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李自成马上攻下北京时,为何向崇祯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李自成马上攻下北京时,为何向崇祯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2020-09-23 08:31阅读(71)

李自成马上攻下北京时,为何向崇祯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必须要承认的是,李自成对于自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感到很意外。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在此期间

1




必须要承认的是,李自成对于自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感到很意外。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在此期间,李自成为何提出西北称王这个要求呢?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在李自成看来,崇祯还是大明天子。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比较鄙视自己的。李自成一直把把崇祯当皇帝。并没有和觉得自己这个大顺皇帝一样。没有任何赶朝换代的意识和想法。李自成应该说还是愿意作为崇祯皇帝的子民的。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图。提出割西北而自立为王,应该是李自成内心写照。

第二就是粮食军需缺乏,没有经济基础。将士疲弊。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兵分两路北伐,仅仅两个月时间,两路大军就在居庸关汇合,然后就直抵北京了,经过如此急行军和鏖战。李自成大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再无力对北京进行占领了,粮食军虚需以及银子已经是及其缺乏了。从后来占领北京以后,对明朝大臣进行敲骨吸髓般的搜刮银子和粮食,可见李自成的大军军需缺乏到了何等地步。如此竭泽而渔李自成也是迫不得已。也就是这种搜刮导致李自成没有站稳脚跟,进而导致失败。

第三是明朝地方没有失陷,江南还掌控在明朝手里。李自成起义军失败关键在于没有牢固的根据地,刘邦有汉中为根基,朱元璋有江淮为老家,而李自成却是流动作战,属于流寇。从外面看,李自成围困京师北京。但实际崇祯整体实力还在,李自成害怕崇祯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万一崇祯采取这一措施,待各地勤王部队一到北京 李自成就得全军覆没。所以李自成以兵临城下的形式逼迫崇祯答应自己西北称王的目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一点是李自成身边缺乏智谋之士。刘邦有张良,萧何,陈平。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才与智谋之士。朱元璋身边更是不缺。反观李自成身边根本就缺乏这样的智谋之士。使得李自成无法迅速而有效地同明朝高层与士绅阶级快速结合,没有同地主阶层的有效融合,所以在占领北京以后迅速败亡。正因为没有长远规划和策略。也使得李自成在自己最有利时刻提出"西北为王,让人不解"的要求。从以上几点来看,李自成提出西北称王是真心也是无奈。更多的则是自是能力的缺乏,没有一个帝王所拥有的雄才伟略。

最后说点题外话。1644年的时候真是怪异,三位皇帝在同一年出现,大明崇祯,大顺李自成,大清福临。最终崇祯上吊,李自成被杀,最不可能问鼎天下的异族满清入住中原。拉开满清统治中国的帷幕

2

李自成即将攻入京师的时候,曾经派人进京与崇祯皇帝密谈,他确实向崇祯皇帝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

清代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徐鼒,他是史学家,南京六合人,他的有关晚明历史的专著《小腆纪传》和《小腆纪年》,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明朝历史资料。

据其中的《小腆纪年附考》记载:

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意思是说,我李自成兵强马壮,希望朝廷能够割让西北一带的地方,作为封国,还请用百万两白银作为犒赏经费,此后义军会退守河南。

如果朝廷能够答应这些条件 ,义军愿意为朝廷围剿盗贼,必要时还可以派出精锐之师帮助朝廷抵御东北地区的八旗兵。

但是我李自成可以不遵守朝廷日常的诏书,也不行大臣的朝见之礼。

可以看出李自成要做的“西北王”,其实就是要效法西夏的李元昊,在西北称王,已经不是军阀割据的意思,而是创建“邦国”的意思。

这个“西北称王”四个字,是后人对上述密谈的一个总结,事实上,整个密谈都没有说这四个字,密谈仅仅是说在“西北一代分国”,而“王”之。

这个是要在西北建立一个王朝的意思,因为他可以不遵守明朝的法律法规,也可以不朝拜明朝的皇帝。

所以说崇祯皇帝,在最后关头,拒绝了这个要与李自成“平起平坐”的要求。

事实上,李自成之所以要提出这个“西北称王”的要求,其目的就要成为第二个“西夏王”

