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厚待曹奂,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刘裕接受司马氏禅让之后,没有像司马氏厚待曹奂一样,而是把司马氏杀掉了。这看似是心狠手辣,其
刘裕接受司马氏禅让之后,没有像司马氏厚待曹奂一样,而是把司马氏杀掉了。
这看似是心狠手辣,其实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帝位的稳固。
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
刘裕祖上是刘邦之弟、西汉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跟随晋朝宗室南渡后,一直居住在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到了刘裕时,家境没落,自幼贫穷。为了生计,就参加了北府军,成为将领。
经过几十年的生死打拼,刘裕凭借巨大的军功,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任相国、总百揆、扬州牧,以十郡建宋国,受封宋公,加九锡殊礼。
同年十二月,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又加十郡增益,共二十郡。年末加皇帝十二旒冕、天子旌旗。
元熙二年(420年),接受晋恭帝禅让,代晋称帝,东晋灭亡,改国号为宋。
当时,刘裕看到时机成熟,就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
司马德文欣然接受,立马执笔抄写,并对左右说:
\"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刘裕),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
司马德文这话,恐怕是真心的,事已如此,能够有这个境界,也是难得的明智。
但即便如此,司马德文也难逃厄运。
禅位后,司马德文退位琅琊王府。
刘裕登基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把他迁到秣陵。正朔、车驾、服饰都依照晋朝规制,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
永初二年(421年),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带毒酒,前去秣陵鸩杀司马德文。
张伟不忍弑杀旧主,半路上自己喝了毒酒自尽。
刘裕得知大怒,就另派司马德文褚皇后的兄弟褚淡之前往,以探视为名,派遣亲兵跟随,再次毒杀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笃信佛教,对于前来逼迫他自杀的亲兵,摇摇头拒绝,说:
\"佛教教义中说,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
兵士将他挟持到床上,用被子蒙住他的脸,用力扼死。
司马德文被杀后,刘裕还假惺惺地率领百官亲临为其送葬。
其实,这个事无需多说。后朝接受禅让后,前朝废帝,基本都是这个结果。
司马氏代魏称帝后,虽然实现了一统,但很快就因为内斗,特别是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把大一统的西晋搞垮了。
东晋南渡,偏安一隅,但司马氏的势力还很强大,更何况争权夺利、谋反篡位的基因没有改变。
刘裕接受禅让后,地方诸侯势力依然很强盛,留着司马氏皇族存在,对于刘裕的政权来说,是很大的威胁。虽不能斩草除根,但铲除一个就减少一份威胁。
在此情况下,无论司马德文多么低调,多么配合,刘裕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也就是说,留着司马德文只有麻烦,而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这跟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的情况是不同的。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位晋王,接受魏帝曹奂禅让,代魏称帝,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以邺城为宫室,继续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祭天地一如魏初制度。享受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一如汉献帝故事。
太安元年(302年),曹奂病逝,享年五十八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应该说,曹奂禅让后的地位、待遇、结局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这或许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其一,司马氏家族从司马懿开始,一直是曹魏重臣,世受曹魏厚恩。为了安抚曹魏皇族及朝野人心,司马炎理该大度一些。
其二,当时蜀汉灭亡时,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其目的是在瓦解东吴的斗志,为招降东吴做准备。既然刘禅能够被封为安乐公,作为接受曹魏禅让,以示正统地位的司马氏,对待曹奂在刘禅之上也符合情理。
也就是说,曹奂还有一点利用的价值。无论是安抚内部还是招降外部孙吴,曹奂都有价值可以利用。
但刘裕所处的情况大为不同。
大亨元年(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禅让,自立为帝。降晋安帝为平固王,又迁晋朝宗庙到琅琊国。
桓玄被刘裕等斩杀后,安帝复位,随后又被桓玄的部将桓振俘获,直到405年才逃脱叛军。此时,晋朝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刘裕逐步把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消灭,南方归为一统,司马氏趁机恢复政权,但在整个东晋境内,全由刘裕的势力统治。但并非铁板一块,由于时间太短,刘裕并没有彻底征服民心,站稳脚跟。
在此情况下,如果再保留着司马氏的特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再度引起混乱。
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还可能导致隐患,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因此,在豹眼看来,无论是司马炎厚待曹奂,还是刘裕对司马德文赶尽杀绝,无非都是同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固。
在这个问题上,说不得心慈手软还是心狠手辣,只能看各人的造化,作为亡国之君,是无法选择的。
刘裕作为南朝宋国的创始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痛恨司马家族的。他篡夺司马家族的皇位以后,果断将司马家的皇族全部诛杀。
可是我们会发现,司马炎当年在创立西晋王朝的时候,并没有屠杀曹奂,而是给了他封地让他安享晚年,为什么刘裕就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刘裕非常痛恨司马家,司马家族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刘裕如此痛恨呢?
