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敢杀皇帝的成济,当时是如何想的呢?

敢杀皇帝的成济,当时是如何想的呢?

2020-09-12 02:01阅读(66)

敢杀皇帝的成济,当时是如何想的呢?曹髦不甘司马昭专权,仅率亲随和宫人出宫讨伐,为司马昭部将成济杀死。曹髦是皇帝,一个将军敢于在大街之上公然刺杀皇帝,他

1

这个人脑子不好使。

首先杀皇帝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既然当了枪,就要有当枪的觉悟,用自己的命,换家族百年的腾飞。

可是成济事后居然和哥哥脱光了跑到房顶上,大骂司马昭,说他不厚道。

这只能说明他脑子不好使了。司马昭厚道不厚道不是你一个手下人能评论的,而且弑君这个事难道他真的认为司马昭能给他抹平了吗?

我以前说过,如果穿越是成济,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当成济看到曹髦冲过来,根本就不用问贾充,直接冲上去把曹髦杀掉,然后回头再把贾充杀了。

之后抱着曹髦的尸首大哭,等待司马昭假装听到信儿过来,就上去说,曹髦和贾充起冲突,贾充失手杀了曹髦,自己不得已杀掉贾充,为了不让司马公被人指责。

如今皇帝已死,自己让司马公为难了,只求一死。贾充是乱臣贼子,司马公之前被他骗了。

话里话外一定要句句说贾充弑君,句句提点司马昭你的名声要紧。

当时的情况是,皇帝死了,贾充也死了,司马昭急需一个缓和气氛提高自己声望的人,这个人就是成济。成济保护司马昭的名声,杀掉了弑君者,这样朝里朝外都是个交代。

司马昭只要不糊涂,肯定会留下成济性命,而且听成济说话有调理办事狠辣,其实是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2

成济表示,我就是纯粹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办事,谁知道不小心就帮领导背了一个天下最大的锅呢?这一个不小心,可是创造了一个历史。

不过我们要理解成济,这哥们脑子毕竟不好使。在背后出主意的人,才是最坏的家伙,这个人就是贾充。

说贾充大家不知道,但是说贾南风,大家一定已经准备好唾沫星子臭骂这个女人了,贾充就是贾南风的父亲。贾南风就是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因为她导致了八王之乱,继而引发了五胡乱华。


领导就喜欢说话说不全,让你自己猜。

当时成济是太子舍人,不过他是给司马昭打工的,因此曹魏皇帝曹髦是指挥不动成济的。曹髦是个有想法的皇帝,他觉得司马昭早晚要篡位,所以打算要先弄死司马昭。

可是曹髦的处境和当年的汉献帝一模一样,也是一个亲信都没有。他找来商量对策的人,转眼就把他给卖了。

恨得牙痒的曹髦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索性带着宫里的一帮太监宫女出征,打算直奔司马昭府邸,去宰了司马昭。

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於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於背。---《汉晋春秋》

时任中护军的贾充,那更是司马昭的铁杆粉丝了,他带兵将曹髦给拦住了。曹髦毕竟是皇帝,没人敢动手。这个时候成济抛出来问该咋整。


这个时候贾充的领导艺术就体现出来了,他来了一句:司马昭平时养着你们干什么吃的?这还用多问?

这话水平就高了,因为贾充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一句迷迷糊糊的话,既能够表现自己的权威,又能够让事态得到控制,剩下的就是手下人自己临场发挥了。

成济听了贾充的话,摸摸脑袋,似乎恍然大悟,于是就拿着戈跑过去把曹髦给宰了。曹髦当场死亡,贾充也懵了。

这事儿可都是成济自己的主意,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贾充第一时间撇清了弑君的嫌疑,成济傻不愣登地还在那儿等着赏赐。

很多单位的领导都喜欢这么指挥手下人,因为话要是说得太明白,出了事儿岂不就是领导负责了?就是要说一半,让你自己悟,办好了是领导的功劳,办坏了你得全权背锅。领导最多会来一句:我是这个意思吗?我让你这么干了吗?


