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

2020-09-19 18:02阅读(67)

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开会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从最开始的只能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步行去上班,到了有自行车可以通过骑行去上班,:-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从最开始的只能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步行去上班,到了有自行车可以通过骑行去上班,再到后来的开车上班甚至于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的乘坐高铁跨市上班,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上班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现在很多人的家距离工作的地方都比较远,更不要说有不少的公司会经常派人去外地出差了。

但是好在现在的交通系统已经很完善了,已经很少存在像古代一样在路上就耽误个十天半个月的情况。古人没有像现代社会一样这么发达的交通工具,那么如果古人要去首都开会的话,又会怎么去呢?而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问题讨论其实的并不是普通的古人,而是专门指古代的官员。毕竟古代的普通人不会说随随便便就上京城开会,即使是某一些产业遍布全国的商人,他们最多的也是去各地视察,就算是真的让手下的人汇报,也很少真的会有选择首都作为开会的地点的现象,但政治会议就不一样了,这一般都是要在政治中心——也就是在当时的国家首都才能够开的会议。

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进京开会并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因为古代中国版图依旧很大了,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被外派到其他地方而非是留在京城里的,他们不可能经常性的就去首都开个会,毕竟这样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因而我们现在所以为的官员每日的上朝,基本上也就是在京城留任的官员才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根据官员品级的不同,开会的规定也不一样。

比如说唐朝就是以五品为一个界限,五品以上的官员每天都需要上朝,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只需要初一十五去上朝就好,而且古代的官员是有“休沐日”的,这其实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放假,所以即使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不是一年到头每天都要上朝的。尤其是有一些朝代并不要求官员天天上朝,甚至于还有皇帝自己都很久都没有上朝的事情发生,因此古代官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惨。

而说到这些官员怎么去都城开会,那就要分成两个情况来进行分析了,第一就是在京城里做官的官员,而第二中就是在外地做官的官员。

首先来说第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京城里做官的官员如何应付“开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虽然说在京城做官的官员确实是比外地的官员要方便很多,但是京城毕竟也是一座城,还是很大的,而古代的京城住宅分布也是很讲究的,官做得越大,距离宫廷的位置也就越近,官越小,距离宫廷越远,如果说你官做得不是那么大,为了能够准时到达“开会地点”,你就要比比你官职大的人早起不少时间。尤其是古代上朝的时间一般都很早,天都没亮就要爬起来收拾好自己赶去上朝,睡懒觉什么的简直就像是在做白日梦。

当这些还打着瞌睡的官员们到了宫廷大门口之后,除了被皇帝特别批准的人以外,坐轿子的要下轿子,骑马的要下马,然后步行进入宫廷。不过宫廷也不是随便就能进的,这是有时间讲究的,不到那个时间点门是不会开的,就只能够在门外候着。这要是夏天还好,冬天和初春就站在那里都能够被冻得直哆嗦。

上面说到了古代上朝的时间都很早,因而在这些官员到达宫廷并且被成功放进来时天可能还暗着,一般的官员就只能够摸黑进宫,而获得特批的大臣却能够提灯,这些能提灯的大臣就成了“香饽饽”,在他们的身边一般都会围绕着很多的官员,就是为了蹭一下这点光亮,免得自己因为看不清眼前的道路而发生意外。

说完第一种情况,那就要来说第二种情况了:在外地的官员应该怎么进京呢?这其实不是简单两句话就能够说得清的,而是要是分成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来说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

首先要说的就是步行,虽然放在第一个说,但是这并不是在说步行就是古代官员进京的首选,相反,古代的官员很少通过步行的方式进京。除了单独靠着步行很慢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丢面子。

古代讲究士农工商,而做官就是士人的最高追求,古代的读书人大多清高自负。步行时间很长,中途很耗费精力,而且一路上历经风尘,人自然会显得有些憔悴。大多数的人都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颓废的一面,有身份的读书人更是如此。并且做了官那就不是一般人了,那是要讲究点排面的,步行那多丢面子?因而古代的官员很少有步行进京的。

接下来要说的方式就要比步行高级一点了,那就是骑马!马的速度快,而且只需要喂食草料就可以了,是真的物美价廉。但是骑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拿最简单的来说,长时间骑马很容易会把大腿磨伤,因而除了武将以外,也就只有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上京汇报的官员会选择骑马,一般很少有官员会选择骑马进京。


说完了比步行高级的骑马后,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更加高端的马车了!在很多影视剧之中都能够看到马车,而马车也确实是古代富贵人家常用的代步工具,马车的车厢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还能供使用者在车内睡觉,偶尔挑起车帘就能够看到窗外的风景,一路上简直就像是在旅游!