司马炎创立西晋王朝不久之后,情况就出现了非常大的转变。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弱智,他继位以后,国家大事都是由他老婆贾南风打理。
按理说贾南风这个人虽然有点狠毒,却也能把国家治理好。可是司马家的其他叔叔侄儿这些人就不答应了。他们非要抢夺司马衷的控制权,于是乎八王之乱就爆发了。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宋书》
所谓八王之乱,也就是司马家族的八个王爷,为了自己的私心,开始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每个王爷手里都有兵权,老到司马懿的兄弟,小到司马衷的侄儿,都发起了叛乱。
一时间西晋王朝处于了崩溃的边缘,所以西晋短短五十几年就被灭了。八王之乱所导致的后果,那就是五胡乱华的局面。
当初司马懿杀光了辽东的官员,导致辽东这块地盘上长期没有人做主。胡人们发现了这块宝地,所以就南下占据了这里。等到西晋内部内乱的时候,他们又带着兵马长驱直入,直奔中原王朝而来。
裕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恒以卖履为业。意气楚剌,仅识文字,樗蒲倾产,为时贱薄。---《魏书》
西晋宣布灭亡的同时,汉人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屠戮,差点灭绝。而汉人是汉王朝的延续,刘裕本人又是汉王朝的后裔,他自然是对司马家族深恶痛绝。
一个人的私心怎么可能大到如此地步?就算顶着灭族的危险,也要想办法去夺取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是司马家的所作所为。
要说司马家族,那就不得不提司马懿这个人。因为历史上除了司马迁以外,最著名的司马家族的人,那就是司马懿了。
司马懿原来是大汉的臣子,在曹操统一了北方以后,司马懿也就归顺到了曹操手下。不过曹操也有老去的一天,司马懿必须要给自己找下一个靠山。
于是乎在曹操的众多儿子当中,司马懿选中了曹丕。在他的辅佐之下,曹丕灭亡了大汉王朝,自己当了皇帝。从此结束了大汉王朝四百多年的统治时代。
刘裕自率众讨毅,命王弘、王镇恶、蒯恩等率军至豫章口,于江津燔舟而进。毅参军朱显之逢镇恶,以所统千人赴毅。镇恶等攻陷外城,毅守内城,精锐尚数千人,战至日昃,镇恶以裕书示城内,毅怒,不发书而焚之。毅冀有外救,督士卒力战。众知裕至,莫有斗心。既暮,镇恶焚诸门,齐力攻之,毅众乃散,毅自北门单骑而走,去江陵二十里而缢。---《晋书》
这是刘裕痛恨司马懿的一个地方,此后司马懿又从老曹家手里夺取了政权,将曹家宗室给杀了一大片。征服曹魏政权以后,司马懿安然下岗。紧接着他儿子司马昭接替了司马懿的位置,为开创西晋王朝做出了充分准备。
司马懿和司马昭在篡夺江山之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将丰厚的成果传给了司马家族第三代掌门人司马炎。
司马炎实在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篡夺了曹魏的江山,自己做了皇帝。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可是司马家族如果能好好管理帝国也就算了。
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却偏偏要夺取这样的权力。最终导致帝国的覆灭,导致中原史无前例的灾难。刘裕痛恨司马家族帮曹丕夺取汉室江山,更痛恨司马家族篡位后毁了中原地区。
刘裕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代,大小也是个王侯之后。可是到了刘裕这一代的时候,已经落魄到吃不上饭了。
他从小什么活都肯干,只要能够给钱吃饭,那他就会去。他有一手编草鞋的手艺,这一点跟老刘家的另外一位英雄刘备有几分相似,没办法,都是活不下去混口饭吃的手艺。
最后没办法,刘裕才参加了北府兵,成为了一名士兵。士兵可以吃公粮,这是刘裕当时最大的志向了。
辛卯,宋顺帝下诏禅位于齐。壬辰,帝当临轩,不肯出,兆于佛盖之下,王敬则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启譬令出,引令升车。帝收泪谓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资治通鉴》
而司马家族是什么样的家族?在司马懿之前,他们家族一直以来都是汉朝的士族,也就是历代都有人做官的。
虽然当时没有人做皇帝,可是他们家跟很多士族大家一样,历代都会有人出来做官。可凭什么他们家族就能世代做官?自己这位王室后裔,却只能做非常艰苦的百姓?
