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2020-09-12 03:31阅读(72)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左宗棠虽然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三人一起并称“晚清中兴四名臣”,但是,他和李鸿章的崛起却离不开曾国藩

1

左宗棠虽然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三人一起并称“晚清中兴四名臣”,但是,他和李鸿章的崛起却离不开曾国藩的步步提携。

梁启超曾经这么评价李鸿章:“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因为有了曾国藩的提携,这才有了后来在清政府手握重权的李鸿章,李鸿章可以说是踩着曾国藩的肩膀上位的。

当然,曾国藩自己也是有意退到二线,主动让李鸿章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爬。

左宗棠的情形或多或少也和李鸿章相似,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的话,他别说成为晚清的一代名臣了,或许连步入朝堂的机会也没有,这倒不是说左公无才,只是他的宦途确实太过坎坷了。

可是,曾国藩明明对左宗棠有提携之恩,左宗棠后来却为什么执意要和曾剃头闹僵以致于决裂呢?

左宗棠这个人实际上很自负,但是自负,却不意味着他的路能够走得顺畅。

左宗棠生于1812年,只小曾国藩1岁,可是他在1832年20岁之时便已经中了举人,曾却到了1834年方才中举,不得不说当时的左宗棠很是意气风发,对自己将来的科举之路也是充满了自信。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和曾国藩的剧情却发生了反转,他本可以在1835年的会试中第,谁料却因为湖南已经满额而被撤下来了,只被取为“誊录”,当个缮写的文书,左宗棠如此自负一个人,岂会甘心?所以,他决定3年后再考!哪知道1838年的会试,他又落榜了,曾国藩在这一年却中了。

左宗棠因此对科举失望透了,他写信给自己的夫人说:“榜发,又落孙山。从此款段出都,不复在踏软红,与群儿争道旁苦李矣!”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考了,也不会再和“群儿”去争路旁的苦李子了,哼!

他的话虽然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是他后来确实没有再参加科举,回家读书教书去了。

1950年,曾赞誉左宗棠为“绝世奇才”的林则徐去世后,左宗棠想要借助林则徐往上爬的想法也断了。

再看曾国藩,自从会试中第之后,路却是越走越顺,仅用了10年时间便坐到了从二品礼部右侍郎的位置,此时的左宗棠却仍然只能抑郁不得志。

1852年,曾国藩回家丁个忧也能逮住机遇往上爬,这事换成别人,也许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到3年后再回朝堂,可是曾国藩却在丁忧期间趁着太平军肆虐之机,在湖南创立了湘军,并且让湘军成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曾国藩凭借湘军,成为了清朝的肱骨之臣,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崛起便是始于曾国藩。

左宗棠虽然早在1852年便受张亮基之邀入幕湘府,后又随张亮基入鄂,可是张调任山东巡抚后左宗棠便也辞职归乡了,一直到1854年再次受骆秉章之邀出山。

他两次入幕湘府,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八年的幕僚生涯竟然让他尽显峥嵘头角,惹得所有人对他格外关注,即便是咸丰皇帝也知道了他的存在,想给他个官当当,可是左宗棠偏偏闹脾气了,哼,我不当!

当年写给夫人的那句话,言犹在耳,哼,我才不屑和一群小儿争苦李吃呢!

左宗棠难道真不想当官?这显然不是,他只是暂时放不下心中的傲气。

当时天下人对左宗棠的评价是什么?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所以他有傲的资格。

后来,左宗棠在曾国藩的举荐下出任浙江巡抚一职,这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承了曾国藩的情的,从此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中兴名臣的位置。

不过,左宗棠后来对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却给了这么一个评价:“即便曾国藩在铜官跳江死了,难道便没有人能够取代他去平定东南的叛乱了?我看不然。”

这是左宗棠自诩“今亮”的傲气,即便没有他曾剃头,我左宗棠也一样能够为朝廷平定东南叛乱!

这言外之意或许是在说曾剃头挡了他的路。

左宗棠的自负,看不起曾国藩,是他后来和曾国藩闹翻的一个原因。

当然,曾国藩对李鸿章这个晚辈的器重和器重也许也是左宗棠和他闹翻脸的一个原因,左、李二人不和,尽人皆知,偏偏曾又对李格外照顾,性情刚直的左宗棠免不了对曾也生出厌恶之心,将曾、李视为一丘之貉。

此外,自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一直备受打压,一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统治者发现他们的“自己人”太没用,这才不得已重用汉人。

只是随着汉族官员在朝堂上的高官要员越来越多,拿到手的实权也越来越大,清朝的统治者不可能不心存忌惮,满清防了两百年,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一次太平天国运动便放下这份防备之心?

所以,清朝统治者最不想、最不愿看到的便是汉族官员抱成一团。

实际上,不论是从满、汉之防的角度,还是从皇家的制衡之术,朝廷重臣抱成一团始终都是帝王所忌讳的。

曾、左也是熟读史书的人,这一点,他们嘴上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心里绝对和明镜一样清楚。

所以,不论是左宗棠,还是曾国藩,他们都不得不默契地让慈禧看到他们之间的不和,和则遭到猜忌,轻则丢了官帽,重则丢了性命;不和则可并存于朝堂之上,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对于慈禧猜忌汉臣这一点,曾国藩也算是门清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忍痛解散湘军。

说白了,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走到了当时的位置,便已经注定了他们只能闹翻脸,不能客气,更不能称兄道弟,只能成为政敌。

左宗棠和李鸿章闹得不可开交,或多或少也有这个原因的存在。

不然的话,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他们一样个个手握重兵,屯军一地,慈禧能不担心他们联手起来推翻清朝?

