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我自己上学一直是学霸模式,女儿上小学后成绩一路走低,各种坏毛

我自己上学一直是学霸模式,女儿上小学后成绩一路走低,各种坏毛

2020-08-31 17:41阅读(80)

我自己上学一直是学霸模式,女儿上小学后成绩一路走低,各种坏毛病一一呈现。怎么办?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学渣的妈妈。孩子已经三年级了,要纠正习惯太难,要

1

我是一个女生的妈妈,我女儿大学快毕业了,母亲节那天我俩一起看了个视频,是视频自媒体“大连老湿王博文”最新创作的一期节目,女儿边看边哭,特别伤心,因为太过难过刺激到胃,吃的饭全吐了,第二天还输了液。

什么视频引起我女儿这么大反应,就是爹妈齐上阵陪娃写作业的一段小电影。

这个视频我看了也难过,我明白妈妈角色怎么回事,现在也懂了女儿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

我女儿小学阶段我和你是一样的,在女儿面前充满了优越感,充满了一个主控者的自信,我要把女儿打造成一件完美的产品,给我的生活锦上添花。

和你唯一不同的地方,我女儿是我亲自带大的。

但我能看懂你描述里“纠正习惯”、“重新打基础”等等想法,因为我自己6岁回父母家上学,我妈觉着我这不对,那不好,一心想纠正我,她和你不同,不会温柔,生活把她磨砺的冷面冷心铁石心肠。

带孩子谁带谁亲,累谁亲谁,我和我姥姥感情很深。

6岁后回了父母家,我妈每天暴跳如雷,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反正就是各种看不惯,我爸冷眼旁观,他的想法更简单,没有什么毛病是一顿打解决不了的,一顿不行,就再打一顿。在父母身边生活,我活的生不如死。

我当了妈妈以后,轻而易举地活成了我妈的翻版,成为了我最讨厌的样子,我一度非常沮丧,觉得自己很没用,我后来才知道在女儿眼里那时的我象个怪物,她总是怯怯地看着我,在我面前小心翼翼。

女儿小学4年级时,我在辅导作业时差点铸下大错,暴怒之下我把钢笔向女儿胡乱扔了过去,差点就扎到了眼睛,女儿和往常一样,还是木然地站在那儿等着狂风暴雨的结束,我却在那一瞬间突然内视到自己的愚蠢。

从那天起,我没再打骂过她,我忍住了无数次马上冲口而出的恶言,也忍住了无数次抬手就打的冲动,只想着:女儿再不济也是自己亲生的,她健康快乐的长大就好,学不会就慢点学,记不住就少背点,妈妈和女儿,不是监狱长对着犯人,我俩是亲人不是仇人,亲人就该有亲人的样子。

我对女儿降低了学习上的要求,在任何事上都首先关心她的感受,假期里我拉着她一起打网游,做她的战友,在游戏里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我听她的安排做各种任务,在游戏里她无数次救我的命,我也无数次为她勇敢地冲锋陷阵,我俩交流游戏心得,如何更快升级涨经验,如何更有效率地打到好装备,如何升级武器卖装备挣钱。。。

我和女儿的情谊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感情越来越亲密,她把学校发生的事每天讲给我听,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这么多年我俩养成了无话不谈的习惯。

写了这么多,更多细节不再讲了,由于我的自省和成长,女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越来越优秀,获了很多奖(校奖、市奖、省奖),早已超出了我的预期,是同学眼里从容淡定的学霸,是老师眼里乐观上进的学生,是认识人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我心里清楚她一路成长的艰辛和坚强,如果我不脱胎换骨,女儿绝不会有今天。

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是一场互为摆渡人的修行,这是我总结和女儿22年相处得来的经验。文章太长了,谢谢读者的阅读。

2

感谢邀请。

孩子已经三年级了,要纠正习惯太难,要重新打基础时间又不够。各种课外班又不愿意停。每天面对女儿真的是各种爆脾气。可是她一点不急,一点不在意。各种打击她的话都说过,各种温柔鼓励的方式也用过,更没有效果。每天无比暴躁和沮丧。

看了题主的问题和问题描述后,我觉得你最需要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而是应该先转变你对孩子的态度。

