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代替唯才是举,这是魏亡国的原因之一吗?

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代替唯才是举,这是魏亡国的原因之一吗?

2020-09-30 23:31阅读(67)

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代替唯才是举,这是魏亡国的原因之一吗?: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某种制度的建立,有其存在的好处,解决了一些当前矛盾,但有时也促发了另

1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某种制度的建立,有其存在的好处,解决了一些当前矛盾,但有时也促发了另一种矛盾,由初始的巩固政权统治,到后来的危害政权统治,这往往是推创者所始料未及的。三国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虽缓和了曹氏统治者与士族大家的矛盾,但也为曹氏统治后来瓦解埋下了伏笔。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是东汉州郡察举制的一种延续。初由曹魏大臣何夔发明,大臣陈群修订完善,经曹丕同意推行。选拔官的官名叫中正,一听“中正”就觉得很公平公正吧?中正官有大小之分,州为大中正,由州里推荐在中央任职的德高清正者担任。小中正为郡推荐的并由州大中正认可的官员担任。大小中正之下各有属员,分派到各地调查地方在仕或不仕的人员,将考察情况报大小中正,大小中正再将这些人员的信息填入人才调查表,并在表中将这些人才分为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表内详记年藉各项,根据家世、行状、定品,加入品评定语。家世就是出身门第,行状就是一个人的品行才能,定品就是给定品级。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调查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办法依然保留了东汉乡举里选意思,但对选拔官员明确了标准。如果这些大小中正真的很“中正”,自然能为朝廷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但问题是不少大小中正,行私舞弊,在品评时只看重家世和有关系的,高门望族的人自然就定的品级高,家世不高的,尽管德才高,也很难被定为高品级,因此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

那么曹丕为什么还要推行九品中正制呢?这就要从曹操说起了。曹操出身宦门,其祖父为宦官,这让东汉的名门望族很是看不起。曹操成了大汉丞相后,为了统一天下,为了稳定自己的地盘,自然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是形势所需;再者针对东汉末年州郡察举制的弊端,曹操是很清楚的,也看不惯那些高门显贵的自命清高。由于察举权都掌握在官宦高门手中,自然选出的都是一些德才低下者,如此人才怎能帮曹操定鼎天下?因此曹操就改革了选拔用人制度,提出了“唯才是举”制,在选人用人上破格选拔那些寒门有才能的人进入官府。曹操的这些举措,触动了高门士族的利益,他们就与曹操结下了矛盾,不积极支持曹操的统治。在东汉末以致魏晋,门阀士族是很有势力和影响力的,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曹魏统治就很难稳固。竹林七贤的消极避世,弥衡赤身骂曹,司马懿起初不愿接受曹操的征举就是很好的例子。暗流涌动的朝局,让曹操也有觉察,也不得不向士族倾斜优惠。曹丕做了魏王后,想代汉自立,就必须得到士族高门的认可才行,不给士族一些特权,就得不到士族的大力支持。同时选拔官员也非常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就这样九品中正制经曹丕同意,经士族高门的陈群完善修订,便应运而生了。

九品中正制的运行,受到了士族高门的欢迎,曹丕代汉自立自然也就取得成功,曹氏的统治也稳固了。但是九品中正制让士族高门有了特殊利益,再加曹丕严禁外戚宦官干政,严格限制曹氏宗族享有特权,导致朝中豪门士族冲斥,朝政也渐渐落入豪门士族手中,以致后来豪门士族的代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朝中竟无一人出面为曹氏叫屈喊冤,司马懿轻而易举地就篡了曹氏军政大权,后来其子孙又顺利代魏建晋,曹操的一世心血,白白便宜了三马拱曹的司马氏。因此,九品中正制也应该是曹魏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东汉实行察举制,察举最主要的项目是孝廉和茂材,孝廉是德,茂材是才,曹操当年就是举孝廉入仕,创立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则是举茂材。

