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西方媒体认为隋炀帝远超秦始皇,才是中国的千古一帝,你认为呢?

西方媒体认为隋炀帝远超秦始皇,才是中国的千古一帝,你认为呢?

2020-10-02 04:01阅读(65)

西方媒体认为隋炀帝远超秦始皇,才是中国的千古一帝,你认为呢?:这个问题有些错误:首先,西方媒体确实肯定了隋朝的皇帝,但不是隋炀帝,而是隋文帝杨坚;其次

1

这个问题有些错误:

首先,西方媒体确实肯定了隋朝的皇帝,但不是隋炀帝,而是隋文帝杨坚;

其次,西方学者并没有认为隋文帝远超秦始皇。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者的观念中,秦始皇都是中国不可撼动的第一帝。



题主所说的西方媒体,指的应该是美国学者麦克·哈特。他在1978首次出版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该书的出现,首次以排行榜的方式,对人类数千年中各领域杰出人物进行了筛选。

此书虽然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但总体而言仍具权威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被视为评价人类历史人物的经典著作。该书先后被译成15种语言的版本,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

虽然是西方人的作品,但由于在历史上不可辩驳的辉煌表现,中国人在这一榜单中占据了重要席位。比如排名最高的是孔子,位居第四;蔡伦,第6。而在政治人物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人毫无疑问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位居第18(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中派排名最高的帝王,紧随其后的是凯撒),麦克·哈特给出的理由是,秦始皇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模式。

此外,还有两位中国皇帝位列榜单之中:成吉思汗,排名第21;而另一位,并不是汉武、唐宗宋祖,而是对一些朋友而言略显陌生的隋文帝杨坚(位列第82)。麦克·哈特的依据是,这位皇帝建立了隋朝,并开创分科考试,是人类人才选拔制度的伟大创造。



对这份榜单,我们暂且不做评价,但就对隋文帝的评价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个人认为,杨坚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完全可以与汉武、唐宗并驾齐驱。他的作用,与秦始皇类似,是一位推动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的帝王

其一,结束了近300年的南北分裂

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以来,一直到公元581年隋王朝建立,中原已经分崩离析了近300年。这期间,虽然也一度出现了前秦、北魏这种现象级的强大帝国,但距离统一中国这一目标总是差临门一脚。

直至公元589年,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后,杨坚以杨广为总指挥,仅仅历时数月,刚柔并济、兵不血刃(相对其他时期而言)的覆灭南陈,宣告当初西晋司马氏引发的中原分析局面被正式终结。

结束地理上的分裂不容易,但消灭造成分裂的深层根源更难。



其二,将南北整合为一体的文化、政治、人才制度改革,为后世奠定基础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大乱,表面上看起来是武力引发,本质上是当初西晋政治、文化、民族政策的全方位失败。其后的数百年间,没有任何一方能够以制度的力量,来彻底解决权臣篡位、世家擅权、军人反叛、民族对立等种种难题。

当初北魏孝文帝推进了全面汉化改革,但在北魏灭亡后,北齐和北周的一些统治者,都曾热衷于鲜卑化\胡化,比如宇文泰就曾命令汉化的鲜卑人必须恢复原有姓氏,甚至还要求汉人将士跟随自己主将的姓;

倡导汉化的北周武帝宇文邕虽统一了北方,但随着他的英年早逝,这一进程被搁浅。而杨坚掌握北周大权后,颁布的第一项重大政策,就是下令全国恢复汉姓,他自己就祛除了当处被赐予的胡姓“普六茹”。

为了推行汉文化,公元583年,杨坚正式发布诏令收集民间藏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没过几年,隋朝藏书就达到了37万卷、77000多类(唐玄宗时藏书最多时只有8万卷)。



杨坚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后,杨坚立即废除了北周六官制,设置了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等五省,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这一框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兼顾集中性与效率性,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杜绝了权臣篡位的风险,也成了后世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改革地方机构,将地方官制从州、郡、县三级,精简为州、县两级,裁汰冗官,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人民负担。

