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古代有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

古代有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

2020-09-02 10:33阅读(82)

古代有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古代虽没有普通话,但是有标准语音。你只要读过古诗词就会明白了,千年传诵的诗词如今读来都那么押韵,

1

古代虽没有普通话,但是有标准语音。

你只要读过古诗词就会明白了,千年传诵的诗词如今读来都那么押韵,你想会没有标准语言吗?而且古今的诗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他们的诗中都沒有用方言。

我们是被文言文迷惑了,被唱戏的忽悠了!



2

这是个好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方言那是千奇百怪,全国各地的官员给皇上汇报工作,这绝对是考验皇上的时候。比如说下面:

遇到东北官员还好,要是福建沿海一带的口音,皇帝都要哭了,心里早就开骂了:这家伙说啥呢?!那么,古代皇上怎么面对方言呢?

学习使人进步,皇上也上补习班

清朝时,皇子们从5岁起就要接受各种残酷的宫廷教育,其中就包括了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书写和发音,也就是说,皇帝从小就要掌握4门语言,相比之下,现在的小学生只用学习英语,不要太轻松。

学会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各地方言太多,要求皇帝学会所有的语言是不现实的,怎么办?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为了统一各地方言,制定了一种名为“官话”的发音模式,这种官话就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古代官话的制定,通常会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参照祖宗们流传下来的发音;

二是参照当时皇上的方言;

三是参照当时经济文化中心地区的方言。

从西周到宋朝的两千多年历史里,尽管历经朝代的更迭和国都变换,但一直以来,都是以河南洛阳地域的发音作为官话最基础的发音(不愧是古都)。

直到到了元代,由于《金瓶梅》、《水浒传》等作品,都是用江淮和北京方言所写的,再加上当时的国都和经济发展转移到北方,官话也就逐渐从中原音转换为北京话了。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了明朝官话就和现在的普通话十分相似了,所以,皇帝根本就不用担心听不懂官员们的发言。

3

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武林外传》,里面就有各种各样的方言:

佟湘玉,陕西话,口头禅“额滴神”啊!

燕小六,天津话,口头禅“你姓嘛,叫嘛……照顾好我七舅姥爷!”。

白展堂,东北话,口头禅“葵花点穴手”。

郭芙蓉,福建口音,口头禅“排山倒海!”。

邢捕头,山东话,口头禅“我看好你呦!”。

吕秀才,普通话为主,夹杂英语,有时蹦出来上海话,口头禅“子曾经曰过……”。


《武林外传》像是方言大集锦,大多是北方方言,观众听得懂,又觉得十分有趣,但如果换成温州话,或者是广东话、闽南话,喜剧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没人听得懂。

不知道,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说的什么方言,诸葛亮老家山东临沂的,假如用山东话舌战群儒,一定别有一番味道,“你们奏么呢?俺生气了!”。

而东吴群儒大多江南人,说的是吴侬软语,诸葛亮一进会客厅,像是来到了鸟的世界,叽叽喳喳的,压根听不懂说的是啥,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退了出来。

所以说,舌战群儒根本不可能发生。



有人会问,中国方言这么多,皇帝要是上朝,大家都说方言,皇帝如何招架呢?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

南宋时期,宋孝宗搞了一个仪式,需要有人宣读册文,这时候宰相推荐杨万里读册文,但宋孝宗没有同意,因为杨万里是江西人,口音太重,他讲话别人听不懂。

清朝末年,梁启超觐见光绪皇帝,梁启超是广东人,慷慨陈词,滔滔不绝,但光绪皇帝张大了嘴巴,根本听不懂说的是啥,最后君臣只能不欢而散。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的呢?


其实很好办!因为不是所有官员都有机会见到皇帝的,参加朝会的,都是层层选拔的官员,这些官员为了让皇帝听得懂自己的话,自然会尽力学好官话了。

况且,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发言的,议题都是有奏呈的,是有书面材料的,皇帝一看奏呈就什么都明白了,如果还有不懂的,可以让官员出来解释一下。

中国方言虽然各有不同,但好在文字只有一种,听不懂,但总看得懂吧,这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功劳啊!

