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秦始皇死后,公子扶苏被赐死,为什么不反抗?

秦始皇死后,公子扶苏被赐死,为什么不反抗?

2020-09-07 05:02阅读(80)

秦始皇死后,公子扶苏被赐死,为什么不反抗?:我是史海讲经人,我爱回答。因为反不反抗结局都是一样,与其如此,不如就不反抗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这几个方面

1

我是史海讲经人,我爱回答。因为反不反抗结局都是一样,与其如此,不如就不反抗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下,思想上,庙堂上及皇位的传承上。

1、皇位的传承

由于我们读者是上帝视角,所以我们在读《史记》时当时知道那道叫扶苏自尽的诏书是假的,但扶苏不知道呀,所以他最多只是能怀疑,但他却没有的证据,也没时间去求证。


而且关于皇位的传承秦始皇生前根本就没有明确,所以会造成扶苏自己对于诏书真伪判断不准确。还有就是关于皇位的传承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是秦始皇其实是要传位给扶苏,但后来随着《赵正书》的出土,里面却记载着与《史记》截然不同的说法,《赵正书》里记载着是李斯等在秦始皇病重时冒死劝秦始皇立胡亥为接班人,所以如果此种说法为真的话,那么下诏叫扶苏自尽那扶苏就真的是一点反抗的理由都没有了。


2、从思想上看

再从扶苏的思想上来看,扶苏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叫去和蒙恬守关,不就是因为看扶苏不顺眼么。因为父子两人有思想上有着相当的对立。秦始皇治国那完全是法家的作派,你看丞相李斯那就是法家的代表呀。


但秦始皇却给扶苏找了个大儒做老师,毕竟秦始皇考虑的更为长远,也知道如果治国一直是法家的做法肯定不行,但建国初期,六国的势力又还没完全消灭,虽然国家是统一了,但还有相当的势力潜伏了下来,所以要加强国家的统治必须用铁血的手段。


但从长远看,这样的高压势必会引起天下的反弹(陈胜吴广的起义就是证明),所以秦始皇也希望扶苏能学习儒家的思想,以秦始皇的意思应该是想扶苏将法家与儒家的思家兼容并蓄,但没想到扶苏学习儒家思想一下子就儒化了,言必称子,这对于秦始皇来说是始料不及的,所以秦始皇将他打发到蒙恬那里去,就是想让他反醒,但没想到这一去就两人再无见面之时。


《论语·八佾》中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董仲舒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既然扶苏师从大儒,那他怎么理解“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呢,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但从他依诏自尽来看,应该是走了董仲舒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路子了。所以从思想上来看扶苏也是不可能的抗的。


3、从庙堂势力格局看

最后从庙堂的势力格局来看,即使扶苏反抗那也是不可能会成功的。我们前面说了扶苏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但我们看下当时庙堂上的几个关键人物,丞相李斯,典型的法家人物,肯定是不会和扶苏站一边的。抛开思想上的分岐来说,对李斯而言,如果扶苏上位了,李斯的地位肯定会不如现在呀,而且赵高在劝李斯时也说的很明白,说如果扶苏上位了,那么丞相这一位置肯定就会是蒙恬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李斯为什么要帮扶苏呢?


再说秦始皇眼前的一号红人赵高,赵高可是胡亥的老师呀,你想赵高会帮谁,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呀。扶苏环顾了一周发现就只有蒙氏兄弟跟自己亲近些,但要上位光靠这两兄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与其反抗不成落得个不尊遗诏的名声还不如就这样自尽。


所以不管是从皇位的传承上还是思想上以及庙堂的势力上来看都不足以支撑扶苏反抗。

2

公子扶苏没有反抗这个问题的确很具有讨论性,在小莫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的时侯,就有了同样的困惑,随着对历史的了解,小莫终于找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公子扶苏手中根本就没有兵权,他到上郡去只是以监军的身份,而掌握兵权的蒙恬又对皇帝非常忠心,面对自己也要被赐死的遗诏,他仅仅选择了向秦二世“请旨”的做法,沦为阶下囚,把自己变成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最终难逃一死。

除此之外,小莫还总结出了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其一,秦朝的法令严明,几乎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抗旨,更何况从小接受法制教育的公子扶苏。秦始皇是在出游在外时染病去世的,当时身边只带了亲近的一小部分人,而近侍赵高拦截了始皇传位公子扶苏的诏书,并与李斯一起做了严格的保密工作,使得旁人都以为始皇帝还在活着安排身后事。

