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

2020-09-29 13:31阅读(67)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欢迎打开历史宝藏。淮河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渎之一。江河淮济,是古时候的四条知名的河流。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淮河就是其一。一:-出海

1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淮河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渎之一。

江河淮济,是古时候的四条知名的河流。

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淮河就是其一。

一开始,淮河是有独立的入海口的。正如《禹贡》有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可惜淮河离黄河太近了,相对于黄河这条母亲河的充沛流量来说,淮河简直就是小弟弟级别的了。

在公元1128年,黄河决口南下,直接侵占了淮河的地盘。

小小的淮河,如何能容得下黄河这样庞大的流量,于是黄河就在淮河流域经常决口泛滥,将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淮河流域。甚至在淮河的流路上,阻塞出一个庞大的洪泽湖。

这一南流,就流了几百年。

淮河的水,在明清的时候,被用来蓄水攻沙,两朝为了维持北京到江南的大运河,以及治理黄河,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黄河也在这段时间,将无数的泥沙沉积在淮河流域,淮河的河道被抬高,之前的淮河水系被打乱,所以淮河就成了无法入海的河流。

在咸丰五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北流之后,淮河没有了黄河的欺负,终于可以自由一点了,但是入海河道已经找不到了,只好借长江河道入海。

在新中国建立后,淮河治理工程启动,苏北灌溉总渠的修建,使得淮河可以有自己的入海通道了。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2

题主说的是淮河没有入海口,淮河是一条很难治理的河,1950年淮河遭遇历史上特大水灾,毛主席提出“一定好把淮河修好“,以示决心根治淮河水患。淮河在我国河流中名不见经传,其貌不扬,为什么这么难治理呢,而且还没有自己的入海口。笔者想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水系发育不好,成羽状水系,南北不对称,流域面积成扇形形状

读上图,淮河北岸支流多而长,南岸支流短而少,典型的不对称羽状水系。淮河降水主要在6~9月份,夏季受东风季风影响,遇秦岭东麓地形抬升影响,产生大量的降水,因此北岸多支流发育,支流密集,河网密度高。从流域面积来看,淮河集中在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的扇形地带,如果突降暴雨,洪水短时间集中在入海口,势必引发河水肆意泛滥,洪水很难驯服,难有一个固定的入海口。

平原区河道特征,河道难以被束缚

淮河的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秦岭东麓、山东沂蒙山区,主河道在地势低洼的平原区,地势平缓,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才196米,这样的比降,河床特别容易淤沙,洪水来时改道,很难有一个被束缚的入海口。(上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没有一个好\"邻居\"

淮河夹在黄河与长江之间,在夹逢中求生存,实在难以找到出路。北面的黄河,世界有名的泥沙河,因水沙不协调,三年一发洪水,百年一改道。历史上黄河南迁,累及淮河,袭夺淮河,淮河就跟随黄河入海,原有入海口颓废。今天淮河主干道从高邮湖入口长江。

历史上长江河道受到束缚,比较稳定,特别是到了下游,淮河与长江几乎交汇一起,从径流量来看成为长江的支流是最好的选择。没有自己的入海口,河流表现还稳定。

人类活动的加剧,淮河入海口人为干预

从目前来看,淮河入海口有三条途径,除上面提到汇入长江外,还从苏北灌溉总渠入黄海,另一条北上从连云港入海湾。通过人类控制,淮河入海口就复杂了,由于淮河多少年来,很少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样的入海口稳定快半个世纪了。

3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七大水系之一,淮河没有出海口,始于黄河,归于长江。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传承文化,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和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中间便是我国的“中原地带”,是我国古人类的发源地。在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夹缝间,还有淮河水系,也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 ,七大水系还有:珠江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都属于江河水系。

提起淮河,大家应该会想起秦岭吧。对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还是1月份0℃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界线;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分界线;是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关键的一个节点,当然也不是绝对按此划分的。

