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现在的家长经常教育小孩,别人先打你,你就要打回来。这个对不对

现在的家长经常教育小孩,别人先打你,你就要打回来。这个对不对

2020-09-08 08:33阅读(62)

现在的家长经常教育小孩,别人先打你,你就要打回来。这个对不对?有许多家长都这样教育小孩,别人先打你,你告诉老师,老师要是不管还是打你,你就狠狠的打回来

1

关于现在家长经常教育小孩,别人先打你你就要打回去。这样对不对呢?作为一名宝妈,我觉得这是对的,理由请看我视频回答。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ceb4e54cf364a94bae37b8f832aa535\

2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是生活里的具体场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怎么做?

就好像有一个人打了你,你是会打回去,还是会跟他说理?还是会怎样?作为成人,你会有一个判断:

  • 比如,对方是精神病,他打了你,你会打回去吗?
  • 对方欺负你,故意打你,你会打回去吗?
  • 对方不小心碰到你,你会打回去吗?

相信你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决定吧!

所以,对于孩子,我们不是教他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他知道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处理这种问题?

孩子如果在学校里被打了,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表示关心,问问他怎么看?

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是关键,他觉得受欺负了,一定要跟他站在一起,是可以把对方大骂一通,然后问孩子接下来想怎么处理?

(千万不要白莲花地跟孩子说大道理:他如果觉得受委屈,就是想在你面前找安慰,别管谁对谁错,先安慰她的情绪才是称职的爸妈)

第二,安慰完情绪之后,问问孩子想想怎么处理?

如果孩子有很好的处理方式,给他点赞,这说明孩子情商很高。如果孩子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可以提几个选项,让孩子来选。比如,你是想打回去?还是想告诉老师?还是想爸妈帮你出头?

让孩子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第三,等孩子平静了,跟他一起梳理这个打架的事件,让他在里边看到下一次如何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

被打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等孩子冷静下来,如果能引导他看到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他在这里边有没有做错的地方?下一次该如何做?

孩子就会从这件事里学到如何跟人相处,就把这件不开心的事变成了孩子的一次教育机会。

如果我们只是教孩子一套方法,

例如:被打了之后,你要打回去;

被打了之后要先警告,然后如何如何…

孩子真的按这套方式来做,他就会变得很僵化,因为生活里的场景是多变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孩子能够灵活地自己去应对并处理问题,才是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能力。

我是心理咨询师@亲子故事莲君说 ,关注私信我,名师父母课堂分享给你??

3

我认为:孩子即要有不伤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

电影里《少年的你》,女主角陈念因为目睹了一场校园暴力,而成为了施暴者的新目标。如今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揪住着我的心。

为此很多家长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不被欺负,秉持: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但是话很容易说,却难做到。对于小点的孩子来说,总是难以把握度。

一味地让孩子打回去,不注意度的把握会让孩子进入一个极端。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还采取这样的态度,后果难以想象。

杜绝被欺凌,尺度很重要

当小一点的孩子之间出现打架欺负的时候。因为家长不能出面,让孩子“适当”地打回去,也未尝不可。

但是小孩子内心很单纯,教他还手时,一定不要忘记教他们把握尺度。还要告诉他,打人不是好办法,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对于大点的孩子,一定要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关系,发现自己孩子有被欺凌的苗头,就要及时干预。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他坚实的后盾,鼓励孩子用“理性”的方式“打”回来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不能大意。

我们不培养熊孩子,我们只想在孩子被欺负后,能正确地反击回去。

教孩子怎么保护自己很重要

平时生活中,家长要跟孩子渗透各种自我保护的方式,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

在遭遇这方面的情况,迟早需要他自己面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可以让孩子从小进行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就不容易欺负,就算被欺负,也能够还回去。

打回去,我支持你,但是我们不是在纵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减少暴力事情的发生,父母应当对孩子的教育加以引导。

4

请打算“以暴制暴”的成人走开,我们在讨论教育,这里不需要成人世界的游戏法则。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与他人的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复印件。如果孩子的愤怒经常用暴力来发泄,那他心里的善意会逐渐消失殆尽,只剩下赤裸裸的对抗和逐渐滋生的残酷无情。

我想请问善良的父母们能接受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吗?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要分情况,一概而论的方法是错误的,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01

