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死后葬在台北,陵墓多年无人问津,不相识老人为何扫墓三年?:蒋介石曾告诫去上海“打老虎”的儿子蒋经国:“我是明面上的委员长,但是杜月笙却是地下皇帝
蒋介石曾告诫去上海“打老虎”的儿子蒋经国:“我是明面上的委员长,但是杜月笙却是地下皇帝。”
可见,杜月笙的“上海土皇帝、”、“上海教父”等传奇之名的不虚,特别是他会做人的名声更加为世人所称道,就算死后依旧创造了“在香港出殡,盛况战后第一”的传奇,并且涌现了许多尊崇他的“铁粉”。
例如:仰慕杜月笙的万国殡仪馆的老板,对杜月笙用的棺材只收半价,而且还免除三日正厅治丧的场地租金;移居台湾的江苏籍老人李开明,三年来风雨无阻,每周都会为其扫墓,并且还在墓前种下了很多的花草。
那么,杜月笙做人究竟有多么成功呢?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实,只要看看他辉煌时的人脉,就不难理解他曾经的辉煌。
例如:1945年,在美国国防部任职的罗斯福来华,打算策划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行动,并专程拜访杜月笙,请求他对美国的情报工作给予帮助。当时,杜月笙表示:“只要事体对双方有利,随时随地彼此密切合作,应该没有啥问题。”
1921年,曾与身处落魄之时的戴笠结为兄弟。
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庆典之时,除了章太炎、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前来道贺外,蒋介石、张学良、何应钦等军界大佬,分别送来“孝思不匮”、“好义家风”、“世德扬芬”的贺匾。
期间,张学良在夫人于凤至的陪同下,前来上海戒毒。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遭到许多国人的愤恨和唾弃,而“暗杀大王”王亚樵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王亚樵送去一封信和一颗炸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滚回东北,抗击日本人;二是自杀谢罪;三是捐出所有的家产,支持抗日。”最终,在杜月笙的周旋下,张学良才得以在上海安心戒毒成功。
1949年4月27日,解放上海前夕,杜月笙携带家人乘坐一艘荷兰货轮逃离上海,并前往香港隐居。相对扫大街的黄金荣来说,杜月笙的选择无疑非常的明智,也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好结果。
1951年8月16日下午,62岁的杜月笙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但他临终时的遗言却令后人大为称赞。据他的女儿杜美如回忆,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其实,杜月笙生前的愿望是叶落归根,葬到上海高桥父母的身边。因为,当时的杜月笙并不看好国民政府,为此他曾公开说过“沦陷时,上海无正义;胜利后,上海无公道。”同时,杜月笙在上海隐居期间,蒋介石就曾多次争取杜月笙前往台湾,结果均被婉言拒绝了。因此,他又怎么愿意安葬到台湾呢。不过,遗憾的是,当时的台湾方面或许出于“返陆”的考虑,随以其生前寄存在宋子安(宋子文弟弟)处的10万美金为要挟,逼迫姚玉兰和孟小冬将杜月笙安葬到台湾。
因此,双方多番交涉之下,最终于一年后的1952年10月,下葬于台北县汐止镇(今新北市汐止区)大尖山下。墓地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墓旁有其夫人姚谷香的坟墓为伴。当时,蒋介石为墓园亲笔题字“义节聿昭”、张群题字为“誉闻永彰”。
四年代末,从江苏盐城移居台湾的李开明老人,已有80岁的高龄,本就对杜月笙相当崇拜,而他的儿子又是汐止儿科医院院长。因此,他得知杜月笙的墓址后,每周便会前往扫祭,三年来风雨无阻,直到去世,并且还在墓前栽种下许多的花草。
至于说,杜月笙的坟墓(而不应说是陵墓,帝王的坟墓才称为陵)多年无人问津,应该是虚无的传言,毕竟杜月笙的后人可不少,共有11个子女,其中八子分别是:维屏、维善、维藩、维翰、维垣、维宁、维新、维嵩;三女分别是美如、美霞、美娟。据香港商业电台《摩星岭4号》中引述,杜美如在60年代跟随丈夫到约旦经营餐馆,并定居。再说,每年前往的游客也有不少,又怎么能说多年无人问津呢?
图片来源网络
1951年8月,民国帮会第一人,上海滩一代布衣枭雄,临终之时向杜门大弟子陆京士、家属交代了最后的遗愿,死后一切从简,唯要一口好棺材。
杜月笙要一口好棺材,不是为了死后出风头,而是为了落叶归根,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他的后人、门生能将他的尸骨从台湾带回上海滩,落葬在他的出生地,浦东高桥。
8月16日下午,在等来老蒋特使洪兰友,从对方口中听到老蒋宽慰他的口信后,六十三岁的杜月笙留下两行热泪,终于撒手人寰。
虽然杜月笙生前留有丧事一切从简的遗愿,但因为江湖名声太隆,他的葬礼依旧轰动了当年的香港。
当时,许多人都在议论,香港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一位天下闻名,交口赞誉的江湖“大好佬”?