后来他们做了那么多年的官,居然还篡位做了皇帝,这就更加不能容忍了。刘裕拿自己的人生,去跟司马家族的人生做了个比较,发现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因此刘裕选择性地对司马家族这种士族集团产生了反感,他觉得世上就不应该有如此不公平的事情发生,而司马家族却因为能够长期卑鄙无耻地隐忍着,不仅一直享受荣华富贵,而且还做了皇帝。
这种仇富心理,其实是值得理解的。毕竟刘裕曾经吃不饱饭,差点饿死街头。而司马家族却世代荣耀,无法比拟。
篡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当然不是,这中间需要经历太多变故。司马家族不是一个没有实力的家族,因为分封制度,司马家族的很多王爷手里依旧还有一定的权力。
而且司马家族的数量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长,这全都是刘裕所建立的南朝宋国的障碍。一旦司马家族当中出现一两个能人,那么南朝宋国还能长久吗?
这国家的大权按照道理本来就是司马家族的,是刘裕从他们手里抢过来的。所以作为篡位者,刘裕的心里当然有些紧张,他担心司马家族将来会打击报复自己。
司马家跟曹家不同。曹家没多少死忠粉,唯一一个夏侯霸还被逼到了蜀汉那边去了。可司马家族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他们这些人如果都活在世上,早晚就是自己帝国的祸害。
所以刘裕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这也是为了王朝长期的稳定发展,做出的努力。
参考资料:
《宋书》
《魏书》
《晋书》
《资治通鉴》
刘裕,字德與,乳名寄奴,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代孙。东晋元兴三年(404年),身为北府军中下级将领的刘裕在家乡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405年,刘裕击败桓玄,帮助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安帝任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青州、兖州刺史、录尚书事、中外诸军事等职,逐渐掌控了东晋王朝的军事大权。
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统率大军一举平定了南燕,立大功晋升为太尉、中书监,彻底控制了东晋朝政。
以后,刘裕培植党羽,铲除异己,极力稳固自己的权位。一批与他政见不同的大臣譬如诸葛长民、刘毅、司马休之等均遭清洗,纷纷被革职、罢黜、流徙。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刘裕对内平息叛乱,对外发起第二次北伐,一举克复关中,通过几无停歇的战争,终于成为东晋首屈一指的大军阀。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率军收复关中、灭掉后秦后,被晋安帝封为丞相、宋公、加九锡 。彼时,刘裕实力雄厚,势焰熏天,将东晋的军政大权牢牢地握在手中,取代东晋的条件已经成熟。
同年,刘裕废黜并杀害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另立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命幕僚拟好禅位诏书,然后呈给晋恭帝让他抄录一遍,傀儡恭帝无可奈何,只好“欣然”提笔,将禅位诏工整地抄录在一张赤纸(红纸)上。刘裕筑坛于南郊,在亲信大臣们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国号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宋武帝刘裕宣布定都建康(今南京),改元永初,改晋《秦始历》为宋《永初历》,将“主动”让位的晋恭帝司马德文贬为零陵王。
次年六月,刘裕唆使手下将晋恭帝鸩(毒)杀,首开杀“禅让”退位帝王的先例。至此,历时104年、共历11个帝王的东晋王朝名实俱亡,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期。
刘裕刘寄奴绝对是一个牛人。他能征善战,屡建奇功,先后击灭了桓玄、南燕、后秦,还平定了孙恩、卢循之乱......同时他手段狠毒,保持着一项\"杀帝\"记录:共有六位帝王被他诛戮,几乎将司马懿的子孙斩尽杀绝。在此之前,历代王朝均保持着一项不成文的规矩:善待前朝王室,特别是像晋恭帝那样主动让位的帝王。例如司马炎篡魏称帝后,对主动禅让的曹魏末帝魏元帝曹奂还算客气,除让出皇位外,基本其他一切待遇照旧。
那么刘裕为何不学司马炎善待曹奂呢?据史料记载,刘裕开创了南朝刘宋王朝后,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主要是害怕东晋皇族卷土重来,反攻倒算,于是斩草除根,大开杀戒,几乎将东晋最高统治者司马氏斩尽杀绝。当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后,将主动交权投降的曹魏大将军曹爽三族数千口男女老幼尽数诛灭 ,就连早已出嫁生子的姊妹也不放过....... 他做梦也想不到,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他的后裔又被篡晋的刘裕给屠戮一空。
