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三国”中刘备开始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什么建蜀后就听不进去

“三国”中刘备开始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什么建蜀后就听不进去

2020-10-05 13:32阅读(65)

“三国”中刘备开始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什么建蜀后就听不进去了?:谢邀,这个提问不成立。首先,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只是演义小说中的情节。真实历史上的

1

谢邀,这个提问不成立。

首先,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只是演义小说中的情节。真实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颇有脾气的枭雄,早年鞭打督邮的是他,阴阳怪气劝曹操杀吕布的也是他,背叛曹操后,狠心杀徐州刺史车胄的也是他。历史上的刘备可不是一个凡事都要靠别人操持,他只负责哭鼻子的懦弱仁君的形象。

所以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什么叫言听计从,什么又叫不言听计从?是不是得做到百分百听从,才能叫言听计从?我觉得这不叫言听计从,这叫傀儡,这叫扯线木偶。

但凡有点主观能动性的人都做不到这点,更何况刘备还是一代枭雄呢?如果刘备真是这种废柴,诸葛亮恐怕也瞧不上他。


第二,刘备统治益州后,正史中记载,刘备没听诸葛亮的建议,只有一次,就是刘备砸锅卖铁打汉中,诸葛亮当时认为不值,刘备就派杨洪回去劝说。

后来事实证明刘备的主张是正确的,诸葛亮还是偏保守了。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三国志·杨洪传》

而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并没有劝过刘备。比如刘备继位后欲讨伐东吴,诸葛亮屡劝,刘备死活不听,这就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历史上没有这回事。

当时倒是有两个人劝刘备了,分别是是赵云和秦宓。当然诸葛亮肯定是不赞成的,但他忍住了没开口。正史中也就没有相关记载。

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三国志·秦宓传》

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云别传》



▲《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诸葛亮与赵云同时劝刘备。历史真实情况是诸葛亮从头到尾都未发一言。

第三,诸葛亮没出面劝刘备,主要原因是他要避嫌

诸葛亮在刘备麾下除了负责居中调度外,他还负责“孙刘联盟”项目。

东吴方面也很“巧”,负责“孙刘联盟”项目的负责人原是鲁肃,但鲁肃病死了,于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接手,成为负责人。

孙权可能也是知道诸葛兄弟的关系,所以长期以来,他便一直在刻意利用诸葛瑾,令他负责与刘备交涉。

比如,关羽、张飞死后,写信给刘备,劝刘备不要兴兵的人就是诸葛瑾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三国志·诸葛瑾传》

自己的亲哥哥写信给自己主上,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还敢说话,劝刘备罢兵,那他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你特么的居然帮你哥哥说话,你居心何在?是不是奸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兴兵前,秦宓敢劝诫刘备,赵云敢劝诫刘备,而诸葛亮自己却不劝的原因。因为赵云、秦宓不需要避嫌。

另外诸葛亮曾哀叹若法正在,他一定能劝主上不要伐吴(若法孝直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其缘由除了法正是谋臣,刘备比较倚重他外,法正与东吴没有利益瓜葛,不需要避嫌也是原因之一。

第四,诸葛瑾在东吴其实也很尴尬。

公元215年,孙刘关系破裂,诸葛瑾去荆州谈判,诸葛亮负责接待,兄弟两人在公馆会谈公事,从头到尾都没敢谈私事。

诸葛亮与诸葛瑾关系不差,但时势逼得他们形同陌路,也是造化弄人。

后来,诸葛瑾写信劝刘备不要东征,被刘备束之高阁后,迅速就有流言蜚语传出,说诸葛瑾派亲信与刘备私会,有造反嫌疑。这一消息传到孙权耳中,孙权为了避免内乱,信誓旦旦的说子瑜不是那种人,他忠于我,我必信任他。

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三国志·诸葛瑾传》

其实孙权真是绝对信任诸葛瑾,当时就不会流言蜚语了。而从流言蜚语中就能看出,诸葛瑾在东吴的处境也是极为尴尬。他必须要比任何人都敌视刘备,不能流露出一点同情刘备,同情自己弟弟的意思。如不然,他就会被别人视为是东吴的奸细。

这就好比很多人移民到海外,他们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往往会比当地人更仇视自己的祖国。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当地人排挤和怀疑。