2

左宗棠先生与曾国藩先生既是同乡,又是知己,而且同为清朝重臣,两位先贤的心智丶见识皆异于常人。

个人认为左宗棠先生之所以选择与曾国藩先生彻底决裂的原因是:

1,左、曾二位先生,同为手握重兵剿灭太平天国的功臣,而曾国藩先生与李鸿章先生又有师生的名份。所以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太平天国被剿灭后,这些南方的心腹大臣,立马变成了心腹大患。如果此时,左丶曾两位大佬开撕,对于朝廷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左宗棠先生这么做利于清朝内部安定。

2,曾国藩先生及所率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的确是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士气正盛,当然也会胃口大增,不能排除有造反的可能性。左宗棠先生作为名震三湘的统帅,与湘军统帅曾国藩先生反目,无疑对湘军是一种震慑。既是变相的为曾国藩先生在朝廷与湘军内部减压,也是防止曾氏家族头脑发热,利令智昏。因为左宗棠先生的反目,对曾氏一族无疑也是当头棒喝,其实这也利于曾国藩先生在部下及族人的进言面前找托词。

3,左宗棠先生与曾国藩先生反目,一方面是为国而谋,另一方面也是为曾氏一族思量。左公并没忘记曾公的知遇之恩,曾公也是智者,也明白左公的良苦用心,曾氏一族也没有因此记恨过左公。

做人在大义与个人友情上要把握分寸,是很难的,左公的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3

左宗棠晚年,曾经为一幅叫《铜官感旧图》的画作序,其中有一句话彻底暴露了他的心底秘密。

铜官就是曾国藩靖港大败后投湘江自杀的地方,《铜官感旧图》画的就是曾国藩当年自杀的情景。左宗棠在他写的序中说:“公(曾国藩)不死于铜官,幸也;即死于铜官,而谓荡平东南,诛巢馘(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让,遂无望于继起者乎?殆不然矣。”

后面这局话很关键,什么意思呢?

曾国藩如果那次投江死掉了,天下难道就没救了吗?我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言下之意,还有我左宗棠呢。

再朝深层次引申一下,曾国藩命好得太让人郁闷了,那次他要真的挂掉了该多好呀,这天下第一功名不就是我左宗棠的了嘛。

这不就是典型且有些阴暗的”瑜亮情结“吗!

可以说,左宗棠和曾国藩最终决裂,这个情结是最深层次的原因。

左宗棠一生自诩为诸葛亮再世,而曾国藩就是那个该死的”周瑜“。让左宗棠心理严重失衡的是,他一生都固执地认为曾国藩的才华很一般,顶多就是精神可嘉,外加大运奇好;而他本人呢,恰恰相反,才华牛上天了,偏偏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就没有上升的通道。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憋屈了那么久,等到有机会大展其才时,曾国藩因为仕途顺利,踩到了天下大乱的鼓点,早已成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统帅,中流砥柱。

而他只能从空隙中努力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海阔天空。可无论怎么海阔天空,那最大的功名始终是曾国藩的,谁也无法超越。

事实上也是这样,曾国藩死后,慈禧就定下了这个调子,汉臣,甭管创下多大功勋,必须排在曾国藩之后,爵位不能超过曾国藩,死后盖棺定论的谥号也不能。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朝中曾有给左宗棠封王的呼声,再不济至少应该跟曾国藩持平,但因为慈禧划定的红线在,终究没戏。

对左宗棠这种内心始终想当天下第一的人来说,对曾国藩他怎能不羡慕嫉妒恨。

另一点,晚清这批所谓的中兴名臣,都是书生带兵,骨子里的科举情结很重。左宗棠恰恰没有进士功名,这是他一生的痛。这批名臣,但凡是进士出身的,他心里都不待见,尤其是对中兴名臣的领袖曾国藩,这种心理始终矮半头的不爽,也是他和曾国藩最终决裂的一个内因。

概括起来说,”瑜亮情结“加”科举情结“是曾左不合的核心内因。

因为这两个要命的情结在,官场上一旦有争斗的机会,曾国藩自然不会主动和左宗棠过不去,但生性本就好斗的左宗棠肯定不会放过羞辱贬低乃至整臭曾国藩的机会。

曾国藩和左宗棠决裂,其实有两次,一次是咸丰七年,曾国藩借父亲病故,以撂挑子的方式向咸丰要督抚实权,结果遭咸丰打脸晾晒。平心而论,作为一起打拼的老友,此时的左宗棠理应积极宽慰曾国藩,给老友打气,但左宗棠没这么干,他是逮住机会对曾国藩狠狠地来了一通冷嘲热讽,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朝曾国藩伤口上撒盐。

为此,曾国藩很长时间不再搭理左宗棠。

又平心而论,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修为还是有高度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一条就没几人能做到,至少左宗棠是做不到的。

