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水浒传》林冲火并王伦时,王伦的手下都在场,却为何没有一个站

《水浒传》林冲火并王伦时,王伦的手下都在场,却为何没有一个站

2020-09-29 15:32阅读(67)

《水浒传》林冲火并王伦时,王伦的手下都在场,却为何没有一个站出来阻止?: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原因如下:第一,王伦的亲信不多。梁山众多的小喽啰没有立场,

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王伦的亲信不多。

梁山众多的小喽啰没有立场,谁当老大对他们都一样。

当时梁山的头领只有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旱地忽律朱贵、豹子头林冲四个人。

其中朱贵是中立派,只是 在山下开饭店而已。

剩下只有宋万、杜迁,都是三流人物,两人加起来也不是林冲、阮氏三雄任何一个人的对手。

况且,这两人还没有心机,都是大老粗,成不了气候。

第二,双方实力悬殊。

这边,晁盖自己武功很厉害,手下还有阮氏三雄、刘唐、公孙胜,武功高手就有6个人,更别说还有林冲自愿加入。

就计谋来说,吴用一个人可以对付王伦他们所有人。

而王伦自己没武功,手下只有宋万杜迁,硬拼根本不是对手。

大家注意,林冲杀死王伦的时候,其实宋万杜迁都被阮氏三雄和刘唐制服了,想上去帮忙救人也不行。

第三,宋千杜万未必真心帮助王伦。

王伦此人嫉贤妒能,不愿意收留人才。

其实,如果王伦善待林冲,林冲如果能够为他卖命,晁盖一伙未必敢下手。

毕竟林冲武艺极高,阮氏三雄也不是他的对手。

但是,王伦时代根本没有新人入伙,唯一是柴大官人介绍来的林冲不方便拒绝,也百般挤兑。

宋江时代,梁山的兵马高达二三万人,猛将如云,可以多次击败宋朝正规军。

但是,王伦时代,梁山只有八九百小喽啰。

这种规模,根本不可能和正规军对抗,最多打打地方警察、民兵之类。

如果官兵来围剿,梁山就完了。

小喽啰和所有头领其实都是一根藤上蚂蚱。他们可能不关心是不是王伦掌权,但都希望梁山壮大,不然自己下场也会很惨。

然而,王伦如此行为,对所有人的利益都是没有好处的,王伦被杀也不会有人太多反对。

总之,王伦是个很失败的团队领袖。

2

我是平阳狐狸,

我来回答问题。

「火并王伦」是以晁林吴为首的夺取梁山领导权的一次「军事政变」,以王伦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整个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堪称「军事政变」史上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王伦为何败的如此彻底,梁山元老派的具体表现,我们一步步漫漫展开。

「王伦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事人 王伦

梁山老头领 杜千宋万朱贵

梁山小喽啰 五七百

超级变量 林冲

新头领 晁盖吴用等七人

晁盖随从 数十人

这是当时的现场目击者及各方掌握的力量。

王伦的三股势力

王伦为什么敢当面拒绝晁盖等人的入伙要求?因为王伦是有底气的,除了是主场作战外,他拥有三股势力。

一是梁山老头领,王伦认为他们会全力支持自己。林冲虽然不支持,但至少不会反对。

二是梁山五七百小喽啰,这更是资本,毕竟「好汉架不住人多」。

三是王伦的心腹。除了明面上的势力,工于心计的王伦还有自己的心腹。

正是因为如此,王伦才如此大意,有恃无恐。

王伦的势力土崩瓦解

回到问题,王伦的手下为什么不阻止?非也,王伦手下并非没有动作,只是这些动作在另一个书生吴用的策划下完全失效。我们来看林冲火并现场时王伦势力的具体表现。

头领方面,书中说杜千宋万朱贵「向前来劝」,说明他们是有动作的。只是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还没来得及劝就被三阮「帮住」,这个词用的好。

小喽啰的表现是「目瞪口呆」,是啊,刚刚还在喝酒谈笑风生称兄道弟,转眼就杀人,可不「目瞪口呆」。

王伦见势不妙,最后叫了一句「我的心腹,都在哪里」?心腹们看到这阵势,谁也不敢向前。

王伦有恃无恐的三股势力,被吴用轻描淡写的化解,败在吴用手里,王伦不冤。

王伦为何败的如此彻底

失败归失败,但败的如此彻底,如此干脆,原因何在?

