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2020-09-08 14:01阅读(63)

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清末的八旗虽然大部已经糜烂不堪,不过从编制上来说一直存在,期间清政府也曾经努力恢复八旗的

1

清末的八旗虽然大部已经糜烂不堪,不过从编制上来说一直存在,期间清政府也曾经努力恢复八旗的战斗力,可惜效果不大。

清廷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力的八旗军很快就腐化糜烂,战斗力急剧下降。在三藩之乱时,八旗军面对吴三桂的部队的表现就非常糟糕,全靠绿营清廷才取得了最终胜利。此后在历次战争中,除了关外八旗因为生活艰苦,还保持了几分战斗力外,大部分八旗子弟已经只会斗鸡走狗,毫无作用。

但是八旗毕竟是清廷的根本武力,加上其既得利益者众多,因此并没有被撤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南方太平军的崛起、地方督抚势力的加强和外部列强的压力,恭亲王奕?在开展洋务运动的同时,也在八旗军中引入了新式的西洋火器,并按西式操典进行训练,以增强八旗军的战斗力。

应该说奕?这一举措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像甲午战争期间,丰升阿统帅的正红旗、正蓝旗部队也参加了战斗,表现在清军中属于中等。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编练的镇边军则招募猎户配以八旗军官,其战斗力比普通八旗军要强不少,和淮军相当,在甲午战争中发挥出色。

不过大部分八旗军除了换装西洋武器外,变化不大。更糟糕的是在之后的庚子事变中,北京的八旗遭到了八国联军的重创,而东北八旗也被俄军打了一个七七八八。八旗又被打回了原形。

此后清廷虽然借着袁世凯编练新军的机会,再次以旗人为核心组建了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但是空有其形,战斗力平平,在辛亥革命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2

八旗军曾在清军打败明朝军队、剿灭农民军、灭亡南明军队、平定三藩之乱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于平定边疆地区,包括新疆、西藏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八旗军几乎不能打仗了。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够蓬勃兴起,与清朝八旗军不能打仗有着莫大的关系。以至于最终不得不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组织起湘军、淮军、楚军这样的地方武装来对抗太平军。

消灭太平天国以后,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湘军、淮军、楚军相继解散,清王朝又回到由八旗军保护的局面。但是八旗军依然不能打仗,接连失败。在相继败给日本人和八国联军后,清政府决定重新训练新军,这也就是袁世凯的小站练兵。

不过悲催的是,袁世凯训练出来的新军,不但没能保护清王朝,还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成为后来北洋军阀搞内战的主要力量。而八旗军也在清王朝灭亡后,或者就地解散,或者加入到北洋军阀及各种各样的地方武装之中。八旗军也消失在了历史的烟海之中。

(清朝八旗军)

那么,本来在后金崛起的时候,强势无比的八旗军,为什么最终却走上了那样悲剧的结局呢?

一、中央集权对八旗军的有意削弱。

宋朝开国以后,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就是他害怕掌兵的将领,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包括刘邦、朱元璋等开国皇帝建国以后,都会有意打击功臣,削夺大将的兵权。李世民被称为是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实际上他也是多次有意地敲打、限制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大将。所以,这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一个规律。

八旗军是在后金崛起的时候形成的。当时努尔哈赤为了南征北战,有意让家族成员,尤其是其儿子们掌兵,让他们带着军队四处征伐。这样一来,整个家族子弟及其追随者们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因此其战斗能力非常厉害。这种情况,和金国初年的情况很相似。所以金国在南下的时候锐不可当,很快就灭掉北宋的半壁江山。

但是当皇太极称帝,以及后来多尔衮入关后,他们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有意地削减皇室子弟带兵的权力。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的时候,还在让儿子们带兵。比如他就曾让皇十四子胤禵带兵。但是鉴于“九子夺嫡”的悲剧,因此最终在雍正和乾隆的时候,带兵打仗的就基本上没有皇室子弟,而只是其它一些满人大将,甚至是汉人了。这些大将在带兵打仗后,立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没有皇室子弟和军队的联系紧密,其战斗力自然下滑很多。

(康熙画像)

二、入关后的八旗军子弟缺乏成长环境。

清朝八旗军在入关之前,在打仗中就能够训练自己。就算不打仗,由于他们生活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因此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们的骑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但是等到清军入关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骑射环境了。没有这样的环境,作为一个在马上打天下的民族,士兵们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其战斗能力自然大受影响。

有人可能会说,当年中原国家的军队,也没有关外的环境,他们为什么不学学中原国家军队的做法呢?

