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励志做一个能臣,会实现汉朝的复兴吗?:曹操开始本来就是打着汉朝的旗号,本身就是为了复兴汉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难道不是复兴汉朝
曹操开始本来就是打着汉朝的旗号,本身就是为了复兴汉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难道不是复兴汉朝吗?
但是事实上做不到,因为南边有东吴,西边有蜀汉。就算曹操不做枭雄,而是要做汉朝的能臣。他也不可能真正的复兴汉朝。
看一看诸葛亮就知道了,诸葛亮那么大的本事,他也没有能够帮助刘备统一天下,进而复兴汉室。
也就是说在军阀割据的时代,曹操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已经形成了一种势力。
而且当时不仅仅是曹操个人形成了一种诸侯的势力,事实上有很多地方军阀,都是顶着汉朝天子的名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天下大大小小的“曹操式”的枭雄,少说也有成百上千个割据称雄的。
汉天子已经失去了对各路诸侯的实质控制能力,就算曹操能够忠于汉室,那曹操的子孙也会有割据的想法。
而且在其掌握政权之后,天下已经没有大一统的这种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军阀格局的这样的一种局面。天子的权力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摆设。
总的来说就是天下的诸侯,已经各自为政比较久了,汉朝天子根本就已经没有对他们有任何的约束力了。
除了可以册封一些诸侯之外,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监督和控制能力。这样的话汉朝天子事实上就已经被彻底架空。
假如“汉天子”还是一种不大不小的势力的话,曹操完全可以不做枭雄,而与汉天子“共天下”,也就是后来“王与马,共天下”的模式。
但是汉献帝不是司马睿,汉献帝手里没有一兵一卒,而且汉献帝本身就是董卓制造的傀儡而已,曹操开始是借汉献帝的名义,好最大化的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势力而已。
就算曹操不做枭雄,把权力还给汉献帝,汉献帝也不能下个命令,就能够让孙权放下武器,也就是说由汉献帝来做主,也没有多少复兴汉室的可能性。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曹操在年轻的时候,被许子将点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是许子将肯定了曹操是一个具有能力的人。但是曹操最后能成为能臣还是成为枭雄,其实更多的是历史大潮的推动。
年轻时候的曹操,最大的志向只不过是成为汉代的征西将军,想的是为大汉开疆拓土守卫边疆。
如果汉朝能够继续统治下去,曹操有可能成为治世之能臣。
但是可惜的是此时已经是汉朝末年,经历了党锢之祸、黄巾之乱的曹操已经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于是他同发小袁绍,跟大将军何进一起筹谋铲除宦官,重振朝堂。
很可惜,何进有眼无珠,有勇无谋,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碎。不但自己丢掉了性命,还招来了董卓这位饿狼。
曹操这个时候感觉大事不妙,只能先保住性命,跑路再说。
等到董卓费力皇帝引得群情激奋,十一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这个时候的曹操虽然只是一个奋武将军,但是依然是一心为国,提出各位诸侯几路并进,一战即可歼灭董卓,还天下一个太平。
但是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有意主动进攻董卓的,除了曹操也仅有济北相鲍信,还有曹操的好友卫兹等区区数人。
在别人的喝酒玩乐声中,曹操孤独的率军出击。没想到在成皋遇上了来攻打联军的董卓大将徐荣。
兵精粮足的徐荣给初出茅庐的曹操好好上了一课,此战曹操几乎全军覆没,好友卫兹战死,要不是部下拼死相救,曹操也得折在这里。
徐荣拿曹军战力当做联军平均水平,评估后认为联军势力强劲,不宜进攻,于是也撤兵了。
等曹操回到酸枣之后,发现大家依然在吃喝玩乐。这一残酷现实让曹操彻底的认清楚了,汉室有这帮官僚在的一天,就无法真正的复兴。这也击碎了曹操心中枭雄的枷锁,放出来了恐怖的乱世枭雄。
所以说,不是曹操一开始就想当一个枭雄,而是现实不给曹操当能臣的机会。
汉朝的腐败是从根子里面的腐败,无论是豪门士族的垄断,还是宦官外戚的轮流专权,再或者是当时百姓的困苦无力……在汉朝这个基本盘里面,已经无法再做继续的改良了。
要实现汉朝的复兴,必须另起炉灶。
除了做枭雄,曹操已经别无选择。这也是现实给予曹操最深刻的教训。
曹操在历史上,究竟是枭雄?奸雄?还是英雄?首先要结合已知史料,结合当时的书面、口头用语作个探讨,否则无法深入分析。
在汉未的时候,相当重视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一个唯成份论的社会。曹操的养父曹嵩是宧官。当时控制国家权力机构的除了皇帝外,有三支力量:
一,外戚即皇后和皇太后娘家人。
二,宦官即皇帝和皇后身边的使喚人。
三,官僚家族为骨干的士大夫群体。
第三支力量雄厚,文化领域佔绝对优势。他们对操纵皇权的宦官特别憎恶和鄙视。士大夫羞与他们为伍。
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曹操十分无奈,家庭出身不可自己选择,而道路怎么走,重在表现。
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曹操的对策也是“两手硬,两手抓。”
一,当时的品鉴、评论家许邵是今天的河南平舆县人,在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如果得到他的认可,宦官的恶名可以洗白。
曹操盯上了许邵,死磨硬泡,请客送礼,许邵根本不吃这一套,许大夫认为,“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疑为竖)士子羞与为伍。”
曹操另寻机会,採用“强硬”(黑社会那一套)手段协迫,许卲无奈之下只好给他一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曹操听了,“大悦而去。”见(《后汉书.卷八十六.许卲传》)
二,《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载:“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于是在后世引起争议,曹操究竟是“奸雄”还是“英雄”?