之后,赵高连同胡亥伪造诏书,并假借始皇之名颁布遗诏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使用的都是真的印章,按照先前秦国的律例,看到这样的诏书是如同见到皇帝的,这是物证,除此之外,还有前来送诏书的使者做人证,仁厚的公子扶苏就相信了诏书的真实性,之前秦始皇杀害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秦国的贵族,扶苏也就没有对父亲要杀自己的做法存疑。

其二,扶苏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长久的忠君孝父教育荼毒了他的心灵,让他丧失了一般人的思维能力,而且他和父亲秦始皇在不久前是有过矛盾的,他内心觉得自己让父亲生气发怒已经犯下了不孝的过错,余怒未消的父亲讨厌他也是应该的,只不过这其实是扶苏对秦始皇的一种误解。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素来以仁德著称,性格随和,待人友善,但不是老好人那种,经常向他的父亲嬴政提出许多建议,只是政见与他的父亲略有相悖之处,其实这与两人的身份有关,皇帝只有果断决绝才能坐稳江山,当扶苏再次反对他“收天下之兵”“焚书坑儒”时,他觉得这个儿子太需要锻炼了,为了磨炼扶苏的性格,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名义上是发配,可明眼人都能猜到这是一种历练,是要将皇位传给他的节奏,赵高明白这件事,所以就用假诏书来害他的性命,蒙恬明白这件事情,于是劝扶苏不要自杀,而扶苏却沉浸在“要听父亲的话”的悲痛中,流着泪自杀了。


我是小莫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3

大实话:这一方面是因为大秦严苛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秦始皇的权势。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装电视剧里听到这么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这句话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在古代社会制度下,老子对儿子是有生杀大权的。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那可是要自己的命啊,难道就没有人能反抗?

当然会有人反抗!不过,反抗的结果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子赢了,然后儿子继续被老子干掉;另一种就是儿子赢了,然后老子被儿子干掉;但是,这样一来,儿子就会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

一旦被扣上这种帽子之后,那基本上就是寸步难行。这就好比是现在的上征信黑名单一般,很多事你都做不了。

另外,你得知道,在古代,其实很多文化人是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对于父亲的权势,那更是绝对地服从。

而就公子扶苏来说,他一方面是秦始皇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是秦始皇的臣子,而扶苏也是一个文人,那自然是有文人的骨节的。

另外,最关键的是,扶苏被赐死的时候,虽然秦始皇已经驾崩了,但是,丞相李斯和赵高掩藏了这个信息,这个当时扶苏是不知道的。

所以,对于扶苏来说,是他的父皇要他死,而不是李斯和赵高让他死。

那扶苏肯定是要遵守的,如果不服从,那就是违背圣意,最后还是死路一条,毕竟,以复苏的力量,肯定是无法和始皇帝抗衡的。并且还要被扣上不忠不孝的骂名,那自然扶苏是要选择相信和服从的。

当然,你说扶苏当时有没有怀疑这事,我认为扶苏肯定是会有所怀疑的。

但是,这个怀疑也仅仅局限于怀疑层面,而不会说付出实际的质疑行动,或者说无法质疑。

毕竟,名义上扶苏是被皇帝赐死,然后扶苏选择自杀;但是,我们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这不过是留给复苏的一个有尊严的死法。

在当时的话,肯定是执法的人在扶苏身边可以保证他死掉的,毕竟,这可是皇帝的旨意啊,肯定是要保证万无一失的。

只是说,扶苏身为皇子,那指定是要选择一个有尊严的死法的,不然被老子派去的执法人员杀掉,那就是不忠不孝。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4

因为扶苏过于仁慈,不忍心看天下生灵涂炭,并且对秦始皇的命令深信不疑,最后没有抵抗。

从历史上看公子扶苏,其实是一个结局很悲惨的人物。因为他身为秦始皇的长子,并且在世的时候,很善良也推崇儒学治国,曾经秦始皇对扶苏也是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但是在某一个点上却因为触犯了秦始皇的底线。最后和蒙恬将军一起去边境修建长城,抵抗匈奴。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下的懿旨是命公子扶苏继位。但是却被遭到公子胡亥联合起来篡改遗诏,狸猫换太子,改成了胡亥当皇帝。最后胡亥登基之后,下令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