总结。

①:刘备是个有脾气的枭雄,他固然尊重诸葛亮,但说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事情。

②:诸葛亮很少劝诫刘备,从刘备入主益州到病死于白帝城,诸葛亮前后就只有该不还打汉中与刘备相左。

③:诸葛亮劝诫刘备不要东征孙权,但刘备不听,这只是演义小说的虚构情节。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发生。

④:诸葛亮没劝刘备,是因为他要避嫌,主张征讨孙权,不是刘备一个人的意思,诸葛亮也不能以一人之力对抗所有人。

⑤:刘备对诸葛亮很器重,他出征,不带诸葛亮,不让诸葛亮掺和与东吴有关的事,对此时立场尴尬的诸葛亮是一种精心保护。此举可谓是体贴备至,彰显了君臣二人的“鱼水情深”。这可能就是诸葛亮感激涕零,终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耗尽毕生光热的原因

2

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自此之后,很多君主为了寻访招揽人才,都以此为楷模。而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而感动,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了自己毕生的聪明才智。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深切的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感激之情。


不过,我们看历史上的记载,能够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虽然刘备对诸葛亮十分器重,可对他的建议也并不是言听计从的。尤其是在刘备建立政权之后,有很多地方都对诸葛亮的建议表示了拒绝。

比如说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在对四位重号将军的封赏时,诸葛亮对封黄忠为后将军就表示了反对。诸葛亮以关羽会对此表示不满来阻止封黄忠。而刘备并没有采纳诸葛亮的意见,对于关羽的态度,刘备则以一句我自己来劝解关羽给化解了。最终,刘备还是封了黄忠为后将军。


在夺取西川后,刘备对当地的人才收揽任用。但是,对于一些有影响,但是不为自己所用的人物,刘备毫不手软。当时的名士张裕虽然才华出众,但是对刘备和他的政权出言不逊,刘备决心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向刘备说情,刘备回答说“芳兰生门,不得不锄”,拒绝了诸葛亮的求情,杀了张裕。

而这些实例中,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夷陵之战。在当时,刘备要出兵攻打东吴。联吴抗曹是诸葛亮一贯的主张,他自然是不赞成的。但是由于他的哥哥诸葛瑾身在东吴,诸葛亮为了避嫌只得不明确的发表意见。在当时,诸葛亮不发表意见,就是不赞成的表示。赵云、黄权出面劝谏刘备,也未必不是诸葛亮在背后指点的缘故。刘备对这一切自然是了如指掌,不过君臣在面上不说破而已。


可是,刘备终究还是发动了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刘备遭受了出乎意料的惨败。诸葛亮在事后感叹道,如果法正还在世的话,他肯定能够阻止刘备东征。从这一件事我们就能够看到,刘备并非是在每一件事上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

我们可以看历史上记载的,刘备在刚刚得到诸葛亮的时候,对诸葛亮可谓推崇备至。他和诸葛亮情好日密,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还引起了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对关羽、张飞解释说自己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一般。这里能够看到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那么,为何日后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也多有不听呢?


第一个原因是两者的情势不同。在诸葛亮刚刚加入刘备阵营的时候,正是刘备最窘困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刘备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从北方逃到荆州投靠刘表,寄人篱下。刘表还对刘备心存疑忌,他只给了刘备一个新野小城安身,用他来抵挡曹操的进犯。

刘备在这个时候,也得到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刘备总结了自己半生戎马生涯的经验教训,认为自己的军事骨干尚存,军事实力不难发展起来。可是自己却缺乏治世的人才,在政治方面没有帮手。而刘备虽然在卢植那里学习过一段时间,可因为不喜欢读书成绩不佳。正是在文化方面的短板,让刘备在政治上有着缺陷。这是刘备即便是得到了徐州,也得不到当地世族的拥戴,轻易丢失的原因。


诸葛亮的到来,正好补足了刘备的这一短板。从这一刻起,刘备阵营才真正的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阵营。刘备对于诸葛亮怎么会不推崇备至呢?在这一段时间里,刘备等于是在向诸葛亮学习治国理政的知识,把诸葛亮当作老师对待。对于自己过去不知道如何解决的事物,当然要听取诸葛亮的意见了,这也就给大家留下了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印象。

不过,刘备在学习到了治国的方略后,就要将它落实到现实当中去。刘备是一个势力的首领,他当然不可能对于一个下属始终言听计从。那样,刘备岂不是诸葛亮手中的傀儡了吗?所以,在刘备的势力逐渐扩大,他的政治经验日益丰富以后,就开始行使自己的意志,发挥自己的作用。


