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1944年底的大环境,希特勒还有牌可以打吗,比如维持现状?

1944年底的大环境,希特勒还有牌可以打吗,比如维持现状?

2020-09-07 09:03阅读(96)

1944年底的大环境,希特勒还有牌可以打吗,比如维持现状?:我是鹏正!我来回答!1944年希特勒还能不能维持现状或者是还有牌可打吗?1944年希特勒德国已经败局已

1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

1944年希特勒还能不能维持现状或者是还有牌可打吗?1944年希特勒德国已经败局已定,只是时间问题,首先咱不管美国或者是西线战场,咱就说苏德战争德国也是迟早完败,首先1944年德国东线大溃逃,德国在东线完全没有了抵抗能力和进攻能力,能够防守,就已经很不错,战争打到1944年根本就不可能停止又或者是反攻,在德国境内已经完全是百业凋零,被红军炸完,被盟军炸,已经完全是处于被动状态。

如果说德国能往前倒腾几年吗?德国还真说不准就胜利了。比如在德国闪击法国之后,安安心心的和“英国”以及“苏联”划国而治,这是德国最有可能接近胜利的时候。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在和英国僵持阶段的时期马上又闪击苏联,从这里开始德国战局失败就早已注定。虽然此时美军没有加入战斗,但是随后几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等地就陷入了鏖战,德国引以为傲的“闪击作战”在苏联广袤的领土上完全发挥不出作用。

而且由于战争进程越来越久远,导致双方国家的民族矛盾越来越重,众所周知在苏德战场上德国军人和苏联军人都是下死手的,战俘也是十不存一,毫无人性可言,这点东线战场和西线是没法比的,再加上1943年以后,希姆莱颁布“焦土政策”让战争的车轮更是停不下来。所以只能一决胜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1944年的德国完全没有能力保障自己的政权,唯一能做的只有誓死抵抗,国家能活一天是一天。

2

1944年底,盟军已经确立了最终的胜利,希特勒带领下的纳粹帝国已经岌岌可危,绝无可能再维持现状。

其实,从1942年开始,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随着1943年的来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在各大战场都开始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反攻,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日益成熟。

1944年6月6日,3个盟军空降师在德国防线背后着陆,随后5个师的部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的滩头强行登陆。

看看当时的军力对比,就明白在西线德军所处的形式多么严峻了。

“D”日作战计划开始,盟军投入了的装备和人员数量为:1200艘战舰、1万架飞机、4126艘登陆艇、804艘运输舰、数以百计的坦克和15.6万名官兵(7.3万名美军,8.3万名英国和加拿大军)。这还仅仅是初期的数量,到了7月24日,诺曼底登陆将近尾声,盟军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骇人的规模。据史料记载,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13700多架战机。战斗机如同飞蝗在欧洲上空进行盘旋,完全掌握了第二战场的主动权。

在强大攻势之下,很快就站稳脚跟的盟军,开始大举向欧洲内陆进攻。到了8月份,法国巴黎被光复。标志着第二战场的全面开启。”霸王计划”对德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虽然在歼敌人树上并不是非常可观,但是却将德国军队压缩进了德国境内,并在欧洲战场和苏联相互策应,使得德军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此后,稍事休整的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稳步推进,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盟军已经相继解放了法国、比利时等国个国家。并准备攻入德国本土。

与此同时,在整个1944年,苏联对德军发动了将近10次的大型战役,这些战役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东线战场,苏军已经占据了牢固的优势。

特别是苏军在1944年9月发动了一轮大的进攻,战斗打到了11月,彻底解放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地区,近百万苏军3000多辆坦克和17万门火炮冲向东欧,很快南斯拉夫也被解放,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被全歼。

也就是说,到了1944年底,盟军和苏联红军已经基本会师在了德国的东西两侧。接下来,就要展开雷霆一击,攻入纳粹军团的核心部位——柏林。在这种情况之下,希特勒绝无维持现状的可能。即使他有这种想法,盟军和苏联红军也不可能给予他这个机会。