察举制属于“乡举里选”,由当地有名望的长者评选后,地方官员上报给中央,合格者推荐给吏曹入朝为官,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大动乱,特别是末期,军阀混战,百姓居无定所,没人了,察举进行不下去,有的地方则被门阀士族所控制,察举失去了公正的依据。

特别是曹操为政治需要,实行唯才是举,吸收了大批门阀士族,滋生了矛盾和斗争,鉴于此情况,曹丕袭魏王后,采纳尚书令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何为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为九个品级,由中央派官员下到地方选拔人才,根据9个品级打分,再报给中央的吏部,这位派到地方的官员叫“中正”,由此可以看出,人才的选拔不再由地方推荐为主导,而是中央派人下去挑选。

于是,选拔人才的权力,从以前乡里到各级官吏,再到中央,现在全集中在“中正”一人手里,吏部在选任员官时,只能通过中正评定的人员授予官职,问题来了,如果中正听皇帝的,一切好说,如果中正听别人的,那就是别人的党羽了。

所以,从司马懿架空魏室开始,河内大族司马氏开始专政,中正的官员全由其委派,从上到下操纵荐举,曹魏后期已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天下都是司马家的,或者与其友好的高门望族,曹氏成了孤家寡人。

九品中正制本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结果君权旁落,人才都归了司马家,最后在中央曹魏与司马世家对立中,司马家轻轻拨弄,曹魏就灰飞烟灭,不能说曹魏的灭亡其因是九品中正制,曹魏自己守不住权力,就算是察举制,一样会灭亡,再者,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属于他举,换汤不换药的模式,只是换了波人罢了,曹魏自己发起的九品中正,最后灭亡了,跟制度没关系,只是人无能罢了。

3

曹丕想要推翻汉朝,必然要得到豪门士族的支持,而九品中正制则正是对士族们的“优待政策”。曹操唯才是举的策略使得自己在乱世中快速积累了一大批人才帮助自己打天下。而九品中正制则恰恰相反,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只要出身好,就能够成为上品,而寒门能力再强也只是下品。如此一来能够得到士族们的支持,有很多人拥护他替代傀儡汉献帝登基。

4

历史上著名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六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社会弊病,其创始人正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即位之初就将曹操之前“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改成了“九品中正制”,在人才选用上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动。

这种制度是当时社会的需要,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其诞生并发展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察举制”、“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曹丕重组权力中心

无论是曹操提倡的“唯才是举”还是曹丕首创的“九品中正”,其实在本质上都是延续了汉朝盛行的察举制,只不过是不同的表现形态而已。

曹操的“唯才是举”打破了之前以“道德品质”选拔人才的标准,“孝廉”的身份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能力”成为了唯一的标准。所以曹操手下的能人众多,但也有很多小毛病。比如许攸的贪财、许褚的嗜酒、荀彧的固执、郭嘉的不检点、杨修的小聪明等等。

这一批人在乱世当中是凭本事吃饭的,只要有能力,不论出身高低贵贱,都会在曹操手下人尽其才。

但是,这种情况在曹丕即位的时候出现了根本变化。

曹操活着的时候,好歹还有一个“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当然在敌对势力的口中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无论从哪里算,曹操代表的是刘汉正统地位。

值得一说的是,曹魏政权在三国时代是代表着正统的。

曹丕没即位之前,汉献帝还是天下共主,刘备也只能称“汉中王”,不敢称帝,实际上也是承认曹魏的正统。而曹丕的即位又是经过了正规的禅让流程,是合法继承。

三国时代逐渐接近晚期,天下三分的时间持续已经比较稳固,这是让曹丕下定决心立刻即位称帝的时代背景。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以正统身份吸引天下英才效力,毕竟只有投靠曹操才算效力朝廷,刘备、孙权的麾下没有正统名号。

但是,随着三分天下的格局稳定,不同地区的人才效力不同的君主,这已经是事实。

也就是说,曹魏的“正统”优势已经是名存实亡,那么就需要对天下格局进行变动。

曹丕220年称帝,刘备紧跟着在次年也称帝。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天子”光环的孙权,也在229年称帝。

