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

2020-10-04 18:01阅读(69)

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一场战役?:明朝立国初期与北元的三次大战,应该算是名将对决的经典战役了。一、徐达北伐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1

明朝立国初期与北元的三次大战,应该算是名将对决的经典战役了。

一、徐达北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在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为了彻底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便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名,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

徐达大军北上后,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徐达大军所有。

当时由于元廷内讧,元顺帝、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人相互敌视,互相想看对方的笑话,因而攻克山东后,徐达大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攻到了大都城下,吓得元顺帝夺路而逃,不战而弃守大都。

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徐达攻克大都,明朝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在中原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

不过,攻克大都并不意味着这次北伐结束了,因为真正的硬仗在后面。

大都被明军攻克后,坐拥山西、甘肃,拥兵十余万的元朝名将王保保遂即调兵遣将,决心从山西东征,收复大都。

此时,攻下大都的徐达、常遇春心里也非常明白,若不打败王保保,他们在大都城也坐不安稳。因而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硬仗——明攻山西之战,由此爆发。

这一战,徐达、常遇春分兵两路,两路大军以钳形攻势对山西进行合围,预备在太原城下进行合击,将王保保一举歼灭。

王保保收到消息后,起先是一惊,不过他听说明军北路军前锋汤和贪功冒进,脱离了大部队后,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因为汤和的冒进在王保保看来,就是找死!(明军收复大都的过程太轻松,上下都产生了元军不堪一击的松懈心理)

很快,王保保调集主力,利用汤和孤军深入的机会,偷袭汤和,将汤和率领的三万明军打的惨败,歼灭七八千人。

汤和惨败后,王保保立即反攻,而他的目标就是大都城。当时,王保保心里盘算:如果徐达不去救援,他就趁机攻下大都,迎接元顺帝归位。如果徐达来援,他就在大都以逸待劳,设下圈套,伏击徐达。

这是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无论徐达选择哪条路,他王保保都是胜利者。

可是徐达终究是徐达,他看穿了王保保的小九九,没按王保保的套路来,他决定大都城不要了,明军继续向太原进攻。

徐达认为:大都城无险可守,而且没有足够的粮草,王保保占了也守不住。而山西是王保保经营了好几年的大本营,王保保如果没有了山西,他又守不住大都,他就只能滚去关外放羊了。

后来事实证明,徐达的设想果然是对的,王保保得到徐达进攻太原的消息后,立刻率领十万骑兵回救太原。并赶在徐达攻城前,在太原郊外截住了徐达。

双方一碰面,立即大打出手,这是中原政权的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大规模的交锋。


不过,由于双方都是名将,并且双方的部队也都是精锐。因而这次正面遭遇战,没打太狠,只是试探了一下对方的虚实后,就各自收兵了。

三天后,常遇春大军抵达太原,他在观察元军的实力后,认为元军并非草包,如果硬钢肯定会死不少人,因而他提出了夜袭元军大营的计划。

这次夜袭战,明军非常打得非常成功,几乎将元军打的全军覆没,王保保带着护卫狼狈逃亡甘肃。(这是中原骑兵历史上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

在攻克山西后,徐达继续进攻陕西。当时陕西由汉人军阀李思齐、张良弼等人镇守,他们都不想打仗,所以当徐达军进攻时,他们便直接投降。(后来张良弼复叛,被徐达消灭;李思齐被朱元璋派去招降王保保,被王保保砍下一支胳膊,伤重而亡)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区落入了明军之手。



二、明太祖第一次北伐

自徐达北伐结束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躲在上都(开平)的元顺帝太碍事了,怕他会卷土而来,于是在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下诏书,令常遇春和李文忠出兵北伐,彻底消灭元顺帝。

元顺帝听说明朝大军杀来后(两万骑兵和十六万步兵),魂都吓飞了,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遁去。一直逃到了应昌(上都以北一百多里,今内蒙古达来淖尔湖)。逃亡过程中他是狼狈不堪,应该充分体会到了九十多年前宋朝君主想死的心情。(常遇春在这次北伐结束后病死)

元顺帝逃亡会昌后,又连忙给盘踞在甘肃的王保保下诏,让他反击。遂即,王保保便制定了一份计划——一份可以围歼西北明军的计划。

当时王保保受在仔细观察了形势后,认为兰州是一个绝佳的伏击点,于是他就故意把兰州留给明军,待明军进入兰州后,派人将兰州团团围住,把主力隐藏到关中通往兰州的必经要道上,准备以兰州城为诱饵,消灭前来增援的明军。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攻陷兰州对于明朝有很大的意义,明朝一定会派兵来救的,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着明军上钩了。而他的判断没有错,很快第一批明军就来了。

在得知兰州被围后,明军一支小部队就抵达了兰州郊外,当他们到达兰州附近时,王保保立即下令围攻,很快,明军这支增援部队全军覆没,统帅也战死。

有了第一次胜利,王保保更加自信,他决定以同样的招数等待着更多的明军上钩。

很快,第二批明军就来了,不过来的这批明军不是善茬子,因为明军的统领正是王保保的老对手徐达。

徐达正面相遇王保保后,既不攻也不退,就在王保保对面安营扎寨,不论王保保如何在阵前挑衅,他都不出战。

时间就这么拖啊拖,王保保发现自己上了徐达的圈套了!

