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鲁智深和武松一个圆寂一位终老,为什么只有他俩命中有佛缘?

鲁智深和武松一个圆寂一位终老,为什么只有他俩命中有佛缘?

2020-10-02 14:01阅读(64)

鲁智深和武松一个圆寂一位终老,为什么只有他俩命中有佛缘?梁山好汉有很多都刚正不阿,杀强怜弱,为什么只有鲁智深与武松最后出家了,还修成了正果?:《水浒传

1

《水浒传》中鲁智深与武松虽然打打杀杀,但心怀善念,除恶扬善,自有佛缘,也是作者对二人的特殊着墨。

首先说鲁智深本来生活平淡如水,并无杀生恶念。却偶然间遇到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凌的恶事,路见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下了金翠莲父女,也为世间除了一害。

野猪林救林冲,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路经野猪林。解差董超,薛霸受了贿赂要解果林冲性命,关健时刻鲁智深出现了,救了林冲。鲁智深一怒之下本想杀了那两个鸟差人,林冲央告不允,才放了二人。鲁智深救一放二,实为善举。

再说武松井阳岗打虎为民除害一举成名。却因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谋害亲夫,毒死了大哥武大郎。武松为报兄仇,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首开了杀戒,成了配军。

快活林醉打蒋门神也是武松得意之笔。武松打败了蒋门神,帮施恩夺回了家业,却引来了杀身之祸。蒋门神勾结张督监,在鸳鸯楼设下美人计,栽脏陷害武松,判处从军发配。却在飞云浦伏下杀手欲截杀武松,反被武松所杀。武松一不作,二不休返回督监府血洗了鸳鸯楼。

武松在张清夫妇帮助下,穿上了行者服饰,虽未经剃度,也己然自成了佛门弟子。

鲁智深,武松二人跟随宋江平定方腊功成名就之际,却选择了脱离红尘,而遁入空门。鲁智深随钱塘江信潮圆寂,武松于六和寺修持八十而终。

二人一生无缘红颜,始终抑恶扬善,常救人于危难之中,常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他二人才与众不同,是修来的善果,而非自有佛缘。

2

这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着墨甚多,喜爱有加。在作品中他俩的形象最丰满,最可爱,而且有大致相同的性格、经历、归宿。一个因为躲避官府捉拿到寺院假出家,一个穿戴了已死头陀的衣饰做假头陀。一个拳打镇关西,一个醉打蒋门神。一个戏弄周通等山贼,一个戏弄黑店老板娘孙二娘。一个打救林冲,一个打救施恩一家。一个倒拔垂杨柳,一个空拳打老虎。在梁山同样敢于发牢骚,战场上同样打头阵......。作者一开始就让他俩与佛有缘,从打抱不平到冲锋陷阵再到看破红尘,从假出家到真悟道,也是顺理成章的归宿。作者给他俩安排了较好的下场,我想也是他的偏爱吧。

3

鲁智深、武松确实是梁山的两大佛门弟子,一百单八将中入了佛门的好汉,似乎可算是“命中有佛缘”。但是,鲁智深绝对不是“圆寂”的结局,武松也肯定不会在征方腊时失掉左臂,然后终老六和塔。

写到这里,大概包括水浒哥在内的绝大多数水浒迷都会质疑了,难道“水浒传”中写的都是假的吗?确实是假的,鲁智深、武松这两大梁山佛门弟子肯定不会如此终局,他们的“佛缘”绝对不止于此。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鲁智深、武松“命中”真有佛缘吗

其实,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只要对《水浒传》的蓝本故事有所了解,就一定知道施耐庵为何把鲁智深、武松写成佛门弟子了。

梁山三十六天罡名单,是施耐庵综合考量了《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四类修稿》三种史料重塑的英雄人物。没错,就是“重塑”而不是照搬,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给三十六人配以天罡星煞,赋予三十六天罡新的形象、新的故事、新的传奇,以及新的寓意。

鲁智深、武松在三分“历史名册”中都赫然在列,只是在《四类修稿》中只有姓名没有绰号。另外两个蓝本中,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武松是“行者”。也就是说,施耐庵把这两人写成梁山的佛家弟子,源自于蓝本人物。这大概就是鲁智深、武松的“佛缘”吧。或者,按照题主的意思,他们是“命中有佛缘”。这个“命”,当然指的是他们都“出身”于蓝本,人物的“原型”就是佛门中人。



但是,在《水浒传》中,施耐庵并没有让这两个人一出场就入了佛门,而是从俗家故事写起,在书中重新让他们与佛结缘。

那么,施耐庵是如何让鲁智深、武松结上佛缘的呢?

