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欧阳修都举荐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千古伯乐?

欧阳修都举荐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千古伯乐?

2020-10-08 07:01阅读(67)

欧阳修都举荐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千古伯乐?: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但这样一个对同僚刻薄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极

1

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但这样一个对同僚刻薄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欧阳修文章锦绣,为人却耿介切直,放达不羁,以至树敌无数,屡遭同僚诟病和围攻。对他才华非常欣赏的宋仁宗曾惋惜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他的老师晏殊甚至对人说:“吾重修文章,不重他为人。”可见,欧阳修在做人上恐怕刻薄有加,宽容不足。但这样一个对同僚刻薄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欧阳修

举荐曾巩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曾巩,给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时务策》,表达政见。欧阳修读了曾巩的文章,赏识不已,他在回信中说:“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充分肯定了曾巩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曾巩擅长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一直埋没于草莽。为此,欧阳修特撰《送曾巩秀才序》,为其叫屈,为其扬名,又把曾巩纳入门下,当成最堪造就的学生,悉心教导,还盛赞曾巩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在欧阳修的培养和帮助下,曾巩于嘉祐二年(1057年)高中进士,从此一鸣天下知。

▲曾巩

举荐苏洵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日中天的文名,也得益于欧阳修这位伯乐。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为学,后来进军科场,却连连落榜,性格倔强的他,干脆把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付之一炬,然后闭门谢客,埋头读书,经过数年磨砺,终于文章大进,下笔千言。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张方平说,文章方面,我人微言轻,此事非欧阳修莫属。张方平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苏氏父子去京城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其实,欧阳修与张方平曾因政见不同而交怨,一向合不来,但当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并不因为他是政敌推荐的而怠慢,反而击节道:“后来文章当在此!”立即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说:“伏见眉州布衣苏洵,履行淳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在皇帝和士大夫间极力推誉,苏洵从此名动京师。 

▲苏洵

举荐苏轼 

◆欧阳修发现苏轼的故事,也是一段文坛佳话。嘉祐二年,欧阳修出任知贡举,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策论一场,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点检试卷官梅尧臣批阅试卷时,发现其中一篇特别精彩,颇具“孟轲之风”,随即呈给欧阳修阅。欧阳修读后,眼睛一亮,觉得无论文采还是观点,都可以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但欧阳修的“入室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这场会试,由于采用糊名法,文章属于谁,不得而知。欧阳修猜想这篇文章应该是曾巩所写,担心把自己的弟子列为第一会遭人闲话,便与梅尧臣商量将其列为第二。复试时,欧阳修又见到一篇《春秋对义》,赞叹之余,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初试、复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后来,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四十六通》)。看到后生才情勃发,年过五十的欧阳修竟然兴奋得孩童一般,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苏轼只是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科考的一个侧影,当年共录取进士388人,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真可谓群星灿烂。之所以一次考试就能录取这么多名动当时、影响后世的人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是密不可分的。

▲苏轼

举荐包拯

◆欧阳修和包拯之间有很深的渊源。早在嘉祐元年(1056)五月,包拯因保举过凤翔盐税、柳州军事刺官卢士安,获咎遭贬在池州任上时,欧阳修借京城水灾与冷落贤良有关为理由,上《再论水灾状》,举荐包拯等四人,说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自列侍从,良多辅益。”应该“亟加进擢,置之朝廷左右”。于是,到了八月,包拯复官刑部郎中知江宁府(今南京),年底擢任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从此成就了他“南衙包公”的一世美名。一年后调任朝中右谏大夫、权御使中丞。有意思的是,恰恰是由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继任开封府。更于嘉祐六年(1061)他们二位同列枢密副使。

▲包拯

举荐王安石

◆嘉佑元年(1056)的时候,三十五岁的王安石觉得自己历练的差不多了,回到了京城做官,欧阳修同一年出使契丹回来,听到王安石回京的消息,非常开心,写了一首《赠王介甫》,以李白、韩愈来勉励他。

▲王安石

◆此后俩人亦师亦友,欧阳修说王安石的文章可做天下的表率,王安石开玩笑回应称:“我要做的是为国为民的宰相,文章只不过是拿来取乐的!”