(1)出其不意

一次欢送会,没想到变成了追悼会。本来准备送别人,最终却送走了自己。

吴用的出其不意和王伦的大意,造成王伦必败。如果王伦周密准备,防患于未然,鹿死谁手,实未可知。

(2)实力悬殊

不管怎么算,王伦和晁盖等,无论武力还是智力,都不在一个档位上,而那个时代又是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

(3)不得人心

王伦临死前喊出的那句「我的心腹,都在哪里」,无论王伦如何,最终都没有一个人为了他舍生忘死,岂不悲哀?

平阳狐狸说水浒

期待交流与关注

3

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林冲火并王伦有预谋而动,让王伦等措手不及。林冲火并王伦的事早就由吴用在后面把“火”烧好了,就等着王伦自己往上浇油了。晁盖、吴用等已经铁了心要留在梁山,他们也发现让王伦把他们停下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那么只有解决掉王伦,他们才可能落脚梁山,但解决王伦又不能他们自己动手,这样将遭到江湖上好汉的耻笑。所以,让他们内部火并干掉王伦是最好的办法。在分析了梁山上的形势后,林冲当然就成为了晁盖等的必选人选。在吴用的一番煽动下,林冲已经是等刀出鞘了。这一方是早就预谋好了,而反观王伦一方呢?他们还在做着好梦,认为用一点金钱和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轻易打发掉晁盖等。同时,王伦也想到了林冲会反对,但他认为林冲一个人势单力薄,并且还是自己收留了他,压根没想到林冲会把刀指向自己。所以,王伦就没有刻意作出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林冲拿刀冲上来的时候,王伦等当然是异常惊奇,被杀得一个措手不及。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试想,王伦好歹也有大量喽啰,要是有所防备,现场想杀掉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没人阻止火并的主要原因

二是王伦的心腹手下与晁盖等相比,力量太弱。王伦真正得力手下就是杜迁、宋万、朱贵,而晁盖带上山来的有阮氏三雄、公孙胜、刘唐,这都是如狼似虎的人,杜迁等根本就不是对手。这也是吴用敢鼓动林冲火并的一个重要原因。擒贼擒王,先下手为强,只要先把几个主要头领降住了,剩下的喽啰虽多,就不足为患了。而事实正是按照吴用的安排进行,当林冲拿刀冲上去的时候,晁盖等立马把杜迁等“封”住,其他喽啰一看主将都无法动力,自己几斤几两,所以都没有动手。这是没人阻止火并的重要原因。

三是杜迁等见风使舵,临时“变节”。以王伦的为人,他认为杜迁等“老实”,自己可以随意指挥摆布,他们也不会“起多大波浪”。因此,表面上杜迁等日常虽迎合他,但实际上从内心中早就有不满了。晁盖等的到来,杜迁等估计是想让他们留下,正好也牵制一下王伦。而王伦却不想留下晁盖等,这让杜迁等有点失望。不然,那么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个人预感到不祥之兆?估计杜迁等想到这一节,也不想给王伦说。当第二天真看到林冲要火并王伦时,杜迁等可能也只是做做姿态,并不是从内心中想去救王伦。这是没人阻止火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

其实书上写得很清楚,不是没人站出来阻止,而是站不出来。原文如下:

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吓得小喽罗们目瞪口呆。

王伦一共四个手下,还包括拿住王伦的林冲。林冲已经“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剩下的杜迁、宋万、朱贵都被人帮住。怎么能站得出来?小喽啰们已经目瞪狗呆,失去了战斗力。

帮:靠拢;挨近。(《汉语大词典》) 帮住,不是帮助。帮住是靠拢,挨近,使他停住。三条大汉挨近他们,目的就是使他们不动。下文也有:

杜迁,宋万,朱贵,本待要向前来劝;被这几个紧紧帮着,那里敢动。

三个人现在想动,哪里动得了?!已经被控制了。

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

被戳了一刀的王伦

王伦的嚎叫已经没有意义。几个心腹喽啰的战斗力连杜迁宋万都抵不过,更别说三阮了,更何况旁边还闲着晁盖、公孙胜和刘唐。

总共加起来三拨人:杜迁、宋万、朱贵;心腹喽啰;小喽啰们。三拨人都失去战斗力,王伦必死。

王伦之死,在于气量狭小。

占山为王,不是隐居林下。和朝廷作对的结果,要么做大,要么作死。王伦没想着做大,也就剩下个作死。妄想着维持着微平衡。用杨志制衡林冲,然后从中取利。自身没水平,论文才不过是秀才,论武功比不过宋万。就会耍个小心眼儿,还被识破。就这点水平,还想占山为王,不自量力。以他的资质,带着杜迁隐居林下,乐得逍遥自在,没准还能善终。只起到一个替人占座的作用。

曾经牛过一牛的王伦三人组

如果王伦胸襟宽广些,林冲上山时,让位林冲,以林冲的脾气和脑子,肯定会拒绝,还会心悦诚服的忠于王伦,那样的话,吴用也就没有了火并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宋江的机会。

当然,在施耐庵的布局上,王伦就是一个替晁盖占座的人,晁盖一到,他就该退场了。

5


王伦是梁山的第一任寨主,手下有梁山上百号人。林冲逼上梁山,王伦不顾柴进的举荐,百般刁难,不肯收留林冲,后来勉强收留。但林冲的心里还是愤愤不平,只是为有安身立命之处,暂且忍下这口气,王伦也因此埋下被林冲所杀的祸根。


最早随王伦一起上梁山占山为王的,是宋万与杜迁,梁山是由王伦开辟起来的,王伦带着兄弟们干些打劫的勾当,后来,林冲与朱贵也因逃难来到了梁山。当时王伦心里是不欢迎他们的到来,毕竟,又多了些的吃饭的人,王伦没有武功,格局很小,他只看眼前的小打小闹,没有江湖义气,也可理解。

晁盖与吴用等一行七人也因被官府所追杀,逃到了梁山。王伦从侧面拒绝了晁盖一伙人,然后叫人拿了一些钱物出来想打发他们,还很客气的说,不是我不收留你们,是梁山地方小,怕耽误了你们。 林冲想走刚来的时候,也遭王伦婉拒过,只是当时林冲想的是在梁山暂避官府的追捕,才没有与王伦闹僵。如今晁盖等人来投奔,又遭王伦婉拒。为挽留晁盖等人,林冲起了杀王伦之心。

王伦的性格保守,不敢干大事,同时气量还非常的狭小,不能聚拢有能力的人。不止林冲明白,杜千、宋万和朱贵也早就清楚的。当林冲火拼王伦时,杜千、宋万和朱贵,可能心里也在救与不救的矛盾之中,就算他们想救也不可能的。一是他们的本领与林冲差了一大截,二是晁盖等人早有准备,阻止他们去救。
如此说来,王伦必死无疑,梁山易主。可怜王伦至死,也不明白他做错了什么吧!

6

林冲在梁山好汉中算是非常悲情的一位,也是最能体现被逼上梁山的一位。林冲一直都是一个好脾气,能把他逼上梁山,可见高俅到底把林冲欺负成什么样子。林冲怀着满腔的怒火不得已来到了梁山,但是到了梁山之后却处处被王伦排挤。林冲一心想上山入伙,可是王伦却妒贤嫉能,迟迟不肯让林冲入伙。晁盖等七人上山之后,王伦同样不肯让他们上山入伙。面对王伦这个度量狭窄梁山之主,林冲和晁盖都成了失意者。林冲在吴用的忽悠之下有了火并王伦的想法。

晁盖等人假意要下山之时,此时王伦再一次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 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林冲前来入伙的时候,王伦就拿这一番说辞拒绝林冲入伙。林冲听到这句话之后,更加感觉王伦此人心胸狭隘,不能成就大事。林冲也感觉到,今天是晁盖被逼下山,明天就有可能是自己被逼下山。林冲此时便有了火并王伦的想法,林冲大骂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日放 他不过!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此时林冲便一把抓住了王伦,抽出刀准备火并。这时候,晁盖等人便知道林冲有火并的意思,他们便假劝真赞成地撺掇林冲。有的大喊“不要火并”,有的大喊“休为我等坏了大义。” 林冲越听越上头,便一刀结果了王伦,完成了火并。林冲火并王伦的时候,王伦的手下并没有人出来反对,林冲非常简单地就火并了王伦。为什么王伦的手下不出来阻止呢?