接着要说的那就是比马车还要高级的多的轿子!轿子在古代的交通工具里的地位就像是现在的劳斯莱斯、法拉利,而且轿子可不是随便就能坐的,它也是有讲究的,《清史稿》之中就很明确的记载了当时对不同等级的官员所能使用的不同种类的轿子的规定,如果说违反了规定的话,是要被判刑的!

古代的路可不像现在的柏油马路,古代的路很少有平整的,马车的速度又比较快,颠簸是常有的事情,乘坐马车有时候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是轿子就不一样了,本身人就能够尽可能的避开一些坎坷的地段,而且就算是走不平整的地段,只要不是轿夫故意要折腾轿子上的人,基本上也很难让轿子上的人觉得颠簸。

上面所说的都是陆地上的交通,这最后要说的就是水上的交通工具——船了,在红楼的开篇就提到了林黛玉通过水路从姑苏到了金陵。古代的官员们要上京的话除了选择陆路之外,有时候也会选择水路,尤其是在路过一些大江大河的时候,船是他们必须使用的交通工具。

不管是在京城内还是京城外的官员,为了“开个会”,他们都很不容易!不过就像现在的年轻人辛苦上班一样,这都是为了生活。

2

古代官员上朝比我们上班累多了,可能很多人都一直有个疑问,这些官员都从哪里来?他们是不是每天都要上朝?是每天几点上朝?怎么去的?

各个朝代官员上朝的要求

中国朝代比较多,所以上朝这个事并不是统一的,都有着不同的制度,下面先从唐朝说起,唐朝的当时规定,凡是在京城的官员是必须上朝的,所以只是对品级有一定的要求,五品以下的官员只需要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去上朝即可,汇报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每天都去,除非不上朝。

宋朝的官制太复杂,再加上国家也比较安定,很多皇帝上朝都是隔一天上一次,有的皇帝更懒,干脆一个月只上朝三次,分别是在初五、十五、二十五。

元朝是少数民族,他们并没有上朝的习惯,大多数都是直接几个官员议事就行,到了明朝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员必须上朝。清朝相对来说三品以下的官员都不用上朝。

古代也并非每天都上朝,上朝的时间都差不多,西汉时期规定一个月可以休息4天,唐朝时期减了2天,一个月只能休息2天,上朝的时间也大多是在五点到七点。

那么这些官员都是怎么去上朝的?

其实古代官员上朝确实很辛苦,不像现在还有电瓶车、公交车、汽车,还大多数都是八点才上班,就拿清朝时期雍正皇帝来说,他四点左右就要见军机处的大臣,其他官员必须在五点多就要赶来,很多官员都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

这些官员贪早摸黑的就上路了,有的坐轿子有的骑马,到了紫禁城外还得等着,也就是在东华门候着,到了这里就必须下马、下轿,时辰一到,大门开放,这些从各个住处赶来的官员就必须步行进去,这个时候如果是冬天,天还是蒙蒙亮,大臣们都只能抹黑进宫,说到这里,有的官员是可以点灯进去的,获得特批,所以很多官员就跟着“蹭灯”,不然很有可能摔个大跟头。

到了太和殿,太监鸣鞭三下,示意大家保持肃静,等皇帝来到才开始上朝议事,当然和电视剧不一样,很多大臣都是在殿外的,并非全在里面,只有少部分位高权重的大臣在里面,上朝的时间长短就看有多少事了,反正每一次上朝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据说有的官员在摸黑上朝的路上不慎跌入河里淹死的,毕竟古代没有路灯,还有的官员在上朝的路上遇见劫匪的,比起现在上班要累得多,不过如果你是万历皇帝手下的官员,那就潇洒了,30年不上朝,如果是雍正时期的官员,那估计得累死。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3

