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美国斯坦福实验:“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到底有多大?

美国斯坦福实验:“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到底有多大?

2020-09-30 22:02阅读(63)

美国斯坦福实验:“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差别到底有多大?: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表扬孩子,短期效果挺好,孩子会因为得到表扬

1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表扬孩子,短期效果挺好,孩子会因为得到表扬而开心,但长期使用表扬的话,会将孩子的内在动力转化为“求表扬、求奖励”的外在动力。频繁的使用表扬和奖励,会损害孩子对一件事情本来的兴趣,而迷失在表扬和奖励当中。让孩子的幸福感急剧降低!

而鼓励,则会提升孩子的内在动力,会培养出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表扬,大多是针对结果的,比如考了第一名、比赛获得了胜利;

鼓励,大多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比如:你考试前努力学习了、你认真的对待了这场比赛。

表扬,会让孩子特别关注结果,如果失败了孩子会特别有挫败感,很沮丧,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经常得到表扬的孩子,还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新的东西,因为他们担心得到批评或者“不够聪明”的评价;

鼓励,会让孩子关注过程,如果失败了,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然后积极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争取改善情况;经常得到鼓励的孩子,很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因为在新的挑战中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提高,而不是过度关注最终的结局是胜是负。

斯坦福大学做的这个实验,就非常典型的说明了鼓励与表扬的差异。

实验的名称就叫做“表扬毁掉孩子,鼓励成就孩子”,非常一阵见血,非常言简意赅!足够引起大家的警醒!

这个实验的具体内容,在我的文章里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文末看一看。

在此之前,我先来举个例子,说一说“表扬是如何让孩子的兴趣彻底消失的?”

国外的一个街道,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踢一个老太太门口的垃圾桶,他们觉得特别好玩,每次踢都笑得前仰后合。

老太太对声音很敏感, 这些踢垃圾桶的噪音让她非常不舒服,老太太提醒这几个孩子不要踢了,结果说了几次也不管用!

后来,老太太就用了表扬加奖励的方法。

她对几个男孩子说:“我见你们踢垃圾桶真开心,越踢这声音越好听。这样,每次你们踢,我都给你们2元钱,作为奖励,好不好?”

男孩子们自然非常开心, 既能如愿的踢,而且还有钱拿,太好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就这样踢了几天,老太太很守承诺的给他们付钱。

这一天,老太太说:“我的钱不多了,从今天起我只能给出1元钱了。”孩子们有些失落,但是1元也挺好,也能买些零食,于是继续踢,老太太继续付钱。

又过了几天,老太太说:“我的钱没有多少了,从今天起我无法支付你们这个费用了,否则我就无法生活了。”

孩子们一听,没钱了?没钱谁还给你踢垃圾桶呢?

于是,再也没有孩子去踢这个垃圾桶了!

踢垃圾桶这个事情,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应该再老太太奖励前后,都是一样的,是没有变的!

可是,为什么在老太太奖励之前,孩子们那么快乐;再得到奖励之后再取消奖励,孩子们就不再踢了呢?

因为表扬和奖励把孩子对踢垃圾桶这件事的内在动力和内在兴趣,成功地转化成了外在动力!

因为有金钱奖励的这个外在动力,孩子们才在继续踢垃圾桶的行为!

因为金钱的奖励,已经让孩子们失去了踢垃圾桶的兴趣,转为了对金钱的兴趣。

而当金钱这个外因一旦消失,那么孩子踢垃圾桶的外在动力就消失了,所以就不会再做这个行为了。

同理,我们对待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

  • 考一个100分,奖励一个玩具;
  • 考一个第一名,奖励一次游乐场;
  • 考上某个中学,奖励一部手机;……

如果,你们一直这样通过奖励来推动孩子学习的话,后面可能会失效!因为:

  • 孩子一旦对你的奖励无动于衷的话,他就没有动力再去努力学习!
  • 当孩子对你的奖励无动于衷的话,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再推动孩子努力呢?

