要经过提炼,对眼前的人物景象有深刻的感受,才进行创作,很多看到的东西,未必就能感受到,所以“感受”对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感受”能力,这和个人天生的性格有关,有些人天生就心思细腻敏感,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上天赏饭吃”,但是心思细腻敏感,不代表就一定能创作出情感丰富饱满、令人赞赏的艺术作品,很简单的道理,艺术创作者感受到的东西,别人未必能感受到,所以开拓视野、多体验生活,显的非常重要了,见识多广,就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取代表性的场景作为创作题材,呈现给公众有共鸣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