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为人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为人如何?

2020-09-06 12:32阅读(71)

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为人如何?:我们知道的“包青天”,实指北宋名臣--包拯。《宋史.包拯传》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一、“阎罗包老” 包拯在朝,刚毅果:-包青

1

我们知道的“包青天”,实指北宋名臣--包拯。

《宋史.包拯传》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一、“阎罗包老”

包拯在朝,刚毅果敢,那些贵戚宦官听到他名字都心生畏惧,不敢胆大妄为。比如:当时宦官权势豪门贵族争相筑造庭园台榭,侵占惠民河岸,致使河道堵塞,碰上京城发大水,包拯下令把河岸上的建筑物通通拆掉,还把违反搭建法令的官员通通告上朝廷。又比如:按照旧制,凡是诉讼的人是不可以直接上公堂的,包拯则大开正门,让那些有委屈的人到正堂诉说是非曲直。老百姓对包拯评价极高,还编成顺口溜“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广为传颂。
二、“包拯峭直”

包拯性格严峻正直,他厌恶官吏做事严刻,为政务求敦厚。比如:他虽然痛恨坏人,但也倡导用宽恕的眼光看他们。他不会轻易附和别人,不会用伪装的甜言笑脸讨人欢喜。平常无私人信件,绝无私交、结党之事。


三、“笑比黄河清”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虽地位显贵,衣服、器用、饮食却同百姓一样。在端州当官的时候,端州盛产砚台,过往太守经常借进贡之机敲诈端砚数量,包拯下令只造足够进贡数目的端砚。任期一年满后,他没拿过端州一方砚台。他还经常嘱咐家人“我的后代子孙当官,如果有贪污犯罪,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也不许葬在祖纹中。”

2

包青天,在民间传说是一个刚正不阿、奉公受法之人,他不畏权贵,只要触犯刑法,不管其身份如何,都要以法办理。同时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开封府尹包拯包青天不仅能在阳世断案,而且还能判阴,他是文曲星下凡,又是星主。

那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为人如何呢?

历史的包青天包拯,他举贤任能、为官清正廉洁、为民请命,他为官的时候,政绩还是不错的,所以包拯在历史上也是一命清官。提到包拯,也就会让人想起清官、廉洁。

而包拯的性格严厉刚正,在办事的时候,本着忠诚厚道去做,在朝廷中,他也不刻意的巴结和奉承别人。虽然他做的官不小,但他生活的却很简朴,可见他刚正廉洁之风。同样因为包拯为民请命,性格刚正,不畏权贵,所以也有不少人对包拯颇为忌惮。

包拯因为他的作风和他的政绩,所以他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

包拯曾中进士,被任命为建昌县,但因为他父母年迈,他不愿离父母太远,所以就请求在家长附近为官,朝廷因为包拯的孝心,于是准许了包拯的请求,改任命为和州监税。不过后来包拯还是辞官回家去照顾他的父母了。

直到后来他的父母离开人世,丧期满后,包拯被任命为天长知县,因为包拯政绩不错,又被任命为端州知府,后来包拯的官位屡有升迁。

曾做过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

后来包拯在他六十四岁时,因病去世,包拯去世的时候,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且为他辍朝一日。赠包拯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包拯包青天,他不仅是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清官,而且他的面色是黑的,他额头上还有个月牙,同时他亦能审信阳。包青天的故事也被广为流传。

3

民间广为流传的包青天,就是宋朝的包拯。

包拯,字希仁,现在的安徽合肥人,其为人有很多优秀的品格。

为人至孝

包拯考中进士后入士为官,因为父母年老,辞官归家奉养父母,直到双亲去世,守孝结束,在乡亲劝说下,才赴官任。

善于断案

包拯在做天长县令时,有人来告状说,他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告诉他,回去把牛杀了吃掉吧。当时,民间的耕牛是不得擅自屠杀的。