因为李自成知道,当时的形势其实就是三足鼎立的格局:

李自成的起义军、明军、八旗兵,三者最好是不要两家死磕,因为只要有任何两家死磕,就会有第三家坐收渔翁之利。

根据上述李自成的密谈设想,其实就是想恢复:西夏、金朝、南宋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也就是要实现李自成、崇祯皇帝、皇太极三分天下的局面,只有如此才是三者相安无事的最佳方案。

李自成在即将攻下京城之时,想通过密谈来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恶果,所以才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但是,明朝皇帝认死理,没有看透其中的机遇,最后因为崇祯皇帝还是不信任李自成,怕受骗上当,最后连“君王死社稷”的美名都会丧失,所以最终双方谈判彻底破裂。

3

李自成进京根本不是原来计划好的,而是被局势所迫。

永昌元年,大顺政权刚刚取得陕西,当时的战略形势依旧相当严峻,李自成首先对准了自己的老对手明军,开始了东征对山西的进攻,这次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进攻京城灭了明廷,而是为了西安的安全而发动的扫荡性战争。如果有意进攻京师的话,也肯定不会走山西这条路,去跟重兵密布的地方进行消耗战,而是从另外地方绕过直接攻击燕京,显然李自成走山西这条路,所以说李自成的目的不是燕京,而是为了扩大西安的战略防线。

可惜的是,历史远比小说更神奇,从西安出发的时候,大顺实力其实很一般,才6万军队,刘宗敏带着两万前锋(号称五十万)、李自成带了四万人(号称百万),气势做的倒挺大的——宣布要推翻明廷、号召地方官吏献土投降。没想到号称的一百五十万大军居然把山西十几万明军吓坏了,直接投降顺军。那一次东征唯一的一场仗就是宁武之战,明将周遇吉前后就守了一天,然后就被击败了。而这一战的原因居然是周遇吉是把大顺军的檄文信以为真,所以弃城逃跑,放开了通往燕京的大道逃去西北面的宁武关——估计是在想“你们去北京好了我呆在这里看看风头”,但李自成此战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保证西安的安全,就离开大道追了过去,赶到宁武城下把他消灭了,打完这一战,李自成其实是想回师了,因为姜镶投降了,整个山西已经平定了,明廷能够用来威胁西安的重兵已经全部不复存在了。

然而,多年作战的李自成不是白痴,自然想到了军队人数跟军饷粮食的关系,一下子多了10多万投降明军,这些人是要吃饭的,回去后如何养活?要知道当时李自成控制的陕西在经历过天灾和战争荼毒后,脆弱不堪,本来就需要外地赋税的支援,而打下的山西之后军队更是需要养着,据说每年需要上百万两的军饷,原来明廷给,现在投降投降大顺了,肯定是大顺给了。这十几万降兵降将,如果统统遣散吧,恐怕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投降大顺了,如果不遣散,有养不起,所以需要另寻道路。可见,姜镶等明军投降,反而成了李自成这次东征后的烫手山芋,没获得好处反倒要为寻找新的财源而战。

自己吹出去的牛逼,含着泪也要装完,李自成现在想到的反而是去和崇祯议和了,希望不要再打下去了。所以战场上胜利后,居然谈判时的檄文反而倒像是遭遇了大败一般,在这篇檄文中,李自成一反之前称崇祯为无道昏君的说法,反倒赞赏崇祯“君非甚暗”——帮崇祯推卸了不少责任,还公开号召明朝大臣要继续忠于崇祯皇帝(求你们别投降了,俺养不起)。无论是替敌国的皇帝洗脱罪名,还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号召敌国的臣子要格尽职守,忠君爱国,这都是古往今来的极少有的。当然从表面上看,李自成还口气硬,他要求崇祯皇帝自降为藩王,禅位给顺王李自成,李自成的本意是将大明成为大顺名义上的藩国,然后宗主国向属国要走部分军饷,然后体面撤回去,军饷问题也解决了部分。