什么圈套呢?原来,明朝早就看穿了王保保的计划,所以当兰州后,明朝索性就提出了一份眼界更广的作战计划:放弃兰州!王保保不是想在兰州郊外钓鱼吗?那就让他钓去吧。明军分别从河北和山西出击,继续追击元顺帝。如果王保保去救,那就在他挪营的时候消灭他。

事后的发展果然如朱元璋所料,当东线明军连战连捷后,王保保坐不住了,他明白再这样下去,等到东线完蛋了,他在西线也守不住。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

然而,徐达怎么可能让他走呢?徐达就是专门过来牵制他的。所以,当王保保准备拔营走人时,明军在徐达带领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全歼元军。

此一战,除了王保保逃了之外,其刚刚组建的十万大军就此又全军覆没。

在王保保溃败的同时,李文忠率三万骑兵突袭会昌。由于他的行军速度太快了,比从小就擅长骑射的蒙古人都快,因而当李文忠抵达会昌时,城里的蒙古王公都傻眼了,大部分都没来得及跑,元顺帝的三宫六院全部被明军俘,王公大臣们也全部被抓。(元顺帝在李文忠到达之前病死了)

唯一跑掉的是,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他也就是后来的元昭宗。

三、岭北之战

明朝第一次北伐结束后,北元内部痛定思痛,王保保主持大局,认为明朝强大,不能硬钢,于是他采取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再战的策略,跟明朝接着打。

两年后,休养生息的差不多了,一直龟缩的元军遂开始慢慢反扑明朝。

一时间,元军四面出击,趁明军后撤,又占领了东自吉林,西至甘肃、的广大地区,他们以这些要塞为根据地,不断向明朝内地进攻,使用的还是最让人讨厌的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总之就是明军打他,他就跑,明军走了,他又来。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与他的将领们开始讨论采取何种方式对付北元。不过,在讨论会上明朝内部出现了分歧:包括徐达在内的大多数人赞成进攻,主张大举进攻,一次性解决北元问题。但同时也有人提出反对,认为不应该轻举妄动。

反对的人不多,但是朱元璋这个最终决策者反对。因为他认为,北元还有实力,与其决战还不是时候。不过他为了顾全大局(赢了两次,如果压制将领们的意见,会影响他的皇帝声望),于是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徐达等人的要求,拟定了一份进攻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明朝大举出动,东路军由李文忠负责;中路军由徐达、汤和、蓝玉、廖永忠负责;西路军由冯胜、傅友德负责。三路大军各统兵五万,且都是骑兵,总计十五万骑兵。

而明军的对手,则是王保保、蛮子、哈剌章、贺宗哲、朵儿只班、锁纳儿加。

从这份对阵名单上可以看出,明朝这边除了早逝的常遇春,以及因平定辰沅而抽不开身的邓愈外,其他能打的基本到齐。北元那边除了梁王在云南过不去,纳哈出不动如山之外,能打的,不能打的,也全部到齐。

所以,这是一场明朝最高战力和北元最高战力的PK,堪称是明朝版的顶上之战。



战争开始后,徐达的中路军一马当先,一举击败王保保。

不久后,蓝玉率军突击,在土剌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再次攻击王保保,并再次击败王保保,逼其向北继续撤退。

两连胜让徐达很兴奋,在他们看来,击败王保保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徐达不知道这两连败其实只是王保保设的一个计,他明白自己不是徐达的对手,所以他早早就在漠北设下了一个大圈套。

对于王保保的反常行为,蓝玉所有顿悟,可是当时徐达头脑发热,否决了蓝玉停顿观察的建议,坚持要追。结果在洪武五年五月六日,头脑发热的徐达就中计被围,被十万元军团团围住

初战,明军即死伤一万多人,军心士气几乎要崩溃。不过徐达毕竟是徐达,他在士气几乎要崩溃的一瞬间,带头督战,稳定军心士气。并且在元军攻击的间歇,还指挥将士在草原上修建了堡垒,依靠堡垒挡住了王保保的数十次进攻。

在连番攻击受挫下,元军士气降了,而就在这一刹那间,徐达指挥残部突围,并令蓝玉负责断后。蓝玉在作战中十分英勇,多次掩护军队撤退,表现了他名将的潜质。

最后,王保保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望天兴叹。三年后,王保保去世,他与徐达的高手对决就此终结。死前,王保保感叹自己此生胜不过徐达矣!

就在中路徐达军失败的同时,东路军的军事行动也失败了。李文忠出关后,也跟徐达一样轻敌冒进,将辎重留在后方,亲自率大军轻装追击假意逃亡的元军。

结果没出意外,李文忠也被早就设好伏击圈的元军团团围住。

见到扑向自己的元军向自己杀来后,李文忠收拢部队,集中突击,他亲自率领部队与元军交锋,激战数日,与元军打平。

其后,李文忠故意摆龙门阵,搞得自己好像早有圈套一样,吓住了元军,然后大摇大摆的撤了回去。



仗打到这个份上,明朝其实已经败了。纵然冯胜、傅友德的西路军七战七捷,一直杀到嘉峪关才罢手。但是此次北伐,东路军和中路军才是主攻,这两路败了,在战略层面来说,就已经败了。

