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朱元璋为何宁肯被骂,也要将蓝玉剥皮?

朱元璋为何宁肯被骂,也要将蓝玉剥皮?

2020-09-08 03:01阅读(68)

朱元璋为何宁肯被骂,也要将蓝玉剥皮?:据记载,蓝玉北征南返时,晚上大军到了喜峰关。蓝玉就让守城明军开关让他进去。但守关将领也有一套开城门程序,并不是你

1

据记载,蓝玉北征南返时,晚上大军到了喜峰关。蓝玉就让守城明军开关让他进去。但守关将领也有一套开城门程序,并不是你蓝玉晚上来了就要开门,守军当然要查明是敌军还是友军。但等在城外的蓝玉不耐烦了,他认为自己作为明朝有功的大将,守城的应该立即开关才行。蓝玉没耐心等待,于是就命令手下攻城毁关,然后破门进守城将领也只能生闷气,你蓝玉是厉害,但也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吧。于是他就给朱元璋写了封状告信。朱元璋看了很生气。这就为蓝玉的狂妄埋下一劫。

蓝玉北征时,掳掠了北元的王妃,夜里他趁机调戏侮辱了元妃,这事也让朱元璋知道了。武将在外征战,虽然最缺的是女人,但也不能用在俘获的敌军女人身上。在这方面朱元璋专门有规定。所以史料记载,朱元璋封蓝玉梁国公时,特意把“梁”改为“凉”,并让人把过失也刻出来交给蓝玉,但蓝玉并没有放在心上。

蓝玉为明朝做了大贡献,这一点世人都看在眼里。没有蓝玉,朱元璋为明朝初期稳定还不知要操多少心。据记载,蓝玉西征回来后,朱元璋很高兴,就封他为太子太傅。这样的职务在明朝官职中不小了。但蓝玉居然不满意,竟然对外宣称:“我不能做太师吗?”这明显要官当。蓝玉难道不知道朱元璋性格吗?要官实际上就要命,朱元璋能饶过他?

蓝玉功劳越来越大,享受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分给蓝玉的田地就多了,于是蓝玉就养了很多庄奴,并收养了很多义子。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给蓝玉闯下了大祸。其实养奴是小事,但养的奴多了就成了大事,因为朱元璋害怕了,你蓝玉养的这么多人干什么?是不是要谋反?

这四件事归结一点,看出了蓝玉太狂妄了,他是一个名将,但不是一个聪明人。自己外甥嫁给了太子朱标,自己女儿也是王子妃,他是皇亲国戚了,实际上这种皇亲很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丧命。如果蓝玉能像刘伯温一样看出朱元璋的本质,或许灾祸不至于降临。

最后朱元璋给蓝玉定的是谋反罪,并对蓝玉扒皮填草,也够狠的。实际上蓝玉还不至于谋反,他如果要谋反任何时期都有机会,何必束手就擒呢?所以朱元璋杀蓝玉,归根到底还是军权与皇权之争,蓝玉军权触及了朱元璋的敏感区,蓝玉案一下杀了一万五千人,很多优秀将领都杀光了,使得朱元璋的皇权军权融为一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

蓝玉是明朝有名的开国将领,同时也是常遇春的妻弟。其人有勇有谋、胆识过人,且屡立奇功。真正让蓝玉名震天下的是捕鱼儿海战役,彼时蓝玉率领十万大军深处茫茫大漠,经过长途跋涉,最后发现元军踪迹,并一举大破北元,摧毁元朝职官体系,俘获十余万将士及王公贵族。

捕鱼而海战役让蓝玉一战成名,此时的蓝玉无疑站在人生的最高峰。此后,在一些列事情的共同作用下,蓝玉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在俘获远超王公贵族的时候,蓝玉玷污了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的一位妃子,这位妃子不堪其辱自杀身亡。还有在班师的途中,蓝玉路过一个关口,正当守门去报告值守的官员时,蓝玉却命令士兵破门而入。这两点让朱元璋心生不满,考虑到蓝玉功劳巨大就没有深究。而蓝雨却不知悔改,更加嚣张跋扈、横行霸道。其不但强占民田,还私养庄奴。

最终让蓝玉走向终点的是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有人告发蓝玉谋反。向来雷厉风行的朱元璋命人将其逮捕。很快蓝玉以谋反罪被剥皮处死,并且被灭三族。受此事牵连且被处死的人数高达一万五千多名。为了警示臣子,朱元璋命人写《逆臣录》并昭告天下。

有些史书认为蓝玉之死,是朱元璋为了确保年幼的朱允炆顺利即为。当时太子朱标死亡,年幼的朱允炆继位太子。为了确保自己死后,朱允炆能够驾驭群臣,朱元璋不得不痛下杀手,那些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都被清理掉。纵观朱元璋时代,开国大臣中只有汤和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能够善终,这与汤和为人低调且不居功自傲有关。