刘裕不是个好大臣,但当皇帝后却有所作为,历史评价颇为不恶。
史载,刘裕代晋称帝后,因他早先已经从鲜卑拓跋氏政权手中收复了青、兖、司三州,黄河以南广大地区皆为刘宋所有,于是成为南朝前期疆域面积最广袤,军事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割据王朝。刘裕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减轻赋税,与民生息,还赦免了大批奴客士卒,政绩卓著,颇有作为。他只当了两年皇帝,于刘宋永初三年(422年)病殁,年59岁,谥号(宋)武帝。
刘裕取代东晋,是军阀对门阀的胜利,很显然,在东晋长达一百余年此起彼伏的战乱中,拥有崇高声望与社会地位的高门大姓已经失去了天生的优势,驾驭不住拥兵自重、野心勃勃的军阀们了。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司马炎确实厚待曹奂,但是,司马炎爷爷司马懿以及父亲伯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从249年开始,已经在削减曹家势力
249年,高平陵政变,曹爽以及依附家族皆被斩杀三族,连同保人太尉蒋济都被气死。三国志记载
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251年,王淩等不满司马懿专权,拟推曹彪为帝,起兵反抗司马懿,事后王淩及响应家族被诛三族,曹彪被迫自杀。三国志记载
张式等皆自首,乃穷治其事。彪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朝议咸以为春秋之义,齐崔杼、郑归生皆加追戮,陈尸斫棺,载在方策
255年,毌丘俭、文钦起兵反叛司马师,毌丘俭兵败被杀,文钦逃亡江东。而在254年,同情曹魏的李丰与夏侯玄及张缉,皆被杀。魏帝曹芳同情诸人,被废
是日,俭闻钦战败,恐惧夜走,众溃。比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独与小弟秀及孙重藏水边草中。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都。属封侯。秀、重走入吴
257年,诸葛诞起兵自保,兵败被杀,诛三族。其子逃亡东吴
诞窘急,单乘马,将其麾下突小城门出。大将军司马胡奋部兵逆击,斩诞,传首,夷三族
260年,魏帝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起兵奋起一搏,兵败被杀
中护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骑督成亻卒弟太子舍人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
经过五场杀戮,忠于曹魏势力,基本被司马家扫除干净。曹奂继位后,也就一傀儡,司马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已经没必要杀了
刘裕若学司马炎,留下司马德文兄弟性命,要剪除多少司马家的枝叶呢?
不如杀了司马德文兄弟,让更多人活命
而且刘裕只杀司马德文兄弟以及司马家核心人物,边缘人物厚待,并未对司马家斩尽杀绝,连自己儿媳都是司马家的公主,这个公主后来还成为刘宋皇后
综上,刘裕其实要比司马家厚道……
第一,司马炎是没杀曹奂,可是他老子司马昭杀了曹髦。
论如何杀皇帝,杀了还不用负责,司马氏是刘裕的师傅。
第二,刘裕没有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根据史书记载,刘裕代晋时,死在他手上的东晋皇室成员只有四个人: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梁王司马珍之和西阳王司马珣之。
说刘裕把司马家族赶尽杀绝,这就有点胡说八道了。
事实上,刘宋一朝六十年,晋朝宗室成员善终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东晋会稽王司马宝在刘裕代晋后,由王降为侯,改封为西丰侯。这一爵位在宋齐梁三朝都保留了下来。
宝字弘文,历秘书监、太常、左将军、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宋兴,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降为西丰侯,食邑千户。——《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还比如,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刘裕杀掉后,他的零陵王爵位传承了下来(曹魏的陈留王爵位也传承了下来),刘裕让河内温县人司马元瑜承袭了零陵王爵位。司马元瑜死后,零陵王爵位又传了两代,两代都是由司马家族的人充任。
再比如,晋恭帝的女儿海盐公主司马茂英嫁给了宋少帝刘义符。刘义符被废前,海盐公主还当了一年皇后。假如刘义符不被废,海盐公主还给他生儿子,那刘宋后来的皇帝就有司马家族一半的血统了。
少帝司马皇后,讳茂英,河内温人,晋恭帝女也。初封海盐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为皇后。——《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传》
这么多人都活着,怎么能说刘裕把司马家族的人都杀绝了呢?