4

我们看有关帝王的电影或电视剧,经常看到皇上和群臣在大殿上讨论朝政,听到皇帝和大臣们说的都是普通话,然而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

电影、电视剧中皇上和大臣说普通话是方便让我们听懂。

真实历史上的皇帝所建立的都城并没固定在北京,皇帝本人也并非是北京人,所说的也不都是北京话。

比如秦朝都城建在今西安、东汉建都在洛阳、东晋建都南京、元朝建都在今北京、明朝最初建都在南京,后来迁都北京、清朝入关建都在北京……

古代没有普通话,普通话推广始于民国初建,民国政府以北京话为基础制定了普通话,随后在全国推行。

新中国建立后进一步改进完善。

(问题来了),古代皇帝和大臣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没有普通话,是如何听懂对方说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早在商朝就制定了标准音,规定以中原话为雅音。

到了周朝,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于是他把洛阳附近的语言作为官话推行。

也就是大臣们上朝议事必须说洛阳话,洛阳话就相当于周朝的标准语。

秦朝的官话是陕西西安话,汉朝建立后承袭秦制,标准语仍是西安一带的语言。

可以这样说,历朝历代的国都设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的语言就成为了官话。

比如西晋的官话是洛阳话,到了东晋迁都南京,南京一带的语言就成了官话,无论皇帝和大臣都要学习。

同样明朝最初国都在南京,朱元璋当政时的官话是南京话,到了朱棣迁都北京,北京话就成了明朝的标准语。

综上所述,不管你来自何方,说什么方言,只要来到京城就必须讲官话,这样一来皇帝和大臣们都有了统一的语言,彼此交流也就容易多了。

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努力学习标准语,古代皇帝在当太子时都必须掌握几门方言,到后来太学院还专门设置了这一学科,就好比现代的语言学院。

到了清末才出现了“普通话”一词。

1909年,清政府规定北平官话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普通话的前身就是北京官话,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标准语”。

现在我们走遍全国,只要会说普通话,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人交流起来也没有障碍。

文/秉烛读春秋

5

趣谈答案:古代没有推广普通话,却有官话,只不过官话学习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能够精通掌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三国时期的河南话

在三国时期处于群雄混战的状态,那个时候既没有普通话也没有官话。

但是如果说纯粹的一丁点官话都没有,想想也是不太可能,比如张飞在骂吕布三姓家奴的时候,可能张嘴喊了半天,吕布只拿他当一个要饭的。

再比如长坂坡前那一声吼,如果曹操不知道张飞喊的是什么就跑掉了,似乎也太过于牵强了。

同样的道理,赤壁之战之前诸葛亮舌战东吴,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和东吴没有共同语言,你说你那边的方言,我说我这边的方言说到最后可能压根儿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所以在三国时期有官话,那个官话根据现阶段的地图以及对应的标注,不难发现类似于今天的河南话。

于是大家可以想一下,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和刘备每个人都操着一口河南话在那里论英雄的样子。

当然在这里需要点名两点:第1点,现阶段的河南话未必是三国时期的河南话,第二点古代的河南话是啥样子,估计谁也不知道,即便听过的也早早的就走了。

遇到方言怎么办?

如果遇到方言怎么办呢?我们拿清朝末期也就是光绪皇帝执政时期的洋务运动,来做一个简单例子。

洋务运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来自广东广西那边的年轻人开始向光绪皇帝讲:南方在怎样发展,我们应该怎样改革来适应当今的时代,来适应当今的行情。

可是大家也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广东广西那一片的方言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可能邻近两个村的人都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当然这样的一种方言有着它的优势性,比如当作暗码的话,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密效果。