实际上,除了与中原国家的军队体制不一样,还有个重要原因,中原国家都有边关,士兵们可以在边关防守。在边关防守,当然就得到了锻炼。但是清朝由于基本上消弭了南北矛盾,因此,不太可能在边关驻扎太多军队,因此军队没有实战的机会,训练机会就更少了。

(八旗子弟)

三、清朝八旗军子弟有很好的个人待遇。

在汉人统治的中原国家,无论是府兵制,还是募兵制,实际上士兵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府兵制的士兵,需要自己耕种屯田。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自己生产养活自己。募兵制的士兵,也得出征,才能免除家里的赋税。总之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八旗子弟却由于高人一等,因此一直都有优厚的待遇。他们并不需要当兵,就有吃有穿。既然如此,谁还愿意不要命的去打仗呢!

可以说,清朝八旗军的战斗能力急剧变低,正是清政府自己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3

清军入关并建立全国政权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度,将整个八旗组织原封不动地移入新的社会体系之中,成为完全由国家供养的职业军队和职业预备役军人集团。

八旗官兵携家带口,按建制集中居住在军营之中,驻于京畿地区的部队称\"京营八旗\",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冲之地的部队称\"驻防八旗\"。 军营内生活设施齐备,旗兵及家属不得私自外出。官兵严格从旗人内部选拔,\"生则入档,壮则当兵\"

都统、参领、佐领等各级军事长官同时又是行政长官,平时督促士兵从事生产、养活家口、操练武艺,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支柱,酬谢八旗军功贵族,清廷开国之初即给予八旗将士相当优厚的待遇,期以免除官兵后顾之忧,专心练武,保持原有的军事素质。

同时也严格规定,八旗官兵不得做工经商或从事其它谋生之业。然而,事与愿违。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嘉庆至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清朝末年,有人建议从八旗军中挑选壮丁加以操练,使之恢复入关时骁勇善战的面貌。 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此时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回答说:选练八旗丁壮是多年前的老办法了,你们却不知今天的八旗兵早已无可练习。此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只能指望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了。这些新编练成的汉人武装就构成了清朝的主要军事武装。

 一提起湘军,大家必定第一时想到曾国藩。到底是曾国藩成就了湘军,还是湘军成就了曾国藩,在就无从说起。反正,曾国藩与湘军就像一对双胞胎,被国人所熟悉和称颂。  

曾国藩把湖南各地的团练统一组建起来,创立一个新的军队——湘军,那么湘军从此诞生,曾国藩就是湘军的精神领袖和创始人。湘军早期的高层将领都是曾国藩拉拢自己的朋友、学生、老乡、兄弟等人去担任的(那时若是曾国藩朋友就发财了,不用科考,就可封官进爵呀),就像马云的阿里巴巴,初创时领导层清一色都是朋友、同学一样。

  曾国藩就是这支湘军的“王”,军中所有将领都听他的指挥,不必听命于清朝,所有的军备和招兵买马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任何皇亲国戚不得插手。

  湘军在曾国藩的治理下,训练有素,骁勇善战,迅速发展壮大,并一举埋葬了太平天国,歼灭所有太平军,赢得辉煌战绩,硬把奄奄一息的大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湘军的许多将领后来成了清末的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都说湘江一带的人有尚武的传统,是天生的军事家,湘军的辉煌战绩,恰恰能说明这一点。

  后来,湘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落入蒋介石的手中,蒋介石把它改造为半嫡系军队,直到1949年,湘军在战争中被全部歼灭。

淮军严格来说,其创始人也是曾国藩,军队实际领导人是李鸿章。在与太平天国的对峙中,曾国藩派得意门生李鸿章在江淮一带办团练,并在当地创立的另一支汉人军队——淮军。其军队的组成多是安徽、江谁一带的子弟。

  淮军在李鸿章的统领下,曾与英、美等军队配合,一起在上海等地阻击太平军北伐,为曾国藩的湘军一举攻破天京作出了贡献。之后淮军又参与镇压捻军的行动,也取得杰出战绩,成为了后来北洋军队的主力部队,保卫着天津、保定、上海等地、横跨几千公里海岸线军事安全。此时淮军主帅的李鸿章,权倾朝野,威望声隆,直接担任北洋大臣,掌握清末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

