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世界五百强海航债务危机爆发,它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吗?

世界五百强海航债务危机爆发,它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吗?

2020-09-15 01:03阅读(63)

世界五百强海航债务危机爆发,它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吗?:乐视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想做生态了,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目前生态做的最好的其实可以说是腾讯了,但

1

乐视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想做生态了,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目前生态做的最好的其实可以说是腾讯了,但腾讯从没有说过自己要做生态,而是从单点突破之后再渐渐的由点到面,这也是一个公司成长为一个集团的过程。而乐视在自己的视频、影视等业务尚未发展健全,市场占有率还没有答到垄断地位时就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开展线下店,造车等等,这个步子扯的有些大了,说汽车是导致乐视资金链断裂的最大原因也并不为过。

而海航也是一个体量很大,涉及多行业的集团,但是他们的航空业务做的非常好,他们如果出现危机对于民生的影响将会非常大,所以海航的债务危机即使爆发,也不会像乐视一样整个业务接近于停摆状态,只会把不挣钱的地产业务渐渐抛售,来保证集团当中的流动性,目前就判断海航会渐渐倒台为时尚早。他们的核心业务仍在继续进展当中。

2

感觉海航和乐视差的可是十万八千里,起码海航有好的现金流和真金白银的东西,而乐视就是一个概念什么都没有,比如乐视体育估值240个亿没有任何意义,可能24个亿都没人要,或许也值这个钱但是100亿肯定没人要,而乐视体育仅仅融资就融了快100个亿了。很多版权只要花钱就能买,而海航可不一样,算是半垄断行业了。就连阿里腾讯百度想做海航这样的业务都不可能。

而海航企业可能不盈利,不盈利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员工工资过高,管理混乱,但企业内部只要健康政府一定会救,就怕内部乱成一锅粥,自己都分不清东西南北就完了。政府可能不会救公司创始人,但是这个公司一定得保留下来,毕竟有这么多就业岗位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银行不那么狠抽贷乐视的贷款,继续给乐视贷款维持公司正常的运营或许乐视可能不会这么快的倒闭,但乐视的股价和乐视的银行抽贷拒绝贷款给乐视致命的打击,就好比优酷网,如果现金流突然断了也立马无法正常运营一样!

如果各大银行立刻抽贷海航的贷款那么海航股价肯定大跌,甚至和乐视网一样一跌到底,企业如果没有资金无法正常运营了失去了信用那么什么都晚了。

所以只要海航内部没有问题,没有财务造假违法的事情,没用过多的负债,政府一定会救的,只要银行不断贷不抽贷信用还在就没问题,但是现在给海航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也让海航的经营会很被动!

3

海航债务危机的爆发,并不是一两天发生的,而是积蓄已久。

实际上,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海航集团的利息支出就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56亿元人民币,其短期债务达到1852亿元人民币,长期债务达到3828亿元人民币,净债务达到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6.5倍。而半年之后,华尔街日报在2017年11月报道中称,海航集团债务总量达1000亿美元左右,其中四分之一是短期借款。在此巨大的债务堆积下爆发财务危机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海航即使债务危机爆发也与乐视不同,海航与海南政府的切身利益紧紧相扣,2017年12月中旬,国开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八家银行会齐聚海口力挺海航,声称要落实海南主要领导“海航好,海南好;海南好,海航更好”的精神。况且,海航的实物资产较多,相较于乐视的纯互联网公司,它的抗风险能力就要高出很多。对于纯互联网公司来说,只要资金断裂,运营跟不上,则公司的所有估值都将化为乌有,这也是海航与乐视在负债的情况下最本质的区别。

因此海航虽然债务危机爆发,但是前路还依旧未卜。

4

海航与乐视有着本质区别:

一是海航的创始人陈峰是从体制内出来的,背景是海南地方政府,陈峰一直与海南地方政绑在一起,这一点乐视的贾跃亭无法与之相比,许多民营企业也无法与之相比。

二是海航是不是民营其实谁也说不清楚,海航的股东背景复杂,背后股东都是“牛人”,许多国企和大国有金融机构无条件支持海航,其中原因你们都懂。笔者与许多这种在中国非常“牛”的公司打过交道,前面的人都是“白手套路”,后面的人才是最“牛”的实力或实权人物。这一点不要说乐视的贾跃亭,就是国内的许多最有钱的一线民营企业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三是海航投资的都是实体产业,都是重资产,与乐视的互联网不同,乐视的互联网是轻资产,只是炒了概念,一旦概念没有价值了就一文不值了,所有的炒作都是泡沫。而海航的产业都是实体产业,都是重资产,就算是海航要破产,这些资产都是有价值的,海航的资产都是地产房产这样的重资产,这些资产都可以变现。

