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惠帝刘盈明明有六个儿子,为什么皇位会传到弟弟刘恒手里?:汉室皇位从仁弱的汉惠帝刘盈过度到外柔内刚的汉文帝刘恒,中间非常有意思。大致有这么两条。第一
汉室皇位从仁弱的汉惠帝刘盈过度到外柔内刚的汉文帝刘恒,中间非常有意思。大致有这么两条。
第一,刘邦后宫女人的争斗,薄姬成了最后的赢家。
第二,三方势力角逐,靠边站的刘恒成了皇帝。
楚汉议和,被楚军俘虏的吕雉回到刘邦身边,但此时的刘邦爱上了戚夫人。一个年老色衰,一个年轻貌美。
等刘邦称帝时,吕雉自然而然成皇后,吕家人也自然而然势力庞大。要知道,刘邦发迹之路上,吕家人功不可没,一帮跟着打江山的臣子都很认可贤妻良母的吕雉。
所以,大汉开国就形成了三方势力,一是刘氏宗室,二是吕氏一家,三是功臣势力。
正是如此原因,刘邦在发觉“刘如意类我,刘盈不类”之时,打算更改太子,动吕家势力,拉毫无大背景的戚夫人上位。
实在没想到,吕势这么强悍,刘邦也有心无力,“易储风波”才平息,戚夫人的好日子也快过到头。一幸中的而被长久冷淡地薄姬生下的刘恒已经被封代王。
刘邦死前,定下“白马之盟”,非刘氏不王,否则天下共诛。病榻问相时,刘邦埋下“陈平为相,周勃为太尉”的棋子。
总之,刘邦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吕后势力增大,取代刘氏江山。
果然,刘邦驾崩,戚夫人被人彘,刘如意被杀,要不是庶长子刘肥机灵点,他也去见阎王老爷。
但是毫不起眼地薄姬被吕雉放过了,去往自己儿子刘恒的代国做起代国太后。似乎她被疏远了,似乎吕雉成了赢家。不管怎样,薄姬毫不关心,她依旧不争不抢,符合“思危思退”原则,静等“思变”。
直到公元前180年,六十二岁的吕雉病逝,吕雉临终前扶立起来了一个“少帝吕家外戚”的班子。但齐王刘襄兴兵伐吕,一场“诸吕之乱”彻底爆发。
注意刘襄这人,他是刘肥的长子,当年刘肥割据齐国土地,才换来生存。他是肯定反对吕氏的,弟弟刘章位居长安,知道吕氏阴谋后,所以联合起兵伐吕。
刘氏诸侯也随之起兵。但当时局势还未彻底混乱,若刘氏子侄纷纷响应,到时才是天下彻底混乱。
功臣们有心思了,要么继续拥立少帝,要么趁着可控制的混乱,更换皇帝,将利益最大化,赌吧!
但他们不采取“战争”方式,所以,紧接着功臣发动宫廷政变,罢黜少帝,一致宣布:“刘盈的余下四子非刘氏子孙,是他们吕家的。”因此,将其纷纷杀死。加上处女皇后张焉的缘故,刘盈无子。实际上,加上吕后诛杀的前少帝刘恭,刘盈一共有六个儿子。
借助宫廷政变,先发制人,功臣派掌控了主动权,但谁是下任皇帝?为保证刘邦的合法地位,皇帝候选人一定是刘氏子孙。零零总总务必保证这么两个原则。
第一,不会被秋后算账。正因此,功臣才否认刘盈之子的合法性,且杀害。说白了,候选人不能跟吕氏牵扯上关系。
第二,不能是诸吕之乱的人。若是诸吕之乱的人当皇帝,平吕之乱的功劳算谁?之前,功臣和吕氏的牵扯是不是“小把柄”?
所以,刘恒成了皇帝。刘恒被选中,除以上“两个原则”,原因有三点,一是薄家的外戚势力不强大,二是薄姬不强横,不会拥尊自立。三是现存的高祖诸子中,刘恒为长。
实际上,根据以上两个原则筛选,也就只能是刘恒当皇帝。当然,不排除功臣立其余子孙的办法。
好吧,刘恒当皇帝了,连夜赶忙进宫,该换人换人,该掌控掌控,该……当夜,他也下了一道安抚的诏书。
从诏书中可以看出这么几点,第一,定性。这是一场“平乱”,之前的宫廷政变是平乱。第二,功臣派又立功了,且是平乱的首要功臣,而诸吕之乱中,比如刘襄等,人呢?宗室之列中。
或许因为中国历史太长的缘故吧,所以中国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各朝代时所用的篇幅都很少。
具体到汉朝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汉高祖高后时期的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之后便是文景之治,而后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和对匈奴用兵了。
学这样历史教科书长大的中国人往往会有一种感觉,汉高祖刘邦驾崩后,由刘邦的妻子汉高后掌权,汉高后薨后,由刘邦的儿子刘恒掌权,刘恒驾崩后,又由刘恒的儿子刘启掌权,刘启驾崩后,由刘启的儿子刘彻掌权,刘彻便是汉武帝,看起来,很有一脉相承的感觉。
这种感觉,你说它对,也对,汉朝皇权的过渡,大体上是这种模样的,但往细了说,这中间又或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了一段历史:刘邦驾崩后,继承皇位的人是刘邦的嫡子刘盈,而非刘邦的发妻吕后,吕后在刘盈当皇帝时权力很大,但并没大到独自掌权的程度。
而且,刘盈是有儿子的。
刘盈有六个儿子,其中的两个先后在太皇太后吕后的扶持下登上帝位,虽然两个少帝在位时以太后吕后纪元,但两个少帝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两个少帝的皇位也是得到了汉朝皇室、诸侯王和朝廷大臣承认的。
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吕后刚刚撒手人寰,少帝便被人从皇位上赶了下去,代替少帝坐上皇位的,竟然是刘盈异母弟弟刘恒,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汉文帝。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吕后说起。