古代不搞这一套,不需要其他地区的大批官员聚集到首都开会。

古代,对待那些封疆大吏们,除非有特殊缘由,否则尽量不召见。

一般来讲,一任高级地方官员,都是启程之前跟皇帝及有关部门见一面,直到卸任之后才前往京城述职。在官员任职期间,皇帝偶尔会派其他大臣前往视察,更多的时候,都是通过御史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员以及官员领地的情况。

每三年,朝廷会搞一次大型的审核,比如在明清两代称为“大计”,这样就基本能够知道官员及其领地的情况了。

外放的官员是不可以擅自回京的,这是法律的硬性规定,违令者轻则责刑,重则褫官,再重则杀。

若有特别被皇帝召见的外官,一路入京,要报备各个驿站,由驿站及时向朝廷报告官员的行程。通常来讲,官员启程时会发付有司衙门订一段时间,作为行程时间,违例者当然也要罚了,因此,这段时间一般都订得超长,比如清代吴三桂从云南进京,朝廷规定的时间便是六个月,几乎比吴三桂真正用的时间多了一倍(吴三桂走了三个多月)。对于某些较穷的外放小官则更加宽松,给足一年时间也是有的。

至于交通方式,爱坐车爱骑马坐轿坐船,有能耐的话,长翅膀飞到京城都行,只要在时限内就可以。

皇帝每次召见,也不会同时召见太多人。即使巡查到当地,住在行宫,也并非一次性召见当地全部官吏,每次一人或几人而已。

当然历史上也有过临时聚集大批官员“开会”的时候,但绝对不能在京都,全是远离京畿重地的地方,并且,不许封疆大吏们带大部队来,跟随人数有严格限制。

主要是为了防造反。

皇帝是非常忌讳官员们“结党”的,皇帝希望的是让所有官员谁都不认识谁才好,绝对不想给他们提供互相接触的机会。有些文臣武将甚至一辈子没互相见过面,这样的事例大有人在。因此,就不用搞什么把大家聚到一起开会的事了。

4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有出行的需求,要出行就要借助交通工具。从“如泥乘橇禹行水”到今天的动车、飞机甚至火箭、飞船,某种程度上说,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推动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

交通工具的升级,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现在不管要去哪儿,通过“单线”或“多式联运”都能很快实现“点到点”。而古人就没有这么便捷了,出一趟远门,经常都是以月为单位,出行工具也有很大的制约,这也制约了古人的活动范围。

古代的普通人,一生也就以家为中心,活动区域很难超过100公里,而秀女、官员、将领或士子就不一样了,他们要进京选美、赶考、述职、开会。要进京,肯定就离不开交通工具,不同目的、身份、时代的出行方式虽不一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远古文明

“禹乘四载,泥行乘橇——《史记》”

禹是治水英雄,也是夏朝的创始人,他的出行方式代表了当时上层人的出行特点。所谓“四载”,指的是禹出行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樏,泥行乘橇。

当时的舟只是一个小木筏伙伴渡船,与后来的船不是一个级别;

樏是古代走山路时乘坐的器具,一般有几个人抬着,俗称“山轿子”,到晚晴还有人使用此工具;

橇是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时所乘的公具。在北极圈内生活的因纽特人,现在仍在使用这种出行方式,几只雪橇犬拉着雪橇上的主人在冰面上滑来滑去。

马车

马车是马拉着的车子,在先秦时期,它还有作战的功能(凡马车坚,甲兵利),不过都是改装过的战车。最开始,马车是一马拉双轮,到后来出现四匹马拉的车和四轮马车。

起初,马车的使用还有一定的身份限制,《后汉书》记载:商人不能乘马车。到后来,随着马车的普及,逐渐成了远行的主流交通方式。

官员进京或者美女选秀,大多是乘坐马车,窦漪房当初通过初选后,就是乘坐马车去长安复选。甚至连皇上出行或回京的御驾,也是豪华升级版的马车。

马车的使用历史很久远,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淘汰马车的并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更先进的火车和汽车的出现。