爱好面子的崇祯,自然拒绝了,摆出一副要打的架势了,但紫荆关等地的北直隶兵马也开始接二连三地向顺军投降,很快就连代帝出征的大学士李建泰都领着崇祯的四万禁卫军向李自成投降了。崇祯固然恼火,李自成更是苦瓜脸,到这个时候,李自成连遣散投降的明军都不太敢了,因为投降的明军实力已经超过顺军主力好几倍,要是一下子群起作乱,李自成还得千辛万苦地杀回陕西去,带来的6万人还很可能损失惨重。那就继续谈吧,无奈之下,李自成一方面为了向投降明军显示自己实力强,继续向燕京进发,一方面发出了东征后的第三道檄文,建议崇祯接受他的投降,只要承认李自成的顺王地位,而且把山西、陕西等地封给他做藩国,并且提供军饷,那李自成就向明廷投降:皇上,干脆收留我做您的臣子吧,只要您肯发军饷就行。但崇祯还是不松口: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所以即使到了燕京城下,几乎唾手可得了,还搞谈判,三月十八,顺军占领了彰义门两侧的城墙,此时李自成和刘宗敏一起来到彰义门城下,要求再次和崇祯谈判。李自成把太监杜勋派了进去,这次不仅列出了很具体的条款,更苦口婆心地给崇祯讲解议和的好处:李自成不但会立刻把北直隶等地的土地、军队都还给崇祯,而且还愿意帮助崇祯抵御满清入侵,更能在必要时帮助崇祯镇压其他的农民军,这次谈判的条款,李自成把自己也骂了,毕竟他骂农民军是“群寇”——唯一一次改变了对农民军的称呼,此时李自成的立场已经和离开西安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几乎是在驳斥自己出兵时的那封檄文,从这些用词中,明显看出李自成不惜一切代价要结束东征的急切心态。可是崇祯还是不同意,李自成当时无法想象堂堂大明朝廷连区区一百万两都拿不出来。刘宗敏大怒,跳将起来说:‘这狗皇帝,他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拿下燕京,我们把他的银子都搬出来,他都守得住长城,我们也守得住。

今后,闯复令杜勋求成,莫敢奏。内侍微言之。上召入,勋言李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因劝上如请为便。上语魏藻德曰: “今事已急,卿可决之。”藻德默然,曲躬俯首。时上忧惑,于坐后倚立,再四以询。藻德终无语。上谓勋曰: “朕即定计,有旨约封。”大怒藻德,推御坐仆地,入宫。

接下里就是非常熟悉了,那就是顺军开入京城。可惜崇祯根本没有军饷,但崇祯的遗产——整个北方边境的数十万军队、无数需要维护、修缮的堡垒,都被李自成不情不愿地继承到手了。而这么多人又需要养活,那么只剩下追赃助饷的办法来尽快获得军费,然而被无耻文人大骂为残暴,军纪败坏和和堕落了。

如果觉得答案对您有帮助的话,记得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小鲨鱼每天分享您关心的历史知识!

4

感谢头条邀请,李自成提出在兵临北京城下时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原因如下:

一、崇祯集团仍有较强大的实力。

你如果翻阅明史,你会发现整个江南地区作为国家赋税重地,仍完整的在崇祯手中,江南仍拥有几十万重兵,即便北方战局仍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李自成此番重兵长途奔袭,仍为流寇,没有建立有效的地方政权,在征讨北京途中占领的城池仍未来得及消化,明军闻风暂时丧胆,一旦天下有变,大明复盘的可能性仍在。现在屯兵于北京坚城之下,如久攻不克,正犯了兵家大忌,一旦崇祯反击,各地勤王之师云集,后果不堪设想,大明当年在于谦领导下大败鞑靼也先的殷鉴不远,作为征战多年的闯王他是明白处境的危险的。