万国殡仪馆的老板听说杜月笙只求一口好棺材的遗愿,主动提出来,他的殡仪馆正有一口好棺材,愿意自动减价一半,对折只收七千五百块港币让给杜先生使用。除开棺材半价之外,这位老板还自愿报效了杜月笙在万国殡仪馆正厅治丧三日的场地租金。
不少人问他何以要这样做,这位老板正色答说:
“这是我对杜先生表示敬意。”
当杜月笙遗体运往万国殡仪馆,大礼堂外立刻悬挂出“杜月笙先生治丧处”的布招,白底黑字,四周镶以银边白花,一对蓝纸灯笼,“治丧”两个小字托住偌大的一对“杜”字,礼堂正中素白孝帏,匝以鲜花牌架,中间是老蒋给杜月笙盖棺定论的挽额“义节聿昭”,两旁是杜月笙老友、民国元老许世英撰写的挽联:
“班生投笔,卜式输财,历济艰危昭史乘;范式凭棺,伯牙碎轸,忍教生死隔襟期。”
治丧期间,上至民国元老权贵,下至社会各界名流,纷纷为杜月笙撰写了挽联,摘录两联——
洪兰友:“亮节皓当今,平生历济艰危,共仰英雄真本色;弥留犹待我,至死无忘家祭,痛哭乾坤一布衣。”
吴铁城:“具忠肝义胆,豪侠心肠,好客媲美春申君,不朽口碑载道路;是名流贤达,乡邦泰斗,相我辟大上海,哪堪劫火怅烟尘。”
有评论说,杜月笙在香港出殡,盛况创造了战后第一。
8月19、20两天之内,香港各报悼念杜月笙的文字,充斥篇幅,对于杜月笙的为人及其生平,褒扬之辞不胜枚举,舆论一致称颂,具见公道自在人心。
简而言之,杜月笙在世人的心目中,虽出身黑道帮会,但沉入人心的却是他的大义大仁,是能比肩司马迁笔下那些历代仁侠人物的。
杜月笙未死时,台湾方面看他的心态很复杂,对于他残存的民间势力,既想打压,又想利用;杜月笙死后,台湾方面看他的心态似乎简单了一些,这位百年难遇的江湖大佬,是一个牌位,把这个江湖牌位迎放在台湾,既符合他们的利益,也符合杜月笙的遗愿。
但移他这块分量很重的牌位,各方都是无法草率的。
自1951年8月开始到1952年10月,前后一年又两个月,洪兰友、陆京士等为完成杜月笙“先葬台湾”的心愿,策划磋商,奔走联络,最后在1952年10月25日与台湾方面定下了杜月笙移灵台湾的日期。
1952年10月25日这一天,在钱新之、金廷荪、吴开先、杨管北、杨志雄等居港老朋友以及众多恒社弟子的送行下,杜月笙的灵柩在太古轮船公司盛京轮的护送下,耗时两天又两个小时,运抵台湾基隆,随后暂厝台北市南京东路极乐殡仪馆。
之后杜门弟子即开始为杜月笙寻求在台湾的落葬茔地。
知名勘舆家祁大鹏,遍历台北近郊各处,几经研拟,最终为杜月笙选择了一处长眠之地——台北县汐止镇大尖山麓之西,恰与北部名刹静修禅院比邻而居,位置坐东南而面西北,遥遥对着黄浦滩,那个他诞生、奋斗、成长、出道、以至飞黄腾达,叱咤风云的地方。
因地势所限,杜月笙坟茔格局不大,仅有一座庄严壮观的华表,华表不高,上面镌刻着老蒋题颁的“义节聿昭”。通过华表便是登临的石级,石级顶端,便是杜月笙最后的埋骨之所。
1953年6月,墓地竣工,28日安厝落葬。
杜月笙之所以能被称为百年罕遇的帮会大佬、布衣枭雄,有一点很有说服力,他在身后几乎赢得了所有显宦名流的尊重,尸骨正式落葬安厝那一天,于佑任、许世英、何应钦等五百多人,冒着酷暑,亲自将他的灵柩送上了汐止镇大尖山上。
世事沧桑,随着民国人物被埋入历史的尘埃中,本就有争议的杜月笙留存在这世上的也就只剩下了一座无人打扫的异乡孤坟。
然而,只要江湖有人心,就会有江湖佳话。
有一位从江苏移居台湾的老人李开明,与杜月笙非亲非故,素不相识。有一天,当他见到杜月笙的坟墓已成无人打扫的孤坟时,顿生恻隐敬重之心,从那以后,每个周末,他都要特意来为杜月笙扫墓,而且还在坟墓前种了很多花草。
李开明老人这一扫,就是三年,直到他辞世。
有人曾问过李开明老人,为什么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帮会头子扫墓?