“秦岭——淮河”一线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大家知道自古水火无情,尤其是古代,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遇到降雨丰沛的灾年,黄河、长江泛滥,灾情不断,瘟疫横行。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几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给下游带来大量泥沙,长期堆积瘀塞,久而久之成为悬河,稍有变故,就会决堤改道,变迁无常。在1149年、1494年和1938年等多次人为原因,黄河在南面摆动,南流夺淮河河道入海,但是由于大量泥沙堆积在下游出海口,慢慢出海口地势变高,淮河河水无法流入大海(长江口的崇明岛也是如此形成的)。而黄河经历多次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模样,黄河水经山东注入渤海湾。淮河水由于地势引导入江水道,南下汇入长江流域,成为了长江的一个支流,自此淮河没有了出海口,一代历史终结。上古神话故事流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说法。传说大禹也去过淮河治水。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大家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庙立碑,在淮海沿岸。当然现如今国家正在努力疏通淮海古河道,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淮河用自己的河道流入大海。你觉得这能成为现实吗,请回答谢谢。




4

这个问题我也来说说,淮河本来是独流入海,现在事实变成了长江的一条支流,既有自然因素,也人为因素,但始作俑者是人。

1128年,金兵渡河南下,南宋在河南滑县扒开黄河大堤,黄河决口东南流,注入泗水,再由泗水经江苏注入淮河。黄河在下游分成数股开始在东西宽约250km的黄淮平原上纵横,经常泛滥,决口和改道,当地百姓是苦不堪言。这种状况持续了四百多年,到1578年,潘季驯治黄,在徐州淮阴筑黄河大堤,同时筑起高家堰,把黄河河道固定下来,使得黄河在淮阴夺淮河入海。

而淮河这时就显很无辜了,本来淮河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含沙量仅约为黄河的1%,入海非常通畅,海洋的潮汐甚至可以到今天的江苏盱眙县。但自从被黄河袭夺之后,由于泥沙淤积,入海通路受阻,洪水难以下泄,加上黄河水的经常倒灌,把淮河以南的零星湖泊连成一片,形成了今天的洪泽湖。

之后1595年又开始修“分黄导淮”工程,疏通高邮湖,高邮湖由芒稻河进入长江,淮河开始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甚至经常在汛期时,黄河倒灌进入洪泽湖,也与淮河水一样经过长江排入大海,黄河也常作为长江的支流存在。

现在黄河复归北边从渤海入海,但淮河的入海河道仍然因为泥沙淤积受阻,大概有73%的淮河水经洪泽湖过三河闸经高邮湖、宝应湖注入长江。

1998年开始修建一条长160km,宽750m,深6m的淮河入海水道,2003年投入使用,800年之后,终于有淮河水可以独流入海了。但这只能提高淮河的防洪能力,没有根本改变淮河作为长江支流局面。

可见,淮河没有入海口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南宋是要背锅的,之后就是治水者为保一方平安作出的选择。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5

一、首先,更正题主的一个概念错误,淮河出海口称谓是错误的。

出海口、入海口,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概念。

江河水流汇进海洋之处,应称为入海口;

江河航运进入海洋之处,则称为出海口。

所以,题主所说的应是淮河入海口。

淮河,不能说木有入海口,而是现在有多个入海口,不过不是历史上原来的淮河入海口而已!

二、古代淮河在江苏是有固定的直通入海口的,就是现在可以在江苏省地图上可以看到的,江苏省北部的废黄河故道。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圣河。

黄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桀骜不驯,奔流无度,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治理不力,人类难以驾驭,水患频仍。

东流的黄河下游象一条黄龙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大地上,左右滚来滚去,多次改道,曾经决口南下,夺淮河下游入海水道而从苏北入黄海。

后来又改道北上山东入渤海。

三、黄河改道山东入渤海后,这个搬运、挾带泥沙的巨无霸,除在黄海入海口遗下可观的沙丘外。

更是留下大量的泥沙使淮河下游入海故道淤积,淮河水已不能再通过原淮河下游故道东流入黄海。

淮河下游水流,无奈之下,另寻入海水道,改东流为南下,经由大运河南下汇入长江,而再随长江折向东流入东海;

另有支流,北上亦经由大运河,转入淮沭河折向东流汇入黄海。

但是,每逢雨季汛期,因作为淮河泄洪的主要水道,大运河水道狹窄,且淮河本来东向直接入海,现转向南下入长江,加长入海距离,且同时长江亦在汛期,水位偏高,使淮河泄洪不畅,水害频发。

淮河北上大运河东流淮沭河的支流,河道不甚宽阔,泄洪水量有限。

淮河水患,成为各朝代及中华民国政府,亟欲解决,而又无力、无法解决的老大难水利事件之一。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根治淮河水害,在江苏省北部,人工开挖苏北灌溉总渠,恢复淮河东流直接人海的一条通道。