我当然附会专家们的意见,认为曹操是英雄。
理由就是:
一,英雄是汉未史家评论用语。
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要社会安定下来,只有英雄才能做到。
补充三点:
1.当时的民间习惯用语使然。如巜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二巜先主传》,曹操亲口对心神方定的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没有使用“奸雄”“枭雄”的词汇。
2.对曹操评价为“乱世之英雄”是出于正史巜后汉书.许邵传》,前面已经祥细提到。而“奸雄”的版本出自于孙盛的《异同杂语》,其书被班固定性于“街头巷议,道听途说。”
3.古今语言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学过王力《现代汉语》的都清楚。如诸葛亮巜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现在没有哪个说自己“卑鄙”吧!
综述,我们应该以巜三国志》和巜后汉书》这样的正史为依据,“英雄”一词才是两个版本的原意,如果曹操听到的评价是“罪大恶极”的奸雄,他肯定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检起板砖就要拼命,而不会“大喜而去”。
所以我的结论是:曹操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
正如桥玄所言:“天下大乱,非命世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曹操有句治世名言,值得今天创业的朋友们回味:“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世未必能有行也。”曹操似乎把才能放在第一,把德放在第二。
我们先不忙“励志,”“能臣”。
请看《资治通鉴》对历代帝王传统用人原则的解释,揭秘帝王的用人之道。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滑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我们的职场用人中,才德兼备或者德胜才的“圣人”和“君子”是非常难得的,几乎不可能,那就只能用“才胜德”的“小人”啰
古人颇有见地的说:“与其用小人,不若用愚人”。真是帝王文化的真谛。
结束语
历代帝王在天下安定后,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他们宁可用“有德无才”的无能之辈,也不起用“才胜德”的人,因为“才胜德”,会对专制帝王的政权形成威胁。韩信则是典型案例。
而曹操这样的“英雄”兼“能臣”,汉朝政府只有两种方法对待:
一,曹操消失。 二,汉朝消失。二取一。
这个问题其实是伪命题,关于曹操是做枭雄还是做能臣不是由他自己可以决定的,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曹操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笔下的曹操,而真实的曹操怎么样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曹操是想做一个能臣,但是他没有做能臣的条件。
东汉其实在董卓劫持汉献帝到长安已经灭亡了,天下群雄各自为政,都不听中央政府,汉献帝已经没能力号令群臣了,只剩下一个影子。就象东周后期一样,诸侯国都已坐大各自为政,你拿什么去号令天下,这时候作为臣子就是再有能力也不行。
曹操的情况和东周的诸侯国有些相似,曹操的班子是自己找的,地盘是自己打的,手下的文武大臣都是听曹操的,曹操接汉献帝来只是树了个旗,没多大实质作用,袁绍还是袁绍,孙权还是孙权,他们谁也不会听汉献帝的。这和春秋时期的齐恒公“尊王襄夷”有点象,没人会把汉献帝当回事,也没人把曹操真当成汉丞相。
曹操要是在董卓乱政之前当丞相还能够当能臣,那时候东汉朝廷还能号令动各地州府,董卓乱政之后关东群雄起而讨伐董卓,然后便各自为政谁也不听朝廷中央的了,你拿什么当能臣。
曹操接汉献帝到许昌后虽然起到一定的号召作用,也吸引了一批拥护汉室的人士,但大家实际上都知道这个饭碗是曹操给的,没有几个人真心拥护汉献帝,只有个别几个人真心拥护皇帝,但他们是要杀了曹操的。