诸葛亮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也在这个时候,开始退隐台后。在很多的重大事项里,诸葛亮都很好的把握分寸,尽量维护刘备的权威。他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要不进行劝谏,要不就保留态度,以刘备的意见为主。

这样,虽然给外人留下刘备对诸葛亮并非言听计从的印象,但是诸葛亮尽最大的可能,维护了君臣的和谐,保证了刘备集团内部的团结。诸葛亮也因此得到刘备的信任,稳居文臣之首的位置,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更是将蜀汉的江山全部托付给了诸葛亮。


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自身存在的短板,让刘备对他的意见有所选择。虽然在《三国演义》和后人的眼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他文治武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是在现实中,诸葛亮的能力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短板的。

诸葛亮在历史上,被人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诸葛亮五出祁山,也没能成就功勋。刘备心中对此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他在世的时候,让诸葛亮着重从事地方治理和外交,并不让他跟随自己去进行军事行动。这虽然发挥了诸葛亮的专长,让诸葛亮得到了长于理政的名声,也让诸葛亮失去了在战场锻炼的机会。在日后诸葛亮五出祁山的时候,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因此,对于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中,凡是政治方面的决策,刘备还是尊重诸葛亮的意见的。比如在诛杀刘封的这件事上,刘备就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勇将。在当时的刘备阵营中,他是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

但是这个人年轻气盛,在镇守上庸时,不听从关羽的要求,增援襄樊前线,间接导致了关羽的败亡。在上庸,他又不能和孟达处好关系,凌辱孟达,还夺走了他的鼓吹,致使孟达率部出走,丢失了上庸。在刘封回到成都的时候,诸葛亮认为刘封此人刚猛难制,怕将来刘禅无法制约他,便劝刘备杀了刘封。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杀死了刘封。虽然刘备对刘封的死感到痛心,为之痛哭流涕,可是在政治的角度来说,他还是认为诸葛亮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因此,刘备依然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从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政治方面,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还是尊重的。

但是,在军国大事方面,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就不同了。他知道诸葛亮的短板,因此对诸葛亮的意见也就采取参考的态度。在法正在世的时候,刘备更看重的是法正的意见。在汉中之战中,正是法正的出谋划策,才让刘备夺取了汉中。


相比法正,诸葛亮在接到刘备求援的信件时,还对此犹豫不决。在得到杨洪的回答,说汉中是家门之祸,在这个时候,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有什么可以迟疑的?这才紧急动员益州全境,支援刘备前线。从这一方面来看,诸葛亮的能力和过于谨慎的性格,对他的事业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当然心中有数。可是发动夷陵之战是刘备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自然不会因为诸葛亮的态度而改变。不过,如果法正还在,他的意见就可能会让刘备回心转意了。诸葛亮对此心知肚明,才会在事后发出对法正的感叹。


结语:

刘备对诸葛亮意见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刘备在政治上的成熟。在诸葛亮的教导下,刘备从对政治一知半解,变得炉火纯青。我们从刘备给刘禅的遗嘱中可以看到,刘备的治国理念已经转变为法家为主的理念。这就是诸葛亮给他带来的转变。在刘备掌握了治国的方略后,他对诸葛亮的依赖就减少了很多。在很多重大事务面前,刘备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加以判断抉择。

不过,刘备对于诸葛亮依然是很倚重的。相对于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短板,刘备更看重诸葛亮治国理政的能力。对于诸葛亮提出的政治方面的建议,刘备还是比较容易采纳的。不过,在军事方面,刘备还是比较倚重才能更加突出的庞统、法正等人,这也是刘备知人善任的表现。


因此,刘备有时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是出自他作为一个集团首领的考虑,并不是对诸葛亮不信任的表现。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向世人表现了自己对诸葛亮最大的信任。他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足以辅佐,你可以自立为蜀中之主。这让诸葛亮感动得痛哭流涕,表示自己将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也用毕生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誓言。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3

开始处于社会底层,寻求利益,想称霸天下。后来有了一定的成就,居高层,诸葛亮提出来的建意,有损坏自己利益,地位,自然而然就不听??了。










4

统一了刘备还要杀诸葛亮了!