因为有这样的修为,重新出山后,曾国藩不仅主动和左宗棠修复关系,个人获得两江总督的大权后,更是不惜余力地提携左宗棠。

可以说没有曾国藩的大力提携,左宗棠最终能不能跻身顶级名臣的行列,还是个未知数,至少不会那么快。

但左宗棠是不领情的,不仅不领情,相反他抓住湘军攻陷天京时刻意隐瞒的瑕疵问题,狠狠地向曾国藩捅了一刀。

两人最终决裂就是因为这事。

左宗棠揭发曾国藩向朝廷撒了致命大谎,太平天国伪幼天王明明是跑了,曾国藩却说已经被烧死了。

之所以说左宗棠有些恶劣,不够意思大揭其短外,他还刻意放大了伪幼天王逃走的危害。其实,当时的伪幼天王几乎就是没有价值的小屁孩,逃走的危害根本没多大。

这一刀捅得曾国藩不可谓不凶,所以曾国藩最终怒了,再不顾及圣贤的姿态,对左宗棠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很多人说曾左决裂是故意演给朝廷看的双簧戏,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从官场权谋的角度看,他们这是真戏真做,以至于做出了心照不宣的决裂默契。

这在当时也是一道官场奇景。

对于左宗棠的忘恩负义,曾国藩阵营曾把左宗棠形容为“绝无良心科第二名”,第一名是林则徐女婿沈葆桢。

但左宗棠却说,什么忘恩负义,他所有的忘恩负义都是因为“忠介”二字。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从未停止贬低谩骂,这几乎成了他日常的必修课,似乎唯有如此,他才能心理平衡,才能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

只能说,有血有肉的英雄也在君子和小人间!

4



1864年,曾国荃攻破天京城,因为天王府被大火烧成了一片废墟。他就认为是幼天王洪天贵富举火自焚,曾国藩接受了这个说法,他向慈禧太后汇报道:首逆洪秀全系本年五月间官兵猛攻时服毒而死,瘗于伪宫院内,立幼主洪天富贵重袭伪号。城破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

过了数十日,左宗棠就向慈禧太后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中这样说道: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富逃到了广德,和堵王黄文金会合,太平天国旧部10万多人汇聚一次。本来太平军军心涣散,现在由洪天贵福牵头,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原来天京城破以后,湘军各部只顾烧杀抢掠,忘记了封堵城门。李秀成集中了上千官兵,化妆掩护洪天贵福逃出了天京城。虽然李秀成被抓,但其他人还是突破湘军的层层布防,与太平军残部会合。

左宗棠本身也是湘军的一部分,虽然自己的部队号称是楚军,但二者之间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把这个情况先报告给曾国藩,由曾国藩来决定怎么办。左宗棠如此落井下石,和曾国藩反目成仇,到底是为什么呢?



慈禧太后接到左宗棠的奏折后,就下旨痛骂曾国藩:想不到你这样表面忠厚老实的人也敢欺君罔上,说话全不靠谱。让他马上将防守不力的军官从重查办。

这么沉重的打击,打的曾国藩有点头晕眼花。要知道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就没有左宗棠的今天。当初正是曾国藩向湖南巡抚张亮基推荐了左宗棠,才有了左宗棠的出头之日。

在左宗棠以幕僚身份辱骂朝廷命官被参后,又是曾国藩四处奔走,请高人向咸丰皇帝谏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才保住了左宗棠的一条命,也可以说这条命是曾国藩帮他捡回来的。

正是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左宗棠才担任了浙江巡抚。也正是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才有了左宗棠的楚军。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提携,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左宗棠虽然多次得到曾国藩的帮助,但他从内心深处是看不起曾国藩的。当他在长沙城和曾国藩有了几次接触后,他就这样评价曾国藩:人品正派,敢于任事。但无奈才具平平,难成大事。

当曾国藩率军与太平军展开血战时,遭到了湖南江西官场的一致反对,曾国藩一怒之下以丧父的名义回了老家。左宗棠写信指责曾国藩任性胡为,不负责任,不顾大局。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曾国藩多次考秀才而不中的时候,左宗棠少年成名已经考中了举人。但剧情总是在反转,在曾国藩考中秀才后,迅速就考中了举人,并且顺利中了进士。而左宗棠则考进士多年不中,备受打击。

少年成名的左宗棠总是以当今的诸葛亮自居,并且还自称:今亮或胜于古亮。由此可见狂妄自大到了何等程度。每当有人提起曾国藩,他心中就有莫名的怨气,他就认为曾国藩抢了自己的风头。



应该说左宗棠的性格有两面性,一面是狂妄自大,一面是自卑情结。两种性格交织就让他产生了两个观点,一个是上天不公,一个是科举无用。他认为用曹刿论战中的观点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曾国藩晚年的时候,曾经为一副叫做《铜官感旧图》的话作序。这幅画画的场面就是曾国藩准备投湖自杀的情景,左宗棠这样评价道:有人认为曾国藩如果当时死了,洪秀全肯定难以被消灭,其实我认为不然。他的意思就是说,挽狂澜于既倒,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要比曾国藩还厉害。

从左宗棠上奏折参曾国藩开始,两人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湘军中有不少高级将领愤愤不平说:如果天下有绝无良心科,左宗棠肯定能排第二,沈葆桢排第一。他们两个都深受曾国藩的提携,但都从背后向曾国藩捅了刀子。

应该说曾国藩的修为还是比较高的,他大体上也没有跟左宗棠一般见识,后来对左宗棠的攻击概不回应。当左宗棠率兵出征新疆时,其他各省的军饷供给都非常有限,只有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曾国藩足额发放,有求必应。

本来还担心曾国藩会算计自己的左宗棠,这次大为感动,他大概也深深体会到了曾国藩的宽厚和大度。在曾国藩死后,远在西北前线的左宗棠送来了一副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这一次他终于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了,但是对两个人关系的最终修补。