举荐司马光

◆司马光的才能无疑逃不过欧阳修的慧眼。当年欧阳修对司马光评价:德性淳正,学术通明。这短短的8个字却成为司马光一生都引以为豪的荣耀。

◆在欧阳修的大力举荐之下,司马光正式步入翰林院。进入翰林院后,司马光如鱼得水,不久便成为了名声最显赫的大学问家。更是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一生桃李满天下。韩琦、文彦博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宋史·欧阳修传》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高度概括了他的求才之渴、爱才之切、识才之准、举才之功,称他为千古伯乐,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2

欧阳修我们很熟悉,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宋仁宗时期的朝廷大臣。然而他有一个伯乐的称号,为什么呢?因为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是他推举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欧阳修在晚年时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的考试。他提倡平实文风,反对太学体(既不平实,也不华丽)的文风。在这次考试中也有欧阳修的学生曾巩,欧阳修在阅卷时,看到一份非常好的答卷,他以为是他的学生曾巩的,于是为了避嫌,他把这份试卷取为第二名,拆封后,发现这个试卷是苏轼的,与苏轼一起被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一批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这样欧阳修就给北宋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苏轼还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还经常把他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拿出来修改,他夫人说他,都这把年纪了,还操这个心,难道怕先生骂?欧阳修却说,不怕先生骂,怕后生骂。欧阳修一生推荐的人很多,比如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而且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也得过他的推荐。

唐宋八大家六位在宋仁宗时期出现,欧阳修推荐了五位,可见欧阳修眼力相当强劲,慧眼识珠,他推荐的人最后都成为了北宋的文学家,政治家,对北宋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乃至影响到了后世,可见欧阳修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伯乐,欧阳修这样的人不仅是民族之幸,也是国家之幸,值得我们现代人认真研究。

3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八位中间,除了韩愈和柳宗元生于唐朝以外,其余的六位都生于宋朝,而且他们六人当中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伯乐,凭借一双慧眼,发掘了其余五大家。

这位老大哥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不光自己才学了得,写出《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名篇,更是别具慧眼,在识人方面颇有造诣。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聊聊,欧阳修到底举荐了哪些人,才被称为千古伯乐。

曾巩

曾巩出生于公元1019年,江西南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与父亲皆有官职在身,所以曾巩自幼就饱读诗书,而且他比较聪慧,这也为他日后成名奠定了基础。

公元1037年,18岁的曾巩跟随父亲来到京城,在这里他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欧阳修。四年以后,曾巩给当时早已名扬天下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了《时务策》,目的就是毛遂自荐,向欧阳修展示自己的才气,以便得到这位文坛大家的推荐。

曾巩主要擅长古文策论,却不擅长科举考试,所以屡试不第,一直没能考取功名。估计也是按耐不住,这才向欧阳修求助。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以后,对他的才华非常赏识,觉得这是一个被科举埋没的人才。所以他特意写了一封《送曾巩秀才序》, 既是为了鼓励他,也是为了帮助他扩大名气。这就像今天某位有名的大作家,专门撰文夸一位文坛小辈,可想而知会给这位小辈带来多大的名气。

之后欧阳修又特意把曾巩招入门下,自己亲自教导他。在欧阳修的悉心教导之下,再加上曾巩的努力,公元1057年,曾巩终于考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仕途之梦。

苏氏父子

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注定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学,造就了一门三进士的神话,但是他们的这个神话,如果少了欧阳修,注定会黯淡几分。

苏洵早年间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如同曾巩一样接连落榜。后来他发奋学习,经过数年的闭关求学,终于有所精进。

公元1056年,48岁的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带着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章,去拜访当时的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他的推荐。但是张方平觉得自己文学水平谈不上高超,但是又不好拒绝这父子三人的请求,所以他就写了一封书信,让父子三人带着这封信去找文坛宿将欧阳修。

苏洵三人本以为得到张方平的推荐就很满足了,哪知竟然有机会结识欧阳修,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赏识,那效果自然比张方平好多了。

果不其然,欧阳修看了苏洵的文章以后,说了一句:“后来文章当在 此!”这句评价不可谓不高!接着欧阳修就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向皇帝举荐苏洵。有了欧阳修的举荐,苏洵马上名扬京师。

公元1057年,也就是曾巩参加科举考试的那样,苏轼、苏辙同样也参加了这次的科举考试。这一年的主考官由欧阳修担当,随后他却闹出了一场乌龙,而这场乌龙却被传为了文坛佳话。