第三,司马炎厚待曹奂,刘裕谋杀晋帝,是因为二者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司马炎篡魏以及曹丕篡汉时,门阀制度还没有彻底形成,当时除了比较显赫的一些豪门大族外(如汝南袁氏,颍川荀氏),大多数后来名声赫赫的家族,如陈氏(陈群)、贾氏等,在当时还都只是小门小户,不入流的角色。
大多数士族与皇权没有关联,即表明当时的臣子对皇帝的忠诚度是非常低的。若皇帝一旦失权,往往就变成了光杆司令。
就拿汉献帝来说,他由董卓所立,继位之后狼狈不堪,播越草莽,不断受他人摆弄。除了董承、孔融、伏完、耿纪等少数几个人愿意为他卖命外。当时大部分人都不拿当皇帝看,而是非常识时务。谁胳膊粗,就为谁卖命。曹操胳膊粗,就为曹操卖命。
所以在曹丕篡汉时,汉献帝的死活已经无关重要了。他即便活着也威胁不了曹丕。而曹丕也需要利用他打击刘备的合法性。因而就留下他的命。
司马炎篡魏时,情况也一样。不听话的曹髦被司马昭派成济杀了,曹魏皇室虽然活着的人不少,但大多都如同废人一样。司马炎根本不担心曹奂能掀起什么波浪。
但是刘裕就不同了。
刘裕代晋时,司马氏宗室还有一定力量。比如宗室成员司马休之、司马思文、司马楚之等人逃到了北魏,在北魏支持下,各自拥兵数千乃至上万,盘踞在河南,随时都有打回江南的可能性。
时宗室多逃亡在河南。有司马文荣者帅乞活千余户屯金墉城南。又有司马道恭自东垣帅三千人屯城西;司马顺明帅五千人屯陵云台。——《资治通鉴》
面对这些司马宗族成员的外部压力,刘裕必须要有他们在北朝支持下,打回江南,重新拥立晋恭帝复位的心理准备。
如果真的让他们打回来了,再加上江南被晋朝统治了一百多年,司马氏为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恐怕刘裕就危险了。
所以,刘裕继位后,必须要斩草除根,从根源上断了司马宗族成员复辟的念头。
第四,谋杀晋帝,还可以拉拢士族支持。
刘裕代晋时,他手下的军事人才很多,但政治人才不多。尤其是何无忌、孟昶、刘穆之等人死后,刘宋的政治人才简直是绝迹了。
马上打天下,可马上不能治天下。刘裕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要拉拢江南士族。
可是,由于当时门阀政治已经形成,不仅士族与寒门界限森严,就连士族之间也有一条鄙视链条。刘裕出身寒门(这是他与曹氏和司马氏最明显的区别),他的拉拢,江南士族根本瞧不上。刘裕又不敢杀士族,他就只能杀了晋恭帝,断了江南士族的妄念。逼迫他们效忠于自己。
后来晋恭帝被杀,江南士族明白,再在军事、政治上公开对抗刘裕,已经不现实了。于是才有了后来刘宋与江南士族的全面合作。
应该说,刘裕开启了一个最恶劣的先例,自他以后前朝末帝再无善终。汉献帝禅让曹丕,受封山阳公,献帝一脉一直传到东晋,曹奂禅让司马氏,得封陈留王,传嗣二百余年。一直到南齐。但刘裕诛杀司马氏一族,这既是最丑陋的表现,也是刘裕不自信的体现。
都说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就是刘裕,只不过刘裕没有统一华夏而已。所以才没有提他。刘裕和朱元璋十分相像。都是社会最底层出身,他们残忍,宽厚,恶毒,仁慈。各种难以融合的性格在他们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但就个人能力,军事才华,治理国家,驾驭百官,刘裕比起朱元璋还是差的很多。 公元420年刘裕已经58岁了,此时的刘裕已经没有了当年大摆却月阵,灭南燕,平卢循,定蜀中的气魄了,此时的刘裕是志得意满,肆无忌惮。在朝中无人臣之礼。刘裕之前的权臣都是贵族出身,如王敦,恒温,谢安,廋亮等等对皇室还有一个面子上的尊重和拥护。但刘裕草莽出身,军痞起家,对于贵族和豪门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厌恶(和朱元璋相仿)。就本身而言,刘裕已经老了。就好比一个守财奴一样,就希望把自己开创的基业传给儿子,也是因为自己太老了。怕熬不住。也就就加紧篡位登基。