当然,杨坚的最大贡献,就是被全世界学者赞不绝口的科举制。严格来说,这一制度在唐朝时正式形成,但思路与雏形是出自杨坚。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使得“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阶级固化严重,掌控国家权力的门阀世家醉生梦死,下层精英报国无门,这正是当初西晋覆灭的重要制度原因。十六国及南北朝期间,虽然草根人才层出不穷,但在各政权的制度层面,按照出身取才的做法仍大行其道。

据《隋书》记载,公元587年,“制诸州岁贡三人”,杨坚要求,每州每年,必须推选三个文采好、能力佳的人才到中央任职,这被视为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的开端。经过其后隋炀帝杨广,以及初唐皇帝的完善后,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员,成了其后上千年中,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它打破了以往的阶级藩篱,使各个阶层的人才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彻底改变了过去上千年的贵族政治生态。



其三,以最具效率的方式解决外患,扩大中原生存空间

南北朝后期,北方草原的霸主是新兴的突厥人,这是个“威服塞外诸国”的强大政权,曾经让当初的北周、北齐争相进贡、和亲示好。

隋朝建立之初,突厥屡屡侵犯,就像当初的匈奴袭扰西汉一样。对此,杨坚软硬兼施,一方面分道还击,另一方面采取长孙晟“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建议,利用突厥首领之间的矛盾,进行离间、分化。

最终,在隋王朝软硬实力的双重打击下,突厥为东西两部,东突厥部启民可汗称臣,上书称隋文帝为“圣人可汗”,这也是中华天子兼异族国君的开端,后来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显得水到渠成。

此外,杨坚还击垮了吐谷浑,逼迫对方称臣;安抚东北的契丹、靺鞨等族。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隋王朝对周边游牧民族保持着强大的压制与控制,再度确立了东亚大陆文明的藩属体系,拓宽了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



其四,文治武功,成果惊人的开皇之治

杨坚对中原发展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废除南北朝期间残酷、混乱的法律,制订《开皇律》,取消了宫刑、车裂、枭首、灭族等残酷刑法,采取死、流、徒、杖、笞五种刑法,这就是封建五刑制;与过去动不动车裂、灭族等残酷刑法相比,隋朝的刑法是中国法治文明的一大进步;595年,明确“死刑复奏制”,即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执行,这种对生命的的慎重态度,时至今日仍具有积极意义。

修建大兴城,即隋唐长安城。至此之后,都城的均衡对称格局开始形成,皇宫、皇城、民居三个部分相对分开,改变了以往历朝历代都城缺乏布局、设置混乱的局面,极大影响了后世的城市建筑理念。

此外,杨坚在全国各地修建粮仓、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再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改革府兵制,实行“兵农合一”的制度;提倡俭朴、勤政爱民,当国家财政富足时,经常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比如统一南北后,下令江南“给复十年”,即免除十年赋税,其他各州诸州则免掉当年租赋;公元592年,他得知“库藏皆满”后,认为:\"宁积于人,无藏府库”,下令河北、河东田租减免1/3。这与其他朝代横征暴敛的帝王完全是两幅作风。



杨坚在位的20多年间,中原王朝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编户大增,人口从最初的462万户发展到顶峰的870万户,不仅一改过去近300年间的混乱局面,也为其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因为杨坚的年号为“开皇”,史学界称这段时期为“开皇之治”。

不过很可惜,杨坚的卓越成就,被他好大喜功的接班人杨广挥霍殆尽。严格来说,杨广并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只是即使实力强大如隋王朝,也经不起他无视客观规律的无限制折腾。

2

秦朝和隋朝执政时间都很短暂(秦朝十五年,隋朝三十八年),而且秦始皇和隋炀帝都留下了暴君的形象,但这两个朝代的历史贡献是很大的。这些贡献都与秦始皇和隋炀帝是不可分的。