奖励和表扬,是本质相同的方式。

而鼓励,则是在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是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妈妈看到你这学期很努力的学习,而且形成了检查的好习惯。你值得拥有这个第一名!”

表扬,只能用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或者比赛赢了这种成功的时刻。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表扬就无法说出口,也无法起到作用。

但是鼓励,却可以用在任何场合。

关于鼓励与表扬的详细区别与用法,欢迎关注我并阅读我的爆款原创文章:《你会鼓励孩子吗?鼓励绝不是表扬,两者对孩子的影响有天壤之别!》,这篇文章详细了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的这个实验,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鼓励的语言。

内容很详细,实操性也很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非暴力沟通”的践行者。我不是专家,我的原创文章是基于我的学习和实践而写,是个人感悟,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如果能给到大家一些启发,我很开心。若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都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2

导读:育儿的话题中,关于是该时常夸奖孩子还是批评孩子,是很多家长朋友会常常考虑的问题。其实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中,作为宝妈宝爸的朋友们也不难感受到,其实孩子们会对于被时常夸奖感受的更为积极、更为正面。而对于批评,只有为数很少的孩子会产生正向的反馈。于是,在日常的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里,家长朋友们也会比较倾向于是积极地夸赞孩子为主。那么,对于得到夸奖的孩子们,特别是年纪很低龄的孩子们,在感受到被父母夸的时候,是否真正明白自己被夸的原因是什么吗?如何能让孩子在夸奖中变得越来越好,或者是朝着父母更为欣赏的方向发展呢?关于这个话题,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教授做了一系列关于称赞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发展的相关课题研究。针对我们平时家长们会习惯性地说着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可爱等话语,只会让孩子看到单纯地被大人们喜欢,并未感受到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用功、肯投入等得到的支持、鼓励。所以,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2种语境表扬孩子!来给大家聊下,如何更好地夸奖孩子。1、夸奖孩子肯吃苦对于现在生活条件富足的孩子们,会少有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生活、实践地机会。当孩子们有机会去到需要到没有独立卫生间的居住环境里,不可以随时都能看到喜欢吃的薯片、巧克力、蛋糕的地方时候。在这样的条件的地方时,如果孩子有抵触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还是愿意待在哪里,并且和当地的大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了,作为家长的爸爸妈妈就要及时地给到孩子适当地夸赞。夸赞孩子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不利条件,学会和当地的人们称为很好地朋友,并且可以做到很好地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样地简单、明确地夸到孩子的优点、做的好的地方,可以使得孩子更有积极性、动力地在条件略微艰苦的地方生活、努力。2、夸张孩子肯用功当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时候,哪怕是孩子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答对了问题,作为家长在知道后都要给予孩子积极地回应。在这件事情表达对孩子的夸赞。可以说孩子肯定下功夫学习了,老师在课堂上的随机提问,回答的很好,今后继续努力加油。3、夸奖孩子肯勇敢勇敢是很难得的品质,在孩子去尝试需要勇气的运动时,可以在孩子表现出很愿意尝试时,给以及时地回应。表扬孩子可以不畏惧恐高的难度,继续在很高的地方前行。4、夸奖孩子肯改变孩子是胆小、胆怯的,会在人多的地方出现不愿意表达自己想法的表现。可是在班级的演讲活动中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讲时,应该夸奖孩子突破了自我的局限,可以自然地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了。5、夸奖孩子有毅力在尝试学会游泳换气动作时候,会一直掌握不好气息的变换。在孩子还是肯去接着把这个难以做好的动作练好时,家长朋友们可以在一旁鼓励孩子,并给予孩子肯坚持的毅力夸赞、鼓掌。夸奖孩子肯在难度大的事情上继续努力前行。6、夸赞孩子会细心当一起出行时,孩子会帮助家长记得东西的件数、如何安放在何处等事情,爸妈要及时夸赞孩子很细心,会把家里的物品安顿好,并帮助父母记得行程中需要照看的东西。7、夸赞孩子会创新宝宝的头脑中总会迸发出很多新奇的东西,当在家里的闲杂物品无用武之地时,孩子一个创意灵感使得废物利用了起来,宝妈宝爸要给以宝宝夸赞。表达孩子很有想法,可以把闲置很长时间的物品,变废为宝。8、夸赞孩子有细节感细节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会使得事情的走向发生着变化。如果孩子能够在细节上不断地注重,把很多时间管理上、事情的安排上更为合理。家长可以夸赞孩子知道事情的更为细致的东西,能够把事情做到更好,而不仅仅满足于过去的好成绩上。9、夸赞孩子的态度过去在很多事情的态度不积极,都是需要父母叫着去做,孩子知道自己主动去做些事情了。这样的转变应该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表扬孩子知道要有好的态度去做事,才会把事情做好。10、夸赞孩子的合作意识在群体里,孩子愿意为大家服务,能够同他人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件事情。在孩子通过集体合作得到好的表现时,给予孩子好的合作意识的赞赏。11、夸赞孩子言而有信在孩子按着自己的许诺,顺利地完成任务时。比如说好了,玩半个小时就可以去温习功课。家长就要在孩子说话算数上给予赞扬。12、夸赞孩子的虚心学习东西都需要虚心向别人求教,并知道向每个人去学习的虚心态度。在孩子知道做事情、与人相处时都需要虚心地问问别人时,就要对于孩子认真、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事情进行表扬。重点提示: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的更对地关注、关爱。希望此文对于您的育儿有所帮助!今日话题:您会时常给孩子夸赞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3