成济表示彻底上当了,可惜为时已晚。

在单位犯错误还算轻的,最多是给领导背锅,被开除。可是成济这回犯的错误,可是无法挽回的错误,因为他弑君。

这件事谁敢背?贾充是直接领导者,但是他是中层干部,他肯定不负责。要么是执行人负责,要么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项目经理是不可能为这件事负责的。

因此贾充躲得远远的,那么司马昭会负责吗?当然也不会,他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想要继续经营下去,他的名声就不能太臭,所以必须要找人背锅。


成济这才明白过来,合着打一开始你们就想着坑我呗?还真的是这样,别看贾充说得那么大义凛然,很多不负责任的领导,在关键时刻,总会让员工前去顶包,你的小脑袋瓜子要想清楚了再出手,别意气用事了。

显然成济是要为这次弑君活动负主要责任的,司马昭立刻大骂成济,并且痛哭曹髦,宣告天下,这个成济是临时工,属于无证上岗,跟我们司马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顶多算个劳务分包,现在宣判他死刑以儆效尤。

天子知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晋书》

成济总算是知道,自己彻底上当了。“这还用多问?”这几个字实在是博大精深,是真的要问清楚了才能动手,否则给自己惹来的或许就是杀身之祸。

成济心里苦啊,但是有苦难言,只能被司马昭给宰了。同时被杀的,还有成济的哥哥成倅。成倅:我招谁惹谁了?


《魏氏春秋》里有一段比较搞笑的记载。

在《魏末传》里,弑君的其实是成倅和成济两兄弟,当时曹髦被杀了以后,天下人都痛骂司马昭,无奈之下,司马昭只好把这两兄弟拉出去做替死鬼。

在《魏氏春秋》里,成倅和成济兄弟俩心里非常不服气,自己分明是为了给领导办事,事情办成了还要收拾自己,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为此成倅和成济索性光着身子爬到了屋顶上,痛斥司马昭无情无义,或许就是希望把事情搞大了,来几家媒体好好采访一下。

成济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丑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魏氏春秋》

显然《魏氏春秋》的制作团队当时在场,采访到了这一条新闻。司马昭怒不可遏,派人用乱箭将成倅和成济给射了下来,这才平息了风波。


总结:做替罪羊之前,想想值不值得。

其实有很多人是甘愿做替罪羊的,在很多电影里,不少人给自己的朋友背锅进去了。多年以后出来,朋友为了报答他,给了他一大笔钱。

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那倒也算了。可是成济实在是太亏了,因为他在背锅的整个过程中,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充当了什么角色。

那个一本正经的领导贾充嘿嘿一笑,不知道躲哪儿去了。大领导司马昭东张西望,表示全然不知成济的所作所为。

这样的替罪羊,是最无奈的。因为他们给人家背了锅,甚至丢了性命,结果还要遭受万人唾骂,甚至会连累家人。三思而后行,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魏氏春秋》

3

我先来终结这个问题,当时成济想的就是:老子,拼了!

为什么他会想拼了呢,因为他必须在皇帝曹髦和司马昭之间选一个,当他还在像其他人犹豫不决的时候,贾充的一席话,彻底激发了他的小宇宙,于是他做出了选择,冲过去杀了皇帝曹髦,他选择了胜算更大的司马昭。这便源于他的赌博的心理和不得不为之的“炮灰”宿命。

成济弑杀魏帝曹髦


成济一搏杀魏帝

魏国皇帝曹髦当政时,曹魏大权早已被司马昭牢牢把持了。然而作为刚满20岁的愣头青,曹髦早已不满自己成为傀儡的现实,心中想要夺回实权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准备讨伐司马昭。那他是怎么讨伐的呢,带着一百多名身边侍卫去偷袭司马昭。

然而司马昭是什么人,早就在曹髦身边安插了眼线,对魏帝的行踪掌握地清清楚楚,司马昭一得到这个消失,简直恼羞成怒,心想我还给留着你的小命,你居然不识好歹,敢偷袭我,让你有来无回。

所以,当曹髦领着一百多人来到司马昭府邸时,司马昭的得力干将贾充已经带着三百多名士兵等在司马昭府邸前。双方人马一碰面,便是剑拔弩张,俨然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货的架势。

魏帝曹髦

但是真当曹髦举着剑往前走的时候,贾充带的兵就怂了起来,面对加有皇帝光环的曹髦,根本就挪不动腿,也抬不起手。

此时,贾充手下本来可以装傻的成倅、成济两兄弟,硬要当出头鸟,傻不拉几地问贾充说:“事情紧急,该怎么办呢?”

