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为什么要执着于打马岛战争?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为什么要执着于打马岛战争?

2020-10-01 16:32阅读(65)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为什么要执着于打马岛战争?:马岛战争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马岛,即阿根廷口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之福克斯群岛。这是

1

马岛战争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

马岛,即阿根廷口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之福克斯群岛。这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的群岛,距离阿根廷300多海里,距离英国有8000海里远。

关于这个群岛的主权,英国和阿根廷方面一直有争议。群岛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阿根廷脱离西班牙独立,声称拥有对该群岛的主权。1833年被英国占领,此后一直处于英国实际统治之下。但阿根廷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

1958年,阿根廷将马岛问题提交到联合国。

196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该群岛属于殖民地问题。

1966年,英国和阿根廷开始了归属问题的谈判。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觉得英国是在故意拖延,失去耐心,派军队进驻马岛,战争爆发。

同年6月,阿根廷战败撤军,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统治。

以上是马岛争端的大致过程。

英国选择战争,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考虑。

一、被动应战

谈判了十几年都没啥进展,阿根廷失去了耐心,决心采用武力占领马岛。

对于英国来说,马岛在英国治下一百多年,阿根廷的这种行动无疑等于侵略。

应对侵略能怎么办呢?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一般是先通过外交途径劝说对方撤兵,然后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武力驱逐。

当时美国试图调停,劝说阿根廷撤军,阿根廷不为所动,因为阿根廷认为谈了十几年了,也没谈出个花儿来,不如直接动手。现在既然抢到手了,当然不能轻易让出去。

外交劝说无效,那英国也只能动手了。如果不动手,那就显得英国太软弱可欺了。

而且美国很明显是站在英国一边的。

二、马岛本身的地位问题

最开始英国并不承认马岛是殖民地,马岛上最初没有人居住,后来的移民也都是英国人,到今天岛上居民也不过才3000人。

20世纪60年代,正是反殖民斗争的高峰,所以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是有时代背景的。

英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自然成了众矢之的,马岛被列为殖民地也就可以理解了。

对英国来说,其实它是不想放弃任何殖民地的。放弃只不过是无奈之举,实力不够罢了。背后又有美国和苏联捣乱。

英国放弃的殖民地,大多是当地人民要求独立,并且斗争的结果。马岛不存在这个问题,上面人数太少,而且属于自治状态。岛上的居民既享受英国公民的待遇,还不怎么受管制,何乐而不为。

马岛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它靠近南极洲,往东就是麦哲伦海峡,可以控制南大西洋航道。作为一个海洋国家,英国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马岛这个战略要地。

三、战争是英国内政的需要

自从苏伊士运河丢了以后,英国的衰落趋势非常明显。殖民地纷纷独立,加上石油危机,英国的经济也在走下坡路。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经济上力行改革,试图重振英国。但光是经济改革,并不能唤起英国民众日益沉沦的意志。

撒切尔夫人觉得只有让公众感到受辱,才能刺激到公众。而战争则可以重新凝聚英国民众,还能改善保守党无能的形象。

此外,当时在马岛附近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说储藏量是北海油田的十倍。这对于在石油危机受到沉重打击的英国来说,无疑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各种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决定了英国的选择。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哟。

2

主动放弃和武力夺取完全就是两码事,如果英国就这么认输了,大英帝国的国际形象全毁,以后会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因此即使再困难,英国也要用武力将马岛夺回来!

虽然英国大英帝国的光辉已经不在了,但是也不是对边来个人就能欺负的。在马岛问题上,阿根廷最先还是采取与英国谈判的方式解决,但是谈判很快就谈崩了。这时候阿根廷国内环境矛盾重重,于是用武力夺取了了马岛,并俘虏了岛上的驻英士兵,这就是不宣而战了,如果是谈判英国退了还好说,既然已经达到了战争的地步,作为强国的英国如果退了,以后世界舞台就再也没有英国的落脚点了。

老牌强国也是要尊严的,那时候的英国还想着能不能将香港这些地方保下来,如果英国退缩了,那香港会不会被效仿,那里的敌人比阿根廷更强大,更不好惹!如果英国在战争面前退缩了,那么马岛以后,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英国的话语权了。

英国可是5大常任理事国,那也是世界大国,根本退无可退,只能应战!