二、这是李自成的小农意识决定的。

他本一驿卒,后来因政府财政困难精兵简政才被迫下了岗,其间老婆还因家贫跟人走了,官逼兵反,他走投无路才造的反。起义多年,当年老领导高迎祥挂了,自己在车厢峡用诈降计才死里逃生,后来在商硌山剩下刘宗敏等十八骑,幸亏河南农民大饥荒,官逼民反,他才有机会翻盘,他也知道朝廷将才辈出: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大将层出不穷,他对彻底消灭大明是没有绝对把握的,他难免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意识,“西北称王\"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和朝廷也是两全齐美的事儿,再能敲朝廷一大笔真是美啊!

三、当时天下群雄并起,风云际会,鹿死谁手还无定数。

东北满清顺治、多尔衮虎视眈眈,山海关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扬蹄待发,北方大明残余势力远未荡平,南方大明经济实力雄厚、兵力尚足,四川还有老兄弟老江湖张献忠野心勃勃……

自己手下,四十万大军仍未整编:有刘宗敏这样的老兄弟、还有大明投降的、投机的,现在虽由他纠合一处,但是否对他赤胆忠心尚是问号。后果的结局就是如此,闯王山海关一败,河南等地首尾两端的降将降官复叛,闯王一路狂奔,未能逃回陕西。一说丧命湖北九宫山,一说出家做了奉天玉和尚,他也是和尚命哪!先前一老婆被高杰搞定,好不容易进了紫禁城,却又无奈做了和尚(苍茫大地极有同情心,给‘闯王选了个可能中的好结局)。

四、李自成当时也已经想好退路,西北相对安全。

前面天下形势已分析过,既然群雄已经纷起,叫老子打狗还需要一堵墙,西北尤其是老家陕西,地形险要,又有群众基础,那地方最让他放心。

望斧正。

5

格局所在!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有道理的。

李自成是什么来路?给地主家放牛的,没怎么读过书,长大后好不容易谋了个驿站的苦差事,崇祯改革驿站制度,精简驿站工作人员,李自成就下岗了。后来发现媳妇和别人有奸情,杀妻当兵。当兵又被克扣军饷,一怒之下杀官造反。

就这简历看着像不像苦情催泪大戏,一个农家子弟,好不容易找个工作,下岗了,好不容易找个媳妇,还绿了自己,好不容易当个兵,还被克扣军饷。

可以说,李自成是被迫造反的,是真真切切的活不下去了。

这一点就赶不上同是起义的元末英豪陈友谅了,人家陈友谅那是主动投身革命的,我不缺吃不缺穿,还是政府的小吏,但是,我发现时机已经到了,所以,我要干一番事业。大部分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其实都是这样想法的。

话说,你要闹革命就自己拉一票人干呗!李自成不,先是投靠了一个人,再投靠他舅舅闯王高迎祥,直到高迎祥身死,他才上位。人家朱元璋为了摆脱别人的影响,千方百计的要自己闹革命,和人老朱比,李自成这格局不知道差了几个档次。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取得当时的成绩,说实话,一来得感谢满清多次吸引明军主力,才让李自成有喘息之际。二来得感谢明朝的猪对手,三番四次放他一马。

但是,根植于骨子里的贫农意识,还是让李自成难以成大气,在李自成的心里,西安就是最好的地方,李自成曾经跟别人说,就是十个北京也不如西安。所以,极为偏爱西安。

1644年出师北伐开始,打一架,有点损失,李自成马上心生退意,想要返回西安。手下给拦住了,打到北京,害怕打不下来,于是有了要求崇祯西北封王的闹剧。其实,李自成就是想回西安待着。

