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识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给小朋友选幼儿园,有一个幼儿园其他各方面都比较满意,但是从小班开始识字,儿歌指读的方式。听说早识字容易抹杀孩子的创造
识字只是一种技能,早识字就是早点掌握一种技能。技能本身无好坏利弊,掌握了就有了使用它,让它为孩子服务,帮助孩子获得更多信息的可能,有技能可用总是一件好事。所谓好坏利弊之说不来自于早识字还是晚识字,而来自于掌握这门技能的过程中以及掌握技能之后,孩子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带给他什么样的影响,从长远来说,这些影响对他是好还是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二者要区分开。而且,孩子识字的途径很多,有的是家长老师或者其他人教的,还有的是他自己从环境中自动习得的,比如玩电子游戏、看动画片、广告,主动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认知而来……从本质上来讲,识字本身也是满足孩子好奇心与探索欲的一项活动,一旦他掌握了这个技能,他可以通过阅读看到更广阔更五彩缤纷的世界,心灵也因此获得滋养,从这个层面来看,早识字利大于弊。但方式方法及时机都很重要,不能单纯为识字而识字,尤其不能让孩子受了识字的伤。比如识字可以是很有趣的游戏,孩子主观上对文字感到好奇是很好的时机等等。
「识字」这件事,我这几年观察下来,发现了很多「魔幻」的现实。
一方面,大多数家长都认可学英语要尽早启蒙,避免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最好3岁开始认字母,4岁开始自然拼读,然后早早进入自主阅读之路;
另一方面呢,很多家长却认为识字不能太早了,要不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还可能会让孩子厌恶学习——一定要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上小学坚决不能碰。
那么,让3岁左右的幼儿接触文字、识字,到底是否有好处呢?
我先讲两个身边的例子。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自己是文字学科班出身的老师。从孩子4岁左右开始,父母就带孩子系统识字,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孩子6岁时识字量已达1800字左右,周围家长不无艳羡。
他家的识字教学始于「象形文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到隶书到今天的简化汉字,一步步教过来,孩子确实很感兴趣,在玩各种文字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识字量。
但是,孩子从二年级开始,语文成绩就开始垫底了,尽管识字量、词汇量都远超同龄人,但阅读和写作就落下风了——因为孩子不爱阅读,看到大段文字就觉得烦躁,写东西更是困难。
这是近年来很震撼我的真实案例:孩子开始识字的年龄很科学,识字的形式寓教于乐,识字的方法符合孩子的认知,结果却是孩子掌握了所有阅读的素材,唯独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
另一个教孩子识字的案例则完全不同。朋友工作很忙,从孩子5岁开始买了个识字APP,孩子每天玩上20分钟。一年以后,朋友和孩子坐飞机时,发现孩子从家里带了一本新的绘本在读。朋友很诧异,问孩子:「你真的能读懂吗?」
「能啊。」
「那这是什么字?」
「国。」
「这是什么字?」
「服。」
「这是什么字?」
「妈妈你很烦诶,我直接读给你听好了。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喜欢各种各样的新衣服……」接下来,除了少量的字词不认识跳过外,孩子将第一页故事基本完整地读了下来!
实际上,儿童识字确实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我们简单将其划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类。
从客观因素来说,儿童识字量、词汇量、阅读量直接影响语文课的表现,同时也影响数学课的表现——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不是不会计算,而是读题有困难;
从主观因素来说,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对课程表现有很大的影响。学习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跑在前面的未必能笑到最后,将大量精力投入在起跑线上,而不去规划整个马拉松的行程,也是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
5~6岁可以开始正式识字
「幼儿」这个范围还是太大了,3~6岁的幼儿认知水平是非常不同的。根据我国教育部2012年9月发布并沿用至今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阅读和书写准备方面,对3~6岁幼儿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图源: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认为,4~5岁的幼儿就读幼儿园中班,知道常见的标识、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5~6岁的幼儿就读幼儿园大班,知道文字标识一定的意义,就已经是很好的准备工作了。
更重要的教学要点其实是这个小标题: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在书写方面,教育部的建议如下:
图源: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大班的孩子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且写画时姿势正确就好。关键还是这个小标题: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对幼儿园来说,教育部制定这样的目标是适宜的,因为这一系列的要求都指向让孩子建立终身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而不是短期损耗掉孩子的学习热情,之后每况愈下。
英语识字也始于5~6岁
实际上,美国国际阅读协会和国家幼儿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and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曾于1998年发布过一份联合声明,认为:
一方面,父母可以向低至5岁的儿童进行「语音意识」( phonemic awareness )训练;
另一方面,如果在儿童早期 接触到适当的识字经验和良好的教育,大多数儿童在6~7岁时进入阅读。当然,也有早至4~5岁的早期阅读者,以及晚至8~9岁的阅读者扔需要别人的支持才可以进行阅读。
现在,美国教育部关于3~6岁幼儿早期阅读的建议是这样的:
图源:美国教育部官网
也许会有人说,你看美国孩子,到幼儿园大班就能认识很多新单词了,咱们国家为什么反对幼儿园孩子大量认字呢?