曹操不当枭雄都不行,手下的追随人物都不会答应,大家跟着你出生入死,打出一片天地,你现在要拱手让给别人作臣子,那让大家怎么办?汉献帝掌权后能保障大家的荣华富贵吗?会不会反手杀了大家?这就是曹操死后大臣们要拥护曹丕当皇帝的原因,为求长期的荣华富贵。
在那时候,无论谁坐在曹操的位置上都会当枭雄,刘备、孙权、袁绍,甚至诸葛亮都不例外,只要地盘是自己打的,谁都不会拱手相让。东汉已经灭亡,不会再复兴,除非汉献帝自己能够重新组织军队,象刘秀一样再次统一天下。
这个问题很有趣,曹操之所以成为枭雄,既有自身的原因,也跟当时形势有关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也,曹操如果选择自始至终做一个能臣、 忠臣,那我认为,汉室复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首先,曹操起兵的时候还是心怀汉室的,参加会盟讨伐董卓,讨董失败后独自领兵和董卓大战,天子危难之时下诏只有曹操一人毅然响应,带兵勤王,这些都可以说明初期的曹操,还是想做一个效忠皇室,匡扶汉室的臣子
从至高无上的信仰和效忠对象,变成了对付敌人的一件武器,汉朝皇室走下了神坛,不再被天下诸侯当回事——谁会把一件武器认作是主子呢
其实从前面灵帝卖官,十常侍作乱,虽然损坏皇室权威,但百姓心中汉室仍然是正统,直到何进身死, 董卓进京,开始废立皇帝 夜宿皇宫,皇室的尊严就严重受损
而后诸侯讨董,李儒献计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此时的皇室已经彻底失去了威严, 诸侯也不再把它当回事, 虽然心里还残存着对汉室的敬畏,但已经擅自自领大权,各自征伐了
连传国玉玺 ,都被孙策当成信物抵押给袁术,用来借兵三千,可见诸侯已经丝毫不把汉朝皇室和朝廷当回事了
这也是天子发诏只有曹操一人响应的原因
而随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皇室变成对付敌人的大义武器,曹操自己对皇室的敬畏也一扫而空,这个时候,曹操就从能臣变成了枭雄
如果曹操坚持做能臣会怎么样?
那么他极有可能被要求交出兵权,然后被朝堂上的争权夺利所波及,他的地盘势力将直接变成朝廷的地盘势力
以当时朝廷内部混乱的状态,几乎是肯定无法在诸侯环伺之下保住自身安全 ,更不要说像历史上的曹操一样迅速讨平各路诸侯,平定北方 了
那么朝廷必然会继续下诏勤王,招募忠于汉室的人才
如此则朝廷日渐强大,那么首先那些镇守一方的汉室宗亲就不会造反,如刘虞,刘表, 刘璋等人,依然听从朝廷诏命,挟如此大势,还是很有机会一统天下,重整山河
这样的话,曹操就成了中兴汉室的功臣
当然,这不是曹操一人能够做到的事,需要许多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才能改变汉朝的命运
但曹操,无疑是最重要的那个
这是个有趣而且有价值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实现汉朝的复兴!
原因如下: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其实已经瓦解。地方上,各州郡其实已经是自治。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引董卓进京,结果十常侍先下手除去何进,又被何进部下所杀,洛阳大乱!董卓进京行废立之事然后迁都长安。
造成地方州群形成反董联盟,公开对抗。
此后十几年内,各诸侯相互征伐,任免部下后再上表朝廷。汉朝的统治实质上已经土崩瓦解了!
看了不少其他人的回答,或多或少的都夸大了曹操的能力和作用。更有甚者把已经统一北方后的曹操那说来说还政给汉帝,然后与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联手一起平定江南,这压根就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统一北方后的曹操就算真的敢还政汉帝,那曹操的部下也不会同意。
那如果是早期的曹操做能臣,以兴复汉室为目标,那注定也是一场艰难。
曹操早期的地盘不算大,兵少将寡,与周边势力相争还互有输赢,就算曹操匡扶汉室,又有多大的作用。曹操真的占有一州之地还是要等到曹操奉旨平定青州黄巾乱民,才有资格能为汉朝做点事情。
至于东征西战,统一北方曹操,如果单单是为了汉室,我想每一个人会相信。我想曹操应该是在董卓大权在握时候就决定了人生方向,那就是做权臣,而不是忠臣!