3

从1944年大环境来说世界发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 盟军无论从兵力武器后勤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德军败局已成定局,灭亡是迟早的事。东线战场:苏军经过1944年连接10次的大反攻,彻底瓦解了东线的德军力量,开始经营和控制东欧地区。苏军在1944年9月发动了一轮大的进攻,战斗打到了11月,彻底解放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地区,近百万苏军3000多辆坦克和17万门火炮冲向东欧,很快南斯拉夫也被解放,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被全歼。

这段时间的很多苏军攻势都持续到了来年,总体来说东线德军已经失去了几乎全部的势力范围,只剩下本土可以继续顽抗。而且希特勒的盟友匈牙利在1944年的12月21日建立了反法西斯的左翼政党临时政府,配合苏军与萨洛希的法西斯团体“箭十字团”对抗,在12月28日时,临时政府与苏军开始进攻布达佩斯,德国军队与苏联在此展开了拉锯战。

布达佩斯之战成为二战中与柏林齐名的围城战,这场战斗打到1945年的2月才结束。匈牙利平民死伤76000人,苏军死伤30万人,德国国防军、党卫军等等最终突围出去一部分,有7万人被歼灭,整场大战夺走了60万人的生命。德国盟友保加利亚在1944年9月5日被苏联宣战,随即保加利亚国内发生骚乱,反法西斯群众发动了起义,将议会解散,废除了法西斯宪法并建立了“人民法庭”,同时没收了大量对德国输血的企业,元旦时保加利亚正在轰轰烈烈的改组生产和解放工人阶级。

这个时候的保加利亚人在苏军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新部队“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然后跟随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出发,开始了解放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战役,1944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下半年的大反攻,各地解放军和有队员收拢了足足40万人的大军,还拥有坦克等重武器。铁托在联系了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和苏联后,通过协议三方共同发动了对德军的攻势,10月份时苏军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会师于摩拉瓦河谷,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此时一直到来年3月,德军开始从巴尔干半岛全线撤军。至此东线德军面对苏联将近300万的大军压境没有一丝反击机会,只能退守本土,兵力武器的严重不足决定了德军再接下来1945年的战斗中不可能阻挡苏军攻入德军本土。

西线战场:1944年6月初盟军在诺曼底海滩成功登陆后,纳粹德国就一直处于腹背受敌中,此时的希特勒已不可能为其错误的战略指挥做出任何有实质性意义的纠正,在险些令其丧命的“7·20炸弹事件”后,他的脾气和耐心日益对前线形势产生着直接的负面作用,弥漫在德军内部的消极情绪更加速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崩溃的速度。

希特勒不愿意接受失败成定局的事实,为了扭转败局,他仍在调集一切有可能的人力物力做垂死挣扎。1944年初秋希特勒终于看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东线苏军的全面反攻,德军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再继续无谓抵抗下去只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大量宝贵战争物资的浪费。

不过,而此时西线正集结在法国境内的盟军则还存在诸多“漏洞”。首先盟军自从诺曼底登陆以后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大大超前”,这使得多数部队被补给问题所困扰;其次以美军为主的盟军部队对西欧的气候、地理以及战争氛围都还缺少“感性”的认识,德军在西线的节节败退更让天性乐观的美国大兵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在1944年8月,包括艾森豪威尔在内的盟军高层领导都一致认为圣诞节前就可结束欧洲战事,这种轻敌的态度与东线经历过“死亡考验”的苏军部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次,德军若调集东线精锐兵力与西线守卫部队结合,在机械化地面部队上的兵力优势并不逊色于盟军,希特勒曾对有“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说:“我们对盟军的战斗是在做一道 “1-1=? ”的算术题,最坏的结果也是同归于尽化为零,而对斯大林的战斗就不可能如此势均力敌!”