所以在这次北伐后,明朝上下都认识到了北元的强大,双方就此进入僵持状态,一直到八年之后,双方才又一次大打出手。不过下一次大战,站在舞台上的就不是徐达等明朝第一代将领了。

2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和黄维之间打的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属于这样一场经典的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

当然了若是说黄维是一个名将,很多人觉得不服气。但是,在蒋介石的眼里黄维至少不比任何人差。

否则,他也不会把新组建的十二兵团,全部交到黄维的手里。要知道这个十二兵团总计有十二万人,这十二万人全部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军队呀。

可以说蒋介石把算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压在了黄维的身上。

那么蒋介石是派黄维到淮海战场上干什么呢?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粟裕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他带领的华东野战军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给围困在碾庄一代。

国民党驻徐州总司令刘峙想要解救黄百韬,但是,突围几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就交给了黄维一个拥有十二万人的大兵团,让他去淮海战场上解救黄百韬。

可见,蒋介石对黄维的重视。

要知道黄维带领的这个十二兵团,是蒋介石能够调动的最后一支嫡系军了。也就是说,这一支兵团的生死存亡,关系着蒋介石在淮海战场上的成败。

粟裕带领的华野军正在围歼和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若是黄维真的带领十二兵团到来,那对粟裕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开始把对付黄维的任务给接了下来。当时刘伯承的华野军的兵力,和黄维的十二兵团相差还是很多的。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即使势力悬殊,刘伯承也不得不做出对战黄维的决定了,而且刘伯承有把握打赢这一场战役。

当时,刘伯承先是派了一支部队,去道路上阻击黄维的十二兵团。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拖慢黄维的进军速度,刘伯承就有足够的时间,在淮海战场上扎一个口袋阵,然后给黄维一个致命的打击。

黄维临危受命,被蒋介石委以重任,他当然不敢掉以轻心了。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一次他务必要帮助蒋介石解决目前的危机。

再加上蒋介石的催促,黄维带上十二兵团就出发了。

可是,在选择如何到达淮海战场的时候,黄维和副指挥胡琏发生了冲突。黄维的意思是我们带领的军队,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到达战场上,只有这样才能解救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所以,黄维选择让大部队走小路。

胡琏的意见却相反,他告诉黄维,正是因为我们的任务重,关系着黄百韬第七兵团的生死存亡,所以,我们才要小心行事。

小路固然近一些,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坦克,大炮等重型机器,不利于走小路。毕竟小路多山丘沟壑,这样若是遇到敌军埋伏,也不利于发挥坦克,大炮的优势。

但是,对于胡琏的建议黄维完全否认了。

他还是选择走小路,在这期间刘伯承早就派了一支军队,埋伏在山丘之间来阻击黄维的兵团了。

黄维进军的速度慢了下来,正好给了刘伯承在淮海战场上扎口袋阵的时间。

经过重重困难,黄维带领的军队快要赶到淮海战场上的时候,刘伯承让陈赓去引诱黄维到他早已扎好的口袋阵当中。

陈赓且占且退,黄维觉得解放军的火力,跟自己比还是差很远的,所以,他也没有想到,这本就是一个圈套。

很快黄维的十二兵团就到了刘伯承给他扎的口袋阵当中。

那时候他似乎也意识到了可能是一个圈套了,毕竟这个战役打得太顺利了,但是,他并没有感觉到危险。

因为他觉着仗着他的士兵,打败了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黄维没有选择快速退出去,几个小时之后,令黄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给团团包围了。

在这种情况下,黄维不得不选择突围,但是,无论他怎么殊死拼搏,都是突围不出去。不得已双方只能打持久战了。

可是,打持久战对黄维是不利的, 毕竟他们是被包围方,没有足够的粮食,若是等不到救援,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

在黄维被围困的时候,黄百韬兵团已经被粟裕的华野军给消灭了,这是黄维不知道的。黄维的十二兵团被围了,蒋介石真实一个脑袋两个大。毕竟他没有大的兵团可用了,只能让杜聿明带领附近的兵团来救黄维,可是,这时候腾出手来的粟裕,早就盯上了杜聿明兵团。

杜聿明想要接近黄维,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这样黄维兵团只能是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吊打了。最后黄维兵团在弹尽粮绝之后,选择了投降。

所以说这一次战役,绝对是一场最为经典的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刘伯承是在劣势的情况下,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的。

3

蒋介石制定鲁南会战计划并将其付诸行动时,要求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拿出一个兵团,以配合由徐州方向出发的欧震兵团二十几万大军夹击临沂陈粟大军。而王耀武其实并不想出兵也不愿意出兵,七万大军从济南开往临沂至少有三百多公里无异于劳师远征,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敌人面前这乃兵家大忌也,况且王耀武对他的对手粟裕还是有所了解。

而自中原鏖战一年多以来,国军将领如薛岳、李默庵等人在与粟裕的粟裕对决中从未占取任何便宜,反倒是国军的折兵损将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常便饭。如今的华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王耀武明知一出济南变数很大,搞不好劳师远征的七万大军很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对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王耀武并不想出兵,但军令难违,只好派出了副手黄埔老乡李仙洲象征性地出兵参战。