5

在这里我不聊演义,只说正史。

正史中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诸葛亮的地位一直是无能能及的,哪怕是后来被称为刘备第一军师的法正也在其之下。

刘备有大志,但漂泊大半生不是寄人篱下就是在寄人篱下的路上,始终不能在群雄割据的乱世占据一席之地。好不容易拥有徐州,但没多久就玩丢了,刘备自然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人才,所以每到一处,刘备便积极拉拢人才。

当然来到荆州也不例外,拜名士、访隐士,很多蜀汉的建国功臣都是这时候拉拢的。诸葛亮的出现,对于求贤若渴的刘备来说甚是欣喜,不惜三往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人。

俩人一见如故,诸葛亮以《隆中对》报答刘备知遇之恩,《隆中对》称得上是非常好的战略规划,让一心想成就大事但苦于一直没有进展的刘备看到了曙光,兴奋的对关羽、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尽职尽责,多次为刘备提出宝贵意见,绝大多数意见刘备都采纳了。

刘备请出诸葛亮不久,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荆州。刘备自知不敌只好跑路,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合孙权一起抗曹,刘备采纳了。此举不仅解除了刘备的危机,还同孙权一起大破了曹操,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更高了。在刘备取得荆州诸郡后,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整诸郡的赋税,用来充实军队。

彭羕有才但性格骄傲轻率只能在刘璋手下当个书佐,后又遭人诽谤被刘璋刑罚剃光了头,脖子套上铁圈成了劳役。正值刘备入蜀,彭漾靠庞统和法正的推荐见到了刘备,交谈后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和称赞,办事也让刘备十分满意,步步高升到了治中从事。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彭羕高升后得意忘形,不被诸葛亮待见,诸葛亮向刘备建议彭羕不可重用,刘备采纳了,左迁彭羕为江阳太守。

关羽失荆州并被东吴擒杀,义子刘封因没有应关羽求援出兵,诸葛亮建议刘备以此除掉刘封,以防在易世之后,刘封难以控制,刘备答应了。刘备来到荆州后因没有子嗣,收刘封为义子,参考刘禅的年龄,刘封已跟随刘备至少十二年,况且刘封刚刚二十几岁,刚猛勇武,战功卓越,可以说是蜀汉未来的栋梁。诸葛亮一句话,刘备便让他自杀了。

蒋琬跟随刘备入蜀后,拜为广都长。但有一天刘备突然来到广都,这时的蒋琬正好大醉不理众事,刘备大怒,要杀了他。诸葛亮一句:\"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刘备便没有加罪于蒋琬,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

刘备十分尊重和信任诸葛亮,从《三国志》中多次出现“先主既敬信亮”、“先主雅敬亮”等类似叙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刘备并不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他也有自己的主意和脾气。

曹操征荆州,刘琮投降,刘备从樊城跑路路过襄阳,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攻打刘琮夺取荆州,但刘备以不忍拒绝了。刘备的理由很明确,就是刘表将子孙后代托付给自己,自己就应该尽责,虽然刘琮对不起自己,但自己不能辜负了刘表。

赤壁之战的胜利给刘备带来不小的收获,同时来自东吴的威机也悄然而至。大胜之后,刘备占领荆州南部四郡,孙权邀请刘备赴吴庆祝,诸葛亮极力劝谏不可,刘备此去凶多吉少。但刘备考虑曹操虽败,但实力还是最强大的,孙权会考虑不是曹操的对手,还需要自己共同抵抗曹操,并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毅然赴约。

如果要说刘备厌恶的人,益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算是一个,俗话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俩人的梁子就是在第一次见面时结下的。当时刘备应刘璋之邀来到涪县,刘璋尽地主之仪宽带刘备,张裕以从事的身份坐在坐在刘璋身边陪同。刘备见他胡子茂盛,便拿他寻开心,而张裕也不示弱,以刘备无胡子进行反击,刘备颜面受损,记恨在心。刘备定蜀后,抓住张裕出言不逊及总是泄露天机不放,又正值张裕汉中预言失败,刘备拿他下狱准备处死,诸葛亮为他求情,但刘备太恨他了,这次也并没有依诸葛亮。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广为传颂,主要还是因为受刘备托孤后,对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

刘备尊重和信任诸葛亮,但由于诸葛亮性格的原因,他给刘备的建议并不是很多,但诸葛亮提出的绝大多数建议刘备都采纳了,所以说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并不过分。

但说到了建国后,刘备听不进诸葛亮的建议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建国后诸葛亮好像隐身了一样,只做事少说话,并没有提过多少建议,准确的说是在刘备占有益州后诸葛亮就没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提出的意见都是人事上的任免。主要做的事是当刘备外出作战,他负责镇守成都及粮草调度。