  但是,准军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在广西大败;在中曰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淮军)也遭到全军覆没。

 从此之后,淮军(北洋军)一蹶不振,声名狼籍。直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办团练,重整淮军,把淮军改造成“新式现代陆军”,完全仿照德军建制,配备新式枪炮。淮军才迎来一次新生。这支新式陆军后来成为袁世凯登基称帝的依仗,成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帮凶。

淮军在民初军阀之间混战中消耗了大部分力量,蒋介石在形式统一中原时,将淮军残部收入其麾下,在解放战争中,淮军成了蒋家王朝覆灭的牺牲品,结束了其几十年的历史征程。曾经威震四海的淮军,就这样走进历史的土丘。

4

八旗兵是满清的主力军队,是满人在未入关前以军旗颜色为编制的军队,分八个旗帜颜色,也就是后面说的八旗兵,八旗兵在清末的时候在平定叛乱和剿灭叛军的时候竟然都不见了,代替的是湘军和淮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站在军功上的八旗子弟。

清军在未入关前利用八旗军队进行辽东部落的统一,八旗子弟勇猛凶悍,为努尔哈赤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入关后,全国逐步统一,八旗兵都按照军功得到了奖赏,再无战事后,八旗子弟个个待遇丰厚,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再无别事可做,慢慢的从战争中练就一身本领的八旗子弟兵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清末,八旗子弟变成了朝廷的负担,提刀不能作战,上马不能杀敌,这才有了后面的汉八旗,也就有了所谓的湘军和淮军。

二、没有战争的历练。

清初八旗子弟兵骁勇善战,那是因为是生死考验,在战争中淘汰弱者,所以前期的八旗子弟兵,都会努力的锻炼单兵作战素质和提高杀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金钱和军功的奖赏,会改变原有家庭的生活,还有带来勇士的荣誉,而这些子弟兵都经过了战争的洗礼,过了康熙、乾隆等朝后,继承祖辈的八旗子弟完全沦为社会的附庸,再无早年祖辈的英勇和战绩,因为祖上福音,他们一是不愁荣华富贵,更不会是提刀上马打仗,到了清末,八旗子弟兵成了烂兵的代名词,根本不能上战杀敌。

三、汉八旗的崛起。

因为没有了满八旗的进取,为了平乱和剿匪,汉军逐渐走上历史舞台,这些汉兵多为家境贫寒的之人,当兵可以改善家用,军功可以换来更多的晋升机会,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至此,汉军作战勇猛,慢慢的成了清朝后期的军队主力。

以上可以看出,八旗军在历史中慢慢的淘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清兵的腐朽造就了汉军的成就。

5

嘉庆至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清朝末年,有人建议从八旗军中挑选壮丁加以操练,使之恢复入关时骁勇善战的面貌。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此时早已不抱任何幻想。

太平天国起义是汉人武装崛起的契机,由于八旗与绿营,皆不堪大用,于是清廷被迫下放练兵权与财政权,允许地方乡绅练兵剿匪。

于是,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便趁机崛起。这些新编练成的汉人武装就构成了清朝的主要军事武装。以后的北洋军阀都是淮军中出来的。

湘军在曾国藩的治理下,训练有素,骁勇善战,迅速发展壮大,并一举埋葬了太平天国。湘军的许多将领后来成了清末的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后来,湘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落入蒋介石的手中,蒋介石把它改造为半嫡系军队,直到1949年,湘军在战争中被全部歼灭。

淮军严格来说,其创始人也是曾国藩,军队实际领导人是李鸿章。在与太平天国的对峙中,曾国藩派得意门生李鸿章在江淮一带办团练,并在当地创立的另一支汉人军队——淮军。其军队的组成多是安徽、江谁一带的子弟。

淮军在李鸿章的统领下,曾与英、美等军队配合,一起在上海等地阻击太平军北伐,为曾国藩的湘军一举攻破天京作出了贡献。之后淮军又参与镇压捻军的行动,也取得杰出战绩,成为了后来北洋军队的主力部队,保卫着天津、保定、上海等地、横跨几千公里海岸线军事安全。

但是,准军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在广西大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遭到全军覆没。

