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与庞统齐名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这是一个好问题,廖立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很重要的人物,由于其自身的原因,罗贯中出于小说效
这是一个好问题,廖立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很重要的人物,由于其自身的原因,罗贯中出于小说效果的需要,无法在演义中给他安排更多出场的机会,因此,廖立并不为许多读者了解。
对于喜欢三国的友友,反而更应该了解一下廖立的故事,这对于了解整个蜀汉集团的状况,很有帮助。
蜀汉廖立既有名也有才,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对于廖立的才能还是比较认可的,但都没有重用他。因而,在廖立一生中,也就没有高光时刻。
究其原因,除了廖立本人恃才孤傲,喜欢针砭时政、重臣以外,更主要是与刘备、诸葛亮的军事战略相左。也就是说,廖立不仅情商不高,而且与主政者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基于这些原因,廖立不可能得到重用,更不会替代庞统辅佐刘备。
在豹眼看来,也或许是刘备犯下了一个大错,没有充分认识廖立的价值。
01
《三国志》有廖立的传记,但从中看出,他无法与诸葛亮、庞统相提并论。
陈寿做传记遵循着一般史书的规则,从人物传记的顺序及所占用的篇幅,可以看出,每个传记人物在陈寿心中的份量。
《诸葛亮传》在前,仅次于先后主及二主妃子传,之后是庞统法正传,廖立不仅是与刘彭廖李刘魏杨等人合传,而且比较靠后。
作为传记人物,不仅仅是看名声,更主要的是看成就。廖立没有突出的作为,也就不可能在陈寿的笔下有太多的记述。
据《三国志·廖立传》记载: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
廖立是武陵临沅人,在刘备自领荆州牧后,征辟为从事。年纪不满三十岁,就被提拔为长沙太守。
这个年龄在当时也算不得非常突出,但作为太守一级的地方大员,还是说明其能力的。相同时期,关羽出任襄阳太守、张飞出任宜都太守、赵云出任桂阳太守,廖立能够与关羽、张飞、赵云同时出任太守,可见刘备对于他的器重。
长沙郡是荆州南三郡之首,其重要性要在赵云的桂阳太守之上。
应该说廖立的开局不错,他理该有更大的发挥才是,但一把好牌被他打得稀巴烂。
这与廖立的个性及与刘备、诸葛亮的军事战略相左有关。
02
主动放弃长沙防守,自此失去了刘备的信任。
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命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廖立继续镇守长沙。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遣吕蒙袭击荆州南三郡,廖立不战而逃,跑回刘备身边。刘备一向赏识他的才能,没有深加责备,仍然任命其为巴郡太守。
这种事,刘备嘴上不说,那是人家刘备会做人,但心里肯定不爽。委任你出镇地方,作为一郡之首脑,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敌人一来你就脚底抹油,这哪行哦?
一般情况下,这是杀无赦的。但刘备刚刚得到益州,一方面需要人才,另方面也需要笼络人心。虽然弃掉了长沙,好在千里迢迢又回来了,没有投靠孙权。相比当时的零陵、桂阳太守的投降,廖立还是好一点的。
如果刘备对其处罚,就会对其他驻守的将领、官员释放一个信号,丢掉城池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如此一来,一旦抵抗不了敌人的进攻,就会选择投降。
刘备不杀廖立,更多是枭雄的权谋,而并非是对其多么器重。
经此一阵,刘备咋会再倚重廖立呢?