5

我们首先将目光移到清穆宗同治三年,那时古老的江南富庶大地一片残破,而江南地区的中心,曾经的六朝古都金陵城,如今的太平天国“天京”,终于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纸醉金迷不出天王府多年的洪秀全,他在金陵城外如狼似虎的湘军的隆隆炮声之中,不得不永远离开他那数千后宫女子们的温柔乡,前往属于他自己的天国去寻找他的“天父”了。

次月,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领湘军轰塌“天京”城墙,杀将入城,入城之后,大索金银宝货,生俘洪秀全之子,将洪秀全挫骨扬灰,随后下令对残破的天京进行屠杀,不久把洪秀全之子送到京城凌迟处死了。
▲左宗棠

曾国藩一手创办的湘军终于把大清王朝的心头之患给彻底解决了,立下了如此大功,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喜不自胜,按照当年咸丰皇帝的遗诏,这可是应该大肆封赏的,再封一个汉人异姓王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时候,左宗棠却上奏说闽粤地区有人以太平天国名义洪秀全父子名义造反。左宗棠有点“不识时务”,曾国藩前脚报功,你后脚就来这么一个折子,往轻了说是打曾国藩的脸,往重了说是指责曾国藩“欺君”,这多尴尬啊,于是立下大功的曾国藩仅仅封侯:一等毅勇侯爵。


我们接着将目光移到十二年后,那一年是光绪二年,甘陕回乱,随后沙俄勾结英国侵略者图谋新疆地区,此时,在朝廷内部分成两部分意见,一部分人认为此时大清国内忧外患,就不要管边远的新疆地区了,这一拨人被称为主和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也是湘军一系出来的,当然了,李鸿章后来开创了淮军一系。

另一部分人以左宗棠为代表,坚持要挥师西征,声声切切,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但是朝廷上谁都说不过谁,军情似火的最为关键时刻,左宗棠直接说出来了“不保新疆何以保蒙古,不保蒙古何以保京师!”此言一出,朝廷安静了,坐在厚厚帘子后面的慈禧当即拍板,准奏西征,左宗棠大喜过望,出京那天,抬棺而行。

左宗棠不愧是大清第一快刀,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收复新疆,平息回乱,这样的大功臣,按理来说怎么奖赏都不过分。

可是,慈禧太后发话说:“从前曾国藩克复金陵仅获封侯,左宗棠系曾国藩所荐,其所用得力之老湘营亦系曾所遣。若左宗棠封公,则前赏曾国藩为太薄矣。”

什么意思呢?怕如果对左宗棠封赏太高,会让人觉得对曾国藩封赏太低,而且你左宗棠是他曾国藩举荐上来的,你所用的军队——老湘营是曾国藩所创建授权派遣的,换句话说,你左宗棠那点功劳配和你的伯乐曾国藩比吗,当年要不是曾国藩,你现在说不定还没有中举呢?

左宗棠最后封为二等恪靖侯,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左宗棠的表情和心理活动,但是史书上记载了后来发生的事: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骂曾国藩,经常是喋喋不休。
▲曾国藩

这两位朝廷重臣之间为啥决裂?看上去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因为左宗棠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而且做事情不怎么考虑周全,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了一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左宗棠看不起自己的伯乐,天天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在家骂他过嘴瘾,谁最高兴?或者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左宗棠与曾国藩没有矛盾,每天和和美美,谁会毛骨悚然?不显得若即若离,分道扬镳慈禧可能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秦有王翦求封、汉有萧何自污,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来自湖南,二人又都是老乡,曾国藩举荐左宗棠,二人同在湘军之中,共同创建湘军,率领湘军南征北战。而且在太平天国刚刚闹起来那会儿,清政府被逼无奈,开放汉人地主武装自备团练抗敌之后,据说,左宗棠这个心大的还与多人提议曾国藩反了清廷,自立为帝,建立汉人的王朝,这件事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是想来,也有可能是当时清政府故意放出的风声,借此敲打敲打二人。

更何况你要说他们二人早已决裂,那为何左宗棠西征之时,曾国藩按理来说应该和李鸿章在统一战线,就不可能对左宗棠的事业有所帮助,但是,实际上是曾国藩假意向外界展示自己宽大的胸怀,对左宗棠西征后勤那是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后期互相攻击交恶,只为释清廷之疑。

其实互相支持,为国家平定祸乱。左在西北用兵,曾从两江源源不断的供给粮饷。几乎瞒过了朝廷上的大部分衮衮诸公,衮衮诸公只能竖起大拇指赞一声曾国藩好气量!并且为日后曾国藩的爵位会为难一下西征成功的左宗棠,这看似加深二人矛盾的行为埋下伏笔,果然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很多年后,比左宗棠年长的曾国藩与世长辞,一直在家里喋喋不休辱骂曾国藩的左宗棠,送来了他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这是一位白发老者对另一位白发老乡的最后的感慨。

6

左宗棠和曾国藩均为晚清咸丰时期的一代名臣,同时位列晚清“中兴四臣”,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左二人共事十余年,交情甚厚。而且左宗棠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曾国藩对左宗棠来说可谓是有知遇之恩。但是,到后来,曾、左二人却关系恶化,陷入了绝交的境地,这是为何呢?