希特勒这种“弃东保西”的战略构思在当时的形势下产生实在是情有可原。尽管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大部分将领都觉得元首的意见太过冒险和投机,但发动一次钳制盟军攻势并作为反攻阵地的战役蓝图已在希特勒脑海中形成,这也成为德军能否扭转战局的最后希望。

希特勒为了打赢这场生死攸关的 “莱茵河卫兵”反击战,首先起用了在诺曼底登陆战后一度销声匿迹的冯?龙德施泰特将军,并将隆美尔在北非战场的第一助手韦斯特法尔“配置”为西线战场的军事参谋长。但是这两位“科班”出身的军事专家在获悉希特勒的反攻意图后都持反对态度并在备战中消极应付。1个月后,德军在阿登的反击被盟军击退,所有进攻部队全部被赶回到反击前的出发阵地上。至此德军失去了最后的反击力量,再也无法组织兵力阻止盟军向德国本土推进。 意大利方面:1943年盟军通过西西里岛战役攻入了意大利的本土,德军为防止盟军从背后攻入本土,部署了大量兵力。所以说1944年,德军的形式面临3线作战。而阿登反击战消耗了德军最后的预备兵力,保持现状不可能。

4

1944年的德国已经不是五年前意气风发的那个德国了,面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德国也显得无力支撑,因为对手过于强大因此希特勒已经无力回天,能做的也就是等待战争的结束。

诺曼底登陆的实施加快了德军失败的步伐

1944年的夏天美英联军在法国的诺曼底实施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共有三百万盟军在此登陆。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德军已经组建不起更强大的兵团与之对抗,因为德军防守的重点在西线,西线和苏联对峙的德军有179个师兵力在200万以上,而防守东线的德军只有60个师也就是80万人。

美英和加拿大联军先期就准备了100万人,总兵力为288万人实力远在德军之上,加上美军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依靠强大的海空军对德军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虽然德军依靠着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但盟军的实力过于强大在抵抗了两个月后巴黎被盟军解放,西线防御体系崩塌。

东线的苏联进展顺利全境基本解放

1944年底苏军基本肃清了国内的残余德军,为了进一步打击东线德军,苏联集中了22个集团军共计兵力220万人实施了解放波兰的战役。由于西线吃紧德军从东线抽调了大量的军队,因此德军的实力严重受损,面对苏联的强势进攻德军只能是被动的防守。

两线作战的德军已经是穷途末路,随着波兰的解放德国战败已经成为定局。没有预备部队没有机动部队的德军只能来回抽调部队运动于西线和东线之间,而西线的盟军已经可以非常从容的消灭当面的德军集团军。

面对德军的狼狈苏军也是修建起强大的防御工事和德军玩起了消耗战,但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消耗的实力,随着苏军进入奥地利和匈牙利,德军就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总结

德国单打苏联或者单打美国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苏联有庞大的国土可以打持久战,而德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拿美国办法不多。但是德国选择了一挑二那么就是必败无疑了,毕竟战斗民族和山姆大叔都不是好惹的,历史也证实了两个国家的强大,而希特勒失败是不能挽回的。

5

别说44年,42年都没什么机会。

东线

首先斯大林格勒打赢,然后突进高加索应该是最后的翻盘机会的,库尔斯克打赢就没什么用了,打赢的结果无非是苏军受损,放弃阵地后收缩防御,德军也无法突破。

德国工业从44年开始转移到地下,问题是最基础的电力工业和合成燃料系统太庞大(涉及到煤炭、铁路、电力、化工),不可能转移到地下,即使现在工业最发达的中美也做不到,没有能源就什么都别谈。

说白了,无论德国采取什么策略,到45年底都会变成一个工业水平和中国差不多的农业国,能不能打得过国军都难说哦。

除非德国在赶在美国之前,在44年搞出原子弹加大型导弹,把苏联、美国、英国炸瘫,否则这事一点转机都没有。

西线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站稳脚跟后,德国已经必输无疑。如果没有原子弹加导弹的组合,德国要想赢,必须在45年之前与英美媾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登陆英国,同时压制住苏联,想想德国的海空军就知道登陆英国完全是做梦。

