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被俘虏的明英宗?:历史的真相,有时候完全让你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形容。明英宗被瓦剌人捉去一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样被女真人
历史的真相,有时候完全让你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形容。
明英宗被瓦剌人捉去一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样被女真人捉去的北宋徽钦二帝,那二位在东北,可是受尽折磨,中国史上最惨的亡国之君,恐怕非钦宗莫数——他是被马践踏踩死的,死后连个下葬的地点都不清不楚。
但是明英宗真的很幸运,抓捕他的敌人是也先,这家伙完全可以说是胸无大志,抓到皇帝之后居然完全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时候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了一个建议,说明朝皇帝可是奇货可居,咱现在把他拿在手里,只要他活着,就等于是一张空头支票,届时管明朝要地给地,要钱给钱,那岂不是很爽?
更重要的是,也先其实并不是当时蒙古人的最高领袖,他只是太师而已,在他之上还有一个脱脱不花,他才是真正的可汗——换句话说,也先只是蒙古草原上的曹操而已。而且,脱脱不花以及站在他背后的蒙古头领们,时刻盯着也先的空子,一旦他露出破绽,立马便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也先也指望万一哪天自己在蒙古这边吃亏了,可以借助明朝的力量帮自己一把。所以,当明英宗惊魂不定地来到草原之际,也先居然屁颠屁颠地奔过去,先给皇帝磕了一个头,而后很隆重地行了君臣礼,随即献上草原上最好的食物和美酒,为皇帝压惊。
而后,他们便考虑如何让皇帝在草原上住得舒服一点——这个决不是假客气,因为随后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就把明英宗到了自己的营帐休息,据说在一边侍奉皇帝的女人,就是伯颜帖木儿的老婆和女儿。
而反过来,被俘的明朝皇帝,也很快恢复了镇定自若,据说在蒙古人面前,不论是待人处事,说话对白,都很稳重从容,让蒙古人不得不钦佩:不愧是大明天子,连当个俘虏都如此有派头。
当然,虽然是优待,毕竟草原的生活,根本不能与中原的宫廷生活相提并论。游牧民族的营帐,最大的问题就是保暖条件差,养尊处优的大明天子,在这样的夜晚常常冻得浑身发抖,无法入睡。多亏有一名姓袁的锦衣卫校尉,解开衣衫,把皇帝的脚抱在怀里捂热,如此方能使他安然入睡。
而这个时候,体贴的也先,居然提出要送一个女人给皇帝暖床头——那便是他的亲妹子脱不花。
皇帝看了看脱不花,很委婉地拒绝了。
也先居然也不生气,他说,我明白,皇帝你是嫌弃咱家妹子长得不漂亮,这个也没办法,要不你再看看部落里的妹子,哪个你看得上眼的,尽管跟我提。据说,此后也先一共选了6个草原美女到朱祁镇面前,站成一排让他挑。而皇帝担心如果娶了蒙古女人,日后回到中原,也会被一堆文人臭骂:“流亡之君,在敌营沉湎女色。”所以,尽管很委婉,却非常坚决地推让了。
正因如此,在这一年之中,皇帝基本上没受什么苦。而且在当了俘虏之后,他也真的有些改变,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懂得拉拢身边和自己一同受难的士兵,同时也和那些瓦剌兵搞好关系,有肉一起吃。这样一来,就连瓦剌兵也觉得这个皇帝很不错,基本上也就不存在虐待皇帝的可能。而也先和弟弟伯颜帖木儿,在随后皇帝生日之际,更是亲自给他祝寿,“进黄蟒龙袍、貂鼠皮袄,杀马做筵席”。
当明朝使者来到草原,告诉也先,中原已经立了新皇帝,老皇帝你打算怎么办之际,瓦剌人居然一口答应,让朱祁镇回去。启程那一天,更举办盛大筵席,请朱祁镇和明朝使臣吃饭,甚至就地筑起一座土台,请朱祁镇登台就坐,自己则率妻妾及手下跪拜于地。
老实说,读这些文字,你都会怀疑是不是搞错了,这哪里是皇帝做了俘虏,简直就是外事访问嘛(甚至有段史料说,伯颜帖木尔和朱祁镇分别之际,居然忍不住,还痛哭不止)。随后,也先、伯颜这俩货,还上前拉着朱祁镇的手说:“我们伏侍了皇帝一年,今日天可怜见皇帝回去。你若回家去坐了皇帝位时,就是我的主人一般。我这里有些好歹,便来投你。”
事实就是如此,此后,也先便真的与可汗脱脱不花开战,随后遭刺杀身亡。那位伯颜帖木儿,也一同遇难。一直要朱祁镇复位重新当了皇帝,派人到草原之上,把他的妻小接到明朝居住,这不知道能不能说是一种报恩。
当然,这样一段事实,不符合一天到晚喊打打杀杀的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先和伯颜帖木儿优待朱祁镇,也是有目的的,不是说真的有多么仁慈。但毕竟,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俘天子还能完好无缺归来的案例,很独特,简直可以说奇葩了!