蓝玉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其他三大案件分别是:空印案、郭桓案和胡惟庸案。这些案件死亡人数动辄数万,经过这些案件,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蓝玉案中有人把蓝玉之死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朱元璋为朱允炆扫清障碍,这点不敢苟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蓝玉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恃劳苦功高、嚣张跋扈、骄纵不法一手造成的。

3

据记载,朱元璋下令把蓝玉剥皮后,为了发泄心中之恨和警示诸王特意在皮内填上稻草发往各地“展示”。最后传到了成都,蜀王朱椿的王府。朱元璋也许是有意为之。因为十一子朱椿是蓝玉的女婿,好学问,以忠孝著称。深得朱元璋喜爱,称之为“蜀地秀才”。

  一则朱元璋接机警示朱椿:你看“蓝玉案”牵连这么多族人,我唯独没有动你们一家,以后做事要长点心吧!

  二则朱元璋明知这个“忠孝”儿子会安葬他“老丈人”借此向天下人表明,他蓝玉背叛我,我虽然杀了他,但是还会让他后人厚葬他。我多英明啊!一举两得。

  所以,蓝玉的皮最后被朱椿埋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常遇春的小舅子,大将军,凉国公蓝玉图谋不轨,被杀。其实蓝玉之死早就有征兆了,当初宰相胡惟庸造反,就有人供出蓝玉和胡惟庸有密谋,不过当时朱元璋念在蓝玉功勋卓著的份上,特地网开一面,没有追究。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常遇春的小舅子,大将军,凉国公蓝玉图谋不轨,被杀。其实蓝玉之死早就有征兆了,当初宰相胡惟庸造反,就有人供出蓝玉和胡惟庸有密谋,不过当时朱元璋念在蓝玉功勋卓著的份上,特地网开一面,没有追究。

  之后随同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将有的老死,有的病死,能打仗的所剩无几,于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将蓝玉封为征虏大将军。在此期间蓝玉率军大破北元,威震天下,朱元璋对此很是高兴,夸奖蓝玉堪比徐达和常遇春。

  后来蓝玉在陕西处置军务,在兰川坠马受轻伤,朱元璋闻讯特地写了一道手诏,慰劳蓝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蓝玉是非常器重的。朱元璋为何要将大将蓝玉残忍杀害?蓝玉其实死得一点也不冤枉!

  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打乱了朱元璋原先的计划,朱元璋为了帮朱允炆巩固江山不得已而杀掉蓝玉。朱标威望极高,拥有丰富的执政经验,而蓝玉也对朱标是忠心耿耿,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虽然蓝玉性格有点居功自傲但朱标还是可以镇住他的,因此朱元璋也想着留下蓝玉辅佐朱标。

  但是世事往往就不能如人意,朱标年纪轻轻却突然暴病生亡,而朱元璋选择了年幼的皇孙朱允炆作为接班人,很显然骄傲自大的蓝玉是朱允炆驾驭不了的,所以朱元璋才选择杀掉这最后的一位极具军事才能的武将蓝玉。

4

洪武二十年九月,明太祖派遣永昌侯蓝玉为大将军率军进攻北元,蓝玉不负众望与次年四月歼灭元军主力,捕获皇宫贵族,女眷等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军士男女共七万余口,马牛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这一战本该是蓝玉升官发财,名声显赫的好机会,但蓝玉的一个做法,却为他以后的命运留下隐患。

攻打北元胜利之后,数千个元朝皇室之人都成了俘虏,其中不乏美貌动人的妃子。在这些战俘中,一位元妃姿容出众,貌美如花,蓝玉虽驰骋战场,但却为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儿,看见如此娇艳的女子,一时之间竟玷污了这位元妃。这个妃子也是个有气节的女子,深感自己的无力,只能用死来反抗。而蓝玉的这个做法却引得朱元璋很是不满。

朱元璋本就是底层出身,自然知道民心的重要性,再者自古以来便是得民心得得天下,元朝虽败,但善待元朝皇室却可以适当收拢,也好让天下百姓看到自己的大度。再者,当时的明朝并没有一统天下,还有很多敌对势力,蓝玉的做法无意是给敌人把柄,和朱元璋的理念背道而驰。

这虽然罪不至死,但慢慢积攒下来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至于后来,为什么朱元璋会以残忍的手段杀害蓝玉,其实还有其他的原因。

一,蓝玉恃宠而骄,功高盖主,不知收敛。

侮辱元朝妃子只是他众多恶行中的其中一个罢了,除此之外蓝玉还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鱼肉百姓、以权谋私、甚至意图谋反。朱元璋小时候家境贫困,有时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深知官员腐败对百姓的危害,如果放任不管,那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效仿,最终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后果。而且,蓝玉对自己的所得甚至感到理所当然,还会向朱元璋提一些无理的要求。