贾充心想,既然你们问了,我如何不让你们去当出头鸟啊,于是贾充用略带轻蔑的语气,说道:“司马公平时花钱粮养着你们干什么的,现在危急关头还要多问吗?”贾充话音刚落,成济一马当先,骑马挺矛冲向了曹髦。曹髦久居深宫,哪是成济这种武夫的对手。一番较量之后,曹髦被成济一矛刺穿了胸部,当场死去。

魏帝曹髦领兵偷袭司马昭


成济的悲催结局

皇帝被大臣杀死了,这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这时就出现了很多正义大臣,要由此向司马昭发难。于是,司马昭召集了朝臣商议如何摆平这件事。

虽然曹髦只是个傀儡皇帝,然而在封建时代,弑君毕竟是天大的事情。此时,一个叫陈泰的大臣坚持要求杀掉贾充才可以稍谢天下。贾充是自己的心腹,忠诚无比,这可不能死,那怎么办呢?

于是,司马昭问陈泰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这个陈泰也是个棒槌,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杀了贾充。”

司马昭心腹贾充

看到大家意见不一,司马昭便想到了找一个替死鬼,直接杀死魏帝曹髦的成济就成了最佳人选。于是司马昭就对众人说:“我本欲效仿伊尹、周公,安抚社稷之难。陛下听信谗言出宫,我曾严令所有人不得靠近辇舆。可是这成济却公然抗令,突入陛下身边以致造成大变。成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按照国法,成济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父母妻子兄弟子侄一律皆斩。”

临时之前,成济还不忘给自己喊冤,大声喊道:“非我之罪,是贾充传汝之命!”成济简直不要太年轻,司马昭怎会听你的申辩,直接下令割下了成济的舌头,就这样成济两兄弟就被杀了。这样的结局,最开心的当然是司马昭,不仅除去了想谋害自己的魏帝曹髦,又为平民愤杀了成济,进而树立自己的权威,还保住了自己的心腹之臣,简直一箭三雕,岂不快哉!

司马昭


当替死鬼本就是成济之流的宿命

当成济面对曹髦派兵袭击司马昭时,他作为保卫司马昭的一方,不得不作出选择,然而选择只有一个,便是听从领队贾充的意思。

只是大家都不敢往前的时候,为了想通过此举捞些好处,却头脑简单的成济,把自己送到了贾充的嘴边。贾充话一出,他便不得不冲上去杀魏帝曹髦,如果他不杀,他便是对司马昭不忠,如果他去了兴许还能换的一线生机。

奈何命运弄人,对于司马昭来说,身为心腹的贾充顶得上百十个成济,杀一个贾充犹如身上削皮,疼痛不已。而杀一个成济无异于扔掉一件破旧的衣衫,死不足惜。所以,就造成了成济作为贾充的替死鬼,被杀以谢天下的悲惨解决,这也是成济之流的宿命罢了。成济


后记

成济死得冤吗?可以说死得很冤,但也可以说死有余辜。因为他想借此一搏,毕竟搏一搏单车便摩托,奈何能力太差,博输了,连自己的命都搭了进去。成济的死对于后世,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它告诉我们需要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也要清楚自己的本事,不要去争取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因为那本不属于你,不然你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同时,他还告诫我们,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潜伏着“司马昭”,我们不可能一一认清所有人的真面目,但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别成为傻乎乎的成济,别成为一粒无足轻重的炮灰。

司马昭


综上所述,成济敢于杀魏帝曹髦,一是出于赌博的心理,二是骑虎难下,不得不为之。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闭着眼睛,心中喊道:“老子,拼了!”

就这样,我是轩羲十三,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点个赞,关注我,谢谢!