秦始皇的伟大功绩在于:首先,在他的带领下,秦朝结束了六国的割据局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第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这些办法的实行,便于政策、法令的推行,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典籍的保存。第四,修筑长城,防御了外族的侵扰,表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高度成就,成为闻名世界的伟大古迹之一。

隋炀帝沿习其父隋文帝创立的科举制,改革任官制度,为遮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门径,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更主要的是,他一上台就下令营造东都和开凿大运河。大运河总长五千多华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如果把这两个人两相比较,撇开他们的暴政,单从功绩上讲,应该说秦始皇的功劳是很大的。




3

我是青岩,我来回答。

我认为秦始皇嬴政成为千古一帝,当之无愧。秦始皇与隋炀帝都是中国古代的帝王。西方媒体以西方的视角来审视两位帝王的功过得失本就不够客观。更不要说用他们的眼光来评出中国的千古一帝。可笑可笑。

我在这里阐述一下,我得出此观点的理由:



隋炀帝其父杨坚也就是隋文帝。隋文帝乃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改革地方制度,巩固了中央集权。削减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国家农业生产,稳定国家经济。南下灭陈完成国家的大一统。他还重视防御北方边患,对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可以说隋文帝死后交给隋炀帝的是一个政治稳定,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但隋炀帝登基为帝以后短短的14年隋朝就灭亡了。

隋炀帝开科举制,对后事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修建大运河,造福子孙后代。但他的功绩远远比不上他的残暴出名。

隋炀帝公元604年登基。他淫乱后宫,霸占他的继母。残忍好杀不听忠言。

大业元年(605年),下令修建东京 同年又下令修建显仁宫。

大业三年(608年)下令征集天下百姓修建京杭大运河。同时命令王弘等人到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以备运河完成之际下江南游玩之用。

大业五年(610年)隋炀帝下令在洛阳建造天经宫。同年下令修建南苑《南苑为皇家园林,方圆二百里内有大湖长十余里,建有仙山 ,楼阁无数。广搜天下珍宝藏于其中》。

大业六年(611年),隋炀帝带领嫔妃 诸王 百官宫女等等随行二十余万人一起游览大运河,衣食住行均由各地方供给,劳民伤财。

大业七年(612年)至大业十年(615年),隋炀帝三次亲率大军(一百三十余万,民夫二百万)攻伐高句丽均大败而回。

隋炀帝对修筑园林开凿运河工期要求十分苛刻,服徭役者累死十之七八。再加上连年的劳役征战,使得贫苦大众民不聊生。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诸侯也都起兵反隋。国家陷入飘摇之中。

大业十四年(619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的叛军缢弑于江都宫,走完了他残暴的一生。

这就是隋炀帝把一个江山稳固的大隋朝用短短的十四年就败光的全过程,

这种人怎能配的上千古一帝。



我们再来看秦始皇,始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皇帝也有人称他为暴君。但始皇帝的记载多出于文人之手,对他的记载因为《焚书坑儒》之事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偏颇的现象。始皇帝作为天下一统的第一人,文治武功皆非凡人可比。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第一次使得中华大地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国家的统一,也让人民得以放弃原有的国家族群观念,为后世(汉民族)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欧洲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就是在历史中缺少了像始皇帝一样能够实现大一统的人物)。

始皇帝统一全国后,开设帝制。实行授田制,使百姓均分天下土地。

始皇帝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 车同轨)极大的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为后世中华名族面临多次的外族入侵,仍然屹立不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始皇帝统一全国后统一(钱币 度量衡)极大的加快的各民族的沟通,使的各个民族融合成一个统一民族的速度大大加快。

始皇帝统一全国后取消分封制,设立郡县制。使得中国真正的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不是诸侯林立的一个个邦国。

始皇帝做出的以上几点,都是实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没有始皇帝就没有以后的二千年中华大一统的局面。也不会形成汉族这个伟大的民族。