曹操那句名言千古流传,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说白了就是曹操把自己的利益看在所有人之上的,不会为了大义或者是别人利益而损害自己。这种品性的人绝对不会为了匡扶汉室而失去自己可以称王称霸的机会。
曹操好色之徒,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张绣投降后强占张绣婶娘,导致逼反张绣,一夜阵亡典韦,长子曹安民等。想想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对比下曹操和诸葛亮的品性,我相信你也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曹操不是汉朝的解药!
各诸侯表面尊崇中央,其实早已自治。地方赋税自行截留,扩军备战。中央帝室都已经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维持。董卓死后,皇帝的物质都不够,需要地方诸侯救济。
各地人才也没有出仕汉朝匡扶汉室的心思,而是选择认可的诸侯为主公。效力的重心也放在争夺地盘上。
战乱纷纷,人民为逃避战乱四处奔波。为了能安稳过日子甚至愿意认同地方诸侯的统治。
异心发酵,袁术公然称帝。地方诸侯也没联合讨伐袁术,说明汉朝的人心已经失去,终究难以复兴!
综上所述,我觉得哪怕是曹操不做枭雄,而是励志做能臣也不能使汉室复兴!
我是专注历史领域的新人,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假如曹操励志做个能臣,汉朝或许能多撑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会走上灭亡。
由于汉帝的岁数小,政权实际掌握在皇戚手里。这样,朝廷的权威就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下面不再有很强的约束力。
于是借着平乱,各地军阀四起,他们各有各的小算盘,相互兼并,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地盘。
由于董卓挟持天子,曹操看不过去,曾刺杀过董卓。刺杀失败后,曹操不得不逃出京城。从曹操早期的行为看,曹操那时还是忠于皇上的。正因为他对汉家表现出的忠心,让他聚集到一帮文武人才。这是他最终能统一北方的基础。
十八路诸侯除掉董卓后,汉献帝落到了曹操的手里,可谓是离了虎口又入狼窝。曹操巳不是当初拥护朝廷的曹操,此时他已对朝廷有了异心,最终想取而代之。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本质还是逐渐暴露了出来。有一次,刘备兄弟和曹操一起陪着汉献帝打猎时,曹操处处表现出对汉献帝的不敬,这种情形连在场的关羽张飞也看不下去了。若不是刘备顾忌着曹操的势力很强,他们当场就和曹操反了脸。过后刘备找个借口离开了曹操,从此彻底和曹操决裂。
有的军阀势力起来反对曹操,如袁绍袁术刘备孙权等。更多的地方势力选择了明哲保身,比如刘璋张鲁等。他们早已盘算过了,硬打是打不打曹操,若曹操真打过来了,他们选择臣服于曹操,仍能保住官职和积累的财富。刘表从心里是反对曹操的,但刘表管不住老婆蔡夫人和小孩舅蔡瑁。总之,军阀势力各有各的打算。
假如曹操选择忠于汉室,扶持汉献帝,则袁绍刘备孙权这些人就失去了反对曹操的理由。审时度势,他们会反过来帮助曹操。因为帮助曹操就是帮助汉献帝的。
这样的话,则战乱平息,天下能太平一阵子。但由于统治阶层和广大平民的根本矛盾仍然存在,如果不进行深刻的改革,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仍会爆发,更多的张角仍会起兵。
在我看来,即便曹操本人不想做枭雄,他的那些如狼似虎的手下们也不会答应。大家跟着你拼死拼活,无非就是希望荣华富贵封妻荫子,结果猪都杀完了你却说自己要吃素,这不是开玩笑吗?更何况当时天下枭雄遍地,曹操就算真想复兴汉室,也无力回天。
汉王朝从诞生之初就先天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就是外戚专权。刘邦在临终前预感到吕后必然生乱,但又不忍心干掉这个婆娘,所以想着杀掉吕后的妹夫、自己的连襟樊哙,清除掉吕后的臂膀,但无奈派出去执行这项任务的陈平和周勃惧怕吕后报复,留下了樊哙的性命,结果刘邦病逝之后,吕后果然尽揽朝政,并从此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后面的外戚自然是有样学样,姓吕的能做的事,姓窦的、姓王的自然也都能做,皇权屡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皇帝对于外戚专权十分不爽,不甘心做橡皮图章就要培养自己的班底,所以只能扶持身边最亲近的宦官去对抗外戚,于是外戚、宦官两股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整个汉王朝终于也走到了穷途末路。
曹操就是出生在帝国日落的余晖之中。史书上说他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但实际上却是宦官曹腾的干孙,虽然出身不怎么光彩,但毕竟也算是宦官之后,所以很容易就步入了仕途。而且我们从史书的记载上来看,他开始为官的时候,的确是想做忠臣、能臣的,在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等职务时都颇有建树,甚至因为严格执法得罪了不少权贵。
曹操真正有了不臣之心,应该是在参加征伐董卓战役之后。董卓进了东汉王朝的首都,奴役百官如牛马,撤换皇帝弹指间,让多少有贼心没贼胆的诸侯眼红不已,于是组成了讨伐董卓的大军,曹操在其中的表现最为亮眼。大家都对董卓望而却步时,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冲锋在前;董卓败退之时又是他一马当先追了出去,其他诸侯都在坐等摘桃子,所有的这一切都无疑在告诉曹操一个事实:大汉王朝完了,没有人再想着恢复他的荣光。看清楚了形势的曹操,怎么还会死心塌地的去“复兴汉室”呢?