但对于光绪皇帝来说,简直一个头两个大张嘴张了半天压根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而清朝的史官记载,当时南方来的年轻翘楚和光绪皇帝谈了将近有三个时辰,三个时辰过后,光绪皇帝一直皱着眉头,等那位谈话的人走了之后才问旁边的人,他说的是啥。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面对地方官员的轮番轰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减慢自己的语速,与此同时手舞足蹈,通过肢体语言来表明自己的状态,实在不行就写字吧,反正秦始皇早就统一文字了。

这也足以见得秦始皇统一度文字的重要意义。

官方培训官化

最早的由官方推广普通话,究竟是哪个朝代不得而知,但是有迹可循的雍正皇帝执政的时候,就曾经开办过学堂,这个学堂叫做官话培训学校。

这个培训非常简单,在福建广东等地区通过重金来悬赏那些既懂本地方言,又能够懂朝廷话的那些人,让他们来交给本地人说一些朝廷说的话。

同时把这项制度直接强行压到了所有的科举人才头上,比如明令禁止所有的童生、秀才、举人在参与考试之前必须要学会官话,如果学不会没有问题,能给你8年的缓冲期,可是8年之内你要是还学不好官话的话,直接免除你的所有职务。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6

“普通话”这个议题,是晚清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施行教育改革要先统一语言,要以基本的国语教育作为基础,正因这次考察,“普通话”的概念第一次提了出来。

当然“换汤不换药”,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这个名词,但是语言如果不统一,皇帝是没办法进行统治的,这是最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为了解决方言不同的问题,便有了“官话”。

所谓“官话”就是古代汉语官方标准话的简称,从西周时期便已经存在,那时候称“官话”为雅言,明清之后就统称为“官话”了,我国在建国后1953年开始,以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主要采集地,经过语言学家制定标准,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官话”的产生主要就是为了方便统治,皇帝正是因为听不懂很多有方言的大臣说话,所以才确立“官话”制度。要想当官,不会讲“官话”肯定是不行的,这是做官基本技能。

你总不能让皇帝去当语言学家吧,所以制定统一标准的“官话”就是解决各地方言轰炸的最好办法了。

但是即便规定了“官话”,也不是全部官员都会,这些东西也可以后天继续学习,清朝雍正皇帝,就为此下过功夫,众所周知,雍正非常勤政,他经常面对各级官员,甚至连小小的知县都要亲自面见,那全国各地知县太多了,北方还好解决,基本上发言差别不是很大,但是过了长江淮河,那口音可就多了去了,“十里不同音”可不是瞎说的。

一时间官员的语言问题,让雍正皇帝头疼不已,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官员来述职,这些地方的人来做官在自己家乡还好说,如果将他们放到外地任职,那就要出乱子了,因为说的话下面人也听不懂,有政令也无法执行,解决语言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雍正皇帝就在广东、福建两省专门开设了以“北平官话”为基础的语言训练班,这个班名叫“正音书院”,由当地驻防八旗的旗人担任语言老师,专门教这两省的官员说“官话”,并且还规定这两省的乡试书写必须要用官话词语,并且当学政面试时如果不会讲官话是不允许参加的,这就是硬性要求了,可见雍正皇帝在统一语言方面也是很下力的。

小结:

我国封建政权是自元代起才落户北京,之前的朝代在各地定都的都有,这就衍生了各种官话,大概有这么几种:“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所以说,“官话”就是古代统治阶级所谓的“普通话”了。

7

古代是没有普通话,但是不同时期都会有统一的语言让大家都讲一样的话。


那时候的“普通话”叫雅音。

《辞海·雅言》条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孔颖达在《正文》中说:\"雅言,正言也。\"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最早的雅音是在周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周朝的国度在西岐,所以那时候的西岐语言是当时雅音的基础语言,直到东周后迁都至洛邑,此时的雅音又发生了变化。


《尔雅》是中国最早一部古代词典。里面的就是对古代文字的释义,\"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尔雅》是现代人考查古代文字语言的重要历史参考书。