有一次,朱元璋给太子朱标选老师,他准备把这个差事交给蓝玉,可谁知人家不知足,居然还想要当太师,但朝廷当时人才稀缺,朱元璋就允了他,不过心里却已经对他很是忌惮了。

二,蓝玉是明朝开国大臣常遇春的小舅子,后来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蓝玉也就因此和太子搭上了线,后因为在洪武二十一年出兵北征大获全胜,名声大噪,官至梁国公,一时之间被朱元璋看重。

但蓝玉作为太子朱标门下的人,对朱标非常忠诚,朱标在世时还可以管制他,可朱标却英年早逝,而这时的蓝玉就显得有点多余。蓝玉对朱标忠诚是可以肯定的,但对待朱允炆就不可知了,毕竟他不是常遇春女儿的儿子,也就代表和蓝玉没有血缘关系。再者,朱允炆性格有点软弱,要想压制蓝玉会有点困难,所以,为了防止蓝玉在他去世之后为难下一任君主朱允炆,朱元璋就提前帮孙子铲除异己,为朱允炆铺路。

三,蓝玉案牵扯的达官显贵太多了,将蓝玉以残忍的方式杀害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据相关的史料记载,蓝玉案大概有一万五左右的人被杀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就连满朝文武百官再加上地方官员都没有如此多的人数,而他们都因为朱元璋的一句话被杀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震慑其他官员的作用,蓝玉是国家重臣,立功无数,但再怎样,都是皇上的臣子,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朱元璋杀害蓝玉,不仅是因为蓝玉个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威胁到了皇权,不利于明朝持续发展。

5

大将军蓝玉之所以被朱元璋剥皮充草,并被拿到各地“巡回展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犯了忌讳。

官场之上,什么东西最忌讳?有一条是绝对不能碰触的底线,一旦碰了,轻则丢官,重则丢命。这条底线就是:绝对不能越位!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早期时候跟着常遇春、傅友德这些老将们混,当个学习打仗的实习生。大明建国之后,蓝玉开始出人头地,不断建立战功,尤其是捕鱼儿海一战,几乎将北元一网打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梁国公。

不过,这个时候蓝玉开始飘了,迅速的升迁让他迷失了自我,于是他开始在言语和行动上“越位”了。

就在捕鱼儿海那一仗,蓝玉南返时,晚上大军到了喜峰关,他让守城的明军开门,但因为过了开门时间被守城将领拒绝。于是蓝玉就命令手下毁关入城,守城将领不敢当面争执,就写了封信向朱元璋告了一状。

这次班师回朝,蓝玉还犯下一桩流氓罪。

当时在蓝玉军中,有一个捕鱼儿海之战时俘获的北元太子妃,也不晓得是蓝玉喝醉酒了还是太子妃长得不赖,他竟然趁机调戏侮辱了元太子妃!元太子妃也是个有个脾气的,竟然当晚就自尽了。

两件事加在一块,惹得朱元璋很不高兴,但念在蓝玉军功的份上,也只是本着教育为主的套路,将原本定下封给蓝玉的“梁国公”爵位,改成了“凉国公”。

按说蓝玉若是有足够的敏感度,应该看得出这“梁”跟“凉”之间的区别,当中可是藏着朱元璋对他诸多的不满啊!聪明人该从此夹着尾巴做人吧,但蓝玉丝毫没有收敛。

朱元璋为奖励蓝玉,封他做太子太傅,按说这官不小了,但蓝玉不满意也就算了,他竟然还经常挂在嘴边,私下里和人说:“凭我的功劳,难道不能做太师吗?”

这是明摆着挑战朱元璋的权威啊!蓝玉在官场上的不成熟,由此可见一斑。更让朱元璋忌惮的是,蓝玉有意无意间搞的培植私人势力活动。

蓝玉得势以后,豢养了很多家奴,并把其中很多人认成了义子,据说他的干儿子数量比朱元璋还多。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乡里,惹了很多麻烦。

点点滴滴积累起来,这个时候朱元璋给蓝玉的小本本上已经记得密密麻麻了,对这个人朱元璋不止没有好感,只怕已经恨得牙痒痒了,因为蓝玉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为人臣子的底线。

但即使如此,朱元璋还是不想杀蓝玉,为啥呢?因为蓝玉是死忠于太子朱标的,蓝玉的外甥女就嫁给了朱标,一直死心塌地拥护朱标。曾有一次蓝玉对朱标说,“我看燕王的府中有紫气升腾,可能会对你的皇位不利啊。”朱标听了不置可否,蓝玉也没有因此获罪。