那个割人家牛舌的人,发现牛主人杀了牛,就去官府告发。包拯直接对他说,你割了人家的牛舌,怎么又来告发人家杀牛。

包拯一开始就算准了是熟人贪便宜所为,此人为了领赏,会主动前来告发的。

秉公执法

包拯在任开封府尹时的作为,更是被民间广为传颂。

按照旧制,告状者,是没法直接面见长官的,都要给门吏送钱,让门吏转交诉状,如果没钱,那是告不了状的。

包拯却大开正门,让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纳状,自陈冤屈,审案公正合理。这才有了后世的,“包青天倒坐南衙,三口铡刀,上铡皇亲国戚,下铡贪官污吏,恶霸劣绅”。

一生清廉

包拯曾任端州知州,端砚是举世闻名的名砚,但是包拯卸任时,没有带走一方端砚。

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时,也是严惩贪腐,绝不手软,弹劾了很多贪官污吏,不法大臣。

包拯非常节俭,平时穿戴用度饭食,都跟布衣时没有什么两样。

革除弊政

包拯作为朝廷大员,尽心尽职。

包拯在做三司户部副使时,免除了向百姓征收的船桥重税,并让百姓耕种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地,废除了解州盐法。

包拯还曾建议朝廷废除苛刻制度,抑制投机官员,正刑法明禁令,减少劳役,禁止妄言邪说。

《宋史·包拯传》对包拯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比较的贴切,无愧于“青天”之名。

4

作为中国历史上清正廉洁的代表,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包拯的形象就是面色如碳、额头一枚月牙的铁面无私形象,身居开封府尹,是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的代名词,被百姓尊称为包青天,那么历史上的包拯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包拯为官的确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但形象和经历却与我们印象中的包青天相差极大。

历史上的包拯,因赡养父母入仕较晚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今江西永修),包拯因父母年迈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逐改任和州监税(今安徽和县)。但即使如此,父母仍不希望其远离,于是包拯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数年后,包拯父母相继去世,包拯直至守丧期满也不愿离去,后在同乡父老的劝慰勉励之下,这才于景祐四年(1037年)赴京听选,授任天长知县(今属安徽),这时的包拯已经年近四十。入仕初期,包拯常年在地方为官,并于庆历元年(1041年)调任端州知府。

直到庆历三年(1043年),44岁的包拯这才入京为官,任职殿中丞,后经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于同年十一月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

此后,包拯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路转运使、尚书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等职。因曾任龙图阁直学士,因而包拯又有包龙图之称。

担任开封府尹时间较短,但长期处于权力中心

至和二年(1055年)十二月,因推荐的官员失误获罪,牵连之下包拯被贬为兵部员外郎、知池州(今安徽池州)。

直到嘉佑元年(1056年)八月,包拯这才复职刑部郎中、知江宁府。同年十二月,再次入京为官,开始权知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

事实上,包拯任职开封府时间较短,仅有一年半时间,在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便被升任了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

三年后的嘉佑六年(1061年)三月,包拯再度升任给事中,担任三司使。数日后,又拜枢密副使。不久,再度被调任礼部侍郎,但被其推辞。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历史上的包拯与我们印象中的包拯形象差距较大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和我们印象中的包拯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其中差距最大的地方有三点:

1、外在形象差距极大。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包拯外在形象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面色漆黑和月牙形的疤痕,而历史上的包拯实际上是个典型的白面书生,面色一点也不黑,而且额头也没有那个月牙形的痕迹。

2、权知开封府时间较短。我们一提到包拯,总能和开封府尹这个官职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开封府尹这个职位在宋朝极为特殊,官员更换极为频繁。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时间自然也较短,从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至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仅仅任职一年半时间。

3、并非传说中的断案如神。从包拯的仕途来看,他并没有担任过负责办案的官职,而且古时候的知府负责的事项极多,需要负责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职能,如无特殊需求,根本无需也没有时间去亲自审案。而开封府作为当时的首都,极度繁华,开封府尹统揽京城汴梁一应行政、司法、民生要务,每天忙忙碌碌,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断案。