如果你到美国“表扬孩子”常要因表扬不当而赔礼道歉的。

我一个朋友去美国,看着金发碧眼、皮肤白皙、言笑嫣嫣长得像磁娃娃一样可爱的美国小女孩子,像在国内一样,伸手抚摸了小女孩子的脸,然后,情不自禁地表扬说:

“你长得真漂亮,笑得真可爱!”

等小女孩子离开后,孩子的母亲郑重的对我那位朋友说:

“您要为刚才的话向孩子道歉!”

我的朋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望着那位年轻的美国妈妈。

她说:“你夸孩子漂亮,她就会以此为资本,瞧不起那些长得不漂亮的孩子;一个人长相来自父母,与她努力无关,这样也会给她造成一种错觉!同时,您伸手抚摸她,这也会让她形成误会,认为她的身体别人也可以触碰!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的朋友非常尴尬,那位女士为了缓和气氛,又说道:“当然,您也不是不可以表扬孩子,你表扬她‘笑得真可爱’就非常棒!——因为那是需要她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

其实,外国人也不是不表扬孩子,他们只是肯定孩子通过努力而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先天性的比如相貌却是表扬的禁区。

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实验,旨在证明调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掘孩子内在潜力,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让他们形成自我期待效应。这种效应又叫“皮革马林效应”。我们通俗地把它称之为“鼓励”。

“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孩子施加的一种积极影响,只不过“表扬”关注的是过去,是对孩子过去表现的一种肯定和赞许;“鼓励”则是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这种“期待”会唤醒孩子努力的愿望,以期符合他人或者自己的期望,解决的是学习动力问题。

所以说“棒极了”和“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是我去国外时与同行交流听到的最多的两句话,你借鉴一下,用到孩子的身上,一定会产生神奇的功效。

4

一、我先介绍一下斯坦福实验。以此好让大家知道这个实验在什么背景下完成,到达要达到什么样的实验目的。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第二轮拼图测试:
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第四轮测试:
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
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二、斯坦福实验结果。

即无论孩子们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人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的幼儿也一样,针对孩子聪明的表扬都会有害而无益。

如果把斯坦福实验放在中国的家庭环境之中去做,是否结论也一样呢?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大同小异,甚至实验结果可能比在美国效果更好。因为中国的父母对表扬与鼓励孩子更加滥用,甚至有些家长干脆就没有表扬和鼓励,更多责罚和不满。

因此,假如把斯坦福实验放在中国进行,还要考虑到样本采集的多样性。否则,很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三、表扬与鼓励区别到底在哪?