即使是在几次非常重要的大事上,诸葛亮都保持沉默。比如刘备取汉中,正史中没有关于诸葛亮态度的记载,但从《三国志·杨洪传》中可以推测诸葛亮存在疑惑,却没有提出来。关羽失荆州,诸葛亮一言不发。夷陵之战,赵云都有劝谏的记载,如果诸葛亮发表了意见,怎么会没有记载。

所以,到了建国后期,并不是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而是诸葛亮更多的时候选择了沉默。

6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看的一部电视剧,其中黄炎培先生到延安,毛主席同他长谈,他说了一段话,大意就是:艰难困苦的时候,大家都卖力,都齐心奋斗,等形势好转了,就不那么卖力了……。毛主席对他的这段话很欣赏。

现在,我们回到题目上来,如果大家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就可以知道,刘备自从桃园三结义,起兵镇压黄巾军开始,没有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官没弄到一个,城没拿到一个,东投西躲,屡战屡败,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自从听到诸葛亮的名字,他不惜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跪着请诸葛亮出山,上复汉室,下济黎民。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一战赤壁大败曹操,二战取下西川和汉中,让刘备当上了汉中王,以后又当上了蜀国国主。

刘备事业上的成功,必然导致君臣观念的着想,他既要依靠诸葛亮维持政权,又不想把权力都交给一个人,他肯定要用分而治之的方法,把权力分散开来,这样他才能掌控大局,这是其一。

其二,诸葛亮乃奇才,刘备自知远不如诸葛亮,因此,架空诸葛亮是他必然会做的事。矛盾就在于他离不开诸葛亮,因此,刘备虽然封诸葛亮为丞相,又把李严等人拉上来,牵制诸葛亮行事。刘备起兵伐吴,置诸葛亮的反对于不顾,其实就是他内心对诸葛亮的真实心态。

7

三国演义当中论谁是草根发家,那么必然是卖草鞋出身的汉中靖王之后刘备,他一开始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是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平民,但是后来通过跟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然后讨伐黄金贼,最终走上了一个仕途的道路,后来在曹操讨伐徐州的时候他跟随公孙瓒的军队拯救了徐州后,从徐州牧陶谦手里接受了徐州的统治权,自此刘备真正立足。

后来他三顾茅庐请出了一代智谋诸葛亮,要说诸葛亮,那么他绝对是让刘备走上枭雄之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因素,他不仅仅是成功的助推刘备走上这条道路,更是让刘备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安稳,在蜀汉没有建立之前,也就是刘备称帝之前,刘备对诸葛亮的建议是言听计从的。但是在刘备称帝之后,他便对诸葛亮的建议听不进去了,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刘备仅仅是没有听从诸葛亮的一条建议,其他的建议他还是很好地接受了的。但是在他称帝之后,短短的时间里,诸葛亮也只给他提过一条建议,也就是那条建议刘备没有听,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也不能说刘备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他只是没听从诸葛亮的一条建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也的确是没有听从诸葛亮的任何建议,在刘备称帝以后。

这是为什么呢?那条建议就是诸葛亮劝说刘备不要伐吴,也就是在关羽死后刘备执意讨伐吴国。

按照诸葛亮的意思是当前情况应当稳定军心,稳定,生产稳定大后方,而不是兴师动众的,对着吴国大起刀兵,但是刘备并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实际上这个原因也很好分析。因为当时讨伐吴国是不是正确的呢,不是正确的,但是讨伐吴国是不是必须做的呢,确实必须做的,也就是说当时无论无论如何,刘备必须要打起刀柄,讨伐吴国,也就是说即使刘备知道这一趟必须失败肯定失败,他也会讨伐吴国,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当时的情况说起,当时关羽镇守荆州之前他还威震襄樊,水淹七军名震天下,那个时候曹操一度产生了迁都避其锋芒的想法。而吴国也并没有表露出反心,那个时候蜀国和吴国还是表面上的盟友,在这个时候吴国突然间背叛蜀国,对着荆州来了一次偷袭。