虽然历史上的包拯与我们印象中的有差距,但在性格特点方面,则是趋于一致的。

1、历史上的包拯同样清正廉洁。包拯虽然长期担任高官,但生活极为节俭,用的器物、吃的饮食与普通百姓无二。我们包拯在庆历元年(1041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任职端州知府这段时间为例,端州当时的砚台极为出名,其前任知府通常都趁着进贡大都而敛取各种明砚。而包拯任职期间,却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他自己则更是一方砚台也没有拿回家。

2、历史上的包拯同样刚正不阿。包拯长期混迹官场,却从不巧言令色,也很少与他人私下交往,对待贪官污吏和官场污浊风气更是极为厌恶,曾多次弹劾当朝权贵。当时,张贵妃(温成皇后)的父亲张尧佐被任命为淮康军(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包拯认为如此不妥,在他奏请下,张尧佐最终辞去了宣徽使、景灵宫使之职。又如转运使王逵虽然大肆盘剥百姓,但却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且极受宋仁宗青睐,但包拯却连续七次上书弹劾,甚至直接职责宋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在包拯的坚持下,朝廷最终罢免了王逵。


可以说,历史上的包拯在性格上与传说中的其实极为相似,至于外貌上的差距,则主要是由百姓的美好期望导致的,面色漆黑代表了铁面无私,额头月牙则代表了保证可以日审阳间、夜审阴间。

5

相信大家都看过关于《包青天》的影视剧,那么关于历史上真正的包拯是怎样的呢,你了解吗,今天我来为大家说说。

包拯,字希仁,北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庐州合肥人,进士出身。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深受宋仁宗的信任,包拯在任期间,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明察秋毫,破案无数,惩恶扬善,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并没有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养大的。

历史上的包拯,出身名门望族,官宦之家,父母双全。包拯的祖父包士通是耕读为家的平民百姓,父亲包令仪是宋太宗时期的进士,曾任职刑部侍郎。包拯从小被父母宠爱备至,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



在历史上,宋仁宗并没有赐给包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把铡刀,包拯也并没有用这三把铡刀斩杀许多皇亲国戚,比如陈世美等,这些都是小说演义对包拯的宣扬。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确实比较正直,遇到不平之事,就会给皇帝一直上奏折,皇帝不同意,就一直上奏折到皇帝同意为止。这一点和唐朝的魏征有点像,都是诤臣,作为皇帝、统治者,正是看出这一点,才任用他们,打出自己政治开明招牌。可以说是有宋仁宗这样的伯乐,才能成就包拯。



包拯仕途:

包拯,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出任天长县知县。 后来因为包拯断案比较出名,四十岁时被调任为端州知府,后来又屡次升迁,先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枢密副使等官职。

6

包拯,庐州合肥人。宋真宗咸平二年生,字希仁。重进士后,授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为父母年纪都大了,辞掉不去。几年后,双亲相继去世。包拯守完丧孝,在乡里的劝勉下,才出来为官。

先后任天长县知县,知端州,殿中丞,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

因儿子包繶去世,包拯请求在离家乡近的地方为官。于是知扬州、庐州,后迁升为刑部郎中,兵部员外郎,知池州,知开封府,右司郎中,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因欧阳修进言,包拯执法过重,又久占三司使的职位,于是包拯辞官回家避嫌。

后来朝廷又升迁他为三司使,拜枢密副使,迁礼部侍郎。包拯都推辞不受。没多久因病去世。时为宋仁宗嘉佑七年,卒年六十四。朝廷赠礼部尚书,谥曰“孝肃”。留有著作《包公奏议》十五卷。

