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

2020-10-04 17:01阅读(68)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八旗”制度,是由满洲部落狩猎习俗演化而来,是满清最基本的军民合一的组织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军事编制用到了狩猎

1

“八旗”制度,是由满洲部落狩猎习俗演化而来,是满清最基本的军民合一的组织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军事编制用到了狩猎活动和平常生活)。

每个旗组织结构:旗主又叫固山额真,是每个固山的头领,每个固山下辖五个甲喇,每个甲喇下辖五个牛录,牛录属于最基本的战斗生活单位。(满语音译的名词太拗口,嫌弃它)

看着是不是有点眼晕,那就拿现代军事编进行一简单对比说明(现代军队编制都是“三三制”,八旗是“五五制”):

  • “牛录”可以理解为“营”级单位(每牛录300个人);
  • “甲喇”可以理解为“团”级单位(每甲喇1500个人);
  • “固山”可以理解为“旅”级单位(每固山7500个人)。

“固山”是满语发音,汉语意思就是“旗”,其首领就是“旗主”。每个旗相当于一个旅,“八旗”就相当于管辖8个旅的军级单位。

这里说明一下,“牛录”里面包含的其实是300户的人家。平时生活,“牛录”管理300户人家。发生战争时,每户抽一个男丁参战,所以战斗时,“牛录”管理的是300个兵。一般小战争,“牛录”的兵不会全部动员,也就到不了满员300人。

为什么把一个“旅级”的编制单位叫做“旗”呢?

那是野猪皮没文化,大家打仗、狩猎举个旗帜,自己的一拨人聚在同一旗帜下,跟着旗帜走,那这一波人就干脆叫一个“旗”。有几个“旗”,就有几拨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么,八旗中各旗的地位有没有高下之分?最开始出现时,八旗没有明确地位区别。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而“上三旗”也以“镶黄旗”为尊,“下五旗”也以“镶蓝旗”为卑。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且看“八旗”产生发展过程。

努尔哈赤最开始只造了两面旗帜:一个红旗,一个黑旗。不久红旗、黑旗改颜色为:黄旗、蓝旗。后来又征服了其他一些部落,人口也多了,两旗管不过来,又编出白旗。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奇不听话,就把蓝旗肢解为两个旗:蓝旗和红旗。至此,努尔哈赤有了四旗:黄、蓝、白、红。

再往后,努尔哈赤的家业越来越大,需要扩编。野猪皮也不费那脑子,直接把现有的四个旗镶个边,这就有了: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原先的叫做: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正白旗。这样,八旗也就凑够了。

人多了,就有江湖,就要争个高下。不是说八旗本来就有高低之分,而是八个旗主有尊卑之分,进而自己旗下的待遇也就不一样。

首先胜出的是镶黄旗和正黄旗,“黄色”在中原,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猪皮也跟风。又因为总镖把子努尔哈赤一直亲自统领镶黄旗,于是镶黄旗地位最高,正黄旗次之。其他几旗地位忽高忽低,随着领导人变动而变动。

有时候总镖把子不爽了,也要给各旗换换颜色。比如皇太极没继位之前统领的是两白旗,继位后就跟别的旗主换了颜色,手底下人员没变动,就是两白旗的旗帜颜色变成了两黄色,于是皇太极手上成了镶黄旗,正黄旗。他儿子豪格统领的正蓝旗也跟着沾光,成为上三旗之一。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辅政时,他手下的两白旗地位上升。到了多尔衮死去,顺治亲政时候,八旗的座次基本就固定下来。顺治收走了正白旗,正白旗成为皇帝直属。于是“上三旗”成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再往后,八旗王爷们议事,总要根据跟皇帝亲密程度、尊卑贵贱分出个座次,基本就形成了以下格局:

  • 左边坐四位,依次为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

  • 右边坐四位,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
  • 左高右低,左边为尊,右边为卑。一目了然,镶黄为首,镶蓝为尾。

2

八旗制度可以说是清代根本制度,\"八旗贵族\"顾名思义就是清朝的贵族。而贵族和平民有着地位之分,同样的在贵族之中也有着地位之分。换句话来说,就是八旗贵族也是分层次的。

自从1601年起,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贵族便一直过着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被视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与根本。最初的时候,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到了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备。

那么,在八旗中,哪个旗的地位最高呢?哪个旗的地位又最低呢?