李仙洲率领的三个军从济南出发时一直很顺利,当推进至我解放区内部时,李仙洲陷入了困境开始叫苦不迭,除了道路被严重破坏外补给也越来越困难。出于安全起见的王耀武,不得不再派出三个师来专门维护李仙洲从吐丝口至莱芜、颜庄及新泰的漫长补给线。吐丝口是由胶济进入鲁中的重要咽喉,虽然王耀武对蒋介石调遣他的部队参与鲁南会战极为不满,但对于吐丝口的战略地位十分清楚。

一年前王耀武就占据了吐丝口并将其作为了南进路上的重要补给站,而王耀武的对手粟裕也知道吐丝口的重要性,只要夺取吐丝口,不仅可以截断李仙洲和南线欧震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切断李仙洲兵团的退路,如果在莱芜、新泰一带部下口袋阵,吐丝口就是扎紧袋口的地方。因此,在决定放弃临沂后,粟裕抽出少量的兵力牵制南线的欧震兵团,集中主力北上布下口袋阵,坐等李仙洲自己钻进来。

所谓浮夸捏造害死人,坐镇后方指挥的陈诚取得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大捷”便大肆鼓吹,喜出望外的蒋介石更是被陈诚抹了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怒斥停滞不前的王耀武不要贻误战机,要求急令老实巴交的副手李仙洲加快行军速度南下配合作战。而莱芜战役打响前,王耀武已经判断出他的对手粟裕心里在打什么算盘,但蒋介石这一致命的微操不可抗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仙洲羊入虎口。

处在一线的李仙洲则不思变通机械的执行了上峰的命令,一头扎进了粟裕布下的口袋阵。此时不收口更待何时?粟裕立即下了扎紧吐丝口这个袋口的作战命令,莱芜战役至此正式打响。此时如梦初醒的陈诚傻了眼,立即电令王耀武赶紧收缩部队固守待援,而王耀武很还是比较了解粟裕的战术,为了避免被粟裕穿插分割包围以各个击破,王耀武命令嫡系第73军和桂系46军协同固守莱芜。

距离莱芜十几公里处的吐丝口,双方在此打得异常的激烈,坐镇后方指挥的王耀武认为想借助远在四百里开外的陈诚来解围并不现实,因此趁吐丝口这个补给站和北撤济南的退路还没被粟裕彻底堵死,王耀武要求李仙洲立即组织突围退守吐丝口。但可悲的是李仙洲并不是一个能堪当大任的将领,当决定突围时因担心粟裕已经在路上挖好了坑就等着他往里跳,可谓畏首畏尾,没有勇气率部走出莱芜城。因此,是固守待援还是拼死突围的问题上李仙洲犹豫的很久,当他再次决定突围时,粟裕已经对其完成了战役包围,困在莱芜城内了第73军和第46军已经在劫难逃了。

李仙洲五万余人大军莱芜覆没后,蒋介石问责王耀武为什么不亲自领兵出战,殊不知不满作战计划的王耀武此次出兵无非是为了应付了事,没想到校长的这一致命的微操真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此役过后,王耀武与粟裕的再次正面对决就是日后的济南战役了,如果莱芜战役不失去自己的嫡系73军,那么济南机场王耀武也不至于无兵可调,也不至于交给一个“摇摆”大王老吴来负责了,把自己最后的逃生路交给了一个外人,最后落了一个阶下囚,当然这是后话了。

4

抗美援朝战役,是彭老总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决战。

彭老总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世界上杰出的军事将领,而麦克阿瑟在二战中也是锋芒毕露,是日本国的太上皇,也属于世界级名将,两者最终在朝鲜战场交手,而最终的结果是麦克阿瑟连战连败,最后灰溜溜的被解雇。

1950年6月25日朝鲜国内的统一战争全面爆发,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进,由于当时韩国国防军大部分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1950年6月27日汉城就失守了。

北朝鲜的战斗力强于南朝鲜,但是南朝鲜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所以在朝鲜即将统一的时候,美国出军了,当时的美军统帅就是麦克阿瑟。不得不承认麦克阿瑟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在从朝鲜狭窄的国土地形中发现了北朝鲜军队的弱点,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进行了仁川登陆。切断了北朝鲜军队前后联系,一举扭转了朝鲜局势。

北朝鲜面对美国的进攻丝毫没要招架之力,很坏全线崩溃,而麦克阿瑟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越国38线,并且轰炸中国边界,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避免战火烧到我国领土之上。当时国内的军事会议中,彭老总是少数几个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鲜的人,而毛主席也钦定彭老总为入朝志愿军总司令。

名将与名将的对决就这样开始了,但是麦克阿瑟被他的胜利冲昏头脑,叫嚣着“感恩节前结束战斗”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而彭老总发挥“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军事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对美军实行包围。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彭老总指挥志愿军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此次共歼敌15000多人,并且此战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一个较量回合,以彭老总全胜。

人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是高傲的麦克阿瑟并没有将这一场失败认真对待,而中国志愿军,在彭老总的指挥下,取得第一阶段胜利之后,又很快的隐藏在大山之中。彭老总面麦克阿瑟的轻狂,在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西线六个军主力在清川江地区,东线3个军师在长津湖地区发起反击共歼敌36000多人,并且扭转朝鲜战局。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二个较量回合,以彭老总全胜。

经过两次失败的麦克阿瑟也开始变得狂躁,而中国志愿军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此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并且占领韩国首都汉城。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三个较量回合,也以彭老总全胜。