而关于公子复扶苏还有蒙恬将军当时手握重兵,为什么没有反抗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3点,一是因为公子扶苏的性格太过于仁慈,害怕因为他做抵抗之后天下的军民会因为战争而惨死太多百姓。二是因为扶苏重视儒道,养成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而且蒙恬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从不起二心。所以两个人都没有打算去做抵抗。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虽然扶苏和蒙恬手握重兵,但是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机会。因为糟糕,还有胡亥篡改遗诏之后,就封死了秦始皇的死讯,之后秘密宣扶苏进京,等到扶苏和蒙恬进京之后,胡亥就用重兵围困了扶苏,并且之后用假圣旨赐死了扶苏和蒙恬,而扶苏并不知道这是胡亥还是秦始皇的意思,但是被围困之后担心身边亲人会受到牵连,两个人最后决定自杀保全他人。

5

扶苏不是不想反抗,而是没有能力反抗!

秦始皇死后的利益格局。

秦始皇死后,帝国分为三大利益集团。  

第一强大的利益集团,就是秦始皇的直属班底。他们以赵高、李斯为代表人物。而基于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拥立一个弱势的皇子继承皇位。  

第二强大的利益集团,就是强势皇子的直属班底。他们以蒙恬为代表人物。基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他们自然希望扶苏继承皇位。  

第三强大的利益集团,就是皇族利益集团。他们以始皇帝的二十多个子女为代表人物。而基于他们的共同利益,对皇位继承人的人选,似乎是不明确的。因为,强势皇子继位,弱势皇子继位,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好处,也没有明显的坏处。  

为什么扶苏蒙恬集团会出局,因为不符合赵高李斯集团的利益。

如果一个弱势皇子继承了皇位,那老皇帝的直属班底,就可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他们的既得利益,就不会因为新皇帝上台而改变。如果一个强势的皇子继承了皇位,强势皇子的嫡系人马,自然会全面接管老皇帝的直属班底权力。在这种背景下,秦始皇的直属班底,绝不会希望公子扶苏继承皇位的。表面上,始皇帝的长子扶苏,是死于赵高、李斯两个人手里。实际上,他是死于秦始皇的直属班底手里。

为什么扶苏无非反抗,因为没有能力反抗!

我们总觉得,扶苏不能继承皇位。主要是源于他轻信李斯、赵高的假圣旨。其实赵高、李斯敢派人到军队里,逼令扶苏、蒙恬自杀,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个人根本没有反抗中央政府的力量。  

因为,始皇帝的直属班底形成了某种默契、共识,他们自然可以拥有秦始皇一样大的权力。因为,帝国中央政府的命令,就是从他们那里发出;因为,帝国的主要军政资源,就集中在他们手中。公子扶苏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强势皇子),自然丧失了与赵高、李斯对抗的力量。失去这种背景下,李斯与赵高,哪敢派人深入蒙恬、扶苏的大军中,逼令蒙恬、扶苏自杀呢?

蒙毅在权力中枢举足轻重,还有强大的家族为后盾,蒙恬更在军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却不能有所作为,任由赵高、李斯的宰割,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忠义可以解释。因为普遍军政大佬,都为了保证既得利益,所以希望胡亥的皇位稳定,而支持赵高、李斯。而,蒙恬、扶苏手下的高级属员,都是源于始皇帝代表的中央政府直接任命。所以,蒙恬、扶苏虽然拥兵三十万,却无法用他来对抗中央政府的。  

6

1、不知始皇已死,扶苏没反的前提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病死在南巡的途中。死前留有遗诏给长子扶苏令其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掌管始皇符玺的中车府令赵高扣留了始皇遗诏,封锁始皇已死的消息,勾结始皇少子胡亥,拉拢丞相李斯阴谋篡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伪造遗诏令远在北郡监军的始皇长子扶苏自尽,将军蒙恬自杀。当胡亥的使者到达北郡向扶苏宣布伪造的遗诏时,扶苏听完后马上拔剑要自杀,将军蒙恬向扶苏建议向始皇请示确认后再死。显然,此时的扶苏蒙恬并不知道始皇已死,要刺死他们的是胡亥赵高之流,这是扶苏没能反的前提。

