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夸奖还是骂人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夸奖还是骂人呢?

2020-09-10 11:02阅读(84)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夸奖还是骂人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略占上风。战争期间,孙权曾亲自乘船来探

1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略占上风。战争期间,孙权曾亲自乘船来探曹营,曹操深为孙权的胆识所折服,远远地看见孙权舟船军队严整,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早年曾与孙权之父孙坚共同讨伐董卓,年龄也长孙权二十七岁,孙权在他面前当是后辈。看到孙权的智勇双全,曹操是发自肺腑的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基业。所以,此语是由衷对孙权的夸赞。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其词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引用了此句,更使其广为人知。辛弃疾是借古喻今,有感于金兵南侵、山河破碎,希望能有后辈能像古时的孙权那样勇武,守护家国。

2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夸奖别人的话,通常是长辈夸奖某个晚辈有本事,有出息。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出自《吴历》。

据说三国时期,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因为久攻不胜,便与孙权胶着对峙于濡须口。后来,孙权居然亲自乘船来到曹军寨前挑衅,于是曹操便亲自出来观阵,远远地看见孙权水军阵容井井有条,纪律严明,不禁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从曹操的称赞中,可见当时曹操很是欣赏孙权的胆识,夸奖孙权的能力,并羡慕孙坚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好儿子。

曹操为何会用“生子当如孙仲谋”来夸奖孙权呢?

首先,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同龄人只有刘备被曹操煮酒论英雄过,孙坚从来没被曹操重视。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孙权的表现突出,三国鼎立,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一方面是夸奖孙权,另一方面感叹孙坚后继有人,自已统一大业出现障碍。

其次,曹操平定北方后,曾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企图夺取江东,一统天下。面对强敌压境,孙权排除异议,毅然决定与刘备联合抗曹,孙权的个人能力凸显无疑。后来在周瑜、诸葛亮等人的筹谋下,在赤壁火攻曹操军队,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孙权让曹操南下战略目的落空,并止步于长江北岸。

最后,濡须口之战,孙权又一次成功阻止曹操南下。多次战略意图都被孙权搅黄了,曹操感叹之余,便以“生子当如孙仲谋”来夸奖孙权。

用“生子当如孙仲谋”夸奖人时,需要注意被夸奖的人往往是晚辈

用来夸奖的话正常都是褒义词,但是用错对象,夸奖的话就变味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这样。用“生子当如孙仲谋”来夸奖别人,需要注意通常是长辈夸奖晚辈,用错对象,达不到应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3

先说结论:夸奖。

此语的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按引文来看,曹操说孙权是和刘表的儿子相比,比喻刘景升的儿子为“豚犬”就是猪和狗,希望自己儿子像孙权一样优秀。

孙权未到二十岁继位,雄踞江左五十余年,有荆、扬、交、三州之地,可谓是一代枭雄。贾诩也曾评价孙权“识虚实”可见其才能。大力提拔寒门豪杰,制衡本地大户,在前期颇有明君之才。

看似曹操说出此言是占了孙权的便宜,可是曹操和孙权的父亲孙坚在关东讨伐董卓的时候都是三十七岁。

那时孙策十七岁、孙权十岁。明显是曹操的小字辈。

后来曹操始终自居孙权的长辈。孙权不怀好意劝他称帝时,曹操自然看破的他的看法。

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是儿=这臭小子。

事实上这臭小子让他吃了憋,自从曹操打败袁氏兄弟,北征斩蹋顿。之后成为丞相,开始南征,刘琮投降,老一辈的刘表袁绍一死,他们继承人都被曹操打败,一时风光无限。

由此可见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并不把也是小辈分的孙权放在眼里。曹操认为他只不过和刘琮一丘之貉,写一封威胁信就可以让孙权投降。

孙权在周瑜、鲁肃,外有诸葛亮这些青壮派的劝说下,自然血气方刚和曹操说:“no!qnmd”。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唯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果不其然曹操吃了这臭小子的亏。

五年以后在濡须口,曹操给这位臭小子点颜色看看,结果再次吃瘪。说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曹操说出此言的潜台词:“这臭小子,还有点本事”。

事实上孙权也有很大的缺点,比如攻城略地并不在行,这恰恰是曹操的擅长的方面。曹操说此言希望自己平定天下后,希望有个孙权这样的继承人治理天下,所以此言不仅仅是夸赞孙权领导有方,也有激励自己的儿子向孙权学习的期许。曹丕就比孙权小五岁。

曹操可能疑虑:希望子桓和子键他们在五年以后会比现在孙权强么?