志愿军进入汉城之后,中国志愿军陷入了战线拉长的困境,为了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1951年2月11日晚,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战,牵制住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计划进攻横城西北的南韩第八师,由此打开缺口,向原州的美军防线进击,志愿军取得胜利,但未能打破“联合国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3月14日,中朝人民军队撤出汉城。这是彭老总与麦克阿瑟的第四个较量回合,彭老总有受到后勤物资的保障,未能取得全胜,但是麦克阿瑟很快就取得了全败。

麦克阿瑟在被彭老总指挥的志愿军打击下,缺乏统一朝鲜半岛有效手段,而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开始扭转战局后,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

彭老总与麦克阿瑟之间名将与名将的较量,最终以麦克阿瑟的离职结束,纵观两人的较量,彭老总三胜一平,而麦克阿瑟四站皆败,谁高谁低就不用说了。

5

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之间惺惺相惜,可是因为立场不同、所处阵营不同而成为了敌人,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们肯定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粟裕大将与国民党阵营中的王耀武,可谓是战场上的“老朋友”,两大名将之间,有过三次对决,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粟裕,在革命早期经受住了革命的考验,但早期的他显得名不见经传。真正让粟裕名声大振的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把敌人打得无处可逃。就连毛主席都称誉道:淮海战争,粟裕立下首功。可贵粟裕!壮哉粟裕!


而让粟裕成名的战役中,就有王耀武指挥的莱芜战役和让王耀武自己身陷囹囵的济南战役。作为主要对手,王耀武除了佩服粟裕外,在他的办公桌上,还堆满了很多关于粟裕的资料,专门用来研究粟裕的战法。


其实王耀武在国民党内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在抗战期间,王耀武参与了很多的大战、恶战,例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常德会战。其中在兰封会战中重创土肥原贤二的第二师团;在万家岭战役中,歼敌4000余人,取得万家岭大捷等等。


作为抗战英雄的王耀武,抗战胜利后没有认清形势,站到了蒋介石的阵营中,作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急先锋。王耀武主政山东初期,率领全副美式装备的国军主力,打通了胶济和津浦两线,顿时国民党在山东省的军事力量一时大增,遏制住了解放军的发展态势。


1947年初,华野主力北上和山东野战军组成华东野战军,集结在临沂附近,打算伺机歼敌,进而爆发了著名的“莱芜战役”。历时63个小时,全歼了王耀武的北线兵团共计6万多人,活捉了兵团司令李仙洲,并打破了国民党幻想的南北夹击的计划,而且使渤海解放区、鲁中解放区、胶东解放区三区连成一片,稳住了山东解放区的不利形势。


其实莱芜战役的惨败并不能归咎于王耀武的指挥,当时王耀武已经看出了华野故意放弃临沂的招数,想引诱李仙洲冒进。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蒋介石却不这么认为,由于他的瞎指挥,也不清楚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敌情,靠在地图上划线,就以为能战胜粟裕,最终使得兵败莱芜。


王耀武兵败被俘,是在粟裕指挥下的济南战役中。在济南战役爆发之前,济南已经是一座孤城,放眼整个山东,也没有几座城市还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况且王耀武手下虽说还有名义上的11万大军,但大部分都是地方保安团,正规军很少,精锐部队更是没有几个人,要想守住济南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耀武想放弃济南,可是蒋介石不同意,认为济南的政治地位太重要,况且济南易守难攻,不能轻易让给共军。并且他还向王耀武保证,济南战役一起,他就会命杜聿明率17万大军救援,来个里应外合。


可结局大家都想得到,8天时间,济南城就陷落了。蒋介石承诺的援军此时还再集结中,可见王耀武被蒋介石坑惨了。济南战役被攻克,意义不可谓不大。它标志着解放军首次攻克了十万大军据守的大城市,是解放军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攻克大城市的标志性战役。


王耀武虽然被俘,但他在交战中有几个举动可谓是可圈可点:没有拿平民做掩护;释放了被关押的共产党人;还吩咐属下,这不同于抗战,不要有轻生的念头。因此,作为明白人的王耀武也成为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于1959年释放。


粟裕两次大败王耀武,也算是给二人之间的对决画上了句号,也为在1934年12月的谭家桥之败报了一箭之仇。粟裕死后,把骨灰的一部分撒在了谭家桥,可见在粟裕心中,谭家桥战役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也成为粟裕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二人之间的对决呢?欢迎留言评论。

6

白起VS廉颇长平之战。

这是真正的名将对决,我们把这个时期叫做“战国”,可见当时的战争频繁。频繁的战争也催生出了无数杰出的军事家,而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和廉颇的对决就在此役。

首先,跟大家介绍下战争背景

秦国攻魏后攻韩,并且攻取了韩国野王这个地方,使得韩国的上党郡完全孤立,成为了一片孤岛。韩国君主为了让秦国停止战争的脚步,命令上党的郡守向秦国投降。但是和秦国打了很久的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于是转而向赵国请降,赵王犹豫再三之后接受了上党郡。这下子秦国整个气炸了,自己费力耗神劈柴挑水煮熟的鸭子让赵国连盘子都给端走了,连骨头都不给留一根。于是秦国向赵国发动了长平之战。