王伦当时的手下只有三位头领和七八百小喽啰,这三位首领分别为杜迁、宋万、朱贵。杜迁绰号为摸着天,其实也就是个头高一点,并没有多少实际本领。杜迁最后的排名也只是八十三名,在梁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宋万绰号为云里金刚,他也就是个头高一点,本领也非常小。宋万最终的排名为八十二名,在梁山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杜迁和宋万最终都死于南征途中,而且都是被战马踩死。朱贵绰号为旱地忽律,上了岸的鳄鱼还能有多少能力。朱贵也就是一个情报站的站长,武功也只能用稀松平常形容。这三个人加到一起再乘以二也不是林冲的对手,他们怎么敢和林冲对战。别说这三个人不是林冲的对手。晁盖等七人已经非常厉害了,他们都害怕林冲。这三个人自然知道自己冲上去也是个死,所以他们都没有站出来阻止。

王伦手下的七八百小喽啰也没有及时出来保护王伦的原因主要也是怕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威名早已经名扬天下,三位头领都不敢上前阻止,这些小喽啰自然也不敢阻止。他们都怕为了王伦搭上自己的性命。此外林冲火并王伦的地点在王伦与晁盖等人议事的地方,这个地方一般小喽啰根本进不来,大批小喽啰分布于梁山各处。林冲火并王伦的时间又比较短,等其他小喽啰赶到现场的时候,林冲已经把活都干完了。

晁盖等人之所以假意下山就是为了激林冲火并,他们又岂会不做好林冲火并王伦的准备。就在林冲准备火并之时,吴用给阮氏兄弟使了一个眼色。于是阮小二按住了杜迁,阮小五按住了宋万,阮小七按住了朱贵。这时候的场面已经非常明显,晁盖和林冲形成了同盟。一个林冲已经非常猛了,更何况还有晁盖等七人。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人就算想救王伦,也无法挣脱阮氏三雄的束缚,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林冲火并王伦。梁山的小喽啰们早就已经被林冲和晁盖等人吓破了胆子,他们还哪敢出面阻止。这群小喽啰当时已经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再说了对于这些小喽啰来说,谁当领导对于他们来说关系不是特别大,谁当头领他们一样要当差。

其实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人也都知道王伦是一个没有度量的白衣秀士。其实他们三个非常敬重林冲,也非常欣赏林冲的本领,他们三个非常愿意接纳林冲。可是迫于王伦的压力,他们三个也无可奈何。晁错等人来到梁山之后,此三人也希望接纳他们几个加入梁山。托塔天王晁错的能力和名声也早已在山东地界传遍。王伦的才能和名望和这两人一比较,马上就可以知高下。他们三个也知道梁山在王伦这样的小人领导下肯定不会有前途。如果林冲或者晁盖当上梁山之主,梁山的前途肯定会比现在要好。所以当林冲把王伦的头割下之后,杜迁等三人马上跪在地上说道:“愿随哥哥执鞭坠镫!”他们三个人在王伦被杀之后,根本没有想着为王伦报仇,而是快速改变门庭,说明他们三个人根本没有从心底服这个老大。既然三个人心中早就不服王伦这个老大,又怎么会愿意替王伦卖命或者陪葬呢!

林冲火并王伦之后,他并没有当梁山寨主。林冲火并王伦再怎么大义凛然,他也必须要背上一个弑主的骂名。所以林冲如果当梁山之主则名不正言不顺。林冲火并王伦的本意也不是当梁山寨主,他只想安安稳稳地呆在梁山。晁盖有能力有威望,而且也有一定领导能力,而且晁盖还带着几个兄弟,所以是梁山之主的不二人选。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梁山完成了第一次权力交接,梁山迎来第一次发展壮大的机遇。

7

林冲火并王伦时,他的手下之所以没人站出来阻止,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不具备阻止的能力。


读过《水浒传》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当时在场的原梁山头领有杜迁,宋万,朱贵。见到林冲从衣襟底下抽出一把钢刀,他们本想上前解劝,无奈被晁盖等七人紧紧围住,动弹不得。

具体情况是:

1、吴用把手将胡须一摸(这是事先定好的信号),晁盖和刘唐上前拦住了王伦,也就是说,当时的王伦被俩人围住,想跑都跑不开。

2、在这紧要关头,吴用大喊一声:不要火并!这等于发出动手的信号。也等于在向林冲喊话:快杀了他!