四是海航的问题是过度扩张,扩张的迅速太快。陈峰是个聪明人,海航真正当家的并是不陈峰而是背的老板们,海航只有快速扩张大到无法控制,背后的老板们只能让陈峰当家。

海航的成长是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有许多中国式的故事。现在的海航离不开陈峰,海航也不可能像乐视那样破产,海航现在需要做是瘦身,海航应该果断的卖掉所有不赚钱的以及低利润的产业,只留下能赚钱的,自己有核心优势的产业,提高利润率,平衡背后股东们的利益,海航就不会出大问题,海航依然是个好企业。

您的企业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咨询。

诚邀全国各地有资源、有能力的合伙人合作。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咨询,谢谢您们的支持。

5

海航和乐视虽然都经历了泡沫化的疯狂扩张,但,海航的根基毕竟比乐视要硬,海航的底蕴毕竟比乐视坚实,海航手里的资产毕竟比乐视值钱。因此海航还会有挣扎和重生的资本。但接下来的1年,对海航而言非常关键,负债率如果不能实现根本性的下降,那么海航很可能会步安邦和乐视后尘,在破产边缘沦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笔者2009-2011年期间曾经在海航集团某下属航空公司工作过,因此对海航集团的文化和运营还是有一定了解。海航的危机本质上就是杠杆太高,下属刻意隐瞒事实、时任高层过度自信后决策失误造成的。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海航在资本化运作方面确实已经登峰造极,集团负债和资产规模实现了巨变。

但即便如此,海航赖以生存的根基板块还在,依然是立足实业的四大航空集团之一,虽然未必盈利,但是航空板块可以作为集团很好的背书,通过机场、机队、基础设施等,很快实现新的融资。

当然,融资也是有上限的,如果玩的太大,太过火,现金流出现了断裂,那么即使有着航空类实体产业做背书,也依然会走火入魔。

而海航当前,就确实是走到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盲目的扩张、收购、投资,确实帮助海航实现了成为世界500强的夙愿,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信贷和外汇政策的管控,海航的海外扩张战略一下子马失前蹄,不得不仅仅改变了战略开始收缩回撤,可一旦开始收缩,本身就紧绷的资金链问题一下子就显得越发严重。

2018年,海航的董事长王健意外身亡,这起扑朔迷离的事件更加打乱了海航的战略脚步。

要知道,王健正是海航全面扩张战略的总掌门。他的离世,让海航一直被虚假繁荣所掩盖的债务危机彻底暴露出来。庞大的债务真的可以用“债可敌国”来形容。

随后,在海航内部已经失去控制权,本来已经决定闭关隐退的海航真正大当家——陈峰,不得不再度出山,重新执掌海航,并大刀阔斧的对此前的扩张战略进行了改革。

简而言之就一个字,卖!

于是,近乎一年时间里,我们能看到的所有海航新闻,均是和变卖资产有关。

而变卖资金毫无意外的全部用于偿还债务。

经过一年多的辗转腾挪,目前,海航的债务危机正在渐渐地平息。虽然,海航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毕竟海航的核心业务,航空板块还在稳健的发展着。

另外,此前一段时间,陆续传出了海航航空欠薪的风波,但是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人才流失。目前,欠薪基本已经得到解决。


而海航旗下的信托及资本平台逾期问题,也在积极地和投资人进行协调解决,予以分期兑付。

但是海航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这种不断变卖资产清偿的债务,仅仅是一小部分比例,后续的偿还压力仍然巨大。

近期,有一种坊间的传闻不胫而走 ,即:海航将通过转让股权给海南省政府等方式,进行破产重组,届时会将资产和债务全部转移。

这也就意味着:

海航今后将回归为真正的海航,海航今后将不再是如今的海航。

至于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种结果,还要看海航在吃斋礼佛的陈老板引领下能否渡过此劫。