刘裕在公元421年。派人毒死傻子皇帝司马德宗。封建历史上就两个傻子皇帝,正好东西二晋一朝一个,刘裕毒死皇帝,当时的世家门阀屁都不敢放,可以说,自刘裕秉政以后,高门大户,豪门士族是一辈不如一辈。而且自身随时都会被抄家灭族的危险。寒族与平民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刘裕毒死安帝司马德宗以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史称恭帝。恭帝登基以后,恭帝加封刘裕为宋王,但宋王刘裕假惺惺的上表退休。中书令傅亮脑瓜灵活,明白咋回事,知道刘裕要当皇帝了。立即安排皇帝禅让,天命在宋的把戏。
公元421年六月,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刘裕。至此东晋立国103年,经十帝而亡国。刘裕建康南郊祭天而登基。国号宋,改元永初。刘裕就是宋高祖武皇帝。 司马德文禅让以后。认为自己会是第二个汉献帝,蜀汉后主刘禅,北魏的末帝曹焕。交除皇帝位,安度晚年。但现实很残酷,仅仅一年以后,刘裕派人要毒死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漠然道:自杀不可转世为人,几个杀手用棉被把司马德文活活闷死,时年36岁,从此以后,刘裕开始了一个最恶劣的先例,历朝末帝再无善终者。有样学样,齐国灭宋的时候,刘裕的子孙也被毒杀。一报还一报。而且还有刘裕后世子孙的那句名言:"来世投胎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
刘裕自所以杀前朝皇帝,首先是不自信,寒门出身他和朱元璋一样,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稳全感,使得刘裕想把一切危险消灭在萌芽中。而曹丕,司马炎,包括短期登基的恒玄,以及谢安,王敦都是贵族出身,良好的教育和和高贵的气质。使得他们不愿也不想,更不懈于这样去做。教育和出身的不同才使得处理方式的不同。再就是南朝是世家门阀顶峰时期,如果不把司马氏铲除的话。一旦有世家门阀的野心家借机造反。刘裕完全有可能失败。但刘裕的作为开启最无耻的先例,华夏贵族的最后一丝气息就此断绝。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这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度赞扬了刘裕北伐之时如同猛虎般勇猛的姿态。的确如此,刘裕出生贫寒,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与努力他一步步地往上爬,最后甚至建立了刘宋王朝,并且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但可惜的是刘裕发迹太晚,建立刘宋王朝后仅仅当了两年的皇帝便阖然长逝,给后世留下无尽的叹息。纵观刘裕一生,有功也有过,就拿其过错来说他没有学习司马炎厚待曹奂的做法,反而对傀儡司马氏赶尽杀绝,刘裕为何要这么做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两方面入手:
一、为何司马炎不杀曹奂?
二、为何刘裕对司马氏灭族?