科举考场际遇的不同

曾左二人都为湖南同乡,曾国藩比左宗棠年长一岁。道光十八年,27岁的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时又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入仕途。

但是,左宗棠在科考这条路上就没有曾国藩走的这么顺畅,道光十二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一举中第,踌躇满志的左宗棠此时正意气风发,准备再战京试,不曾想,这次中第就已经是他科举路上的巅峰了,此后6年,左宗棠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科场失意,这意味着左宗棠不能像曾国藩那样沿着\"正途\"入仕了,而左宗棠自己也心灰意冷,干脆弃考,不在一心一意搞儒学,转而潜心研究地理、军事、兵法等经世致用之学。学识、见闻、观点不同,也为他日后和曾国藩的绝交埋下了伏笔。

知遇之恩

咸丰二年,太平军攻入湖南,围攻长沙。这段时期, 曾国藩在家为母亲守丧,于是朝廷命他在湖南办湘军,抵御太平军。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曾国藩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负责文书往来工作,少不了要和曾国藩书信往来,二人也因此交往甚厚。 曾国藩后来因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军,领两江总督,管辖四省,地位显赫。曾国藩素来知人善任,网罗人才,由他推荐而受提拔的不在少数,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的传言。左宗棠虽未进士及第,但凭着自己的才干,此时已名满天下,曾国藩军中自然不能漏掉了像左宗棠这样的人才。

左宗棠在咸丰十年被曾国藩聘为幕僚,此时清朝与太平军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正当用人之际,由于曾国藩的极力推荐,左宗棠被清朝任命为四品京堂候补, 襄办曾国藩军务的头衔,随后被曾国藩派往湖南招募湘勇。

曾国藩对左宗棠不仅有知遇之恩,而且对他也是十分器重,这从一件事中可以看出来。因为左宗棠能力出众,朝廷有意调左宗棠前往四川督办军务, 曾国藩认为左宗棠可以独当一面\",现在突然要调走左宗棠,无异于断其臂膀,于是曾国藩婉言谢绝了清廷的谕旨,继续把左宗棠留在身边。从中可见曾国藩对左宗棠多么器重。

随着安庆的克复,湘军为完成对天京的包围\",进一步牵制天京外围的太平军,曾国藩决定对浙江出兵,那么选谁为统兵将领呢? 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左宗棠。

曾国藩认为左宗棠平时用兵取势甚远,审机甚微,可挑大梁\",不可久居人下, 埋没人才。于是,曾国藩不但把驻扎在赣浙边界的湘军统归左宗棠节制,而且给了他向皇帝的专奏权和征收厘金权,从此左宗棠青云直上,真正成为一方大员。而左宗棠在对浙用兵中也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干,和曾国藩、李鸿章共称“曾左李”。此时曾国藩对左宗棠的信任已是无以复加,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关系破裂

虽然曾国藩比左宗棠年长一岁,但是在住来书信中曾国藩处处对左宗棠以兄相称,而自谦为弟。但是在亲密关系背后,也有存在间隙。

左宗棠个性刚直果断,慷慨激昂,是非分明,疾恶如仇。虽然才华横溢,然而多次进京赶考却未及第,且始终特别敏感,稍被人怠慢或过分谦让, 都可引起激烈的反应。就像在今天,有两个人同时在大公司任职,一个是985学校毕业,天之骄子,而另一个则是不知名的学校毕业,虽然两人职位、能力都相仿,但从末流学校毕业的那个人心里总有芥蒂,总会因为自己出身不好而格外敏感。左宗棠就有点这样的心态。

有一次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札中,出于谦让用了“右仰”,表示对左宗棠的敬仰,谁料这样的客套话让左宗棠很是不快,他说道:“他(曾国藩)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 此话后来传到曾国藩耳朵里\",嫌隙由此而生。此时曾左二人虽然关系上有裂痕,但还只表现在个性差异上, 真正关系破裂还在天京城被攻克后。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城(南京)被攻破后,两人就洪秀全的继承者幼主洪天贵福是否已死的问题向朝廷打起了笔墨官司。天京攻陷后,曾国藩向朝廷奏报克复金陵,所有悍贼被一网打尽,并特别指出,城破后,洪天贵福在宫中举火自焚, 曾国藩这封奏折是表明自己有全歼之攻。但洪天贵福到底死没死,兵荒马乱的,谁也说不准。

这时候,左宗棠也上一折, 称据金陵逃出难民供出伪幼主洪天贵福由东坝逃至广德, 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迎入湖州府城,想借伪幼主名号,召集太平军余众。朝廷看到左宗棠奏报后,对曾国藩大为不满,曾国藩平生自认为以诚信为本,假如按左宗棠所言\",则无异于欺君罔上。于是曾国藩上折反驳左宗棠,称左宗棠虚张声势,不过是邀功请赏。 左宗棠看到此奏后,又上书为自己辩解,对曾国藩言词激烈,口诛笔伐。至此曾左二人的关系已不可挽回。

身后评价

对于和曾国藩关系的破裂,左宗棠有自己的看法。后来又一次遇见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时,左宗棠谈到他和曾国藩绝交的原因,他说“过错在曾文正者七八,而己亦居其二三”。 这话不无道理,曾国藩太看重自己的名声\",而左宗棠一贯语无遮掩,事实就怎样就怎么样,这是他们关系破裂的根由。