按照《水浒传》的故事,鲁智深、武松是“命中”没有佛缘的,要以“命”来断他们的“前世”,其实还是道教中人,是道教张天师镇锁的妖魔。再往前追溯,则是紫薇大帝驾前真武大帝降伏的妖魔。

如此,鲁智深、武松就不是谁都“命中有佛缘”了,他们必然要与其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起,按照道家的安排,到梁山聚义。而梁山大聚义时,所有道家星君中,确实也只有这两个剃着光头、穿着头陀装束的和尚与行者。但是,他们的骨子里却依然是道家子弟。

因而,鲁智深不会按照佛门规矩“圆寂”,武松也不会一直以行者的身份,终老六和塔。



鲁智深只是与佛结缘

鲁智深不是命中与佛有缘,按照施耐庵《水浒传》的写法,他是从道家的地窖里逃出来后,在“寻找”大聚义的道路上,与佛结了善缘。

这一点,五百年了没有被读出来,因而,把鲁达无端用拳打死郑屠,武松帮助黑帮势力、滥杀无辜都当做了英雄侠义行为而忘情歌颂。实际上,施耐庵是谴责这些恶行的,因而,才依据蓝本人物,让鲁达变成了鲁智深,武松做了行者,与佛结缘,然后,“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做了大善事,成为了大英雄。

那么,施耐庵又是如何让鲁达、武松两人结了佛缘的呢?

鲁达变成鲁智深的故事从文本上看,相对简单,因为做了恶事,逃亡到雁门县,被赵员外派往五台山文殊院,大闹佛门。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隐喻,我在很多文章中已讲过多次了,此处不再多啰嗦,只点题式的略作回顾。

鲁智深第一次大闹五台山是因为赵员外很久没有送酒肉上山了,口中淡出鸟,便喝酒闹事,醉打了五台山僧众,破坏还不算大。人家都出家做和尚了,赵员外干嘛还要送酒肉给鲁智深吃呢?这就为第二次大闹五台山埋下了伏笔。

花和尚再度醉闹五台山,施耐庵换了一种笔法,同样暗指的是“赵员外”指使的。

书中说,“父子客店”的间壁铁匠铺打铁的声音把鲁智深勾引下山。鲁智深寻着声音找到了铁匠铺,按照“待诏”的意思打了一条六十二斤重的禅杖,然后,饱餐了一顿狗肉,怀揣一只狗腿,醉醺醺的大闹了五台山。

这一段描写,内容极其丰富,信息量非常大,简直浓缩了北宋时期一段宗教历史。这段宗教历史说的是宋徽宗自政和年间以来的“崇道抑佛”运动,施耐庵说,宋徽宗的革佛不亚于“三武一宗”。



花和尚的禅杖重六十二斤,实际上指的是自误走妖魔以来,已经经过了六十二年,这一年就是宋徽宗下“革佛诏”的宣和元年(1119年)。所以,“待诏”就是指的“革佛诏”传诏之人,而不是说的“待招”,待招才是手艺人的称呼,“待诏”则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铁匠铺在“父子客店”的间壁。“父子客店”指的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的所在,“待诏”可不就是皇帝身边的人吗?

鲁智深结了如此佛缘,那么,佛门能放过他吗?



武松疑似“命中有佛缘”

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武松有四句赞诗,说的是“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便要杀人”。原来,武松与鲁智深一样,原本也是个佛门弟子,只不过,龚开笔下的武松还是个在家带发修行的行者。因而,《水浒传》中的武松自始至终都是个头陀。

说到头陀,就会想起被孙二娘麻杀的那条大汉。武松是用了这个头陀的度牒,穿了他的直裰,戴了他的头箍,佩了他的念珠,挎了他的戒刀,这才做了行者的。

我昨天写了一个回答,专门讲到了武松与这个神秘头陀之间的关联,此处还是引用上一个回答的观点:神秘头陀就是武松的分身隐写。



施耐庵写武松,与写鲁智深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表述手法。就以度牒而言,鲁智深用的是赵员外买来的空白度牒,肯定是要填上“智深”这个法号的。也就是说,鲁智深这个和尚是没有“前世”的,也没有分身写法的,他就是由一个军汉为了逃命而出家做了和尚,与佛结缘的人。

武松的度牒上一定是有那个神秘头陀的法号的,但是,施耐庵为何不写一笔呢?张青、孙二娘肯定识字,神秘头陀度牒上的法号为何不提呢?