始皇帝(焚书坑儒),焚书是指非博士以下官员不的藏有诗、书、百家语者。农书与科技书集不在此列。坑儒是指始皇帝杀了为祸人间的“方士”把他们的尸体堆砌在路边以儆效尤。并非世人所说的焚烧天下书籍,坑杀无辜的儒生。这都是误传。

秦始皇所做的贡献是开创性的,也是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基础。他的一生七分功劳三分过。

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4

这种“论调”,吾不敢苟同。话说,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可不止一人。有“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也有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甚至朱元璋被称之为“千万古一帝”。然而,隋炀帝被称“千古一帝”之说法,倒是很少听到。至于“千古一帝”之中谁排第一,恐怕也是没有定论,不好评判。所以说,该如何比较谁才是中国的“千古一帝”呢,中国人自己心里也没有数,更遑论西方媒体乎?

  • 无可否认的是,西方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的一些看法,也会对国内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好有坏了。时至今日,西方媒体依然掌握着“国际话语权”,既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有巨大的力量来重新认识历史。

西方媒体的强势由来已久,根深蒂固。15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的手段,迅速获得了“原始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发展一日千里。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社会转型成为了必然。此后,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发展步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因此,打破了东西方文明长期以来形成的平衡,西方文明强势逆袭了。相应的,西方媒体也顺势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呼风唤雨不在话下。

至于中国的话题,在西方媒体当中更是从未缺席过。“启蒙运动”时期,兴起的“中国热”,一直持续到了当下。不过,需要厘清的是,当时的讨论是偏向于学术性,比较严肃。而时下西方媒体之“论调”,则要谨慎对待了,不乏有恶意揣摩之辈。毕竟,西方媒体有他的立场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历史人物就是很好的例子,史观不同吧!所处的环境不同。

看待中国之人、事,一定要回到我们的历史背景当中去。借鉴是可以的,学习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等,但不要被西方媒体所左右,进而影响我们对一些历史的评判。比如,对隋炀帝和秦始皇的评判,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比较,一定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看法和史观,不要带歪了。

总之,西方媒体对中国历史的评判,我们要客观看待。而对于秦始皇、隋炀帝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客观、全面、准确地去看待。

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绝对灭有西方媒体这么说,倒是某位领袖这么说国,认为隋炀帝有贡献。

隋炀帝的贡献并不大,主要就是修建了大运河,其余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什么贡献。

就大运河来说,杨广所开凿的运河其实是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旧河道,加以疏浚。

隋炀帝并没有开掘出一条大运河,这是两个概念。


水利专家对这方面说的很好:在杨广以前,如曹操、邓艾、桓温、刘裕,对河淮交通,均常施力,隋炀帝以后,如唐如宋,亦须时常浚汴,始能利用,充其量,隋炀帝不过加工较完满之一员,其过度推崇者,一方面由昧于水利之历史,别方面则根于事经创作便可享成之依赖心理。

所以,大运河是隋炀帝的功劳,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而且,大运河需要不断疏通,绝非开凿一次就完好了。隋炀帝以后历朝历代,都必须不断疏通。

而大运河有5000多里,隋炀帝的开凿和疏通只有六年的时间,说明他也没有做的太多。



至于隋炀帝其余的行为,基本都是劳民伤财的昏招,毫无意义。

必须四面征讨,多次远征高句丽,不顾后勤不足瞎打胡打。

还有各种劳役和兵役,搞到老百姓无法生活,群起而叛乱。

要知道,隋炀帝的老爸隋文帝,好不容易才打垮了陈朝,收复岭南,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多年战乱。