但同为一代名臣,曾、左二人在大局上还是很看的明白的,始终不因个人恩怨而在公务上掣肘对方。 左宗棠西征时,曾国藩为筹饷,始终不遗余力,而且推荐自己最得力的湘军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左宗棠可以收复新疆,背后也有曾国藩的帮忙。

曾国藩后来听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喜讯后,自叹不如左宗棠,认为左宗棠的能力天下无。 左宗棠平定新疆后,朝廷拟封左宗棠一等公爵,慈禧太后认为从前曾国藩克复金陵,仅获封侯,左宗棠在新疆建立功立业所依靠的将领刘松山和湘军又是曾国藩所派遣的,于是封左宗棠一等恪靖伯晋二等侯,以示稍低于曾国藩。这也引起了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嫉恨,所以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骂曾国藩,经常是喋喋不休!不得不说,曾国藩的气量要远大于左宗棠。

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这是左宗棠对曾国藩和他们两个关系由衷而做的评价!此后他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从前我与曾国藩彼此之间的争论,可以说是除去世事的变化,一点也没有待人处事寓于心机的意思。并非我从前对他诋毁,今天对他赞誉,我与曾国藩所争的是有关军国大计方面不同的意见,而不是争权竞势所能比的。”

左宗棠的这番肺腑之言,也让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曾、左之间的关系,曾、左二人是同乡加同僚,又都是汉人封疆大吏,如果二人抱团,关系过于亲密,恐怕会引起朝廷的怀疑猜忌,所以二人关系恶化,相互打笔墨官司,只是他们给朝廷演的一出戏,这也不是不可能!

7


一左一曾,两个大清中兴的重臣。

一个满腹经纶,为人坚韧。一个恃才傲物,军事才华非常突出。两人既有惺惺相惜之意,同时,晚年的左宗棠和曾国藩矛盾重重。都是大英雄,为何要撕破脸?

(一)左宗棠看不上曾国藩的能力和做事方式。



左宗棠只比曾国藩小1岁,但是,曾国藩的仕途要比左宗棠顺利得多。

曾国藩23岁中举,27岁中了进士。而左宗棠20岁就中了举人,但三次会试却一无所获,没有捞到“进士”的功名。

曾国藩不算是那种玲珑剔透的人,显不出聪慧和机灵,也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人,无法引起众人的艳羡。论其诗文,还能说的过去,论其军事才华,一般的不能再一般,曾经被太平军逼的差点跳河自杀。

不过,曾国藩毅力非常了得,很坚韧,这是他一大助力。另外,曾国藩的识人眼光非常厉害,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是被曾国藩举荐,成为朝廷的肱股之臣,一代巨擘。

相比而言,左宗棠却是个极具才华的人,军事才华特别突出。

虽然左宗棠没有考中过进士,但声名远播。在湖南那片土地上,都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的传说。

早期,还是一个“家庭教师”的时候,就被两江总督陶澍赏识,并结为了儿女亲家。而陶澍的女婿胡林翼,更是极其推崇左宗棠。

就这么一个人,和当时的风云人物林则徐谈论一番后,被贴了个大大的标签“不世出的奇才”。

名声太大,被两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先后聘为师爷。在师爷的位置上,左宗棠的表现非常突出。

当曾国藩接触到这个奇人后,合作仅仅一次,立马另眼相看,后来举荐为浙江巡抚。

虽然曾国藩很看重左宗棠,但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能力,以及做人方式看不上。

左宗棠比较直爽,而曾国藩比较讲究程序和礼仪;左宗棠做事大开大合,极具魅力。而曾国藩讲究一板一眼,循序渐进;左宗棠更注重做事,曾国藩更讲究做人。

因为做人做得好,“太平天国起义”又被平定,所以,曾国藩被誉为半圣,深受朝野的认可和喜爱。

可,这样的曾国藩,却恰巧不被左宗棠欣赏,这是两人后来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因为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左宗棠和曾国藩翻了脸。



太平天国整体被灭后,曾国藩开始向朝廷报功了,其它的一切都没问题,只是,关于洪秀全幼子洪天贵福的事情,曾国藩报错了。

曾国藩报给朝廷的消息是:伪幼主积薪于宫中,举火自 焚。意思是太平天国的幼主洪天贵福已经死了

这样的消息无疑是让朝廷高兴的,曾氏兄弟一时之间被放到了神坛上,朝廷的各种认可纷沓而来。

而之后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左宗棠竟然发现洪天贵福根本没有死,而是在太平天国的余众保护下,逃到了安徽广德,计划往江西方向而去。

直爽的左宗棠直怒了,这不是瞒报吗?靠着假消息,为自己的仕途加砝码,这太过了。于是,左宗棠的奏折就上去了。

这下马蜂窝捅下了,曾国藩就算脾气好,也是怒了,毕竟,瞒报如此重要的信息,是欺君之罪,轻则影响仕途,重则危及生命。

起初,曾国藩也是争辩过,后来随着洪天贵福落网,以及曾国藩调查清楚了此事,曾国藩只得如实上报:是下面人的疏忽导致出现了错误信息。

慈禧等人还是原谅了曾国藩,毕竟,曾国藩帮助大清度过了最艰难的一关。

只是,生性耿直的左宗棠和曾国藩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左宗棠为什么先不提醒曾国藩,而是直接上奏呢?

