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何看待四川一中学班级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老师回应称「让每个

如何看待四川一中学班级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老师回应称「让每个

2020-09-25 01:01阅读(60)

如何看待四川一中学班级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老师回应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拍脑门儿的想法儿和做法儿。孩子儿童时代,有些孩子就是有天赋,他能带

1

拍脑门儿的想法儿和做法儿。孩子儿童时代,有些孩子就是有天赋,他能带领其他孩子一起玩,大家也愿意跟着这个的孩子玩儿,因为,这个孩子有同情心,爱帮助其他的孩子,谁要是欺负别的小孩,他可以出来劝解或打报不平,这就是孩子王吧??。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就爱让这样的孩子当班干部,协助老师能做孩子们的工作,班集体活动组织的有条有序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天性的,你比如说,有些孩子比较自私,身上的毛病比较多,孩子们谁能佩服他?他又怎么去管理?还有的孩子胆小怕事儿,他又能么去和大家交流勾通?如果说老师真正的能了解孩子们的特点的话,这样的事儿绝对不会出现的吧???可以讲,这样的做法就是空想拍脑门儿的结果。

2

中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以学业为重,没有必要让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担任班干部,何况一个班级真的需要那么多班干部吗?

原来,为了实现这个班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的目标,老师不得不设立电灯、风扇和所在楼层男女厕所管理员等职务。

诚然,让学生管理电灯、电扇,貌似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但此事会不会流于形式?学生会不会只是做做表面工作而并没有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相反,我非常疑惑:这样做是不是有灌输“官本位”思想的嫌疑?

“官本位”思想是封建官僚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维护和服务于官僚集权体制。“官本位”思想与我们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与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对立,与众生平等的思想也是格格不入的。

现在的小孩子动不动就说:长大了要当官。

而疫情期间,有人发微博称,自己“从没觉得我爸有多大本事,当了一辈子官,我没沾到一点好处,直到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况下,通过他的关系派车把我从天门接回荆州。”

还有,近日许可馨再次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至今没人敢动我一根头发!我的长发飘飘,等我长发及腰,回国看望亲朋可好?”

这些都是“官本位”思想在作妖,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在清清静静、单单纯纯的校园,老师让一个班62名学生全是班干部,确实不妥。

老师回应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一个中学班级真的有那么多的班级管理工作吗?这些班级管理工作真的有必要都参与进来吗?

其实,老师的初衷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非要是担任班干部。

学生遵从师长教诲,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文化,就是责任心的表现。

3

62名班干部,初衷是好的,但实行起来会很乱。

其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平时的学习任务就很重,现在人为的安一个头衔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其二、学生的定岗责任到人很好,但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比如为什么叫他擦黑板,为什么叫他关灯,等等,62个职位最后会闹得不可开交。

其三、62个职位是一学期一直到底,还是每月轮换,如果每学期一个职位,学生会有意见,如果每月轮换,中间还要重新编排,会很麻烦,自己给自己添乱。

其四、班级常规的管理应该是班长、各委员、各小组长,班长也可以分副班长,2人为宜,班务工作以班长为主,如班长请假,副班长主持,各委员是根据学科来划分的,主要是协助任课老师做好辅助工作,如收作业,发作业,收集疑难问题等,各小组长,主要是负责组内的卫生、学习,这样的一个管理模式,大概人数在10个人左右,管理上比较顺畅和科学,效率也高。

其五、62个职位会形成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看起来每件事都有具体的人抓,但实际又没有什么监督和约束,其实有些工作都是动态的,比如擦黑板,组长安排即可,关灯,谁最后走谁关,人为的安排具体的事情,很容易造成这个活没人干。

班级的管理,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习为主,就不要过多的分散学生的精力,班务的事情还是交给几个优秀的学生来做,几个人管理一个班能管好,人人都是管理者,这个班会越管越乱。

我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4

我觉得这种做法没啥意思,起不到什么实际的作用。老师本身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方式只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这个老师可能不太懂管理学的知识。

比如,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提倡机构精简。为什么要提倡机构精简呢?为什么部门不是越多越好呢?因为机构设置过多会造成职责划分不明确,造成互相推诿,关键时候找不到该找的人。