因为难度不同。
英文只有26个字母,而且可以通过自然拼读法将孩子的听、说能力转化为读、写能力。认识了26个字母,掌握了自然拼读法,可以快速地进入阅读阶段。
中文呢?根据孔子学院总部2007年颁布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汉语中最常用的汉字数量是800个;而如果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广泛阅读,需要掌握的常用汉字数量为2000个。
26个字母 vs 2000个汉字,其认读难度 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国教育部才强调不可早早让孩子为了学汉字而学汉字,陷在2000个生字的汪洋大海里,并丧失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但总的来说,不论中文还是英文的学习,5~6岁的孩子完全可以正式开始了。
幼儿园大班 vs 小学一年级
5~6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的阶段,这时开始学习识字是合理的。但到底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还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这才是很多家长所纠结的。
国家现在严令幼儿园「去小学化」,令很多家长头疼不已。2018年11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时,经济日报的记者曾就此提问 [5] :
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家长反映,一方面在学前教育进行减负,禁止在幼儿园教授拼音认字等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小学没有做到真正的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教了,但是入学之后老师教的非常快,家长只能送到课外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班,教育部对这个现象进行什么样的整治,对社会比较普遍的幼小衔接班、学前教育如何进行整治规范,谢谢。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姜瑾现场进行了答复,我摘录如下:
按照我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孩子进入幼儿园经过三年的时间,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游戏的过程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逐步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从小学的角度,应该给孩子入学留出一定的过渡期,在孩子入学之初根据幼儿园的特点,在教学的进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能够更好地顺应学龄前孩子的特点,能够帮助孩子降低学习的坡度和难度,帮助孩子很好地度过这样一个过渡期。
教育部强调孩子的终身发展——一线教育者接触了这么多年孩子的教育,也参考借鉴了很多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教育系统内容提出这样的要求是非常合理的。
根据大多数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6~7岁开始进行阅读训练,符合NYEAC提出的大量研究结论。
反对机械刻板的识字灌输
其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早已阐明了政策的出发点:
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如果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短期目标,用 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行强化训练,从而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是绝对不可取的。
相反,如果幼儿园在教授这类知识时寓教于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呢?
比如,动物园游玩时教孩子《鹅》,诗中对大白鹅生动的描写、符合儿童认知的语言,孩子们普遍都很喜欢;
比如,孩子所喜爱的儿歌,比如《小老鼠上灯台》等等,以故事化的场景描述和重现,再鼓励孩子们阅读,符合他们的认知发育水平,也深受孩子喜欢;
比如,在讲故事时老师采取「指读」的形式,有的孩子见到的字多了,自然就会认识一部分……
这种知识启蒙、识字准备,就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且不将其作为任务去训练甚至强化训练,就不容易让孩子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识字启蒙因人而异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孩子的先天天赋、学习基础都不同。
NYEAC的研究显示,尽量大多数孩子可以从6~7岁进行阅读,但也有低至4~5岁开始的,也有晚至8~9岁才勉强跟上的。
小萌3岁时,我家入了一套字卡,当时带他认识了几个字,他很感兴趣。比如头上有角的「羊」,用手将东西递到口边的「吃」等等。 但很快,他就丧失了对识字的兴趣,于是我家的识字启蒙就这样搁浅了。
小萌4岁半时,突然对识字有了兴趣,这种兴趣来源于我们外出点菜时,他也想参与,就总让我们给他读菜单——并且逐渐过度到识字。
实不相瞒,小萌最早认识的两个字是——「火」、「锅」。
5岁以后我们开始教小萌认字了,期间他认字的兴趣也出现了反复。例如我们用识字教材的时候,他愿意抢字卡,但不愿意读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对此,我的解决方案就是——买新书和读旧绘本。读旧绘本是因为他对故事情节很熟悉,读起来有自信,能建立阅读的成就感,他就愿意去读;买新书,则是因为内容是崭新且他感兴趣的,他就愿意去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新的字词。
我倾向于认为:
如果幼儿对识字感兴趣,老师不一定教,但家长可以教;
如果孩子学不会、忘记了,不要打骂,这不是家长或孩子的失败,只是孩子还没有到年纪——相较于多认识一些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和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幼儿识字,容易出现问题的不一定源于「早」,而是源于在教授过程中是否能持续保持和鼓励孩子学习的兴趣。
当他认字了,能自己阅读,并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更爱认字。
在这个问题下「一刀切」地谈利弊是相对片面的,主要还是看孩子的接受程度、家长或老师的教授方法是否能让他进入「学习兴趣-学习-学习成就-学习兴趣……」这样的良性循环。