所以就算德国陆军每获得一次战术胜利,就增加一分柏林吃原子弹的风险,要是43、44年德军在东线库尔斯克等战役打赢了,估计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埃森等等城市就要在原子弹面前颤抖了。

可以说,自从德国的猪队友小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以后,战争就已经没有转机了。

6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抱歉,我实在想不出德国有翻盘或者维持现状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1944年德国面临的形式。

当时苏联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已经开始进入对德国战略反攻阶段。面对苏联源源不断的强大军力,和先进的武器,当时东线的德军实力只能自保。也就是说,此时的德国已经干不过苏联了。

更要命的是,盟军在西线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战的成功,让德军陷入了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窘境。

此时德国不得不将东线战场上的部分兵力掉到西线来对付盟军,这样反而加快了东线的崩盘。

也就是说,在外部军事上,德国已经是必败之局。没有胜利的可能。

而德国内部也出现了分裂,民众开始不满希特勒统治,德国高层出现许多投降派,并且开始刺杀希特勒。

也就是说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决定了德国必定会灭亡。

至于维持现状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苏联和盟军已经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德国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毁灭德国。

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说不打就能不打的。德国对盟军和苏联造成了如此多的伤害,怎么可能让德国维持现状。

7

1944年底的大环境,希特勒还有牌可以打吗,比如维持现状?


1944年是二战转折的一年,德军的行动由进攻转为防守为主,而且还节节败退。直到1944年底,德军几乎全面溃败,腹背受敌。但希特勒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不仅不严密防御,还发动了一场反攻,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如果希特勒选择维持现状,积极防守,战争会出现另一个局面吗?就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二战?欧洲1944

  • 盟军

1944年的盟军,策划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登陆计划,称为“霸王行动”。盟军计划对欧洲大陆的德军发起攻势,并决定在诺曼底地区进行登陆。在6月6日,盟军在轰炸机和军舰的掩护下,对诺曼底发起了进攻,并成功登陆。随后有一百多万的部队陆陆续续进去欧洲大陆,而隆美尔的防守部队还不到盟军的一半。8月24日,盟军解放了巴黎,盟军收获了巨大的胜利。

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本次战役使得盟军的百万部队进入到欧洲大陆与德军决战,让德军在西线战场的压力扩大。

  • 苏军

1944年也是苏军全线反攻的一年,战线从北部的波罗的海地区,到南部的黑海、乌克兰地区,苏军已经吹起反攻的号角。

首先是对克里米亚半岛和乌克兰地区的反攻,战争持续到4月份,苏军全面收复失地。到了8月份,中部和北部的苏军也取得了胜利,收复了波罗的海地区,解除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相继解放,同年10月,苏军解放了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至此,东线的德军也全面溃败,转入防守状态。

希特勒的抉择

到了1944年底,德军的溃败都被希特勒看在眼里,但他还是决定做最后的挣扎。在东线战场,德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以抵御苏军的进攻。在西线战场,希特勒酝酿了一个反攻的计划,企图反败为胜,这就是阿登反攻计划

此时的德军虽然已是穷途末路,但也都是德军的精锐。在装备上,德军的主战坦克是4G型、虎式和豹式坦克,无论是火力、护甲还是机动性能,都强于盟军的谢尔曼坦克。装备的差距也给盟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希特勒为了发动阿登反攻,特意从战场前线抽调部队,组织了近30个师,其中包括12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可见希特勒反攻的决心。

但是毕竟败局已定,再怎么反抗也注定是徒劳的,反攻计划以德军失败告终,德军也失去了再次发动反攻的能力,德军已是落日余晖,再难升起。


在1944年的大环境下,希特勒无论是反攻,或是防御,都无济于事,德军甚至没有维持现状的能力,等待希特勒的只有失败了。

8

这是不可能的事。

纳粹德国在1944年底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东西线的盟军数量都已经数倍于德国了!