吕后当政时,汉高祖刘邦已经封了十个兄弟子侄为诸侯王,这其中包括刘邦的七个亲生儿子、一个异母兄弟、一个亲侄子、当然,还有一个在刘邦驾崩前被造反的异姓王英布杀死的族兄弟。
轮到吕后当政,吕后对这些刘姓诸侯王并不放心,先后通过各种方式换掉了一些诸侯王或削弱一些诸侯王的势力,取而代之的,是吕后的娘家人和吕后的孙子。
待到吕后一死,某些曾在吕后当政时受到波及的刘姓诸侯王和有野心刘姓诸侯王便发兵,挺进关中,意图改换权力格局。
这其中,最热心的,便是齐王和齐王的兄弟们。
当时的齐王刘襄是已故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是最早被封为诸侯王的三个刘氏子孙,另外两个分别是刘邦的异母弟刘交和族兄弟刘贾,刘交和刘贾都曾在灭秦和楚汉之争中做过贡献,被封为异姓王没任何不妥,而刘肥在刘邦定鼎天下过程中唯一的苦处便是在项羽的军营中蹲了笆篱子。
刘肥在吕后当政时薨,齐王的位子由长子刘襄继承。
刘襄能力出众,充满野心,把两个弟弟刘章和刘兴居派到长安,意图在吕后薨后里应外合,吕后这边厢刚死,刘襄就在那边厢劫持了琅琊王刘泽的兵,发兵直指长安。
长安这边的老臣见刘襄来势汹汹,便先下手为强,做掉了吕后一家,先行解除刘襄的借口,而后又谋划迎立刘邦四子刘恒为帝,堵住刘襄欲望。
众位老臣之所以放弃刘盈的儿子,一方面是因为刘盈的儿子是吕后指定的继承人,既然已经清算了吕后一家,就要避免刘盈子嗣长大后秋后算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少帝还是孩子,还没法亲政,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也没有吕后那样站在少帝背后的合法性。
所以,老臣们放弃了刘盈的儿子,并在刘恒继位的那个晚上,杀掉了刘盈的五个儿子,并对外宣称他们都不是刘盈的儿子,而是吕家抱来冒充的。
为什么老臣要选择刘恒呢?
第一,刘恒是刘邦还活着的儿子中最年长的,按照继承顺序,刘恒最合适。
第二,刘恒在代王位上的成绩有目共睹,是个心系国家心系百姓的王。
第三,刘恒不曾觊觎皇位,所以政治班底不足,若是刘恒继位,老臣们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就这样,刘恒在老臣们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而作为刘邦长子长孙的刘襄却与皇位失之交臂。当然,刘襄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刘盈的五个儿子,他们还只是孩子,没做过任何恶事,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失去了生命。
《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孝文本纪》、《史记·荆燕世家》、《史记·楚元王世家》、《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题主的这个问题是错误的,汉惠帝刘盈的确是有六个儿子,但其中的两个儿子先后继承了帝位。汉文帝刘恒不是继承了其兄刘盈的帝位,而是继承了其侄子、刘盈的儿子刘宏的帝位。
01
惠帝刘盈的长子刘恭被立为帝
汉惠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此时,太后吕雉专政。
惠帝三年(前192年),吕后将刘盈的外甥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太后的外孙女张嫣立为皇后。由于是近亲,而且辈分不同,此婚有悖人伦,令孝惠帝相当尴尬,始终无法接受。皇后张嫣至死仍是处女之身,因而也没有儿子。
皇后张嫣一直未有身孕,吕后自作主张,叫张嫣对外宣称怀孕,然后将一个宫中美人的儿子据为己有,并立为太子。这就是刘恭,其生母被杀死。
前188年,惠帝死后,太子刘恭继位,是为前少帝。
后来,少帝刘恭略微懂事时,偶然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儿子,就口出怨言,说:“太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却把我说成是自己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我长大后就要造反。”
吕后听说此事,害怕刘恭将来作乱,就废掉了刘恭,并把他杀死,改立刘盈第四子刘义为帝,是为后少帝,并将其改名为刘宏。
后少帝刘宏一直在位,直到吕后去世。
02
后少帝刘宏被大臣们处死
前180年,吕后病危,下诏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同时告诫他们:“高祖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们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者,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宗族和大臣们愤愤不平,我死后,皇帝年幼,大臣们恐怕要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控制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不久后,吕后驾崩,遗诏让吕王吕产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想以此巩固吕氏外戚集团的地位。