这样的写法,为的就是写武松“命中有佛缘”,这张度牒原本就是属于武松的。因而,当武松在十字坡酒店换装时,施耐庵不断的以孙二娘、张青、武松的话,暗示这个神秘头陀就是武松在佛门中的分身影子,江湖上的武松便是道家的“妖魔”,专干“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勾当。

这段讲述,也请看官们参照上一个回答,此处不再多讲。

宋江原本可以做武松的人生导师,在柴进庄上,武松一遇到宋江,“前病都不犯”了。但是,此后的武松却犯了更大的病。



刚刚辞别宋江,武松便有侠义之举,景阳冈上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阳谷县杀嫂、杀西门庆,也可算作见义勇为之举。但是,发配孟州之后,便帮助孟州牢城一个十分邪恶的恶势力头子施恩以黑制黑。施耐庵告诉读者,武松赶走了蒋门神,施恩“重霸”孟州道。为何是“重霸”?因为,施恩有武松坐镇,变本加厉的敲诈客商与过路妓女,施耐庵说,施恩“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加倍盘剥快活林的赌坊、酒坊。

因为以黑制黑,便导致了血溅鸳鸯楼惨案,该杀的不该杀的,一十五条性命丧于武松之手。

因为罪孽深重,当武松换了行者装束,便幡然醒悟,上二龙山落草,期待朝廷招安,赦免自己的罪责——武松才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

武松落草之地是“二龙山”,实际上去的是宝珠寺,行者入寺院,这才是武行者回归本真,找回自我的开始。

武松与佛有“命中之缘”,所以,仅凭道家“天魁星”劝诫,依然难以斩断魔心。真正入了佛门,才能了结这段佛缘,修成英雄武松。



鲁智深、武松都将成就非凡“正果”

这一段,将回答题主所说的“鲁智深圆寂,武松终老六和塔”的问题。

鲁智深的“正果”是不是圆寂,这要问智真长老。当初,为剃度鲁达,智真长老与五台山所有僧人都抬了杠。为平息众议,智真长老上了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用了一炷香的功夫,这位神僧云游五行之外,调查了鲁达的前世今生,果断预言道:

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 等皆不及他。

智真长老知道了鲁达“上应天星”,什么意思呢?“天星”指的是道家的北斗七星群中的三十六天罡星,也就是说,智真长老知道此人来自于道家,咱佛家只是帮助道家度化“妖魔”。

《水浒传》中有非常多的佛、道符码,但凡重大事件出现时,就有佛、道两家如影随形。比如,晁盖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劫取生辰纲故事中,又出现了王灵官诞辰(六月十五)、灵官殿、观音庵等等信息,施耐庵说的是佛家度化道家妖魔,梁山“替天行道”是佛道联手的大聚义。




因而,智真长老明知鲁达是道家“妖魔”,却要坚决的剃度他。而且,智真长老预言,五台山所有的僧人的正果都不如鲁达。这个正果,当然也应当包括道家的、佛家的,并不是以“圆寂”这个佛门正果了结鲁智深,道家高人去世,还叫“羽化”呢。

续书《征四寇》胡言乱语,造了一个假智真,又编造了一道假佛偈,诓骗读者,让鲁智深无缘无故的死了,“圆寂”算什么正果?

说“五台山参禅”时的智真是个假的,除了这段故事原本就是最后加入续书的缘故之外,假智真一开口就把鲁智深叫“徒弟”就露馅了。

鲁达是道家中人,来到佛门,智真得以礼相待,赠予“智深”这个法号,就是与自己同辈了,智真、智深原本就是哥俩(师兄弟)。更重要的是,“智深”就是鲁智深正果的标识,花和尚将与智真一样,做到大寺院的住持方丈。

从大相国寺的“智清”,以及“二龙山”宝珠寺这些伏笔来探轶,鲁智深肯定要做到东京大相国寺这等皇家寺院的住持方丈,这才与“智”字辈的身份匹配,怎么就无端“圆寂”了呢?