很显然作为最先设立的四个旗肯定是比后来增设的旗地位要高,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镶黄旗和正蓝旗。

在清朝入关之前,努尔哈赤直接统领两个旗,正黄旗和镶黄旗。毫无疑问,这两个旗的地位最高。从清朝皇帝对黄色的喜爱和黄色的尊贵程度也足以见得。

其余6旗由皇帝的子侄兄弟率领,地位略低于两种黄旗。清朝入关后,随着正白旗旗主多尔衮被顺治皇帝清算,正白旗也被顺治皇帝纳入统领,于是皇帝亲领的旗就变成了3个,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它们被统称为\"上三旗\",地位最高。

其余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被称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地位较次。顺治时期,清朝对八旗进行正式排序,分别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镶黄旗地位最高,镶蓝旗地位最低。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旗的地位与领导者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正蓝旗和镶蓝旗却双双垫底呢?

是不是蓝旗中没有出过厉害的人呢?其实也不能够这样说,由于黄旗势力过大,导致其中的人才出头的几率也比较高,而且其他旗中出的厉害人物,也会想办法将自己抬入黄旗之中,比如我们熟知的慈禧太后,她父亲叫惠征,本来是镶蓝旗。

如前所述,镶蓝旗是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一个旗。当慈禧太后通过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大权后,就把娘家抬入镶黄旗,一下子变成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个旗。所以这八旗的排名就自从排下之后就没有改变。

八旗制度虽然是清朝的根本,但是清朝的衰落和腐朽和它有着不小的关系。

因为八旗子弟有着自己的一套政治体系,内部的阶级过于严格,有一种阶级固化的味道在里面,外八旗人、包衣、旗下农奴三等,上下之间各有礼数,不敢逾越。

而清朝后期这种矛盾就逐渐开始显现,一些低阶级却有才华的旗奴,在动乱中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上等人,但是八旗人甚至是一些旗主却沦落街头。此时二者相见,旗奴们还得躬身行礼,这种阶级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回到最初的主题,八旗子弟所代表的八旗虽然在顺治年间给予了排名,但是说到底的决定地位的还是自身的权势。如果自己不努力哪怕你是正黄旗出身,或许也会混得不如一个镶蓝旗的人。

3

八旗是当年后金崛起时建立的独特制度,后来皇太极正式建国为清,就成为固定制度承袭下来。像大家在看清朝的电视剧时,看剧里喊的什么旗人之类的,就是指他们是八旗的子弟。而清朝皇室在选妃子时,只能在八旗里选,这就为啥我们看清宫里嫔妃们留传下来的照片或画像时,感觉没几个好看的,就因为可选择的范围太小了,出美女的机率就小。

八旗最早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时创立的,最开始只有两旗,也就是黄旗和黑旗,努尔哈赤自己拥有黄旗,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就领的黑旗。可打仗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黑旗在晚上就会带来视觉上的混乱,于是就把黑旗改为蓝旗。

随着努尔哈赤不断的扩张,势力发展大了,两旗就不够用了,于是,努尔哈赤重装做了规划,建立了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红、镶蓝这八旗。努尔哈赤自己统领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后来,努尔哈赤把正黄旗给了儿子多尔滚和阿济格,镶黄旗给了多铎。但平常,他自己还是亲率镶黄旗,也因此,镶黄旗成为八旗里的头旗,也就是最为尊贵的一旗。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他用自己手上的两白旗从多尔滚和多铎手里换来镶黄旗和正黄旗。正黄和镶黄也就成为清朝皇室拥有,中原王朝历来都尊崇黄色,女真人也是有样学样,也是尊崇黄色。

皇太极后来又收回了正白旗,于是八旗里就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就是镶黄、正黄、正白,下五旗就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上三旗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

在八旗里的地位排列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然后再是,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在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和明朝正式争夺天下,为大量充补八旗的实力,又把蒙古和辽东的汉人扩充进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嫡系的满洲八旗,地位最低的当然是汉军八旗。

清朝的等级隔离是很严的,八旗其实就是当朝的皇亲国戚,旗人是享有特权的,衣食无忧,每月坐等领银子。各旗里的旗人就是旗主一些亲王贝勒的奴才,而不是旗人的连当奴才的份都没有,也就是说,地位还比不上动辄跪拜磕头自称奴才的人。




4

八旗地位哪一旗最高?并不是正黄旗,其中镶蓝旗最低

在清朝,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最重要的制度,那就是八旗制。实际上,这不只是一个军事系统,这也是一个政治制度。我们都知道这个满洲人都是旗人的。也就是说,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属于某个旗的,除非皇帝给他们改,否则他们不能轻易改变,这被视为荣誉。那么在清朝,八个旗中哪一个旗是最高的位置?