此举引起了刘氏诸王及汉初功臣强烈的反抗。汉高祖刘邦长孙、齐悼惠王刘肥长子、齐王刘襄首先发难于外,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响应于内,群起而诛杀吕氏诸王。
为了彻底清除吕氏集团势力,大臣们认为吕后所立的两位少帝和另外两个庶子均不是刘盈亲生,而是吕氏的血脉。是吕后将吕氏子孙立为太子及诸侯王,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把将来的天下为吕氏控制。
于是将后少帝刘宏先废后杀。
03
代王刘恒被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
在平定诸吕以后,大臣们和刘氏皇族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为了避免吕氏将来还会强大,反攻倒算,就在刘恒入主未央宫的当夜,将群臣宣称非刘盈亲生的儿子全部杀死在他们的官邸,后世便有了惠帝无子一说。
由此看来,惠帝有六个儿子,但被吕后及平定吕氏诸王的群臣全部杀死。汉文帝继承的是后少帝刘宏的帝位,而不是直接继承刘盈的帝位。
尽管前后两位少帝一共在位仅仅八年的时间,但不可否认这段历史。惠帝既没有不传位于儿子,也没有直接传位于其弟刘恒,这是史实。
简单来说,传位给刘恒不是刘盈的意思,而是功臣集团的意思。
汉孝惠帝刘盈是汉朝的第二任皇帝,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傀儡皇帝。刘盈的性格既不像父亲刘邦,也不像母亲吕后,刘邦和吕后都是刚毅狠厉之人,刘盈却仁善柔弱,尤其是在对待兄弟们的问题上。
赵王刘如意曾是刘邦属意的继承人,其母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妃,刘邦一度想要改立太子,是吕后不断运作,拉张良等人帮手才打消了刘邦的想法。刘邦一死,太子刘盈继位,正是算账的好时候,吕后先将戚夫人贬到永巷为舂奴,然后命刘如意从封地赵国进京。
刘盈知道母亲的意思,却跟她反着来,一直保护刘如意,不过百密一疏,还是被吕后钻了空子,把刘如意毒死了。
毒死了刘如意,吕后又命人把戚夫人制成人彘丢在厕所,还让刘盈去看,估计是想锻炼刘盈的胆量,结果刘盈吓得半死,喊着“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不理朝政,把政权交给了吕后。
刘盈一头扎进了后宫,“日饮为淫乐”,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有了六个儿子,其中两个还成为了皇帝。
刘盈在位七年去世,年仅二十三岁,他死后,年仅三岁的太子刘恭即位,即前少帝,政务仍然由吕后处理。
刘恭是宫女的儿子,却被吕后报来谎称是张皇后的儿子,当刘恭长到七岁的时候,听说了这事,那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扬言“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吕后你等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收拾你。
这种话一传出去,吕后直接将之废杀,对外则称皇帝病逝,另立刘盈次子刘弘为皇帝,即后少帝。
后少帝在位四年,吕后去世,大汉王朝迎来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
由于吕后掌权多年,吕氏封王封侯者比比皆是,掌握了朝廷内外众多要职,吕后在世还好,无人敢出怨言,如今吕后去世,吕氏再无能人,齐王刘襄向长安进发,宣称要铲除诸吕,他还没到,以周勃和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直接发动政变,诛灭吕氏。
铲除吕氏后,后少帝还在皇位上坐着,朝政由功臣集团主持,但功臣集团是一个集团,周勃和陈平地位差不多,不存在出现单独权臣的可能,而且天下是刘氏的天下,一个外姓臣子控制少帝发号施令?地方上的刘氏封王们可不同意,刘襄都已经陈兵关东了,还派人如朝游说,要立他为帝。
这些功臣都是人精,很快他们就想清楚了,自己执政是不可能的,可皇帝年幼不能执政,而且皇帝是吕后的孙子,皇后又是吕氏(吕后给娶的),将来皇帝长大,想到这帮功臣杀了他亲戚,不会清算吧?干脆换皇帝算了!
可换谁好呢?刘襄是个不错的人选,可他起兵关东,迎立他也未必会感谢功臣集团,反而还可能迁怒于你们怎么这么慢,再加上刘襄的外戚势力很大且很嚣张,迎立他不是再造一个吕氏?
既然如此,不如迎立一个跟汉惠帝血缘足够近且实力弱、外戚低调实力小的诸侯王,放眼一扫,只有代王刘恒了。
当时刘盈在世的弟弟只有两个,即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刘长是吕后养子,且为人嚣张,直接否决。而刘恒封地代国,比较偏远,势力较弱,在朝中毫无根基,迎他进京继位,既能稳住刘氏藩王,也能保证功臣们的最大利益。
那好,就是他了!