李开明说,我听过很多杜先生的事迹,他一生做过许多雪中送炭的事,帮过很多陌生人,他的大义不该蒙尘,应该受到尊重。
这大概是杜月笙“义节聿昭”最好的注脚吧。
杜月笙作为曾经在上海滩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结果晚年却非常凄凉。
在1949年4月,上海即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曾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此时共产党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
但是,杜月笙考虑到自己反共20余年,尤其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还亲手杀害了包括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在内的众多共产党人,可谓血债累累,所以不敢不走。
同时对于蒋介石,因为上海市长事件以及蒋经国上海打虎事件,他已经将蒋介石父子都给得罪。 所以经过再三考虑,杜月笙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同时也谢绝了共产党的挽留,他带着家属以及众多金银细软来到号称自由之都得香港避难,租住在坚尼地台18号底层。
当时,国共双方还在继续争取杜月笙,我党特意派出章士钊,以及杜月笙的一个已加入共产党的儿子赴港,劝说他返回上海。国民党方面,也不断派人赴港,拉拢杜月笙去台,但最后杜月笙还是以身体欠佳,无法远行而婉拒掉国共双发的邀请。
等到1950年,北京中国银行准备在京召开董事会议,因为杜月笙曾经是北京银行的董事,所以在中共的极力邀请下,杜月笙表示自己尽可能会亲自去趟北京,即便自己不能去北京,但也将委派代表去北京参加会议,也算是对中共的一个积极表态。
消息传出后,台湾方面如遭雷击,对杜月笙极为不满,蒋介石更是震怒,将在台湾的杜之老友,如张群、王宠惠、严家淦、洪兰友等人,召到草山别墅大加训斥,骂得狗血喷头,史称“中行事件”。后来杜月笙病逝香港,蒋介石迟迟不做表态,也与此事有关。
此时的杜月笙,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生活多年的上海,毕竟这里算是他的故土家乡,人在死的时候,谁都希望能够落叶归根。但可惜的是,后来杜月笙看到老友黄金荣正在扫大街的消息后,便彻底打消了回上海的念头。
两年后,杜月笙在香港因病去世,他的姨太太姚玉兰在杜月笙死后去了台湾,走的时候还特意带走了杜月笙的骨灰,因为姚玉兰不想让杜月笙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留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连个祭拜的人都没有。
来到台湾后,杜月笙的骨灰被葬在台北县的一个小学后山上,这是姚玉兰和杜月笙的子女精心挑选过的地方,墓地望着上海的方向,也算是成全了杜月笙一心想要回到上海的愿望。
其后,蒋介石政府因为当年“中行事件”的缘故,对杜月笙仍然心怀恨意,所以对其安葬事宜及家属都不闻不问。
由于杜月笙生前去香港时并没有带走多少财产,因此他死后,其子女都开始为各自的生活奔波,没多少时间常去台北为其扫墓。与此同时,杜月笙虽然在上海是大名鼎鼎,但是在台北,却没人知道这个曾经一手遮天的黑帮老大,再加上国民党政府的刻意忽视,慢慢的,杜月笙的墓就被人们所遗忘。
但后来,却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扫墓人,一连三年年年都会为杜月笙扫墓,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李开明。他与杜月笙非亲非故,两人生前并不认识,但是李开明是从江苏移居到台湾的,对于杜月笙的事迹有所耳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开明发现了杜月笙的陵墓,当他看到这个曾经呼风唤雨叱咤江湖的老大,竟然在死后连个扫墓的人都没有,便心生恻隐之心。
于是此后每个周末,李开明都会特意来此地为杜月笙扫墓,并且还在陵墓前种了很多花草,好让这个墓看起来没有那么凄凉。这一做,就是整整三年,直到李开明去世。
有的只知道打打杀杀对谁都横眉冷对、残酷无情,像梁山的李逵那样;有的仗义疏财,不欺负弱小,像意大利的黑手党一样,这就是盗亦有道。
以前我们老家有个所谓老大,不仅敢对比他厉害的人出手,也敢对弱小的人出手,不分对象。有一年春节他去岳父家拜年,到村里一个台球厅打球不付钱还骂骂咧咧,最后操家伙打了起来。
这厮从屋里一直打到大街上,凡是劝说的,拉架的都照打不误,连老大爷、老太太都不放过,他过去之后,躺倒一大片。
我们村里还有一个在外面混的,名叫小刚,人长得非常斯文,都知道他在县城开KTV,还有一家规模很大的运输公司,他的名头不仅在当地很响就是在省内外也非常吃香,省内那些滥罚款的人,只要看见标有【小刚的车】的车队,都要礼让三分。
但这个人在家乡从不乱来,对长辈非常客气,对相亲非常豪爽,只要村里谁家办红白事或者家里遭难了,都要过去送钱。谁出门遇事给他打电话,他都要妥善处理。这样的大佬手黑心不黑,杜月笙就是这种人。
杜月笙文质彬彬,不像黄金荣那样冷眉冷眼煞,也不像张潇林那样凶神恶煞。相由心生,杜月笙跟一般黑道上的人不一样。
首先声明,这里没有洗白杜月笙的意思。