轿子

在古代,能坐轿子的人非富即贵。轿子是靠人抬起,由车演化而来,所以也被称为“肩舆”、“平肩舆”,曾广泛流行于东、西方。

轿子是老北京的常见出行方式,两个人抬的是“二人小轿”,四个人抬的是“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则称之为大轿,如“八抬大轿”等等。封建社会,因等级制度的存在,轿子的使用有严格规定,《明史》记载:

“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由此可见,轿子不是谁都能坐的,有资格坐的人也不能随意坐,超越规则就会被处罚,应城伯孙文栋曾违例做轿子被人告发而停俸。

沿河或沿海长途旅行,乘船的出行方式很普遍,尤其顺流时,速度比其他出行方式更快,连李白乘船过三峡时都忍不住惊呼: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古代,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是南北运输的大动脉,沿途流经许多省市,连通了北京、洛阳、南京等古都。皇帝游江南或返京,经常都是乘船。

马、牛、毛驴、骡子等牲畜

在神话中,马是一种很重要的动物,玉帝出行经常还有乘坐天马,因此天庭才有“弼马温”的岗位。

马是古代骑兵的标配,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凭借马的优势,游牧民族才敢南下而牧马。在汉武帝时,大汉朝廷甚至为了汗血宝马与大宛开战。当然,不管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马都是恨普遍的出行工具。

在古代,马可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刘邦曾为找四匹同色马而发愁,可见马的稀缺性。京城附近的普通人想进京,还是实际点,不想步行,就坐牛、毛驴、骡子优哉游哉地出行吧,毕竟老子也曾骑着青牛过函谷,还洋洋洒洒留下五千言。

5

古代政府,是不会有那种“皇帝召开全国省部级干部工作大会”的情况的。

因为交通条件的极度落后,古代地方官员任职,在上任之前会到皇宫找皇帝谢恩,赴任地方之后,除了特殊召见,一般不会进京,仅仅在卸任的时候才会回京。外臣不得擅自回京,地方官擅自进京视同勾连京官,武职不奉诏进京视同造反!所以袁崇焕当年未经请示,带着几万军队来到北京城下,严重性可想而知。



地方封疆大吏的设置,原本就是为了弥补交通的不足。中国幅员辽阔,如果有个水旱灾荒外敌入侵,请示中央需要几个月,等命令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所以需要地方大员代表中央相机行事,而如果中央动不动就召见地方官,那地方官的设置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对于地方管理来说,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中央与地方的联络,全靠文书传递。

真正的地方官进京的时候,都是奉皇帝旨意。地方官会由路上的驿站接待,而且走起来时间都不短,十几天算快的,几个月平平常常,碰上个路远坑深的,有个一年半载也是有的。

有人说,古代不是有“六百里加急”吗?的确,古代是有六百里加急的文书传递机制,一天跑六百里的速度,十几天足以传递到帝国大部分的地区。但那是指文书传递,是通过驿站之间一站接一站的接力跑来实现的,驿站的驿卒在接到文书后立刻上马全速奔跑到下一站,交给下一站里没事儿了。如果要求古代官员也这样跑的话,只怕要把官老爷们活活累死。

所以对于古代官员来说,尤其是在政治上比较积极的官员来说,任职地与中央的距离,就决定了政治生命的生死。唐宋时期,朝廷处罚一个官员的方法基本就是流放,流放并不是作为犯人流放,而是作为地方官,去当时相当荒凉的两广、福建、川西、海南一带任职,这就等于判定了这个官员的政治死刑,因为他们几乎得不到朝廷的任何信息。

清末的时候,袁世凯和岑春煊恶斗,双方为了整垮对方各尽其能。最终袁世凯想了个办法,当时云贵一带有变乱,袁世凯等人向慈禧太后建议岑春煊任云贵总督。云贵总督虽然官也不小(总督级,一二品的大员),但距离北京太远。云贵又是出了名的道路难走。所以岑春煊在受命之后,死也不去上任,离开北京之后先去武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干脆去上海不走了。一个劲向中央申请拒绝上任,最终由慈禧改任尚书才心满意足的回京。可见当官也和房地产一样——位置比什么都重要啊!