欧阳修为策论出了一道题目,后来批阅试卷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文章写得特别精彩,很有“孟轲之风”。欧阳修读完以后,觉得十分惊艳,绝对是这场考试最佳的一篇文章。但是由于宋朝科举考试会把考生的姓名糊上,所以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文章。

因为欧阳修的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考试,所以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曾巩的文章。所以他担心如果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的话,难免会遭人议论科举不公,所以与众人商量以后,他就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

复试的时候,欧阳修又读到了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这次欧阳修直接把其评为了第一。到了最后公布成绩的时候,欧阳修这才发觉,两场考试自己最欣赏的文章竟然都出自苏轼之手,这让欧阳修惊叹不已。

作为文坛大佬,欧阳修非常高兴文坛出现了这样的天才,他当时这样给别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就这样,帮助苏轼打出了名气!

王安石

公元1044年,曾巩给欧阳修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好友王安石。在举荐信中,曾巩把王安石称为一位“古今不常有”的人物,又把王安石的文章带给欧阳修一篇。但是很不巧,当这封信送到的时候,欧阳修已经离开京师了。

三年之后,欧阳修被贬滁州,曾巩前来探望恩师的时候,再次推荐了王安石。这一次欧阳修终于看到了王安石的文章,看完之后欧阳修大加赞赏,主动提出要和王安石见一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未能见到。不过这却不影响欧阳修对他才气的认可,在之后的几年,欧阳修数次向皇帝举荐王安石。

公元1056年,欧阳修出使契丹回师,王安石也刚好任满回京,这一次他们终于见了一面。随后两人互相写信赠诗,就像多年的知己一样。

不过之后他们在学术观点上却产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二人的私交。欧阳修不遗余力的举荐王安石,王安石对欧阳修的知遇之恩则终身感激。

除了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五人以外,欧阳修还举荐了很多人才。像张载、程颢、吕大钧这些大儒,甚至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这样对宋朝政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在自己不起眼的时候,被欧阳修这个伯乐发现。欧阳修也因此,间接的对宋朝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宋史》这样评价欧阳修:“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欧阳修也凭借自己好贤的特点,被誉为“千古伯乐”。

4

欧阳修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伯乐?因为这哥们实在是太牛了,一口气举荐了一票厉害的牛人,这些人全都是北宋时期的风云人物。

从宰相之才的王安石、司马光,到文学大才苏轼、苏辙、曾巩,全都是他举荐的。唐宋八大家一共八个人,其中北宋的6个中有5个,都是他举荐的,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

这实在是太让人叹为观止了,一个人眼光准,可能是一时的。但是欧阳修接二连三地选中人才,这绝对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了。


三苏都是欧阳修推荐给朝廷的。

三苏指的就是苏洵和他的俩儿子苏轼与苏辙,这三个人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实在是高得不像话了。尤其是苏轼,在文化界,几乎是登峰造极的人物。

唐朝因为李白而自豪,那么宋朝便是因为有苏轼而骄傲。欧阳修主持科举的那一年,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恰好就考上了进士,因此都成为了欧阳修的门生。

其中苏轼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欧阳修本打算将他的文章选为第一名,可是他又担心这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写,所以故意将他放在了第二名,两人为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欧阳修的力荐之下,苏轼和苏辙得到了宋仁宗的赏识,宋仁宗甚至认为,自己一场科举就为后世子孙选拔了两位宰相之才。


既然苏轼和苏辙都是欧阳修的门生,那么他们的父亲苏洵,至少应该跟欧阳修平辈了吧?怎么也是他推荐的呢?

要是没有欧阳修,这位苏洵老夫子的文章,还真的未必就能名震天下。苏洵被称之为苏老泉,他打小就很贪玩,27岁的时候才开始发奋读书。可惜科举考试一再不中,文章写得再好,考不上进士,那也是白搭。