在回答题注的问题之前,先分享下自己身边的一个故事。

前天,在和一个同事聊天,作为教师,聊天自然离不开自己的本行,那就是教育。而聊到教育,往往会聊到自己的孩子。

我的这位同事,从事高中教育已经15年了,做了13年的班主任,他的妻子是小学老师,而现在最令他头疼的事情,是他的儿子成绩一塌糊涂,他说:“自己做了大半辈子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都见过,可是遇见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鼓励教育也尝试过了,骂也骂过了,就差打了,甚至一度怀疑孩子的智力是不是有问题,去医院做检查,一切都很正常”

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之前也听说过,觉得这都是个别现象,但当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时,却是让我感到震惊。

经过了观察和思考之后,我发觉并不是仅仅是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有一部分高高学历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后来,在重读龙应台的散文《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时,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坐在阳台的椅子里,背对着大海,手里点着一支烟。那是清晨3点。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惊讶。“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捻熄了烟,“你会失望吗?”

俗话说:“养儿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养儿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不论家长嘴上说不说,所有的家长内心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超越自己,普通家庭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有一天让父母扬眉吐气,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则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或者是想让孩子圆自己的梦。

很多家长并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打造一件产品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的斧子丢了,他怀疑是邻居偷了他的斧子,他看邻居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了再看邻居,发觉邻居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和故事中的人一样,先在自己的头脑之中,设定一个理想孩子的模型,这个孩子应该学习成绩比较好,听父母的话,孝顺长辈等等,总之只要是别的孩子有的优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

当你带着“理想孩子模型”在教育孩子时,你会发觉孩子浑身都是问题。

开始的时候,你只是觉得孩子做作业拖拉,不细心,然后就开始陪孩子做作业,当你陪孩子做作业时,又发觉孩子的坐姿有问题,字迹不工整,而后有开始陪孩子练字,你有发觉孩子拿笔的姿势不对。

本来是想让孩子作业写的认真一点,最后却成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审判会”。

没有人是愿意一直被数落,被批评的。当家长批评孩子时,孩子要么选择“左耳进,右耳出”,要么是选择和家长对着干,家长赞成什么,我就反对什么,家长认为好的,我就认为不好,看你能把我怎样。

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父母身上。越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就越深刻,他们遇见了太多的好学生,也教过太多的差学生,什么是理想型的学生,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标准答案。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回到家之后,教育自己孩子时,会不自觉的,把这种理想型的学生带到自己孩子身上,当孩子的身上出现,某些坏毛病时,他们会更敏感,觉得孩子出现这些坏毛病,就有可能变成坏学生,因为坏学生身上也有这样的坏毛病,要想成为好学生,就必须要做到,热爱学习,举止中规中矩,对待父母言听计从、孝敬长辈、尊敬老师等。

而那些父母是学霸的高知家庭,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的优异表现,才让他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经验,一定能够用在孩子的身上,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教育方案,只需要按照这个方案做,按照这个方法走,那么孩子一定能够取得比自己更大的成就。

但实际的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有些父母非常优秀,借用许子东评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说:“鲁迅像一座山,他太高了,挡住了后面的很多人。”

不少“奋斗一代”的父母,正是太在意孩子的前途,太在意孩子的成功,而用“理想的孩子”模型这座大山,把适合孩子成长的路挡住了。

在家庭教育中,不要盲目照抄、照搬自己或者别人的成功经验。

这些高知家庭的父母,经常用自己理想中的模型来教育孩子,但却忘记了自己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他们看到的都是一些成功的经验,而成功的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

罗素,曾经举过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被后来人称为火鸡理论。

一群火鸡愉快的生活在庄园里,他们知道,只要听到脚步声,食物就来了,就这样,一年364天过去了,当地365天来临时,火鸡又听到了脚步声,他们以为食物又来了,可这一次,农妇扭断了他们的脖子,因为圣诞节到了…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说,自己一直是学霸,很有可能正是你是学霸,所以你才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能力特别强,特别能干,不用去学别人那一套,也能教育好孩子。即便孩子出现问题,他们开始学习别人的教育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还是会觉得自己的方法最有用。

而这些正是很多高知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当你发觉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很多问题是,不要着急着发火发脾气,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只不过,我们在批评孩子时,永远只看到我们成功的一面,我们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忘记我们自身也有很多毛病,很多问题。【不妨想象你上学时,你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

特别是很多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只看到自己的成就,看到班级的优秀学生,自动的把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就定义为差学生,孩子一有问题,就用自己的孩子和班级中最优秀的孩子比。