先来看第一部分,笔者认为司马炎选择放过曹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而刘裕的做法与司马炎背道而驰同样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初,彭城刘裕,生而母死,父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
“初,高祖产而皇妣殂,孝皇帝贫薄,无由得乳人,议欲举高祖。高祖从母生怀敬,未期,乃断怀敬乳,而自养高祖。”
综上所述,由于刘裕没有曹丕、司马炎那么好的先天背景,所以为了树立威信、稳固政权以及替子孙后代铺好后路,杀伐果断的他最终并没有放过司马一族,而是将其彻底消灭。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刘宋代晋的手段可谓是鲜血淋漓,他将前朝司马皇族斩尽杀绝。
刘裕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像这一类英明的君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内里都会深藏着极深的政治目的,而不是像所谓的山贼土匪,动不动就喊杀喊打一样,而他将司马皇族斩尽杀绝,正是因为他身上挂着“改革家”的这一个标签。
(刘裕剧照)
魏之后,国家执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针,士族掌握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学说,读书和学习汉字是当时世族大家的特权,由于各大世家的相互联姻,盘根错结,他们把控了国家高位,使得有才的寒门之士再无出头之日。
世家大家把控高位,但却无所作为,他们手上握有大量的土地、奴隶、隐户,使得国家的赋税大量减少,国家综合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在对抗外族作战中一次又一次战败,导致丢失了北方大量的土地,民众也深受其害。
刘裕在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局面,也看到司马皇族作为门阀世家的代表的无所作为,导致了中原倾覆,家国破碎。因此,在他执政期间,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就成了他必要的手段。
这种基于政治立场就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导致了刘裕必须借用“屠戮”的手段,直接对司马皇族、门阀世家以及各类政敌进行清洗,在这一次清洗中,不仅司马皇族被斩尽杀绝,连世家大族也被连根拔起。
有诗为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以说,刘裕的这个做法是有违人道主义的,但对于当时是有利的,然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永远是血淋淋的悲剧,而不是喜剧,这没有什么好批判的地方。
如果说司马懿是阴险的话,那司马昭,简直是丧心病狂!一般臣子篡位,都会给前朝的帝王留一个下台阶——禅让。篡位的套路,一般都是先封为公、再封为王、最后加九锡,篡位者你推我让一下,这事就成了。
这一套程序如果按正常的走法,也要走个几十年才能完成,然而司马昭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是,司马昭是第一个为了上位在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将皇帝杀死的臣子。
他步步紧逼,使得魏帝曹髦被迫奋力一击,亲自率兵攻打司马昭的府邸。司马昭派遣贾充率兵抵抗,当时的太子舍人成济用戈戮穿曹髦的背部,直接把皇帝杀死在车上。
司马昭的嚣张带来了后遗症,那就是刘裕也对司马皇族也下了这样的重手,可谓是“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谁种下的仇怨谁自己尝。”
司马昭向世人表示着,只要你有实力,别说是皇帝了,你捅天捅地捅空气都行。
但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总是还的。司马昭开了一个坏头,所以他的后辈子孙也有样学样,把他的嚣张学了十足十,司马家族的八个王为了皇帝的位置,自相残杀,开启了“八王之乱”的黑暗时代;而刘裕在终结东晋王朝的时候,也学着他,把抓到的前朝皇族屠杀个一干二净。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作为皇帝的刘裕以杀皇帝出名,此人心狠手辣不是一般皇帝能比的,连有残疾的皇帝他都要杀,在历史上留下的恶名是永远去除不了的,依我看他是永远都别想翻案的!
一般人称死于刘裕手下的皇帝是6个:桓玄、谯纵、慕容超、姚泓、司马德宗、司马德文,但这里面前两个是水分,后面四个则基本货真价实,但最值得一说的还是他杀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即晋安帝与晋恭帝的事儿。
一、杀晋安帝
正史记载“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晋安帝是个智障,既缺乏感知美丑好恶的能力,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连话都不会说,是皇帝中最著名的弱智儿。刘裕此人但凡有一点点同情心,也会放过这个残疾人,好歹也会养起来再派人监督他以免被人利用就可以了。但是刘裕胆儿太肥了,心也忒狠了,他不但不同情这个残疾皇帝,甚至还极端厌恶他,恨不得他马上就去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民间流传的一句谶语说起,它叫做“昌明之后,尚有二帝”,说者未必有心,但听者里面有心人多着呢,刘裕就是最有心的那个。所谓昌明,指的是晋的孝武帝,他字昌明。谶语的意思极为简单,就是说孝武帝之后还必定有两个皇帝,晋朝气数才会尽的。这让刘裕非常郁闷,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建立了不朽功勋,灭南燕、灭后秦,对内平定孙恩、桓玄、卢循、谯纵,他认为他是晋朝江山的拯救者,怎么能让晋安帝这个窝囊废霸占着皇位呢?于是,公元419年,刘裕指使王韶之勒死晋安帝。
二、杀晋恭帝
如前所述,刘裕这个人也是早就注意到民间就流传的那句谶语,虽然心恨的牙痒痒,但是强忍愤怒,没有在杀死晋安帝后立即称帝,毕竟按照谶语还必须再立一个皇帝嘛!好啊,再立一个就立一个,反正是我说了算。于是,司马德文接班做了皇帝。司马德文不是白痴,相反,很聪明。所以,当420年7月的某一天,刘裕的手下来试探禅位的事情,他很知趣地同意了,而且还赞扬了刘裕的绝世功勋。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罢了,会放过这个可怜的皇帝,但是刘裕不会!刘裕从做了皇帝后就处心积虑要杀司马德文,但由于司马德文比较谨慎,身边都是自己人,连食物等都要反复注意,防止毒杀,所以刘裕竟然一时都无法下手。421年9月一天,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毒酒,直指司马德文。但哪里知道张伟竟然良知犹在,不忍心干这种遗臭万年的事情,自杀了。刘裕可是不会同情自杀的人,他要继续杀皇帝,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两个月后,一群蛮横的士兵杀了司马德文。
三、为什么杀?