经过一番推辞,刘恒最终进京,可后少帝还在皇位上坐着呢。于是功臣集团又宣布,现在的皇帝其实不是惠帝的儿子,他们是吕氏子弟,被吕后伪装成惠帝之子,所以应该废黜。
废掉皇帝,新皇帝应该从皇帝的兄弟们当中选吧,所以功臣再进一步,干脆说惠帝就没儿子,他的所有儿子都是吕氏的,新皇帝只能从惠帝的兄弟当中选了,于是刘恒继位。
为了消除疑虑,刘恒入主未央宫的当夜,惠帝还在世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
汉惠帝的皇位当然是传给儿子了。
公元前195年,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三年后,吕太后出于“亲上加亲”的心理,便命刘盈迎娶了他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为皇后。
关于这门亲事,刘盈非常反对,因为舅舅娶外甥女,这在外界看来太惊世骇俗了。但在吕太后和鲁元公主眼里,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张家的富贵可以保住,皇室血统的纯正性,尤其是吕后的权力,也可以保住了。
因此,就在吕后不想“肥水流入外家田”的心理作用下,刘盈极不情愿的娶了张嫣。而刘盈娶张嫣这个行为也表明,刘盈的皇位是不可能传给兄弟的。
即便他愿意,吕后也不可能同意。
张嫣入宫后,汉惠帝考虑到这段婚姻有悖人伦天理,内心始终怀有强烈的抵触,所以直至驾崩前,始终也未与张嫣发生过实际性关系。张嫣亦不可能给惠帝生育儿女。
面对此情此景,吕后非常着急,因为张嫣生不出来儿子,那这门婚事就没意义了。所以吕后就瞒着惠帝,强夺了惠帝与一名宫女所生之子给张嫣,声称是张嫣与惠帝之子。
做完这些事后,吕后派人杀掉了那名可怜的无名宫女。(西汉前少帝之名,史籍中并无载,所谓“刘恭”,是后世日本史学家考据的结果)
有如此强势的母亲,惠帝非常压抑。公元前188年,惠帝在心理极度压抑下,驾崩于未央宫。其后,吕后临朝听政,并扶立为张嫣强夺的宫女之子为帝,史称前少帝。
小皇帝继位后,懵懂无知,起初不清楚自己身世,还以为张嫣真的是自己生母。等到年纪渐长,了解实情后,便开始口出怨言,发誓将为母亲报仇。
吕后获悉消息后,觉得小皇帝不靠谱,可能以后会坏事,便在他继位四年后将其废黜,囚禁在后宫的永巷,并对外宣称小皇帝患病,禁止任何人前去探视。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帝废位,太后幽杀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不久后,吕后又命人将他毒杀,然后改立惠帝庶子、常山王刘弘为帝,史称汉后少帝。
跟前少帝一样,后少帝同样也是汉惠帝与普通宫女所生之子。他原名刘山,起初被封为襄城侯,后改封为常山王,并改名为刘义。
后少帝在位期间,朝政依然由吕后把持,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跟前少帝一样,他根本没有丁点儿实权,无异于一个牵线木偶。
四年后,随着吕后的驾崩,后少帝的命运又发生巨变——更加的倒霉。
公元前180年,即吕后去世后没多久,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联合发动政变,在铲除吕氏家族的势力后,声称后少帝刘弘并非惠帝亲生子为由,将其废黜、幽禁。随即他们又迎立高皇帝刘邦第四子、惠帝异母弟、代王刘恒为帝,是为西汉文帝。
文帝登上宝座的当天晚上,刘弘和他的三个弟弟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都被诛杀。被杀时,他们还未成年。
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史记·吕太后本纪》
至于后少帝为什么要被处死,史书上给出的解释是刘弘并非惠帝亲生子,是吕后从别处抱来的野种,没资格继续赖在皇位上。
但其实真正原因大家心里都明白:小皇帝是吕后扶持的,对诛杀诸吕的众大臣并无感恩之心。若是让他继续当皇帝,难免将来亲政后会为吕氏翻案。大臣们既出于自保,也出于发泄,只得屠杀了惠帝的所有儿子。
而大臣们的行径也直接导致惠帝绝嗣,西汉的帝系由刘盈一脉转移至了刘恒一脉。
最后顺带一说,西汉皇帝绝嗣改宗,惠帝并非孤例。在他之后又有四次皇帝绝嗣事件。
汉惠帝是第一次,由其刘恒继承大统,是为汉文帝;
汉昭帝是第二次,由戾太子刘据之孙刘询继承大统,是为汉宣帝;
汉成帝是第三次,由其弟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入继大统,是为汉哀帝。
汉哀帝是第四次,由其堂弟中山王刘衎入继大统,是为汉平帝。(刘衎的爵位就是后来刘备经常吹嘘的那个中山王,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直系后裔)
汉平帝是第五次,由于他英年早逝,没有儿子,王莽便找了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为皇帝。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但他却是个性格软弱的人,其母却是大名鼎鼎的铁腕皇后吕雉。刘邦去世后,刘盈即皇帝位,这年他才16岁,但24岁的时候去世。他虽然当了八年的皇帝,但在位期间,所有的大事都是吕后掌权。并且她虽然生了六个儿子,但却没有一个是嫡长子!
原来这六个儿子,都不是汉惠的皇后所生的。因为他他皇后张嫣是他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闺女,也就是他的亲外甥女。亲舅舅和外甥女怎么能成为夫妻,所以这场婚姻是非常不幸的。那么他们可能从未成为做真正的夫妻,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孩子。
吕后对此也非常不满,就没有再给汗惠帝纳其他嫔妃。于是于汉惠帝便经常和宫里的一些宫女们私会,而这些宫女由于身份卑微,所以他们生的孩子也并不尊贵显赫。并且汉惠帝年纪轻轻就死了,便留下了六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汉惠帝死后,吕后便在他的儿子中,选了一个叫刘恭继承皇位,但这个孩子由于对吕后出言不逊,没多久便被吕后废掉了。之后,吕后又立汉惠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弘继承了皇位,并为他娶了吕后娘家人的女儿为皇后,于是这个少帝刘弘,在位一直到吕后去世。
吕后在世的时候,她的娘家吕家人的权势就非常强大。她去世后,宫中大权由她的侄子吕产和吕禄掌控,当时吕产为梁王,统领南军,吕禄为赵王,统领北军,几乎掌控了整个大汉朝。于是吕后一死,吕产和吕禄便准备叛乱,自立为王。
但这时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儿子齐王刘襄,也早有图谋。他联络事先就策划好的诸王们,准备进京讨伐吕产和吕禄。
吕产和吕禄由于手握兵权,自然不怕刘襄,他们派出大将灌婴,率军去平定刘襄。但身为刘邦旧部的灌婴,率军来到荥阳后,却按兵不动,并放出信息愿意平定诸吕一族。
这时候刘邦的老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知道刘襄是个很勇猛的人,为了避免成为他的刀下之鬼,两人选择了倒戈。于是他们率领人马在宫中就发起了政变,开始诛杀吕氏一族。并且很快将叛乱的吕产和吕禄等吕氏一族给灭掉了。结果刘襄还没来到长安城,诸吕就被陈平和周勃给杀掉了。
吕氏被灭掉之后,接下来就该考虑选谁当皇上呢?