包拯去世后,枢密副使、给事中、参知政事吴奎,给他写的墓志铭,全称是“宋故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候、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公墓志铭”。从墓志铭中得知,包拯安葬在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由于之前遭受金兵战乱,包公墓破败了。当时的淮南西路干办公事、校书郎林至,曾将包公墓整修了一次,并写文记录。

1973年,合肥市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包公墓被盗过,破坏严重。今天合肥市的包公墓是1987年新修的。

另外,宋英宗时,在包公家乡兴化寺,腾出了一间西屋,为包公立祠立像,称之为“孝肃包公祠堂”,当时的翰林侍读学士、左谏议大夫张环,还写了一篇文章记下此事。今天的包公祠是明弘治元年间庐州知府宋鉴修建的包公书院。

包拯为官的故事很多。

1.包拯在知天长县时,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吧。”不久又有人来告状,说有人私杀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2.包拯在知端州时,端州出好砚,端砚是朝廷贡品。前任知州假借进贡的名义,总是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包拯则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贡朝廷的数目制造。一年过去,他没有私拿过一块砚台。

3.包拯曾向朝廷进言,国家每年都向契丹进贡,非御戎之策,应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后来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官吏没事找事,问他:“雄州新开了个小城门,是不是想诱导我们的人叛逃,来刺探边疆情报?”包拯说:“涿州也曾开过便门。再者说,刺探边疆情况,用得着开个便门吗?”那人无以对。

4. 张尧佐,永安人,字希元。举进士,通吏治,晓法律。因他的侄女入宫为妃,有宠于宋仁宗,便日益骄纵。仁宗皇帝曾一天之内授与他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四个重要职位。当时包拯是监察御史,与陈升之、吴奎、张择行、唐介等人轮番进谏,才免掉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两个职位。由此,张尧佐在包公小说里被丑化成了庞太师,不是庞籍。

5.包拯知开封府时,为人刚毅不阿,贵戚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怕他。人们说,看到包拯的笑跟看到黄河水变清一样难。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称他为“包待制”。京城流传谚语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没办法疏通关节走后门了,因为有阎王爷包老在。以前的规矩是,凡是告状之人,不得直接到官署大堂前。包拯则打开正门,让告状之人能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案情,使下面的官吏不敢欺骗长官。有官员和豪族私建园林楼榭,侵占河滩,致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便将那些违章建筑全部拆掉。一些有背景的人拿着地契虚报自己的田亩,包拯都严格地检验,并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6.包拯在升为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后,向宋仁宗谏言说:“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人以为忧心。陛下持久不决,为何?”

宋仁宗说:“你建议立谁为太子呢?”

包拯曰:“臣的才德不够,之所以建言立太子,是为国家长久考虑。陛下问臣想谁立,是怀疑臣啊。臣年近七十了,况且无子嗣,并不是为自身谋求什么好处。”宋仁宗很高兴。

7.包拯的长子包繶,娶崔氏为妻。出任潭州通判时去世了,很年轻。崔氏坚持守节,不改嫁。包拯和待妾又生了一子叫包綖,年龄太小,崔氏就担起了抚养照顾包綖的责任。后来民间演义,把这件事移植在包拯身上,说包拯是由嫂娘抚养大的。其实包拯是独生子。

包拯曾留有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包拯被称为“包青天”,不是他断案入神,破了多少案,而是他不畏权贵,直谏敢言,秉公执法。关于包公断案的故事,主要来自小说《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是明代安遇时所编。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清官情怀。

7

历史上的包拯,是一个忠孝两全的人。但是事实上包拯并不是小说或者影视剧中的黑脸形象,他是一个身高一米六左右的白面书生。包拯之所以被描述成一个黑脸大汉,也是因为他的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元朝以后,发明了脸谱,黑脸代表刚正不阿,白脸代表奸佞小人,包拯这种绝对正直的人肯定是黑脸plus,所以在传统戏曲中,包拯的形象一定是黑脸,有多黑画多黑,所以后来百姓记住了包拯的正直,也记住了包拯的黑脸形象。