后来我们知道孙权把曹丕当猴耍的故事。

曹操可能早就知道结果了,只是不知道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罢了。毕竟在那时孙权已经做江东之主已有二十余年的老鸡贼,曹丕只不过初出茅庐的雏儿而已。

在八百多年后,稼轩公可能也在琢磨“曹操和刘备谁赢都无所谓,这二位统一天下后,有孙权这样继承人该多好”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历史没有如果,也给我们最坏的结果。

4

是夸赞之语

曹操比孙权大27岁

孙坚去世,孙策遇刺,于是18岁的孙权继掌东吴诸郡。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和孙权的父亲孙坚同年。

在董卓执掌京城的时候,各路诸侯征讨董卓。曹操和孙坚是其中的两股力量。也就是说,曹操和孙坚是一起出来闯天下的。在当时,孙坚是先锋,名头和影响力是超过曹操的。

对于曹操来说,孙权是子侄辈。说,“生个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着实是一种夸奖。曹操是枭雄,但是识人方面还是很厉害的,他这样说,确实是发乎于心的。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纪律严明,领导者孙权英武异常,颇为羡慕,于是便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感叹。

孙权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江东也是人才云集,孙权能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奠定孙吴基础,也足见其能力卓绝。

5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夸奖还是那人呢?

这句话百分百是一句夸奖的意思。此言出自曹操之口,之后在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发扬光大。

想要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需要了解这句话的出处。

公元213年曹操率军进攻吴濡须口,反被孙权水军所困,魏军被吴俘虏3000余人,杀死数千。

吴军再战,魏坚守不出。孙权亲自驾船探访曹营,曹军欲攻之,曹操阻止,并令曹军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也许人们会对“生子”一词有疑义,感觉像是将孙权比作曹操的儿子,有侮辱之意,其实不然。

想要了解其中意思,还得了解一下曹操和孙权的年龄差异。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享年65岁;

曹丕187年-226年,39岁;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享年70岁;

孙坚155年-192年,37岁。

从出生日期里可以清楚看到,曹操与孙坚同岁,比孙权年长20多岁,在曹操眼里,孙权是位强大的对手,同时也是晚辈。所以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只有赞叹,没有侮辱的意思。

在我们读历史的时候,能够明确感受到,曹操在感叹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孙坚有这么好的儿子感到羡慕,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曹操对曹丕并非完全的满意。

总体而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一句不折不扣的赞美之词,无可厚非。

加个关注,每日更新更多历史趣闻。@骇浪无波澜

6

我是多维元素z,想和大家一起学历史,喜欢请三连,谢谢(*°?°)=3。

生子当去孙仲谋,这句话是夸奖也是骂人还有一丝嫉妒的成分。

曹操和孙坚都是155年出生,属于同辈人,孙权属于小辈。

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颇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

1.作为长辈,看孙权很有能力,说出这句话自然有赞赏的意思。

2.如果完全是赞赏的意思完全可以换种说法,孙权作为自己的对手,自己心里自然不是很舒服,骂他,就类似于“孙权这个儿子,哼!”

3.孙坚虽然死了,但是儿子很有出息,自然有一丝嫉妒,虽然自己的儿子也不错,但是也不敢说能比孙权强。

综上,曹操这句话,有夸奖,有骂人,也有嫉妒。

7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夸奖还是骂人呢?

当然是夸奖。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字仲谋)的赞叹之语,出自《吴历》,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至濡须口排开军阵。曹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排列。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左右文武,侍立两边。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就是说:“生儿子要像孙权啊。如果像刘表的儿子,那就和猪狗一样了。(一点用都没有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就要说说孙权这个人的历史事迹了。

孙权,字仲谋,乃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长,代行奉义校尉。18岁时其兄孙策遇刺身亡,孙权临危受命,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26岁时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当时东吴内部犹疑不决,但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八十万兵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公元217年,即孙权35岁时。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孙权37岁时,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汉室。孙权自立为吴王,时年38岁。

“生子当如孙仲谋”在辛弃疾的《南乡子 ·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发扬光大,现在借指晚辈有真才实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稼轩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

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 赞美之词不尽言表。

希望这个答案能令你满意……!

8

不怕诸君笑话,小编十小几岁第一次看到“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七个字时,的确认为这是一个“贬义”的东西,认为大概其是说孙仲谋能生娃之类……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在须濡之战期间远远看到亲自驾船前往曹营阵前试探虚实的孙权时发出的一句感慨。这句话其实只说了半句,后面还是半句,“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两个半句结合到一起,很显然这就是一句赞许,是曹操对自己那位“子侄辈”对手由衷的赞许!