因为曹魏依靠立国的根本支撑由天下英才变为了麾下士族。那么之前为了吸引人才而设定的“唯才是举”就已经不再适用于此时的曹魏了,必须要向麾下士族的利益进行靠拢。

这才是“九品中正制”施行的根本原因。

曹丕的这一举措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变动了国家的人才来源,从忠诚度较高的麾下士族选拔人才,意味着人才的任用标准从“能力第一”转向了“出身”,或者说是“忠诚度”。

这是“九品中正制”背后所反映出的实际内涵,它也是曹魏政权存续的关键所在。

曹氏麾下的士族支持曹氏政权,同样也从曹氏家族手中获取其需要的权力,这是一个共生双赢的过程。双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那么,曹丕会完全放权,眼见麾下士族坐大吗?自然不会,这就是曹丕的政治才能了,他对国家的权力中心进行了重组。

与“九品中正制”这一人才选拔相配合的国家机构改革,是中书省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

汉承秦制的过程中,丞相本来是权力的中心,但后来被分化,“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合称“三公”,分别执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三种权力,共同组成权力中心。

后来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分化“行政”权力,又设置了内外朝制度;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三公”权力,让“尚书台”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

这也就是后来经常说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由来,“台阁”就是“尚书台”,后来也叫作“尚书省”。

到了曹丕的时候,各路官员进身渠道已经相对固定,“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后,其麾下士族完全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将自己的势力安置在国家的权力中心,对君权形成了威胁。

于是,曹丕将“尚书省”改为了外围执行机构,另行设立了“中书省”作为新的权力中心,就是为了限制士族对于君权的影响。

那么可想而知,士族中真正受到曹氏信任的一部分人才会进入“中书省”,这是对麾下士族的制衡和分化。

所以说,曹丕创制“九品中正制”这一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有相应的后手对其进行限制,这是曹魏赖以存续的根基。

历史证明,当时只有“士”族有能力完成统一大业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士”这一社会群体,在历朝历代都产生过极大影响,其中“三国”时期是其势力最为成熟的阶段,也是登上了其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在春秋战国阶段,因为“礼崩乐坏”的时代环境里,无论是显贵中的有识之士,还是没落贵族或者寒族子弟,只要有能力,都能在社会中寻得一席之地,这是“士”的由来。

这是一个成分十分复杂的社会阶层,曾经一直担任着辅助的角色,左右着天下大势。

而经过几百年的休养与发展,这一阶层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刘汉政权建立之后,刘邦以“平民”身份登顶至尊,更是给了这一阶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旧有贵族经历了洗牌阶段,古老的血脉不再高贵,无论出身如何都可以成为新的贵族,进入上层社会,这打破了众多“士族”的固有社会地位。

其次是皇权更为倚重这些曾经效力于其麾下的家族,“察举制”等制度的实施,让这些家族的政治地位得以巩固,逐渐就形成了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联盟。比如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杨修出身的弘农杨氏等等,都显赫一时。

最后,天下战乱的背景里,无论是曾经掌握命脉的“士族”,还是尚且处于社会底层的“士”,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命运关联,成为了社会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

对于曹魏来说,各路人才的投奔,就是“士”阶层的助力;蜀汉麾下有着荆州、益州等地世家大族的支撑,比如马良出身的马氏、益州李氏等等;而东吴更是直接由个世家大族组建的联盟。

换个角度来说,曹操手下的郭嘉、荀彧、毛阶等人,孙权手下的张昭、周瑜等人,刘备手下的诸葛亮、马良等人,都是“士”这一阶层中的佼佼者。

也就是说,整个天下实际上是这些“士”中的顶尖人士在互相博弈,他们才是决定整个社会走向的终极力量。

那么,无论三国如何变化,最终能完成“士”的统一,也就完成了天下的统一。

曹丕所创建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就是为士族的成熟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铺垫,一部分家族取得了固定的政治地位。

而晋就是一个由司马氏为代表的“士”阶层完成统一的国度,获得了“士”的认可。

那么,无论曹丕是否创建“九品中正制”,其实都不会离开历史的大趋势,最终由“士”这一社会阶层完成国家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大势。