暴力的起源

我认为有6点原因

原因一:打别人的小孩,常常是对他的父母行为的模仿。这样的孩子针对其他儿童的暴力行为,常常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阳刚之气和看我多强壮。

原因二:孩子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会有残忍和野蛮行为的出现。这与他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是密不可分的。

原因三:孩子的暴力行为能引发感官刺激,这种刺激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目睹其他人被殴打、强制或者虐待。这种感官刺激可能会以相同的模式不断的重复和持续。

原因四:经常接触暴力的儿童对暴力的刺激感会产生兴奋感,而且印象深刻。打人或是被人打,都可以变成感官游戏的一部分(这和成人世界的性游戏是一样的)。这种对感官刺激的行为可以是主动寻求也可以是被动的(施虐与受虐行为的初始状态)。

原因五:如果父母纵容孩子,任由孩子失控,那冲突是会不断上升的。

原因六:打别人的孩子,通常是在家庭里被严厉对待,特别是责打教育方式,已经激起孩子的反抗和残酷的本性流露。打别人就是他潜意识里要完全掌控他人的满足感的工具之一,这种私人逻辑一旦形成,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生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

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退出战争,给孩子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发生冲突时,我们的说教讲道理或者插手帮忙,只会变成战争的武器而已。

02

我们该怎么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行为?

我有3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建议一:从小要让孩子知道,伤害别人是不可以的。永远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以此向孩子表明打人是不可以接受的。

建议二:一个经常打人的孩子孩子,背后隐藏的是他气馁的信念,他的错误目的是为了寻求报复——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想要报复你。

建议三:要教给孩子解决问题,除了暴力还有语言和其他方式。暴力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孩子能从中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而不是只有一根筋。

03

更直接的建议:

好了理论讲完了,下面是10个干货:

建议一:让孩子把他遇到的问题,告诉一个成年人,比如老师和家长。即使欺负他的人要威胁他,也要说出来。

建议二: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而不是习惯孤身一人。

建议三:带孩子参加跆拳道之类的防身课,带孩子多运动,强健他的身体。当孩子感觉自己更强大更有能力时,他会更自信的面对别人的挑衅。

建议四:和孩子聊聊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是他先招惹别人吗?告诉孩子,欺负别人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如此,他们的行为大部分是学来的,或者是为了发泄他们自己被孤立的感受。

建议五:大声喊叫,走开,或者和欺负自己的孩子交朋友,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上。

建议六:如果孩子不愿意与欺负人的孩子交往,那就鼓励孩子远离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以避免被欺负,如果自己不能处理,就要立刻寻求大人的帮助。

建议七:请求学校的老师对这种发生的暴力行为零容忍。

建议八:父亲要经常出现在孩子可能出现冲突的地方,就在那里看着。

建议九:王大伟教授的安全节目要多看,安全、实用、有效。

建议十:父母要教给孩子勇气和勇敢。打人只是内心虚弱的表现。

04

总结

孩子所表现的正是他所经历的,孩子所看到的残忍正是导致他残酷无情的根源。如果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暴力行为的延续,当提出以暴制暴时,就要三思而行。

父母不要因为你对身边其他人的以否定、情感或身体的虐待,或者威胁和逼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养育出一个欺负人的孩子。

最后,我想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薇姬·索尔兹的一段话,作为今天谈话的结束:

不论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着帮孩子们扯平或进行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冲突和争执,要想培养出应对冲突的技能,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

【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独特观点(第50篇)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你一起,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个有温度的答案。

谢谢持续关注我,感谢!

5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让孩子打回来,我觉得是需要看情况而定的。

为了利益,信奉“武力能解决一切”。打回去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自己儿子身边有“为了打人而打人”的人,他们大都是为了达到有种目的,儿子比较“影响”他们。

这类情况也应该是最多的,小孩子经常会为自己的利益发生冲,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用武力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要求孩子一味忍让,那么欺负人的孩子只会变本加厉。可能别人的玩具不敢抢,我们孩子的玩具就敢拿;别人的吃的不敢碰→_→我们孩子的零食就敢吃。

这类孩子收到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先暂且不提。但对于这样“信奉武力”的孩子,我赞成打回去。他们“信奉武力”,我们告诉老师他会觉得我们胆小,还会有下一次。