当然,这事发生在庞统已死、刘备取得益州之后。
当时,刘备决定征调诸葛亮等人入蜀,廖立也就没有必要非入蜀不可。况且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后,协助关羽镇守荆州也是相当重要的任务。既然廖立是个大才,那就驻守荆州,担当此大任吧。
因此,刘备没有在庞统死后征召廖立替代,一方面是廖立不可能取代诸葛亮,另方面刘备并不想放弃荆州,留下廖立也算是重用。
廖立逃归刘备之后,被任命为巴郡太守,这是后来张飞干过的活。此时,刘备还是非常器重他的。
廖立为了给自己弃守长沙是否找了个借口,不得而知。但从诸葛亮主政时期,廖立的一些言论,可以窥知一二。
03
诸葛亮主政,廖立的个性及军事战略暴露无遗,彻底失去了在蜀汉立足的基础。
廖立自以为本事不小,按照他的本意,应该给诸葛亮做个副手才是。但刘备、诸葛亮却安排他做闲职,还在李严等人之下。为此,廖立经常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怏怏不得志的样子。
刘备病逝后,诸葛亮为丞相。丞相掾李卲、蒋琬到来,得知诸葛亮要远征南中平定叛乱,廖立就与他们说:
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邰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廖立认为刘备得到益州之后,不趁机夺取汉中,却跑回荆州跟吴人争夺荆州南三郡。最终也没有保住,湘水划界,把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白白给了孙权,来回折腾,劳民伤财,徒令军士奔波,无益而还。
退回益州后,汉中丢失,使得夏侯渊、张郃深入巴郡,全州几乎丧失。
后来得到了汉中,却让关羽战死,全军覆没,又丢失了上庸,白白的丢掉了大片土地。
从廖立自己的嘴里说出,起码说明了几个意思。
第一,廖立的核心意思是,不应该援救荆州,直接放弃最好。
这就是他主动弃守长沙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为弃守长沙做借口,另方面说明了他与刘备、诸葛亮战略意图相左。
第二,庞统、法正都曾经主张放弃荆州,全力开拓西凉、雍州,经营关中。廖立与他们的看法相同,这或许也是题主询问为何不用廖立替代庞统的原因吧。
第三,都把刘备看作是会识人、用人,但在廖立这件事上,就看出刘备识人、用人的失误,或者说不足之处。
既然廖立认为荆州不重要,最好是主动放弃,为何还要把廖立留在荆州呢?孙权大军压境,他不跑才怪呢?他认为不重要,也就不会死命防守,这是刘备没想到的事。
没有史料说明,廖立这个思想是否与刘备有过直接地沟通。但从廖立的个性看来,他不会有话不说。也或许是刘备认为廖立说得有些道理,才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为此把他任命为巴郡太守。
从廖立的这段言谈中,也可以推测,夏侯渊、张郃攻占巴郡时,也恰恰是廖立为巴郡太守这个时段。
他又把丢失巴郡的责任,推到了刘备身上,是刘备不该去驰援荆州,以至于丢掉了巴郡。
传记中还记载了廖立对于向朗、文恭、王连等人不啻一鼻的评论,对关羽也不很感冒。
恃才傲物,这是三国时期有些本事的人,一般的通病,但对刘备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岂不是作死的节奏。
廖立对李卲、蒋琬发完牢骚,二人立马就向诸葛亮汇报了。诸葛亮就给刘禅上了一道表,历数廖立这些罪状,把他贬为平民,流放到汶山郡,直至死亡。
当初,刘备入蜀,诸葛亮镇守荆州。孙权派遣使者通好于诸葛亮,询问蜀中士人中谁能与诸葛亮一起处理政事。诸葛亮说:
\"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从这里看出,诸葛亮把廖立与庞统相提并论,认为是荆州地面上杰出的人才,是能够辅佐成就大业的人。
诸葛亮能够如此高看廖立,也并非有特殊的目的。当时,庞统还在,诸葛亮也没有入川,并不存在高抬廖立,以震慑孙吴的意思,恐怕只是就事论事。
从廖立传记中看,廖立的言行及对蜀汉战略的思考,是在诸葛亮主政时期。但他的个性及战略思想不可能在刘备时期没有流露出来。
廖立可以说是与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一样,是具有战略思想的人才。但由于廖立与刘备大为欣赏的《隆中对》战略,相距甚远,致使廖立不能在蜀汉集团进入核心团队。
同时,廖立个性孤傲,情商不高,与同事们相处不融洽,也就很难立足。
回到题主的问题,刘备如果征召廖立入蜀代替庞统,的确是很不错的决策。但善于识人用人的刘备,却在廖立身上看走了眼,没有正确的使用他。
只能说这是刘备犯下的一个大错,但与廖立具有相同战略的庞统、法正却混得不错,留下了更大的名声,这就说明,还是廖立本身出现了问题,不能全怪刘备、诸葛亮。
廖立,荆州武陵临沅人,深受刘备、诸葛亮赏识,更是诸葛亮誉为能和凤雏庞统比肩的“荆楚奇才”。
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廖立在刘备朝的官职十分高:刚得荆州时被任命为长沙太守、215年割三郡时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刘备做了汉中王时为侍中。
长沙、江夏、桂阳三郡是荆州和江东的前线交界点,更是孙家的“龙兴之地”,孙坚最开始执掌一方的官职就是长沙太守,从政治、经济、军事、防御等方面来看:廖立所守的长沙,比赵云所守的桂阳意义更为重大。