正式识字可以始于5岁,但在此之前,家长需要抓「识字启蒙」这件事,也就是培养孩子识字启蒙的前置能力,包括教育部提出的: 视觉追踪能力、视觉精度、表达意愿等,这类基础的准备工作可谓必不可少。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儿的一些经验心得,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 ,【猫小帅识字】应用。让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触汉字,感受汉字,感受汉字阅读带来的乐趣,可培养孩子的初步语感,给孩子带来更多学习兴趣。后来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软件体验超好,可以让孩子持续学下去,并且每一个关卡还都有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巩固先前所学内容。我们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培养孩子的用眼习惯。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还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哦,我的育儿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学来的,做的非常用心。
幼儿早识字是利大于弊的。
理由:
一、汉字是象形文字,符合幼儿园年龄阶段孩子的思维发展
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在多年的观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岁或7岁)、具体运算阶段(6岁或7岁-11岁或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或12岁-14岁或15岁)。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2-7岁区间,思维发展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靠表象、靠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
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都是具体的形象意义和背后的故事。孩子看着象形的汉字,就跟看绘画一样,是一个意思。不会存在限制孩子思维,反而是符合孩子的思维发展的。不要太早要求孩子写字??就好。
(见配图)
二、早认字有助于孩子早日实现独立阅读
既然知道了,识字是符合幼儿园阶段孩子思维发展阶段的。那么早识字的好处,就是让孩子早日实现独立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还能顺利过渡幼小衔接。就想想,孩子若是能识字、阅读了,你基本上是不需要辅导孩子做作业的。因为他能读懂题意,做出题目。
为什么很多一年级的父母说辅导孩子做作业特别辛苦。因为现在做作业不像我们当年是抄字抄题,现在除了抄字抄题,还有小状元、阳光同学等,孩子若是连读题目都读不懂,如何做作业啊,可不是要父母一直在旁边帮忙读题目嘛。
若孩子早早地就能阅读,对于一年级独立写作业有很大的好处。这个点好像比较功利心。但是会阅读的孩子,可以感受的快乐,是非常美好的。
所以,早识字,早识汉字,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思维,绝对有很大的利好。
三、幼儿园不能光学知识
幼儿园期间学会生活是最主要的,学习知识不是最主要的,但是阅读能力是终身的。在幼儿园的时候,学会守规则、穿衣、睡觉等,会读绘本、会看书也是非常能干的一件事。
@猫头鹰罗罗 从事教育行业的心理人,关心孩子教育和心理发展。
要说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还真不好说,我觉得关键是看父母怎么教。
会教的父母,不强迫孩子,是引导孩子学习,孩子在不扼杀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更多的字词,同时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对学习更感兴趣了。
虽然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在相信“赢在起跑线”,但是父母从实际行动上却是在支持这个观点。绝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前都会教孩子一定的知识。
但问题时,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儿童的认知规律,单纯的为教而教,逼着孩子学习。
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不够,学习难度大,因此学习的非常痛苦。同时,父母不懂得孩子的这种认知特点,还单纯的以为孩子的大脑跟成人一样,看到孩子学不会就觉的孩子学习不认真,就逼着孩子学,甚至因此而生气发火。
在这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孩子学习兴趣就被过早的扼杀了。他们会觉得自己笨,学习这么无聊,开始讨厌学习。
有的孩子就是发育早,4、5岁就进入了文字敏感期,主动的找父母学习,那么父母适当的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学习,这是满足孩子的认知需求,是顺应孩子的发展的。
怕就怕父母不懂的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在孩子认知能力不够的时候,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就开始教他们学习,这种提前教育是有害的
把识字当乐趣就是利,当必须的技能训练可能就是弊。
现在家长总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总想赢在起跑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唯恐孩子落在了后面。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其实接受教育的起步是一致的。孩子有自己内外的节律,你非要去破坏,去强加,那就是拔苗助长。反而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输在了起跑线。
就像识字,等他到了一年级,环境的原因他也得识字。而且没听说哪个人因为长大了不识字而活不下去。
我们不去看孩子在幼儿园之前学了多少本领,认识多少字,是否会加减乘除。
如果你的孩子觉得这是乐趣,可以培养,孩子愉快的学习,是一种快乐。
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是爸爸妈妈强加给自己的,可以暂停。
所以,识字不重要,多少不重要,关键是孩子的兴趣还是你的兴趣。
幼儿早识字,当然是有利的。因为中国的汉字都是象形字,我女儿识字,我告诉她就是学习画画,不要有心里负担,当然,我给孩子首先报的是美术班,她特别爱画画,所以就喜欢和画画相关的东西,这样自己就开始识字了,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她很喜欢走到哪里给我读到哪里,很喜欢认广告牌,其实,在识字的过程中,孩子也把这种当做游戏了。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认字,开始是阅读,好多孩子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边给孩子讲故事,边给孩子指读,那么在无形之中,孩子会认识很多字,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学会的,长期坚持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优等生,好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像我们家孩子一样,从画画开始,她感觉到“山”字,就像画一个山一样,无形之中自己就学会了。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加了孩子的认字量,两者相辅相成,何乐而不为呢?