隋文帝是590年统一全国,而隋炀帝是604年上台,605年讨伐契丹,612年攻打高句丽,615年攻打突厥。

除了打契丹略占上风以外,其余作战全部惨败。

而当时国家尚且元气没有恢复,这种时刻就随意穷兵黩武,等于是自取灭亡,还害苦了老百姓。


比如第一次攻打高句丽,因隋炀帝胡乱指挥,后勤补给奇缺,最终导致大军不战自溃。

三十万五千隋朝陆军渡辽攻高句丽,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

最终就是隋炀帝把隋朝搞垮了。

这种人如果叫做千古一帝,那么溥仪也可以成为旷世明君了。

6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提及的我国封建社会的几个有作为的皇帝,可以称为千古一帝吧。其中秦始皇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暴君形象,只是到二十世纪,随着时代发展,认知的提高,秦始皇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到现代就抬到千古一帝的宝座上了。至于隋炀帝杨广,虽然据说外媒捧得很高,但国内史学界对其认识,大致未变,更谈不上什么千古不千古的问题了。

经过多年的争议,秦始皇由暴虐之君成为千古一帝,基于他的所作所为是中华大统一的首位皇帝。他的建树,大家都基本了解,再次叙述就是累赘了。本人过去对此也基本论述过,不想重复。只是强调,秦始皇为千年一帝是实至名归,无可置疑。

至于隋炀帝的功过是非,却是众说纷纭,很难统一。据说西方媒体及历史研究者对隋文帝杨坚高看一着,比秦始皇还厉害。至于隋炀帝,题目上说是千古一帝,不知来此何种外媒报道?道听途说的东西现在太多,乱翻案的文章不计其数,孰是孰非,实难分辩。加上电视剧的隋唐演义得如此之多,彻底巅覆了人们的认知,暴君即刻变成明君,立地成佛,成为千古一帝了。本来杨广为隋明帝,李氏唐朝改他为隋炀帝,一字之改,性质就完全变味了,叫他千年不得翻身。正如胡适先生说的,历史真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隋炀帝杨广身上体现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啊。

其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延续社会文明,利于祖国统一,壮大中华民族的帝王,还真要看其主流,如果仅抓住其暴行不放,历史上不是暴君的真没几个。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首当其冲,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唐太宗弑兄杀弟,朱元璋的杀戳功臣,清帝的文字狱,一个比一个残暴,如果以此为证,他们哪里谈得上千古一帝,简直就是与杀人魔王有的一比。

因此,对这些皇帝的主要作为,应放到大中华发展的历史中去考察,如果没有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推行的文字统一,建制统一,中国民族照此发展几千年,仅从这一点上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美名当之无愧。至于杨广的一些作为,开科取士推行科举制,对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非常有利,开通大运河,苦了当代,却利在千秋,当时激起民愤,引发农民起义,但现在这条运河还在起作用,造福后代。至今争议不断,对他的评价存在绝然不同的意见,难下结论。

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历来意见难于达成一致。比较一致的看法,再过若干年可能还会生变。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时间长,大一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不管怎么变,中华大家庭的优良传统不会丢,只会加强。所以对历史上对此有贡献的帝王当然应该肯定。所以讲虽有暴行的秦始皇能称为千古一帝就毫不奇怪,甚至名正言顺了。

7

隋炀帝与秦始皇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在伟大帝王之列。可以说,两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如果非要问哪一位属千古一帝?我认为,他们都称得上千古一帝。

秦始皇灭掉六国,在中华大地上首次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后世中国留下了大一统思想。他在国家治理上实行郡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中国找到了一条治国之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郡县制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的基石。他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政策,为中华民族永葆大一统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统一书写文字,为汉族语言文字的统一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秦始皇还在前朝修筑长城的基础上继续修筑,为在冷兵器时代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保障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炀帝被后世史家评价为暴君。但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一是亲率隋军平定南陈,一统天下,结束了自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战乱局面。二是开凿大运河,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甚至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三是始建进士科,是为之后历朝推行科举制度的开创性工作,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重大、极其深远的大事。四是重视文化建设,组织学者整理文化典籍加以收藏,为保存中国古代典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诏命天下编撰地方志书,成为编撰全国性方志图书的开端,影响极其深远。五是加强外交工作,促进了隋朝与周边各国的联系,扩大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为唐朝继续扩大对外交往交流作了开创性工作。

总之,秦始皇和隋炀帝,两大帝王在他们执政期间,都对中华民族成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功大于过。他们都属千古一帝!