从此之后,淮军一蹶不振,声名狼籍。直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办团练,重整淮军,把淮军改造成“新式现代陆军”,完全仿照德军建制,配备新式枪炮。淮军才迎来一次新生。这支新式陆军后来成为袁世凯登基称帝的依仗。

淮军在民初军阀之间混战中消耗了大部分力量,蒋介石在形式统一中原时,将淮军残部收入其麾下,在解放战争中,淮军成了蒋家王朝覆灭的牺牲品,结束了其几十年的历史征程。


6

1.首先在大清没有入关之前或者是刚刚入关之后,清军的主要战斗力还是满清八旗,因为当时还没有统一全国,自然也就没有开始享受,八旗军也是斗志满满。

2.统一全国后,八旗子弟开始逐渐堕落,每天不习武,反而是喝酒、遛鸟、赌钱,长时间下来斗志早就被磨灭了,到康熙年间三藩叛乱的时候,平叛的主力都是汉军八旗和绿营,完全没有满清八旗啥事。

3.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军部队的作用慢慢被加大,反观满清八旗军作用是一点点的减少,基本处于混吃等死的状态了。

4.清末,统治者鼓励李鸿章等人自己创办军队,于是淮军和湘军便产生了,至于八旗军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清末的主要战斗还都是湘军和淮军解决的,比如;太平天国运动。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的见解了,喜欢小编的可以点点关注,谢谢大家。

7

简单来说,废了。


清朝建国初期的八旗军,那可真是虎狼之师,战斗力满格,这除了八旗兵本身是从苦寒尚武之地成长、风气剽悍的原因以外,还有利益的驱使。在清初的战斗中,战利品的分配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按照战功,战利品可以细分到每个士兵身上,加上清初清朝(后金)一方时常带有劫掠性质,他们所获得的战利品将会非常丰盛,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本就骁勇的八旗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入关之后,清朝皇帝试图让八旗军永保战斗力,为此实行”圈地“等政策,将八旗军与寻常百姓分隔开来,但事实证明这并没有什么用,八旗军还是迅速地腐化了。

自入关以后,清朝的敌人不再是那个一统天下的大明,而是统治力薄弱的农民政权和各自为政的南明政权,清朝发动战争的性质也从劫掠财物人口变成了夺取全国,以前那种劫掠分赃的模式不符合现实了,八旗军的利益就变少了,驱使他们拼命的原动力变得不足。


此外,在统一之路上清朝面对的敌人很多、地域很广,仅凭八旗军的人数完全不够用,入关后的很多战役,清军的主要参战部队是投降的明军、农民起义军等组成的绿营兵,八旗军的重要性其实也在下降。

当然,这一批的八旗军是常年历经战火的,战力不至于下滑地那么快,到了顺治时期全国大部平定以后,清朝内部就很少有大的战事了,八旗军基本没怎么出战,对战争的认识跟平常百姓相差无几。

更关键的是,八旗军是世系的,祖上是八旗兵,后人也是,可祖上骁勇善战、杀人不眨眼,后人从小在不缺吃喝的情况下长大,从没见过死人,欺负平民他敢,上战场砍人就得吓得腿软。

从康熙时期开始,八旗军的出场率就逐渐下降,相对应的,绿营兵在平定三藩等历次战役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了。也就是,清军入关后八旗军迅速堕落,到二代或者三代战斗力便明显下滑。


然而,绿营兵也是世袭制的,世袭制下,一代传一代,而且数代人可以同时从军,各方利益相互交织,组织结构基本僵化,遇到战事大家优先选择逃避保命,而不是奋勇杀敌,至于平时想裁军,你想都不要想,裁掉那个不是我亲戚?

绿营人数比较多,也没有八旗那种独立圈养,堕落的速度要慢一下,但到了嘉庆年间,绿营兵也不堪大用了,朝廷需要从民间自行招募士兵来镇压白莲教起义,这就是勇。

到了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富庶的江南沦为战场,清朝的财政受到很大影响,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平叛的军费,而且作为正规军的八旗和绿营早已腐朽,一战就败!无奈之下,朝廷只好将权力下放给地方,让地方组织团练镇压起义军,湘军等地方军队就此崛起。

当然,八旗被满清视为国本,他们从没有放弃过重新把八旗打造成建国初期那支常胜之师的念头,可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论是从东北抽调兵源还是派发新式武器、用西方军法练兵等等,八旗军的战力始终不见起色,而且八旗已然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根本裁撤不了,就只能供着了,这也是清末为何要编练新军的原因。