巴郡是荆州入蜀要道,建安六年,刘璋分巴郡为三郡,以永宁郡为巴郡、固陵郡为巴东郡、原巴郡为巴西郡,合称“三巴地区”,后来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蜀走的就是这个地方,刘璋时期管理巴郡的是严颜,而刘备时期的巴郡太守是廖立、巴西太守则是张飞。
侍中的地位更高,已经进入了朝廷的权力中心,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郭攸之不说了,费祎、董允都是蜀汉中后期的实际掌权者,而廖立在刘备刚做汉中王时就被任命为侍中,足见其受重用的程度。
在刘备入蜀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接连遇到了军师庞统战死和雒县受阻等不利的情况,可是刘备却没有选择廖立,而是选择让诸葛亮率领赵云、张飞入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同样是青年得志,且又都是文人,在很多元老眼中,诸葛亮和廖立等人都是光凭一张嘴做事的人,本来就很受武将排挤,可诸葛亮在出山后不久就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成了孙刘联盟。
这件直接挽救了整个刘备集团的大功,已足以让所有看不起诸葛亮的武将噤声。所以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赋税的时候,一向高傲的关羽和脾气暴躁的张飞都没有什么意见。
但换成廖立,他在三十岁就做了长沙太守,成为诸葛亮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镇守吴荆前线,可是由于远离战场,当时孙刘联盟又十分稳固,廖立在长沙除了听从诸葛亮安排运输物资、治理地方民政之外就没有什么显眼的功绩了,充其量也只是个政绩不错的地方小官,地位无法和诸葛亮相比。
廖立在荆楚之地有一些名望,可是这名望却仅限于荆楚,在蜀地能不能发挥就另当别论了,像庞统还是人称“得之能安天下”的人物,可是一入蜀就水土不服,最后还不是被张任一箭射死了。
何况当时诸葛亮的官职是军师中郎将,此官位为刘备首创,虽然职位低但权力高,掌管着三郡军事和赋税调动,就连廖立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听他的,要是把廖立召入蜀地,那置诸葛亮于何地?这对刚刚才稳定下来的刘备政权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刘备这人是很喜欢和手下交谈的,基本每个投入阵营的人都要和他交谈一番,以了解他们的能力和以后的事业规划,这点曹操和孙权都一样,是主公接纳良才的有效手段,像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孙权和鲁肃的《榻中对》、曹操和郭嘉的《帐中对》等等,都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君臣谈话。
而刘备之所以敢把庞统提拔为和诸葛亮平等的位置,到后面甚至把他带入蜀地,让他建立不朽功绩,除了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之外,更重要的是刘备亲自和庞统谈过,知道他的才能不在诸葛亮之下,足以协助自己建立基业,三分天下。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谈,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虽然最后庞统还是战死在雒城之下,可毕竟也是协助了夺取了近三分之一的益州,而且没有庞统的话,刘备也不能下定决心入蜀和刘璋干架,所以刘备总算也没看错庞统。
至于廖立,他最先开始的职位是荆州从事,这是一个由州牧、刺史等一州之长亲自面试录用的职位,负责协助荆州牧刘备处理各种文书、档案,甚至可能还有武备、军事方面的,从廖立后来做了长沙太守、都督一方来看,廖立协助管理荆州武备的可能性很大。由于是刘备的贴身官员,又是刘备亲自征辟的,对待廖立,刘备当然得亲自面试考核了。
为什么刘备敢说“马谡此人,不堪大用”呢?原因就在于马谡是刘备亲自面试的,他最开始的职位也是荆州从事,在面试途中,刘备以他那鬼才般的看人能力,判断出了马谡做谋士足以,却不能过高重用,比如做先锋、大将、主帅一类的,所以他才会在临死前提醒一下把马谡当成心腹的诸葛亮,让他不要用过于重用马谡。
当然刘备没对其他人说过“廖立此人不堪大用”的话,毕竟这是他亲自任命的手下,而且也还没到临终安排后事的地步,可是廖立的能力和本事,在刘备心中早就有了一杆秤来评价,他将廖立安排为长沙太守,而不是和诸葛亮、庞统一样的军师中郎将。可见刘备对廖立的军事才能那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所以他不会把带兵打仗这样重要的责任交给廖立,对于这一点,刘备还是很有把握的。
廖立在《三国志》中的才干只有一句话,说他能和庞统比肩,而这话是诸葛亮对着江东使臣说的,也就是完全出自于诸葛亮一人的口中,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一个人、一件事的认证,属于孤例。而诸葛亮为什么会说这话呢?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会不会把集团的底细告诉孙权呢?