曹丕的举措只是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已。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5

九品中正制不就是唯才是举吗?说曹家因此亡国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没有九品中正制创建起来的标准,恐怕曹家也难以得天下,因为九品中正制缓解了汉末吏治的问题。汉末天下大乱,中央与地方失去联系,是察举制无从推选,所以陈群才始创九品中正制,以使官吏的评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大小中正把人才分成九品,无论是否入仕做官都记录在册,然后吏部酌情黜陟。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依然是根据公众舆论作为评定的标准,其实这还是推举乡贤的意思。

而汉朝的察举制经过了这么多年,早已经舞弊丛生,孝廉的名额一般都在士族门第手里。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选人用人标准,恐怕曹魏政权的官职中也会充斥太多私人,所以曹丕用九品中正制建立了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这在当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曹操也是这样做的。九品中正制并不是曹丕一手推行的,看过《三国志》就明白这项制度从曹操就开始了。

九品中正制其实对于当时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一项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永远施行下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一项制度都会产生积弊,因为制度是为过去的弊端设置的,而不是为未来的隐患设置的。从晋到南北朝,由于各种原因,九品中正制并没有怎么更新,慢慢的它也坏掉了。

以至于后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到两晋,这项制度彻底被门第把控了。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兰亭集会其实就是士族门第大聚会)

而之所以这项制度要为曹魏亡国负一定责任,是因为九品中正制一把人才集中到了中央,简单来说是人们为了讨好大中正,二是权力渐渐落入了世家大族的手里,因为在科举没有流行的年代,知识与学问是被门第垄断的,而只有知识分子才能做官。于是先是变相的损害了地方政府,因为人才全在中央,然后朝政开始被豪门士族把持。

(司马炎)

6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问曹丕在位时期为何将两汉的察举制改成了九品中正制。而若说代替的是唯才是举,那就不准确了,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真正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所谓的唯才是举,其实是指曹操在打天下期间任用人才的风格,但当时的情况复杂,战乱不止,还没有转化为成法。

变是因为积弊过重

其实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主要原因不是曹丕一定要改变选官制度,而是时局的变化顺理成章的产物。在此之前,汉朝一直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就比如曹操举孝廉、田丰举茂才等等。在说察举制的弊端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察举制其实是有功于历史进步的。因为在先秦时期,选官制度是世官制,察举制的出现使得汉朝做官的通道进一步向底层放开。

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察举制就出现了积弊过重的问题。要知道察举制简单说,就是朝廷高官大员们每年按照一定的科目向朝廷举荐人才的制度。虽然也有考察和测试,但是并不严格也没有很细的制度约束,人为操作空间很大,因为在东汉后期已经沦为了世家大族子弟入仕的重要工具。要知道僧多粥少,世家大族的垄断使得人才上升通道再一次被堵塞,人才越来越没有施展的出路,而越来越多的世家庸才却占据着大量重要岗位,这样的朝廷又怎么可能将天下治理得明白?

△曹丕剧照

曹操在世时就一直力主于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但是受时代限制,曹操也不得不同时兼顾世家豪强的利益,并非是绝对的唯才是举。到了曹丕时期,以魏代汉,正式成立了国家,因而选官制度也需要步入正轨,不能任由官职腐化。于是,曹丕采纳了当时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为的就是能够在不得罪世家豪强的基础上优化选官制度,这在当时是有利于国家富强的,所以我认为不能说成是曹魏灭亡之举。这里稍微插一句,曹魏灭亡很大的责任是曹爽的胡作非为,以及曹魏对曹氏宗亲的过度提防,这才让司马氏有了可乘之机,篡位入晋。

△陈群剧照

结语

九品中正制其实是察举制的拓展和进化,它进一步细化了察举制的部分设定。一方面对考察者规定了具体的定品品级,以备选官时参考,另一方面设置了中正官,也就是由朝廷任命的选官考察者,如此一来,朝廷就将选官大权尽入己手,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历史的高度来看,这种选官法是一种进步,能够改善部分当时的选官弊病,稳定国家政权。所以说九品中正制是魏国的灭亡原因并不恰当。