2、太子之位花落胡亥,扶苏心灰意冷

西周时期开始国君继承的礼法是“立储以嫡,无嫡立长”。始皇未立皇后也就无嫡庶之分,扶苏作为始皇长子无疑是帝位的第一继承人。然而始皇统一天下十数年间,却一直没有明确扶苏的太子之位,反而命他到西北苦寒之地做监军和蒙恬一起修筑长城。当胡亥的使者前来向扶苏宣布伪造的遗诏时说始皇已经立胡亥为太子,不知道始皇已死遗诏是假的,扶苏听到胡亥是太子怎能不心灰意冷。

3、忠孝观念影响至深,决定扶苏不可能反抗

秦始皇死后,作为长子的扶苏成为帝位的第一继承人。胡亥赵高之流为谋权篡位矫诏刺死扶苏,这完全合乎常理。可他们却只是派使者去向扶苏宣布他们伪造的始皇遗诏,而不是把扶苏召回在半路上进行截杀,显然他们笃定扶苏接到始皇遗诏就会自杀。那么他们何来的自信?始皇坑杀儒生扶苏因为多次上书劝谏触怒始皇才被派到北郡,可窥见扶苏的仁慈。胡亥使者向扶苏宣布假遗诏时,重点说了扶苏“不孝”,扶苏拔剑要自杀时,蒙恬劝阻,扶苏也说到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由此亦可见,扶苏深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父子君臣观念的深刻影响,扶苏个人的“愚忠”还有“仁慈”的个性,成为胡亥赵高笃定其会自杀的原因,也决定了扶苏不可能反抗。

4、扶苏反不了

公子扶苏为始皇长子为人仁爱深得人心,将军蒙恬为始皇倚重将兵30万驻守边疆,此二人关系甚好在一起当是完全具备造反的实力的。要杀他们最好是将其分开,在召回的路上进行伏击劫杀。然而胡亥赵高之流却只是派使者到军营向二人宣布伪造的遗诏令其自杀,完全就不担心二人造反。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扶苏和蒙恬都是忠臣,并且他们都不知道始皇已死,遗诏是假的;另一方面或许是他们虽然手握30万重兵,但始皇授予他们的只是调动兵马防守匈奴,他们并没有调动兵马入关的权力,因此胡亥赵高就不担心扶苏造反了。

7

首先你的问题要改下!应该是扶苏被赐死时,为什么不反抗?

  扶苏不造反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就是当时赵高所传的遗诏虽然是假的,但是它盖上了真正的皇帝玉玺,那是一个只认玉玺,不认人的时代。如果扶苏带领着军队造反,那就是乱臣贼子,这不符合扶苏所遵循的儒家纲常礼仪,所以扶苏没有选择造反。 第二个原因是如果扶苏选择造反,那么刚刚稳定下来的天下又将动荡不安,最终受难的只是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就自己夺得了皇位,刚刚建立的帝国肯定会受到重创,他不忍看到自己父皇建立的大业毁在自己的手中。扶苏不造反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不想牵连身边的人,当时的蒙恬和扶苏的关系非常的要好,如果扶苏想要造反的话吗,十万蒙家军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果扶苏真的造反,那么这十万蒙家军可能会损失殆尽,十万兵卒,后面是数不清的家庭,扶苏不忍这些无辜的人,为了自己的野心,白白的送死。再加上和自己关系非常要好的父亲去世,扶苏已经感到对这个世界没有没有多少的念想了。也许,死亡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为父殉葬才能表达自己对于父亲的一片孝心。

8

前言:大秦帝国的皇帝嬴政在巡视的路上驾崩,心怀鬼胎的赵高在帮李斯“分析”利弊后,成功的将他拉下水,最后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继位为新君,为了他们的谋划更为稳妥,便将圣旨派人送到到扶苏与蒙恬处,那么听完圣旨内容后的扶苏,为什么安然接受自裁的结果,没有反抗,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有什么理由要反?

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对于嬴政与扶苏而言,既是君臣也是父子,就君臣关系而言,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公子扶苏安然接受这结果,虽无奈但是也是执行君上的旨意,对扶苏而言自己是在执行君上的旨意,虽然看似是愚忠,但是等级制度在那,被奴役化的思维已经深入到骨子里。不管胡亥谋得大位的事情,公子扶苏是否早于圣旨到达前知晓,但是他死之前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就是父让子死,还有什么好问的?公子扶苏有什么理由要反?

有什么能力要反?