在小说里,包拯是由嫂子养大的,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并没有嫂子,他的两个兄长早亡。包拯中了进士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去当官。但是包拯拒绝了,理由是父母在,不远游。所以包拯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等到父母都过世,包拯为他们守孝之后,才在乡亲们的劝说下,出去当官。

在其位,谋其政。包拯的公正执法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因此被称为“包青天”。为国家尽忠,为父母尽孝,这两点包拯都做到了。包拯敢说敢做,仕途生涯也是一片顺利,一生事迹广为流传。

8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历史上有三大神探,唐朝狄仁杰,北宋包拯,南宋宋慈。

实际上,也就是宋慈靠谱,狄仁杰是在大理寺任职之时判过数千桩案件,但是那个就是他的主要职责,后来狄仁杰深入朝堂后,基本也就没时间东跑西跑去断案了,包拯也基本差不多。

历史上包拯于仁宋天圣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这也就是包拯在民间断案如神传闻的源流。后来出任知县。

但是民间流传也基本符合包拯的性格,他是大孝子,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但是因为父母不舍其远走,他放弃了好多机会,辞官回乡一心一意陪在父母身边,父母死后,他又结庐守孝三年。

古语云“忠孝两难全。”包拯为了“孝”放弃了忠,现在守孝期满,是时候补全“忠”了。当时他38岁。距考中进士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年了。

为了孝道,他放弃了为官最宝贵的十年,现在他不得不从头开始。

公元1037年,包拯赴京待职,不久补天长知县缺额。

是金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发光的,包拯凭借其才能,升迁迅速,没多久就被调到了京城。开始了自己辉煌,精彩的一生。

要在历史中找一个和包拯相似的人物,那一定是魏征了。

当时王逵仗着自己在朝中有关系,受皇帝待见,任各地转运使期间巧立名目,盘剥老百姓,致使民怨沸腾,老百姓被逼反抗,他又调兵血腥镇压,导致人民极度不满,包拯多次向仁宗提出这个问题,但是由于王逵颇得仁宗欢心,且在朝中和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很好。包拯数次弹劾都没什么下文,包拯一怒之下。直接出言指责宋仁宗,就差直接骂宋仁宗是个昏君了。

宋仁宗也知道轻重,只能罢免王逵。

包拯在为官期间,只要知道有官员为非作歹,直接一纸奏章就告上去了。从宰相到地方官,再到皇亲国戚,没有一个能逃得过包拯的弹劾,而且包拯之弹劾,一次不成就两次,直到皇帝把这件事处理了才作罢。日子久了,包拯遂有“包弹”的美名,流传天下。

包拯也非常有远见,他认为,现行的文武官制度日后很可能要出大乱子,他上奏皇帝,主张废弃开国以来就用到现在的重武轻文的政策,认为为官不应该分文武,在考校官员时,文官也要考他的军事水平,武官也得会诗词文章,最终目的要消除文武之别,使众臣皆为出将入相之国之栋梁!

包拯爱民如子,任地方官时,关心生民疾苦,鼓励生产,他曾自作主张废除一部分贫困冶铁户的赋税,并且让鼓励他们多多开炉冶铁,发展生产。

包拯疏浚惠民河,惠民河从开封直通淮河,是京城重要的水路交通,但是惠民河经常发生水灾,每每损失惨重。包拯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多次就这个问题展开调查,后来发现是权贵们为了修自己的花园,宅邸私自侵占惠民河的河道。包拯下令立即拆毁建筑,恢复河道。那些权贵们拿着伪造的地契找包拯理论,这下正中包弹下怀,他派人丈量土地,发现有假者立即上奏弹劾。仁宗也很无奈,你们惹谁不好,非得招惹包弹!