7

曹操这么大本事,都没有篡汉自立。曹丕是寸功未立,单纯靠着是曹操儿子的身份,就敢自立为皇帝,其实这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

毕竟之前篡汉自立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比如说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袁术,全都是死于非命。

曹丕想要把这个皇位坐稳了,就必须要得到一票人的支持,其中士族集团就是他最希望拉拢的对象,所以九品中正制就这么出现了。

曹操指望着唯才是举,可惜没有科举制度的年代,很难实现。

曹操是个有理想的人,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在那个讲究门第的社会里,不可能走到时代的巅峰,所以他要想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个人,就必须要做出一点改变。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三国志》

他是宦官曹腾的孙子,父亲曹嵩虽说是太尉,可是他的官是花钱买来的,士族集团们也不认可。所以曹操在士族集团云集的东汉官场,其实混得并不好。

等到他通过带兵南征北战,一统江山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曹操手里拥有了官员选拔的权力。

  1. 这个时候朝廷内部依旧有大量士族的存在,他为了打击这帮士族,宣布唯才是举。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才能,那么就能入朝为官。而士族集团的子弟们大多数都是酒囊饭袋,这帮人没有才能,也就失去了做官的资格。
  2. 这一命令的颁布简直就是要了这般士族集团的老命。所以他们拼了命地反对曹操,其实为的不是东汉王朝的未来,为的是他们自己家族的利益罢了。
  3. 可是曹操唯才是举的这个办法能够长久贯彻吗?当然是不行的。因为什么叫做有才能呢?这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什么都是曹操一个人说了算,这哪成呢?

就算曹操慧眼识人,那么曹操后人们难道全都是慧眼识人的人吗?所以在没有制定某一标准的前提下,这种选拔人才的办法,基本上可以pass掉了。文武科举才是比较规范化的选拔人才办法,可惜那个时候没有。

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举孝廉的翻版,换汤不换药。

两汉时期,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举孝廉成为了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谁孝顺谁廉洁,那么就选拔谁来做官。

群转为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在朝无適无莫,雅杖名义,不以非道假人。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常叹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三国志》

那么选拔权在谁的手里呢?当然是在当官的人手里,当官的人总归会照顾一下自己家里人,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士族集团。

  1. 士族集团通过举孝廉这个办法,几乎垄断了两汉的官场。不排除民间也有一部分人才通过这种方式走入官场,但是毕竟概率比较小,而且没有关系,你就是再孝顺,上头的人也看不到啊。
  2. 直接选拔自己的子孙做官,的确太露骨,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奉公廉洁,可以这么操作:我家选你的儿子,你家选他的儿子,他家再选我的儿子,这转一圈大家都有好处。
  3. 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在举孝廉上做了一定的调整,由大小中正来选拔官吏,而担任中正的人基本上还是那一票士族集团的人员。

所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其实就是曹丕将选拔官吏的权力,让给了士族集团。这么一来士族集团们可就乐呵呵的了,全部表示要支持曹丕。

所以说哪有什么忠心耿耿,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谁还不是屁颠屁颠地跑去效忠新主人了吗?

九品中正制,成为了曹魏灭亡的重要原因。

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以后,曹魏王朝的官吏,那可都是士族集团们来选拔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结党的问题。

士族集团们逐渐结成一个党派,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至少曹魏的皇权是受到严重伤害的。比如说司马家就是这么崛起的。

司马家光靠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是不可能夺取天下的,为什么他们能够篡夺曹魏江山?因为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车驾谒高平陵。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爽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官,以侯就第。戊戌,有司奏收黄门张当付廷尉,考实其辞,爽与谋不轨。又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皆与爽通奸谋,夷三族。---《三国志》

也就是说,在各地任职的大小官员,十之七八都是司马家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在司马家篡位的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

反而是老曹家的人掌权的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和司马家相抗衡的实力。这就是为什么曹魏王朝会被司马家取代的重要原因。