4

当时如果没有贾充给他当后台,他也不敢杀。成济也是个可怜人,让别人当枪使了自己还不知道。

5

成济作为三国中的背锅侠,他要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只因听从领导命令,下手杀死皇帝曹髦,后来领导上的领导为了平愤,成济就成了牺牲品。

这是事情的始末是怎么一回事,成济怎么就突然杀了皇帝呢?

曹髦是曹魏的第四个皇帝,虽然是第四个但由于普遍短命,所以愿意听从他的势力是少之又少。

反观另一边的司马家族,先是有司马懿打通渠道,后面有司马昭、司马师用心经营,在朝堂之上已经拥有不弱于皇帝曹髦的权力。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容忍自己的权力收到侵犯,曹髦虽小,但也有这个皇帝的通病,而司马家族则是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皇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髦想的就是如何尽快铲除司马昭,毕竟司马家族一日不除,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强大一分,只有快刀才能斩乱麻。

原本曹髦还想秘密行动,谁知他低估了司马家族在朝中的影响力,随着王沈、王业的告密,此次计划几乎宣告失败,但曹髦不认输。

一边是司马昭紧急召集军队布置防守,一边是曹髦带上宫中近卫直冲司马府邸,大战一触即发!

曹髦的近卫在南门就遇到了司马昭的人,由部下贾充指挥作战,但奈何对面的是皇帝,是亲自动手的皇帝。

如果是叛军的话,这边肯定不会手下留情,但面对皇帝,尤其是从小打到接受的以皇权为主的时代,士兵们都选择了能躲就躲。

面对这样的局面,贾充部下成济就跑过来问贾充:“对面是皇帝,这咋整?”

贾充就说“司马大人平时养你们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刻吗?”

成济一听就了解了,直接冲上阵前,用手里的长戈刺杀了身为皇帝的曹髦,其实之前众人都是忌惮曹髦的身份,如果真动手的话,曹髦肯定不行。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闹剧竟然以这种方式结束,历史上篡位的有,但弑君篡位的,真不多。

尽管当时曹家在朝堂之上势微,但皇帝被杀这是大事,于是朝堂上下万民愤恨,誓要司马昭给一个交代。

这个交代怎么给呢?于是司马昭就将目光看向了成济,随后下令,捕杀成济,为民谢罪,这成济不妥妥的背锅侠嘛。

成济也是明白自己背了锅,于是脱光衣服跳到屋顶辱骂司马昭,随后被屋下的士兵射杀,曹髦被杀一事,这才有了着落,司马昭是既享受战果,也不用受人们指责,一举两得。

那么落得如此下场的成济在动手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获得封赏

在古代上阵杀敌都是有军功的,至于这军功的大小,完全是按对方的身份来算。

而皇帝这种身份,如果杀了肯定是大功一件,好处大大的。

于是在听到贾充说的可以动手后,曹髦就已经不是“人”了,而是一大份军功。

估计当时成济都已经想好有钱之后该怎么花了。

不得不上

如果成济的心思更多一些,那他恐怕想到的就不是封赏了,而是不得不上。

如果当时在得到贾充的命令后,成济依然不为所动,那么曹髦最后可能会活下去,甚至把成济当场击杀。

而上了,则是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荣归故里,荣耀加身,一种则是被推出去做挡箭牌,就算死了也没有一个好名声。

这是一次豪赌,很明显,成济赌输了。

所以说啊,虽然名义上是成济把曹髦杀了,但跟司马昭亲自动手又有什么区别?

不得不说,司马昭当真是下的一手好棋。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的话,给文青点个关注鼓励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6

成济当时没得选,当然他也有赌的成份在,赌赢了自己是开国功臣。不过最后他输了。

魏帝曹髦见司马氏的权力日益强盛,不甘心坐以待废,决意废黜司马昭的权位。他采用的方式不是去刺杀司马昭,而是带着奴仆,太监等人去攻打司马昭。

得到消息的司马昭自然就有了提前的准备,这也就有了成济的出现。

当时成济是太子舍人,这个官职大概是一个七品官,不算是高官。

如果两军作战,那好办,自然拼死撕杀,问题是对面是自己的主子,皇帝。虽然成济忠于司马家族,但是曹髦的确是他们的主子。

没有一个人敢动手,因为这个是弑君,要留下千古骂名的。

如果任由曹髦过来,那司马昭家族还真有可能被灭。

在这个危机时刻,贾充也就是那个引发八王之乱的皇后贾南风的父亲,贾家与司马家是通婚的,他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晋武帝司马炎的兄弟,一个嫁给司马炎的儿子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傻皇帝司马衷。