后又在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增加开挖淮河入海水道,导引淮河水直接东流入黄海,解决了淮河下游畅通的入海水道,彻底根治淮河水害,并灌溉苏北农田。

淮河,又重新有了自己的直通入海口,淮河水患不再,两岸人民安居乐业。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

首先应该是问淮河为什么没有入海口,其次淮河是有入海口的,不管历史上还是现在,淮河水最终都能入海,只不过过程曲折,没有黄河、长江入海口那么明显。当然目前淮河在入海之前经过人工的干预,入海的流向不止一个,所以很多人认为没有干流入海口也是正确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淮河是最终入海的。

之所以导致淮河没有入海口的最大原因就是黄河,历史上淮河有自己的干流入海口,但是因为淮河处在华北平原,不像长江、湘江、珠江那样两岸有高山堤坝落差,淮河的河岸相对很低,所以随便来一条大一点的河流都能冲击淮河。历史上黄河桀骜不驯,在河南开封地区几次决口改道,有几次改道都是由开封向东南夺淮河入海,后来又夺山东的大清河入海,直至现今。

黄河本身夺淮河入海也没什么关系,但是黄河中的泥沙却对淮河河道造成了重大影响。从近些年黄河东营入海口的照片就能看出,入海尾口因为泥沙淤积所以一直在小幅度变化,而当年夺淮入海时,黄河泥沙将淮河下游的浅流区淤积堵塞了,导致淮河在失去入海口后四外扩散,后来几经变迁形成了我们目前看到了三个入海口,淮河进入洪泽湖以后,一个北上新沂河入海,一个向东经过人工开凿的灌溉总渠入海,另外还有一条南下经高邮湖入长江。

淮河是一条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历史上以淮河为界限将我国分为南北方,至今秦岭淮河一线仍旧在各种场合中使用。但是淮河地势地貌基本属于一条北方河流,远不及南方河流的水量充沛以及地势落差明显,与黄河更加相似,所以淮河容易受到河道的影响,导致目前没有干流入海口。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7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并冲淮南堤溢流坝,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

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再度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此后黄河大致以山东济水河道为入海口至今。

1194年~1855年的事件被称为黄河夺淮入海。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泥沙含量剧增,不但使得黄河河道泥沙淤积严重而且使得淮河水系紊乱,泥沙淤积。被黄河泥沙淤积严重的淮河在下游堵塞,淮河原本的河道也渐渐被泥沙填平消失。每逢雨季洪水肆虐,终于联通几个小湖形成了洪泽湖,黄河水和淮河水通通都注入这里。而洪泽湖区域是有发达的水系网以及大运河联通长江的。

这段时间黄河水和淮河水都通过洪泽湖,大运河注入长江。

虽然黄河改道后不再从淮河入海但是淮河几百年的泥沙淤积仍然很严重,洪涝不断。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挖了现在地图上标识的淮河河道以缓解淮河洪涝问题。但是大部分淮河水仍然通过洪泽湖从长江入海。

我觉得要不是中国古代就记录淮河,有史可查,淮河流域人民也对河流有深厚的感情的话。换个外国人来编写水文书籍搞不好就把淮河搞成长江的支流了。

8

为什么淮河没有出海口?这个问题是地理范畴

淮河是古代中国的四大河流之一,由于淮河地理位置在南北交界的中原地带,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水流冲击出来的大规模平原十分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淮河流经的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很早很早就有了原始文明,在封建时代,这里也是鱼米之乡,中国古代就有把黄河和淮河并称的说法,这足以说明了淮河的重要性

至于淮河的出海口,其实曾经有过

现在的淮河终点是江苏省的洪泽湖。但是在曩昔,淮河和其他大河一样,也有自己的入海口,上中游来的水,顺顺当当地经过现在的江苏省涟水县,东流入海。在公元1194年,它的北邻黄河忽然决口,离开了自己的河道,冲到淮河流域,同淮河水道合流。直到19世纪中叶,整整过了700多年,黄河才又回到自己的故道上去。在这段时期里,黄河带来的很多泥沙,把淮河下游河道淤高阻塞,夺去了淮河的出海口。所以淮河只能向低洼处汇流,形成了洪泽湖和高邮湖等。淮河水量大的时候,就经过大运河曲折流入长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淮河是中国古代的四渎,现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在中国古代,有四条著名的河流。分别是:

河(黃河)、淮(淮河)、济(濟河)、江(沂河)。

这四条河流,最后都可以注入到海洋,所以一直在民间信仰中有很高的地位。唐朝时,称这些河流为四渎。

其中,淮河为东渎,长江为南渎,黄河为西渎,济水为北渎。

由此可见,淮河在最初是有出海口的。那么,为什么后来失去了呢?