从曹丕向士族集团让步的时候开始,其实曹魏王朝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命运。汉王朝其实也是一样,袁绍袁术起兵的时候,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所以袁术才有这个底气称帝,因为支持他的人非常多。

总结:选拔人才如果不公平,那么就是统治者向士族集团低头的表现。

为了笼络有实力的家族,统治者们往往会用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等等这些方法,来吸引士族集团的支持。

  1. 在先秦时期,贵族垄断官场,商鞅变法才稍微改变了一丁点,让普通人也有做官的可能。商鞅本人就遭到了秦国贵族们的清算,落得五马分尸的地步。
  2. 东汉时期,朝政基本上是宦官和外戚沦落把持,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变,士族集团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皇帝压根没什么实权。
  3. 魏晋时期,皇权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士族集团彻底垄断了官场,他们大权在握,逐渐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旧时王谢堂前燕等等现象。

直到隋王朝科举制度诞生以后,皇权再次向士族集团发起挑战。结果隋炀帝时期,江山还是被士族集团给搞掉了。

有了隋王朝的这一次过度,唐朝才能稳健地实行科举制度,一千多年的士族集团,才逐渐慢慢被稀释在了历史的风尘之中。可是,真的消失了吗?

参考资料:

《后汉书》

《晋书》

《三国志》

8

毫不客气的说,九品中正制就是导致魏国最终轻易被司马家取代的根本原因

曹操前期基本算是唯才是举,他手下除了宗亲的八虎骑之外,最有名的五子良将都是出身寒微,还有顶级谋士郭嘉,戏志才等等

曹操重用有才华的世家子弟如荀彧,荀攸等人,也重用出身寒微的有才之人,甚至曹营大多数赫赫有名的将领都是降将,如张辽,张郃等人,甚至连降而复叛,杀死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贴身护卫典韦的张绣,曹操都能再次接纳他投降

也正是因为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海纳百川,麾下集中了大批优秀人才,才能迅速平定各路诸侯,统一北方,并且对吴蜀两国保持着巨大的优势

等到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了篡夺汉室皇位,取代世家大族支持,便采纳陈群的意见推出了九品中正制,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出身寒微的人才再也难以进入中枢机构,而能进入中枢机构的,都是世家子弟,这些人先忠于自己的家族,然后才效忠于曹魏

这样就导致了世家大族的势力一家独大,前期曹魏皇室还能依仗曹家和夏侯家两大家族以及曹操留下来的功臣宿将压制着世家大族,然而长期得不到出身寒门的优质人才补充,等到曹操时代的一批出身寒门忠于曹家的旧将如张辽张郃徐晃等逐渐凋零之后,曹与夏侯两个世家便渐渐难以压制诸多世家大族,等到夏侯玄被捉,夏侯霸叛逃投蜀,曹家更是独木难支,而后曹家掌权人曹爽决策失误,被司马懿一举干掉,从此,曹魏江山便逐渐姓了司马了

昔日曹瞒相汉时 ,欺他孤儿与寡母,谁知四十余年后,孤儿寡母亦被欺

除了说明天道好轮回之外,更说明了一个事情的重要性

那就是,对于帝王来说,保持朝中势力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曹魏断绝了寒门人才入仕之路 使得世家大族一家独大,导致最终被世家大族所取代

两宋一力贬低武将,抬高文臣地位,导致文臣压制武将,使得大宋虽然经济发达,但不修武力,最终为外族所灭

明末崇祯诛灭阉宦,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文人掌权,随意折辱武将,武将为求自保,养寇自重,导致女真做大,最终入关灭了明朝

可见不管历朝历代,帝王心术, 以掌握平衡最为重要了

曹丕就是没把握好这一点,才埋下了曹魏迅速灭亡的祸根





9

九品中正制并不是曹魏亡国的主要原因。甚至连次要原因都不算。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什么是\"唯才是举\"。

九品中正制,是指担任\"中正\"的官员,将人才评出九个等级,等级越高者说明越优秀,仕途前景也会更加光明。很多人认为曹丕继位以后才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实则不然,早在曹操时期便有了\"九品中正制\"。