他当然站在司马氏这一边,因为司马昭此时也不能露脸,这些事情只能让别人去做。

此时贾充大喊:司马公平日养着你们干什么的!还用多问吗?



这句话一说,成济就没得选了,因为不上前去,那是对司马氏不忠,事情过后肯定要被收拾,上前去也就是弑君。两条路都是死,但是上前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成济用力过猛直接将曹髦弄死了,曹髦一死队伍就散了。

这件事情就闹大了,大家觉得怎么可以杀皇帝呢?

帮司马昭立下大功的成济最后被司马昭评价为: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

这就是为人奴仆之必然结局,为了平息众人的怒气,成济被杀。

这样的结局或许成济在刺出的那一击应该也是考虑过的。

7

很简单,投名状而已。如果不是为了平众怒,成济至少能坐上九卿的位置。

8

成济这个人,说白了就是司马氏的一颗棋子罢了,当时的情况下弑杀曹髦也许是他最好的选择,至于他后来大骂司马昭则显得不够明智了。


弑杀魏帝帮司马氏解了围

魏帝曹髦因为不满司马氏专权,率领一群乌合之众去攻打司马昭府邸,因为泄密行至途中被司马氏的心腹贾充所阻拦。双方在对峙之时,兵士们摄于皇帝的威严而不敢对曹髦发起攻击,只有成济听了贾充之言“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将魏帝曹髦刺杀。作为成济,一直深受司马氏的恩惠,用贾充的话说刺杀魏帝就是他为司马氏报恩,不过他也不得不为之。贾充是司马氏的心腹,如果成济当时不从命那么他的结局估计也不会怎么好,杀了魏帝也许还可以得到司马氏的信赖而得到重用提拔。

成了司马氏篡权的牺牲品

成济之所以说是一颗棋子,那就是他没有选择,只能听命于他的主子司马氏。但是,他不懂得政治,只想到了效忠于司马氏却忘了弑杀皇帝是满门抄斩的重罪。这点在司马昭下令逮捕他时就得到了体现,司马昭迫于舆论压力和政治需要下令捕杀成济,成济却大骂司马昭。成济的结局在他弑杀曹髦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只能沦为司马氏夺权的牺牲品。如果他能够明智点,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司马氏出于怜悯也许会善待他的家人。

成济只是历史中一个小小的皇宫宿卫,他不经意间卷入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最终沦为了牺牲品,弑杀皇帝的罪名也使得他为后世所不齿。不过,他的命运,更多的是一种小人物的悲哀,可怜可叹。

9

成济也是立功心切,但忘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而且你杀的不是别人,是皇帝啊,历史上弑君大逆不道的人能有好下场么。就算是司马昭指使的,他用完你一定会把你干掉

10

成济真是三国第一蠢人啊,他是汉末三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亲手杀死皇帝的将军,而他敢怎么做,竟然是受了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自古弑君的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头脑简单只知愚忠的成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亲手弑杀了君主,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成济绝对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魏正元元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改立魏文帝曹丕庶长孙、东海王曹霖庶长子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髦不像曹芳那般懦弱无能,他从小便聪颖好学,文才武略皆通,崇拜夏朝君主少康。虽然曹髦是由司马师拥立为帝,但他早就知道司马氏兄弟专擅朝柄为所欲为,对兄弟二人专断国政感到极为不满。曹髦不是懦弱胆小的废帝曹芳,看到司马氏兄弟权力日益强盛,不甘坐以待毙的曹髦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随着司马师去世,继任大将军的司马昭气焰更加嚣张,这让曹髦更是下定决心要除掉司马昭。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日夜曹髦与侍中王经、尚中王业和散骑常侍王业在宫内密谋除掉司马昭,但王沈和王业二人胆小怕死,前脚刚跟曹髦约定,后脚便跑向司马昭那里告密。见计划泄露,曹髦知道横竖都是死,也不管那么多,直接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300多人呼喊着出了宫。刚到东止车门,便碰到从宫外率兵欲入宫的司马昭之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和他的部下,曹髦左右大喊“天子在此谁敢阻拦”,司马伷的士兵吓的四下而散。