杜月笙在黑帮林立的上海滩能够混出模样,被称为\"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他从一个做小买卖的小瘪三混成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黑帮大佬;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业的实业大亨;如果他不懂厚黑学、不心狠手辣、不奸诈阴险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杜月笙在为非作歹的时候,确实也做了扶危济困的事。你可以说他居心不良,也可以说他为了收买人心,但毕竟也为下层百姓做了点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
杜月笙之所以给其它黑帮人物有所不同,跟他的出身有关。
杜月笙四岁的时候就失去父母,尝尽人间冷暖,十四岁就到水果行当学徒,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底层劳动人民。比起那些劣迹斑斑,生性恶毒的李逵们来说,杜月笙入道有一点情有可原。因此他比一般黑帮的人更同情或者说更懂穷苦人,对他们的苦难感同身受。因此,在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杜月笙有一些发自内心的悲悯。
1931年,上海法租界纺织工人请求涨工资资方不理睬,因而发起大罢工,水电和环卫工也立即响应。
整个法租界断水断电,一片狼藉。
法国人托市长找杜月笙出面要他动用青帮强硬摆平此事,杜月笙一看对方来者不善就婉言拒绝:不行不行,我拿不下。
法国人只好再去求告其它黑帮,但没有杜月笙的首肯谁都不敢插手,法国人只好再次登门求杜月笙,杜月笙装作非常无奈的样子说我试试吧。
过了几天,杜月笙告诉法国人,大家只是要求涨工资,没有违法,我的手下不愿意出头。
杜月笙给管事的法国人打电话:\"工人要求工资上涨一倍,你们看着办,不然我也解决不了。\"
\"他们要求涨多少呢?\"
\"一倍。\"
\"这个。。。怕不好说。五成怎么样?\"
\"不行,至少七成。\"杜月笙说。
\"那好吧。\"法国代表说。其实罢工领袖交给杜月笙的底线是涨工资三成。杜月笙说,你们劳师动众一场,就涨三成,成本也太高了,我给你们多要点。就这样,杜月笙一句话,工人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杜月笙后来又把罢工领袖召集过来说,资方答应涨七成工资,可是罢工期间的工资他们不管,你们看怎么办?罢工领袖们说,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出乎我们的意料了。但杜月笙说,大家都是出苦力的,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罢工期间的工资他们不付,我来付。
杜月笙把手一挥,手下拿来了一张三十万的支票。
大家想想,杜月笙又帮工人争取权益,自己又掏腰包贴钱,工人能不念着他的好吗?
杜月笙对手下说,对于到他到府上求告的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还是小老百姓,一律不能拒之门外。而且杜月笙有时间就亲自接待,对他们几乎有求必应,杜月笙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侬的事,吾晓得了!\"
杜月笙一生仗义疏财,尽管他的钱不那么干净,但总比那些一毛不拔的人要好得多。几乎买了整个上海滩的交情!
民国前任大总统黎元洪专门为杜月笙写下一副对联:\"春申门前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由于杜月笙情商高,什么人都看得起,所以他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连蒋介石都敬重他几分。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蒋介石让杜月笙去台湾,大陆方面也透露出挽留杜月笙的意思,杜月笙两边都不得罪,去了香港。
可是中国有句话叫叶落归根,杜月笙晚年的时候也想回到自己的故乡上海,可是国民党特务拿出一张黄金荣在大陆扫大街的照片,说你要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杜月笙一想我一大把年纪了,扫大街肯定吃不消,就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只能在梦里回到故乡。
杜月笙后来在香港得了重病,不久便去世了,享年63岁。杜月笙的姨太太姚玉兰在杜月笙死后去了台湾,临走带走了杜月笙的骨灰,那是跟自己相濡以沫一辈子的男人,姚玉兰不想让老杜一个人留在香港。
杜月笙的骨灰被葬在台北县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坡上,坟头向着上海的方向。
人走茶凉,在台湾没有人能记得起杜月笙这个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更没有人到他坟前去看一眼。但却有一个老人默默陪伴杜月笙,为他扫墓。
老人名叫李开明,一个国民党的退伍老兵,老家是江苏的,2006年的一天,李开明老人偶然间路过杜月笙的陵墓。
老人跟杜月笙非亲非故,也未曾谋面,但老人听说过杜月笙。
看到昔日上海滩的大佬已经作古,坟前一片荒草,凄凄惨惨,不由感慨万千、顿生恻隐之心,就把陵墓四周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一坚持就是三年。
佛教讲究因果,也许是杜月笙曾经的因,换来了今日老人扫墓的果。无论如何都要给守墓的老人点一个大大的赞,祝老人幸福安康,好人好报。
杜月笙在香港临终之前对家人朋友说过,他活着的时候因为气喘到不了台湾,等他死了,也要将他葬到台湾。
他不是不想落叶归根,也不是不想葬在上海,可是,蒋退到了台湾,后来又看到了黄金荣拿扫帚扫街的凄凉晚景,他实在是不敢回上海呀!