我个人觉得不可能,虽然当时的孙刘联盟看似稳固,可因利而聚的盟友,很容易就因利而散,尤其是刘备去江东娶孙尚香时,还被孙权吓得以后不敢再见了。
备还,谓左右曰:“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乃昼夜兼行。
何况孙权派使者来找诸葛亮的时间点也很巧妙,是在刘备入蜀不久之后,此前孙权已经有意思要和刘备一起夺取蜀地,甚至周瑜已经带兵走到巴丘了。
当然诸葛亮在推荐人物时还顺便带上了庞统,这主要是当时负责孙刘事务的人是鲁肃,而庞统既是鲁肃最早推荐给刘备,又曾经在周瑜手下做过事,和鲁肃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同事的,所以庞统这块是骗不了鲁肃的,倒不如直接了当和江东使臣说了。要知道刘备入蜀时已经把庞统带了去,他早已不在荆州,而且庞统以后大概率还是会留在益州的,那诸葛亮干嘛还说他能帮助自己治理荆州呢?
稍微知道点三国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最重用的人是蒋琬、马良、马谡等人,可这些人诸葛亮一个都没提,反倒是推出了一个廖立,或许也是因为他身为长沙太守,位置上靠近江东,名声什么的孙权早有耳闻,所以廖立这块诸葛亮也不打算瞒了,就把他也捅了出去。所以廖立的本事很有可能就是诸葛亮吹出来的,他和刘备的意思一样,都是“不堪大用”的。
廖立此人的才干不弱,做了长沙太守五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是个理政之才,可是说到军事方面却是十分不堪。公元215年,吕蒙奇袭三郡的时候,他直接就把长沙丢给了吕蒙,甚至于可能还有带头投降的嫌疑。
不但没跑去关羽处汇报,而是长途跋涉跑到益州和刘备诉苦。虽然刘备没对他有任何处罚,反而把他安排为巴郡太守,可是廖立怕死、不负责任、不足以独当一面的缺点也足以证明刘备当初没让他带兵入蜀是正确的。
刘备之所以提拔廖立,无非也是为了安抚荆州派系的势力,就像重用益州名士许靖一样,挂个虚职显得地位高而已,可是廖立却把这政治手段看成了刘备对自己的肯定,处处以诸葛亮第二自居。在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后,廖立看到托孤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脾气一下子就炸了,到处反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政策方针。
像什么刘备丢失三郡、关羽丢失荆州、刘封丢失上庸、诸葛亮任用向朗、马良、马谡、郭攸之,李严任用文恭、王连等等,反正只要是在廖立投入刘备帐下后,任何没和他商量过而决定的事,廖立都要抨击,都要反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是对人不对事的片面针对。所以诸葛亮也只能把他贬为平民,流放到少数民族盘踞的汶山郡,最后还死在当地了。
或许是《三国演义》的原因,廖立这个人没有诸葛亮庞统等人出名。历史上的廖立被诸葛亮欣赏,称他与庞统都是荆楚之英才。
赤壁之战之后,刘备领兵取荆州南部四郡,廖立被任用为长沙太守。
廖立的出名,是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给刘备要荆州,刘备不还。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在攻取长沙时,廖立直接逃跑回了益州。反而被刘备重用。
刘备进川受阻,为何没有请廖立帮忙呢?