刘襄虽然有实力当这个皇上,但他不但勇猛而且凶狠,他等了皇上之后肯定对这些老臣没有好果子吃;
继续让汉少帝刘宏当皇帝吧,他不但年龄小没实力,而且他娶的皇后却是吕氏一族的女儿,那将来她得势后会不会报复这些老臣呢?所以这个皇位绝不能让少帝刘弘再坐下去。
那么现在刘邦的儿子中能入选的人,就只有淮南王刘长与代王刘恒了。但淮南王刘长缺是吕后一手带大的,那他当了皇帝之后,会不会对这些老臣们怀恨在心呢?
那么可选的就只有刘恒了,而且刘恒不但为人低调,性格敦厚,而且把代国治理得也非常好,你是陈平和周勃等老臣觉得易于控制,他继位后对自己的利益更大,所以刘恒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这些老臣打定主意之后,陈平赶紧派人去告诉刘襄,诸吕已经被灭了,你也赶紧回去吧,没有必要再来京城,并且有灌婴在荥阳把守,刘襄一时也打不进去,于是刘襄只好打道回府了。
次后,为了顺利的将代王刘恒扶上皇位,这些老臣们和皇族们便诬蔑说惠帝没有儿子,现在的少帝刘弘帝是吕后从民间找来冒充惠帝的儿子即位的人,便以此为理由便罢黜了后少帝,从而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不过汉文帝刘恒,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能力完全超出陈平和周国等一干老臣的想象。他即位没多久,便集中中央政权,并出示了一些富国强民的政策,将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从而为文景之治的大汉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是由于,后来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成就都很大,并深得民心。于是惠帝与他那几个无辜的孩子,便很快淡出了历史的角落。
咱们中国历史上有些事情很奇怪。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后人却当他没有发生过;有些事情没有发生过,后人却当他发生过。历史上有些人,明明一辈子没有当过皇帝,死后却能捞个皇帝的名分;有些人明明当了一段时间皇帝,历史却不承认他们。说起西汉的第三任皇帝,许多人会毫不犹豫说出汉文帝。其实汉文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任皇帝,在汉文帝和汉惠帝中间,汉朝还有两位不被承认的小皇帝。
其实这个题目并不严谨。汉惠帝死后并不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由于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皇位最后落到了汉文帝刘恒手中。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后世许多人认为汉惠帝并没有儿子,其实绝对是诬陷汉惠帝了。汉惠帝其实有儿子,只过不过汉惠帝和张皇后没有儿子。汉惠帝和张皇后是亲舅舅和亲外甥女的关系,他们两个不可能有爱情,而且张皇后嫁给汉惠帝的时候大概只有12岁左右。所以汉惠帝和张皇后一直没有同房,张皇后至死都是处子之身。吕后让张皇后嫁给汉惠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张皇后生下皇孙,将来立为太子。由于张皇后迟迟生不出儿子,于是吕后就找了汉惠帝的一个宠妃借鸡生蛋。吕后对外谎称张皇后怀孕,待宠妃降下皇子之后,便杀死宠妃谎称皇子为张皇后所生。这个皇子便是汉惠帝的皇长子刘恭。此外,汉惠帝还有五个儿子,分别为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
汉惠帝死后,皇长子刘恭即位称帝,史称之为前少帝。前少帝当皇帝的时候,年龄非常小,据推算绝对在5岁以内。由于皇帝年龄太别小,便由吕后临朝称制。小皇帝渐渐长大以后,逐渐知道了吕后杀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事情。小皇帝毕竟还是年龄太小,没有多少心机,刘恭愤怒地说:“皇太后怎么能杀死了我的母亲,让我当皇后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不能把她怎么样,等我长大了以后,一定会为我的母亲报仇。”吕后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这个小皇帝再也不能留了,留着以后肯定是个祸患。所以吕后决定废掉刘恭,然后把刘恭关到了永巷。吕后对外宣称前少帝刘恭生病,不久刘恭死于永巷之中。吕后幽杀前少帝之后,又立常山王刘弘为帝,史称之为后少帝。
前少帝也好,后少帝也罢,都不过是吕后的掌中玩物,只要吕后愿意随时可以废立,也随时可以杀害。从这点看,吕后比刘邦要厉害很多。刘邦想把两个皇子换换位置都不行,吕后把皇帝说换就换、说杀就杀。前少帝和后少帝一共在位8年,这8年一直都是吕后说的算,两个小皇帝连橡皮图章都算不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后去世以后,被压抑了15年的刘氏宗亲和功臣集团,联合起来扑灭了诸吕叛乱,把吕氏满门抄斩。后少帝刘弘是吕后所立,等于吕氏集团的重要人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好小皇帝的问题,将会后患无穷,真有可能出现小皇帝长大之后清洗功臣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决定废除小皇帝,重新拥立新君。
