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说“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为什么说“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2020-10-04 23:03阅读(61)

为什么说“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刘慈欣说: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为什么。:不是想不到,而是现在的科技树点偏了

1

不是想不到,而是现在的科技树点偏了。互联网是技术,不是科学。互联网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上,通过不停地优化,更快,更小,更多,更节能,更优秀的算法以及业态大佬坐下来达成的协议。热门场景都是一些人拍拍脑袋出来的点子,不是从实验室出来的。并不是基础物理,基础科学的提升。登月还是60年前,汽车原理还是没变。所以说科幻小说家不是没想过互联网,而是没想过这么多的应用场景。但他们想到了更多其他的方面,我们都没有实现。

2

刘慈欣说: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为什么。

科幻作家预言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该怎么说呢?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实际上不就是我们即将到来的5G、6G时代吗?

移动互联网进一步进化的方向就是物联网,而物联网所体现出来的本质就是万物智能,科幻小说虽然我没怎么看,但从其他类型的作品上来作一个粗略的感官分析的话,我显然是不同意刘慈欣的说法的。

我简单地翻看了一些现在在网上发表的网络科幻小说作品看了一下,然后这些作品给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就像是哪些玄幻小说所给我的感觉差不多一样,大都是相似的套路,相似的类似。十部作品中就有一半以上是重生在末日,然后主角再与末日的丧尸或者是顶尖的时代统治者作阴谋上的斗争,还有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是各种星际战斗,然后什么能量炮,核武器等秒天秒地秒空气地发生了。

其实这些被定性为科幻作品最大的本质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真的通过自己的学识,通过幻想去预言未来的科技发展到底该怎么去进化,然后对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战争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书写的故事是在未来,是在末日而已,也就是说,现在的科幻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的最大本质区别仅仅是时间线上的不同而已,它们并没有体现出科幻小说该有的未来科技生活,甚至是科技战争所需带携带的幻想与期望。从这些方面去理解现在网络上的科幻小说的话,在我看来,那都不是一本完整的科幻小说,顶多是一些披着科幻的外皮去描写一些未来矛盾的故事而已。

既然网上的那些写手写的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那么他们又哪来的能力去被称作是科幻作家呢?要知道,至少在我的眼里,真正的科幻作家那必然不止是要只会写一些末日重生,基因变异,丧尸出笼,星际能量炮大战等尿性文字而已。他们还必须要从这些未来故事里面投射出一种具有科技人文的属性出来,因为科技人文才是科幻作品的核心。

因此,网上写科幻小说作品的大多只能被称为写手,而不是科幻作者。

好了,排除这一大部分写科幻小说的写手,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可以真正被称为科幻作者的科幻作品是不是真的如刘慈欣所说的那样没有预言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呢?

其实这是不然的,前面说了,移动互联网的根本进化方向是物联网,即万物智能,在科幻小说里面的一切智能设备的通讯,其实都是属于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而这些体现在正常的科幻小说中只不过是起到情节环境的辅助作用而已,并没有必要去大手笔的展现描述那些设备如何如何的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的发达,毕竟小说的根本还是故事。

3

一个不走的表,它每天还有两次是对的。

但科幻很难完全bingo,因为科幻成为现实,需要预测科学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资源对科学的制约、社会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人性、历史、文化等等。无数的因素和变化,让未来显得千变万化而不可捉摸。

刘欣慈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亚洲人,就是因为他试图将这些因素加入到自己的想象。

科幻,就不再单薄,比《地心游记》那些传统而经典的科幻小说,又多了一份厚重。

吹完大刘,我们再来看看大刘这句话。

为什么说没有任何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诚然,正如刚刚提到的那样,因为太多因素需要考量,所以未来的预测显得那么难。

你能预测到互联网的诞生,却预测不到低头族他们永远看着手机,你更不会再考虑到医学角度,预测到,中国近视人的比例高达45%以上。再考虑到技术层面,流量资费的降低,如今火热的小视频时代,是不是会往中长视频转变呢?