其实,教无定法,并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能够长久的取得成功,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特殊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要面临的问题,孩子在变化,父母却不变化,那么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

因此,首先先需要把自己的观念,和对孩子的态度转变过来。

孩子身上出现一些无关宏旨的问题,没有必要在意。如果你真正关注的是,孩子做作业速度慢,那就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要把一个问题扩大成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如果要尝试一种新的教育方法,要养成记录的习惯。

比如,你想用任务清单法来提高孩子做作业的速度,那就先记录好孩子现在做作业的情况,当孩子的速度有提高时,就要适当的表扬孩子,并且继续坚持。

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的神殿门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在教育中,也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的孩子,如你用孩子现在的状况和理想中的状况比较,那么你看到的永远是差距,不是变化。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

3

感谢您的邀请,教师老李会用心回答您的问题,供你参考。

女儿随爸爸,儿子随妈妈,这是从长相来说,至于智力方面不一定,往往是爸爸越聪明女儿越聪明,智力遗传,妈妈越聪明,女儿反倒一般。

我就比较笨,希望我的女儿聪明。你这是太聪明了,占用了后代的聪明,历史上那些聪明人的后代平凡的普通的居多。

历史是平衡的,家族发展也是这样。虽然我的这些观点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但观察我们身边很多的人好多都是这样。

一、为什么聪明的妈妈女儿一般不聪明

其实这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们也无法从生物学角度去解读这一现象,只能通过大量的客观现象来进行观察。

我的学生当中,有的家长我经常接触,发现那些经商也好从政也罢的家长,只要买卖做的非常大,或者官当的很大的家长,女儿大部分笨的不得了。

我有一个同事,虽然不是我们学校的,但是高中的时候他把孩子送到了我们学校,高三考大学,发烧感冒挂吊瓶还考了个北大,平时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师就是笨的那种,没想到生了个绝顶聪明的女儿。

也许这就是生态平衡,那些情商极高的人往往智商低,那些智商极高的人往往情商低。

漂亮的人似乎上帝给她一个笨脑瓜,那些长相一般的反倒是各个领域一把。

失去视觉的人,上帝会给他异于常人的听觉,人类智力高度发达,但是体力远不如豹子。家族遗传似乎也是遵循这一点,自然平衡。

二、不能用大人的聪明来要求孩子的聪明。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不一样的,大人聪明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生下来的孩子也和你一样聪明。

其实,做父母的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聪明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看到孩子考试的成绩惨不忍睹,父母就很着急。

此时此刻父母就取代了孩子,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留给孩子的只是怒吼。

其实孩子聪不聪明,遗传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训练方式。

这个训练方式其实就是孩子的行为习惯。

凡是那些很聪明的孩子,往往都是自律性非常强,习惯性非常好的孩子。我们无法预知生下来的孩子到底有多聪明,但是我们可以交给他们做事情的正确方法。

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训练有素,也可以说聪明。

三、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很重要

不要因为孩子学习成绩而和孩子之间搞对立,孩子的脾气性格这一点是遗传大人的。但是孩子的聪明不一定遗传大人。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说明他内心有故事,家长真正需要做的工作不是停留在表面,不是被孩子表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现象欺骗。

孩子对学习都不着急不在意,这仅仅是家长的一种感觉。她也许是在用这种不着急和不在意掩盖她的内心,是来逃避的。

其实,小孩子比大人更要面子,更懂得尊严的重要性。只是他们的处理这种要面子要尊严的事情上,更愿意采用躲避的办法。

家长要和父母建立起感情,因为两个世界的人是无法沟通的,需要有桥梁,感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天然的桥梁。

所以,希望家长再多一份耐心和孩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也许等你搭建好桥梁之后会发现,教育其实没有想象那么难。

4

先简单地分析一下原因:造成孩子不能成为学霸有三个原因,即:纠错式管教、过度教养、原生家庭教养潜意识。这三个大脑的自动思维模式,均会让家长从发现孩子的缺点出发,对孩子进行教养(Parenting)。

然而,让孩子优秀的唯一通道是:识别并培养孩子的优势!