当时最合适的皇帝人选是齐王刘襄和淮南王刘长。刘襄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刘襄兄弟在诛灭诸吕中立功最大。刘襄首先举兵发难,揭开了铲平诸吕的序幕,刘章则在长安直接解决了吕产,后来又参与捕杀吕禄。整个诛灭诸吕过程中,如果说周勃居功第一,刘章绝对居功第二。刘章又支持刘襄,所以刘襄最有资格当皇帝。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子,也是非常勇敢的一个儿子,由他继承皇位也理所当然。但是最后功臣集团排除了刘襄和刘长。原因非常简单,刘襄和刘章太厉害了,厉害得让功臣们害怕。功臣集团给出的理由是齐王刘襄的外戚太过强大,防止再一次出现了类似于吕氏专权。功臣用这么一个清新脱俗的理由把齐王一支排除在外。功臣们排除刘长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刘长是吕后养大的,和吕后的关系太过密切。刘长又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功臣也怕镇不住他。最后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决定选择实力更弱的代王刘恒。最后皇帝的冠冕意外地落在刘恒的头上。
刘恒能够当选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刘恒的母家势力非常单薄,刘恒的母亲薄家少人力微。刘恒的母亲薄姬不仅特别聪明,而且非常低调。薄姬唯一的兄弟薄昭同样也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两个低调的人在代国尽心尽力辅佐刘恒,在天下留下了美名 。
其次,刘恒的代国实力太弱,刘恒国内无能人。一个没有政治根基的皇帝只能重用现在功臣,也更容易被功臣控制。
第三,刘恒个人素质也非常适合当一个“弱势”皇帝。刘恒由于母亲得不到刘邦的恩宠,所以他也得不到刘邦的恩宠。刘邦分封皇子的时候,封给刘恒的封地也最差。长时间得不到父皇的宠爱加上聪明低调母亲的教导,刘恒也养成了低调内敛但又非常聪明的性格。他的低调内敛被天下人认为是懦弱的一种表现。功臣派也认为刘恒是一个懦弱的诸侯,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住这个弱势皇帝。
第四,在功臣看来刘恒是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诸吕大乱以后,各个宗亲纷纷起兵,希望在平定诸吕中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只有刘恒在平定诸吕中没有任何做为,似乎他不姓刘,这个大汉天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态度,所以天下一致认为刘恒是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要是刘恒没有过当皇帝的念头绝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当皇帝的念头,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机会,所以就懒得去争。
但是无论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怎么选择皇帝,毕竟汉惠帝的儿子后少帝刘弘还在皇帝的宝座上坐着,毕竟这个小娃娃也做了几年皇帝。所以功臣集团必须要给天下一个解释,必须要堵住悠悠众口。刘恒更需要解决后少帝和汉惠帝皇子的问题。根据祖制,皇帝优先传子而不是传弟。如果不信任后少帝刘弘,应该从汉惠帝的其他儿子中选择一名新皇帝,而不是选择刘恒。所以汉惠帝的皇子们就是悬在功臣集团和刘恒头上的一把利剑,必须要解决这把利剑。否则,功臣们有可能背上一个篡逆的恶名,汉文帝有可能背上一个得国不正的恶名。
功臣集团和刘恒想到的办法是除掉汉惠帝的皇子们。但是刘恒要做的是政治不粘锅,他绝对不愿意自己的手上沾染任何一滴汉惠帝皇子们的鲜血。如果刘恒在当皇帝前的最后一刻或者刚刚当上皇帝手上沾满了鲜血,那么刘恒就有参与政变之嫌,后人也有可能对他继承皇位合法性产生疑问。刘恒不做这事,就得由功臣集团代劳。最后由功臣集团的夏侯婴和刘氏宗亲的刘兴居负责把皇宫中小皇帝刘弘请出皇宫。夏侯婴把汉惠帝剩余的皇子,包括后少帝全部都带到了少府官署。没过多久,功臣集团把汉惠帝所有的儿子都残忍得杀害。
残杀皇子可是重罪,功臣可担不起这个责任。于是功臣集团便对外宣称惠帝的所有儿子都是吕后在大街找来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既然不是汉惠帝的儿子,那么冒充皇子可是大罪,杀死他们也在情理之中。最终汉惠帝所有的儿子全部被杀死,汉惠帝一支绝嗣。所以后世许多人认为汉惠帝没有儿子。其实汉惠帝的生育能力非常强,只不过吕后把他的儿子全部都作死了。
汉惠帝的儿子是假儿子,汉惠帝一支绝嗣。汉惠帝没有后代,那么他的皇位就由父子相继转变为兄终弟及。这样刘恒继承帝位就具有合法性,后世也不会非议汉文帝。功臣集团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解决了皇位继承问题。这件事对于汉惠帝一家来说是不幸的,对于大汉来说却是幸运的。不过无情最是帝王家,一代仁君汉文帝却是踩着侄子的尸体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刘邦过后强颜欢笑对戚姬说:“吕雉真的成了你主人了,你好自为之吧,你给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刘邦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刘盈在位7年,就是一个吉祥物,国家大权都被他的母后吕雉掌控,吕后趁称刘盈偶尔疏忽,将刘如意毒死,又命刘盈去看被制成人彘的戚姬,结果刘盈吓得一病不起,喊着“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吕后为保吕家永享繁华不坠,居然做出了一个狗血的决定:她要把自己的亲外孙女,也就是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刘盈。
张嫣只有九岁,居然还是自己亲姐姐的女儿,小时候还是自己亲手抱过的,还得喊自己亲姐姐为丈母娘。在母亲的压力之下,姐弟二人只好违心依从。