8

八旗是起源于满族人的独特军事制度,由努尔哈赤创建。起初为黄、白、红、蓝四旗,后逐渐壮大,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前四旗也都加一个“正”,于是合称“八旗”。 这八旗基本上全由满人组成。

后来,皇太极又在满人八旗的基础上,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人八旗。满清也正是靠着这些骁勇善战的八旗军,入主中原,取代明朝。

在清朝早期,八旗军还能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一直到康熙帝平定藩乱,收复新疆等,都立下赫赫战功。但是随后就慢慢走向衰落,其原因大概有一下几方面:

  1. 八旗军作为打下江山,稳固江山的重要支柱,拥有大量特权,慢慢形成养尊处优的习性。
  2. 康熙之后,一直到清末,近百年的时间里,整个国家几乎没有大的战事,八旗军逐渐军纪弛废,荒于训练,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
  3. 八旗军采用终身世袭兵制,很多人一直到老,都在军中当兵,导致军队人员老化,不堪任用。
  4. 清末由于洋枪洋炮的新式武器的出现,八旗军传统的刀弓骑射也失去优势。近代战争逐渐从冷兵器过渡到热兵器,以及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八旗军由于装备上和制度上的落伍,注定走向衰败。

鸦片战争后,八旗军不仅抵挡不了外敌入侵,甚至连国内农民起义也镇压不了了,最后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走向崩溃。

正是八旗军的不堪用,清政府不得不依靠各地士绅组织团练,来抵抗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曾国藩在湖南组织的湘军才由此崛起。后来,曾国藩的幕僚李鸿章在江苏组织淮军,并依靠英国人的协助,组建了一支洋枪队。

湘淮军联手,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将清朝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湘淮军几乎取代了八旗军,成为了清朝赖以延续的军事力量。

自此以后,在清末历史舞台上,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战争中,我们就极少再看到八旗军的身影了。

9

 清朝末年的八旗军到底去了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统治并不短暂,其统治持续了将近300年,比蒙古建立的元朝要长得多。清军入关时,士兵仅20余万,即便加上他们的家人和奴隶,拖家带口,也只有百万人。明朝泱泱大国,每年出生人口都比满人多。但他们却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平息各民族及各政治势力的抗争,将自己融入于汉人,让汉人接受,建立起持久稳定的统治,这是世界历史学家感兴趣并想解决的历史之谜。纵观整个清朝历史,它的八旗制度这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是独特的。

  很早老一辈史学家就已经指出,清朝的统治特点是沿袭明朝的制度,却不同于明朝所实行的办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清朝统治取得成功有诸多特征,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他们最关键的是八旗军系统。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根本”方针,那么就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在华夏大地保持长期的稳定。其实想要统治汉人是挺难办的。而八旗军制与清朝一起沉落兴旺,反映出满人并没有真正完全融入汉族。遗憾痛心的是,至今中国的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我们慢慢来剖析历史的缘由经过。从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自己开始当皇帝,到攻打下北京开始,共经历28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原先一直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真人来说真的难以想象,当时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这么顺利。因为他们没想到八旗军制度这么强大。

  皇太极即位后,他除保留八旗军满洲之外,还增设了八旗军汉军和蒙古军。从此,八旗军又分为满洲、蒙古和汉军。这让他的军事地位大大提升,因为汉人也能分到一杯羹。至此擅长骑马的八旗军蒙古军逐渐成为满洲人的左膀右臂,清朝用他们南北征战。而擅长操作火炮或者其他等重兵器的八旗军汉军的加入,是的清朝如虎添翼。

  1644年入关时,这股劲旅在农民军与明朝残军的战争中攻无不克,是“八旗军”武力最精锐、最强大的时期。

  其实清朝定都北京时,也面临着一个极其复杂危险的新局面。在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情况下,汉人经常起义,他们不甘心被其他民族统治,除了从关外带来的八旗军外,他们还能依靠谁呢?万一他们人数越来越少咋办。虽然明军降兵营的兵营数量是八旗军的数倍,但他们怎么敢依赖呢?万一明朝的军队倒戈,清军就容易被包饺子。因此他们改革八旗制度,来提高清朝统治的稳定性。