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完全能写一部长篇大书。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三大营全军尽没,朱祁镇被瓦剌部落俘虏,按照正常逻辑,被俘的皇帝应该受尽了屈辱和折磨才对,参见宋朝时期的靖康之耻。但是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朱祁镇在瓦剌部落享受到了超乎寻常的待遇,可以说是备受尊敬。
土木堡大败之时,周围一片尸山血海,朱祁镇镇定的面南而坐,没有任何慌乱,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让瓦剌的士兵很是奇怪不敢乱动。当也先确认大明的皇帝被抓到之后,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认为可以用这个人来要挟大明,为部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但是明朝立刻就选出来一个新皇帝,让朱祁镇“升级”为了太上皇,也先的算盘落空了。并且还不止拿不到赎金,朱祁镇在手里面反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也先肯定不敢折磨朱祁镇,更不敢杀了他,虽然他现在是阶下囚但依然是大明太上皇,是明朝的脸面。瓦剌部落在土木堡的胜利只是一次侥幸,他们的实力并没有北宋时期金国那么强大,没有那个胆量跟大明硬拼。也先攻打掠夺几个城池百姓没关系,明朝不会记仇太深,但是他要敢杀了朱祁镇,那就是整个大明的耻辱,就是不共戴天,几百年都要报仇。南宋王朝曾经不惜一切代价支援蒙古灭了大金国,就是为了雪靖康之耻。也先是个聪明人,对朱祁镇只能以礼相待,不把事情做绝,为以后留出回旋余地。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朱祁镇在瓦剌部落的一年多里,一直是以客人的身份居住,没有收到虐待。以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为代表的部落首领们,对朱祁镇极其尊敬,给他赠送昂贵的礼物,派了护卫和侍女,甚至争相把自己的妹妹或女儿送给朱祁镇。并且许多蒙古人也都被朱祁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这里可以下达命令,跟大明互通书信。
也先最终也没能从朱祁镇身上压榨到多少好处,又不想一直养着他,最后求大明把朱祁镇接回去,是“求”。也先在信里面表达出了无奈,意思是太上皇老在我们这里住着不是办法,他又不能在这里当皇帝,你们还是把他接回去吧。这哪是一个俘虏,分明就是请来的一个大爷!
朱祁镇临走的时候,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来野狐岭送行,伯颜帖木儿甚至嚎啕大哭,“现在一别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看在我伏侍了您一年的份上,还是我的主人,我这里有些好歹,我便去投你。”两年前,五十万大军都没拿下的瓦剌部落,被朱祁镇一个人以大明皇帝的气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从此以后,瓦剌把进攻方向转向了北方其他的蒙古部落,史料上再也没有记载大明和瓦剌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所以,朱祁镇应该真的不是史书里评价的那样无能,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明军在土木堡全军尽没时,明英宗在乱军中,侍从四散,只有一个叫喜宁的太监相随,但喜宁守着明英宗不走,不是忠心护君,而是不怀好意,有以皇帝为奇货的打算。
英宗不会骑马,也没有自杀殉国的勇气,跑也跑不动,最后他只好向南盘膝而坐,听天由命。
首先发现英宗的是一个正在抢掠的瓦剌兵,这个瓦剌兵想要英宗身上的衣服,英宗不理,瓦剌兵大怒,以白刃相加,若不是他的哥哥及时赶到,一眼认出英宗不是“凡人”,英宗很可能死在瓦剌兵的抢掠中。
察觉到英宗不是“凡人”后,瓦剌兵便将英宗带到了也先弟弟赛刊王那里。英宗见到赛刊王,说话的口气很有帝王派头,他问赛刊王:你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还是赛刊王?还是大同王?
赛刊王一听,大惊,于是连忙跑去向也先报告说,部下获一人甚异,很有可能是大明天子?