结果苏洵就放弃了自己的科举考试之路,带着俩儿子去考进士,俩儿子一举高中。苏洵就更加不可能走科考这条路了,毕竟儿子们在他前面高中,这也是闹笑话的事情。

为此在张方平的推荐下,苏洵的文章落在了欧阳修的手里,欧阳修看了文章以后,那叫一个高兴,立刻向宋仁宗举荐了苏洵。苏洵这才在士大夫之间名噪一时。


王安石和司马光,这对冤家也是欧阳修推荐的。

王安石和司马光原来关系是很好的,只是后来政见不同,所以才会彼此疏远,这跟私交没什么太大关系,纯粹是政见问题。

欧阳修举荐王安石,的确费了一番功夫,因为王安石这个人的个性,跟他的名字非常相似,那就是一块石头。

当初欧阳修曾经举荐王安石为谏官,结果王安石却不屑担任谏官,说自己的奶奶岁数大了,要回去照顾老人。这个时候欧阳修不死心,是人才他就不能放过。所以欧阳希又举荐王安石为群牧判官。

其实王安石自己心里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做宰相,搞变法。为了变法,他必须要在地方上好好观察才行,如果到朝中做了谏官,那体察民情的事情可就做不成了。

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是个比较耿直的人,而且很有担当,愿意为朋友承担责任,有自己的主见,不愿意随大流。因此这种人在官场很难混下去。

这个时候担任参知政事的欧阳修,发现了司马光这块金子,他向宋神宗推荐了司马光,说他是:德性淳正,学术通明。

有了这么一个评价,宋神宗立刻将司马光任命为翰林学士,可以说司马光以后的光辉前程,跟这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推荐之人,几乎都是文学大家。

欧阳修被当时称之为北宋文宗,也就是北宋时期最有学问的人。可是他在推荐别人的时候,却时常表示自己要退居二线了。

比如说欧阳修在看到苏洵的文章以后,说了一句:后来文章当在此。也就是说欧阳修认为,以后能够在文坛上有所成就的人,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在欧阳修读到苏轼的文章以后,不禁汗流浃背,表示自己应该退休了,把前程让给写这篇文章的年轻人了。

欧阳修以为苏轼的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写,所以把苏轼的文章列为第二。在这以后一开榜他就后悔了,为什么?因为自己的弟子曾巩名列榜首。


这件事轰动不小,要不是欧阳修解释了一遍,谁都会认为欧阳修有徇私的可能。但是欧阳修做不出这种事情,而曾巩也确实有大才。

曾巩家族世代都是读书人,他被称之为南丰先生,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跟随欧阳修学习多年,文章自成一体,所以也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实包括王安石、司马光在内,欧阳修所举荐的人,大多都是文学大家。这些人有些偏向文学,有些则偏向政治。不过在文学上都是有建树的。

欧阳修毕竟是文人,被称之为千古伯乐,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在自己专长的那个方向上,挑出了不少人才来。


总结:欧阳修选人可以,自己却不适合做官。

欧阳修不会趋炎附势,这在官场是很要命的一件事。因此他就算独具慧眼,也只是一时保住自己的官位,因为他正直的作风,使得自己总是有被贬谪的风险。在政坛上,欧阳修的建树,其实也不多,大多数情况下,欧阳修是以诗文著称。

参考资料:《宋史》

5

首先,新恒非常荣幸回答题主的问题,这个问题新恒研究以为:

欧阳修一生曾先后担任过40个官职。其间,随着宦海风云的变幻而多次起落。他曾一度任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堪称地方大员;也曾任龙图阁大学士且权知开 封府,因此而成为包拯的前任;曾代表礼部主持过科举考试,也曾担任过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但无论公务多忙,他从未放弃他所热爱的文学事业,并在诗、赋、文 多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从而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称得上成果斐然。其一生举荐贤能,不论私人关系,不论身名,只重才华品德。

欧阳修曾一度担任谏官, 有权评论时政和朝臣的功过;代理过吏部流内铨,直接决定地方官员的升降赏罚;负责过三班院,主管武官三班使臣的注拟、升移和酬赏;还曾官至参知政事,进封 开国公,成为当朝执政,获得了爵禄最高等级。其间,他广揽人才,培养、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如包拯、张壤、苏轼、苏辙、曾巩、程颖、张载、俊彦、章望之、王 回等等。还有人一一核实后说:在“唐宋八大家”中,唐代2人,宋代6人;而在这6人中,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5位,都是欧阳修推荐提拔而成名 的。