这就让关羽在大意之下败走麦城,最后身首异处,也就是说对于整体蜀国军民来讲,是他们整个蜀汉集团的2号元老被盟国背叛,以至于一命呜呼。

这个时候如果不发动军队对着吴国讨伐,那么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稳军心,也就是说刘备明知道那是一个火坑,他依然要往里跳,那么我们如果想象一下他按照诸葛亮的想法去做,诸葛亮说你不要去讨伐吴国,刘备就听从诸葛亮的想法,他不讨伐吴国,那么他无法稳定荆州以及整个义州还有蜀国其他志下的军民百姓,因为他们觉得老大的结义兄弟被盟友背叛,杀死了,老大都不去报仇,那么这是一个非常没有面子,非常没有志气的事情,到时候肯定军心大乱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定然是更加不好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一条建议,诸葛亮并没有从考虑到人心的方面去给刘备提意见,他只是在考虑一个客观层面上的内容,他忽略了主观层面,所以刘备没有听。

8

必须要澄清,刘备一直相信诸葛亮,并随着诸葛亮的成长,到后来是越来越相信诸葛亮,尤其是白帝城托孤,那时对诸葛亮信任达到峰值。

有几点必须要明确,诸葛亮并非一开始就有统一天下的能力,甚至到最后,“统一中原”也是在他能力之外的遥远的梦!夷陵大战,未必就是刘备不信诸葛亮的顶峰!或许刘备东征,正是诸葛亮苦于无法打开西蜀生存僵局,而不得以对刘备冒险的妥协!

不要相信罗贯中的观点,那是建立在诸葛亮“能掐会算”的科幻基础上的推理。如今科技高度发达,再信什么“奇门遁甲”,“呼风唤雨”,就有点愚昧可笑了!

一、三顾茅庐,求得是一颗好苗子

刚出山的诸葛亮,依然是个书生,不仅没有实战经验,甚至带个队伍都很困难!三国时代军队,盛行“军功至上”!为什么曹操率领的队伍很少出现叛徒,就在于曹操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深受将士爱戴!由于诸葛亮是个文臣,在蜀军中信度不高,不仅关羽张飞不鸟他,就是一般将士,对他也没信心!

所以说,刘备还不敢、也不能完全依靠“青涩”的诸葛亮!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实事求是!对于一个没有成熟的“军师”放任式“信任”,无疑是军事自杀!至于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一出山就让刘备在家喝酒,自己带兵打仗,指挥战斗,尽是瞎吹!

刘备三顾茅庐,目的是求得一颗好苗子,带在身边,不断淬炼,为蜀国打造一个国之栋才,事实证明这是刘备“培养人才”唯一成功的典范!

不是说,因为三顾茅庐,就必须必须言听计从,这世上,或古今中外,从来就没有过对军师“绝对相信”的明君!刘备不是,诸葛亮也从未这样要求过!

二、历经风雨,诸葛亮提高决策信度

诸葛亮来到刘备身边,也只能先当个秘书兼外交官的职务,熟悉一下业务;直到赤壁大战,诸葛亮带领刘琦率先抢占荆南四郡,立了军功,这才被转正成为军师中郎将!实习期不到一年,也算很快了!况且,军师中郎将还是刘备专门为为快速提拔诸葛亮而首创的岗位。

军师中郎将,在幕僚杂官里是低于杂牌将军的。就算入蜀之时,诸葛亮在刘备幕僚里的位置依然低于糜竺,简雍,孙乾。说一开始刘备就必须怎么对诸葛亮“言听计从”,那都是想当然的臆断!你想一想,诸葛亮不仅因缺少战功,在蜀军阵营,天然的“人微言轻”,更少实战经验,叫刘备如何去“全然信服”他。

但是,天资聪慧的诸葛亮,很快在战火中成长起来。如果说长坂坡建议“放弃民众”的诸葛亮,是浓郁的“军事技术主义”;那么到治理益州采取“乱世用重典”,显示出书生少有的“强硬沉稳”;再到南征“七擒七纵”表达的“军事政治炉火纯青”,都显示出诸葛亮从一个书生向政治军事家的嬗变!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越来越浓!

三、夷陵大战,刘备与诸葛亮的默契

对东吴信度的误判,导致三国鼎立中打破僵持、采取“主动”的西蜀,不仅失去了北伐大本营荆州,更是失去了“军魂”关羽!

这时候,谁谈“联吴抗曹”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犹是人民公敌!关键是如何选择“复仇”的时机与方式!所以说,为关羽报仇,应当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共识!

关羽就义后第三年,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曹操已经作古,比孙权小五岁的曹丕上台,已经六十二岁的刘备觉得“复仇”机会来了!总不能孙权也会给曹丕“甘为称臣”吧!而且,曹丕当政,东吴并没有“普天同庆”,吴魏间隙显然!只要魏国不插手,凭借蜀国陆军的优势,教训一下吴国,还是有把握的!