你在上学时是学霸模式,那么,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会比其他家长更容易地、更严重地用自己的潜意识地犯两个错误:

一、过度型教养——因为你的心目中住着一个很完美的小孩,而且是比其他家长更完美的孩子。因此,就会潜意识地用这个“完美的孩子”与真实的孩子进行比较,进行纠正孩子身上缺点式培养。

二、由于你曾经是个学霸,你更会不自觉地(潜意识)在培养孩子时,将更多时间用于教育(Schooling),而非教养(Parenting)。家庭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教养(Parenting),从心智觉知上成为孩子的表率,而非在知识上成为孩子的老师。
我们必须要明白:在知识教育上,家长要尽量装作不懂。让孩子在学校或培训机构学到知识(接受的教育:Schooling)能够在家表现给父母看。

我们要知道:孩子天生渴望被父母“看见”或“听见”。同样的知识,孩子在父母前的呈现效果,要远远高于在其他人面前呈现效果,而这个效果恰是让孩子产生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关键原因。

当孩子在什么都懂的家长面前无法表现时,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就开始退化或缺失了!


你在描述上,又特别强调:“各种打击她的话都说过”。在没有宗教价值观的支撑下,这种打击的话,不仅会引发孩子的羞耻心,更加让孩子运用本能,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自律形成。

引发孩子的羞耻心,会让孩子否定自己,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当孩子运用本能时,就会破罐破摔了,那么你的描述“可是她一点不急,一点不在意。”就是必然的教养结果。


你又有描述“孩子已经三年级了,要纠正习惯太难,要重新打基础时间又不够。各种课外班又不愿意停。每天面对女儿真的是各种爆脾气。”的教养认知失调,多么令人伤心的痛啊!

因此,孩子在学习上的内在驱动力和掌控感,都被你这个曾经的学霸连根拔起!


那么,如何解决你的认知失调呢?

由于每位家长和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笔者一直认为,所有通用型教养方法,不仅很难让家长践行,即使践行了,也会对孩子造成误伤(根据我的工作经验,超过83%的家长,经常用通用型教养技术误伤孩子)。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简单给出策略,具体的方法,必须先对家长进行调性评估和分析,再对孩子的基本特征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孩子的气质向度、典型人格、学习偏好、学习十项技能等,然后才能量身打造践行方案。

第一步、从欣赏出发,提升家长的心智觉知程度,改善教养认知失调,为孩子的心智察觉做出表率。

第二步、从感激出发,识别出孩子的核心优势和成长型优势。

第三步、从孩子学习偏好出发,掌握给孩子搭建学习上的脚手架基本策略。

第四步、掌握“从优势出发的表扬”,以及坚决去掉“引发羞耻心的批评”。

第五步、从提升孩子学习技能出发,在孩子吃喝玩乐中,让孩子主动养成自律、持续提升智力。

第六步、定期为孩子做心理调适。


切记:教养上,孩子生病,家长吃药!

孩子才上三年级,年龄尚小,一般来说,孩子在11岁之前,孩子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在日常教养上获得矫正。


请观看下面的视频,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再强调一下:
教养(Parenting)是“成为父母的过程,父母的行为”。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举止、一个表情、一个态度,均是教养。教育(Schooling)是“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事情”。


家庭是孩子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接受教育之后,能够呈现的地方,而且这种呈现,对孩子来说又是知识最好的消化场景、以及让孩子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所以,家长要用感激的心态,欣赏孩子的表现!

5

我是许多分老师,有着17年的教学经验和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同时我也是四年级孩子的妈妈,无意间看到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从字里行间可以理解作为家长的你既焦灼而又无力的心情。希望我今天的回答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低年级的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这些习惯在学校有老师培养,在家里必须由家长培养,那么家长的培养就是从陪伴开始。至于为何孩子在三年级还没培养好各种习惯,这些成因作为家长应该有反思过,我暂且不论,重点放在如何纠正孩子目前的坏习惯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交流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重点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孩子要在家里培养哪些习惯才能更好的与学校接轨。

第一,请家长把孩子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收好,家里的电视也请做好管控



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想要毁掉孩子就给他一部电子产品足以。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不仅影响视力,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这些影响不是短期的,是可以一直延续到高年级、初中、高中甚至是一生。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问题有些棘手,孩子已经沉迷其中,撒泼打滚不配合怎么办?这个问题没有第二个答案,只有必须执行,不管是直接强制执行还是曲线救国形式去做。家长可以采用户外活动或其他形式来转移孩子注意力。

第二,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就从作业开始,家长做好陪伴工作



低年级的孩子作业习惯需要慢慢培养,家长应该坐在旁边陪伴,这个陪伴一般两三年就可以了。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只需要最后检查孩子是否完成作业即可。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陪伴非常有必要,而且这个陪伴是孩子后来是否有好习惯的前提。