二、增加孩子探取知识的途径
孩子喜欢学习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好多时候,孩子受到识字量的局限,只能找大人帮忙寻找答案。但是孩子的识字量比较多的话,可以自己阅读,寻找书中的答案,多认字,孩子可以早些增加一种学习的途径,自己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多识字,孩子就多一种探索工具。
三、增加孩子的自信
孩子如果比同龄孩子懂的多,那么孩子就更加自信,如果孩子认识很多字,很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一种优越的感觉。
孩子早识字,对孩子很有利,宝妈可以在孩子游戏中,适当增加一些认字内容,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学会识字。
我是二胎妈妈,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和育儿知识,欢迎关注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我认为利大于弊。
那些说幼儿园早识字,学知识的小孩儿,将来上了小学会注意力不集中,没兴趣,到三四年级之后学习成绩会下降,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以我家孩子为例,上了三年公立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到上小学时直接懵逼。字不认识,不会写,在教室坐不住。整天写个作业拖拖拉拉。一年级成绩垫底儿,现在四年级成绩依然倒着数。
是孩子智商有问题吗?不是!在他上公立幼儿园之前,也上过半年的私立幼儿园,我感觉智商和学习能力应该都没有问题。
但是为什么上了小学会这样呢?
建议你现在可以借一本一二年级的课本看一看,这样的学习强度,对于那些不认识字不会写字的小孩来说,真的是太困难了。就拿拼音来说,一个月的时间把拼音学完,你认为如果孩子之前不学的话,一个月时间能记住吗?
我的建议就是,孩子上小学之前要认识一定量的字,会简单的算数,能熟练掌握书写,将拼音学会。
学习这件事情,如果一开始做得好,我觉得孩子之后会更有兴趣学。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
早识字到底对小朋友好不好,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没有统一定论。
个人认为早识字好不好还是跟孩子自己能力 、老师及家长引导是否科学等因素有关系。
有些孩子认知水平高,在幼儿园读儿歌的过程,潜移默化主动记忆就记住了,难道有能力,我们还要阻止嚒?