所以,他又说了一句,将来上海“光复”,你们可得起出我的棺材,将我的尸骨带回上海,然后葬在高桥。
只不过,杜月笙的这个意愿至今也没实现,从1951年8月病逝于香港,后来他的棺材被用船运抵台湾,后于1953年6月安葬在了台北汐止的尖头山麓的墓地中,已经过去了68年,他的尸骨仍然还逗留在台。
杜月笙泉下有知,恐怕心中也会又心酸又无奈又凄凉吧!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杜月笙虽然有好几个儿女,可是,他死去这么多年之后,坟头上竟然长满了杂草,最后却是一个曾经素不相识的人为他辛辛苦苦扫墓数年。
1951年杜月笙病逝之时,他的门生和朋友为他操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出殡之时更有千人冒雨相送,葬礼所花费的钱竟有十万港币之多,无数人纷纷为他撰写悼文,香港媒体报社也纷纷刊载他的生平事迹,可谓一时盛况。
可是,谁又能想得到他的坟墓竟然会破败至此,纵然他叱咤风云数十年也终究逃不过人走茶凉的结局。
为杜月笙扫墓的人叫李开明,这是一个和杜月笙一样怀着遗憾和憧憬来到台湾的人。
李开明偶然来到了汐址的尖头山,突然想起几十年前在纵横上海的“海上闻人”杜月笙便葬在此处,所以便想去祭拜一番,谁曾想当他找到杜月笙墓的时候,入眼的却是一座没人打理的破败不堪的坟墓。
他抬头一看,看到了坟头上深深刻着的四个字——义节聿昭。
李开明恍恍惚惚想起了杜月笙曾经的所作所为,顿时为这四个字所感染,于是决定为杜月笙扫墓,让杜能够安安心心、舒舒服服地在此长眠。
那么,杜月笙究竟有何作为,竟然能够让蒋介石在他死后为他亲题“义节聿昭”四字挽额,又能够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扫墓呢?
杜月笙一生事迹颇多,虽然他曾经也只是社会底层中的一个小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是一条泥鳅,可是当他崛起之后,他的所作所为却能够令无数自诩上层人士、文化人士汗颜。
在此,便说说他的两桩让人热血沸腾的旧事,看看他能否当得上“义节聿昭”四字,又值不值得李开明为他扫墓。
1932年1月18日,日军突袭驻沪的蔡廷锴地是八路军,挑起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当时,日本为了能够尽快打垮蔡廷锴,从而控制上海,制定了一个计划,派一部分日军借道法租界,绕到第十九路军的右后侧,打蔡廷锴一个措手不及。
杜月笙第一时间获知了此时,他一方面将消息告诉蔡廷锴和吴铁城,让他们做好防备;一方面又怕国民政府外交部的照会还没抵沪,日军的阴谋便已经得逞了,所以他迅速出面召集各国领事开会商讨日军借道法租界一事。
各国领事原本已经在日本人的威吓下默许了日军借道一事,但是杜月笙却气得拍案而起,怒吼一声:“好,东洋兵可以进租界、住租界、利用租界打中国人。你们尽管通过这个议案,不过,我杜月笙要说一句话:只要议案通过,我请日本军队尽量的开来,外国朋友一个也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两个钟头以内,将租界全部毁灭!我们大家一道死在这里!”
杜月笙这句狠话一出,各国领事纷纷被吓住了,哪还敢让日军借道?
他用了一句话,便化解了第十九路军的危机,他敢说这么一句话,也可见他爱国之心之赤诚,这句话很燃!
1937年,中、日淞沪会战在即,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从日内瓦返回日本途径上海的时候,突然决定下船去拜访拜访杜月笙。
永野修身如此高位,为什么会专门去拜访杜月笙呢?自然是想拉拢杜月笙,然后利用杜在上海的威望和影响力去操控和统治上海,同时也能利用杜捞钱的本事为他们捞钱。
所以,他一见到杜月笙,便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投资三千万日元,和你合作开一家“中日建设银公司”。
永野修身抛出这块鱼饵的时候,认为杜月笙也抵挡不了这诱惑,谁知杜月笙却摇头说道:“我是中国老百姓,无钱无势,永野部长先生未免太抬举我了。”
他听完杜的话,又以为是杜月笙嫌鱼饵太小,所以急忙改口说:那么银公司由你一个人开,我们出钱,如何?
对于这三千万的诱惑,如果换成了张啸林的话,恐怕早已经点头答应了,可惜杜月笙不是张啸林,所以杜月笙还是摇头拒绝了永野修身。
后来,日本人一看杜月笙太不识相了,日本特务头头土肥原更是干脆派了一架战斗机飞到杜公馆上空盘旋,想以此胁迫杜月笙向他们低头,但是杜月笙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杜月笙更是在日本特务的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离开了上海,去了香港,然后一头扎进了为抗战提供后方援助的事业之中,可谓倾尽家财矣。
这样的杜月笙,当不起“义节聿昭”四个字?当得起!
这样的杜月笙,值不值得李开明为他扫墓?值得!