可以简单说一说,但道理有千万条,真正重要的可能就是两条。第一是,刘裕认为自己已经忍耐东晋的皇室很久了,自己功勋盖世,做皇帝是天经地义的,而他忍了两个皇帝20多年,真是已经“够意思了”。第二是,作为一个底层出身的人士,他最恨权力被他人分享。
刘裕的心狠手辣,远甚于司马氏。刘裕虽然没有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甚至还与之通婚,或者保留部分皇室成员的爵位继承,但是其连杀前朝两个皇帝这种亘古未有的事情早已将他那一点“仁慈”消灭一万次!所以从轮回的角度说,他的子孙得到的“报应”也应甚于司马氏,是否这样呢?历史已经做出了回答,就不赘述了。
公元240年左右,刘裕篡位夺权,刘宋王朝也自此建立,对于先前的司马家族,被亡国之后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的祖上司马炎在当时,夺取曹魏政权的时候,由于他作为曹魏政权的旧臣,对曹奂还是挺优待的,直接封他为陈留王,也并没有对他的皇室宗亲进行赶尽杀绝。
不知道大家对仇恨传递怎么了解,即使等待亡国之君的,无非就两种结果,一种是响应优待俘虏的号召,另一种无非就是赶尽杀绝,就看篡位谋权者对于亡国之君的态度。
曾经身为草根的他,由于卓越的军事统御能力,再加上他在政治方面的远见卓识,硬是从一个小兵,最终成为东晋政权中一名位高权重的大臣。
司马家族的最终覆灭,其实也怪不得别人,终究是皇权日渐没落。 就拿东晋时期的晋安帝来说,他对于大臣的信任程度,也算是言听计从了。
当时的司马家族已经权威不在,再加上晋安帝的种种行为表示,他并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国内战乱频发,权臣当道,皇室也仅仅作为一个摆设和傀儡,随时有着被可能取代的风险,只不过就看谁愿意铤而走险,背上篡位夺权的骂名。
而且他还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同各个阶层都有来往,善于准确把握时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威望甚至盖过了司马家族,也正是顺应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方面刘裕军功显赫,另一方面,司马家族也视其如己出,给予了他极高的信任,毕竟他也有那样的能力担当。
但人心叵测,欲望之心无限,刘裕当时在朝廷中的话语权极高,他也在当时被封为宋王。久而久之,刘裕就不再甘心接受晋安帝对自己颐气指使了,他自己下不了手,于是就派人偷偷将晋安帝处理了。
这也算是他忍耐的极限了, 刘裕想当皇帝的心思也由来已久,至于他为什么这样做,也是出于稳妥考虑。
由于当时他崇尚迷信,就暂时延缓了这一计划,为了不背负千古骂名,他接下来的手段,不可谓不高,他拥立司马德文当皇帝,更多的是为了一己之私考虑。
在司马德文在位期间,刘裕已经提前让自己的心腹大臣,代替司马德文写好了禅让凭证,只待时机合适,让司马德文亲自誊写承认。 刘裕如愿以偿之后, 刚开始是善待司马德文的,还给了他封地让他称王。
(司马德文画像)
但他也并非绝对放心,由于提前派人监视司马德文的一举一动,司马德文与楚皇后的孩子就被谋杀致死,摆明了想让司马德文断子绝孙,当然在司马德文不堪屈辱死后,刘裕为了保证司马政权不再复辟,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是最稳妥的做法。
司马家族多年来的积累,家族实力范围之广,也是让刘裕最为忌惮的,何况当时刘裕年事已高,有他的威望在,司马家族定然不会造次,倘若他死后,他万万不敢保证,有关于他子孙后代的安危。
刘裕的出身,也决定了他必定不会受到士大夫家族的拥护,关于政权的争夺,并不是厚待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家族之争才是重中之重,由于在短时间内培养不起家族势力,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削弱敌对势力。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