说道格局问题,所有想裂土纷争的,如孙权、吴三桂、洪秀全,乃至民国李宗仁和白崇禧等,都是格局太小,实力什么另说,气势上就输了。

三国时期,吴国兵力是蜀国二倍,魏国兵力是吴国二倍,吴国孙权就想偏隅东南,蜀国实力最弱,却以北伐中原,匡扶汉室为己任,从诸葛亮,到姜维一直谋求进取。这就是格局。

6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朴素的逻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你李自成如何,终归是犯上作乱之辈,即便开创了新朝也很难解释儒家伦理上的一些东西。而且,崇祯皇帝也并不是什么昏君,继位之初就是以除魏忠贤的“圣君”出现在臣子们眼前的。

国家多难,即便皇帝有些处置不当,也不能说这是一个亡国之君,因此李自成不愿意背上一个弑君的骂名。

更何况,对于李自成来说,南方还有大片的明朝疆土,西南还有张献忠,东北还有满清,自己大顺的腹心之处就有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西北称王”对于一个草根统治者来说已经是巨大的逆袭了,王和皇帝相比于其所占领土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而称帝将会遭到其他所有势力的敌视,在即将拿下北京之际,李自成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因此,在即将攻城之际,大顺军停了下来,投顺的太监杜勋作为李自成的使者入城谈判。

其实李自成的要求还是很诱人的,包括:

1、封自成为王(他早就自称闯王了)。

2、赏银100万两(这相比于占领北京后的搜刮真是九牛一毛)

3、封陕西、山西为自成封国(相比于大顺军的实际占领地区已经小很多了)。

这就是李自成跟崇祯要的东西,其实真不多,说白了就是希望朝廷能给自己一个名分,对于明朝而言最大的损失估计就是承认李自成世袭陕西、山西了,其他的跟比没有什么。

不仅如此,李自成还提出了自己投顺以后要承担的义务:

1、消灭其他农民军。

2、抗击满清,保卫辽东。

这简直就是买一送一了,说明李自成还是有向宋江一样“替天行道”的情怀。

如果崇祯皇帝同意了这些要求,中国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对于崇祯而言,谈判的条件实在太诱人了,自己本来都已经要绝望了,这真是绝望中望见的最后一缕曙光。崇祯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自己死后在历史上的名声,跟李自成妥协无疑要被后人诟病。因此,谈判之初,崇祯就让内阁首辅魏藻德也在场,目的就是找一个背锅的,好歹百年之后大家说起来也会说魏藻德是“秦桧”一样的奸臣,而不会说崇祯是一个昏君。

但是当崇祯问道“此议如何?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的时候,魏藻德沉默了。崇祯又问“此议如何”,魏藻德还是沉默。崇祯要不是有皇帝的身份在,早就要问候魏藻德的母亲了,他气的浑身发抖,在打发走杜勋之后,崇祯猛击龙椅,并一把推倒。

事实证明崇祯说的“文官皆可杀”一点毛病都没有,要是当时是我,早就砍死魏藻德了。就是这么一个点为状元又飞升到首辅的东西,在崇祯死后马上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觉得此人太过无耻,就当面问他“崇祯哪里对不起你?”最终被刘宗敏活活打死,写道这里,魏藻德真的连秦桧都不如,我也只能说真香了。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7

李自成向崇祯皇帝提出“西北称王”这件事,记载在史料《小腆纪年附考》中,当时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外。李自成派投降过来的太监杜勋秘密入城与崇祯帝谈判,提出:“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进京)

但是崇祯皇帝不答应,谈判破裂。

崇祯皇帝不答应,很好理解。毕竟崇祯皇帝这个人向来刚强,最后宁愿吊死也不逃跑。问题是,李自成都包围北京城,马上就要攻下来了,为什么却还提出这样的条件呢?我试着来分析一下。

第一,李自成对攻破北京城没有信心。

李自成为什么没有信心?原因很多。一是李自成虽然打到北京城,但是自身的人马其实很少,不到两万人(史料《爝火录》记载:“贼破京城,兵不满二万,而孩子居其半。”)兵力严重不足。