还有一个层面:科幻作者的义务不是预测未来。

科幻作者的义务,是想象有趣或者惊人的未来,在这当中如果能叩击到人性的部分,就很成功了。

就好像大刘的《三体》、《微观尽头》。

4

很多科幻文学的故事场景就用到了移动互联网,只是没详细写到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应用罢了,请注意,手机绝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唯一表现。比如星际战争绝对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思维链接也离不开移动互联网,AI机器人互相通信也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另外,现在很多所谓科幻其实只是换皮的玄幻文,它和科幻迷喜欢传统逻辑性的硬科幻不是一回事。

5

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句话是刘慈欣说的,这话,也是存在问题的。具体解释来讲,移动互联网这个东西,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好多科幻作家,都预测到了,而且写在了作品当中。

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科幻作家们预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只局限于作品中的权贵阶层或富有阶层,形象的是,移动互联网是小圈子。

但现实中,移动互联网如此广泛的覆盖几乎整个人类阶层,确实是想都不敢想的时代,也没有科幻作家曾经预言过。

因此,客观的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确实预言到了;但确实没有预言到,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如此大众。

6

人类的走向一直都不是个别科幻作者和预言家能掌握全部。因为预言家在预言时具有某种社会发展经验和奇思妙想。每每能够猜中一些未来的发展情况。但那是主观性的。带有预言家自己的理想和爱好。而人类真实发展具有随机性和各种偶然性。现在看到的结果是因为历史选择上几个偶然因素造成了的结果。

试想 苏联不倒,美苏继续太空竞争。那今天全人类的社会走向。肯定是太空技术优先。而社会互动落后。这就符合当时的科幻作者设想。

谁都没预想到政治变革来得如此快。世界走向为之一变。

7

这句话由刘慈欣说,应该是最有资格的,因为刘慈欣本人恰恰是中国最早一批预见到互联网时代的科幻作家。

现在提起大刘,则言必称《三体》与《流浪地球》,其实大刘还有包括长篇小说的在内的许多其他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完成于1989年的长篇小说惊世骇俗,名字叫做《中国2185》。这部小说因为这包含了一些政治信息没有出版,但是网络上流传甚久,可以很容易地搜索到。

小说做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别说是互联网了,就算是电脑,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谁家如果能有一台大彩电,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刘慈欣以惊人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以现在的眼光看仍然属于超越时代级的宏大互联网世界。(以下内容含剧透)

文章设想了100多年后的一种国家政体,每一位公民都连接了互联网终端,国家在做决策时,全国数十亿公民都把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传达到中央,再由国家最高领导根据电脑分析的结果做出最终决定。小说还设想了人类可以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互联网,几个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人工意识甚至建立起了电子世界帝国,企图操控人类。小说甚至还设想了“全国断网”这种事件,几名人类勇士在领袖的带领下,凭借非凡的智慧与勇气,利用全国断网,战胜了电子帝国挽留了人类。而这种事情在前不久的俄罗斯还真实发生过,不过当然只是演习。

2019年12月31日,俄罗斯举行全国断网演习,以此测试国家在应对网络安全方面的一些措施

不得不佩服刘慈欣的想象力,在一个互联网完全荒芜的时代,就能构想出这样的故事。当然在此之前,在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弗诺·文奇写了一篇《真名实姓》,描绘了未来世界黑客在互联网上大战的场面。但是个人认为,在情节的紧张刺激与悬念设置方面,大刘是胜过弗诺·文奇的。

因此刘慈欣说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了互联网时代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因为他本人就非常成功的预言了甚至比当今现实还要超前的互联网世界。

摘录《中国2185》的目录如下:

从文章目录也可以略微窥见整部小说情节的紧张与刺激,如果想阅读全文的话可以网上搜索。

8

我印象里好多科幻小说家都写过这个啊,只不过他们没用互联网这个名词而已,他们也没有把这个分成4G,5G这么清楚而已,他们构想了一个类似的框架,或者说他们觉得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的底层基础并没有费力描写具体细节,他们更多的是描写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应用,比较有名的科幻作家,比如艾萨克·阿西莫夫对机器人的描写肯定是基于网络很成熟的条件才会有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卡尔?萨根对外星人的接触描写也是离不开网络支持,至于什么太空漫游星球大战之类的根本离不开网络好吗?只能说在科幻小说家眼里,网络的出现几乎是一种必然趋势,他们懒得去写,因为那不属于幻想,只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步骤而已

9

有哇,小时候看过一套小人书,“猎狗侦探”那里的小动物就可以同远在国外的小动物视频聊天,后来网络断了他们去海底维修电缆。而且里面还有太空医院的概念,里面处处充满科幻,可以说剧情是不输黑猫警长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流行就被埋没了。

10

因为所为移动互联网,过于狭义了,克拉克能预言到全球通信卫星,但不可能预言到今日头条和王者荣耀,甚至低头族,本质上讲,也没有什么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程序软件就是程序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