陪伴孩子作业的家长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1、切莫拿着手机边看边陪伴,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不平衡感“凭什么我要做作业,爸爸妈妈却可以玩手机”,家长可以在旁边看书,给孩子树立正面的形象。


2、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写字姿势。低年级的孩子写字姿势很重要,握笔、眼睛和桌面距离、后背和腰等都是需要家长注意的,一旦姿势不对要及时纠正。


3、家长要关注孩子作业的专注度,这些专注度会影响后期学习的专注度。有些孩子做作业不专注,一会儿摸摸橡皮擦,一会儿换换写字的笔,一会儿喝水和吃东西,一会儿停笔跑出去上厕所......孩子会变着花样玩。家长在旁边陪伴完全可以及时制止。

4、家长要关注孩子作业的质量。有能力的家长可以纠正孩子作业中的错误,没有这方面能力的家长可以注意孩子作业是否认真,没有认真的作业及时让孩子返工。

5、语文和英语两个科目需要家长帮忙听写词语和单词,还需要背诵,这些工作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第三,给孩子制定计划书和时间表

想要让孩子做事有计划和有效率,计划书和时间表的制定必不可少。开始家长可以帮忙制定,后面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制定。

计划书和时间表具体是什么内容呢?其实很简单,每天的作业罗列出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大概是多少,这些都可以陈列在计划书和时间表中。

孩子要清楚明白自己每天要干的事情,明白做事情要有效率,长此以往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有计划和做事高效的人。



第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用眼睛丈量世界,可以让孩子学会很多道理,千遍万遍的说教抵不过阅读一本好书。

有些家长抱怨说孩子不爱看书,那是因为你给了他电子产品,又或许没有他感兴趣的书籍。那么请家长收起电子产品,陪孩子到图书馆或书店逛一逛。



有些家长苦恼不会挑选书籍,那么我可以给家长提一些建议:

  1. 低龄孩子适合看图画多文字少的书籍,绘本是不错的选择。
  2. 一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有带拼音的书籍,这个年龄的孩子依旧喜欢图画多的书籍。
  3. 二年级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看文字稍微多一点的书籍,篇幅不要过长,陪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挑选。
  4. 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可以看纯文字的书籍,家长可以咨询老师看哪方面的书籍。

建议家长要求孩子看完书要口头转述一遍,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后面的写作能力。

孩子的习惯培养非常重要,三年级一样来得及,刚开始孩子会抵触或不配合,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适当给一些奖励,实在不行也需要适当强制执行。

接下来我和家长谈谈孩子的成绩,三年级是小学的一个分水岭,请家长注意抓紧时间帮孩子把成绩提高,否则会影响孩子后期的学习。我可以提几点建议:

  1. 先把这个学期的功课补上,争取期末考试成绩进步。语文学科要孩子把所有课文熟读,需要背诵的课文和段落要背熟。每一课的生字词要反复听写,错一个字就重复多写几遍。数学科就是把课本例题弄懂,再多做几遍相应的练习即可。
  2. 暑假时间要充分利用,把一二年级落下的功课有计划性地补回,操作方法跟上面一样。
  3. 孩子的课外辅导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孩子校内的知识都学不透,不建议再去补课外的文化知识。

总之,孩子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宜早不宜晚,三年级还不算太晚,家长多一份耐心,多一些方法,对孩子多一些信心,一定能把孩子的不良习惯改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如果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留言。

6

我觉得你现在当务之急,首先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女儿的学习及其他习惯,不要那么急躁,树人的事必须慢慢来。我的建议是:

1、孩子还小,精力有限。建议把晚上放学或双休的补习及培训少一些,或者停下来。因为只有孩子愿意的,她才会有兴趣,才会认真学。强迫她,是没有好效果的,甚至适得其反。如果你真想让孩子参加其他培训班,最好问问孩子,征求她的意见,同时也是对她的尊重。这样做,孩子会说出自己喜欢的项目,更愿意一些。

2、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最起码要坚持21天。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能急。要多些细心,多点耐心。

3、多鼓励表扬,少一些批评。每个人做好了,都希望得到别人认可。所以,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要鼓励。这样,你们母女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近。

4、建议你把要求降低一点,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希望值降一点,面对孩子的缺点,你也就不会感到那么失望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都有自己的喜好,不能以你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成功与否。孩子要快乐成长,不能给她太大压力!