3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阿根廷队凭借马拉多纳足以垂名足球史册的“上帝之手”与“世纪进球”,淘汰了英格兰队。赛后,英国抗议马拉多纳的手球,马拉多纳则说:上帝之手,是上帝对英国强占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下简称马岛,如称福克兰群岛则以英国角度)的惩罚。

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直是阿根廷人最大的隐痛,而英国则认为福克兰群岛(英国方面的称呼)本就是属于英国,阿根廷宣称福克兰群岛是阿根廷,纯属无理取闹。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的东南角,距离南美大陆数百公里。马尔维纳斯群岛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由大马尔维纳岛(英国称西福克兰岛)、索莱达岛(英国称东福克兰岛)以及一些小岛组成。

阿根廷认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自己,是因为该群岛距离阿根廷太近,而距离英国本土则有1.3万公里之遥。英国当然不会放弃马尔维纳斯群岛,明面上的理由是寸土不让,暗中还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决定英国不可能放弃福克兰群岛,即使与阿根廷开战。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爆发了著名的马岛战争,英国大获全胜,继续控制福克兰群岛。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在英国看来,福克兰群岛距离南极洲相对比较近。 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陆地,其实就是阿根廷与智利共有的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火地岛距离南极洲的南极半岛,约800公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要去南极,往往会先到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休整后就近前往南极。但是,乌斯怀亚是阿根廷的,英国显然不方便加以利用。而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火地岛偏东北方向,距离南极半岛也不远。如果英国能控制福克兰群岛,就可以就近前住南极洲。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没有人定居的大陆,总面积1400多万平方公里。南极洲虽然无人居住,但却有着丰富的资源。比如石油、煤、天然气、铁、铜,以及数不清的大鱼小鱼、虾。 由于南极洲的资源实在太多,各国都想在南极洲狠捞一把。有的国家相对温和,认为自己有权利在南极洲开采资源;有的国家则胃口大开,直接把南极洲地图划得七零八落,你一块我两块,吵得脸红脖子粗,其中就包括英国。 实际上,英国是欧洲主要殖民强国中,比较早在南极探险的国家。公元1772年,英国就派人登陆南极洲,而四年后,美国才脱离英国脱立。不过,英国在在南极洲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一般认为是在1907年,由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率猎人号登陆南极洲。为何呢?这次南极探险是英国官方支持的,给予大量资金。欧内斯特-沙克尔顿不负英国人期望,把英国的米字旗插在南极洲的土地上。

这次长途远征南极之后,英国意识到位于南美洲东南不远海域的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对英国的南极战略具有非同一般的跳板意义。一年后的1908年,英国认为福克兰群岛应该归属英国。 英国要的可不只是福克兰群岛,而是包括福克兰群岛在内的南极洲部分地区,包括南佐治亚群岛、南桑威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南设得兰群岛,以及距离福克兰群岛较近的南极半岛上的格拉汉姆地。英国对这些地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福克兰群岛属地。可见,福克兰群岛对于英国准备控制南极部分地区有多么的重要。 各国都想在南极洲分一杯羹,最终谁也没有达到目的。1959年12月1日,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如苏联、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南极条约》。条约规定,南极洲不能被各国瓜分,只能用来造福全人类的科学研究。

英国既然签了约,就要按条约精神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英国把军队撤出南纬60°以外。但是,英国还是倾向于不完全放弃对南极洲部分地区的所有权。不管英国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南极洲,福克兰群岛都是英国前往南极洲重要的战略跳板,在福克兰群岛不远处,散落着南桑威奇群岛、南奥克尼半岛、南设得兰半岛、南乔治亚群岛。英国如果放弃福克兰群岛,南设得兰群岛等群岛离南极洲大陆更近,不是更方便英国建设“战略跳板”? 这些群岛面积都不小,比如南设得兰群岛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南桑威奇群岛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但是,这些群岛常年冰天雪地,无法建设人类定居点。福克兰群岛就不一样了,虽然气候也较为“恶劣”,但福克兰群岛上有一座城市,人口达到2000多。该城,英国称为斯坦利港,阿根廷则称阿根廷港。控制福克兰群岛,英国就可以在斯坦利港进行进入南极的准备,而不用看阿根廷的脸色(去乌斯怀亚)。

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态度从来没有改变:该群岛绝对属于阿根廷。但是,英国却嘲笑说:有本来就过来拿吧!