1、中国式的表扬,往往是泛泛而表扬,经常是夸奖人,而不是针对孩子做好的事去表扬孩子

这种泛泛而夸,危害性更大。就如斯坦福实验中夸张哪个孩子聪明一样,当这些孩子从小被贴上非常聪明的标签时,哪一天突然受到挫折与打击,他们会走一个极端,那就是认为自己并不聪明,自己很笨。

所以说,表扬孩子要针对具体的事,要把孩子做的好的事和孩子一起回忆出来,让孩子知道我哪块做的非常好,我是因此而受到表扬或赞美。但是很多家长常常忽略这些细节,更何况他们压根就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意识,不观察孩子又缺乏正确表扬的方法,自然不知道如何正确表扬与激励孩子努力了。

2、中国式的鼓励,往往缺失严重,批评和责罚倒是常用,这需要中国家长格外注意。

斯坦福实验中的鼓励,是夸奖孩子努力,这在中国家长的育儿观念中最大的缺失。鼓励原本是肯定孩子的付出,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激发孩子不断用心去挑战自我的过程。这需要家长格外有耐心,认真去观察孩子做事的过程,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鼓励孩子往往是家长带着自信,才会有信心去不断肯定孩子。因为家长相信孩子在鼓励之下,一定能做好某件事。先教学演示而后让孩子去尝试,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第三次。就这样反复去鼓励孩子尝试,直到成功为止。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鼓励孩子学系鞋带来说,有些家长反复教,也让孩子练,但是三五次后孩子仍不会,家长干脆就不鼓励孩子,反而是家长先放弃了。

3、鼓励远比泛泛表扬更科学。

因为这是对孩子不断努力付出的肯定,你的每一次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欣赏和信任,这种信任是激发孩子不断坚持和尝试的过程。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学会做好一件事时,内心的成就感或喜悦感是非常强的。孩子的自信心恰源于此。

综上所述,相信家长对于怎样表扬孩子,怎样鼓励孩子能够区别开了吧?希望你能用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去育儿,这样才会体现出效率,更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而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5

美国斯坦福实验说明了“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差别很大,仔细想想,在我们身边那些“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差别就知道了。

在崇尚“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做家长或者老师的都在夸孩子,夸孩子聪明,夸孩子棒。孩子会自己吃饭了,我们赶快夸孩子“你真棒!”;当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了,我们夸孩子“真聪明!”我们可能会在看到孩子打扫一些卫生立马就说孩子“你真棒!”

其实正是这些所谓的“表扬孩子”把孩子变的心理脆弱,经不起别人一点的质疑,当受到一点委屈时就觉得所有人亏欠了他。

当孩子想玩别的孩子玩具的时候,别的孩子必须给我,否则就会哭闹;当做了某件事情没有得到夸奖的时候,感觉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再说那些受了一点委屈和挫折就要死要活的孩子,这些都是被过分的表扬孩子造成的。

与表扬对应的就是批评,当孩子做错了事情要批评,当孩子成绩不好要批评,当孩子没有按父母的说法去做时要批评,我们认为批评是杜绝孩子犯错的最好工具,其实杜绝孩子犯错的最好工具是鼓励。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鼓励孩子加油是最好的办法,没有那个孩子想考个不理想的成绩。

所以说,可以表扬孩子,但是要表扬的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的棒,哪里做的好;鼓励孩子更不可少。

6

在我看来,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都是很正确的,激发孩子潜能的正面行为,但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

表扬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树立是非观,知道ta做件事是对的,能给别人带来正面意义。

表扬,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喜欢夸奖和赞美是人性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

鼓励,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挫伤。在成长路上,孩子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一旦遇到了一点小失败,就不愿意再进行新的尝试,可是这样怎么能够进步呢?于是家长就需要给予小孩更多的鼓励,让ta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找回自信,变得更加乐观,不惧困难。

其实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同样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和鼓励,不是吗?