我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我也心满意足了!

7

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家长一定不能着急,要放平心态,认真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孩子才上三年级,是成长的关键期,只要方法对路,很快孩子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关键是,家长能不能放平心态?能不能走对路子?能不能持之以恒?


第一,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会让问题更糟。

养育孩子不是一日之功,家长一定要放平心态。妈妈是学霸,不代表妈妈是个合格的家长。妈妈是学霸,不代表妈妈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养育方式。如果每天自己都无比暴躁,面对孩子总是发脾气,那么孩子也会养成发泄情绪的坏习惯。要让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家长就要做个什么样的榜样。


第二正视问题,分析原因。

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是父母自己带孩子,那么父母的教育方式肯定有一些问题。家长小时候成绩好,可能没发展其它一些特长,现在希望让孩子在多个方面发展,报了很多兴趣班。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孩子的经历有限,家长的时间也有限,如果把经历都放在这些兴趣班上,在学习文化课上的时间肯定少了,这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兴趣要培养,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第三,改掉坏毛病,要从小事做起。

好的习惯,成就精彩的人生。幼儿和小学阶段,重点是习惯养成和打基础,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好的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能全部改掉的。改掉孩子不好的习惯要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比如,晚上睡觉比较晚。在要求孩子早睡的时候,最好家长也能同步做到。如果家长和孩子是两种标准的话,孩子会有很多的怨言。


第四,学习要慢慢来,家长要陪孩子共同努力。

学习成绩逐渐下滑,说明孩子已经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每次孩子都考不好,那么自信心就受到打击,时间长了,就会破罐子破摔,根本不把学习成绩当回事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帮孩子找回自信心。孩子才三年级,只要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平时多加把劲,考个好成绩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这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孩子平时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学习上来。


第五,多发些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关注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发现每一个小的优点,及时表扬孩子,起到正向的强化作用。


第六,和老师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家长和老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两个角色。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和老师充分沟通。多征求老师的意见,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的变化情况。只要双方合力,孩子很快就会有很大的起色。

8

既然妈妈是学霸,那么女儿怎么会成为学渣呢?不是女儿自身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方式的问题。

我听过一个老师这样讲,她教过的最渣的人就是她自己的孩子。可见这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个老师角色转换变成家长对孩子的态度问题。

1、含多嚼不烂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害人的心灵鸡汤,一直让做父母的头疼焦虑。为次好多父母给孩子报了不少的课外辅导班,让孩子这个也学那个也学,样样都不能落后。就好像是让孩子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样。

做父母的扪心自问一下,这可能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了这个就做不了那个。孩子们一天的时间更有限,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学校学习,放学之后的时间又被这些辅导班给占用了,他们还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把自己本该学习的知识学好呢?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果光思考而不认真学习和钻研,终究也不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

孩子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那她怎么能够掌握呢?想学习好,除了复习,还要提前预习和练习有关题目,这些都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做。

父母要想让孩子能够学习好,那就要把课本上大纲要求的内容,还有给孩子报的课外班,权衡一下利弊,做到取舍,有舍才有得。

2、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在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尤其是向父母学习。可以说孩子的吸收能力是最强的。不过从孩子上学的那一刻起,好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立马就改变了。

总是感觉自己的孩子这儿做的不对,那儿做的也不是。总是以大人的高标准去要求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所以孩子常常的表现都是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

《牵着蜗牛去散步》这篇文章真的很好,有时间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孩子就像上帝赐予的一只小蜗牛,虽然我们认为她走得很慢,家长很着急,也说她,可是她已经尽力了。

我们人的一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要给孩子留足时间,留足后劲,让他跑的越来越快,而不是一下子跑完全程。

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学习,孩子要学的东西比我们多的更多。科技进步越快,孩子在单位时间里学的东西就越多。

体谅一下孩子,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只要兴趣在,孩子就会学的越来越好。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孩子真的懂事了,到时候你会不由得感叹,甚至是欣喜若狂,也有可能悄悄落泪。你们的坚持终于换来了孩子的成长。

3、不要让孩子成为大人情绪的垃圾桶

当大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没有做到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会对孩子进行情绪的宣泄,有的非打即骂。这种方式只能给孩子带来坏情绪,还使得他们思考一度中断,甚至是产生抵触心理,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正确的方式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找出错误的原因,看看出在哪里改正即可。