如果挺过去,只要后续海航不再作,那么慢慢的回血还是可以活过来的。

而至于像乐视这种完全是泡沫堆积起来的企业,还是早点刺破比较好。

6

我有很多的朋友在海航,而且是做财务融资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海航跟乐视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乐视是纯炒概念,都有点涉嫌诈骗了,所以贾不敢回来。但是海航其实是实体和金融两条腿走路的,很多人只看到了海航的债务高,没有看到这些贷款都用去干嘛了。其实都去买实体资产了,而且很多优质的资产,比如希尔顿酒店的股权、德意志一行股权等等,当然海外房地产也很多。

其次就是海航的业务其实是比较稳健的,尤其是海航吃过2次现金流差点断裂的亏,基本接入的行业都属于高现金流的行业,可以亏损,但是必须有大量的现金流。比如航空、商超、酒店、物流、金融等等,都能提供大量现金流的企业,而且运营的都很不错很多都是世界范围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比如飞机租赁、集装箱租赁公司、IT分销公司等等,具体产业就不一一细聊了。

再次,海航的危机和乐视很像但是本质是不一样的,都是现金流危机,但是海航靠出售优质资产可以缓过气来,无非是卖资产降低点规模。乐视是业务彻底废了,给他钱也不可能再活过来,商业模式就不对。

最后,强调一下,海航其实遇到的这次危机更多的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信贷收紧,对外投资转向,没有给海航这样的民企太多的反应时间。再健康的人突然让你10天不吃饭,你也得挂,要挂的人,给你山珍海味补着还是救不回来。

7

一键代偿观点:海航和乐视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公司,海航不会落得乐视最终的结局。

自从乐视债务危机爆发,贾跃亭跑路美国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吧债务危机和企业倒闭划等号了。而前一段时间海航的债务危机爆发后,也引起了社会上很多怀疑,不少人都认为海航会步乐视的后尘,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首先,我们要先分析一下乐视为什么会倒。乐视之所以会倒,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银行抽贷,资金链断裂。而银行之所以会对乐视抽贷,则主要是因为乐视的估值完全是基于一个商业概念和模式方面,而不存在什么实物资产。

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则是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乐视成功或者乐视失败。因为贾跃亭所宣传的生态模式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并且世界上也没有成功的先例。另外,再加上乐视也没有什么实体资产作支撑,所以银行指定是要做最坏的打算的。

并且,你会发现,乐视宣城做要做的生态其实是和全互联网行业为敌,别人做的,他都想做入自己的生态系统里。所以,你会发现,乐视出问题以后,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出来帮他,最后出手的也就是融创和恒大这两家地产行业。

因此,从风险把控的角度考虑,银行自然很难去选择支持乐视。

不过,海航则和乐视是完全不同的公司,相比较于乐视,海航的抗风险能力则是要高出无数的档次的,比如海航旗下有酒店、商超、航空等实体资产,并且这些领域也都是属于高现金流行业,本身就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说现实一点,就算是真的遇到了危机了,顶多就是出售一些实物资产,缩小一下企业规模就是了。就好比之前万达卖给融创酒店一样,这些实物资产是真真实实可以换成钱的。但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就不一样了,如果出现资金链断裂,公司运营跟不上,那么之前所有的估值都将化为泡沫,这些风险对于任何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一样的。

所以,同样是负债,但是本质上可能完全是两码事,对于乐视来说可能是生死存亡,对于航海来说就是规模的扩大与缩小。

8

国人对海航的认识和理解,只是表面上。在这个问题了,相信也没人可以解答清楚和解释明白。或者说,知道了也不会在海航问题上关于敏感问题解释给所有人。


海航的发家是奇迹也不是奇迹


懂得人都可以了解,可以做航空生意的,那绝对不是一般人。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因为,在几个月开一家航空公司,几年内上百亿美金甚至更多的资产位列世界500强,长期债务高达上千亿。这是奇迹吗?如果个人的真实成就,那么怎么都得被世界所景仰!!


是国企还是私企?