具体到这个班里,假设出现下面情况:黑板管理员(板长)在监督值日生擦黑板时发现黑板粉被吹到讲台上和讲台下面的地板上了。那么接下来究竟是板长去继续监督值日生打扫讲台上下呢,还是由讲台管理员和地板管理员继续进行监督呢?如果几个管理员互相推诿,或者互相争吵,那么这个事件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最终影响的难道不是整个班级的整洁吗?这件事情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由劳动委员一人对班级内的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监督,不管是黑板上还是黑板下,不管是讲台上还是地板下。

2.要想让孩子真正得到锻炼,还得让孩子去做实事,而不是安排一些虚的事情。

如果老师真的打算让大家都体验一把做班干部的感觉,得到班干部的经验,其实方法很简单,轮流做班干部就好了。比如生活委员、组织委员、劳动委员以及各科课代表等不算特别重要的职务,其实都是可以由学生轮流担任的。也只有这些职务,才能提高孩子的认知和意识,这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什么灯长、板长之类的职务,对孩子们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多大帮助吗?

3.这会让孩子过早接触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在班级里,一件本身可能很简单的事情,可能就会因为班干部人数过多,变得复杂。

举例一:某一天班里的“灯长”或者“门长”请假了,那谁去顶替他们开门开灯呢?本来开门也好开灯也罢都是随手的事情,是任何人在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做的事情。明明大家都能做的事情,却要特地安排一个人专职,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举例二:某一天,轮到劳动委员打扫全班卫生,劳动委员和扫帚管理员却在当天就如何安排分配打扫任务产生了分歧,劳动委员因为自己的官职力压扫帚管理员一头,决定公报私仇,让扫帚管理员负责打扫全班卫生。人人都有职位不代表人人的职位都是一样重要的,就跟以前一品官压二品官,五品官压六品官一样。长期下去,班级里的等级化,官僚化只会越来越明显。

综上,我认为老师虽然本意可能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当是他采取的措施却是脱离实际,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5

班干是班级管理的助手。既然是管理,自然就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你这所有的学生都是干部,还能怎样管理呢?连国家都需要精兵简政,你这一个小小的班级,就臃肿到无法转身的地步,不让人感到震惊吗?

无论是什么样的集体,都有管理者,而管理者从来都是少数人,这是不能变更的事实。因为人一多,往往就会职责不明,人浮于事。一个班级,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是干部,那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互相扯皮,互相推诿,而所做的事只能是不了了之。譬如,一个劳动委员,就可以把打扫卫生区,清扫教室,擦窗户和檫黑板一起负起责来。而如果把他分开来,让四五个人负责,虽然有事做,但是这个事有多少呢?显然,起不到锻炼孩子能力的目的。

我们真的要让孩子在参与管理中得到锻炼,还不如让孩子轮流当班干。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增强了他的班级荣誉感,也能让他在不再当班干的时候,学会自律——自己当班干的时候,经常被班上的某些同学吵的头痛,现在自己当过班干,就更应该理解当班干的辛苦,自觉主动地为班干减轻负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循环,不是比一窝蜂地当班干更有教育和启示作用吗?

班干部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助手。这样的学生,是需要有一些素质的——敢做事,有能力,有威信的人,不怕得罪人。如果一个孩子连和人说话都胆怯怯的,你怎么叫他去管理学生呢?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性犯错误,你怎么叫他去以理服人呢?所以,在班干部的选择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去用心地挑选的。

或许有人说,孩子在学校不就是接受锻炼的嘛?这也是事实。可是,当你把所有的孩子都升级做班干,你能锻炼哪一个孩子呢?这明显就是不现实的。要想真的把一个孩子锻炼成一个合格的班干,你是需要付出不少的心血的——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怎样管理是需要你去引导和教育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不花时间,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恐怕就可想而知了吧。

这位班主任这样做,其实就是一种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清清静静、单单纯纯的校园有什么必要这样折腾呢?老师要是真的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那就多动点脑筋,让孩子从日常生活做起,这比当什么干部不更好吗?就是让孩子当干部,班主任也应该跟在后面,多做指导和点拨,让他更快的成长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