更何况,即便曹操想做个忠臣,一心要割据江东的孙氏父子、做梦都想着当皇帝的袁氏兄弟、满口仁义道德却包藏祸心的刘备刘表……这一连串的枭雄们,又怎能让他如愿?要知道,如果曹操要做忠臣,就必然要把手中的权力交给汉献帝,而他一旦失去了权力,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又何谈“复兴汉室”?如果曹操不交出权力,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枭雄,要承受“汉贼”之骂名!两难之中的曹操,似乎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
曹操在《述志令》中曾提到一个细节,似乎更能说明他在那个时代的作用。袁术当时已经下定决心当皇帝,各项准备工作都基本完备,甚至他的两个老婆都在为争夺皇后位置打破了头,有人就劝他登基,袁术的回答是:曹公尚在,未可也。这也就难怪曹操自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总体来讲,曹操不是不想当忠臣,而是无奈之下只能走上枭雄的道路。不过他还是给老东家留了面子,到死也没篡汉自立!
喜欢请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曹操如果不做枭雄,而是做一个励志的能臣,兴复汉室指日可待。原因有三点:
第一,自董卓以来,曹操平定四方豪强,平袁绍、杀吕布、收张绣、灭袁术、败马超、逐刘备,一举平定北方割据势力,维持了北方的稳定,同时实力大大增强,具备吞并天下的人力、物力、财力。
第二,如果他致力于兴复汉室,则刘备无法以汉室宗亲号召忠于汉室的旧臣发展自身的力量,孙权无法维持其割据江南的合理性,两人将面对叛臣贼子巨大的舆论压力。
第三,忠于汉室的曹操将具有汉室中兴之臣的五彩光环,对于汉室的旧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凝聚和整合忠于汉室各种势力,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体现了朝野的民心所向。
此外,当时的提法“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无论是作为卧龙的诸葛亮,还是凤雏的庞统,无一人不以兴复汉室为人生最高理想,在曹操的感召下必定收他们在其麾下效力,为最终的统一储备了优质的人才。
总而言之,假如像题主所假设那样,将不存在天下三分,三国没有存在或出现的可能性。
如果曹操无二心会怎样呢?在迎回天子的时候选择不迁都?在群雄纷争的时候还政于天子?让刘协用曹操那点兵那些人在四战之地的兖州,抵抗袁绍袁术吕布张绣这些野心勃勃不听朝廷号令的诸侯?
可能结果并不会很好。如果某个诸侯打破残破的洛阳,劫走天子呢?刘协一样会变为傀儡。
建安元年七月,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披荆棘,依丘墙间”,洛阳也没有粮食,“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当时刘协穷困窘迫,后面还有李傕郭汜的追兵,没人来救就真的药丸!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和曹操的谋士都建议奉迎天子。毛玠说对曹操说:“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
而沮授建议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但郭图淳于琼却说:“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结果是绍弗能用。听听这话!袁绍对天子的态度就是有用就接走,没用就不管人家死活,那么试问:如果刘协在袁绍那里,他能全心全意忠于刘协吗?《三国志》: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 听听这话,我绝不相信这种野心不弱于曹操的人会全心全意忠于天子,袁绍和曹操绝逼一丘之貉!