我觉得问出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老百姓并没有什么意义。它复杂的控股企业的关系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身价上亿的控股人,都不是我们可以了解的。海航的债务问题是次要问题,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此, 海航的事多说无益。


海航和乐视完全是两个世界


乐视对海航,那能量就如大海和小河流一样,性质也完全不是一回事。明面上看看债务啥的,也就是饭后闲余的一个谈资而已。大海的水,太深了。

9

乐视就不说了,和海航不是一个级别 海航这几年在国外是买了不少优质资产的,德银,希尔顿还有一些机场等。国内海航收购了好几家航空公司,有自己国内外成熟的机队和线路。同时海航在全国还有不少地块有待开发。总体来看,海航的盈利能力是相当不错的。

海航的问题是政府政策转向,从鼓励走出去转到限制对外收购,将资金留在国内,政策转向容易,企业转向难!万达,海航,安邦无不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资金链紧张的。万达壮士断臂自救,惨烈,海航风雨飘摇。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铁本。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有足够的智慧让铁本的悲剧不再重演。

10

最近,海航出售资产的新闻,再次被爆出。

最新的是10月8日的一则新闻—— 10月8日,海航基础发布公告称,出售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金融大厦部分商品房,总房款为人民币1.78亿元。

甩卖上市公司,卖飞机,卖房,近年的海航,自从债务危机爆发之后,一直处于甩卖的状态。

为什么要从这个地方先说起,因为这个举措,和一个人相关,也和你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关。

所以,我们还是先从这个人,海航董事长陈峰说起。

陈峰担任董事长,算是复出,因为在去年7月之前,他还处于退隐状态,当时的海航董事长,是王健。

2018年7月3日,王健在法国意外跌落、不幸去世,陈峰复出担任董事长。

陈峰和王健是海航的联合创始人,两人一起创办了这家后来的巨无霸企业,王健去世,陈峰复出,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背后的争权夺利,触目惊心。

海航曾是他们两个人的海航。

陈峰和王健之前在民航局一个办公室工作,之后陈峰南下创办海航,王健追随其后。

聚光灯下的,总是陈峰,王健则是海航资本运作的操盘手。这种搭档让海航,迅速膨胀成为一家总资产1.5万亿的庞然大物。

戏剧性的一幕,在几年前发生。这对黄金搭档的权力平衡,被悄然打破。在2012年海航完成“创业20年资产增长3.6万倍”的壮举后,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斗悄然发芽了。

两位创始人之间的斗争,在2016年9月以海航绝对领袖陈峰本人的淡出而收场。

先是海航实业高管签发了一份《阳光宣言》,向王健表达绝对忠诚。一个月后,海航集团下发口头通知,要求对董事局主席陈峰执行“三不政策”:

不执行他的任何指令,不回答他的任何问题,不给他任何解释。

陈峰在海航被“退休”了。

在王健的带领下,海航开始了大跃进,主要是通过收购的方式。

海航的收购,开始是沿着航空产业链展开,但后来摊子越铺越大。

据说进入500强名单后,海航管理层不断修改小目标。最后,甚至提出要进入世界10强,资产30万亿的小目标。

30万亿,差不多相当于六个苹果的市值。中国2018年GDP为90万亿。

与此同时,海航负债率却从五年前的79%降到了59%。

2017年年底,海航危机爆发了。两个月后,海航的“局外人”陈峰面对媒体,正式承认公司陷入危机。

随着王健的去世,陈峰的复出,海航开始了一系列的自救,其中陈峰自救的一个最主要的举措,是出售各种资产,不断进行瘦身,回到主营业务上来。

所以我们会看到各种新闻不断爆出,海航又卖地了,海航又卖公司了。

其实,这是好事,因为正在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

那么,回到你最初的问题,海航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呢?

笔者窃以为,不会。理由如下:

1、人的因素非常关键。王健治理下的海航,在扩张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结果负债累累,而陈峰正在瘦身,拨乱反正,他正带领着团队驾驶着这架庞然的飞机,力图驶回正确的航道上来。
2、地方政府的态度很重要。为什么海航能度过两次偿债高峰?用陈峰的原话是:这显示国家对海航的态度,不能允许海航这个改革开放的民企旗帜,中国人打造的世界级品牌出问题。
其实不仅仅国家层面,就海南地方政府层面来说,也绝对不会允许海航出问题,这其实和乐视网有着天壤之别,乐视是没有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背书的。
3、自救的希望有多大?据媒体披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海航已经甩卖了3000多亿的资产,但负债依然有几千亿。陈峰则表示说,严格算起来有几百亿。海航有一万多亿资产,现金流极好,就是银行抽贷抽死了。

现在的陈峰正在对症下药,效果到底如何,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无论从那个情感上来说,都希望这个民族企业不要就此轰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