要知道朱标和朱棣可是兄弟关系啊,蓝玉如此明目张胆的挑拨两兄弟的感情,放在别人身上可能立刻就是杀身之祸,但蓝玉随随便便就说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后果,可见他对朱标何等忠心,朱标对他何等信任。

朱元璋忍住不去动蓝玉,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给朱标留一个雄厚的班底,文臣有方孝孺,武将有蓝玉,可保大明江山无虞。但是,一件事情的意外发生,却打乱了朱元璋的如意算盘,那就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意外染病身亡。

朱标的死让朱元璋悲痛万分,在众位大臣的劝说下,他决定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个时候,朱元璋回过头来再看蓝玉,味道就变了。

朱标活着,蓝玉会俯首听命,尽心尽力辅佐朱标,不会也不敢谋反。但如果是朱允炆即位就大不相同了,朱允炆年纪小,资历浅,蓝玉这种飞扬跋扈的性格能服朱允炆?

终于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给蓝玉安了个谋反的罪名,抄家,诛三族,受此牵连而被杀的有一万五千多人,这就是明初著名的“蓝玉党案”。

蓝玉作为首犯,被剥皮,里面填上稻草,传示九关进行“巡回展览”,之后就挂在城门上示众。最后还是蓝玉的女婿朱椿到朱元璋那里求情,请求把老丈人的皮囊带回家中。据说二百多年后,张献忠攻破蜀王府还找到了蓝玉的人皮。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对蓝玉执行剥皮这样残酷的处决方式,我想应该是因为朱元璋忍蓝玉忍了太久了,但碍于要为朱标留下个人才就没有动手,但心中的恶气却没有发作出来,时间越长,恨意越深。

朱标死后,朱元璋终于没有了留下蓝玉的理由,可以随心所欲的出这口恶气了,所以才会采用最狠的方式进行报复。

蓝玉的死,终究还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蓝玉的才能是卓越的,但在更加复杂的官场上,蓝玉却懂得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反而飞扬跋扈,处处“越位”,碰上朱元璋这样心狠手辣的领导,蓝玉的下场也就注定了!

6

蓝玉,是常玉春妻子的弟弟,很有胆略,勇猛过人,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永昌候,后改为凉国公!后来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剥皮实草而死!

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还是被朱元璋处以极刑呢?



功高震主,居功自傲!

蓝玉一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确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肯磨灭的功劳。

但是也是因为蓝玉的功劳,让蓝玉的地位越来越高,高到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怕自己死去蓝玉会做出不法的事,而没有人能制的住他!

同时地位越来越高的蓝玉,因为朱元璋对他礼遇有加,所以蓝玉开始飞扬跋扈,并且私自养了很多的义子,之后更加利用自己的权力强占民田。

并且有一次蓝玉带兵班师而回,但是守关的人没有及时给他开门,蓝玉就破门而入,强行入入关,这让朱元璋很不开心。朱元璋也开始厌烦蓝玉!



和燕王朱棣不和!

蓝玉是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夫人的弟弟,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所以蓝玉就是太子妃的舅舅,是太子朱标一方的!

但是当时的朱棣却野心勃勃,因为蓝玉是支持太子的,为了遏制朱棣,所以就和燕王朱棣不和!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肯定要高于蓝玉!



蓝玉太强,皇孙朱允文太幼!

本来朱标在世的时候,朱元璋给朱标准备了很多的武人名将功臣,以便于朱标到时可以更好的处理朝政。

但是太子朱标过早的死去,而皇太孙朱允文又太年轻和仁弱。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皇孙朱允文登基为帝后,不能震的住这些功臣大臣!

所以为了给朱允文扫清道路,朱元璋于是就以各种原因对开国功臣进行屠杀,蓝玉当然也在屠杀清理之中!



由于这些原因,后来蓝玉被人告发谋反,朱元璋于是把蓝玉抓进大牢,最后蓝玉被剥皮实草而死,同时被抄家和灭三族。并且因此案受牵连而被杀的有一万多人,被称为“蓝玉案”!