7

很简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表扬孩子,容易让孩子自以为自己不用努力就很聪明,比一般孩子厉害,沾沾自喜,容易膨胀,不再继续努力。而鼓励则是鼓励孩子付出的努力,从他的内驱力出发,让孩子懂得要努力才能获取成功,受到鼓励后,自内到处地主动想要再去做这件事。

例如:

1.又考了一百分,宝贝你真棒!次次都满分,你真是个天才!

当孩子当一百分的时候,表扬他很棒。孩子就会认为:我就是天才,我不用学都可以考一百分。那我干嘛还要这么辛苦学习呢?

渐渐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满。自以为自己最厉害,无人可比。不需要付出努力也能成功。

要是哪一次碰壁了,结果想当然打击是毁灭性的。

2.相反,当你鼓励孩子:哇,又考满分啦?太好了,你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真为你骄傲!

这样鼓励的话,孩子就会认为说:嗯,考试是通过我努力得来的。不努力真的考不了满分啊。考一百分的感觉太好了,下次还要继续努力!

这样一来,孩子的内驱力就出来了,不需要催促不需要威逼利诱,孩子也会自觉地去学习。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IP童话绘本作者,编辑,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8

在这个试验中,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当表扬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风险。被表扬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维”,而被鼓励的孩子则具有“成长型思维”。两者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正面管教》一书中写到:赞扬教给孩子的是依赖于他人的外在评判,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和自我评价,他们逐渐相信:“只有别人说我好,我才算好。”还会让孩子尽力避免犯错误,而不是从错误中学习。相反,鼓励则教会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正确的事的能力

在孩子干得漂亮的时候,就需要警惕,去鼓励孩子而非表扬

先来看看一组表扬和鼓励的说法:

发现了没?表扬的主角是家长,是家长的感受;鼓励的主角是孩子。这是二者间最根本的区别。要做到鼓励,就需要我们把心放在孩子身上,观察和体会。

另外,表扬针对的往往是结果、是不可控因素(如聪明、漂亮),鼓励针对的是过程,是改进的行为,是闪光的品质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多次提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而鼓励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技能。

常用的3种鼓励句式:

1、描述型:我看到你……/我发现……,可以归结到“标签”词或孩子感受。

标签词,比如:勇敢、坚持、友爱、分享、有礼貌……

描述具体行为:

“我看到你自己用勺子吃饭,在吃饭这件事上独立了。”
“我看到你主动和邻居们打招呼,这就是有礼貌。”

即使结果不太理想,也要看到孩子的进步,比如:

“我发现昨天错了5道,今天错了3道,进步了2道,这是你做到的!”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问感受:

我看到你做到了XXX,你感觉怎么样?怎么做到的?

让孩子做分享,我们做听众,从而使孩子得到鼓励。


2、感激型:我谢谢你……,感谢努力而非结果。

“今天吃完饭你一起收拾了碗筷,我谢谢你帮忙!”
“我谢谢你今天帮忙倒了垃圾!”

3、授权型:我相信你……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这句话一定要在真心相信孩子能做好的时候才说,而不能是敷衍。


做错事的孩子,更需要鼓励。《正面管教》书中提到:不良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失望,当通过鼓励消除失望感的时候,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消失了。

电影《垫底辣妹》中,主人公沙耶加从小太妹逆袭,成功考入日本一流大学庆应大学(相当于国内北大清华)。其中,离不开母亲的鼓励。

一次母亲被老师叫到学校,老师指责女主不良行为时,母亲首先是抱歉和反省自己的行为,但话锋一转,却鼓励了孩子的正义。

中国的家长们都擅长寻找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但是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如果把优点比作太阳、缺点比作星星,我们多认可和鼓励孩子,太阳的光芒就会越来越耀眼,星星会在这样的光芒下慢慢消失不见。