(三)左宗棠纵然天赋英才,但不愿意有不正之风发生,当然,还有一点小嫉妒。



平定“太平天国”谁的功劳最大?当然是曾国藩了。

可是,所有的功劳都是曾国藩一人的功劳吗?并不是。

曾国藩仕途顺利,平定太平天国又是大功一件,所有的赞誉和封赏都向曾国藩涌来。而此时,偏偏曾家兄弟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就已经报功朝廷了。

那么,其它人该作何感想?如果功劳可以虚报,这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恶劣的军队和政府的陋习。是可忍孰不可忍,本来对曾国藩兄弟等人的一些做法看不上,如此一来,左宗棠直接上了奏折,至于曾经曾国藩帮了自己的那份情,左宗棠好像早已不记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左宗棠在被曾国藩欣赏前,就已经有好多位大佬欣赏,甚至连咸丰都知道左宗棠此人,都想给个知府当当。所以,曾国藩相对于左宗棠,其实就是做了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做了雪中送炭。

从各种情况来看,左宗棠显示了他的直爽,一切好像都是从大局出发的。但是,无论怎样,左宗棠多少都会有一丝的嫉妒心在做崇。

虽然两人矛盾不少,但是,两人却又互相欣赏。

曾国藩曾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而在曾国藩的葬礼上,左宗棠送来了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谁说两人只是矛盾?实际上,虽然有矛盾点,但两人间也存在着浓浓的欣赏之意。



两个一等一的人才,一对给清朝续了命的忠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上演了一出相爱相杀的桥段。只是,他们曾经的辉煌,还是没能给清朝太多生存的时间,毕竟,王朝已然腐朽,大厦处于将倾,谁也改变不了大清的命运。

8

左宗棠火气大,做事太较真,不是曾国藩和他决裂的问题,而是这种脾气在哪里人缘都不会太好。脾气大、爱发火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性格缺陷,但左宗棠却靠着他飞黄腾达。

左宗棠是典型的大器晚成,考了半辈子科举到头来还只是个“举人”。科举不如意的左宗棠一是无法进入清朝官员体系;二是科场的不如意让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究天文地理、排兵布阵。

到了快五十岁,左宗棠才迎来了命运的第一次转折点,当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师爷。左宗棠很有能力,骆秉章也敢于放权,左师爷的幕后“湖南巡抚”政绩斐然,但因脾气太大,不愿意向官场的潜规则低头,于是被告到了咸丰皇帝那里去了。

左宗棠的种种“劣迹”都被罗列了出来,什么抚骆秉章被左宗棠玩弄于鼓掌之间、师爷操控衙门等等。不过咸丰皇帝却感觉一个师爷能把湖南搞得这么好,人才应该重用才对。

在咸丰的破格提拔下,左宗棠终于有了自己的“楚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之乱中,左宗棠也是立下大功的,他和曾国藩之间矛盾应该是从洪秀全儿子身上开始的。

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对天京完成合围后迟迟攻不进城,朝廷急忙催促各路将领前去助拳。李鸿章和左宗棠都默契地与朝廷打起了太极,刻意不去抢曾氏兄弟的功劳。

曾国荃南下天京后,向朝廷谎报抓住了洪秀全的儿子。左宗棠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立刻上奏弹劾了曾国荃。曾国藩为了维护弟弟与左宗棠打起了笔墨官司,最终左宗棠在江西将洪秀全的真儿子抓住,双方才就此熄火。

这个事情如果换了李鸿章,他绝对会帮曾国荃打埋伏,替曾氏兄弟和稀泥。这一点也被老佛爷看明白了,为了防止曾氏兄弟和李鸿章的势力太大,老佛爷必须重用左宗棠。虽然左总体说话很冲,在镇压西捻军时得罪了所有地方大员,但老佛爷一直在刻意维护左宗棠。

平定陕甘之乱的任务只能交给左宗棠。左宗棠在甘肃金积堡大败时,老佛爷也只让李鸿章的干将刘铭传带着部队待在陕西,不到最后一刻不让淮军上。

曾左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政见不同、性格不合而已,又加之朝廷刻意在其中搞平衡,才显得双方水火不容。

9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晚清时期国之重臣,两人都有雄才大略,属于国之帅才,曾国藩对左宗棠也有提携之恩,二人本应该惺惺相惜,同舟共济,但他们之间还是出现了裂隙,以至于后来甚至到了割袍断义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左宗棠)


左宗棠从小就很聪明,五岁时随父亲来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进入长沙城南书院学习,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多次考试都名列第一,还在长沙举行的乡试中及第,但他三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这让他心灰意冷,看来也就只能这样了,以后就没有再参加会试了。

左宗棠虽说没有高考中榜,但他的志向和才干却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贵的赏识和推崇,60多岁的封疆大吏陶澍都慕名拜访,因为欣赏他的才能,甚至还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与左宗棠彻夜长谈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在谈论西北的军政时,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宗棠莫属”,林则徐在临终前还一再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出山投入到保卫长沙的战斗中,他协助张亮基全力抵抗,致使太平军围困长沙三月无果,只好撤走,此次战役充分显示了左宗棠的聪明才干。
也是在这同一时期,曾国藩在湖南操练由地主武装组成的湘军,因与湖南巡抚有公务上的往来,因此也就结识了左宗棠,慢慢的就熟悉了起来,对于左宗棠的才能他早就有所耳闻,交往之后更是对他刮目相看,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后来张亮基到山东任职,左宗棠就辞职回家,以教书维持生计。


太平军很快又占领了天京,并成立了太平天国,清军远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只能节节败退,朝廷就改变策略,改派曾国藩的湘军去攻打太平军,让你们汉人打汉人,他们好坐山观虎斗。