我们都知道八旗系统是由努尔哈赤创造的,但最初只是八旗的雏形。它只有四个旗,即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到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备。当然,在黄太极时期,八旗制度更加完善,因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相继创建。现在,在这八个旗帜的中间,位置最高的是否是黄旗呢?

事实上,答案可能并非如此简单。我们都知道,在清朝进入海关之前,皇帝直接带领了两个旗,即正黄旗和镶黄旗,这意味着这两旗最为尊贵,因为此时,其他旗由其他贝勒管理的。这个位置自然是两个黄旗无法比拟的,但后来我们也知道,在多尔衮去世后,这个顺治还把这个正白旗包括在皇帝的管理之中,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上三旗的起源。

事实上,前三旗的最高地位不是这个正黄旗。在努尔哈赤的后期,正皇旗被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统领。他的手上只留下一个镶黄旗。无疑是最高的地位。当然,在黄太极成为满族皇帝之后,这个正黄旗仍被他收回,但这个位置和镶黄旗仍然没有办法比较。在顺治时期,当清朝正式排序八旗时,也是镶黄旗在最高的地位,镶蓝旗的是最低位置。

这个镶黄旗没有设置旗主,而由皇帝亲自率领。在八旗中,镶黄旗的人口数量并不是最多的。在清朝末期,只有大约26,000名士兵。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总人口为130,000,但这种状况绝对是最多的。清朝的9大贵族世家,即九大贵族家庭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乌拉那拉氏、郭络罗氏、伊尔根觉罗氏。和其他两个重要的外戚部族,即董鄂氏和富察氏,都是镶黄旗出身,可以看出这个镶黄旗的位置是有多高了吧!





5

纵观八旗制度中,应该没有专门哪一旗地位最低,但有皇帝统属的旗,作为嫡系,地位是相对高出一截。


八旗制度的设立


八旗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在女真牛录制基础创立。起初,只有四旗,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随着管辖人口迅速增加,又加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每三百人设立一牛录额真(汉字称佐领),五牛录设立一甲喇额真(汉字称参领),五甲喇设立一固山额真(汉字称都统),三级建制的制度。到了皇太极增加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一旦战时,可以迅速补充兵员、供应粮饷,动员能力极强。

可见,太祖努尔哈当年以13副遗甲起兵,随着俘获人口的不断增加,结合女真部落的实际,设立八旗制度,以化整为零的方式管理,满人以旗为籍,有点类似于汉人是什么地方的人,精确定位,追根溯源。

八旗不仅仅只是军事方面的组织。《满文老档》记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所来之兵,皆可修造军械,办理家务,监视耕耘天地。”说的是八旗是兼具军事与农业生产职能。另外,《大清会典》记载:各旗都统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之政令,稽其户口,经其教养,序其官爵,简其军赋,以赞上理旗务。”这是八旗的行政职能。八旗制度,成为后金管理辖区日常衣食住行的关键。如此,管理的重任便落到了八旗旗主肩上。


努尔哈赤时八旗地位

在八旗制度由无到有创立过程中,都受到过统治集团内部高层人物的反对。前有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反对在两大势力(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基础上,建立四旗。后面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反对在四旗基础上,扩建八旗。都是既得利益者,面临权力被稀释,重新洗牌,不肯放手导致的。


1611年褚英代理朝政,亟不可待地想建立专权。下令:1,要求弟弟以及大臣要绝对服从自己(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的各种话告诉父汗)2、已分财产待父汗死后将收回。还威胁到:凡与我不友善的弟弟们,待我坐了汗位,均将之处死。努尔哈赤核实后,撤销了褚英执政权力,将其已分的重新分配给各位弟弟。


有鉴于上述情况的发生,1622年,努尔哈赤颁布了八王共治的训谕。

训谕说:继我而君者,毋令势强之人为之,此等人一为国君,恐倚强恃势,获罪于天也。且一人之识见能及众人之智虑耶?.......尔等八和硕贝勒,有才德能受谏者可继我之位,若不纳谏,不遵道,可更择有德者主之......