生子为何当如孙仲谋

曹操与孙权虽是“终生对手”,但二人却不是生来的敌人。早年间,孙权的父亲孙坚与曹操同朝为官,“讨伐董卓”时还曾经并肩作战,说不定孙权出生、满月、百露、周岁时曹操还“随过份子”、甚至抱过孙权也不是没有可能。看到“老同事”孙坚生了一个英气勃发、才能卓著的好儿子,作为“老同事”的曹操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不是吗?

孙权年仅十几岁便接过了胞兄孙策草创的江东政权,经过多年经营,江东政权竟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曹孙濡须之战期间,两军对垒、年少的孙权竟亲自驾船前往曹营试探虚实,面对全副武装的对手,孙权竟无一丝胆怯!从容而来、扬长而去,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曹操大位感慨,说出了那句著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与其说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赞许,倒不如说是对“老同事”孙坚的肯定,甚至还有些“嫉妒”:“老孙啊,你虽然死得早,但你生了个好儿子,可以含笑九泉了。”

三国之争本就没有私仇,完全是利益之争,曹操有此感慨不足为奇。刘表的继室蔡氏是诸葛亮之妻黄氏的亲姨妈,后来投降曹操的那位蔡瑁是诸葛亮之妻黄氏的亲娘舅。至于那位若豚犬的刘琮,是诸葛亮如假包换的小舅子,想不到吧?这其实没什么,再如在定军山被刘备所部黄忠斩杀的那位夏侯渊,他的侄女正是刘备麾下大将张飞之妻!换言之,张飞得管夏侯渊叫一声“叔丈杆子”。至于刘备是孙权的妹夫之类的情况,就太多太多了……就连被老曹家“拉下马”的汉献帝刘协,都是曹操的姑爷、曹丕的姐夫兼岳父。总之,三国说白了都是“一家人”在“互掐”,没有什么私仇。曹操在看到英气勃发的孙权之后,对这位“老同事”的儿子、出众的后生发出由衷的赞许,不足为奇。

曹操为何要捎上刘表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曹操在夸赞孙权的同时要带上刘表呢?原因其实不复杂,孙权的父亲孙坚死于刘表所部之手,后来刘表的儿子刘琮又投降了曹操。在曹操看来,孙坚的儿子是值得尊重的对手,而刘表的儿子只是一群“猪狗”而已,根本上不了台面。说白了,这还是曹操内心对孙坚这位“老同事”的肯定:“老孙啊,别看你死在了刘表手里,他那群猪狗儿子,还真比不了你的儿子!”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要捎上刘表的原因所在。

曹操这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

作为“无冕帝王”,曹操如果心中对孙权赞许、又或者肯定自己的“老同事”孙坚,大可以放在心中,又为何要当众说出这样的话来呢?这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呢?孙权?没有必要。下属?或许有必要,但用处不大。赞扬对手,无非表现出曹操的“大度”,这对于曹操而言,也并没有那么重要。曹操纵有千般不是,容人之量是人所共知的、也是受到当世和后世众人所肯定的,他还真不需要通过这个来表现自己的“大度”。那么,曹操这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呢?

说白了,曹操这话其实是说给自己的儿子们听的。为何要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不就是在暗示自己的儿子们做得还不够吗?濡须之战爆发时,曹操在世的三个嫡子之间已经斗得不可开交,曹丕与曹植剑拔弩张,曹彰更是拥兵自重、巴不得两个兄弟斗得两败俱伤,自己正好渔翁得利。但曹操的这三个嫡子都是有“硬伤”的,远比不了孙权。曹彰“肌肉发达、头脑简单”;曹植虽然文采飞扬、却养了一身文人的“臭毛病”。唯一“全面发展”一些的曹丕,性格、城府都不必说,但这个儿子身体又不太好,上马打仗、阵前露脸似乎的确有着勉为其难了。

这其实既是曹操内心的纠结,又是对儿子的“期望”。如果三个嫡子中有一个能像孙权那样,曹操也就不再纠结了。同时,曹操也希望儿子们能够像孙权那样,做得更好。这是父亲的正常逻辑,不是吗?说到底,曹操是想借此向儿子们传递一个信息:“想要接老子的班,你们自己照照镜子、看看配不配!别整日里想着内斗,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平心而论,曹丕除了身体不好,并不比孙权差多少,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曹操心中或许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也是曹操为何最终选择曹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曹丕似乎也听出了曹操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处处“夹着尾巴做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像曹植那般张扬,最终赢得了“储位争夺战”的胜利。