在民间,越缺什么,什么流传的就越广,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牟利。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都盼着有包拯这样的人来救他们,于是包拯的事迹就广为流传,经过千余年的流传,再加上艺术家的创造加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爱民如子,不畏权贵,不惧鬼神的包龙图!包青天!

9

历史的包青天包拯,他举贤任能、为官清正廉洁、为民请命,他为官的时候,政绩还是不错的,所以包拯在历史上也是一命清官。提到包拯,也就会让人想起清官、廉洁。

而包拯的性格严厉刚正,在办事的时候,本着忠诚厚道去做,在朝廷中,他也不刻意的巴结和奉承别人。虽然他做的官不小,但他生活的却很简朴,可见他刚正廉洁之风。同样因为包拯为民请命,性格刚正,不畏权贵,所以也有不少人对包拯颇为忌惮。

包拯因为他的作风和他的政绩,所以他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

包拯曾中进士,被任命为建昌县,但因为他父母年迈,他不愿离父母太远,所以就请求在家长附近为官,朝廷因为包拯的孝心,于是准许了包拯的请求,改任命为和州监税。不过后来包拯还是辞官回家去照顾他的父母了。

直到后来他的父母离开人世,丧期满后,包拯被任命为天长知县,因为包拯政绩不错,又被任命为端州知府,后来包拯的官位屡有升迁。

曾做过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

后来包拯在他六十四岁时,因病去世,包拯去世的时候,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且为他辍朝一日。赠包拯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包拯包青天,他不仅是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清官,而且他的面色是黑的,他额头上还有个月牙,同时他亦能审信阳。

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在《三侠五义》中也看到过,小说和历史大致相同。端州砚台在北宋时期是贡品,非常的有名,很多前任知州上贡端州砚台之前,都会留下一些,一方面拿来贿赂上级,一方面留给自己。可以包拯当上端州知州之后,一改陋习,绝不私藏砚台,全部上贡给朝廷,后来百姓偷偷的给包拯留下了一块砚台,也被包拯断然拒绝。

三弹国丈爷

仁宗皇帝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张美人,张美人有一个伯父叫做张尧佐,算得上是大宋朝的国丈爷了。张尧佐这个人不学无术,没有什么本领,但是凭借着自己的国丈爷身份,却混到了三司使的官位。包拯对这件事情极其的不满,于是接二连三的向仁宗皇帝弹劾张尧佐,最后仁宗皇帝终于受不了,把张尧佐给撤了下来。

参奏张方平

张方平是谁呢?是当时大宋朝廷的三司使,三司使是北宋时期最高的财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张方平这个人其实还是蛮有能力的,只是他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在短时间内贪敛了大量的钱财,给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劣影响。包拯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向仁宗皇帝参奏张方平,他因此被罢官。

七次斗王逵

这件事情,算得上是包拯在世之时,所有处理案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了。王逵这个人,用“狗官”来形容他是完全不为过的。他在当转运使的时候,就巧取豪夺,欺压百姓,弄得怨声载道,民变四起,然后他又派官兵捉拿百姓,残忍杀害,因为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然而,王逵这个人在官场混得开,和宰相关系好,又深得仁宗皇帝信任,所以多次屹立不倒。后来,包拯在与王逵斗争后,终于在第七次弹劾了他。

我的结语

包拯作为北宋名臣,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形象已经深入民心,成为了中国老百姓的精神信仰。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百姓是多么的需要和尊敬一位执法如山的好官,多么的渴求一位为国为民的英雄。

10

东晋时期,北方处在少数民族政权十六国混战时期,自然不能灭掉东晋。南宋时,金国确实强大,但南方的汉人同仇敌还,金国不适应在南方的作战,加之南宋几个以岳飞为代表的将军抵抗,所以灭不了南宋。南明不同了,北方汉人地主阶级是支持满清的,南明内斗严重,又确实作战实力的大将,自然抵抗不了满清,要不是农民军李定国等的帮助,恐怕坚持不了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