6

古代官员上班比起我们今天的官员们那要辛苦百倍千倍。当时没有什么现代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现代通讯手段,所以,什么事情都需要官员们亲力亲为,而这最辛苦的事情莫过于赶路了。



在古代,地方官要进京,一般来说是坐官船或者走驿道。当然,不赶时间的话,能坐官船的绝不走驿道。因为坐船平稳,而无论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那都比较颠腾。所以,很多地方官员奉诏进京一般都要提前一两个月出发,主要还是因为行船太慢。

比起地方官员的折腾而言,其实最辛苦的还是京官。因为地方官员进京可能两三年才一次,而京官上朝那可是五天就一次的。皇帝和官员们上早朝的是固定的,上午五点,称之为点卯。



皇帝不上朝,官员们会担忧,可是皇帝太勤政了,官员们会累得够呛。以清朝为例,康雍乾三代皇帝都非常勤政,所以大臣们大多晚上是没有多少工夫睡觉的。皇帝只有冬天住在紫禁城里,一般到了三月份就会搬进园子里去了。

可官员的家大都在北京城里,要去圆明园上朝,这一路得一两个时辰。而且官员们还不能迟到,迟到的话轻则罚俸,重则打板子。所以很多官员凌晨一点就得出发。可是天还没亮,北京城外连个灯都没有,只能是几个官员约着打一个灯笼,或者去蹭灯。还有官员因为摸黑上朝掉河里淹死的呢。



夏天如此,冬天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大臣们四点必须到值庐。北京的冬天那可是冻死狗的节奏,而且皇帝御门听政,大臣们都得跪在乾清门外的广场上,皇帝在门洞里坐着。上朝的时间一般看事情的多少,如果事情太多,一两个时辰也是有的。所以,大臣们上朝前都是全副武装,嘴里还得含片人参来提气。

7

自古以来就没有不想上京的地方官,但古代可没有高铁,需要舟车劳顿,离得近的还好,但也要走个几星期,远的就崩溃了,要走上好几个月!

路上几个月,可能皇帝都换了(开玩笑的),这里就给大家讲一个明史中因为上京考核路程太远导致的大冤案——空印案。


对不上的账本

按照明朝规定,每年布政使司(省级行政长官)都要派吏员(会计)到户部(财政部)报告地方的财政收支情况,如果地方上报财政收支数额与户部掌握的不符,表册就要被驳回重做。

这对于河北山东这样离京师很近的省份还好说,但对于广州、四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省份来说,哭的心都有了,来回一趟大半年就过去了,还对个什么帐!谁知道路上这几个月地方的指出和收入多了还是少了?不然又得返工!

所以这些吏员之间留流行一个潜规则,预先把公章盖好的空白公文准备好,如果遇到驳回的就在京师重新填写,省去了来回折腾。这种做法本是不得已之举,发明者更是可以追溯到元朝!是常年混迹官场中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可咱们的明太祖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压根就没听说过!于是当朱元璋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

“这不是做假账呢么!”

“统统给我砍头!”

从上到下,朱元璋杀了一批官员。其中还包括建文帝的宠臣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一个好官方克勤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后来朱元璋也意识到是自己误会了,但人死岂能复生,还能让皇帝偿命不成?

所以在古代去首都开会不仅可能升官发财,还可能掉脑袋!


后记:方孝孺带着悲痛的心情安葬了父亲,事后遵照父亲生前的安排,师从宋濂继续学习,后来成为建文帝的肱骨之臣,靖难之役后,因痛骂朱棣谋朝篡位而被诛了十族,亘古未有,忠臣如此!

8

古代交通工具最快的是马,而且马的费用比当今的劳斯莱斯的费用还贵。走长途很少有人用马,长时间坐马背其实也很辛苦。多是用来驮行李。结论是,人是步行或有时变换水路而行。还有就是以前的人,没有普通话,语言不通走路是很危险的,所以必须结伴大伙一起走。要求限时间的去开会,是不现实的,应为行期很难按时。去赶考的都要提前半年几个月就开始去了。

9


古代人去首都开会?木有的事!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并没有召开地方政府官员到首都开大会的情况;倒是自隋唐以后,有大批量的读书文化人,三年一次往聚首都,参加科举考试。