也先听了,随即召两个“中国人”前去辨认,两人辨认后,皆惊呼,是也。
确认英宗被俘,也先大喜说,我常告天,求大元一统天下,今果有此胜。
对于如何处置英宗,也先起初没有拿定主意,所幸瓦剌部有明白人,此人便是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
面对有人提出应杀英宗报仇的说法,伯颜帖木儿对也先说,两军交战,人马必中刀箭,或践伤压死,今大明皇帝独不践压中刀箭,这是有天命呀!我等久受大明皇帝厚恩,今虽天有怒,推而弃之地下,但未尝死之,我等怎能反天?若遣使告中国迎返天子,哥哥不就有了万世好男子的美名吗?
也先被弟弟这套说法打动了,最后将英宗送到伯颜帖木儿营中,当作高级“肉票”看护了起来。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进大明深宫,自孙太后以次无不嚎啕大哭,为了赎回英宗,孙太后和英宗钱皇后尽出中宫所有,一共载了八车的金玉、珠宝、绸缎等细软,先行送到了瓦剌也先的营中。
但此时的英宗是天字第一号“肉票”,也先怎可能轻易送还。
八车财宝送出去三天后,见也先根本不放人,大明朝廷意识到也先奇货可居,想拿英宗进一步要挟大明。
为了稳定社稷,粉碎也先要挟的阴谋,孙太后当机立断,下旨命郕王朱祁钰辅政(注意,是辅政,而不是即皇帝位)。
这边,大明在积极应对,那边,也先也没闲着。
这时,也先打的什么主意呢?
既然英宗还是大明皇帝,那就挟持英宗去叩关,巧占城池,诱擒守将。
所幸大同守将、宣化守将都是良将,他们没有中招,也先无奈,只好先将英宗移到塞外,防止被大明守将出奇兵夺了去。
鉴于也先有挟天子以令大明的趋势,于谦等人强力主张,应让郕王即皇帝位,以“绝虏之望”。
也就是说,也先以英宗为“奇货”,如果别立一天子,则无奇货可居,反肯脱手。
客观地讲,此谋虽是上策,但却有些不顾英宗死活,万一也先恼羞成怒,英宗性命可就堪忧了。
还好,也先足够克制,接下来他故技重施,挟持已成太上皇的英宗又到大同,妄图叩开大同的关门。
结果,大同守将郭登答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
根本不搭理也先。
也先见大同早有防备,不敢强攻,只好挟持英宗退去。
在大同碰壁之后,汉奸太监喜宁向也先献计,因以英宗为肉盾,长驱南下,破紫荆关,直攻京城。
由此,大明京城保卫战打响。
此一战,于谦名垂青史,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但站在英宗的角度讲,被当做肉盾,他的处境何其凶险,内心何其痛苦。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明军用大炮攻击也先所部时,稍有不慎,或者真不顾英宗死活,肉盾英宗极有可能被大炮轰死。
否极泰来。
当大明打赢北京保卫战,也先深切意识到大明的天威尚在,英宗这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死里逃生。
从这个角度讲,于谦坚决打北京保卫战,也是救了英宗,但英宗不太认这个账。
经北京保卫战,瓦剌的锐气被打掉之后,再看英宗,也先的心态变了,把英宗当肉票,不如把英宗当主动议和的筹码,此外,如果把英宗放还回去,还有可能引来大明深宫的内斗。
也先真正礼遇英宗,应该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而关于也先礼遇英宗,有个异闻,也先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英宗,正统的说法是英宗辞而不受,但事实上英宗确在当俘虏时跟瓦剌部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
这事,康熙曾说过:正统间事,史书所载,不能明确,其在沙漠尝生一子,今有裔孙,现在旗下。
只是在当时,英宗虽受也先礼遇,但回归却还是困阻重重,景帝朱祁钰并希望他这个太上皇回来。
公正地讲,若不是于谦等人忠直纯正,坚持“上皇蒙尘,理宜迎复”,“大位已定,孰敢他议”,英宗还是很可能陷入有途难归的死境,甚至步北宋徽钦二帝的后尘。
当然,英宗在瓦剌部历经苦难,终能归来,也有赖于英宗本身的“英明”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因土木堡之变,许多人指责英宗是昏君,其实他并非庸主,只是未经挫折磨难,肆意妄为酿出了大祸,可一旦深陷险境,大事面前他并不糊涂,在与瓦剌周旋的过程中,不仅能寻机铲除身边的祸害喜宁,也懂得与朝中配合,借大明的天威来保护自己。
而要说到英宗的人格魅力,几乎可以这样讲,在中国所有帝王中,几乎找不出第二个英宗那样得人缘的。
嫔妃近侍对待帝王的态度,不外乎,畏、敬、真心爱戴。
英宗在瓦剌近乎创造了一个奇迹,所有人一旦跟他接近,慢慢地都会发自内心的关切他,爱戴他,无论是伯颜帖木儿,还是袁彬、哈铭这一些人,皆是如此,这是他在瓦剌能活得好,能回归,能复辟的大本钱。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代乃至几千年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他年少继位,后被奸宦蛊惑,酿成了土木堡之变,混乱之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成为了阶下囚。朱祁镇在瓦剌军营熬了一年有余,好不容易又回到了京城,那么朱祁镇这一年时机是如何度过的?瓦剌有没有虐待朱祁镇呢?