  曾巩是欧阳修的江西老乡,比欧阳修年少12岁。他22岁那年赶考,结果名落孙山。欧阳修为了鼓励他,特意为他写了篇《送曾巩秀才 序》,并收他为门人。数年后,曾巩再次赶考,终于中了进士。欧阳修很高兴,遂向宰相杜衍推荐他,说“进士曾巩者,好古为文知道理,不类乡间少年举子”,希 望有所任用。不久,又写了《举章望之、曾巩、王回等充馆职状》的奏议,说“太平州司法参军曾巩,自为进士,已有时名。其所为文章,流布远迩。志节高爽,自 守不回……臣今保举,堪充馆阁职任,欲望圣慈特赐甄擢。”还表示:“如后不如举状,臣甘当同罪!”恳请皇上予以重用。结果,曾巩被晋升为实录检讨官,接着 又不断升迁,从而成为朝廷名臣。

  对于朝廷要员,欧阳修也择优推举他们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例如:他写有《论韩琦、范仲淹乞赐召对札子》,向皇帝举荐韩琦、范仲淹可重用掌国。他还写有《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请求皇帝坚信范仲淹、富弼等人。

  欧阳修一直到告老还乡之前,还向宋神宗推荐了3位未来的宰相人选: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当这一消息传出后,顿时在文武百官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因为这3个人都与欧阳修有着很深的矛盾。由此可见欧阳修推荐人才是一腔公心只为大宋啊。

朋友们,新恒回答如此,喜欢的朋友点赞评论!顺便给新恒点个关注也是极好的。谢谢!颂安!

6

很高兴能参与这一问题的回答。

北宋名士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关于欧阳修提携后辈再《宋史·欧阳修传》中有这样的一句评价: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宋史·欧阳修传》

1、欧阳修与曾巩

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年少成名的曾巩在自己二十三岁的年纪又一次经历了科举的失败,而在他倍感失落前路一片黑暗时,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此人就是当时已是享誉天下的欧阳修。

曾巩以一封《上欧学士第一书》作为自荐信,并附有一份对时事分析《时务策》。其中不仅展示了自己优秀的文学功底,还表明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并透露出希望拜入欧阳修门下的愿望。欧阳修看过后对其有极高的评价:“广文曾生,文识可骇”,并欣然收入门下加以细心指导。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终于如愿以偿进士及第,成为了日后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最终凭借其散文、诗词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占据“唐宋八大家”一席之地。欧阳修对曾巩这个弟子有过这样的评价:“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可见对其满意程度可想而知。

2、欧阳修与“三苏”

首先要明确一点,“欧阳修是苏洵、苏轼、苏辙三人老师”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中高中,故称苏轼、苏辙二人出自欧阳修门下是没有问题的。但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则是因为文章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并由其向朝廷推荐后,苏洵才名扬天下步入仕途。所以欧阳修与苏洵是以平辈论交,并没有师徒之实。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想必很多人都对《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有印象,这就是讲述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的故事。由于苏洵早年屡试不第,一气之下他将从前写的文章付之一炬,从头开始埋头苦学终于文章大成。嘉祐初年(公元1056年),年近半百的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二子进京游历参加科考。苏洵所作的《权书》、《衡论》等十几篇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大加赞许:“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效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而此间籍籍无名的苏洵也一时间名动整个开封城。虽然欧阳修的名气远大于苏洵,但二人却一直以平辈的身份相交甚厚。在苏洵去世后,欧阳修为其所作《苏洵墓志铭》。

上文中提到,苏轼、苏辙二人于嘉佑二年(公元1057)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中高中。因为这一届考生中还有欧阳修的得意弟子曾巩,当欧阳修看到一份特别优秀的考卷后以为是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于是将其判为第二,谁知后来发现竟是出自苏轼之手。看到如此精彩的文章兴奋不已的欧阳修感叹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见对苏轼的喜爱溢于言表。

3、千年难以匹敌“的一届科举

后世将这一届科举誉为”千年难以匹敌“的一届,在这一届进士及第中,不仅有苏轼、苏辙两兄弟,更有曾巩、曾布、曾牟、曾阜一门四兄弟同科及第,日后“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立下”为万世开太平“志向的张载,以及对北宋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吕惠卿、章惇等人。据统计,在这一科中后来官至宰相的就有9人之多!