7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蓝玉之死,既有自身的原因,比如他恃宠而骄,侮辱元妃致使其自尽,霸占民田,恐吓御史,屡次挑战朱元璋的底线,简直就是在作死。但是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朱标死后,朱元璋为朱标打造的超级武人班底就没用了,为了孙子能够稳坐皇位,不得不杀掉蓝玉等武将。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一开始蓝玉也是投在了常遇春帐下,作战勇敢,履立战功。常遇春也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自己的这位小舅子,所以蓝玉也屡次升迁,后来任大都督府佥事(正二品)

虽然蓝玉很厉害,但是和那些个开国大将相比,蓝玉还是略显稚嫩,毕竟当时有徐达常遇春等牛人,基本上蓝玉出征都是跟随他们。

洪武四年,蓝玉很傅友得出征四川,攻克锦里(今天的成都)。

洪武五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中,蓝玉是中路军徐达的先锋官。

洪武七年之后,蓝玉经常开始独自领兵平定四方。后来还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赐予世袭爵位的凭证。

蓝玉最出名的战例,还是独自领兵大破北元于捕鱼儿海那次,此战蓝玉俘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仅元主和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并且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从此北元一蹶不振。

但是随着蓝玉战功越来越多,蓝玉也开始变得骄横起来。蓝玉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直接把御史赶走。蓝玉北征南归时,夜里到达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迎接,蓝玉便纵兵毁关。

蓝玉在大破北元后,朱元璋本来想封他为梁国公,可是蓝玉侮辱元妃致使元妃自尽,朱元璋为了警告蓝玉,就改封他为凉国公,并且命人将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凭证上。但是蓝玉一样我行我素,蓝玉西征返回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愿位居冯胜和傅友得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慢慢的朱元璋越来越讨厌他。

朱元璋虽然讨厌蓝玉,但是这时候朱元璋应该没对蓝玉起杀心,之所以没有起杀心,还是因为朱标的原因。

太子朱标的妃子是常遇春的女儿,所以蓝玉是朱标太子妃的舅舅,蓝玉和太子朱标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实足的太子党。朱元璋留着蓝玉,目的就是为了朱标继位后,可以有这个超级武将帮儿子打江山,抵御北元。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公元1392年,朱标竟然英年早逝,朱元璋很是伤心,毕竟培养多年的接班人说挂就挂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决定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孙子朱允文,而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年轻的朱允文根本控制不了这些个骄兵悍将,最主要的是蓝玉和朱允文没有任何关系(朱允文的母亲不是蓝玉的外甥女),所以既然这些骄兵悍将是未来皇帝的隐患,就让我朱元璋先把他们拔除吧!随后明朝初期的大案,“蓝玉案”爆发了。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后来又牵连出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谋反,并且他们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然后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这些骄兵悍将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后来又牵连出很多人,一共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蓝玉的女儿因为是蜀王朱椿的王妃而幸免于难,蓝玉被剥皮后,蜀王求得蓝玉的人皮,用来祭奠。

关于蓝玉的案子,其实是有很多疑点的,要说蓝玉居功自傲,有不法的行为,这倒是事实。但是要说蓝玉谋反,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蓝玉案发生的时间是在太子朱标去世的一年后,所以蓝玉的悲剧确实是因为朱标早死造成的,也就是说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

蓝玉案之后开国武将基本屠戮殆尽,所以后来朱允文消藩时,朱棣造反了,但是朱允文却无将可以用,只能起用年老的耿炳文。后来又起用纨绔子弟李景陇,最后导致一败涂地。

综上所述,蓝玉的悲剧,其次要因素是因为自己的咎由自取,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朱标的去世。

8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有勇有谋,骁勇善战,为明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蓝玉率领部队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从而名动天下,建国后他被封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为由发动臭名昭著的“蓝玉案”,命人将蓝玉的整张人皮活剥下来,死状不可谓不恐怖,受到牵连被杀者高达一万五千多人,实乃“流血千里”。

那么问题来了——蓝玉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明知诛杀这样的功臣会落得千古骂名,可他为何仍是将蓝玉剥皮了呢?

笔者认为,朱元璋杀蓝玉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得胜而归时暴力闯关

当初蓝玉率领大军北征南返时,在一个名叫喜峰关的地方受到阻挠。因为那天刚好是晚上,守城的将领并不能一眼分清来人是敌是友,所以他们要求蓝玉大部队停下来接受检查。

可蓝玉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北征大胜而归,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理应享受特权,但守城将领迟迟不开关,于是急不可耐的蓝玉直接命令部队攻城毁关,以暴力手段强行过关

本来守城将领也是按照规矩办事,而蓝玉这么一闹就让他面子上挂不住了,可人家手握大军自己也不好当众翻脸,于是他憋着一肚子火向朱元璋写信添油加醋地说明了这件事情。

收到信件后朱元璋也很生气,认为蓝玉的做法太过无视国法,只是由于蓝玉新立战功不好发作,便将这件事默默记在心里,这为蓝玉之死埋下祸根。

二、北上破元时侮辱王妃

前面我们也说到,蓝玉最大的功绩当属北上破元,但是在击破北元以后,蓝玉一点也没有身为将领的自觉,反而是在当天夜里直接侮辱了北元王妃,这丢脸都丢到别的国家去了。

虽然将领在外作战往往会长时间忍受生理需要带来的折磨,可为了军队的战斗力与名声,历朝历代都会规定不能对俘获的敌军女人动用强迫手段,朱元璋也不例外,而蓝玉戏妃的做法无疑是在狠狠打朱元璋的脸,这让他如何能不生气?