训谕的初衷是对推选出来的大汗进行制衡,平衡各方实力,防止某一人实力过强形成专制集权,进行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实际统一的女真部,走向分裂。

故这一时期内的,正红旗主代善,镶蓝旗主阿敏,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正白旗主皇太极,正黄旗主阿济格,镶黄旗主多铎,镶红旗主岳托,镶白旗主杜度(后改为豪格),为四大贝勒,四小贝勒,八旗中各旗的地位是平等的。


皇太极时八旗地位

到了皇太极继位,后金对明朝的战争不断扩大,所需人力物力极具增加。上述努尔哈赤规划的八王共治局面,不利于皇太极统筹安排,居中调度。也就是说努尔哈赤的类似分封制,将资源分散,令各方势力平衡的方略,不适应与后金的快速扩张,集中权力是皇太极的当务之急。


首当其冲是二贝勒阿敏。阿敏本为舒尔哈齐之子,对于其父遭努尔哈赤剥夺旗产,耿耿于怀,有外迁自立的意图。皇太极借阿敏弃城投降,将其幽禁,打击镶蓝旗。接着三贝勒莽古尔泰因大凌河战事,与皇太极发生激烈冲突,企图拔刀相向,皇太极借着这一“御前露刃”,削其爵位(《清太宗实录》:事后削去大贝勒爵位,降为一般贝勒,并夺五牛录属员,罚银万两),削弱正蓝旗。最后,皇太极又故技重施,借大贝勒代善设宴款待莽古尔泰妹妹的事件,打压代善这一支势力。皇太极靠着一系列的手段,强化中央集权。


如此,改自己的正白旗以及长子的镶白旗为正黄旗、镶黄旗,吞并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此三旗称为上三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嫡系部队。正红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红旗、镶白旗为下五旗,地位平等。也基本确立了八旗制度的框架。

后记:

后世产生的抬旗制度,指的是将下五旗中的某个家族,抬入地位较高的上三旗,是一种荣誉。既包括满洲人,也包括蒙古人、汉人。只不过汉人抬旗是没有抬入满洲旗的,只能在汉军八旗内抬旗。但蒙古人可以抬入满洲旗,可以反映出满洲统治集团,对于汉人势力的提防,作为异族统治,可以理解。(《大清会典事例》:五旗王公府属......惟有军功劳绩,或奉特旨,或由王公奏准,令其开出府属佐领者,或归上三旗旗下佐领。)至于发生抬旗的场景:1、因军功或政绩;2、皇帝后妃的母系家族。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没有苦劳也有疲劳 点个赞呗^_^

6

那么首先介绍一下清朝八旗方位,也就是那八旗:

左四面,依次为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

右四面,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

左尊右卑,镶黄为首,镶蓝为尾。

而八旗的地位排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经过多年磨炼一绝高下,老大镶黄、老二正黄、老三正白、老四正红、老五镶白、老六镶红、老七正蓝、老八镶蓝,像八兄弟一般成功排名完毕。

一、清朝八旗的来历,三旗变成了八旗

清朝在未统一之前,清朝就有九大贵族,如镶黄旗中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主要的种族,随后在努尔哈赤统治初期,而八旗却只有三旗,便为黑旗、白旗、红旗,在后金时期原红旗分为了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了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后来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这八旗之名却定下来了,不再变动。

二、清朝八旗的结构,似旅似连似军团

那么先提一下旗长,旗主又叫固山额真,相当于旅长,而每个固山下辖五个甲喇,相当于五个团长,每个甲喇下辖五个牛录,相当于五个连长,牛录属于八旗子弟兵中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三、八旗中各分秋色,因头目一日升仙

最开始出现时,八旗没有任何排名,都是平等的,如同现在我们国家合法公民人人平等,没有明确地位区别。但是在逐渐发展过程中,随之产生了一个说法,叫做“上三旗、下五旗”的天坛说法。而“上三旗”之中也有排名,并非是分成两部分的,在其中以“镶黄旗”为尊;同理“下五旗”之中自然而然少不了排名,其中却是这样的,以“镶蓝旗”为卑。