4、真才实学是欧阳修赏识的唯一标准

除了和自己有师徒之实的弟子外,欧阳修对其他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是不遗余力的帮助。

“包龙图”包拯、《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三朝为相的韩琦等,这些人在名不见经传的时候都受到过欧阳修的帮助与举荐,可见对欧阳修”千古伯乐“之称所言非虚。

一点愚见请多指正。

7

欧阳修举荐的人才多有千古留名,因此才被称为“千古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这些头衔无不说明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欧阳修为人钦佩的是他的识人之能,欧阳修不仅本人学识出众,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晚辈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张载等人的都或多或少和欧阳修的推荐有关。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欧阳修之外的五位都是出自他自己门下,并且都是以平民身份被欧阳修看中后提携而开始扬名天下。

这可能是对我们这些后人不是个“好事情”,这些人都是我们上学时候课本上的背诵全文的选手。但是却是宋代文坛之幸,也是中国文化之幸。
欧阳修历仕三帝,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死后追封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史称欧阳文忠公。

8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何其珍贵也!何为伯乐?知人善用者也!知人要有标准,善用要有职权!

一、他有知人之标准。欧阳修提倡新古文远动,抛弃肤浅之华章,选择深刻之素文。这样选出的人必定是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之能人。他和梅圣俞主持的那一年会试,是千年来出名人最多的一届。宋仁宗嘉佑二年,欧阳修出任礼部贡举的主考官,共录取进士388人。其中包括唐宋八大家三人:苏轼、苏辙、曾巩;旷世大儒:张载、程颢、吕大钧;宰相九人:吕惠卿、林希等。

二、他有善用之职权。欧阳修历仕三朝,位备二府,官至枢府宰执,多次受到朝廷赐封,位高权重,有推荐权或任命权。曾推荐提携的出名人物就有: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苏洵、包拯、韩琦等。

三、他有容人之度量。他坚持不论门第,唯才是举。他不妒才忌贤,甘为人梯。他宽容异议,不打击报复。苏轼、王安石,何其幸哉!

四、他有爱国之情怀!他所推荐,提携的人,虽然很多政见不同,但都是为国为民,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欧阳修可谓“千古伯乐”,不虚也!








9

曾巩、苏洵、苏辙、苏轼、张载、程颢、吕大钧、包拯、韩琦、司马光等人都曾被欧阳修推荐。

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科举,共录取了进士388人。

10

千古伯乐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欧阳修文章美丽,为人却廉洁切直,放达不羁,以致树敌无数,屡遭同寅诟病和围攻。对他才调很是赏识的宋仁宗曾可惜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他的教员晏殊乃至对人说:“吾重建文章,不重他为人。”可见,欧阳修在做人上生怕尖刻有加,宽容不足。

但如许一个对同寅尖刻的人,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示出异乎平常的年夜度,极尽歌颂,极力保举,使一年夜批那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代,可谓千古伯乐。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那时还默默无闻的曾巩,给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时务策》,表达政见。欧阳修读了曾巩的文章,欣赏不已,他在回信中说:“其年夜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标准”,充实必定了曾巩文章的思惟性和艺术性。

曾巩善于古文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一向藏匿于草莽。为此,欧阳修特撰《送曾巩秀才序》,为其叫屈,为其立名,又把曾巩纳进门下,当做最堪培养的学生,悉心教诲,还盛赞曾巩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在欧阳修的培育和帮忙下,曾巩于嘉佑二年(1057年)高中进士,从此一叫全国知。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所以可以或许成绩如日中天的文名,也得益于欧阳修这位伯乐。苏洵27岁才起头奋发为学,后来进军考场,却连连落榜,性情强硬的他,爽性把本身之前写的文章付之一炬,然后闭门谢客,静心念书,颠末数年磨砺,终究文章年夜进,下笔千言。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录,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以文章为“敲门砖”,造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但愿获得这位文坛老将的推荐。张方平说,文章方面,我人微言轻,此事非欧阳修莫属。张方平写了一封保举信,让苏氏父子往京城造访翰林学士欧阳修。

实在,欧阳修与张方平曾因政见分歧而交怨,一贯合不来,但当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其实不由于他是政敌保举的而怠慢,反而击节道:“后来文章当在此!”当即向宋仁宗上《荐平民苏洵状》说:“伏见眉州平民苏洵,实行淳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效。其所撰《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效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在天子和士年夜夫间死力推誉,苏洵从此名动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