曾国藩有了朝廷的任命,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湘军有效地节制了太平军的进攻,不断的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地位越来越高,一度督两江、领四省,因此需要大量的能人名将,像左宗棠这样的人才他是志在必得的。


在曾国藩的邀请下,左宗棠又来到了曾国藩的账下,为曾国藩所用,曾国藩还多次向朝廷推荐左宗棠,被朝廷任命为四品京堂候补,于是曾国藩让左宗棠统领在浙赣边界围剿太平军的湘军,自此,左宗棠才表现出其强大的军事才能,在仕途上一路高歌。
曾国藩对左宗棠的信任无以复加,甚至以兄弟相称,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关系是非常铁的,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有裂隙的。

左宗棠个性刚直果断 ,嫉恶如仇,虽然才华横溢,却无真正的用武之地,过着寄人篱下的苦逼日子,自然是郁郁不得志,因此生成了敏感冲动的性格,生怕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而被人瞧不起。

想想人家曾国藩,进士学历,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比起来真是气死人啦,也使得他对于和曾国藩之间的有些事特别敏感。


有一次,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中,出于谦让,用了“右仰”等客套字样,左宗棠就有点不舒服了,说道“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后来这句话传到了曾国藩的耳里,二人由此就产生了矛盾。
两人关系真正破裂还是在天京被攻破后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是否死亡的分歧上,曾国藩的湘军攻陷了天京城,消灭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向朝廷上奏,声称所有的叛匪都一网打尽,洪秀全的儿子也在宫中举火自焚。

不料,左宗棠也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称幼主洪天贵福随着难民逃出了天京城,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接到了湖州。


朝廷看到了左宗棠的奏折,对曾国藩欺骗朝廷很是不满,但念及其功劳就没有计较,责令他追查洪天贵福的下落。

对于左宗棠故意唱对台戏、不友好的行为,曾国藩很是生气,于是又上书反驳,指责左宗棠虚张声势,企图邀功请赏。

但左宗棠也不善罢甘休,又上万言书为自己辩解,对曾国藩毫不留情,那是言辞激烈、口诛笔伐,如此的你来我往,自此二人的私交恩断义绝。

其实他们这样离心离德最适合慈禧的意图,慈禧就是怕汉人太团结了,汉人团结了她的地位就不稳了,这样你们勾心斗角,我才能稳坐钓鱼台。


左宗棠一生最大的辉煌就是收复新疆,他破釜沉舟,带着棺材前去,可见其决心之大,终于如其所愿,当然这其中也有曾国藩的功劳,曾国藩不计前嫌为他派兵,支持粮饷,就连大将刘松山都是曾国藩的部下。

朝廷打算给左宗棠封一等公爵,但慈禧认为封得太高,当年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也只封了个侯爵,而左宗棠收复新疆所依赖的湘军都是曾国藩派的,如果今天封左宗棠为一等公爵,那么朝廷对曾国藩就有所亏欠、有失公允了,于是就封左宗棠一等恪靖伯晋二等侯,其爵位稍逊于曾国藩。

其实这也是朝廷挺曾国藩,压左宗棠,让他们互相牵制,然后合理利用。


因此,左宗棠也是不满的,不仅对朝廷,对曾国藩更是如此,逢人便骂曾国藩,经常是喋喋不休的念念碎。
后来曾国藩去世了,人们都认为左宗棠肯定不会来的,还真让他们猜到了,左宗棠虽说没来,但他让人捎来了一幅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不负平生”,这是左宗棠对曾国藩和他们两人关系由衷的评价。
说去说来,还是左宗棠的心胸不够宽阔,他豪迈自负,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喜欢发牢骚,过嘴巴瘾,这方面不及曾国藩的老谋深。

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都为同治中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生活在同一时期,年龄相仿,难免有“瑜亮情节”。






10

所谓彻底决裂的说法,恐怕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在我的了解里,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是有所容忍和迁就的,对左宗棠平定边疆的事业,也是有支持的;而在曾国藩最后逝去的时候,左宗棠送上的挽联也是给予很高评价的(所以怎么能说两个人彻底决裂呢?)。两个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睦,但是要说左宗棠晚年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恐怕也不能这样说。

其实两个人互相看对方不爽。但在两人互相交往的生涯中,也极少有彻底决裂的时刻,尤其是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提携之恩和君子胸怀。

盖棺定论地看,尽管曾国藩的才情平平,远不及左宗棠的才华横溢,但是,论人品,格局,修为,曾国藩都要远胜左宗棠。这一点从我们把曾国藩称为能与诸葛亮、王阳明相提并论的三不朽的代表人物,就可见一斑,而左宗棠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奇才或者悍将,但曾国藩可以称为半个圣贤。

站在左宗棠的立场上,我们首先要考虑,左宗棠这个人,一直非常自负,对自己的才华那是容不得半点质疑的;但同时,他也有一些自卑的元素在性格里,尤其是科举情结(迟迟无法中进士),搞得他一度灰头土脸,抬不起头。左宗棠心中大概有一种强烈的证明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他深知自己的才情远胜曾国藩,但就是搞不懂为什么那个智力平平的曾文正居然一路建功立业,奔向了圣贤的地位。只是她不愿理解和不想接受的。可以说,正是这种瑜亮情结,是左宗棠面对中国饭的时候,失去了基本的励志,礼貌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