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是不是觉得蒙恬手握重兵三十万,就可以有反抗的底气?还真错了,圣旨里面的内容有一条写得很清楚,兵归王离统辖,古时战争调兵遣将靠的兵符是一分为二的,赵高与李斯既然想一击中的,显然不会疏漏掉这点,更何况有宣旨的公差,有圣旨,蒙恬虽然为边疆守将,也抵不过朝廷的调遣,没了兵力,不要说扶苏了,蒙恬也得束手就擒,只要反抗就更会坐实谋逆之罪,退一万步讲,即使蒙恬有统御权,在圣旨面前,谁能保证他手下的将士都跟他一起抗旨不遵?

未质疑圣旨真假

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上面已经讲过,蒙恬劝扶苏回到咸阳之后再说,扶苏的答复是父亲要儿子死,儿子就应该执行父命,就如圣旨所言,扶苏为人不孝,为什么这么说扶苏呢?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意思是作为儿子的扶苏,还反过来多次数落老子的不是,典型的忤逆之言,而且怨气十足,典型的事情就是秦始皇在坑杀术士一事上,扶苏谏言天下刚安定,还是要实行怀柔政策,被始皇帝发往蒙恬处做监军,在边境多年,始皇帝身边自然由其他兄弟照应,在继位人选上选择其他兄弟也不是不可能,再说了,古代圣旨的造假的可能性有多大,他扶苏能知道?再说了,即使扶苏怀疑圣旨是假,那就意味着咸阳那边已经尘埃落定,自己这边的蒙恬兵卒被王离取代,他还能做什么?

总结:始皇帝驾崩,赵高与李斯从私利出发,拥立胡亥为二世祖,一纸矫诏就将扶苏除掉,扶苏的性格是比较仁义,但是仁义不代表没头脑,在无兵,无理由,无其他路可走的情况下,扶苏除了奉旨自裁之外,他还能做什么?

9

首先史籍有记载,秦始皇巡游时死在途中,下的遗诏是说让扶苏主持丧礼,意思就是让扶苏返回咸阳登基,但是遗诏还没有发出去就被赵高截下了。赵高又对丞相李斯威逼利诱,向李斯灌输扶苏登位后会立蒙恬为宰相,李斯最终同意了赵高的阴谋,李斯和赵高隐瞒秦始皇的死讯,路上秦始皇的尸体都发出恶臭味了,二人用咸鱼放在秦始皇车上掩盖。回到咸阳后,拥立胡亥为皇帝,为秦二世,赵高还假称秦始皇命令,要赐死扶苏。

扶苏知道秦始皇要他死的消息后准备自杀,蒙恬认为事情有可疑,劝扶苏不要轻生:“皇帝陛下在外地,未立太子,派微臣率领三十万大军防守边疆,又派您监军,此天下之重任啊。现在随便一个使者来就自杀,如何知道其不是有诈?我们应该上书请示,请示了再请示,再三请示,而后死还不迟。”。但是扶苏认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似,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自刎在军中。

扶苏早年间反对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这类严刑峻法,多次上书劝阻秦始皇,甚至惹恼了秦始皇(秦始皇的锐志,怎么会不清楚扶苏说的呢,但是天下刚刚统一,民心还没稳定,只能高压政策,但是秦始皇也知道扶苏有治国的能力,必定是个仁君,可以让秦国很好的修生养息),表面上是秦始皇动怒,让扶苏去蒙恬军队督军,实则应该是去军队镀金的(哪有皇帝会将自己讨厌的忌惮的儿子放到军队去呢?),扶苏也没有让人失望,在军中立下很好的声望;所以扶苏因为阻止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建议在文人这边有着很高的声望,而在军队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至少蒙恬和这三十万大军是支持扶苏的,只要扶苏愿意就能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可惜扶苏过于迂腐、愚孝,我们先不说扶苏登位之后秦朝能怎样怎样,但是扶苏却是浪费了秦始皇的一番苦心安排,世人都说秦始皇残暴,但是对扶苏的父子之情、舔犊之情,让人感慨。扶苏死后两年陈胜、吴广起义说“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就足以见得扶苏的声望,不知道扶苏死后见到秦始皇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情形呢。

10

首先,秦始皇已经死了的时候,赵高,胡亥和李斯先封锁了消息,再写信赐死扶苏和蒙恬,然后扶苏和蒙恬都不知道秦始皇死了。扶苏对秦始皇非常孝顺,什么事都会答应的。蒙恬是将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就自杀了。扶苏为什么不反抗?当时他都不知道秦始皇死了,以为还活着,反抗就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