而面对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苏联的冬季攻势,希特勒只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即使在阿登地区集合所有的精锐向盟军反击,也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谈判是更不可能了!

纳粹德国身为一个一战后国际搅局者,没有人会留着他的,即使丘吉尔带领的英国在前期处于大劣势,也丝毫不屑于求和。

加之德国已经基本丧失制空权优势,国内主要的工业城市系数被摧毁,就算德国想反攻,维持现状,他也失去了最后的底牌了!

而说到底,法西斯政权就没有可持续性,无异于饮鸩止渴。渴止而身毙也。

肆意妄为的发动战争,为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也是不可饶恕的罪人。

9

1944年的德国已经穷途末路了败局已定了,同盟国在东西两边夹击德国,德国已经无力回天了,之前的精力都耗尽了,决定权不在德国手里,而是在同盟国手里,同盟国是必须要干掉德国的,也知道有那个实力干掉德国,不可能放过德国!

1944年夏天,美英法加拿大等联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吹响了反攻德国的冲锋号,联军有接近300万的军队登陆诺曼底,而德国也是调集了重兵防守西线,有200万的德国,可兵力上依然比美英法联军少些,就算德国修了碉堡阻挡联军进攻,可是美国土豪啊,炮弹飞机军舰多的是,用超多的炸弹就可以把你的碉堡给炸没了,从西线进攻联军虽说遇到德国的顽抗,可是进展还是顺利的!在东线苏联集中了200多万苏军进攻德国,而德国在东线只有80万人,这怎么打啊,打不过啊,苏军攻取了波兰后,德国就已经无力阻挡了,德国已经没有再多的兵力去阻挡两边的围剿了,何况德国被包围了,能源已经用尽了,外面运不进来,希特勒明白自己是迟早完蛋了,他还是想做梦打败联军!

希特勒忽悠德军,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武器就要生产出来了,大家先顶着,武器出来后,就可以打败同盟国了!那个武器就是原子弹,德国是最先研究原子弹的,可是德国残杀犹太人,许多犹太人科学家跑到美国帮美国造原子弹可,而希特勒并没有太多重视原子弹,而是把资源和精力投到飞机和V2导弹上面,结果还是不能打败联军,到了穷途末路时,希特勒才想到了原子弹,可这时都晚了,以当时德国的环境,已经没有能力去制造核武器了,希特勒只能画饼充饥,忽悠德军自己快搞出来了,希望德国多抵挡一下,也许还真的造出来的,只是一切都是做梦罢了,希特勒到死也没有造出原子弹,没有原子弹,德国只能灭亡了,到了这时,德国想投降也不可能了,毕竟同盟国已经打到城下了,希特勒必须死,后来德国战败了,被分成两个国家,第三帝国烟消云散!

10

1944年底的希特勒已经无力回天,因为德军没有打死苏联,并且和苏联处于不死不休的局面,我们来看看第二年的四月份,苏军攻陷柏林的时候做了什么:

1945年4月,柏林会战,斯大林出动了250万大军,无数门火炮,将柏林紧紧地包围起来,而此时的德军依然选择负隅顽抗,苏军在柏林会战中杀了四十多万的德军,自身却付出了三十万的代价,不得不说,这对苏军来说也是一场残胜。在当时,苏军仅仅攻下帝国大厦就用了近三天的时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再怎么顽抗都抵不过大势已去,攻下柏林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苏军进入柏林之后,柏林城中的妇女就此陷入无尽的苦难中,或许是战争催化的肾上激素飙升,他们肆意强暴了这些德国女人,据统计,苏军进入柏林后,强暴了近200万的德国妇女,给她们留下了无数难以挽回的伤害,甚至有的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女儿被强暴完之后回来,竟然还很高兴,因为她们至少还活着。

苏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德军在苏联战场打光了苏联一代人,基本每家都有因为这场战争死亡的,苏联没有被打死,势必会复仇,特别是同盟国一拥而上的大好局面下,想因为希特勒投降维持局面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苏军没有屠城已经很有道德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