嬴政统一中国后,雅音则是关西秦声就成了那时候的雅音了,会定期召集各诸侯国成员进行语言及文字训练,统一通用文字和发音标准,以\"达其志,通其欲。\"


所以雅言的历史是比较久的,每个王朝都会在统一之后,教授各地官员统一的语言,随着历代国都的迁移,雅言的语言基调也是各有不同。到了唐宋之后,学习中原的雅音更是成为了一种风尚,中原周边的胡人都争相学习中原雅音。唐宋时期的雅音已经开始一字一音,最接近于现在的白话文了。


随着蒙古人的入主中原,汉人的语言变成汉蒙混合语。称为\"汉儿语音\"。这时候的汉语有点混乱,因为蒙古人根本不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设,汉语在蒙古统治下受到的摧残。蒙古统治者的强行推行蒙语直译文体,即使到了明初,朱元璋还是不能彻底清除蒙古人的影响,之后不得不反复颁布该指令,才总算基本清除了蒙古人留下的恶劣影响。

明朝颁布《洪武正韵》来修正元朝后人们的语言。《洪武正韵》于洪武八年(1375)成书,宋濂奉敕撰序。洪武正韵继承了唐宋音韵体系,成为朱元璋复兴汉文化的重要文化举措。元朝的\"汉儿言语\",是到了明朝中期,才完全绝迹的。


满清进关后,起初要求大家都讲满语,但是满族的语言太过简陋,词汇少,北京城里的很多东西,小到一种普通动植物、建筑、日常用品等,大到宏伟建筑和旖旎风景,都是满人在入关前没见过所以也无法用满语表达出来的。更加别说汉族的医学、工匠文化了,于是清朝统治者被逼无奈,还是以汉语来治理国家,于是乎满人都学习了汉文化。


雍正年间,颁布\"圣谕\",成立\"正音书院\",把《圣谕广训》作为教材,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

参加科举的考生必须会官话,不然即使笔试过了也无法取得任何名次。但是在两广地区收效甚微,所以雍正很不喜欢两广来的官员,因为他们的官话带着浓重的当地方言色彩。


因此在上朝的时候是不会存在方言轰炸朝堂的这种情况的,除非这个官员不想好好混下去了。

8

在我们很多人印象中,那就是古代没有普通话,大家相互交流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皇帝通常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大臣,而这些大臣肯定都是说他们自己的家乡话,在这种背景下,皇帝是如何面对他们的呢?

其实呢,这种问题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因为,普通话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换而言之,我们现在所谓的普通话,在古代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同的叫法而已。

事实上,语言也是个嫌贫爱富的东西,如果某个地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远胜于其他地方,那这个地方的语言,自然会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语言,而这种语言,不管它是以什么称呼出现,其实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普通话。

举个简单例子,当长安作为首都时,长安地区的语言,自然就会成为各地都争相学习的语言,而长安话,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普通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就是绝大部分时间在自己村里,那他自然不用学习长安话;甚至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不用学习说普通话,因为学普通话没什么用?

问题是,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目标,是有机会到省城、甚至是长安讨生活,还要在那长安混出名堂出来,那他自然会拼命学习长安话。因为一个人连个长安话都懒得学,都学不会,就他这水平,也想到到省城、京城讨生活,还想混出一定名堂,那不是盼着天上掉馅饼吗?

这就好像,一个人想要到欧美讨生活,还想在欧美混出名堂出来,他自然会拼了命的学习英语。否则,如果他连个英语都不会说,又不想去学说英语,那这样的人,即便去了欧美,估计就是想找个洗盘子的工作,也会很困难。

同样,对于个地方上的官员也一样,他们哪个不想获得升迁,不想获得皇帝的青睐,不想给皇帝留下好印象?既然如此,当他们有机会面见皇帝时,有机会和皇帝当面沟通时,他们会说出让皇帝听不懂的话出来么?事实上,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多数官员拼了命的学习所谓的普通话。



甚至而言,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有时候也会去学习某些语言。比如,满清入主中原一段时间后,皇帝、皇族、贵族,不会说家乡土话的人很多,但是不会汉化的人,那是非常罕见。因为在汉化到一定程度时,一个人只会讲家乡土话,出现在上流社会,多少有点像土鳖。

只要我们明白这一点,就应该能够知道,所谓皇帝上朝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一个臣子即便说不出标准的普通话,他所说出来的话,也一定能让皇帝比较容易听懂,否则他肯定没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的!