首先,刘备进川本来带兵不足,是怕刘璋怀疑。攻打雒城是采取了庞统上中下中的中策,庞统被射死。刘备进退两难,进兵人马显然不足,退兵实在不甘心,好不容易进入川内腹地了。
所以,刘备急需要从大本营荆州调遣大队人马增援,当然更需要谋士与武将。荆州是刘备的根据地,文有诸葛亮,马良,马谡等,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
其次,廖立是长沙太守,一地方官员,尽管有才能,其地位在刘备心目中不能与诸葛亮相比。而且,长沙并没有太多的兵马人才,供刘备调走。即使调走廖立,也得补缺一位太守,并且,作战的人马还是要从荆州调集。这样,就有点多此一举了。
“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这是诸葛亮对廖立的评价。能够得到诸葛亮的盛赞,与庞统齐名,廖立必然是位有大才的人。但廖立却顶替不了庞统。
一、从特长、职务上来讲,廖立不能取代庞统
廖立是荆楚一代的奇才,刘备得荆州后,征廖立为州从事,并任命为长沙太守。
州从事是个什么职务呢?这里要讲一下,用通俗一点的话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秘书处的一名秘书,协助处理荆州内部的一切事务。从这一点来讲,即可以说廖立是个全才,又可以说廖立的主要才能,在政治上,所以才会是州从事。
而庞统投靠刘备后,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同职。军师中郎将又是个什么职务呢?从名字上就挺好理解的,专门掌管军务的。由此可以看出,庞统的专长,更偏重与军谋。
所谓术业有专攻,从这两个人的职务任命上来看,廖立是不能取代庞统的。
二、从时机上讲,廖立也没有顶替庞统的机会
刘备和刘璋彻底翻脸后,遣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带领赵云、张飞等荆州精锐,从荆州入蜀,两面夹击刘璋。在这过程中,刘备率军攻打雒城,庞统战死。
此时,作为荆州从事的廖立,在诸葛亮已经离荆州的情况下,就没有机会入蜀顶替庞统了。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协助关羽做好荆州的防务与政务,毕竟此时,荆州才是刘备的根基,假设刘备入蜀失败,荆州未来就会面对三面受敌的紧迫局面。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刘备和诸葛亮对廖立的能力还是极为认可的,敢于将大后方交与他治理。即便刘备此时要调廖立入蜀,此时诸葛亮已行军入蜀了,廖立又该如何入蜀呢?是自己一骑独行还是自己独统一军呢?一骑独行,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再统一军,荆州的防务得不到保障,这也是问题。
三、此外,假设廖立有顶替庞统的能力,但他有统辖赵云、张飞的资历吗?
廖立是在刘备领荆州牧时加入的刘备集团,他虽有才,但名望毕竟略逊于诸葛亮。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作为孙刘联盟的主要联络人,立下了救命之功,并在夺取荆州三郡的时候,计谋奇出。可以说,经过赤壁之战,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的威望是立下了。而廖立却在这一阶段表现平平,当然,这与廖立胜政治而非军谋也有主要的关系。
假设刘备要派人从荆州再出一军,两面夹击刘璋,这支军队的主力是赵云、张飞这样的刘备集团的顶梁柱,那军师的人选,必定是要一位即通军谋,又有威信的人,才能让赵云、张飞听话。
所以,即便廖立有与庞统齐名的军谋能力,在这次调军行动中,因为资历的原因,廖立也不是最佳人选。
总结一下,1.廖立资历不够。2.廖立主攻方向是政务而非军务。3.庞统死的时候,荆州空虚,廖立已经身但重任。
所以,从时机到能力,廖立都不是一个可以顶替庞统的合适人员。
廖立,知名度不高,但曾被认为是可以和庞统相提并论的奇才。
刘备也非常赏识他。他在不满30岁时就被任命为长沙太守。要知道:当时,刘备总共也没几座城呀!
不过,您不必惊讶为什么刘备、诸葛亮打仗不带他玩。因为:他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品性更是低劣,不可能顶替庞统。
刘备入川时,诸葛亮在荆州。孙权派遣使者来交往时,顺便关心了一下:现在有没有人可以和你一起治政的呀?
诸葛亮答:“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
诸葛亮的这句话,就是廖立与庞统齐名的由来。
刘备对廖立的重用,也可看出廖立在治政上确有过人之处。
刘备在荆州时,总共也就巴掌大的地方,就把长沙太守之职给了年不满三十的廖立。
廖立丢了长沙后,刘备没有过分责备,让他作了巴郡太守。这个职位跟旁边的巴西太守张飞差不多。
刘备做了汉中王,有以他作侍中。侍中,在汉末三国时期可是很大的官!对门的曹魏,司马懿、曹爽,都是加衔侍中,才得以辅政。
所以,单纯从治政才能来说,廖立是得到了刘备、诸葛亮高度认可的。
可是,他的军事才能嘛···
我们聊一聊他怎么丢的长沙吧。
215年,吕蒙袭取南三郡,廖立逃走。
吕蒙也不是一般人,更兼敌众我寡,搞不过他不算丢人。
问题是廖立丢长沙的姿势:“蒙移书二郡,望风归顺”。
吕蒙写封信过来,长沙就降了,然后···廖立就逃了。
是不是因为荆州军队都在南郡,所以廖立不能抵抗呢?