首先胜出的是镶黄旗和正黄旗,而“黄色”在中原,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猪皮竟然没有人去强制执行色级贵卑,所以野猪皮也可以使用“帝王色”。在其中,总头目的地位升高,旗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那么总镖头目努尔哈赤从始至终统领镶黄旗,于是镶黄旗地位也随之自然提升到最高,相对的是正黄旗就次之。与此同时其他几旗地位却是忽高忽低,原因在于随着领导者强弱而变动。有时候总镖把子给各旗交换一下颜色或者是将颜色直接换掉。比如皇太极没继位之前也是个总镖头目,他就统领的是两种白旗,镶白旗和正白旗,但随后他继位后就马上和别的旗主交换了颜色,这是为什么呢?帝王之权高于当时的一切,但当时的旗底下人员没变动,也可以简述一下,就是两白色旗的旗帜颜色变了两黄色旗帜颜色,于是皇太极手上大旗之色变成了镶黄旗,正黄旗,他与此为最让人害怕的旗头目。

7

公元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其麾下军队人数已不下五六万人。

努尔哈赤为方便管理,便将原来的红白黑三旗改为八个旗,分别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制度也由此正式建立。

当时八个旗的兵力,按照满洲牛录(300人)来算,镶黄旗是20牛录,兵力约6000人,旗主为努尔哈赤;正黄旗45牛录,兵力约13500人,旗主为努尔哈赤;正白旗18牛录,兵力约5400人,旗主为皇太极;镶白旗15牛录,兵力约4500人,旗主为杜度(努尔哈赤长孙)。

正蓝旗21牛录,兵力约6300人,旗主为莽古尔泰;镶蓝旗33牛录,兵力约9900人,旗主为阿敏;正红旗25牛录,兵力约7500人,旗主为代善;镶红旗26牛录,兵力约7800人,旗主为代善。



在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其中又以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

因此,在当时的八旗中,镶黄旗的地位排名第一,正黄旗的地位排名第二,剩余六个旗的地位,名义上是平起平坐。 但是,因为每个旗的实力强弱不同,所以也就造成他们当时的实际地位还是有所差别。

根据前面的八个旗的兵力分析,除开正黄和镶黄两个旗外,剩余的六个旗中,镶白旗的兵力最少,只有4500人,而且旗主的辈分最小,是孙子辈的人,所以其地位排在最后一名。

也正因为此,皇太极上台后,轻而易举就将镶白旗的控制权给夺了过来,交给自己的交由长子豪格掌管,后改为镶黄旗。等到清军入关后,尤其是顺治开始亲政后,他为加强对八旗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



这样一来,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就被称之为上三旗;而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就被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

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因此,上三旗的地位和待遇,普遍要高于下五旗。

至于下五旗,由于清朝统治的有意控制,它们的实力基本维持在均衡状态,而且在明面上地位和待遇也都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它们之间并无实质的高低之分。

等到雍正继位后,他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此时的八旗,实际都已变成皇帝的军队,旗主的权力基本被削光,它们之间就更没有所谓的高低区别。

当时,雍正是这样来布防八旗军的: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镶黄旗又称头旗。

从这里的布防来看,如果真要给它们排名的话,按照古代官场传统的“居中为大、左为尊”的原则来看,镶黄旗毫无疑问排名第一,而位居右翼第四名的镶蓝旗则应该排在最末位。当然,这个更多只是名义上的排名,实际地位下五旗之间并没有多大差距。

8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当属镶蓝旗。

为何镶蓝旗是地位最低的一旗呢?这是在八旗演化史中不断斗争的结果。

我们翻开清朝京城的驻防图能清晰看到八旗的驻防方位。

以紫禁城为中心,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清晰严整,界限分明。

那么这个顺序是依照什么规律排列而来的呢?