事实上,一个官员如果就这种水平,也就就适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混,他如果想混到和皇帝亲自对话的境界,就必须要让皇帝能够听懂他说地话。否则,他如果想要皇帝迁就他的方言,除非他混到能让皇帝看他脸色行事的地位。很显然,大多数官员没有这个能力!

9

古代当然是有普通话的。

但问题就在于,古代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广普通话。所以,皇帝们面对方言,仍然是束手无策、鸡同鸭讲。

古代的普通话被称为“官话”。

一般来讲,官话都是北方人的语音习惯,所以皇帝面对南方的大臣时,总是回苦恼如何才能听懂他们说的话。

举例来说,清朝实行引见制度,定期由高级官员引介地方上的低阶官员,来到北京觐见皇帝。通过交谈,了解这些人的执政能力,进而提拔他们,这也算是一种人才升职的渠道吧。

但问题在于,来自天南地北的人群所说的话,皇帝真的听不懂啊。像是雍正皇帝就特别坦率地说自己不懂广东、福建人说的话:

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福建、广东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

由此可见,方言问题是古代长期存在的一大困难。

当然,雍正这个皇帝也很有个性。不是听不懂你们说的话吗,那我就强行推广普通话,要你必须能说出我听得懂的话。

就这样,雍正发起了一场推广普通话的运动,并提出举措有二:

①在广东、福建设培训普通话的“正音书馆”,引导当地士子们开始学说普通话;

②设置奖惩制度:凡是说不出普通话的,就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但是,由于国家的力量有限,所以这种举措是没有意义的,不可能推行下去。果不其然,雍正很快就取消了这个计划。

直到清朝末年,方言都是老大难问题。譬如,清末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等人曾觐见光绪皇帝,也是因为一口广东话,让皇帝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啥。

10

古代没有普通话,但是,古代一直都是有考试的。尤其是在朝中命官的选拔当中,每一项规定也都是十分的严格的。

只有那些长相比较好,能力比较突出,说话让人能够听清楚的人,他们才可以被选出来当官的可能。

当然了我们说的这个当官,就是直接可以面对皇帝的。

在考生考试的时候,有一个殿试。这个殿试就是皇帝和考生直接对话,若是考生说的话,皇帝听不清,肯定是不会被推举上来的。

若是每一个官员都说地方的方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尽管说古代的时候,是没有普通话,但是,古代的时候,是有官方话的。

一般官方话就是皇帝说的话。

比如说皇帝在长安的时候,就是长安话就是官方话。皇帝在洛阳的时候,洛阳话就是当时的官方话,皇帝在北京的时候,北京说的就是官方话。

末代皇帝溥仪,他就是说了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就是溥仪时期吧,那时候若是上朝的时候,能够见到皇帝的人,他们就必须要说北京话,这样他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才能够知道大家互相在说什么。

古代中国无论何时,一个人若是想要当官,他们就必须要学官方话。学一门语言,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时候,都是不难的。

更何况这样的语言,是关系到自己的远大前程的。

所以说在皇帝上朝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发生那种说地方方言的事情。

当然了有的官员,他确实只会说方言,但是,这样的官员,他们都是小官,基本上都是见不到皇帝的。

若是有重要的事情,他们要奏报给皇帝。只需要写奏折就可以了,毕竟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统一了文字。

他们写的字皇帝还是可以看清楚的,若是皇帝非要见一个地方的小官,不是还有翻译吗,这个都是难不倒皇帝的。

因此说皇帝上朝的时候,肯定是不可能出现地方方言狂轰滥炸这个场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