一、九死一生,终得存活
在土木堡那场战役中,明军就好比待宰的羔羊、砧板上的鱼肉,一定程度上都无法称作战役,而是一场屠杀。士兵们争相逃窜,瓦剌铁骑好比进入了无人之境,随意砍杀明军士兵和官员。
史料记载“南行未三四里,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
明军士兵们早已没有了阵型,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而那些随军的大臣们更惨,他们手无缚鸡之力,面对瓦剌的马刀,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只得被人屠戮殆尽。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乱军之中,朱祁镇也知道失败不可挽回,而他正是这场灾难的主要责任人。
或许朱祁镇穿的比较显眼,能和普通士兵区分开,但兵荒马乱之际,谁也无暇照顾皇帝了,要想活下去,全得靠自己。朱祁镇跳下马,向南盘膝做到地上,一位杀红眼的瓦剌士兵看到了朱祁镇,正要手起刀落,他的兄长看到朱祁镇举止不凡,连忙制止了兄弟的动作。
这几位瓦剌士兵,认为朱祁镇不是个简单角色,就逐层上报,塞刊王先见到了朱祁镇,并确定了朱祁镇明朝皇帝的身份。
朱祁镇表现出一代帝王的尊严和气度,但不论如何,朱祁镇仍是个阶下囚,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手中。瓦剌高层曾进行了激烈讨论,议题就是如何处置朱祁镇,有的人说直接杀了,有的人说留着更有用。
最终也先决定,留着朱祁镇的性命,并把朱祁镇交给了伯颜帖木儿看护。当时朱祁镇仅二十二岁,皇家的教育能把一个年轻人,变得如此坚强、果敢吗?这也不尽然。当时的朱祁镇,一方面庆幸能活下来,一方面也同样会带着深深的恐惧,但他必须压制心中的恐惧,维持明朝帝王的尊严。
此时的朱祁镇应该是最难过的,他远离家乡,战事失利,被俘在瓦剌军营,周围一切熟悉的东西都不复存在,或许伯颜帖木儿也并没有为难朱祁镇,但内心的惶恐却一直在折腾着朱祁镇。
二、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既来之,则安之,随着时间的流逝,朱祁镇也会逐步适应了军营生活。但战争还在继续,瓦剌不会止步在土木堡,在抢掠一番后,他将目光锁定了北京。或许之前的也先没有想到明军败得如此狼狈,从他发现明军如此不堪一击后,那恢复蒙元统治的旧梦苏醒了。
于是朱祁镇就只能跟随者瓦剌部队东征西讨,皇帝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也再不会出现什么锦衣玉食,很多事情都得朱祁镇亲自去做,而他身边的宦官喜宁,还沦为了奸细。
奔波之苦朱祁镇还能经得住,但瓦剌经常会让朱祁镇做那个挡箭牌,朱祁镇被迫要下达命令,让边关守将打开城门。
史料记载“八月,也先拥帝北去,经大同,使袁彬入城索金币。登闭城门,以飞桥取彬入。登与安及侍郎沈固、给事中孙祥、知府霍瑄等出谒,伏地恸哭。”
当时的朱祁镇已经被立为太上皇,面对瓦剌的胁迫,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做做样子。边关守将见到朱祁镇也是连身叹息,既不能开门,也无法行礼。最窘迫的莫过于在大同城门下的朱祁镇,他让守城将领开门,将领不开,瓦剌士兵则催促其继续喊话,这种事情不在少数。
北京保卫战前夕的朱祁镇,就是如此苟且,因为瓦剌在土木堡胜了明军,自然趾高气昂,而朱祁镇作为俘虏,也只得听之任之。
三、望眼欲穿,思乡心切
在于谦的主持下,明军终于战胜了瓦剌,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朱祁镇却还在瓦剌军营中,被瓦剌士兵们裹挟着回到了塞外。
随着也先思绪逐步安定下来,他也明白了当时的局势,明朝依旧强大,而瓦剌想要存活,必须臣服。朱祁镇在瓦剌军营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既然也先有议和的想法,就不能杀掉朱祁镇,最好的办法就是送朱祁镇回去。
光阴荏苒中,朱祁镇只得穿着瓦剌的衣服,吃着乳酪、牛羊肉,盼望着回家的那一天。他想念故乡,想念钱皇后和他的亲人,甚至他甘愿只做个普通百姓,只要能回家一切都不那么重要。
终于,朱祁镇盼来了明朝的使者,一位名为李实的官员,来到了瓦剌,见到朱祁镇,朱祁镇很激动,就好像见到了亲人,赶忙问太后、皇后、皇上的情况,并问:“有没有带衣服?”李实说没有。
朱祁镇继续问:“有没有带什么吃的?这里是东西我吃不惯啊!”李实回答没有。可见当时朱祁镇的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吃喝用度比较齐全,但也一定是吃不好睡不安的。此时伯颜帖木儿已经是朱祁镇的朋友了,自然也不会虐待朱祁镇,朱祁镇当时最大的苦闷就来自他的内心,回家有了希望,也先也同意放他回去,但为何使者总在敷衍,并没有真正想把他接回家。