这其实是清代的鸿儒博学者们根据中国汉文化中的五行学说,将八旗的色彩分别置入五行其中,从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

按照五行理论:北方属水,黄色属土,则两黄旗居北方取土克水之意;东方属木,白色属金,则两白旗居东方取金克木之意;西方属金,红色属火,则两红旗居西方取火克金之意;南方属火,蓝色属水,则两蓝旗居南方取水克火之意。

然而,这个仅仅是满人入关称霸中原后,由宏学大儒者为了体现君权而炮制出来的。实际上,八旗中旗位的高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努尔哈慈—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四个时期。

努尔哈赤时创建了旗制,以黑为旗色。后来,在不断和周围部落的征战中,努尔哈赤打败了一些周边部落。于是,他将这些部落联合起来,编成红旗。努尔哈赤自己统领新成立的红旗,将黑旗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管理。

后来,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之下,黄为帝色,于是红旗改为黄旗,黑旗则因为黑夜不易辨认被改为了蓝旗。

白旗是在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征服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落后,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让自己的长子褚英进行管理,这就是正白旗的由来。

后来,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爆发利益冲突,努尔哈赤将其囚禁后,顺势将正蓝进行了分化。正蓝被分为了两旗。其中舒尔哈齐的次子成为了正蓝旗的旗主,而分出来的另一部分由努尔哈赤的次子建立了正红旗。由此,四正旗正式诞生。

公元1611年,正白旗旗主褚英和女儿哈赤产生了矛盾,褚英的太子位被废黜,正白旗由皇太极担任旗主。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再度对部队进行扩编,将四旗扩充为八旗。也就是在四个正色旗基础上,扩充了四个镶色旗。由此,八旗制度确立。

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八旗的位置基本上确定。两黄旗因为是太子旗色,而且来源是努尔哈赤最早控制的部落,所以地位最高。

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及其子统领了两红旗。皇太极作为新任皇子,统领了正白旗。而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了正蓝旗,舒尔哈齐的儿子统领的为镶蓝旗。

最后则是由被处死的褚英之子杜度所掌握的镶白旗,不过在皇太极上位后,由皇太极的儿子豪格担任了旗主。

接下来,到了皇太极时期,两黄为皇太极统领,接下来则是豪格统领的正蓝,然后阿敏统领的镶蓝旗因为和皇太极关系深厚,则位于红、白两旗之上。

然而皇太极驾崩以后,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则顺势将本该由顺治帝接管的正蓝旗纳为己有,而其弟弟多铎则统领了镶白旗。然后,多尔衮将镶白旗和正蓝旗属民互换,从而达到了自己独自控制两白,多铎控制正蓝的目的。

在多尔衮和多铎死后,继承帝位的顺治,推翻了多尔衮的对两白旗的霸占,将正白旗收归麾下。这样,和原两黄旗就构成了“上三旗”,其余则为“下五旗”。如此八旗制度正式定了下来,而八旗的位置顺序也就因为历史成因的问题最终尘埃落定,依次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镶蓝旗因为最早的首领是舒尔哈齐一支,并非努尔哈赤的子孙,所以就排在了最低的位置上。

9

众所周知,八旗包括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其中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被称为“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领,其余的被称为“下五旗”,由宗室王公统领,从这样的称谓以及统御关系上来,“上三旗”的地位高于“下五旗”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上三旗”中的镶黄旗一直以来又被称为“头旗”。至于“下五旗”之间,尽管没有进行严格的地位高低的确认,但也可以根据其在左右翼排序的位置,进行地位上的区别与划分。

而这样的地位高低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统治者的更迭与领旗旗主的变更,各旗之间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


努尔哈赤时期,地位最低的便是两白旗。

“八旗”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是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从一到八”的过程。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其部队以黑旗为帜,故称“黑旗军”,此为“一旗”阶段。

到了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由他自己亲自统领,并将此前的“黑旗军”交由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指挥,此为“两旗”阶段。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开始根据女真人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度,对所属部众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并以纯色为辨,建立黄、白、红、蓝四旗,“军民一体”的制度也就此形成,此为“四旗”阶段。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势力进一步壮大,并且基本统一了除叶赫部外的女真诸部,于是其对于部众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整,在此前“四旗”的基础上,划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共计八个旗。

至此,“八旗”正式形成,并且在第二年,也就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式建立后金政权。

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除了正黄旗(45个牛录)和镶黄旗(20个牛录)为努尔哈赤亲领外,其余均为努尔哈赤的子、侄、孙统领,即:正红旗(25牛录)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镶红旗(26牛录)由代善长子岳托统领;正蓝旗(21牛录),由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33牛录)由努尔哈赤的侄子,也就是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统领;正白旗(25牛录)由努尔哈赤的八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15牛录)努尔哈赤之孙,其长子褚英之子杜度统领。

满洲人历来是“以黄色为尊”,再加上两黄旗是由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亲领,因而两黄旗的地位是八旗中最高的。