再想想袁绍为什么想立刘虞为帝呢?其实在他心中就不怎么承认刘协这个由董卓扶上台的皇帝!而当袁绍征求曹操支持立刘虞为帝的时候曹操说了什么?“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刘虞在北,刘协在西,你们喜欢刘虞想立他,我曹某人明明白白告诉你:老子只认刘协!
而袁绍的属下耿苞曾私下对他说:“赤德已衰,袁氏黄帝后裔,应顺天意、从人心。”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黄帝就是土德,而袁家为黄帝的后代,所以袁氏取代汉朝是“天意”。袁绍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这些言论,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袁绍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唯恐露出马脚,不得已令人杀了耿苞。一个想当皇帝的人绝逼容不下另一个皇帝。
而且曹操迁都许昌以后,袁绍还多次写信要求曹操交出天子,或者迁都鄄城。要么你直接把天子给我,要么你把他放在我眼皮子底下。
总而言之,即使曹操想再兴复汉室,有袁绍这座大山在这,要么就拱卫自己手中的天子与袁绍一战,要么就乖乖交出天子,坐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那么以刘协为总指挥打败袁绍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至少比曹操小吧。。。
再看袁术,袁术曾派手下将领扼守南阳关隘,阻止关东诸侯进入关内,这是什么企图?很明显,想让天子被困在洛阳,诸侯难以救援,最后让天子死于兵荒马乱饥寒交迫!
为什么这么做呢?还是那句话,一个想当皇帝的人绝逼容不下另一个皇帝。
而最后呢?袁术成为了汉末诸侯中率先称帝的,仲氏皇帝。
他的野心小吗?比曹操和袁绍大多了!而在当时袁术的势力有多大呢?告诉大家,他曾北联公孙瓒,南命孙坚,东盟陶谦,以及部分黑山贼和匈奴于扶罗的兵马,再加上他自己的兵马,对袁曹的联盟形成包围,打得曹操袁绍险些不支!
试问,刘协打的过袁术不?
而曹操于匡亭大败袁术,孙坚又在打刘表的时候战死,袁术的联盟霎时间土崩瓦解。然而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袁术的势力又在淮南生根发芽,他又北联吕布,南用孙策,遥控公孙瓒,继续参与着中原的争霸!而在曹操三败于张绣后,袁术便僭越称帝。
试问,刘协能剿灭他吗?
显然不能。就算是曹操最终也没能完全剿灭袁术,而是一直到官渡之战前夕袁术才在投奔袁绍的途中战败病死。
而曹操在统一北方这一路走来又打过多少败仗呢?官渡之战九死一生、赤壁之战险些丧命、汉中之战进退维谷…这些大的战役不说了,小的战役也是差点没命,汴水被徐荣打、濮阳被吕布打、宛城被张绣打、渭水被马超打…换成刘协早死了!
就算曹操还政天子,刘协能力挽狂澜吗?公孙瓒杀宗室刘虞,全然不顾王法纲常;孙策爆锤王朗、刘繇、严白虎这些朝廷的太守,私自扩张领地(他爸才只是长沙太守啊!而他就已经占领整个江东了);吕布这三姓家奴领着一帮并州带来的兵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袁术的狗腿子;刘表刘璋倒是老实,一个和孙家你争我斗勾心斗角,一个和张鲁打情骂俏死去活来,只有守土待死之心,全无匡扶天下复兴汉室之志!马腾韩遂就更不用说了,说白了就是个土匪头子,韩遂还有点学问,原名韩约字文邃,知道做贼不光彩改名韩遂字文约;还有孔融让袁绍儿子袁谭打得不敢出城、陶谦的徐州被曹操屠了一半、张杨见谁帮谁妇人之仁… …一群窝囊废诸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瞧瞧这一帮人!有一个对汉室忠心不二又能扫灭狼烟的吗?刘协说话他们能听吗?
至于刘备,野心小吗?一个最后当了昭烈皇帝的人,别跟我说他野心小。从幽州一路来到益州,从河北内蒙古一直跑到四川,心里想没想着刘协我不敢说,但肯定不能跟曹操穿一条裤子了。
一个参与过衣带诏的人,在绢帛上写下左将军刘备这几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将他心中和曹操的关系暴露无遗了。一个织鞋贩履的草莽英雄,最终成为一代帝王的人,志向小吗?能力不够吗?能和一样具有这样的能力和志向的曹操在一个叫刘协的屋檐下和谐相处吗?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既然大家都是英雄,那就在这个几百年才难得一见乱世大显身手吧!刘邦项羽如是、刘秀刘玄如是、曹操刘备亦如是。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