8

首先纠正一下你这个问题,西方媒体认为的是隋文帝杨坚超过秦始皇,而不是隋炀帝杨广。这在西方人写的一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皇帝》中说隋文帝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第二才是秦始皇。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基于罗马帝国情结,称赞隋文帝的再统一

罗马帝国是欧洲唯一统一过的国家,所以西方人很推崇它。罗马帝国开始于公元前27年,相当于西汉末期的汉成帝刘骜时期。在此之前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年27年1月16日,罗马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意为至尊·至高无上的意思,之后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建立了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兴盛时面积达500平方公里,人口6500多万人,主要控制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南部、西部。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西罗马帝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除了查理曼大帝短暂统过外再没有统一过,因此西方人十分怀念罗马帝国,有浓重的罗马情结。

中国自东汉灭亡后就陷入了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期间经历了三国分裂,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立时期,到隋文帝灭陈已经是公元589年。因此西方认为若是没有隋文帝的再统一,中国会和欧洲一样分裂成许多小国家。

那么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西方人为什么不推崇呢?因为现代的西方人比较讲究个性,喜欢各民族独立,他们认为东周的各诸侯国是周天子分封的,是合法的国家,秦始皇灭六国那叫侵略,是不合法的,是强占了别国的领土和人囗,应当受到谴责,而隋文帝则是恢复汉帝国统一的本来面貌,是合法的。

二是西方人注重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隋文帝在改革创新方面超过秦始皇

隋文帝建立建立隋朝后开展了大规模改革创新,首先实施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系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部。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中国后来的政治模式。

其次,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实施州县两级制,全国已精简地方机构达40%,仅存郡190,县1255个,并精减人员编制,实施定员定编。第三,废除酷刑,修订《开皇律》,废止一大批酷刑恶法,大大减少了法律的残酷和野蛮性。第四,继续实施均田制,坚持耕者有其田。第五,建设义仓振济灾民,加强对穷苦百姓的保障。

最主要的一条建立科举取士制度,废除三国以来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重才学而不重门第,虽庶族寒门,只要有才能也有机会当官。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特权,对后代影响很大。

秦始皇在统一后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创新,如统一文字,统一了车轨,统一了货币,统一度量衡。废除诸侯分封制,全国推行郡县制。废除贵族特权制,实施三公九卿制。在军事上修建万里长城,在交通上修建秦直道、全国驰道等。

但西方人认为隋文帝的创新力量大,实施的是文治,对国家和人民好处多。秦始皇推行的是武治,是把秦国原有的东西强加给东方六国的,有点强迫人的意志的观念,是专制。所以西方将隋文帝放在秦始皇之前,成为中国最伟大的皇帝。其他如中国最推崇的汉武帝、唐太宗等都不如他们。

9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海内,开创帝制,加强中央统治,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不过是为了游山玩水),怎比?

10

隋炀帝跟秦始皇无法对比,但是毋容置疑的是,二人都是杰出的大帝。

秦始皇继先祖数百年之业,更兼励精图治,历史上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统一了中国,其业绩是无比伟大的。

隋炀帝接过父辈的旗帜,知人善任,真正结束了汉末以来四百余年频繁分合的中国故事,为唐宋数百年治世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当然是卓著的。

对秦始皇和隋炀帝的贬抑仅仅是封建历史的操作,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秦始皇和隋炀帝会给予崇高的历史定位。当然,这两位皇帝都有自己的严重缺陷,但那是第二位的,没有哪个皇帝的缺陷比他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