民国很乱,这个时期不仅社会环境动荡,连人的思想也极为动荡,不过乱世出枭雄,总有一些人在他们的时代发出极为耀眼的光芒,而杜月笙就是十九世纪上海滩最为耀眼的明星。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他们分别是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其中黄金荣是上海滩的老牌大哥,张啸林也凭借着能打独步上海滩,而杜月笙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一步一步成为上海滩真正的土皇帝,靠的就是情商二字。杜月笙很会做人,以至于锦上添花的事他不做,只做雪中送炭的事,因此黑白通吃。即使是在东北地区呼风唤雨的张学良,到了上海滩也得靠着杜月笙的庇护才能勉强活下来。
在美丽的鲜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在璀璨的明星也有暗淡的时候,杜月笙的晚年生活非常悲惨,为了逃避斗争带来的波及,他毅然决然的放下了自己辛苦打拼来的家业,收拾细软来到了香港。但是香港毕竟是香港,只有在上海的杜月笙才是真正的杜月笙,他心心念念的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上海,但是上海的形势却越来越差。当他看到黄金荣在街头扫地的时候,终于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杜月笙生病了,病的很重,最后客死他乡,至死也没能回到自己想念的上海。杜月笙的姨太太姚玉兰在杜月笙死后就来到了台北,她很爱杜月笙,所以将杜月笙的骨灰带到了台北。杜月笙的骨灰被葬在了台北县的一个小学后山上,因为从这里可以看见上海。这一处是姚玉兰和杜月笙的子女们共同选择的,为的就是让杜月笙圆一个念想。
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之后,并没有为他的子女留下多少财产,他的孩子们也在世界各处打拼,不能经常来为杜月笙扫墓。于是在台北的某个地方,一直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传奇,而这个传奇却在上海家喻户晓。杜月笙被很多人遗忘了,但是有一个人却默默无闻为他守了三年的墓,这个人就是李开明。
李开明和杜月笙并不相识,但是李开明是从江苏移居到台北的,他对杜月笙的故事素有耳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杜月笙的墓。或许是对传奇的尊重,李开明不忍心看着生前呼风唤雨的男人死后无人问津,于是每个周末都会为杜月笙扫墓,并在墓的周围种上花花草草,这一做就是整整三年。
虽然不知道李开明为何这么做,不知道杜月笙是否值得这么做,但是对于历史对于传奇的敬畏之心,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的。
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去世,一年后四姨太姚玉兰将其骨灰安葬在台北汐止墓地。姚玉兰之所以敢将杜月笙骨灰带至台北,是源自她与宋氏姐妹的关系。杜月笙陵墓多年无人问津,这与其晚年的抉择有关。
杜月笙,是上海滩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水果摊贩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青帮头目之一。杜月笙看似是文质彬彬,骨瘦嶙峋,但实质上却是心狠手辣的一个人,他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杜月笙在上海的巅峰时期是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之后杜月笙先赴香港后到重庆。抗战胜利后,杜月笙以帮会代表的身份返回上海。但上海已时移势易,杜月笙的时代可以说是已谢幕,进入人生最后几年。
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募捐了不少的钱款,还配合军统锄奸队刺杀了不少的投敌汉奸。再次回到上海的杜月笙,不但成了游行群众打倒的恶势力,而且还遭到昔日手下的羞辱。
上海当局已把当年的朋友杜月笙当成重点打压的对象,杜月笙的势力发展空间大大被压缩。稳住局面的杜月笙,先是通过密友戴笠除掉了叛徒吴绍澍,然后将自己的一些得力干将安排到当局的闲散部门。
随后的上海反腐风暴,将杜月笙彻底对国民党当局失望。他曾对好友范绍曾说:“沦陷时上海无正义,胜利后上海无公道。”还说:“过去列强统治租界时期还有些建设,国民党来了以后却只知道要钱。”
1949年,杜月笙对着形势了如指掌,他清楚必须要做抉择了。回到上海的这几年,杜月笙积极助蒋剿共,同时又跟我党结下一些情缘。就在两年前,杜月笙还收了金山为关门弟子,并为其工作提供帮助。
杜月笙还为总理的堂弟周恩霪做过掩护,而此时的国民政府垮台已成定局,国共双方加紧争夺有实力的社会人士,杜月笙是骑虎难下。面对黄金荣作出留在上海的决定,杜月笙也考虑过留下,但他仍有顾及。
二十年前,杜月笙曾将地下党员汪寿华埋于龙华荒野,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杀害过三百名党员和工人,杜月笙觉得留下凶吉难测。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在争取杜月笙,老蒋召见杜月笙并要求他立即前往台湾。
杜月笙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远离政治漩涡,选择去香港定居。同年,杜月笙举家迁往香港。赴港后的杜月笙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的哮喘病愈加严重。请了不少的中西医来诊治,但身体却一直不见起色。
好友章士钊受托到香港,还在向他宣传中共政策并极力争取他。但杜月笙依旧是顾虑重重,他后来得知,黄金荣响应改造号召,开始灰头土脸的打扫大街。杜月笙又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留下,心中矛盾重重。
杜月笙本想迁居法国,彻底远离政治是非。但国民当局收取的巨额护照费用,让杜月笙无法承担,最终只能作罢。1951年,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他对自己留下的11万美金资产进行了分配,并立下了遗嘱。
杜月笙销毁了他人的所有借据,对子女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月笙病逝。他留下的遗愿是要葬在故乡上海浦东高桥,但这个遗愿注定只能是不能实现的愿望。
杜月笙去世后,偌大的一个家也就散了。三太太孙佩豪去了英国、五太太孟小冬留在了香港。第二年,四太太姚玉兰带着杜月笙的骨灰前往台北,安葬在台北县汐止秀峰小学后山上。之后很少有人为其扫墓。
五十多年后,一位名叫李开明的老人义务为素不相识的杜月笙扫墓三年。这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曾在阳明山官邸担任总机,他与杜月笙无亲无故,两人唯一的交集只不过都是江苏人。但这并不是他扫墓的原因。
李开明说,他有一次到汐止大尖山时,无意中看到杜月笙墓园的路标,便好奇的前来相探,却发现墓园残破不堪。当时心里就萌生了想整理一下的想法,从此他每周都从台北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此扫墓。
三年间从不间断,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李开明说,刚来的时候陵墓已经被草围住进不来了,陵园的走道、墓碑全是青苔。老人一边整理一边感慨道:“人在人情在,莫非人亡人情也亡了?”