战局的发展

开始,秦国军队攻入了上党,赵王派遣名将廉颇迎敌。廉颇不仅在军事能力上十分突出,在战略层面上也十分出色。他看出了连年征战的秦国早已经疲敝不堪,只要自己一直坚守,就立于不败之地。秦国的国力已经不能支持他们长久的消耗下去。于是廉颇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固守不出,秦国苦苦攻打但是毫无建树。

战局的转机

然而年轻的赵王有些沉不住气,他认为廉颇是不是老了,没有了年轻时期的锐气,不能出战只能固守。于是赵王强行命令廉颇出战,憋了很久的秦国军队当然不会给廉颇什么好果子吃,于是廉颇吃了些败仗。秦国这时候又用计,在赵国宣传,说秦国就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于是赵王决定换帅,启用了年轻的赵括。

战争的结束

后面的剧情我们都熟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根本比不上廉颇,更不可能是杀神白起的对手,白起佯装颓败,勾引赵括孤军深入,结果被秦军包围。断粮40多天的赵国军队向秦军投降,随后被坑杀。

秦赵两军起初互相攻伐而不能决定胜负,当一方换了一个水平不高的统帅,马上就分出了胜负。看似这个锅要赵括来背着。赵括也确实被当做反面教材来教育后来者。但真正应该背锅的是赵王。当赵王立下了主动出击的进攻策略时,就已经给赵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再无对手,为日后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7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上下对所谓徐蚌会战寄予希望的,也都在杜聿明身上,而不在刘峙身上。

杜聿明当时43岁,比粟裕大两岁,出身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是所谓的天子门生中的佼佼者,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几乎无役不从,到抗战结束后,更是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率国军争夺东北。进入东北的初期,连战皆捷,迫使解放军只能放弃铁路干线沿线的大城市,转向农村地区发展。

济南战役后,国军在华东的局面急转直下,被迫收缩兵力,沿陇海路一字排开。在杜聿明的主持下,制定了徐蚌会战计划,准备集中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等能够抽调出来的主力机动兵团,向北反攻,夺回济南,恢复山东。但部队调动刚开始,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国军一败涂地,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杜聿明被抽调去东北指挥撤退,徐州地区的国军就没人管了。

就在杜聿明在东北期间,国军统帅部终于下定决心,继续收缩兵力,依托徐州,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当时粟裕与中央尚在继续沟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虽然已经大体形成了淮海战役的作战计划,但是细节方面还在商讨,只形成了第一步先打黄百韬兵团的方案,后续的作战计划并未完全确定下来。

国军开始撤退的时候,黄百韬兵团落在了后面,成为国军在陇海路沿线上一字排开的长蛇阵的一头,而在国军开始撤退后,黄百韬兵团在最后,成了孤立突出的局面,于是华野马上开始追击,率先按照预定计划将黄百韬兵团追上包围起来了,并开始歼灭。此时华东战场的国军无人指挥,只能由顾祝同临时亲自指挥。

等到杜聿明在东北战场的撤退任务完成的时候,路过北平与傅作义一起吃饭,才从傅作义那里得知了黄百韬兵团西进被歼灭的消息,等到他回到南京,已经是一片失败的气氛,原来的反攻计划已经无从实施,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了如何将徐州的邱清泉兵团,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三个兵团撤出来,救援黄维兵团。

国军最高统帅部坚持认为必须救援黄维兵团,但杜聿明认为要救援,只能先把徐州的三个兵团撤出来,拉回到蚌埠地区后,再依托淮河向北进攻,这样可进可退,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杜聿明的意思是要找把徐州的三个兵团拉出来,脱离危险,然后再谈救援黄维德问题。

当时解放军已经攻占了宿县,切断了津浦路徐蚌段,杜聿明只能绕路,将三个兵团撤离徐州后,沿萧县,永城,涡阳,蒙城路线撤退到阜阳,再向东转到蚌埠地区,再向北进攻,以解救黄维兵团。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如果顺利,应该在七天之内可以完成撤退,在此期间,黄维兵团只需要就地坚守待援就可以了。

但这就要求,第一,黄维兵团必须能够独立支持中野个华野两个野战军的全力进攻一星期以上时间,牵制住解放军主力,为杜聿明集团撤退争取时间。第二,杜聿明集团的撤退不能出问题,必须尽快完成撤退任务,否则黄维兵团得压力太大,就有全军覆没得危险。但是,按照国军的习惯,这实际上就是要以牺牲黄维兵团为代价,来为杜聿明集团撤退争取时间,解救黄维兵团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粟裕置杜聿明集团于不顾,集中华野和中野领个野战军的全部兵力五十多万人进攻,黄维兵团的十二万人是不可能支持一星期以上的。另一方面,杜聿明集团的撤退实际上也不可能那么顺利,一星期就沿着他计划的路线撤退到蚌埠。尤其是三十万人的大兵团行动,杜聿明计划七天撤到阜阳,所以只携带了七天的阜阳,并且明确说到阜阳之前不补给,这就高估了国军的大兵团运动能力。

结果开始撤退之后,实际上,撤退只走了两天,部队就乱了,只能停下来,走不动了。本该在后面的跑到前面去了,本该在前面的停下来不走了,孙元良兵团也联系不上了。邱清泉兵团安排的掩护撤退的四十五师被解放军追上,打起来了,其他人都要求四十五师自己突围,但邱清泉坚持派部队回去接应,整个部队就完全乱了。因此,到陈官庄、青龙集一带后,杜聿明只能同意部队暂时停下来休整,主要就是要整理一下,把建制重新理顺。