综上所述,“生子当如孙仲谋”必须是夸奖,他既是曹操对对手孙权的尊重、也是他对“老同事”孙坚的肯定和“羡慕”。同时,也是对三个嫡子由谁来接班更加合适的纠结。说白了,曹操这话其实更多地就是说给三个嫡子听的,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其为了“储位”斗得不可开交,倒不如沉下心来、做好自己!很显然,曹丕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曹植似乎并没有听进去,又或者听了也没当回事。最终,没有疑问——曹丕胜出、曹植出局……至于那位拥兵自重的曹彰,似乎曹操压根儿就没考虑过他。

9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提出来的。当时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纪律严明,领导者孙权英武异常,颇为羡慕,于是便作出所诗“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感叹,表面是在赞誉,实则在侧面上是在贬低孙权。

众所周知,吴军的基业是他老爸孙坚和他哥哥孙策建立和稳固起来的。孙权继承东吴后,他就有了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依靠他老爸和他哥哥的打下来的基业,孙权继承后,虽几经倾覆,但依靠实力总能化险为夷,在孙权的统治之下,东吴也越来越强大。e68a847a6431333431363538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实力国家,由此看来孙权没有他父亲孙坚和他哥哥孙策一样出众的武功和英勇善战。

他却有出众的治国方针,在他继承之后,他并没有着急北上迎击槽军的进攻。而是在自己的国家安顿下来,治理国政。要知道他老爸孙坚和他哥哥孙策只是打下来的江山,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有好多反抗东吴的势力。

而这些势力大多数是山贼土匪和只识兵器的强硬村民,所以孙权在继承他老爸和他哥哥的基业后,并没有遵从他老爸和他哥哥的做法,在自己的国家派兵剿匪平定该地区的安全。曹操见他无所作为。认为他没有实力和刘表的两个儿子一样,所以便派兵攻打东吴却受到了孙权的有力反抗。便做出所诗,以赞誉孙策。内心是在贬低孙策。

10

这是曹操说过的话,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整句话应该是这么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之子,如豚犬耳”。这是一个对比,完全可以看出,曹操对孙权的赞誉。那么,这句话到底出自哪里呢?出自《吴历》,曹操在濡须口和孙权对峙之时发出的感叹。

辈分分析,这是夸人的话

这一年是公元213年,曹操为了报赤壁之愁,带领主力大军,屯兵濡须口,和孙权大军对峙,这两支主力部队屡次交锋,互有胜败,而且,孙权似乎还要稍稍占据上风。曹操和孙权的主力,在濡须口相持了一月有余,曹操发现自己占不到便宜,于是,和孙权讲和退军。看到孙权军容整齐,不禁暗暗嗟叹。

我们可以从背景以及曹操话语的前后句来分析,都可以得出,曹操这是在由衷的赞美孙权。但有朋友会说,说别人是他儿子,能是好话吗?如果从辈分来说,曹操的确是孙权的父辈。如果他们不是敌对双方的话,孙权真得管曹操叫一声叔父。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孙权生于公元182年,那么,濡须口对峙的时候,孙权年仅31岁,耳曹操已经58岁了。从年龄上分析,曹操比孙权足足大了一辈人,和孙权父亲孙坚是同辈。按照辈分来讲,曹操这么说,完全有资格,也丝毫没有轻视辱骂孙权的意思。

职位分析,这句话很失礼

那么,我们再往深分析一下,如果从级别角度分析,曹操说的这句话,是不是越礼呢?

当时汉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汉献帝还在,曹操依然是汉朝的丞相,他的行为,依然代表着汉朝,而孙权,属于地方割据势力,从级别上分析,曹操属于中央政府,孙权属于地方政府,行政层级上分析,曹操说这话,非常越礼。因为同朝为官,那就是同事,即使有血缘关系,在工作之间,也不能将血缘关系说出来,何况无血缘关系呢。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的这句话,非常无礼。

综上所述,“生儿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如果是私下里,以私人身份来交流,从辈份上讲,无可厚非,而且是夸赞的言语。但要是再公共场合,尤其两个人的身份,这样的话非常失礼。但我想,当时曹操一定没有想这么多,只是有感而发而已,也是曹操真心对孙权的肯定。

一代奸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