所以在册封蓝玉的时候,朱元璋故意将“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并且命人把过失也刻出来交给蓝玉,让他明白自己的用意,可蓝玉对此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目无王法,这让朱元璋对他的不满越来越大。

三、论功行赏时“无耻”要官

蓝玉对于明朝的贡献朱元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在论功行赏时也没有亏待他,西征归来以后朱元璋直接将他封为太子太傅。

这个官职在整个明朝廷当中也不算低了,只是蓝玉依旧不满意,并且对于位居宋、颍两公之下非常的不服气,所以那一天上朝他直接对朱元璋大吐苦水说:“难道我不能胜任太师一职吗?”

蓝玉这样的做法不但彰显出自己的贪得无厌,更是变相暗示朱元璋论功行赏不公平,试问朱元璋能对这样的人有好印象吗?

四、功成名就时大量养奴

由于蓝玉立下的战功越来越多,他享受到待遇也越来越好,比如分得了大量的田地。势力大起来后仅仅靠自己一个人是管理不过来的,所以蓝玉收养了许多庄奴与义子,让他们为自己看管这些财产。

可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有人就将蓝玉大量养奴的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其实朱元璋对于蓝玉养奴这件事本来不是很在意,毕竟那么多家产也要有人打理,只是蓝玉养奴没有一点尺度,越养越多,这让朱元璋如何不猜疑?和平年代你手下聚集那么多人是想谋反吗?朱元璋怕了也开始有所防范,就这样,他对蓝玉的容忍越来越低。

五、铺好后路时太子病逝

太子朱标病逝成为蓝玉被杀的直接导火索。

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是无比看重的,或许这是因为马皇后的缘故,所以打小朱标就被朱元璋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并且还让他与自己的开国大臣朝夕相处互相熟络,为日后上位铺好后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朱标不幸病逝,这使得朱元璋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无奈之下他只能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

虽说朱允炆虽是朱标的儿子,但他的母亲是吕氏,与蓝玉没有任何可以联系的纽带,蓝玉身为开国大臣资历颇深,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他尚且敢目无王法肆意妄为,而朱允炆年龄太小又没有自己那样的魄力,朱元璋担心他压不住蓝玉,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蓝玉给办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总而言之,蓝玉被残忍剥皮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就是他自恃立下赫赫战功便目中无人,屡次挑衅朱元璋的底线;外因就是朱元璋这个人善于猜忌,几乎任何大臣在他眼中都有造反的可能,所以明朝开国三十六功臣,最后只有三个善终。

乃身邀宠眷,志满气溢,既不能急流勇退,复不能恭让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颈就戮。明虽负德,蓝亦辜恩。”清朝历史学家蔡东藩这一段话或许就是蓝玉最真实的写照,蓝玉被杀,朱元璋有错他自己也不对,只能说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9

苍茫大地来带您分析一下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

蓝玉是常遇春的舅子,他可谓成也姐夫,败也姐夫。不得不从蓝玉姐夫常遇春说起。常遇春跟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他是为战争而生的狂人,至正十年,朱重八攻克和州时才入伙,一入伙就毛遂自荐,对朱重八说:我到这里是当先锋的,请给我挂上先锋印吧!朱重八大怒:我队伍中难民多着哩!我管你吃饱饭就已照顾你啦,怎么可能挂先锋印?可常遇春很快崭露头角,在攻打采石战役中,元军在岸边列阵,朱重八的水军无法靠近,正巧常遇春乘船经过,重八两眼放光:小子,你不是要当先锋吗?快上啊!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矛,常遇春一个撑杆跳,连杀元军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朱元璋亲授他先锋官职位。常遇春善长骑兵突破,采点精确,能冷静判断战场形势,武艺精通,评书巜明英烈》中把他说成武状元,常遇春屡立战功,他是重八璀璨的名将长廊中排名仅次于排名老大徐达的骠悍角色。他性格上劫有严重缺陷:无组织、无纪律,酷爱杀俘。至正十九年(1359年),常遇春攻克池州,陈友谅派兵来夺,徐达常遇春在九华山设伏,俘敌三千人。先锋愣爷常遇春对元帅徐达说我要杀掉他们,徐达不允,并表示要上报朱重八,没想到常横爷竟私自将三千人活埋了,仅放了几个去找陈友谅报信!这样放肆直接招来了陈友谅这只恶狼的疯狂报复,大军直逼应天,使得朱元璋在没有准备好拳击套就和陈友谅上了擂台!蓝玉是跟着这位师父兼姐夫成长起来的,在灭元战役中立下不世之功,作战风格、性格极像常遇春!这成就了蓝玉的盖世之功,也最终丧送了蓝玉的性命!