二是北京城城防坚固,很难攻破。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瓦剌军骑兵3万、步兵10万,并且挟持明朝皇帝明英宗,明军主力也在土木堡之战中被剿灭。对于瓦剌军来说,简直是志在必得。然而他们最终却在北京城外被打得大败。李自成肯定记得这件事。

三是李自成对北京城兵力部署情况不清楚。北京城究竟还有多少兵,能抵抗到什么程度,李自成并不清楚,但他能感觉到人数不会太少,抵抗一定非常顽强。

四是李自成农民军的攻城能力一向不强,李自成在前往北京的路上,经过了重重阻碍,除了自己投降的外,真正硬攻下来的,伤亡总是很大。比如通过宁武关的时候,就这一战,伤亡就达到7万人(这也是李自成为什么打进北京城来的时候,人数很少的原因之一),何况是攻打北京城,其伤亡肯定不在少数。

(崇祯剧照)

五是各路勤王的军队在陆续进京。李自成在攻下宣府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命令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等人率军回京保卫。这些军队都已经纷纷在路上。如果李自成迟迟攻不下北京城,各路勤王的军队杀到,李自成是非常危险的。

有人可能会说,最后李自成不是攻进北京城了吗?其实,李自成完全不是攻破的,而是明朝内部人出卖。先是太监曹化淳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放李自成的军队进来。接着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放刘宗敏的军队进去。然后太监王德化又打开德胜门,放李自成进去,并引他进入内殿。同时,明朝的军队和官员降的降,散的散,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抵抗的记录。

可以说,要不是内奸出卖,北京城怎么可能被李自成攻下来呢?

第二,李自成实施缓兵之计。

只要崇祯同意谈判,那么,那些回援京城的军队,就没有理由再回来了。同时,李自成在撤出北京城的时候,沿途也不会再遇上抵抗了。这样,李自成可以非常从容地回到陕西,他的危险也解除了。

第三,李自成可以接受裂土封王的局面。

李自成这个人,从内心深处来讲,他其实是比较尊奉明天子的。从他进京后,礼葬崇祯皇帝,并厚待崇祯的儿子,封太子朱慈琅为宋王,以及他认同崇祯皇帝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都是庸臣误国。从这些事来看,李自成并没有一定要推翻明朝。如果能够实现裂土封王的愿望,他也是能接受的。

(与明军对垒的清军)

第四,李自成留下明朝和清军死磕。

当时清军已经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如果他取代明朝,自然要独自面对清军的威胁。清军十分强大,能不能打赢,李自成心里没数。如果不那么快把明朝灭亡,让明朝与清军死磕,让他们“鹬蚌相争”,李自成“渔翁得利”,最后自己再做大,“缓称王”,这种战略布局,也是不错的。

可惜崇祯皇帝太不明智,又太刚强,太瞧不上农民军,同时又不了解自己内部已经完全离心离德。结果,李自成轻易把京城攻破,他走上了自我灭亡的道路。

(参考资料:《小腆纪年附考》《爝火录》《明史》)

8

李自成提出“西北称王”说明他当时还是很清醒的,身为一个农民起义者,李自成能一步一步走到拥有推翻明朝的实力,并非无能之人,所谓割地为王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整合内部势力,李自成虽起义多年,但是被官军打的溃不成军,最低落时候甚至只余十八骑,在崇祯十二年才东山再起,滚雪球一般扩大势力,然后五年后一鼓作气打到北京城下,面对快速扩张的军队,其实李自成也没有多少控制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进入北京城后,起义军大肆烧杀掠夺,对前明官员尤为狠,一下子失去了民心,站在当时的特权阶层对立面,李自成又何尝不知道,可是却控制不了下面;兵临北京城下时,面对手下的乌合之众,关外还有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应该考虑到整个天下时局,所以想着让明朝继续对抗满清,自己要点银子,回去整顿整顿内部,再坐山观虎斗然后出来逐鹿中原。