打顺风仗的时候,一拥而上攻击,这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并不算太难,难的就是这种在不利局面之下撤退的时候,能否做到有组织、有秩序的转移和撤退,而不是把撤退变成溃退,也就是完全失去组织领导,建制完全被打乱,官找不到兵,并找不到官。这种例子国军战史上不胜枚举,从淞沪战场撤退的时候,原本也是想有组织的撤退到第二线国防工事阵地的,但因为没有组织好,几十万大军就在几条路上拥挤,部队就完全乱了,建制没了,重武器丢了,乃至自相践踏,把一部分士兵挤到河里淹死。这种场面南京保卫战撤退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次。

杜聿明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在国军黄埔系将领中已经是数一数二了,而且他制定的撤退计划不能说太低劣,但在实施起来的时候,却乱七八糟,一地鸡毛。李弥兵团本来是后卫部队,结果反而跑到前卫部队邱清泉兵团前面去了,孙元良兵团更是关掉了电台,拒绝接收杜聿明发来的电报。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国军已经士气非常低落,高级将领已经无心恋战,只想逃走。

反观解放军这边,在追击的时候,可以不顾疲劳,不顾减员,谁先追上了就直接开始攻击,完全不顾对手兵力比自己多多少。相比之下,国军此时只要听到解放军攻击的枪炮声就只想逃跑,完全成了惊弓之鸟,而解放军则士气高涨,信心百倍。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国军的失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8

辽沈战役,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名将对决的经典战例。

共产党方面: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前委,林彪为总指挥。兵力,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特种兵)、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还有地方武装30万。

国民党方面: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副总司令: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万福麟、张作相、马占山、陈铁等。兵力,国民党军整编为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另有一些地方保安团队,总兵力55万人。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在战役中,林彪元帅的大兵团指挥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机智沉着,判断正确,出兵迅捷,围长春,打沈阳,在攻克锦州后果断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取得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辽沈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结束后,国共两党的兵力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到了300万,国民党总兵力下降到290万。




9

天下英雄谁敌手:长沙之虎薛岳vs日本战争天才岗村宁次

薛岳,曾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一手天炉战法玩的炉火纯青,据说歼灭日军达到十万,是抗战期间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没有之一,被誉为长沙之虎。岗村宁次,时任日本华中派遣军下属第11军司令,被日寇吹捧为罕见的天才。

德安战役

德安战役又被称为万家岭战役,或万家岭大捷,是武汉会战的一部分。武汉会战期间,薛岳担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主要防备南浔线、德安以及瑞武一线。而逆江而上的岗村宁次第11军主攻方向也是这一带,这样中日两方名将的第一次较量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开战之初,由于薛岳的守备做的不错,日军101师团和106师团先后遭到重创,不得不停止进攻补充兵员和弹药。尤其是101师团第101联队受创颇大,被日本媒体誉为“军神”的少将联队长饭冢国五郎亦被国军击毙,101师团长伊东正喜亦被弹片划伤,进了医院。国军方面也不乐观,部队伤亡也很大,且由于日军进攻面十分宽大,在频繁的调动之中,在南浔和瑞武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空隙。第11军久攻不克,已经引起了他的上司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的些许不耐。为了尽快突破国军德安防线,岗村宁次命令刚刚经过休整兵员弹药补充的第106师团进行迂回穿插,奔袭至德安背后,配合正面进攻部队围歼德安一线国军主力。9月25日,106师团突破五台岭一线。10月1日,106师团遭到欧震第四军强力阻击,被迫流窜至万家岭一带。10月2日,得到蒋介石支持的薛岳调集十余个师近十万大军将106师团团团包围。

眼见突袭已无可能,106师团在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的带领下选择了突围,然而好死不死的一头撞到了国军精锐74军身上。在飞机大炮掩护下,106师团虽给74军造成巨大杀伤(日本杂种往74军阵地投掷燃烧弹,火烧山头,74军不少将士被活活烧死在阵地上),但自损也不小,且阵地始终牢牢在74军手里。得知106师团有覆灭之危,日本朝野震动,日本天皇裕仁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营救106师团。为了贯彻落实天皇的命令,岗村宁次亲自组织了三路救援大军:

第一路以106师团新近到达前线的2700名补充兵为基干,编成宇贺支队;第二路以101师团佐枝旅团长本部人马和27师团三个大队,编成佐枝支队;第三路以53、54联队编成铃木支队。三路大军全力驰援106师团,并以第三飞行团提供空中支援,国军薛岳第一兵团不得不从包围圈中抽调五个师阻敌增援。10月7日,第一兵团向万家岭之敌发起全面进攻,经过三天激战,10日上午74军攻占张古山,第四军攻陷大金山,其余各部均有进展,106师团防线全线动摇,伤亡惨重。10日夜,薛岳下令肃清残敌继续追击。17日,在铃木支队的接应下,松浦淳六郎率领106师团残部突出重围,与铃木支队合兵一处。由于第一兵团经过多日血战,伤亡不小且兵员疲惫,而铃木支队是支生力军。再战无益,薛岳随即下令全线撤退休整。