要知道,孩子们长大后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正是自己的擅长之处。而这离不开父母的鼓励。

话出口前,让我们多停上一秒钟,用“我看到、我谢谢、我相信”的句式把表扬变成鼓励,把即将出口的否定和打击变成鼓励,让孩子从我们这里得到更多的力量,他们才会变得不怕犯错、不去逃避,才会一直温暖先前。

9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在育儿的道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看似都是对孩子积极的肯定,但其中的差别很大。

菲尔茨博士等人在《0-8岁儿童纪律教育》更是这样说:“表扬不仅不会增加可取的行为,而且事实上,它甚至会对(孩子)自尊产生消极影响”。

因为当我们表扬孩子,“你真棒”、“我为你感到骄傲”时,我们正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权威人物。这个权威人物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才是最好的,我们传达的这些信息会使孩子慢慢形成依赖他人来告诉自己有没有做对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自主判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进而降低自我尊重的意识和能力。

那听着好像不能对孩子说好话了?当然不是。

菲尔茨博士等人说,可以用鼓励代替表扬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是,对他们的兴趣、欣赏和尊重,而不是将我们的判断强加给孩子

具体地,可以尝试这样鼓励孩子:

1. 具体描述孩子做了什么,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

斯坦福Dweck教授在谈到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时,就曾强调要更加明智地表扬孩子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用类似“积木搭的好棒啊,你是未来的建筑师!”、“宝贝,你太聪明了!”这样模糊的语句表扬孩子。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的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不聪明”、“很蠢”,长此以往,他们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

具体描述代替评价性的表扬,例如用“哇,你将所有的积木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了!”代替“积木搭的好棒啊,你就是未来的建筑师”,更能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具体的事情或行为。

2. 提问也是一种代替表扬的鼓励方式

孩子在画画、搭乐高或者其他事情时,会询问我们的意见。“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好看吗?”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落入孩子寻求表扬的圈套,脱口而出的表扬:“画的真棒!”

但如果我们多了一个心眼,不想表扬他而是鼓励他,可以试着向他提问:“哇,看你画的形状和颜色!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画,使用这些颜色的?”

孩子不会觉得失望,他会饶有兴趣地跟我们解释他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提问,虽然不是表扬,但依然表达了我们对他的重视,我们认真看待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我们都能多多鼓励孩子,孩子也能从鼓励中获得成长,发展成成长型思维。

最后,欢迎大家补充。

10

表扬与鼓励,两者最大的差别是——表扬更注重的是结果,鼓励更注重的是过程!


表扬与鼓励最本质的区别

当孩子在某一件事上的做法超越了他平时到底表现,或者取得的成绩比之前要优秀,这时候孩子更多的会得到表扬。而当还在在某件事做的并不顺利,或者取得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这时候就更多的需要鼓励。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此!


表扬与鼓励,拿捏好尺度很重要

新生代的家长一般都接触到了国外的教育方法,所以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对孩子正面评价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长根本拿捏不好一个度,什么事都会鼓励孩子,不分程度,不分场合!我曾亲眼目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自己去上厕所后,妈妈居然说:你真棒,自己就能上厕所!我当时就愣住了!这不是一个孩子应该会做的么?这个是我写这篇回答时候能想到最深刻的一个事!


两者共存,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前面我也提到了,拿捏好尺度很重要,不然这种正面教育就会适得其反。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更多的给予鼓励,让孩子更能知道过程的重要性。家长应该淡化结果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应该表扬,但绝对不是没有尺度的表扬,可以给他一个奖励,但不要总拿这一个事说,孩子也会觉得因为这个事妈妈会表扬我,而一直在这件事上找理由的!只有两者很好的共存才能让孩子更健康茁壮的成长!


这就是我的观点,如果有说的不对的,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