并不是。
零陵,在收到信后没有投降。
吕蒙在刚接收长沙,快到零陵时,刘备就已经到了公安,派遣关羽争夺南三郡!
如此,孙权下令吕蒙暂不取零陵,立刻与鲁肃一起抗击关羽。
后来,吕蒙以一波心理战忽悠零陵太守郝普,“诈取零陵”。
零陵太守出城投降,得知刘备已到公安,关羽在益阳时,懊恼不已。
孙权下令暂不取零陵,郝普被骗后的懊恼不已,恰恰说明: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南三郡坚决抵抗,是有可能保住的!
当时,荆州军多在南郡,但长沙并非没有自守之力。
我们看一下,在类似情况下,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是怎么作的!
当初,吕布袭取兖州时,曹操大军在徐州。荀彧、程昱动员“吏民”,守住了三城,为曹操卷土重来打下了基础。
而长沙的城防,本可以支持廖立坚守。
刘表时期,张羡在南三郡造反。刘表围攻长沙,连年不能克,直到张羡去世,刘表才打下长沙!
所以,廖立在此战中的表现,不但与荀彧、程昱不可同日而语,连基本的勇气、担当都没有!
如此人物,何以为将?
要顶替庞统,除了才能,还得有一定的品性。
廖立的品性是完全不合格的。
后主即位后,廖立的职位在李严等人之下。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名望仅次于诸葛亮,所以闷闷不乐。
且不说廖立才能如何,当时,蜀汉集团的职务安排要照顾各个派别的利益。
诸葛亮已经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了,廖立怎么可能还排在李严之上呢?
廖立这点看不开,显示其器量狭窄。
如此廖立,如何顶替庞统,跟刘备一起从全局考虑问题呢?
而廖立后来说的话,更是暴露出品性之低劣。
他说:“刘备不行!不去打汉中,去争夺南三郡,结果白跑一趟吧!曹操拿下汉中,我们几乎失去一州之地···关羽不行···向宠不行···”
这活脱脱就是一个喷子呀!
单纯从战略角度看,廖立说的貌似有些道理。
但是,刘备争夺南三郡时,他是长沙太守;刘备几丧一州之地时,他是“几丧之地”巴郡的太守,这些事情,他都是当事人,而且,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此不知自省,苛责于人,这样的品性,何以御众?
大胆猜想:如果是他带张飞、赵云入川。就他这个品性,可能在遇到敌人前,就被张飞暴力打死了!
总的来说,说廖立与庞统并立为“荆楚奇才”,主要指的是治政方面。
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个人品性都不足。他与庞统、诸葛亮,还真不是一个量级的人物。
对于廖立,刘备既重用其治政之能,又不授以兵事,更不让他顶替庞统,足见先主看人眼光之毒辣!
廖立这个人虽然是非常厉害,但是又怎么能够和凤雏相比呢,虽然它是有一点才能,但是没有办法和庞统进行相比,他这个人比庞统还要骄傲,刘备虽然是非常的喜欢他,但是也不能够去用这种人,他身边还有像关羽和张飞这样傲气的人,肯定是容不下他的存在的。
再加上当时因为庞统的死,刘备是非常的悲哀,已经是非常的痛苦了,怎么还可能去运用其他人呢?除了这些原因的话,以下的几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刘备率领着大军去攻打西川,本来他是有更好的机会,只要把当时的西川之主给擒住了就行了,但是刘备心慈手软,因为当时他们都是汉室宗亲。
刘备一直都是打着这个称号进行造谣撞骗的,现在要骨肉相残的话,刘备肯定是不忍心的,但是这一不忍心就丧失了很好的机会,庞统只能够选择他最中间的一个计谋,带军去攻打西川,而刘备也只能够听从庞统的选择,毕竟自己只能够通过这样子来去收买人心,要是通过杀死别人而得到的,反正就是要进行战争。
但是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呢,尤其是防痛,当时是骑着一匹白马,而这个白马所有人都知道是刘备的,当敌军看到这一批白马的时候就知道是刘备来了,所以就射死了白马上面的人,结果庞统就是替刘备去死的,刘备也感到非常伤心,内心十分的愧疚,怎么可能会叫其他人来呢?