4

福克兰群岛居民大部分为英国人,而且阿根廷行为不亚于日本偷袭珍珠港

福克兰群岛/马儿维纳斯群岛归属权原本英国与西班牙有争议,1820年阿根廷在西班牙手中独立时接手了马岛。然后1833年英国从阿根廷手上夺取,成为英国海外殖民地。但是现在马岛上居民大部分为后来移民过去的英国人,使用英语为主要语言,即使最近几次公投,都是98%以上支持率留在英国。英国当时跟阿根廷谈判中有放弃马岛的打算,但是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以及英国议会的不同意而作罢,所以英国自然也不愿意放弃。

但是1982年阿根廷夺取马岛手段是赤裸裸的打英国的脸。当时英国和阿根廷已经就马岛归属问题进行多轮谈判,但是阿根廷国内经济政治环境非常恶劣,军政府总统加尔铁里为了挽回政治危机采取铤而走险的军事冒险。

阿根廷自从1976年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建立极权军政府。但之后经济形势一落千丈,1982年由于大宗农产品价格降低,阿根廷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通货膨胀达到130%,GDP下跌5%,国内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军政府支持率跌至低谷。
加尔铁里采取如此冒险措施后,却不加强马岛防御和机场建设,寄希望于美国调解让英国承认现实,非常可笑和幼稚。

在这种情况下,加尔铁里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不宣而战夺回马岛。试图转移矛盾,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来挽回国内政治颓势。但这种行为就是完全赤裸裸的打英国的脸,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几百年来何曾受到这样的侮辱?所以英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完全被点燃了。

所以英国议会随后以全票通过对阿根廷宣战的提议,可以说加尔铁里的行为,已经彻底激怒了英国人。不亚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的羞辱,英国人不战也要战。
远征舰队返回泰晤士河口时,无数民众自发驾船欢迎返回的海军舰队。

5

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面积1.2万平方公里,周边渔产丰富,大陆架富含油气,它距阿根廷本土400公里,离英伦三岛1.3万公里,16、17世纪先后被英国、荷兰、法国等探险家“发现”并登陆,法、英都曾设立居民点,西班牙从18世纪后期控制该岛,阿根廷独立后宣布对其拥有主权,1833年英国赶走阿根廷人后在岛上驻军,阿根廷从未放弃对其主权诉求。

一战之后,大英帝国国土面积达3367万平方公里(本土仅24.4万),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2.5%,人口的1/4。在英国看来,福克兰是其发现的“无主地”,当时当地并无土著,这与殖民地有根本区别。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经济上采纳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政策主张,大力推行私有化。1982年赢下福克兰群岛之战,使英国在整个80年代重拾国威与尊严。

6

导言

马岛战争的背后是英帝国的殖民体系的崩溃的休止符。英国必须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国民利益的时候必然要打一仗,这是无法逃避的选择。也是必然的结果。马岛之后英国的殖民体系算是保住了,之后的有序退出也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是大英帝国最后的荣耀。

为什么会有马岛战争

了解历史事件先从原因开始说起。


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福克兰群岛,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群岛。主岛地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南纬52°左右海域。整个群岛包括索莱达岛、大马尔维纳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

这块对于我们来说不起眼的群岛到底有什么秘密?

先从发现的历史说起。


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首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

1765年英国人来了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定居者,但1770年被西班牙人逐出,西班牙人并于1767年左右买下法国居民点的全部产权。

此时的西班牙人还是挺厉害的。不过好日子也快结束了。

1771年英国人回来占领了西部,而西班牙龟缩在东部地区。1816年,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的阿根廷于1820年宣称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主权。

这也就是阿根廷为啥坚持对于马岛的主权的根源。但是英国人不管啊。

1831年直接派兵搞定。从此马岛就是英国的了。

二战后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转移到联合国。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就群岛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辩论。

但是阿根廷人想了办法,直接派兵占领马岛。这下英国人火了。必须打回来。

胜利者心里的不痛快

英国人用了72天时间夺回了马岛。这对于英帝国来说也是掉面子的事情。但是背后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南极洲的资源将有机会被英国人获取。1982年时,世界各国早已经对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详尽的勘察。仅仅这些已经明确的资源,就足以令世界各国为之狂欢。那么谁能占得先机,谁也就获取了相应的主动权。


马岛上空的空战最先掀起了英阿双方的正面较量,此后在双方的空中较量中,尽管阿根廷空军表现英勇,但阿军战机几乎全部败下阵来。在战争结束后,英军海鹞战机因为21:0的战绩而名噪一时,鹞式这型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也立即被媒体和众多分析家“神话”。

战争是残酷的。阿根廷付出的代价极大、他们在错误的时间和英国来了一次掰手腕结果输掉了马岛。这几乎是永久性的。

还能要回来吗?除非你的拳头足够大才行。马岛就是英国扎在南美洲的钉子,很硬。

7

首先,当时马岛属于英属地,并且驻兵宣称拥有主权,阿根廷趁英国撤军,马岛英军数量极少,根本无力抵抗!主权被侵占这是英国看来保家卫国的战役!