而在努尔哈赤晚年的时候,其将亲领的两黄旗,分别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的20个牛录自己统帅做亲军,并且明确表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去世后统帅的亲军全部交给多铎。

由于这20个牛录的亲兵基本都来自于镶黄旗,并且包括费英东、额亦都等“五大臣”在内的一众努尔哈赤亲信与起兵元勋皆隶属于镶黄旗,同时在此后的征战中,努尔哈赤依旧是直接统领镶黄旗,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镶黄旗便成为了默认的“头旗”,直至大清王朝灭亡,这一地位始终得以被保留。

至于其他六旗,并没有明确排列名次顺序,其主要区别也仅仅是在围猎和驻防的位置上。而这个时候的两白旗,分别是在左右翼之末,再加上此时的皇太极虽然已经夺下了镶白旗,但在“四大贝勒”中,也只是排在最后一位,所以其统领的两白旗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努尔哈赤时期名义上的“末旗”。


“上三旗”、“下五旗”的序列确定后,镶蓝旗成为了默认的“末旗”。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登上了后金汗位。

皇太极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统领的两白旗与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统领的两黄旗进行“黄白互换”,进而改由自己亲领正黄旗,其长子豪格统领镶黄旗,并且将这两旗的位置由左右翼之末提升为左右翼之首,多尔衮三兄弟的统领的两白旗则从此前的左右翼之首的位置改为左翼之中。

与此同时,代善统领的正红旗及其长子岳托统领的镶红旗也被安排在了右翼之中的位置,因而阿敏统领的镶蓝旗与莽古尔泰统领的正蓝旗成为了排在左右翼之末的“末旗”。

到了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借机对正蓝旗进行清算的同时,就此吞并了正蓝旗,“八旗”进入到了短暂的“七旗”时期。后皇太极又将两黄旗进行重新的整合分配,并重建正蓝旗,由他自己统领镶黄旗、正黄旗,其长子豪格统领新的正蓝旗。

至此,镶黄旗、正黄旗、正蓝旗的“上三旗”制度得以建立,同时镶黄旗的“头旗”地位也得到了最终的确认。

至于“下五旗”的地位高低以及排序区别并没有进行划分,这其中也有着皇太极为了政治平衡所作出的权衡。

在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相继被皇太极扳倒后,代善成为了皇太极树立其政治威望的最大威胁,尽管这一时期的代善一再选择退让,甚至主动放弃“兄长贝勒”的身份让皇太极“南面独坐”,但依旧遭到了非常严厉的打击,尤其是在代善最为欣赏的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去世后,整个代善家族陷入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空有两红旗的地位与实力,但却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掌握的两白旗,尽管地位上受到了皇太极的打压,但由于努尔哈赤的遗命安排,使得两白旗始终是八旗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存在。

至于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名义上应该处于“末旗”位置,当然这其中很大原因是在于济尔哈朗并非努尔哈赤的子孙,而是出身于舒尔哈齐家族,可他与皇太极之间关系密切,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其在百官之中的地位也仅次于代善排名第二,所以镶蓝旗在这一时期也同样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政治势力。

然而,“下五旗”内部的相对平衡伴随着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的去世而被打破,在多尔衮的主导下,八旗势力开始进行重新排列。

首先,多尔衮对于自己的政敌力量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尤其是对于豪格,多尔衮在顺治五年(1648年)直接将其折磨致死,并且就此接管了豪格的正蓝旗。后来,多尔衮重组两白旗和正蓝旗,改由其本人统领正白旗和镶白旗,其弟多铎统领正蓝旗。

其次,多尔衮在皇太极去世,两黄旗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对于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等一众两黄旗的高级将领进行了残酷的迫害,打压两黄旗的势力,并逐渐将两黄旗的势力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再次,就是极力抬高其统领的两白旗的势力,多尔衮不仅让其所统领的正白旗取代正蓝旗位列“上三旗”,同时还擅自让正白旗圈换原本属于镶黄旗的京郊土地,所提拔任用的大臣也大部出自于两白旗之中,例如苏克萨哈等人。