淮河失去入海口,被称为“黄河夺淮”。

在1194年至1855年间,黄河夺走了淮河的河道,成为黄河的出海口。

自1194年起,黄河开始夺淮入海,侵占了淮河的地盘。这是由于淮河与黄河的地理位置过近,而淮河的流量又远远不如黄河这条中国的母亲河。


挟带大量泥沙的黄水,将泥沙淤积在淮河流域,破坏了淮河环境,使得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并且阻塞出了洪泽湖。

不过,在清咸丰五年(1855)以后,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使得淮河的负担减轻,可以借长江的河道入海。

2003年6月,我国发起的“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完成,淮河逐渐又有了出海口,保证了入海水道泄洪入海。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

10

因为黄河欺负淮河。

淮河在古代被称作“淮水”,与河水、江水、济水并尊为“四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淮”字,其地位相当尊贵。古代的淮河河道比较深,水流平缓水量丰富,沿岸平原广布。得益于淮河的灌溉,非常肥沃物产丰饶。而当时的淮河,还是一条拥有自己的单独入海口的著名河流,而其入海口就在如今的江苏东部沿海。

春秋时代的《禹贡》中对于淮河就有相关描述:“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先秦时代的淮河主流上段与如今相差无几,在盱眙附近向东北折,最后在涟水县云梯关注入大海之中。

得益于淮河,从先秦时期开始,淮河流域就成为著名的人口稠密与经济文化繁荣之地,商朝也曾定都在淮水流域,周朝的姬姓诸侯也有不少被分封在淮河两岸。到了唐宋时代,因为运河开凿与漕运的兴起,淮河流域在五代时期已经成为了极其富裕的地方。

然而这种美好的状态,在南宋时代被改变。1128年南宋为抵挡南下的金兵,东京守将杜充人为挖开了黄河的堤坝,结果造成黄河改道,当时大多数的黄河之水注入泗水,再经过泗水的河道注入淮河之中。

而更可怕的是,1194年黄河决堤南下,大量黄河之水涌入淮河的河道,从此夺淮入海。

而黄河最著名的就是含沙量巨大,千百年流域内的过度开发,使得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使得黄河之水含有大量的泥沙,而夺淮入海之后,黄河的泥沙也随着黄河之水涌入淮河

虽然当时的淮河河道也算深阔,但也经不住如此之多的黄河河水与泥沙,经过长年累月的堆积,泥沙在淮河的下游与入海之处造成了阻塞。而这不但使得淮河逐渐失去了入海口,也使得大量泥沙淤积在江苏东海岸一带,使得江苏空有漫长海岸线,却甚少有良港。

而失去入海口之后的淮河,被黄河带着一起继续南下,最终涌入长江,而在黄河夺淮入海前后700年的过程中,由于泥沙淤积与水量太多,使得原本只是小片湖水的洪泽湖不断变大,湖底不断抬升,再加上明清时代筑造的高家堰,人为抬高湖水,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洪泽湖

而清朝时代,在南方似乎待腻了的黄河又再次改道背上,又经山东大清河的河道注入渤海之中,而这时候,淮河当年的入海故道,已被黄河冲刷淤积成了一条高出地面不少的废河道,淮河也再难通过 曾经的故河道注入大海,只能经洪泽湖进入长江之中

历史上由于黄河屡屡改道,而每次改道,十有八九都会夺淮入海,前前后后不断地折腾,使得淮河不但是失去了入海口,还变成了一条灾害诸多性情不定的河流。原本的淮河两岸依靠淮河沃野千里,然而元明清三朝与之后,淮河经常泛滥,引发了诸多的灾害,成为著名的洪涝灾害频繁的河流。

为了治理淮河,历代也是费尽了心思,但大多收效不大而且花费弥繁,直到现代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淮河的情况才逐渐好转,虽然淮河的主流如今依旧通过洪泽湖入长江,但江苏北部现在也人为开凿了新的淮河入海通道,淮河也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入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