更何况当时所有人都非常伤心,当刘备看到庞统已经死的时候,已经是彻底的结束了战争,后面的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不需要其他人了,更重要的是其他人他也不相信,没有人能够和庞统相比。
在刘备心目中只有几个厉害的人物才能够得到他心,第1个就是到曹操那里去的徐庶,第2个就是诸葛亮,第3个就是庞统,这三个人才是刘备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这里是指带兵打仗的谋士,而不是武将)
刘备没有办法,他自己只能够成为真正的同理,而不具有很多才能在战争结束之后是取了诸葛亮来帮忙治理这个国地方。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才能够让他在这个地方立足,要是换做其他人的话,根本是没有这么的才能,尤其是廖立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虽说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但是谁又能够见到他真的才能呢。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刘备依靠的人都是经过他们的眼光的,刘备的眼光是非常很辣,像蜀国武将,还有那些厉害的谋士,都是刘备精心挑选出来的,没有看走眼,很多人说刘备并不怎么厉害,但是能够挑选出人才就是刘备最厉害的1点了,也就是刘备成为真正大老板最重要的一步。
主流看法是认为诸葛亮在庞统死后,为了替代庞统的作用才入川,而廖立则名过其实,不堪大任。乍一看这确实有道理,但细想之后却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不妨从一个新角度出发,去看待庞统与廖立。诸葛亮将廖立与庞统并称,盛赞二人为楚地良才。庞统的才华自然不必说,“凤雏”名副其实。那么廖立值得诸葛亮这么夸奖么?起码在刘备眼里,廖立是配得上的。
(廖立)
东汉社会中的士人、官僚尚虚名、不务实,一些极富盛名的名士的政治才能十分低下。在汉末大乱以后,社会急需要得到治理,各个军阀求贤若渴,务实之风盛行。而原先空有名号的所谓“名士”,则往往会被军阀敬而远之,甚至是厌恶与嫌弃。
名士许靖在被刘备围城后欲越城而降,刘备十分厌恶这种行为,甚至不打算加以任用。在法正的劝谏下,刘备才决定重待许靖。在荆州极富盛名的庞统,起初被刘备委任为耒阳县令,可庞统却不理县务,刘备误以为庞统也是虚伪造作、空负盛名的人,生气之下免除了庞统的官职。后来刘备与庞统在交谈间,他才认识到庞统有很强的军事谋谟及政治才能,这才开始亲待庞统。由此来看,刘备本人是一位厌恶虚伪、非常务实的君主。
(刘备剧照)
廖立在荆州同样声名显赫,可刘备却不排斥廖立。反而廖立在不到三十岁时,便被刘备委任为长沙太守,汉魏时期很少见三十岁以下便做太守的士人。刘备在当时总共也没几个郡的地盘,长沙郡地处长江枢纽、人口繁盛,是荆州最重要的郡之一,令廖立为长沙太守,足可见刘备对他的欣赏。日后吕蒙偷袭长沙郡,缺少军队的廖立无奈弃郡而逃,即便如此刘备依然重用廖立,使廖立担任巴郡太守。巴郡同样也是益州诸郡中人口最多、最重要的郡。
刘备称王称帝后,又令廖立担任自己的侍中。因那个时代局势紧张,君主每日要处理的事情繁多,所以需要依靠侍中的建言来辅助自己处理国事。侍中的话语权得到扩大,各国选用的侍中也大多是擅于政军之事的贤能之士,比如魏之刘晔等等。由此来看,廖立确实是才华横溢,并非名过其实,所以才会长期得到刘备的欣赏与重视。
解读完廖立的才能,我们再回归到庞统死后刘备为什么不令廖立入益州作战、充代庞统的问题上。答案是没必要。
首先说说诸葛亮为什么会入益州作战。这其实是早在刘备在战争之初便计划好的,刘备在益州腹地起兵,与诸葛亮所率的荆州之军里应外合,夺下益州。诸葛亮率领张飞等将军平定益州诸多郡县后,与刘备会师合围雒城。而庞统则是在领兵进攻雒城时不幸中箭身亡。所以说,诸葛亮入益早在庞统阵亡之前,诸葛亮并非是为替代庞统的作用才会入益州作战。
(庞统)