  制定旗饷政策。清军自从进入海关后,清军官兵全力投入战争。虽然清廷也沿袭了原先的制度给他们进行划拨“份地”,但他们仍不能沿循入关前的的传统,靠土地进行生产。一天一天的过去,随着八旗军“份地”的流失和转移,越来越多的士兵失去了土地来源收入。这让很多人感觉当兵没啥意思,军心开始动摇不稳。为解决这一问题,使八旗军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战争中,早点平定天下,清廷就制定了国饷政策。不久,八旗军的收入主要以月饷和每个月的岁米为主,又因兵种不同加以区分开来。好的兵种分得多,待遇好。

  此外,每个士兵都有岁米,每人每年有24斛。这就是清代所谓的“铁杆庄稼老米树”的由来。所谓“铁杆庄稼”就是指这种收入十分稳定性,一人打仗,全家受用。清朝对八旗军兵丁采取一切“一切事情政府出资”的方法,并用公费为他们盖房子。红白喜事、搬家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官方提供。这种制度十分受欢迎,当兵的越来越多,因为清朝愿意花钱,后来清军不断迎来胜利。

  另一个重要的变革是建立八旗军驻防制度。清代定都北京,将一半八旗军精英派驻京城守卫,用来保护皇帝安全。同时清朝也不忽视对广大地区的严格控制,防止发生起义或者军变。。其做法是长期派八旗军到各省会城市、水陆要塞和边防沿海驻守,以控制除北京市以外所有最重要的军事要塞。这种制度化的武装力量在原先历史上还是首次,帮助满洲统治各个地方,八旗军主要监视的对象是绿营。

  清代,全国的绿营兵额为60-80万人,并分散驻扎在大大小小的城镇、关隘水路交通重要的地方。这支部队的数量远远大于八旗军,他们是由汉人组成,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视,一旦出现起义,就可以迅速出动。而起到真正威慑作用的是那10万八旗军。清朝用10万名八旗军兵来控制所有的绿色营进而控制全国,就好像以臂使手,以手使指军事手段非常高明。

  直省八旗军驻防,一直是清代八旗军中最弱的一个环节,清朝统治者以为天衣无缝,却在太平天国事变中没经受住考验,军队损失惨重。

  杭州、江宁和河北沧州的驻军全部被太平军摧毁,而其他地方的驻军也因损失半数多兵力而大大削弱。

  清朝的窟窿也正是由直省八旗军的惨败被打开一个缺口,虽然北方边疆部落士兵入关挽救了它一段时间,但当清朝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来对付太平天国时,无暇顾及西北边疆的军事,这种顾头不顾尾也最终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失败。这不仅是对八旗军的致命打击,也是对19世纪清朝统治衰败的直接反映。清朝制度随着八旗军的解体而灭亡,二者如影随形。

  总结:古往今来,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亘古不变,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而对清朝而言,清朝与八旗军制度可谓是相生相依的,清朝的兴亡的伴随着八旗军的产生、发展变革再到解体,而八旗军的变革演变见证着清朝的建立、发展、兴盛再到衰落灭亡。




10

清军入关并建立全国政权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度,将整个八旗组织原封不动地移入新的社会体系之中,成为完全由国家供养的职业军队和职业预备役军人集团。八旗官兵携家带口,按建制集中居住在军营之中,驻于京畿地区的部队称\"京营八旗\",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冲之地的部队称\"驻防八旗\"。军营内生活设施齐备,旗兵及家属不得私自外出。官兵严格从旗人内部选拔,\"生则入档,壮则当兵\"。都统、参领、佐领等各级军事长官同时又是行政长官,平时督促士兵从事生产、养活家口、操练武艺,战时率部出征。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支柱,酬谢八旗军功贵族,清廷开国之初即给予八旗将士相当优厚的待遇,期以免除官兵后顾之忧,专心练武,保持原有的军事素质。同时也严格规定,八旗官兵不得做工经商或从事其它谋生之业。然而,事与愿违。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嘉庆至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清朝末年,有人建议从八旗军中挑选壮丁加以操练,使之恢复入关时骁勇善战的面貌。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此时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回答说:选练八旗丁壮是多年前的老办法了,你们却不知今天的八旗兵早已无可练习。

此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只能指望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了。这些新编练成的汉人武装就构成了清朝的主要军事武装。以后的北洋军阀都是淮军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