做了东京大相国寺的方丈,这是鲁智深的佛门之缘,也是其佛门正果,难得智真长老度化了这么一位“天孤星”,大闹五台山造的孽,花和尚必须给佛门以回报。



鲁智深、杨志、武松在曾头市的会师,则暗伏了这三人肯定会出现在七十回书之后梁山抗金的队伍之中,鲁智深还有可能以大相国寺为据点,参与东京保卫战。这一点,是林冲点了题的。

林冲在朱贵酒店题诗中有一句“京国显英雄”,大概是为林教头在东京保卫战的英雄之举伏笔。林冲与鲁智深是结拜兄弟,国难当头之际再度奋战在东京,则是照应了他们前七十回在东京所经历的故事。

鲁智深以道家天孤星的身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则是他的本分,也是道家的“正果”。

武松入了宝珠寺,从此与鲁智深成了生死搭档,简直就是形影不离。因而,武松的“正果”应当与鲁智深相似,肯定不会在六和塔终老。

同样,武松景阳冈打虎故事中的一个寓意,就是他参与东京保卫战的一大伏笔。

《征四寇》说武松在征方腊时折损了左臂,这是根本就没有理解“天伤星”的含义,想当然让好汉武松变成了废人。“天伤星”是伤别人,而不是伤自己,假如是伤自己,这个“天伤星”岂不是脑子有病?

七十回故事中,但凡是招惹武松的人,哪个不受伤?武松在抗金战场上所向披靡,挡者必死。伤,在《水浒传》中更多含有“死”的意思。



梁山不止鲁智深、武松有佛缘

其实,梁山真正的佛家弟子是托塔天王晁盖(毗沙门天王),而最有佛缘的则是美髯公朱仝。

生辰纲劫案被破获后,何涛带着郓城县马步军都头前往东溪村捉人。朱仝、雷横心照不宣,准备放走晁天王。于是,不约而同的到东溪村村口的“观音庵”集合部队,仿佛是接受佛门指令,放走佛教的护法天王。

朱仝误失小衙内这段故事的背景,施耐庵做了特别安排,说的是盂兰盆大斋之日的前半个月。这天,朱仝带着小衙内去看河灯,是绕着地藏王菩萨寺看了一遭,然后才来到河边。



盂兰盆大斋之日,其实也是道家的中元节,朱仝的故事被安排在佛道两家相同的节日中,说明朱仝的佛缘是非常深的。

关羽的形象在梁山有三个分身,朱仝得其“义”、关胜得其“勇”、宋江得其“忠”。因而,朱仝义气深重,放走过晁盖、宋江、雷横。

放走晁盖时,与观音庵有关,义释宋公明时,则更与佛结了善缘。

书中写道,宋江杀了阎婆惜躲藏在家,谁都不知道宋江的藏身之处,只有朱仝知道,宋江藏在了佛堂供床下的地窨子里。

地窨子里藏着道家的“天魁星”,是不是正对应了伏魔大殿的地窖呢?而在地窨子上的供床上供奉的是三世佛。



这样的描写有两重含义,第一,还是在说朱仝与佛有缘。第二,说的是道家的“天魁星”也得在佛的庇佑下“替天行道”。道家的天魁星都需要佛的度化,何况本身就与佛有缘的鲁智深、武松呢?

因而,梁山之上,是晁盖、宋江“一同替天行道”。施耐庵《水浒传》的大主题是“替天行道”,在这个大主题下,“佛道合一”是其宗教思想的终极表述:佛道联手,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鲁智深、武松兼具佛道两家责任,怎么能置道家“保境安民”于不顾,说坐化就坐化了,说终老就终老了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梁山一百单八将都与佛有缘,不仅鲁智深、武松而已。

4

梁山一百零八将中,善终的不只是鲁达和武松,还有阮小七、林冲、燕青、李俊、童威、童猛。

阮小七因穿龙袍没有当官回家捕鱼。

林冲由于生病在六合寺养病而终。

燕青浪迹天涯。

李俊、童威、童猛去了暹罗国。

一百零八将中,鲁达和武松虽然杀人,但他们都出于一颗佛心。

鲁达杀了镇关西,是因为同情卖唱女金翠莲,可见鲁达的佛心。

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是因为武大郎的死,他感念哥哥的养育之恩,也是佛心可见。

所以鲁达武松虽然打打杀杀,外貌凶恶,确是心性本善,天生的佛性。

5

不要钻研太深,小说都是虚构的。

6

魯智深蒙智真長老切指迷津,武松看破紅塵艱辛,心灰意冷,況又殘疾。二人出家,皆有前因後果。

7

这是施老先生对佛的尊崇,让两个有一点侠义心思,却爱冲动杀人如麻的猛汉最后向佛,教育后人不管你如何强烈难训,做恶多杀戮。只有被佛相中,你将善终一生。施先生用心良苦。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