刘备找来蜀国唯一军师诸葛亮商议。庞统与法正的早逝,使得蜀国在智力阵营上明显逊于魏吴,现在只靠诸葛亮的强大支撑!诸葛亮担心孙权的“黑厚”功夫,觉得暂且不要冒险!刘备说,进攻东吴,必须出其不意,以报“偷袭荆州”之仇!三年了,二弟“身首异处,夜夜喊冤”,我不打这一仗,也会窝囊死的!

诸葛亮苦于没有“破局良策”,也知道刘备这三年被“桃园三结义”压抑得没有过笑靥,劝阻未果,也就同意了刘备东征!但是,提出要求“取回荆州”就收,不可长驱直入,觉得目前蜀国生存还是在“三国鼎立”形势下更为有利!

刘备笑笑答应!便开始点兵,一番安排后,便率领八万大军,犹如长龙杀向东吴,“誓为关羽报仇”,响切云霄!诸葛亮眼泪下来,临别赠言叮嘱:“主公见好就收!”

诸葛亮从刘备点兵就知道,这是一场“玉碎”的战役。刘备早已做好“直捣武昌”的冒险,且有失利退守的安排!他将军中的精锐将士全部留在蜀吴边界上用于防守。赵云率万余精兵驻扎江州,魏延领万余精锐驻守汉中,吴懿、王平、马岱、陈到、廖化等名将分层布防在成都、梓潼等地,这帮久经沙场的骁勇猛将,光是名声足以令魏吴将士望而却步,何况还有蜀地天险。一旦冒险失利,还可以退守,以求来日再战。万一理想实现了呢!罗贯中的虚构八卦阵阻挡吴军入蜀,不过是为了促销书籍,添加的无厘头笑料!

可惜,身边没有谋士的刘备被最初的胜利冲昏头脑,先是拒绝孙权求和,再就是无视诸葛亮来信提醒“魏吴再度联盟”,结果又被阴毒的孙权算计。孙权将儿子送到洛阳为人质,换得曹丕支持。吴军明是撤退,暗退魏国境内,刘备率军长驱直入二百里,然后被吴魏联军侧击,火烧连营。陆逊不过是个执行者,真正的操盘手是孙权!

孙权是个被低估的三国英雄,是当时唯一能将刘备与曹操打得满地找牙的家伙。但是由于他出身不好,土匪绿林世家,没有刘备与曹操那样显赫与正统,后世史学家,往往不愿过多着墨,怕惹得正统儒学不高兴!孙权打败关羽与刘备,都是在给对方认为“不可能认曹魏为干爹”假象后,他真的“认贼为父”了!其实,孙权才是黑厚学鼻祖,刘备比之差也!

古人由于“天才”观点泛化,认为许多伟人是天生聪慧,甚至是神仙托生,许多本领与才华是胎来带,不需要后世淬炼,这就容易将伟人“神话”!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简直是胜利与成功的化身,刘备没有听诸葛亮的话,才导致未能统一天下!这是极大的误区!

刘备是比诸葛亮大二十岁的老江湖,他能够识得诸葛亮是个人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同样他知道这个人才需要时间打磨,需要风雨历练,才能成为参天大树!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从来没有失去对诸葛亮的信任,因为他对于诸葛亮而言,不仅是老板,而且还是老师!

9

三顾茅庐:明主奇士的风云际会,为何会不欢而散?

三国中,刘备刚开始时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什么建蜀后就听不进去了?这主要跟刘备诸葛亮的身份转换有关系。在刘备创业之时,他只是有一班人马的草头王而已,而诸葛亮就是他身边的谋士。刘备想要创业成功,必须有一个精于算计的奇才,帮助他出谋划策。他才会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好不容易才请诸葛亮出山,他当然要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刘备起家的时间并不算晚,从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三足鼎立之初,他奋斗了将近20年,可是却没有自己的一栖之地,只能寄人篱下,仰别人鼻息。当诸葛亮与他隆中一对,他便知晓只要听从诸葛亮的计议,自己就不用再寄人篱下,仰别人鼻息了。

当蜀国建立之后,刘备就不再是创业时期的草头王,而是雄霸一方的赫赫天子,诸葛亮也不太只是刘备的谋士,军师,而是成为了天子的臣子。在创业初期想要有一番成就的英明创业者,对身边谋士的进言言听计从,没什么不妥,更没什么毛病。但是如果一个君王对于一个臣子的话言听计从,岂止是有什么不妥,于臣子而言简直是莫大的罪过!