洪武五年,朱皇帝召集十五万大军,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五万人分三路出兵。朱皇帝与三个元帅面授机宜:徐达主攻;李文忠辅攻,率右路大军,出居庸关经应昌接近和林,在徐达主攻时,合击元军;冯胜佯攻。徐达选蓝玉为先锋,冯胜选傅友德为先锋。结果元朝名将王保保诱敌深入,与元将贺宗哲在岭北山区伏击徐达,徐达死伤万人,王保保想乘势围歼徐达,但徐达大将风度,将军队从容撤出,修建堡垒,挡住敌军数十次进攻,先锋蓝玉骠悍至极,多次成功掩护大军撤退,尽显名将潜质。李文忠在追击过程中,也遇到元将哈喇章伏击,文忠尽显名将风流,在劣势情况下打垮元军,歼敌万余,明军也死伤惨重,文忠没完没了,一路追击,元军布决战阵,文忠没有冒然进攻,后因缺粮班师。西路先锋傅友德率五千人,屡立战功,在二胜后,冯胜将主力交付傅友德,老傅连胜七仗,打得元军屁滚尿流。但大明第一代名将未能歼灭北元。

元璋在1380年、1381年两次讨元,虽胜仍未能全歼,元军转入游击战,明初的名将们也凋零得差不多了。洪武二十年,蓝玉任右副将军、傅友德为左副将军随主帅宋国公冯胜出征大元,第一个对手是拥兵二十万的元太尉纳哈出。蓝玉连夜奔袭,乘敌军城门大开、埋锅做饭时,袭占庆州、杀平章果来。冯胜与蓝玉合兵,后招降纳哈出。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蓝玉率十五万大军讨元,元璋送行,下令: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明军深入荒漠,想完成对北元致命一击,当大军到过捕鱼儿海时,猎物出现了。北元老脱古思帖木儿正和大臣们欢宴。他认为此地处茫茫大漠,蓝玉军乏水草,不能深入,暂且在此养精蓄锐,等蓝玉大军粮尽水绝时,再反守为攻。蓝玉完成了对元军的全面包围,短兵突击,脱古思帖木儿只带走长子天保奴、丞相失烈门,捕鱼儿海战役完胜,彻底歼灭北元武装力量,俘次王子地保奴、太子妃并公主内眷一百余人、王公贵族三千余人、士兵七万余人、牛羊十余万头,玉玺一枚。朱元璋对满朝文武赞蓝玉:蓝玉是我的仲卿、药师啊!(仲卿、药师分别是汉、唐名将卫青、李靖!)

蓝王功高盖世,飞扬跋扈,却不知道像汤和一样低调做人。

汤和是元璋的造反介绍人,元璋刚当兵时,汤和已是千总(上校团长),可他总是让元璋走在前面,自己跟从像个马弁。大明开国后,汤和立马交出兵权,尾巴夹紧得不要不要,他是洪武朝侥幸逃脱重八魔掌的个位数开国功臣之一。

蓝玉在扫元班师时,严重违反朱老大的民族政策,“私元主妃,妃惭自尽死”。蓝玉打了胜仗,自以为没有哪顶磨子能治他啦,胆子忒大了,未经朱老大的允许(估计朱老大也不会允许),私自品尝了元主老婆的味道,元妃是个刚烈女子,感觉对不起元主,自杀啦。你再对照一下唐大将李靖率三千人突袭灭了突厥,将已做了王妃的前隋皇帝杨广皇后萧娘娘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李世民,后李老大见萧娘娘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资源不浪费,浪费是犯罪,何况世民和杨广本是亲戚,肥水不流外人田,收入宫中,品尝数年。你看李大将军多有组织纪律性,你蓝玉竟敢私睡元主妃,破坏民族政策不说,想当皇上不成?

蓝玉回到喜峰关口,已是黑夜,守关将领休息了,听到蓝大将军来了立刻叫开门,蓝玉竟命令士卒攻击关卡,打破城墙强行闯入!尽管李白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决不能忘形啊!

朱元璋农民出身,虽然现在成了明朝最大的地主,但他从不忘本,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他的小农意识是从娘胎里带出的,看自己家的长工蓝玉居然蹬鼻子上脸,立马把拟封蓝玉的梁国公改封为凉国公,你小子敢和我老大耍横,一边凉快去吧!

蓝玉这小子和姐夫一个德性,下定决心将”浑“字进行到底,手伸得太长,竟然不经朱老大允许,在军队中任命自己的亲信官员,培植自己的势力,这是嫌自己命长的节奏啊!