二、以退为进的策略,李自成当时发展过快,进攻北京也是一路势如破竹,估计都超出他的预料了,兵临北京城下以后,已是骑虎难下了,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只是在北方流窜作战,在南方明朝还有大量的生力军,关外还有满清,自明定都北京后,有三次异族兵临城下都被打回去了,李自成心里也没有底,还不如先得到明王朝正统册封,发一笔横财,可以的话兵不血刃骗开城门,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以的话,拿着册封回到西北看着明与满清大战,但是没想到崇祯帝不答应他的条件,更没想到是北京城如此之快的就攻破了。

可惜历史的大势之下,没有雄才大略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建立大顺,却面对满清时屡战屡败,最后如流星一般消失…

9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师驻扎在北京城的彰义门外,眼看着北京城唾手可得,他不忙着督战,却找来了前不久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派其进城与崇祯秘密谈判。

杜勋倒吸了一口冷气,心里暗忖:为了活命我才投降于你,你现在让我去见崇祯,就他那暴脾气,我这一去恐怕就回不来了。

看着杜勋沉默不语,李自成不耐烦地咳了几声,杜勋一抬头,便看到了那道冰冷的眼光(李自成一只眼睛失明了),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结结巴巴地说道:“遵命。”

李自成递给了杜勋一份手稿,杜勋只看了一眼,便吓得冷汗直冒。那上面到底写了什么,能让一位资深老太监怕成这样?

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开出了这样的条件:“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既然攻下北京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李自成何苦要多次一举呢?

三个对手

李自成看似风风光光地跑进了北京城,但就当时而言,除了他自己,天下至少有三个政权并存着。

1、苟延残喘的大明政府

大明除了北直隶,南京那还有一个陪都,那里有着与北京相似的一整套领导班子。朱元璋的子孙满天下,北京倒了,南京马上就能搞起来。

崇祯年间,战火弥漫,大部分地方饱经摧残,尤其是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地,被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军一遍一遍地洗掠,那里早就是一片狼藉。不过,无论形势多么恶劣,南京以东的沿海地区,特别是如今的江浙一带却侥幸躲过了战火的洗礼。

在明末时期,指望崇祯拨钱救地方,那是不可能了。记得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山东、河南等省直接投降了,农民军只有在淮水那里遭到了猛烈地反抗。由此可见,地方想要保住城池不失就必须采取自救,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当时,南直隶至少还有与义军叫板的实力。

2、虎视眈眈的清政府

满清拥有一支10万多人的骑兵,只有关宁铁骑能与其争锋。李自成的农民军如果要和它野战,结果只有一个,必败无疑。袁崇焕用事实证明,挡得住满清骑兵的只有大炮和坚固的城池,别无他法。

等到一些明朝武将投降了满清后,又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大炮技术,皇太极终于在1631年,山寨出一批红衣大炮。这意味着什么?坚守都未必能守得住了。

即使李自成在北京称帝,以他现有的军事力量,完全无法阻止清军入关。

3、张献忠

张献忠出道比李自成早,还读过书。李自成清除了很多同僚,却没法除掉他。他们被称为流寇是有原因的,可以占领一地,却很少能成功经营此地。

因此,李自成跑到了北京,他之前攻取的湖广、河南等地,甚至是陕西都有可能落入张献忠之手。

这3个政权都不是善茬,李自成有把握拿下吗?

1、四战之地

如果李自成杀死崇祯取而代之,不过是解放了崇祯,而将自己推到了火炉上。

多尔衮不会因为李自成的到来,就停止南下的步伐;南明将建立新的政权,讨伐李自成;张献忠会趁着李自成被前后夹击之时,再送他一个釜底抽薪。

当时的北京只剩下山海关这道最后的屏障,显然无法抵御满清的大炮。如果,南明同时发动北伐呢?

2、军费何来?