这边刚吓走司马伷的士兵,后脚司马昭心腹中护军贾充便率领大批军士从外进入,两班人家直接在南面宫阙之下打起来了,曹髦更是坐在车驾上亲自用剑拼杀。由于都怕伤及天子,贾充手下都表现出了胆怯,畏缩着不敢向前。当时贾充部下、太子舍人成济也在攻打皇帝的队伍当中,成济问贾充“事急矣,当云何?”(事情紧急,大人你说该怎么办?)而贾充显然是经过司马昭授意,这一次闯宫就是冲着曹髦来的,见成济这么问,又看这楞头青一副热血沸腾的样子,便大声对成济说到:“(司马公)蓄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此话一出,这不是明白着要让成济当机立断弑君吗?剑拔弩张的紧张关头,也容不得成济多想,既然贾充都发话了,那做就是了,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锋利的刀刃一下子就刺穿了曹髦的身体,直接从后背透出,曹髦当场便被他弑杀于车下,死时尚不足二十岁。

成济就这样不明不白成了汉末三国史上唯一一个弑君的臣子,自古以来弑君的臣子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成济也一样,最后遭到了族灭。

司马昭授意贾充杀死曹髦,成济却阴差阳错当了出头鸟,弑君是大罪,成济的结局可想而知。

得知皇帝被弑杀的司马昭假惺惺的为之痛苦流涕。在曹髦的丧礼上,尚书左仆射陈泰知道这一切都是司马昭指使的,但他也知道如今奈何司马昭不得,不过正可借此机会除掉他的心腹贾充,因为正是贾充带兵入宫才酿成这起惨剧,陈泰对司马昭表示:“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只有杀掉贾充,才能稍稍谢罪于天下)。贾充是司马昭心腹,怎么可能单凭陈泰一句话就杀之。在《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大体和正史无异,不过,为魏帝曹髦吊丧的人中当时也包括了成济,陈泰点名要杀贾充,司马昭则当场就令军士将成济拉出去斩首,成济当时就破口大骂“奸臣贼子,是汝使我杀陛下。”

弑杀君主是大罪,成济最终免不了一死。在正史中,成济兄弟死的很惨,据《魏氏春秋》记载,当得知自己称了替死鬼的成济兄弟并不服罪,兄弟两人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对司马昭破口大骂,被军士从下射杀。另据《三国志·三少帝纪》和《晋书·文帝纪》记载,司马昭又上书中请求诛连成济的亲属,获得郭太后准许,诛灭了成济的三族。总之,在这起弑君事件中,成济本人终究是充当了司马昭弑君的执行者和替罪羊,而且还连累家人遭到族灭。

三国史上第一蠢人,不计后果弑君

自古以来弑君都是第一号大罪,弑君者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生前敢于废君却从未行弑君之事。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情况下,成济这一刺,弑的不仅仅是君,连同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性命都连累了。

成济弑君,不管是冲动也好,还是真的当时就是奔着杀死皇帝而去的,他此举都是不可取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身为大魏皇帝的曹髦,他的所作所为再夸张,在君权神授的古代,任何人都是不能挑战的,更何况是成济这样莽莽撞撞的人,仅凭贾充一句话就敢公然杀死皇帝,这完全就是作死的节奏啊。

所以说,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切记要冷静,成济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一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就敢弑君,估计他当时想着杀死了皇帝,司马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当皇帝了,自己因此大功封侯拜相不在问题了,殊不知,正是因为有了成济这样的出头鸟,才给了司马昭和贾充机会,仅凭一句话就把他给忽悠了,成济是该有多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