第二英国已然从日不落帝国落魄,但是其在世界上依然保留不少殖民地,假如马岛不夺回,会引起连锁反应!比如中国‘香港’!

3.尊严,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人欺负,脸上终究挂不住,还好几个‘老朋友’都支持那就打吧!

4.马岛资源丰富,对于英国这个岛国来说,无疑是更加不能放弃的!

5.阿根廷军事力量不强,尤其海空军力量,这与香港不同陆地上不去!

8

因为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英国的殖民地只是用来获取利益的,而且当时是英国体面的主动退出的,但是马岛则是英国的领土,比殖民地更具有政治意义。

二战之后,英国的实力大为衰减,根本就无力去继续控制广大的殖民地,再加上由于之前二战的影响,这些殖民地都兴起了独立运动,因此英国也顺水推舟,体面的退出了这些殖民地,但是依然保持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马岛就不同了,该岛属于英国领土,马岛上居住的都是英国人,而本国的领土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岛可不是低一个等级的殖民地,因此对于英国而言马岛自然不可轻易忽视。

而且更重要的是,马岛是被阿根廷武装夺取的,是彻彻底底的战争行为,这是对英国的挑战,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即使冷战时期国力大为衰减,但是依然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大国,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让阿根廷这样的国际小角色直接夺取英国的领土,而英国甚至不派兵还击,那么直接损害的是英国的尊严和长久利益,所以无论如何都是要击败阿根廷,收复失地。

9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理解马岛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其实也必须从这一角度出发。

马岛全称是马尔维纳斯群岛,其争议的起源无非是英国人认为马岛是英国人先发现的,而阿根廷人认为马岛是葡萄牙人先发现的,1816年阿根廷独立时,声称继承了西班牙人对马岛的主权。1832年,英国人又占领了马岛,从此就诞生了长时间的马岛归属谈判问题。

需要表明的是,马岛战争是由阿根廷主动挑起的,在开战前两个月,英阿两国还在纽约进行着谈判,阿根廷加尔铁里总统已经准备了“罗萨里奥”军事计划,打算武力夺岛。加尔铁里之所以准备付诸武力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阿根廷当时是军政府统治,国家经济疲软,通货膨胀严重,军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希望通过一场战争提高士气和转移目标,更为致命的是英国连续向阿根廷人表达了示弱态度,也造成阿根廷愈发的自信,毫无疑问这时候马岛就成为加尔铁里最好的目标。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

马岛战争爆发的时候,其实英国是毫无准备的,但阿根廷人没想到的是,这恰恰是帮了当时英国执政的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撒切尔夫人继1979年当选首相后,英国经济持续疲软,国力凋敝,失业人数翻倍,通货膨胀严重,以至于马岛战争爆发时,撒切尔夫人的支持率跌至不到25%,保守党的支持率更跌到18%。

战争爆发时,英国举国震惊,特别是看到马岛英军被俘虏的照片时,英国人愤怒了,人们纷纷忘记了英国当时的经济问题、失业问题,正是那句熟悉的话,“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手段”,而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果断的抓住这个扭转国内政局的最好契机,断然拒绝了国际社会的调节,毅然决定武力解决,用撒切尔夫人的话来说,马尔维纳斯群岛是大英帝国的领土,他不允许被任何人侵犯。

英国皇家海军以超乎欧洲其他国家预料的高效率、动员力,组建了特混舰队,远征八千英里马岛,英国将这次出征命名为“企业行动”(Operation Corporate),74天后夺回了马岛。

虽然马岛战争中英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内经济更加低迷,但马岛战争也唤起了英国人的爱国热情,爆发出巨大的团结凝聚力,而英国保守党政府和撒切尔夫人无疑是真正的赢家。

这其实也就是英国为什么执着打马岛战争的根本原因所在。

10

1.正因为大多数殖民地都得到独立,英国的国力日渐衰退,所以更需要保住马岛。

2.相比起阿根廷,英国虽然比不上美苏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大英帝国虽然没落了,但也不是你一个三流之辈来欺负的。

3.面对阿根廷的咄咄逼人,当年撒切尔身边的人曾跟她说,如果英国再退缩,那么马岛以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再会听英国任何一句话。所以说,如果英国还想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大国,就不能再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