李开明老人曾对记者讲,他不明白为何历史上这么知名的人物,竟然在死后墓园无人清扫,公家只拿他来宣传。他说这样也好,能让他有个地方健身、种种花草。李开明希望能有人常来看看,留意他种的花草。
老人扫墓期间也曾遇过杜家人来此祭拜,他还将祭拜的花用水罐养起来。不过,为杜家扫墓的人不光有李开明一人。还有一位同样是八十岁的李成全老人,他杜月笙幼子杜维嵩默默的扫了四十五年的墓。
李成全的岳母叶鸿英曾是姚玉兰的帮佣,杜维嵩的陵墓由姐姐杜美如祭扫。后来杜美如夫妇前往海外,就将祭扫之事托付给他,他一扫就是四十五年。
综上,杜月笙病逝后葬在台北,陵墓多年无人问津,毫不相识的李开明老人为其扫墓三年。从老人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的行为只是一种义举,就是不忍看到曾经有头有脸的人物死后陵墓被杂草所围。
杜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也就是今天上海浦东新区,是旧中国上海青帮的大头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既是一位黑帮老大,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尤其参与了迫害共产党的事情,但他又积极参加抗战,卢沟桥事变之后加入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并筹集战备物资送给八路军。他14岁进入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赌场“公兴俱乐部”,此后伙同他人垄断鸦片提运,创办中兴银行。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利用帮会的关系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49年正式定居香港,1951年于香港病逝。
其实,杜月笙虽然迁居香港,但是毕竟他是从上海起家的,很多的关系也在上海,虽然在香港也有自己的黑帮生意,但是比其上海,差了很多,但是因为自己曾经屠杀过共产党而不敢再次回到上海。在自己临终之前,还特意交代自己的妻子,将自己带回上海,埋在自己的老家,但是他的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在他去世后,他的妻子将其带到台湾,最后在台湾将其下葬。
1952年10月在妻子和子女的精心挑选下,最终将其下葬于台北县汐止镇(今新北市汐止区)大尖山下。墓地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这也算在一定意义上圆了他要回上海的梦,墓园上有蒋介石的题字“义节聿昭”,还有张群的题字“誉闻永彰”,他的墓旁是其夫人姚谷香的墓为伴。
扫墓本来应该是子女后代的事情,但是当杜月笙去世后,并未留有太多的遗产,所以,他的子女为了生活和生计,分布在各地,自然而然对墓地照顾就有所疏忽,但是却有一位老人一直帮着扫墓,这名老人叫李开明,在年从杜月笙目前经过的时候,看到杜月笙墓地的残败,再看看墓碑上的“义节聿昭”四个大字,而且老人对杜月笙的事迹也有所了解,曾经在上海叱咤风云的大亨,死后墓地变得如此败落,所以老人自觉义务担负起扫墓的活,将杜月笙及夫人的墓地打扫的干干净净,并种上花草,让整个墓地变得干净和漂亮起来。
也许杜月笙的后代应该感谢这位义务打扫墓地的李开明先生,而曾经的上海青帮老大死后如此境遇,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变迁,大浪淘沙,生前荣耀,死后谁知安然?可曾记得:他那句“三碗面”的人生格言非常出名,他说人生要吃好“三碗面”,分别是体面、场面和情面。还有: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吗?