自此彻底地心灰意冷,再也不理会朝中大事,只是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日饮为淫乐”,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与宫女们生下了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
惠帝死后,吕后为专制朝政,立年仅三岁的太子刘恭即位,即前少帝。刘盈在吕后胁迫下与外甥生张嫣虽有结婚之事,但无夫妻之实,所以刘恭及宫女所生,吕后将其生母杀死,谎称张嫣亲生,在刘恭八岁的时候,得知真相后,扬言长大之后要复仇。吕后以防万一,直接将之废杀,另立刘盈次子刘弘为皇帝,即后少帝,因甘受摆布,颇得吕后欢心,将侄子吕禄之女为嫁为皇后。
彼时她的侄子吕产为梁王,统领南军,吕禄为赵王,统领北军,吕后一死,二人准备叛乱,自立为王。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儿子齐王刘襄发兵进京讨伐二吕。
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在朝臣子近水楼台,抢先发动政变,诛杀诸吕氏重臣,成功掌控政权。
消灭吕氏集团后,接下来是谁来当皇帝的问题,周、陈二人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魄力和能力,刘弘年幼无法执政,二来是吕后的孙子,皇后又是吕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谁敢保证长大后不会秋后算账,株连九族!所以只能换帝。
当时,刘邦的儿子,已经被吕雉杀得只剩下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
二者相较,刘恒为人仁孝宽厚,更因其母出身卑微,性温顺低调,不会出现外戚专权,也就不会让吕后牝鸡司晨的悲剧重演。同时自古长幼有序,刘邦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刘氏诸王也无话可讲。为了消除疑虑,刘恒入主未央宫的当夜,惠帝还在世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当然也包括刘弘。
汉惠帝刘盈只活了23岁,做了7、8年皇帝,短短的一生虽然贵为皇帝,却悲催无比,他的子嗣能两代而绝,一切都是拜自己的亲生母亲吕后所赐。
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女人多,儿子也很多,但是正妻、皇后却只有一个——吕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吕后,她是个狠毒无比的角色,在某些方面绝对比刘邦还要狠,比如杀彭越,皇帝刘邦都放过彭越了,吕后在半路遇到被贬四川的彭越,把他忽悠回了长安,提醒刘邦无法对付如果造反的彭越,放了他不如杀了他,而且还是剁成肉酱,还把彭越的肉酱分给天下所有的异姓王吃。
吕后的狠毒更多的是对付刘邦的其他女人和其他女人生的儿子上面,特别是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刘盈是吕后与刘邦的所生的嫡子,至于其他的儿子吕后就没有那么好心了,时不时的找个借口要么杀了,要么流放。
汉惠帝刘盈登基后,朝中的权柄基本上就掌握在吕后手上,汉惠帝也乐得落个清闲,特别是他被自己的母亲吕后带去观看了戚夫人的“人彘”酷刑后,更加的不理朝政,放纵酒色了。
刘盈年纪轻轻的就死了,他死的时候,自己的妈吕后还精干着呢,皇帝死了,总得有人来继位,刘盈有六个儿子,那就排资论辈的来吧,吕后就立了刘盈的长子刘恭为帝。
刘恭登基没多久,忽然听宫里的太监说起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被吕后给赐死的,年纪轻轻的口无遮拦,立刻发誓要亲政后清算吕氏外戚,这话传到吕后耳朵里去了。吕后勃然大怒,你这孙子(真是她孙子),这么小就有这么大的仇恨,以后真的亲政了,还不翻天了。
吕后的狠毒劲儿上来了,管你是不是孙子,直接把刘恭给软禁起来,而且还不给饭吃,这把大汉的皇帝给活活饿死了,那可是她的亲孙子啊。
饿死了刘恭,皇帝又没了,吕后又从汉惠帝刘盈剩下的五个儿子、自己的孙子里选了一个刘弘出来当皇帝就行了,反正对吕后来说,皇帝就是摆设,朝中大权还是掌握在吕后以及吕氏外戚手中。
刘弘被称之为少帝,连个正经皇帝尊号都没有,主要是他也活得时间不长,因为他登基没多久,吕后死了,当时这个大汉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死了。
吕后一死,被吕氏外戚压制的刘氏宗亲就有了机会,而且汉朝的开国功勋集团都站在刘氏皇权这一边,功勋集团以陈平、周勃为首立刻发动了剪除吕氏外戚的政变,在这些开国老狐狸的精心谋划下,吕氏外戚被迅速的推翻。
吕氏外戚被除了,皇帝还是姓刘,为什么汉惠帝刘盈一系的皇位被颠覆呢,功勋集团要重新立皇帝呢,主要原因是刘盈一系的皇帝始终是吕后的亲孙子,保不齐未来会为亲奶奶报仇,既然已经做出了倒吕的政变选择,就必须做得非常彻底。
陈平和周勃等功勋集团一商量,决定重新立刘邦剩下不多的儿子刘恒为帝,其他的儿子要么太小,要么被吕后给杀了。
要立刘恒为帝,那永乐宫里那个皇帝刘弘怎么办?这对于造反起家的功勋集团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直接安排军队进宫,杀掉了刘弘,而且为了以绝后患,把汉惠帝刘盈的其他几个儿子也一同杀掉,昭告天下,由于汉惠帝刘盈无子,迎刘邦之子、刘盈之弟刘恒进京继皇帝位,此为汉文帝。
惠帝刘盈一共有六个儿子,在他去世之后,其年仅四岁的长子刘恭被吕后立为皇帝,成为西汉名义上的第三任皇帝。
在刘恭八岁的时候,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被吕后所害,于是口出怨言,扬言长大之后要复仇,吕后害怕刘恭会作乱,便将其废黜并暗中杀害,然后改立刘盈的二儿子刘弘为皇帝,即汉少帝。
少帝在位的第四年,吕后去世,功臣集团在周勃和陈平带领下趁机诛灭吕氏家族,并控制住中央政府。当时的周勃官居太尉,掌握帝国的最高军事权力;陈平是丞相,主持帝国的政府工作。
但问题是,当时的少帝年幼,压根没有能力来治理朝政,这样问题就来了,究竟该由谁来当皇帝的监护人,代替皇帝执掌朝政呢?换句话说,该由谁来当大汉帝国的执政官?