古代出任地方要职的官员,一般在赴任前,皇帝接见,面授机宜;任中非经皇帝召见,不得私下进京,任中接受中央政府工作,以及工作汇报由驿站传送,任职结束进京皇帝接见进行工作总结。

古代地方官员上任、离任由驿站沿途安排车辆食宿。

古代限于科学技术水平,通讯技术、交通运输不如现代发达,但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通讯、交通系统。

驿站,类似于现代的邮政局兼招待所,但不受理民间业务。

古时,在中央政府联系地方政府、军事要地的交通沿线,设置驿站,由官员驿丞管理,配备有身体强壮的驿卒,中央政府朝廷下达、地方政府上报公文由驿卒驰递,遇有加急公文,限定送达时限,昼夜急驰,不得有误,误者当斩。

大家熟知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原是驿卒,可笑吗?大明帝国竞然毁于一个小小驿卒之手,相当于今日之邮政局邮递员!

驿站,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政府招待所,配备车辆、马匹、舟船等交通工具,客房餐饮设施,负责接待公务出行人员,明代著有《徐霞客游记》的旅行家徐霞客,就曾有军队朋友送给通行凭证而公费旅行。

大家看地图,黑龙江省境内现有一站、二站……直至二十几站的数条连线地名,就是古驿站留下的印迹。


现在,各地有不少古驿站地名及建筑留存,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尚有保存较好的鸡鸣驿站。

至于赴京参考的举子,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行安排旅途事宜了;后期则可以使用驿站乘公车了,于是发生了晚清轰动中外的康有为“公车上书”事件。

仅供参考。

10

古代地方官还没有陷入文山会海,也没有技术条件开电话网络会议,在自己的任职地点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就可以。

开会是京官的事,那叫做上朝,会议精神自有专门机构传达,按照重要程度给你快速或慢速送到地方上,你老老实实照做便是。

做地方官的这一辈子没有特殊问题意外情况,除了当年考取功名时要过殿试那关,那段人生必须要在京城度过,其余的人生只有奉诏才可入京,很大概率是进入皇帝考察视野,要给你升升官或找你的茬问罪干掉你。级别不到封疆大吏的档次,皇帝才懒得见你呢。不用说入京,就连离开自己的任职地点,也必须先打报告请事假病假。

在皇帝的统治思维和制度设计里,你地方官就不应该结交京官,有这种想法和实践的地方官一定心里有鬼,要么是想勾连造反,要么是想跑部钱进,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地方官要是非经奉诏,擅自入京,管你见谁不见谁,轻者判你擅离职守,褫夺官位,重者跟武将入京一个待遇,视同造反,脑袋不保。

在京的官员就不一样了,到了一定官阶,你必须上朝面圣,不想见皇帝也不行。

在唐代,五品京官必须上早朝(监察御史类的低阶官员也在此列),九品以上的每逢初一十五上大朝。

明代和清代,四品以上的京官必须上早朝。

从制度方面看起来,地方官似乎被杜绝了相互结交、跑官要官的可能性,但在实际上,大家都有变通之策,那就是驻京办。

驻京办的作用从古代到近代都很重要,送礼行贿、打听风声,没有比这个部门更能担当了。

汉代时,驻京办是制度化的一种机构设置,各地藩王和郡必须要有驻京办,藩王的驻京办叫做国邸,郡守的叫做郡邸,考核地方官政绩、选送地方人才、上传下达,连办公带住宿,职能全面,享受国家财政拨款。

唐代时,州级别以上的地方政府也都要向京城派出驻京办,但驻京办工作人员和各种开支中央政府不再负担,改由地方政府自行负担。中书省将每天的政策内容等需要让地方上知道的文件统一编成朝报,公开发布,各地驻京办就做成手抄报,汇编后再通过驿路系统往回传达。头脑灵活的驻京办主任,还在手抄报里夹带地方官需要的私货信息,尽量使地方官能从手抄报中得到更多对个人升迁有益的提示。

到了明代,朝廷看出了地方上设置驻京办的坏处,取消了这种机构设置,改设“通政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驻京办机构只好转入地下,改为民间会馆的形式,但实际上仍然充当了驻京办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