所以这一时期,多尔衮统领的两白旗和多铎统领的正蓝旗,尽管名义上排序并不占优势,但实际上权势、地位远超其他五旗,包括镶黄旗与正黄旗。

可伴随着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此前八旗间的政治势力划分再度被打破重组。

顺治皇帝剥夺了多尔衮统领的两白旗,将正白旗改由顺治皇帝本人亲领,至于镶白旗则重新赏赐给了豪格家族。

至此,清朝时期八旗的“上三旗”与“下五旗”的格局势力划分与家族势力分布正式确定,分别为:

“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由皇帝本人亲领。

“下五旗”:镶白旗,隶属于肃亲王豪格家族世系;正红旗,礼亲王代善世系;镶红旗,克勤郡王岳托世系;正蓝旗,豫亲王多铎世系,镶蓝旗,郑亲王济尔哈朗世系。

与此同时,自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即在执行“满洲贵族议会制度”,各旗旗主以及王公贵胄的座次,也按照所属旗在围猎和驻防的位置上进行确认与安排,即:

左翼四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

右翼四旗: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

按照清朝时期“左高右低”、“左尊右卑”的传统,镶黄旗无论是位置上还是历史沿革上,其“头旗”的位置都是无可撼动的。而“镶蓝旗”,除了其位置上排名末位外,也因为旗主并不出自于努尔哈赤家族而是出自于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家族,因而镶蓝旗也就此成为了八旗之中的“末旗”。

只不过,即便是在“下五旗”之中,有着名义上的排名先后划分,但实际上,“下五旗”各旗旗民与部众,所享有的权力以及所承担的义务是一样的,有的是驻防地域与方位的不同,而没有真正的高低尊卑之分。

10

八旗建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地位区分,只是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八旗贵族之间发生了几次权力争夺,八旗之间的地位才开始发生了变化。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八旗中兵力最强的两个旗是正黄和镶黄,其中镶黄旗一个旗的兵力就相当于2个旗。

由于努尔哈赤晚年宠爱多尔衮兄弟,两黄旗都被多尔衮兄弟控制,镶黄旗旗主是阿济格,正黄旗旗主是多铎。正白旗的旗主是皇太极,镶白旗的旗主杜度被努尔哈赤调走,镶白旗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两红旗的控制者是代善,正蓝旗的控制者是莽古尔泰,镶蓝旗的控制者是阿敏。

虽然皇太极只控制了一个正白旗,但是皇太极依靠着会做人的特点,同其他几个旗的将领关系很好,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因此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成功继承了皇位,并且夺取了镶白旗和正蓝旗的控制权。之后皇太极对这几个旗进行混编,并且同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换色,将自己掌握的三个旗分别改成了正黄旗和镶黄旗、正蓝旗。

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和豪格竞争皇位,多尔衮的两白旗经过多年的经营,基本相当于三个旗的实力,支持豪格的两黄旗和正蓝旗同样实力强大,双方的实力基本不相上下。这时候镶蓝旗旗主已经换成了济尔哈朗,正红旗和镶红旗仍然在代善的控制之下。为了避免八旗发生内战,多尔衮接受了折中方案,选择年幼的福临作为皇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成为摄政王。由于济尔哈朗实力弱小,多尔衮才是顺治前期朝政的真正控制者。

这一时期八旗的地位已经出现了变化,参与争斗的两白旗、两黄旗和正蓝旗地位明显突出,而两红旗和镶蓝旗的话语权明显不高。多尔衮因病去世后,顺治皇帝为了避免八旗贵族权力过大,将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两黄旗和正白旗收归皇帝直属。由于这三个旗被皇帝直接控制,地位相对突出,因此被人们称为“上三旗”,而剩下的五个旗设有旗主,被称之为“下五旗”。

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划分了八旗会议的座次,其中镶蓝旗被安排在了最角落的位置,属于八旗里面地位较低的一个旗。镶蓝旗的地位比较低,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镶蓝旗的实力比较弱,在两次皇位争夺中都不是主角,两红旗的实力虽然也不强,但是两红旗都控制在代善一个人的手中,加起来的实力并不弱。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镶蓝旗旗主不是努尔哈赤的后人,镶蓝旗最初由努尔哈赤的弟弟控制,后来由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控制,最后又被阿敏的兄弟济尔哈朗控制。八旗的其他几个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后人,镶蓝旗的旗主是努尔哈赤弟弟的后人,血缘关系上的亲疏是镶蓝旗旗主座次最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雍正时期,八旗旗主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只有名义上比较尊贵,因此旗主们的地位高低,对于旗主们身份地位的影响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