吕后活着的时候,她做为外戚集团的领衔人物,而且又是太后,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帝的监护人,但现在吕后已经去世,外戚集团又被连根拔起,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大汉帝国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监护人。
基于功臣集团的利益,自然是希望由他们来当这个执政官,但问题是,执政官的位置就一个,究竟是选陈平还是周勃呢?相信不论选择谁,另外一个肯定不会服气,这样就很容易引发权力冲突。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天下,说道底还是刘氏的天下,功臣集团虽然暂时控制了中央政府,但他们显然没有给小皇帝当监护人的实力和资格。因为,皇帝的兄弟叔叔都还在,功臣集团和皇帝非亲非故,凭什么来当监护人?
换句话说,皇帝年幼,于情于理应该由他的亲人来当监护人,而且皇帝的叔叔伯伯又多的去,不管怎么轮也轮不到功臣集团。如果功臣集团这个时候敢跳出来当执政官,那就是赤裸裸的挑战刘氏皇权。
因为,假以时日,等功臣集团控制了关中地区,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氏诸王就会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在这种背景下,刘氏诸王随时会联合起来杀进长安。总而言之,不要真以为刘家没人了?
在当时,刘氏诸王联合起来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看看后来的七国之乱。在七国之乱时,刘氏诸王已经被汉文帝来了一轮削藩,仅齐国就被分割成了七个国家,但他们发动叛乱时,依然很快席卷了半壁江山。
而且,在七国之乱时,中央政府还是一个能够代表刘氏的权威政府,所以只有七个诸侯国参与叛乱。但是,如果当时功臣集团敢去控制皇帝,那就是与整个刘氏所有诸侯王作对,到时整个帝国都会遍布反对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所以,无论周勃,还是陈平,都不敢去谋求执政官的位置。那么,既然功臣集团不能谋取执政官的位置,那完全可以邀请某个刘氏诸侯王进京当执政官?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从情理上来说,是不可行的。
因为,让刘氏诸侯王进京执掌朝政,意味着在地方上,刘氏诸王占据着强大的藩国,在中央政府,他们也占据着最高执政官的位置,到时天下恐就真成了刘氏的天下,那以后功臣集团恐怕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这绝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在这种背景下,功臣集团就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改立一个成年皇帝,这样一来,皇帝就不需要监护人,帝国也不需要执政官。周勃和陈平也就可以继续作为帝国仅次于皇帝的军政二号人物存在。
有人提议应该让齐王刘襄当皇帝。但是,这个提议当时就被否决。因为,齐国的实力实在太强大,如果刘襄当皇帝,他依靠齐国的军事实力做支撑,又有两个如虎如狼的弟弟辅佐,再加上他娘家人都是传说中的恶人,恐怕随时都会把功臣集团挤得连立足之地也没有。
所以,整个功臣集团,都不希望让齐王刘襄这种强势人物来当皇帝。但问题是,当时刘襄作为帝最强大的藩王,又作为诛杀吕氏的首义力量。如果周勃陈平不能立一个让刘氏诸王都满意的皇帝,就无法阻止刘襄争夺皇位。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就提议立高祖刘邦最年长的儿子(还健在的)代王刘恒为皇帝。虽然说,代王刘恒的实力也不低,但总的来说,比齐王还是差远了。更重要的是,自古长幼有序,让刘邦最年长的儿子继位,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刘氏诸王实在挑不出毛病,齐王刘璋也无话可说。
于是,在周勃的邀请下,代王刘恒正式进京登基为帝,即汉文帝。既然国家已经有了新皇帝,原来的小皇帝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否则汉文帝算什么呢?
这个时候,陈平代表军政大佬对文帝说,惠帝的几个儿子,实际上都不是惠帝亲生的,所以他们并没有资格坐在皇位上。于是在文帝入主未央宫的当夜,大家就一块动手,把惠帝的儿子全部杀死,当然了,也包括少帝。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