3、阮小二拦住了杜迁,阮小五拦住了宋万,阮小七拦住了朱贵。还有公孙胜和吴用是两个闲人。明显是八对四。王伦方在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

4、武功差距太大,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别说是八对四的人数不对等,仅凭林冲的武功,一个人就可以对付王伦他们四个人。更别说还有晁盖等七个劫取生辰纲犯下惊天大案的亡命之徒。

所以说,杜迁宋万和朱贵不是不想阻止,而是没有那个能力阻止。



以上四点只是客观形势。其实主观因素才是导致王伦轻易被杀的原因。

林冲的武功远远超过王伦等四人,让他坐第四把交椅就已经是压制他。加之林冲上山时王伦的百般刁难,早就埋下了迟早要爆发的定时炸弹。晃盖吴用等人上山无疑是送来了导火索,当导火索点燃后,这个时候谁想去掐断它,谈何容易?弄不好就会引火烧身自取灭亡。这一点杜迁宋万和朱贵不可能不晓得。

在王伦被杀的瞬间,晃盖等七人都亮出了藏在身上的兵器。王伦已经死了,还亮兵器做什么?明显是针对杜迁宋万和朱贵的。这个时候他们三人如果稍有不满,掉脑袋也就是眨眼之间的事。从而说明,杜迁宋万和朱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在生死存亡关头,他们立即跪倒在地,喊道愿随哥哥执鞭坠镫。形势都到了这个地步,吴用还在演戏,吴用在血泊中拉过王伦刚才坐的头把交椅,把林冲按坐椅子上,叫道,今日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如有不伏者,将王伦为例!

杀鸡给猴看,眼巴巴看着鸡已经被杀,猴还敢有非分之想么?


8



《水浒传》里,虽说有一百单八将,但真正是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并不多,林冲算是一个。

林冲火并王伦时,王伦的手下都在场,却为何没有一个站出来阻来?

有说梁山泊里的王伦、宋万、杜迁、朱贵几人各怀鬼胎,面和心不和。更有说林冲武艺超群,顶着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衔头,可以一敌百。

其实,这些都不是主因。人各有私心是肯定的。至于说林冲武艺高强,也对。可问题是武功再高,双拳也难敌四手。不说别的,就算王伦手下几百上千人不一哄而上,每人捡起一板砖扔向林冲,在一个小小的聚义厅里,林冲纵有通天的本领也难逃厄运。

从林冲上梁山后,每个头领的内心就发生了变化。试想一下,以林冲在当时的名气和官职,若不是家破人亡无安身之地,山上几人别说能和林冲并列,见上一面也难。

论见识、眼光、武功、人格魅力,哪样都在王伦之上。且林冲久在官场,俗称见惯大场面。若将林冲与王伦两相比较,显然由林冲作为首领更为合适,也更有利于梁山的长远发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跟着王伦一破落书生只能混日子。


林冲与王伦火并时,手下并不阻止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乐观其成。

林冲在梁山泊里一直被王伦挤压,林冲心里早就不痛快,这两人相互都提防着对方,宋万、杜迁、朱贵等人也全看在眼里,只是苦于没有一个万全的理由来推倒王伦。

而晁盖等人上山正好成了导火索,既然跟在王伦身后看不到希望,那还不如让林冲与王伦火并,众人乐观其成。此时,山上王伦手下并不伸手出来阻止,其实也是对王伦不满的体现。

出手助王伦,日后见不到希望。出手帮林冲,又有违道义,那就干脆来个隔岸观火上壁作观。在众人的心里,恐怕早就巴不得林冲能挤掉王伦。

9

从表面上来看,王伦的“爪牙”们并没有制服林冲以及晁盖帮派的实力,但更有可能的是,或许,王伦的手下,也觉得王伦是该到了死的时候了。

林冲命很苦,由于牵挂太多,他不可能像武松那样“快意恩仇”,所以在怒杀陆谦等人辗转到梁山后,林冲有了一定的喘息机会。可谁曾想梁山头领王伦并不能容下林冲,林冲眼瞅着又要变成孤苦飘零的人。这时候,绰号旱地忽律的朱贵向前踏了一步,义正言辞的对王伦说道:

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粮食虽少,近村远镇,可以去借。山场水泊木植广有,便要盖千间房屋,却也无 妨。这位是柴大官人力举荐来的人,如何教他别处去?抑且柴大官人自来与山上有恩,日后得知不纳此人,须不好看。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来出气力。

对于朱贵这“旱地忽律”的绰号,其真实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忽律是鳄鱼,有人说忽律是打雷声,但逻辑文史姨一直觉得这旱地忽律的含义和及时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久旱之后的响雷,预示着倾盆的大雨,而朱贵的出现,正是给了林冲干涸的心田洒下了最温暖的雨。

如果没有朱贵的劝诫,林冲不可能有纳投名状的机会,再加上杜迁和宋万心领神会也来起哄,这才让林冲有了待下去的希望。《水浒传》的核心思想是忠义,别管这种忠义是褒义还是贬义,只要有妨碍忠义的人出现,毕竟不被他人所容。朱贵、杜迁、宋万也知道王伦是不忠不义之辈,但是王伦和他们也算有交情,他们自然不能和王伦撕破脸,所以如果真的有人能够取代王伦,相比他们也是不会介意的。

于是,晁盖等人上山了,吴用很机警的看出了林冲的怨念,他决定利用林冲的怨气去玩一出借刀杀人的计谋。林冲提起尖刀要杀王伦时,朱贵、杜迁、宋万被三阮控制住,可就算他们手脚灵活,他们也只有劝解的份,根本没有武斗的份,更何况他们也并非愿意保全王伦的性命。而王伦的心腹也都是无能之辈,并且他们也知道林冲的厉害,能苟活也没必要上前送死,所以也不敢动。

那么结局也很显然了,王伦死了,晁盖做大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跟谁混不是混,乱世之中没必要送命,自然也没人去帮不得势的王伦了。


文/逻辑文史游

王伦该死,但是该杀的人不该是他…

10

有的,但是被拦住了。

王伦在梁山经营多年,要说没有几个得力小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王伦再怎么嫉贤妒能,既然能领导这么大一个摊子这么多年,并且成为梁山的开拓者,肯定有其过人之能,上山当土匪的有几个是善男信女,没有两把刷子,不用等到林冲,他就被小弟们干掉了。



晁盖七人上梁山,为啥要争取林冲?因为吴用一眼看出来林冲在这儿呆的不如意,而且是个阴险狡诈忘恩负义的小人,能够争取。没想到还没等吴用争取林冲,林冲半夜就来抱大腿了。所以吴用跟晁盖说,林冲这个家伙是咱们的人。

第二天林冲公然对抗王伦,王伦很气愤,骂他是畜牲。其实这是作者在骂林冲,林冲就是个畜牲。林冲抓住王伦,安了三个罪名,一是王伦文凭不高,只是个秀才,胸中没有才学,二是王伦心胸狭窄,容不下有才之人,也就是他,第三很重要,这梁山泊就是你的?



客观的说,梁山泊是大宋王朝的,是国有资产,但是被王伦占据了,王伦的占据是非法的,任何人都有资格和义务将其驱除甚至消灭。这是林冲给自己和晁盖造势,说给晁盖的小弟们听的。因此后来宋江从晁盖手中夺取梁山泊,高俅又把宋江招安,将梁山泊收回国有,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林冲杀王伦时,首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梁山泊不是王伦的,有德者居之,有力者居之,能者居之,王伦不行,我杀了他就是替天行道。大家都出来混江湖,本来就是一帮土匪,跟豺狼虎豹一样,有何道义可言,丛林社会而已。这样就瓦解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心理,包括宋千杜万等元老。



王伦的几个心腹当然不听这套屁话,纷纷张罗上前救主,但是被三阮拦住了,近不了身。于是王伦就被杀掉了,成了林冲向晁盖吴用投诚的投名状。

王伦一直想让林冲弄个上梁山的投名状,没想到最后自己成了林冲的投名状,这就叫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