终究,在杨善三寸不烂之舌的讨价还价下,朱祁镇被带了回去,一年的恐怖经历终于结束,朱祁镇就像释放的囚犯一般,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朱祁镇并没有受到什么过分的虐待,只是在心理和精神上,遭遇很大打击,所以他甘愿做个普通人了此一生,奈何命运没有抛弃朱祁镇,七年后,他再次成为皇帝,创造了另一个传奇。
参考资料:《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俘虏,并在一年之后得以全身而退。在其被羁押的日子里,朱祁镇并没有像宋徽宗宋钦宗那样的虐待,过着与当时蒙古人同样吃肉、衣皮、骑马、住帐篷以及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他体会到了与皇帝不一样的生活。
1.穿的是皮袄
朱祁镇被俘时,除了盔甲外,别无长物。孙太后寄来的貂皮大衣、衣服等物等都被汉奸喜宁抢走了。朱祁镇的御寒衣物多由蒙古贵族赠送的,如也先送的被褥、皮袄,伯颜帖木儿送的貂鼠皮袄。
2.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马奶
朱祁镇被俘期间的饮食,基本上和蒙古人一样,也先按时供给他羊和牛,此外每七日还送他一匹马。有宴会时,则能吃到马肉。也先还特地为朱祁镇庆祝生日,以安抚他那颗因被俘而受伤的心。
也先、伯颜帖木儿也会将打猎的收获,如野马、黄羊之类的猎物送给朱祁镇,还经常和他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至于饮料,则以马乳为主。
朱祁镇等人吃大米和白面的机会不多,在景泰元年七八月间,使者李实见到太上皇朱祁镇后,特意将自己带的大米留下来。这对于朱祁镇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3.住的是帐篷
朱祁镇被俘后,伯颜帖木儿将其带回自己的领地。朱祁镇虽然作为人质,但是受到了伯颜帖木儿夫妇特别的照顾。
伯颜帖木儿专门给了他“窝儿帐房一顶”。伯颜帖木儿夫妇派侍女照顾朱祁镇的生活。
4.迁徙时有时骑马有时做牛车。
朱祁镇被俘期间大致活动在大青山周边,主要交通工具有一辆牛车和一匹马。在随伯颜帖木儿营地迁徙的过程中,朱祁镇的骑术得到了锻炼。
5.娶妻的传言很多。
关于朱祁镇在蒙古娶妻的传言,有很多种:
《否泰录》记载:也先想把妹妹嫁给朱祁镇;
《中国志》记载则说,也先把女儿嫁给了朱祁镇;
《蒙古源流》中提到,朱祁镇娶了一个叫莫鲁的妻子;
《黄金史纲》则记为,朱祁镇娶了摩罗丫头为妻子。
从上面的记载看,朱祁镇的“清白”肯定是没了。人都是好奇的,特别是涉及到名人时,人们都会在传播某件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常常是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演绎成传奇。
1.寻找可用之人
朱祁镇被俘期间,有2个忠心的人一直跟随,就是袁彬和哈铭,两人原为锦衣卫校尉和锦衣卫指挥使。
朱祁镇有意的掩盖了二人的真实身份。说袁斌是替皇帝些书信的人。被俘期间,由袁彬起草的书信送往大明朝,使朝廷能及时了解朱祁镇的近况。尤为重要的是,朱祁镇的安排,有利于的消息传出,为于谦等人制定对蒙政策提供了参考。
尽管蒙古人知道朱祁镇、袁彬等人与明朝的书信来往,他们并没有阻拦。
哈铭,是一名翻译当时叫通事,本为回回人,他曾于正统十三、十四年出使瓦剌。在朱祁镇被俘期间,哈铭充任朱祁镇与也先之间的翻译。此外,他还在蒙古内部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促成了蒙古贵族与朱祁镇之间的私人友情,这对后来朱祁镇返回明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保护随从,笼络人心。
据史书的记载推断,朱祁镇的随从众多。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在土木之战前后被俘的。
朱祁镇还凭借自己的身份,尽量保护被俘汉人。他多次制止了喜宁试图杀害袁彬、哈铭的行为。
哈铭因劝阻蒙古军士不要杀害逃亡汉人而遭报复,朱祁镇则令其躲避以免受伤。
袁彬因替自己找水而被打,便派哈铭前去安慰并送银两作为补偿。袁彬生病时,朱祁镇亲自护理。此外,蒙古军队出征过程中抓到的俘虏,只要不被当场杀害,便会被朱祁镇救下。
3.设计擒杀喜宁。
太监喜宁被俘后投靠了也先,“尽以中国虚实告之”,喜宁多次陷害朱祁镇君臣几人。
景泰元年(1450)元月,朱祁镇找到也先,表示愿意配合他去向京城要赎金。条件是朱祁镇自己指派使者,也先答应了。朱祁镇提出了高(ban)和喜宁两个人选。