说白了,刘备原先之所以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是因为他已经经历了多年的辗转流离,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开创一片天地。但是建立蜀国之后,他已经有了一片天地,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能够治理好,所以也就不必事事都听诸葛亮的了。毕竟,蜀国一旦建立,刘备就成了皇帝,高高在上的皇帝!而诸葛亮只是一个臣子,哪怕他再有能力。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演绎小说《三国演义》都试图将刘备与诸葛亮塑造成一对圣君明臣或者明主奇士,将他俩的关系比作如鱼得水。但是以蜀国建立为界限,他们二人的被调换,虽然关系还是原来的关系,但是水和鱼并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是鱼无水不活的关系。

10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究竟如何?如坊间所言,建国后便心生嫌隙了吗?

回顾君臣两人一路走过的岁月

一、攻取荆州(诸葛亮为军师)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由是出山,献上隆中对,令感叹老之将至的刘备茅塞顿开。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备退守江夏,诸葛亮临危受命,孤帆造访东吴,说服孙权出征赤壁。曹操大败,刘备攻取荆南四郡。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刘备借南郡。

二、攻取益州(刘备为先锋,庞统为军师,法正为内应,诸葛亮等人为后援)

公元211~212年,刘备应张松之邀入益州,法正、庞统为谋士。诸葛亮、关羽等人留守荆州。刘备与刘璋反目。

公元213~214年,诸葛亮、张飞、赵云从长江溯流而上,与刘备成合围之势,平定成都。

三、汉中之战(刘备统帅,法正为军师,诸葛亮留守成都并负责粮饷供给)

公元215年,孙权想要讨回荆州,刘备不从,双方在长沙益阳剑拔弩张,此时曹操占领汉中,孙刘签订湘水之盟,划湘水而治。诸葛亮留守成都。

公元218~219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与曹军在汉中相持两年,法正为谋士。诸葛亮留守成都,同时负责供给前线粮饷。汉中大捷后,刘备于汉中沔阳进位汉中王,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建蜀国。

四、夷陵之战(刘备统帅,诸葛亮留守成都并负责粮饷供给)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同年秋,刘备挥师东征,诸葛亮留守成都,负责前方粮饷供给。

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刘备几乎全军覆没,退回巫县。

五、临终托孤(君臣道别)

公元223年,刘备病危,诸葛亮赴白帝城,接受刘备的临终托孤。

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角色

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角色可分为两个阶段。

刘备和诸葛亮初次相见时,诸葛亮献上隆中对战略,为刘备指点迷津,相当于刘邦眼中的张良。除此之外,诸葛亮也担当了荆州时期的谋士一职。君臣两人亲密无间,令关羽、张飞一度为之嫉妒。

随着顶级谋士庞统、法正的加入,诸葛亮渐渐退出谋士角色,为刘备安定后方,发展经济,同时为前方供给粮饷。此时,诸葛亮由原来的张良转变为萧何。君臣两人相见机会不多。

前线出谋划策固然重要,然而后方稳定和粮草供给顺畅,才能确保前线无忧啊。只不过后人眼中过多关注前方战场,而忘了后方才是前线取得胜利的保障。从刘备的几次大战来看,无论是维持2年的汉中之战,还是历时1年的夷陵之战,刘备从无缺粮之忧。这便是诸葛亮的功劳啊!

法正在前方褶褶生辉,诸葛亮却在后方修建着都江堰,整修金牛道。诸葛亮甘居人后,你能说他军事水平不行吗?他和法正的差距仅是法正是益州本土人士,更了解汉中的地形。

作为君王,刘备当然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试问,刘邦不重视萧何吗?曹操不重视荀彧吗?正因为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才敢以后方大本营相托,临终之前才敢以江山相托。

结语:

刘备曾说:我遇见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

无论是荆州的形影不离,还是益州的前线后方,刘备对诸葛亮从来都是给予了最高的信任,因此,才有了那感人肺腑的临终托孤。

诸葛亮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无论是荆州的隆中对,力战群儒于东吴朝堂,还是留守后方,默默地为刘备解决粮饷等后顾之忧,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可谓是苍天可表,因此,才会为了达成刘备遗愿而六出祁山。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