朱元璋破例给了他太子太保(从一品)的官衔,要知道扪门的朱老八对蓝玉已相当大方啦,可这个浑小子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喊:我不堪太师耶?敢去捋朱老大的虎须,不怕死吗?

蓝玉和太子朱标是亲戚,朱标的丈人是常遇春,明白了吗?蓝玉把对恩师大姐夫的爱转移到朱标身上,蓝玉在讨平纳哈出班师后,对太子朱标说:燕王朱棣迟早要反,他有天子气象,你要小心。朱标闲聊时告诉四弟,朱棣恨之入骨,找父亲告御状。客观地说,太子朱标如不死,向朱元璋求情,可能朱元璋会为朱标留一大将,先把蓝玉晾一晾,再由朱标登基后启复,如对方孝孺的处置。朱元璋在空印案中杀了乃父方克勤,方孝孺的老师是宋濂,老师在朝为官,洪武十五年、二十五年,地方官两次向老大举荐孝孺,但未得到任用。朱元璋临死前把方孝孺推荐给了太孙朱允炆。可惜镇得住文武百官的朱标死啦!蓝玉的救星没了!

朱元璋在朱标死后,被迫选定年青的太孙朱允炆,怕开国元勋们凭着文韬武略,夺走了朱老八一生辛勤耕耘换来的朱家一亩三分地!朱元璋曾和太子朱标有段著名的对话,一次老大又要杀大批功臣,朱标谏道:陛下杀人太多,恐伤和气。朱老大叫人找来遍布荆棘的木棒让儿子去捡,儿子未动。朱地主冷眼相向: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刺。

于是蓝玉被诬造反,被灭族,借蓝玉案一共杀一万五千人,一个公爵、两个伯爵,各级官员……把洪武年间幸存的功臣宿将几乎杀光。

到朱棣造反时,几无大将去统兵。蓝玉若在,借朱棣十个胆子也不敢造次!

望斧正!




10

问题的意思应该是: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用剥皮充草这样的酷刑来对待功臣蓝玉,即使他真有谋反之心,把他斩首示众就行了,何必这么狠?

事实上,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解释来看,他对待蓝玉已经算是轻判的了,因为大明律中规定,谋反罪一般都是要株连九族,首恶者甚至要凌迟剁成肉酱的。但朱元璋考虑到蓝玉是儿女亲家(蓝玉女儿是朱元璋儿子蜀王的正妃),决意宽大处理,改凌迟为剥皮,算是留了个全尸,也没有追究其家人的罪责(后面蓝玉的皮被保存在了四川蜀王府中,就是由蓝玉女儿——蜀王妃所请求的)

因蓝玉案而被牵扯进来的官员,则大多采取凌迟极刑,不准收殓,死后尸骨不全。这样看来,似乎朱元璋还算是给了蓝玉一点面子,毕竟蓝玉可是要谋反呢,朱元璋这样做也是仁至义尽了吧!



那到底蓝玉有没有谋反?

朱元璋给蓝玉定的了三条罪状:骄横跋扈,和元朝妃子苟且;目无法纪,广收党羽和义子;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这三条罪状,前两条应该是确有其事,但都不至于兴起大狱,最重要的第三条;蓝玉谋反。

我认为这第三条的证据就和朱元璋攀南宋朱熹高枝一样不可信,而且漏洞百出。朱元璋是个狠人,他不止对手下狠,对自己人也狠,比如他的女婿欧阳伦,妻子是马皇后所生的安庆公主,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极深,他对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可当御史状告欧阳伦纵容家奴、贩卖私茶时,朱元璋也是毫不犹豫,把欧阳伦捉起来就杀,让自己的女儿做了寡妇。

又如朱元璋长女临安公主,丈夫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后李善长被卷入胡惟庸谋反案,全家七十余口被杀,李祺因为是驸马而免死,但也和临安公主一起被赶出了南京,潦倒一生。对自己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功高震主的功臣和百姓。



在朱元璋的刑法大典——《大诰》之中,处处可见全家流放、抄家灭族、枭首示众、断手断脚、凌迟处死等记录。朱元璋为了反贪,规定了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处于剥皮实草之刑。这还算是有个底线的,到了后来就连“六十两”的底线都取消了,下令不论官位多高、贪污轻重,一律斩首。

朱元璋到了晚年,由于马皇后和长子朱标先后去世,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陷入癫狂的状态了,而蓝玉恰好就撞到了这临近爆炸边缘的枪口上。尤其是蓝玉那眼高于顶的性格和无人可及的能力,更是让朱元璋感到厌恶和忌惮,蓝玉之死,是他咎由自取,因为不懂急流勇退,也是朱元璋兔死狗烹,过河拆桥的凉薄天性使然。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