为什么说刘备没必要令廖立入益替代庞统呢?这就要从分析庞统所任官职与其职能出发去解答了。庞统在刘备麾下任军师中郎将,当时的庞统既领兵作战,又会在面临战争时为刘备出谋划策。但是历史现实与《三国演义》不同,小说里足智多谋的军师可以左右战局,作用独一无二,历史现实中并非如此。在战乱时期,实际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军事方面的人才。加上益州的战争局势已经明朗,实际上已经不急需庞统这类精于军政谋谟的人才了。
庞统虽然才高于世、谋略深远,但他的岗位并没有多强的独特性,军中随时可以有人充代他的作用。他死后,他的军队可以立即交由其他富有军事经验的将军率领,也可以有其他随军才士为刘备出谋划策。比如同样是擅长谋谟的法正,此刻早已效力刘备多时。打个比方,就好比开车,庞统对于刘备来说就是跑车,但即使没有跑车,SUV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也是一样可以开的。刘备则完全没有必要再从长沙大老远调来另一辆“跑车”廖立。
三国时期确实人才辈出,但是也不乏一些狂士的出现。比如击鼓骂曹的祢衡,比如因鸡肋之死的杨修。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人才,但并不是每个人才都对国家有用。像祢衡、杨修这样,反而成为拖累国家后腿的人。今天所说的廖立也是这种人。
在三国那个年代,本来读书人就很少,有点学问就能出名。只要你能拜一名师,或者出生于世家,但凡能提出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意见,都可以受到别人的尊敬。
这里面不乏有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威望的人存在。就像今天蹭热度的网红,以及靠骂人出名的那些所谓的作家之类。
这其中祢衡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他就是逮谁骂谁,谁出名他骂谁。仗着文化人地位高,别人不敢把他怎么样,他就为所欲为。结果,最后被大老粗黄祖干掉了。
廖立这个人,曾经被誉为是和庞统齐名的人物。但我们要知道,庞统这个他也是狂士。但庞统和那些欺名盗世的伪学问家,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庞统真的有本事。
但由于庞统的性格问题,能和他走的比较近,能说上话的人,几乎都是狂士,廖立就是其中一个。不能因为廖立和庞统走得近,就认为廖立有着和庞统一样的才能。
廖立这个人没有多大功绩,前期在荆南三郡,担任郡守一职。后来吕蒙白衣渡江,收复荆南之后,荆南三郡投降,但廖立却逃回了蜀汉。刘备没有怪罪他,继续唯以重任,让他担任巴郡太守。
廖立这个人如果真的有本事,他就会像庞统一样,即使下放到地方,依旧可以脱颖而出。但廖立并没有多么出彩的表现,这也就说明,廖立这个人能力着实一般。
但廖立这个人嘴还比较狂,他常常对别人说,其实他的能力不输于诸葛亮,甚至还在托孤重臣李严之上。最后还在蒋琬面前发牢骚,说其他人比他差远了。
对于这种自信心爆棚,又不知收敛的人,廖立甚至敢出言侮辱先帝刘备。最后诸葛亮给他定的罪名是“诽谤先帝,疵毁众臣”,这样的人能不被杀吗?
刘备这个人向来看人都特别准,如果廖立真的有才干,那刘备一定会破格提拔他。但廖立这个人确实烂泥扶不上墙,不被重用,也是他能力有限。
三国虽然牛人很多,但吹牛的人更多。像廖立这种,自己吹牛,吹到自己都信的人,实在很可悲。
廖立你不提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实很一般,名不符实的名士!廖立!马谡!杨仪!向宠等都是诸葛亮丞相看好的人物!结果呢?都是不堪重用的人物。……;前看祢衡骂魏曹,后见廖立辱刘朝。有才难释空骄躁,好比家犬吠哓哓!
首先庞统死时是在攻打雒城被流箭射死,并非起于什么落凤坡,当时刘备大军已经节节胜利,大局已定,也不需要在派什么谋臣,况且我记得当时法正已经投靠了吧。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