日军的伤亡: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在此战后给裕仁天皇做了报告,战死3321人,战伤超过4000,战病亦有数千,加上战役初期106师团于金官桥被国军第八军和64军狙击,本就有数千伤亡,不得不进行补充。101师团伤亡也很大,包括师团长伊东正喜亦受伤,第九、第二十七师团也有不小损失,日军在德安战役或万家岭之战中伤亡病合计超过一万并不困难。综合来看,此战薛岳打的很不错。北伐名将叶挺也曾盛赞:“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自当不朽。”

10

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松锦大战,绝对算得上将星闪耀,这场决定明清命运的生死大战,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的战力,基本上那个年头叫得出名字的将领,都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露过脸。



这场大战围绕着锦州城展开,和几百年后的辽沈大战一样,锦州扼守着清军入关的咽喉,早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皇太极就亲率大军围攻锦州城,守城的祖大寿多次与多铎、济尔哈朗厮杀,双方互有胜负,锦州依旧在大明手中。



明军依托山海关—宁远—锦州堡垒防御体系,试图阻止清军荼毒关内。然而自从满蒙同盟达成,这条防线形同虚设,仅仅是山海关的门前神兽,好看,但其实没多大作用。皇太极决心长期围困锦州,从明军的防线中磕出一个缺口,逼关内明军精锐来战,再伺机歼灭,从而实现明清命运转折的战略目的。清军在锦州和广宁之间的义州筑城屯田,作为伐明的前哨基地,还在锦州城外广修营垒,环城相列,营垒外深挖壕沟相连,树起栅木,锦州被围得“水泄不通”,明军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与此同时,清军还两班倒,打卡般波次攻城,很快,锦州外城失守,退入内城的祖大寿迫不得已向朝廷求援:锦城的粮米仅供一月余,而喂马的豆则不能支撑一月,倘若清兵再次急攻,宁锦两城就要攻破,那么松、杏、锦三城就岌岌可危、朝不保夕了。



做事向来雷厉风行的崇祯皇帝当即尽遣关内原本剿匪的,连同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大总兵,合计十三万兵马,“刻期出关”,崇祯皇帝及兵部尚书陈新甲希望大明最后的精锐速战速决,毕其功于一役。洪承畴不得已,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从宁远誓师,乘兵锋之盛急攻锦州外城,清军不能抵挡,死伤惨重,而明军总兵杨国柱也在进攻中中箭牺牲,可见明军主将拼命,士气逼人。



眼看清军围城疲弊,皇太极也不顾重病缠身,飙着鼻血都亲自带领援军,日夜兼程500里赶到前线,此时清军满蒙汉八旗也有近十万之众,只不过锦州未克,洪承畴大军严整,若久拖不决,清军恐怕难以招架,只得撤围而去。显然皇太极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有巨大的失利风险,但若能一举击溃明军,再来一个“萨尔浒”,明清龙运交替,就在此一举。皇太极仔细观察明军阵型,发现虽然正面和明军硬碰硬,打垮明军可能性很小,但明军首尾不相顾,若切断粮草,分割包围,偌大的明军,也只是待宰的羔羊。清军化身施工队,从锦州向松山、杏山明军后路连续挖掘三道大壕,这种深壕“仅可容趾,马不能渡,人不能登,有掉落的,没有容纳脚的地方,不能再次出来”,洪承畴发觉后急统兵应战,结果印证了壕沟的有效性,明军攻势受挫。



与此同时,清军阿济格秘密袭击了明军在塔山的粮仓,自此明军完全陷入被动,伺机突围成为唯一选择。主帅洪承畴试图稳住军心,但八大总兵各怀鬼胎,原本的“力战破敌”,结果总兵王朴刚开完作战会议,就立刻率部自行撤退,其他明军不知情况,以为溃败,顿时陷入混乱,各部相互挤压践踏,死伤无数。清军不是关内的农民军,明军自乱阵脚这样的天赐良机,清军咬得死死的,洪承畴突围失败,困守松山,而其余明军分别退到塔山、杏山,互不支援,方便了清军逐个击破。



败军之际,考验名将的时候到了,后来的“名将”吴三桂在溃逃中“仅以身免”,而化身李云龙的猛人则是曹变蛟。当时败局已定,曹变蛟与洪承畴同样困守松山,但他表现出了高超的作战能力,他尽选营中精锐,组成敢死队,趁夜直杀清军正黄旗大营,清军没料到明军还有如此反击能力,一时不能阻挡,还在大营里策划军务的皇太极,震惊居然差点被偷家,身边护卫全数扑上拼死反抗,曹变蛟身中数箭,失血过多,后援不济遗憾撤退。这是松锦大战中明军最后的高光表现。

随后,松山、杏山、塔山等城接连被清军攻破,明军损兵五万三千余,淄重无算,洪承畴被俘,曹变蛟战死,而清军也损失了过万,光甲喇额真便死了10多个(总共40),还搭上了一个议政大臣、兵部右参政超哈尔,以及三个副都统,正四品以上将官就战死三十几个。

此战的影响是深远的,明军集结最高战力,天下精兵良将,却遭到毁灭性惨败,辽东仅剩宁远孤城,山海关门户洞开。清军虽然倾巢而出,也同样付出惨重代价,但回报是十分丰厚的,不仅拔出了明军在关外的据点,还消灭了大量明军有生力量,为清军入关扫清了障碍。“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