但有些认知发育慢点的,强迫读儿歌时一定要学会这个字,那就容易让孩子从小产生学习的厌恶,增加他的心理压力。
因此对于幼儿早识字家长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对自己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个基本的了解,比如平时在家,孩子学习是否有主动性,看到字会不会主动问家长,或者在亲子阅读时,是否有主动识记意识等,接触知识的接受能力是否强,全方面了解孩子。
另一方面对幼儿园的教学安排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也会有课程安排的,比如一天中玩乐、画画、音乐时间安排怎么样,在知识教学这一块采用的方式是哪种,更全面的去了解学校。
比如有些幼儿园教学时间安排的比较多,那么就剥夺孩子玩乐时间,采用要求孩子会背诵、抄写等这样强迫性方式时,家长就应该慎重了,反之是通过快乐教学,孩子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这也是学习习惯跟思维的建立,家长也应该放心。
所有的教育都没统一定论,不能简单的用好或不好来概括,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对于育儿,我们家长还是应该多关注孩子及相应阶段的认知水平,做好取舍。不要过于迷信育儿专家或书本的说法。
注: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全靠喜欢,每天看故事书,已经能独立看一些故事。他非常喜欢认字,我觉得出于兴趣的话就鼓励他,帮助他。
我个人建议孩子4岁开始学习汉字,这时他们有一定逻辑理解能力,词汇也达到一定量,教他们学习汉字时能和一些已知词汇建立连接,增加识字乐趣。这个阶段他们知道词汇的意思但是不认识这些字,增加了好奇心。
我最近给孩子买了一套书,上面正有对这件事的解释。我觉得很有道理,此处就粘贴上来让大家看看。
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在六岁之前不需要教认字,还言之凿凿地拿所谓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德国等国家的“法律”来说事。据此,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已经明显表现出对识字的兴趣时,采取忽视甚至阻止的态度,贻误了孩子语言文字能力发展的大好时机。
孩子在六岁之前不需要教认字的观点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有害。随便翻一翻中外名人传记,你就可以找出几个例子来反驳这一观点。以我国古代为例,“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六岁就能写《咏鹅》诗;“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白居易三岁前就能识字,六岁显露诗才;黄庭坚五岁熟读五经,七岁写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深刻诗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六岁读完《大学》;梁启超四岁精读四书,十一岁考上秀才。
再说近现代,气象学家竺可桢两岁识字,五岁上小学;徐悲鸿很小就识字,六岁读《论语》;李大钊三岁识字,四五岁读《三字经》《千字文》,兼学对联、字画、碑文等;周恩来五岁识字写字,六岁读四大名著;任弼时四岁时识字,不久就能抄写古文;鲁迅也是很小识字,五岁起博览群书; 作家沈从文,四岁时母亲教他认药名,不久便学了六百多个字;数学家熊庆来五岁识字读书,并表现出博古通今的天分。
国外的例子也不少。德国的卡尔·威特四岁开始阅读,八岁能懂五种语言,九岁入莱比锡大学,十四岁获博士学位,十六岁任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歌德四岁前就识字读书,尤其喜欢读以诗歌形式写成的文章;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三岁会读能写,四岁阅读大量专著;“电波之父”麦克斯韦三四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写字、算术和背赞美诗了,童年即能大量阅读;达尔文四五岁识字,读儿歌,又常到大自然的“绿色课堂”里学习动植物知识。
也许你会说上面这些都是天才的特例,不适合一般的孩子。可是,恰恰有证据表明,早期识字教育是发现和培养天才的有效手段。据日本科学家的某一项研究发现,儿童若不学汉字,六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00;若五岁开始学习汉字,六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10;四岁开始学汉字,六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0;三岁开始学汉字,六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5~130。英国的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也曾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智商进行测试发现,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1。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竟然是日本儿童普遍较早学习汉字。
很多人反对孩子六岁之前识字,是源于曲解国家有关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政策。所谓“幼儿园小学化”,是指一部分幼儿园单纯以直升重点小学为目标、提前教授小学文化课的行为。我们知道,幼儿园的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学习为辅。如果过分提前教授小学文化课,势必挤占游戏教学的时间。因此,国家有必要从政策上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不能学习识字等内容。如果通过阅读、表演、游戏等方式,幼儿园是可以引导孩子识字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儿园并非给孩子传授文化知识的主体,家长才是。因此,家长可以、也应当积极回应孩子对识字教育的需求。如果孩子对识字感兴趣、不排斥,那么这正是引导孩子迈进识字和自主阅读大门的好机会。
这个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来看的。
我觉得3-6岁幼儿园小朋友以“看图说话”为主,认字朗读为辅。当孩子过早的认识字以后,他们看电视,看书都不观察图片,只看字。虽然有利于自主阅读,但是却影响了孩子观察能力的发展。一年级语文有看图写话,但是真正能观察到位的真的不多。所以幼儿园阶段的重点应该是看图说话,而不是认字。小学的重点才是认字写字。
那么如果不认字,一年级考试读不懂题目,怎么办?那就要父母好好利用幼儿园三年,为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从故事中学习认字。在生活中认字,比如认菜单,认识标识和上面的字,图文并茂地认字。当孩子的听、说能力非常成熟了,那么读、写就水到渠成了。这个时候,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增加一些认字的家教课程。
我现在自己在家教孩子,不去什么培训机构。她的听、说能力很强,相比同龄人和同班同学是比较好的。她读了大量的中文和英文绘本。表达能力很好,她现在快5岁了。正式加入了一些认字的书,比如《四五快读》。她总是把每页内容背出来,但是并不认识。因为还不认识字,她每次看绘本,都能很仔细地观察图片,发现每一个小细节。我也鼓励她仔细去看画面,体会书中人物表情与心情,感受每个场景地变化,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观察事物能力,并鼓励她展开想象畅游书海。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