(曹操画像)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司马芳残碑》的碑阴刻文中也记载汉末时期京兆地区已设中正之官。而且推行\"九品中正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割让利益给世家大族,恰恰相反,汉末、曹魏时期利用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时,并不以门第高卑作为标准,当时的标准只有才能与德行两项。至于以家族门第决定品级,则是晋代时新纳入的标准了。

许多人误以为曹氏是为了取得士族支持才大力推行九品中正制,这同样是一种误解,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因为察举制在世家大族的利用下不断腐化,以至于\"举孝廉,不知书;举茂才,父别居。\"。曹氏政权生于战乱之际,急需要务实的人才来为政府效力,所以才会推行新制,用来摒退虚伪、务虚的士人。另一层原因则是因为汉末时期残酷的战争导致许多家族、士人流亡他乡,而东汉原本的官员选举制度在程序上无法适用于流寓人士(比如太守只能举当地籍贯的人为孝廉,郡府只能辟当地士人为郡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所以曹操、曹丕为了顺应时局而推行新制。

(曹丕剧照)

那么\"唯才是举\"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说的是政府选官用人不以道德为标准、不以出身为标准,仅仅只关注才能这一项标准。\"唯才是举\"出自曹操所颁布的《求才三令》,严格去讲其实这只是曹操的一种口号性质的宣传,实际上曹操仍然比较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

举个例子。在曹操的政府中掌管官员选举的崔琰、毛玠二人,常年来只选拔清廉、正直的官员,导致北方士人俱以清廉、节俭为目标来自我激励。崔、毛二人的作为还得到了曹操大力嘉奖。由此可见曹操并非真的只关注士人的才华而不看重士人的道德品质,\"唯才是举\"只是曹操的一种政治上的口号宣传而已,根本没有形成制度,所谓九品中正制代替\"唯才是举\"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不过曹操在《求才三令》中说自己不看重门第并非虚言,曹操确实没有把出身视作为评价人才优劣的标准。而这与汉末、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风貌并不不矛盾,因为这个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同样没有把士人们的出身的高低贵贱设为定品的标准。

(司马懿)

曹魏之所以灭亡,主要原因在于曹叡早逝致使幼帝登基。年幼的皇帝无法压制住辅政大臣司马懿、曹爽二人之间的争权夺利。结果曹爽落败,曹氏大权旁落,最终皇位被司马氏所取代。而司马氏之所以在曹魏朝堂中崛起,则主要得赖于司马懿受到曹丕、曹叡两代君主的宠信,与九品中正制关系不大。

10

九品中正制也就九品官人法,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登基称帝后,就采用了这种制度,那么曹丕为什么要用这种制度呢?它是不是与魏国的灭亡有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知道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被世族操纵和利用了,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世族与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在选官问题上斗争很激烈。

曹丕即位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纳了陈群的建议,采用了九品中正制来选官。这种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各州郡选择有见识,有名望,能识别人才的官员担任“中正”,然后中正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品评的内容包括,家世,就是出身背景;行状,个人品行才能的评估;定品,确定品级,并将品级分为了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其实这种制度是察举制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曹丕这么做是想任用一些有能力的人,可是事与愿违为。

这种制度也成为魏国灭亡的一个原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间久了后,选择标准发生了变化,实施这种制度之初的标准是家世,品德,才能并重,但是后来,选择标准变成了只重视出身门第。这是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出了问题,中正官都由二品官吏担任,因此被选拔的人都出自二品以上的世家大族,同时被选拔的人都出任高级官吏,结果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魏国传到曹芳时,司马懿发动政变,夺了权,于是朝廷官员的选拔都由司马家族掌握了,他们肯定都选自己的心腹担任朝廷的重要官员,这样魏国的皇帝都成了傀儡,最终为司马氏为代表的世族掌握了魏国的朝权,并为司马氏家族在选拔培养人才,那么魏国的灭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这只是魏国灭亡的其中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