使者一行人赶到宣府后,高找了个机会,将朱祁镇要除掉喜宁的目的告诉了守将江福,结果可想而知,江福派兵抓住了喜宁。喜宁被斩首,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喜宁的死等于砍掉了也先的一个臂膀,他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进攻边关,而朱祁镇则为自己的回归扫除了一个障碍。
4.苦难经历促使朱祁镇能够知恩图报。
朱祁镇的本性并不坏,也许正是由于被俘虏的经历,使得朱祁镇对世事多了几分理解。在他复位之后,出于知恩图报的目的,做了几件被后世人褒贬的事情。
早在塞外之时,朱祁镇便不断对袁、哈等人进行种种许诺;
南宮复辟后,对曹吉祥、石亨等人大加赏赐;
为孙太后上“圣烈慈寿皇太后”的尊号;
他甚至还遣使瓦剌,赠送伯颜帖木儿之妻阿塔塔来阿哈以名号和财物,报答昔日精心照顾的情谊。
第二次登上帝位后,朱祁镇对袁彬、哈铭、伯颜帖木儿之妻、孙太后、钱皇后、王振、曹吉祥、石亨等人的态度,充满了报恩的色彩。这使得朱邪镇很难摆脱周围人对其命运的影响,作为一个皇帝,从政治斗争中又需要选边站。人格的矛盾,使得朱祁镇常常陷入敌友的两难选择,有时候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头。
如果没有土木之战,朱祁镇做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土木之战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巨大变化。
年少轻狂的朱祁镇,经历过被俘后,促进了他的成长。他在塞外一年,积极利用各种条件,迅速提高了作为一个封建君主所必备素质,为日后在政治上改头换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极少有出现国家在未灭亡之时君主被外敌捕获的情况,明英宗朱祁镇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罕见的例子,他在土木堡之变时被瓦剌人虏去押往塞外蒙古草原生活了一年。
在蒙古生活的这一年中,他凭借着自己明朝皇帝的身份,得到了蒙古各方面相应的照顾;同时,也是在这段时间中,他不但自我反思,修身养性,还了解到了非儒家文化的存在以及蒙古人民的需求,为日后明、蒙恢复“互市”贸易打下了良好基础。
“也先要者,非要土地,惟要蟒龙织金彩缎等物。”——明英宗
西蒙古游牧民族瓦剌人逐渐壮大,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先多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而此时的明英在收到消息之后,便想要如同他的祖先一样北伐蒙古,名垂青史。在匆忙筹备了五十万精锐大军带着朝中大臣匆忙出发。之后被瓦剌人围困于土木堡之中,明军战败投降,朝中重臣死伤无数,英宗就此被俘。
在土木堡之战中,蒙古军攻破城池之后,明朝的将士只能丢兵卸甲以求自保,场面极度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踩踏事件时有发生。数万人马死的死,伤的伤;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依旧没有受到丝毫的伤害,所以蒙古人更认为这是一种上天赐予明英宗的奇迹。之后,在蒙古生活的这段时间中,明英宗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喜爱以及尊重。
“大军倒戈,自相蹂践。”——明朝李实
“数万的人马着刀的、着箭的、踏死的、压死的,可皇帝身上怎么箭也不曾伤他,怎么永远不踏着他?”——伯颜铁木儿
大体上来说,明英宗在蒙古生活的这一年中,瓦剌人对英宗可以说在生活上是比较照顾的,也给予了英宗基本的人身权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哈铭曾记载:“景泰元年正月初一日,上次将白纸写表,宰羊一只,祝告天地,行十六拜礼。”
从蒙古人给予其衣食住行的条件来看,蒙古人对待明英宗朱祁镇其态度还是比较好的,也给予了他一定的权利,让他能够从蒙古的俘虏中将一些俘虏留在身边。