这个男人可以说是中国黑道界的教父,从一个小人物慢慢的在那个鱼龙混杂的上海进行打拼,最终依靠着一定的条件和机遇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地方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至今在沪地,还有很多老人对于他的事情津津乐道。
他是从一个小混混开始发家,最后凭一己之力创成为了“青帮”的一号。在他的一生中,因为做的事情大都有好有坏,所以后世的人们对于他的评价才会褒贬不一。有人所他是一个有着良心的仗义“帮主’,也有人说他就是一个依靠着投机慢慢上位的无赖地皮。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他最站在了上海金字塔的顶层,让那些喜欢说他坏话的人,只能那样在底下说他。
就研究人物的学者对其进行评价,说他是一个有着良心的黑帮分子。因为就这个人来说,虽然他在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出了不少的力和财富,但就他的生平来说,他一辈子的谋财行当,基本上都是犯罪的事情,所以他这个人是不好去评价的。但值得肯定的是,他在国家危亡的时候,能够去做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此人也不是一个完全唯利是图的人,也是具有一定民族血性,具有民族自尊感、尊严感的人。
特别是他在战争打的最响的时候,他不顾自己的损失和获得,以自己的身份,不停的为国内的抗日力量进行捐款、捐物资,以他能够做到的一切去支援祖国的抗战。
在他临死的时候,自己能够掌控的资金不过是十一万的美金,他在将这些钱好好的处理后,又将别人借他钱所打的借条进行撕毁。其实,在他快要去世时,所说的一句话非常的耐人寻味,像是其一生的总结,也像是他最后的遗言,而且在这句话中也充满了他铁骨铮铮的情怀,这句话便是:“我没有希望了,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他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去世,在那个时候,他是在台湾的。要知道,虽然他是逃出的大陆,但是他对于大陆的感情是很深的,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所普遍的恋乡情怀。所以直到在死之前,他都心心念叨着自己曾经发迹的地方,怀念着自己曾经辉煌过的地方,正是在那个地方,才有了他精彩的一生,才使其有了所谓“三百年帮会第一人”的美称。
最终,这位生前骄傲无限的男人,还是下葬在了台北县中,而这个墓地的选择和掩埋也非常的考究,因为他在生前的时候,非常的想念上海,所以他的家人特意为其选择了一个面向上海的方位来埋葬他,为的就是满足他最后一个心愿。
这位给他打扫的人,既不是他曾经的门徒,也不是他的亲戚,而是一个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开明,他和“杜”一样,也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而是从大陆移居过来的,他在大陆的时候就早有耳闻他的传奇事迹和经历,虽然算不是崇拜,但也算是敬佩。之所以他会在这么多年来坚持个这位没有交集的“老乡”扫墓,其实也是觉得“心凉”和好心。因为他觉得此人生前风光一时,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但是在死后却无人问津,心中难免会有点凄凉,再加上二人又都是移民之人,所以他为了能够让其在下面好过,也为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所慰藉(中国人信因果),所以才会不自觉为其扫墓。
昔日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两大黑帮,就要数洪门和青帮了,在青帮中有三位大佬最为著名,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这三个人在上海滩咳嗽一声,整个上海滩的老百姓也是要打个寒颤的,这三人中经历最为传奇的要数杜月笙了。
杜月笙当年在上海滩黑白通吃,在那段混乱不堪的年代打拼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不可不谓时乱世枭雄。在国家被侵略之际,他为抗日出钱出力,可谓尽心尽力。
杜月笙出生时正逢阴历七月十五鬼节,皓月当空,所以取名为“月生”,后经过章太炎的建议改名为“镛”,字“月笙”。
14岁时便来到上海滩十六铺码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靠为水果摊削梨出名。之后拜入上海青帮陈士昌门下,从此开始了杜月笙传奇的大佬之路。有一次在要债时,结识当时大名鼎鼎的黄金荣,杜月笙凭借自己超高的情商,不仅成功地把债要了回来,还使得黄金荣对他青睐有加,没几天杜月笙便进入黄公馆,摇身一变成为黄金荣夫人的小跟班。
之后的杜月笙在黄金荣的帮助下,在上海滩更加是风生水起,飞黄腾达。
一次黄金荣得罪了浙江督军卢永祥,被五花大绑了起来,这是青帮中没有一人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难题,杜月笙这是站了出来,从中斡旋,既顾全了双方的体面,又使双方合作获得更大的利益,黄金荣被救出后,于杜月笙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兄弟。
在卢永祥和黄金荣的帮助下,杜月笙创立垄断法租界鸦片的“三鑫公司”,从此成为上海滩最有钱的大佬。
杜月笙虽然有钱,当他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守财奴,他既不会拿钱去吃喝嫖赌,也不会去赚不义之财,他反而会用钱去买人情,钱是能够花完的,而人情永远都花不完,杜月笙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当时被称为“当代春申君”,由此可见,杜月笙重义气,轻钱财,只要有人有困难便会仗义疏财,为自己留下了好口碑,颇像及时雨宋江。他不怕被人利用,反而甘于被人利用,被人利用说明自己还有利用的价值,如果有一天无人利用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1949年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杜月笙既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逃亡台湾,而是选择前往香港,当他看到自己昔日的心血付之东流,也不适应香港的气候,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病死他乡,骨灰被带往台北安葬。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滚滚的车轮向前迈进,人们也都渐渐的忘记了这个昔日在十里洋场呼风唤雨的青帮大佬,可人们意外地发现会有一个神秘的老人在为杜月笙扫墓,他与杜月笙并非亲朋好友,只是敬佩杜月笙的人品,出于内心的敬佩,便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的扫墓,如果杜月笙泉下有知,一定会感谢自己当初的仗义疏财,毕竟钱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