与其说崇祯败给了李自成,不如说败给了这该死的天气和一贫如洗的国库。

崇祯面对的问题,李自成登基后都必须面对。只要战争一天不停息,每天都必须支付一笔庞大的军事开支。

崇祯登基以来,灾害不断,不是旱涝便是瘟疫,地方志中多形容为“死者泰半、十室九空”。

吃不饱就去抢,于是流寇遍地。战乱一起,即便是没出现灾情的省份,老百姓也无心耕种,不知道哪天就被洗劫一空。时间一长,国家经济便陷入了死循环。

等到1644年时,80%的州县已经停止缴纳税赋,崇祯没有钱,解决不了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既阻止不了满清,也消灭不了流寇。

李自成登基了,有能力改变这天气吗?他有能力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吗?

结语:

崇祯拿不出百万银两犒赏李自成,于是这生意就谈崩了。当然,如果他有这笔钱,也不至于如此,要不是他将卢象升、洪承畴、曹文诏等人召回北方战场,农民军根本不是关宁铁骑的对手。他要真有钱也不会谈,直接剿灭就完事了。

不过,有些人还是有钱的。明朝王爷福利好,发达的贸易又催生了一批大商贾,还有一批贪官。崇祯请他们捐钱,他们不舍得。李自成进京后,没干别的事情,还是老本行——抢劫。

钱拿到手后,李自成便急匆匆地将它们运回了西安。至于他曾经对崇祯讲过的那句豪言壮语:“以劲兵助剿辽藩”,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本打算在一片石教吴三桂如何做人,却遇上了清军。李自成二话无说,匆匆在北京举办个登基仪式,第二天便卷铺盖走人。

其实,关于这则谈判内容,明史却有着不同的记载:“自成驻彰义门外,遣降贼太监杜勋缒入见帝,求禅位。”

不过,我觉得《小腆纪年附考》这个版本更加靠谱些。从某种意义来说,崇祯心怀大明,而李自成心里不过装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怎么看?

10

首先,这个前提是不成立的。在正史里,从来没有过记载说李自成曾经向崇祯提出西北封王,代明伐清的要求,无论是《明史·庄烈帝本记》还是《明史·流贼传》都没有记载这件事儿。如果此事为真,那么正史没有理由不记载这件事。



所以,此事为假的可能性极大。

假如此事为真,那么崇祯帝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李自成。崇祯帝对北京的防御能力心里是有数的。李自成的条件——西北封王,百万军饷,还可以代替明朝征讨清军,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就算百万军饷拿不出,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答应下来也绝没有坏处。

所以此事的可能性更低。但如果此事为真,我们倒也不妨分析一下李自成的心态。

为何兵临城下的李自成还要与崇祯讲和呢?

第一个原因是,北京自从元朝建都以来,在有抵抗的情况下,从来没有被攻陷过。明朝历史中,北京被围了五次,土木堡之变一次,嘉靖朝一次,崇祯朝三次,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八旗军,都没能攻进北京半步。北京的防御体系经过多年经营,完全称得上是固若金汤。李自成没有信心是对的。

第二个原因是,围城北京,外部环境并不好。李自成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尤其是从宣府大同过来后军队里又多出几十万的明朝降卒,补给更加吃力。而此事在崇祯的勤王圣旨下,近处的辽东吴三桂,远处的南京史可法,都在动员军队增援北京。一旦北京打成了消耗战,李自成必定腹背受敌。

第三个原因,是李自成的小农思想。李自成的传统思想,一直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陕西才是我的家。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李自成对陕西以外的土地没有太大兴趣。占领了陕西之后,对于征讨外地,李自成的战斗意志明显减弱。而到达北京之前,这种思想尤为严重。

但这三点顾虑,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北京的明朝守军有战斗力。

谁都没想到,崇祯十七年的北京竟会如此脆弱,可以说是“吹弹可破”,李自成到达当天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当天即攻克外城。面对如此唾手可得的胜利,一切的谈判自然都没有意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