可以说土木堡这便是明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对于明宗朱祁镇来说,这更是一个他人生的转折点。他从小出生在皇宫之中,又是在幼年便登基即位,从小身边最亲近的人便是太监王振,从小接触的便是儒家的文化,这些因素便造成了他本身的眼界,就没有特别的长远。他本可以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土木保质变发生之后,在蒙古生活的一年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身的经历,使得他迅速地蜕变,逐渐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更重要的是,明英宗朱祁镇自己亲自体验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这就使得他更大程度的了解到了蒙古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在他复位之后颁布的一系列对蒙经济政策,大大地促进了民盟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减少了游牧民族对于明朝北部边境的侵扰,稳定了明朝的北部边疆,直接维护了边境线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青花瓷一般制作精美却又色泽淡雅,青铜器一样体量厚重而又造型独特,这是苏木看到的历史,愿与你一起共赏。
认准飞扬的专属logo,点关注,不迷路!
老实说,瓦剌人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能够击败数倍于己的当你中央军。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能够俘虏大明的皇帝。
而作为瓦剌军的首领,也先清醒的认识到,即便自己生擒了大明的皇帝,以自己的实力,恐怕也无法对手中的大明皇帝做出什么别的举动。因为,大明虽然天子被俘虏,但是朝廷犹在,实力还是远远在自己之上的。于是,不管怎么样,先好好善待吧。
而也先自己除了要面对强大的大明朝,还要面对草原上自己身后的敌人。所以,面对俘虏明英宗朱祁镇这个“意外的惊喜”。一时之间他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于是便挟持着英宗打算向大明方面好好的敲一笔竹杠。
然而,由于关键时刻于谦等人的努力(包括立助手为帝稳定人心,积极组织京城防御,拒绝也先的无理要求)。让也先突然间意识到,手里的明英宗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若是杀了,自己只怕与大明方面真的就不死不休了。不杀吧,人家大明那边又出了一个皇帝,自己手里的这个没那么值钱了。
所以,在善待了明英宗朱祁镇一年之后,也先最终选择了放明英宗回到大明。一方面是赶紧丢掉这个烫手的山芋,与大明修好,换取大明方面的赏赐。另一方面,恐怕也有让大明方面内讧的打算。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自此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即位称帝,次年改年号为正统,史称明英宗。
明英宗即位后,蒙古的瓦剌族南下入侵。权宦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英宗不顾群臣劝阻,率军来到前线。由于朱祁镇和王振愚蠢的指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瓦剌人将随驾的百官屠戮殆尽,然后将明英宗带了回去。
对于被俘的明英宗,瓦剌族的实权派人物太师也先也深感意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土木堡一战,瓦剌人不仅消灭了十几万的明军,更是俘虏了当朝皇帝,这对瓦剌族来说实在是出乎意料,但太师也先却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的反应是挟持英宗,立即整顿军队,进攻北京,希望通过挟持明英宗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于被俘的明英宗,瓦剌族最开始确实有人想要将其杀掉,但却被太师也先给拦下了,并且对明英宗更是好生招待,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方面明英宗作为明朝皇帝,太师也先对其还是比较敬重的。另一方面,当时太师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议,觉得明朝的皇帝奇货可居,不如留下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太师也先一听觉得这个提议好,便留了明英宗一名。此时的明英宗对太师也先来说就像自动提款机,带着他在边关转上一圈便能赚的盆满钵满,自然要好好招待。
也先攻打北京失败以后,想要绕道宁夏,南下进攻南京,扶持朱祁镇做傀儡皇帝。可是朱祁镇虽然昏庸,但还不至于没有智商,所以他婉拒了也先的提议。也先被朱祁镇拒绝倒也不生气,他看中了朱祁镇的身份,想要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他。可朱祁镇依旧三番五次的婉拒,始终不受。