这样的孩子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对。一旦得到教训,就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哪怕我们打不过对方,最坏的结果就是没有抢到想要的东西,受一点小伤。可是暴力孩子在与我们争得利益时受到阻碍(或者惩罚),之后也一定会有所收敛。

以欺负人为乐,没有同情心,更没有原因。不要打回去。

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校园暴力了。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每段视频都会令我们痛心。相关部门统计,容易被“校园暴力”盯上的孩子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被欺负的孩子是因为“自身的问题”的问题收到欺辱,这不是一件玩具,给了他就能解决问题。施暴者不会因为自己收到责罚或者教训而收敛,反而会更加憎恨对方。《少年的你》中,女主角一旦没有男主角的保护,施暴者就马上来报仇了。而且还一次比一次更狠。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打回去,那孩子受的伤害也许是一辈子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必须介入,告诉校方,报警。一刻不能松懈。

是否打回去只是解决方法,却不是不被欺负的良药。

不论是还手还是不还手,其实都风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总会不安。让孩子不被打的最好方法,肯定不应该是让他也去做一个“暴力”的孩子。而是去做一个自信开朗,活泼大方,积极乐观的孩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气质,优秀且待人亲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多重视孩子的精神培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去陪伴孩子。父母的爱与陪伴,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也是让他远离“被欺负”的良药。

希望能够解决您的问题。

6

都说??是万能的,你好我叫万能,很高兴由我来为你解答。
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可行的,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当你的孩子天天来跟你告状有同学欺负他时,你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更详细的视频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d72ef5305f447bda61b0e8d3ec34a49\

7

不对!

这虽然是某些教育专家公开提出的观点,但我不赞同!

这是在培养孩子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狭隘心胸!结果是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武士道精神”种子,以后如果受到稍微触碰,哪怕是无意的,也会予以猛烈的还击。

中国一直是崇尚绅士淑女的国家,君子讲究动口不动手,有话好好说!凡是有修养的人,总是胸怀大度地原谅着别人,怎么会和某些人斤斤计较、一般见识呢?!

历史上,孔子教育子路不要和“三季人”一般见识!韩信没有和屠夫计较,终于指挥千军万马,横扫天下,成为一代战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杨志和泼皮牛二计较,结果吃官司被判徒刑,最后只好落草为寇!

你和一般的人计较,你只能是一个一般的人;你和一般的人不计较,你才是一个不一般的人!

所以,教育孩子,“还手”是要分对象的,看其值不值得!

从另一个角度说,别人家的孩子打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还击打赢了;那么别人家的孩子不让了,又打,这岂不是没完了吗?最后甚至会引得双方家长的战争!

所以,还是教育孩子被别人打时,一定要先告老师,让老师给处理,这样为好!

老师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给处理好的!

当然,家长也可以找老师、找对方家长谈话、协商解决!再不行还可以找司法部门处理解决,一定要给孩子讨回公道,保护好孩子!

总之,教育孩子不要打架,家长更不要武力冲突!和平谈判解决,总比武力解决好!

打架,打不到恰到好处。打坏了怎么办?打死了更怎么办?

(我是“孙老师谈孩子教育”。不求回答有功,只求对你有用;不求故弄高深,只求言简意明;耽误别人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8

首先 如果对方不是故意的 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就是不对的 他从一个层面表现出这个小孩的不宽容

如果对方是故意的 这种教育方式就很有必要 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软柿子好捏 久而久之让孩子处于这样一种怪圈中 最终产生自我怀疑

9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id\": \"v020162d0000brht9aa0ifkg0ouvnmbg\

10

两句话之间落了一段话,应该是这样的,别的孩子打咱孩子,先问孩子是不是先惹人家了,先惹人家就要去道歉说对不起。如果凭白无故被人打,告诉孩子再有这事发生,第一次警告:不许打我,再打我对你不客气。第二次再打还这么说:不许打我,你已经打我两次,再打我真对你不客气了。第三次再被打连警告都没有,直接打回去。提前嘱咐孩子不要打脸,不打男孩裆部,胳膊腿什么的使劲打。打疼了下次对方不敢打你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d0c5918885f464083d6242d0badc1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