与此同时,于谦为防止也先挟皇帝攻城,与群臣们一起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这一下朱祁镇失去了利用价值,可瓦剌军多次被明军打败,也先不敢也不敢杀朱祁镇。最后,迫于当时蒙古内部的矛盾,以及明朝的压力,太师也先便趁着明朝官员出使,将明英宗给送回去了,而作为当时的太上皇,明英宗回到皇宫后的生活却极其凄惨。不过在数年以后,夺门之变又让朱祁镇重登帝位,于谦等功臣却尽数被他诛杀。只是,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被俘的明英宗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叫吉人自有天相,虽然被俘了,但是却好吃好喝,更有公主相送,称其为史上待遇最好的俘虏也不为过吧。
趣谈答案:瓦剌人对待明英宗简直就像把他当成了土地公公一样供了起来,明英宗吃的好喝的足,每天的小日子过得不亚于皇帝。
历史上有关明英宗被囚禁的事情非常传神,但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应该是这个样子。
传说明英宗和王振这个脑子里面缺根筋的家伙,一起组队去打怪,然后打着打着被怪给打了。
土木堡之变,整个明帝国的绝大多数精英死伤,而明英宗明白大势已去,反而盘腿而坐,若升仙状态。
不久之后瓦剌的一个小兵走了过来,并且拿着刀要砍明英宗,明英宗眼睛都不眨一下,似乎已经认了命。
这个小兵还算机灵,看到明英宗这个状态顿时觉得这个人物不简单,可能是某个大人物或者他的身份背景大的出奇,于是便招呼身边的两个弟兄,把他看起来自己得去报告老大。
就这么一折腾二折腾,这件事情最终惊动了也先,也就是瓦剌人的首领,瓦拉人的首领见到明英宗后大惊失色,因为这个人就是明朝的第六任皇帝。
也先年轻的时候就有点能耐,能耐到什么地步,传说他有一支弓箭,只要把这支弓箭射向天边,哪怕再远地区的人们听到了这声弓箭的声音都会跑过去和也先回合,帮助也先效命。
这一点大家没有必要去质疑什么,因为这就属于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以咱们现在的状态很难去理解,简单讲也先已经成为了一个类似于图腾般的存在。
而也先此次出兵,原本只是想玩一玩,毕竟明朝也先惹不得,瓦拉出兵自卫也在情理之中,可是没有想到低头就捡了个新手大礼包。
于是也先便兴冲冲的拿着新手大礼包去整个明帝国的所有边防地区,看看能不能换到奖励。
也先带着这个新手大礼包,几乎走遍了整个明帝国北方的所有边城,然而每到一处边城上的将军都说:这个人是谁呀,我们不认识。
为什么士兵们对于当时那个皇帝变得突然如此冷漠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于谦顺利接管了整个明帝国的军权,并且告诉天下:这一任皇帝已经是太上皇了,咱们有新一任皇帝,也就是整个明帝国的第七任皇帝,明英宗的弟弟。
所以也先一时之间进退两难,他犹如拿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而且这个山芋每天的花销非常的大。
也先也曾经尝试着去取消明英宗的日常花销,每天给他两个窝窝头,凑合着喂着就行了,但是明英宗的人缘非常的好,甚至部分也先手下的士兵都开始为明英宗求情,开始要求明英宗享受更高的待遇。
也先实在受不了了,便直接把明英宗放了回来,阔别多年之后,明英宗再一次当上了皇帝,他就是整个明帝国唯一一位,既是当过太上皇,也是当过皇帝,与此同时是第六位皇帝和第八任皇帝。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但是,我们明英宗是个奇才,他居然没有自杀殉国,反而在瓦剌人那里活得好好的,甘当俘虏和带路党,并且改穿蒙古人的衣冠,也算是打脸了一堆明粉。
瓦剌人对待明英宗的态度,简而言之就是把他当成了摇钱树。
皇帝落在别人手里,宫里的皇太后、大臣们总得花钱来打点吧?靠着一笔笔的赎金敲诈,瓦剌狠狠转了一笔。
除此以外,瓦剌还强迫明英宗当带路党,而明英宗欣然应允。这件事就发生在大同。
明英宗居然要求大同守将给瓦剌的军队开门——庆幸守将死活不开。等到明英宗复辟后,找了当年这些大同守将的麻烦。
至于在瓦剌期间的生活,明英宗在衣食住行方面,基本上和游牧民族没有区别。
例如,景泰元年(1450)李实出访瓦剌确认明英宗的情况时,就得知他在那边根本就没有当中原皇帝时的衣冠。
因此,明英宗只能穿蒙古人的皮袍。包括瓦剌人在给他过生日时,送给明英宗的礼物就是“黄蟒龙貂鼠皮袄”。
这根本就不像是某些明粉说的那样啊,君王死社稷、衣冠大过天嘛。
总而言之,明英宗可以说是对明粉的狠狠打脸。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