如果犯过错误的地方,孩子能够自己自觉的改正,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更加的激励孩子自己自觉地去改正错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伴随着犯错,改正犯错的过程。没有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什么错误都不犯。

做父母的多为孩子考虑一下,放低自己的姿态,用孩子的眼光去审视世界,陪孩子一起好好成长,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真的不一样。

9

“学渣”孩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

记得之前有个学霸妈妈写的关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心得扎痛了很多家长的心,爸爸是名校博士,妈妈是名校硕士,而儿子却成了传说中的“学渣”,我想这对父母的心理落差应该会很大。

他们也是在尝试了很多年,各种方法都试遍了之后才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天生适合读书,而有的人确实不是读书的料。

一旦当父母放下焦虑、放下自己的孩子必须学习好、必须考高分的“执念”后,他们会不难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有那么多可爱的闪光点。

虽然数学不好,但是喜欢专研厨艺,10岁就能做几个拿手菜了。

虽然英语不好,但是心地善良,进楼栋的门时,看到后面有人,会主动用小手撑着门让人家过去。

虽然语文不好,但是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当妈妈累得睡着时,会体贴的盖上被子。

虽然分数不高,但是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并且很努力的想学好,看到妈妈为自己的成绩着急,即便已经报了数学英语补习班,还主动跟妈妈说,要不把语文也报上吧......

这样还不够吗?

有句话说学霸是来报恩的,学渣都是这辈子来报仇的,但是这位学霸妈妈相信:她的学渣儿子就是来报恩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希望大富大贵,可事实是90%的人最终都会归于平凡。我们不应该鄙视平凡,相反我们最终都要接纳和承认我们的平凡。可即便平凡,不代表我们不努力,只是这种努力只求心安,不求非要拼出个锦绣前程来。

这样想通后,家长不会再过分去苛责孩子,更容易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那个平凡的、小小的人儿。只愿他此生健康平安,追随自己的内心简单过完一生就很好,作为家长,这个愿望已足矣!

6年级男生迷上研究厨艺,数学考过1分。

杭州有个读6年级的男生,每天放学回家的首要大事就是给家人做一顿赏心悦目又可口的饭菜,连作业都不愿意做的他对研究厨艺特别感兴趣,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已经3年过去了,兴致没有丝毫减弱,妈妈说简直快到痴迷的程度了。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妈妈却有点崩溃了,因为他的成绩越来越差,有一次数学竟只考了1分。

家长想了很多招,报各种补习班,花费上万元去“注意力夏令营”等等,仍没见有任何起色,孩子依旧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致,上课总控制不住的走神,他说自己一看书就犯困,老师讲的内容也听不懂,还不如睡觉呢。

但做饭不一样,他每次看到食材都很兴奋,经常用自己的零用钱去买各种各样的食材,买回家就对着食谱专研起自己的美食来,他不仅讲究味道,还讲究摆盘。

虽说刚开始做饭只是为了讨家长欢心,但做了几次,发现爸爸妈妈吃得很开心,他自己慢慢也从中找到了成就感,于是越做越喜欢,现在竟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当在孩子的兴趣和成绩之间做选择时,家长到底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应该另想他招,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呢?

有人觉得这对父母没什么好愁的,别人生怕自己的孩子没个健康的兴趣爱好呢,他们家的孩子喜欢自己专研美食多好呀。以后当个知名餐厅的大厨,或者可以做做美食节目,也能养活自己。而且一辈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得多快乐呀!

但有的人认为,即便要重视兴趣爱好的培养,但基本的文化知识不能落下。

我也认为孩子可以学习不好,但不能完全不听、不学。

基础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考高分,更是教孩子做人,不管以后做什么工作,有知识和没知识两者在看待问题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家长也不能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只是可以不用强求孩子必须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快乐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我觉得就很不错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学习的态度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过这位妈妈给孩子额外报的补习班如果孩子实在不想去,那不去也罢,只要保证上课认真听,其实去不去补习班意义不大,如果不喜欢学,去了也没用,还不如跟孩子约定好,把精力多放在学校正式的课堂上。

学习成绩好的“熊”孩子也让人心寒!

其实不是很想用素质高或低来去评判孩子,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孩子确实有素质高低之分。

就前几天人民日报还报道过一个孩子,冲着书店的工作人员耍狠:我抽你,信不信!

一个书店的营业员能跟一个孩子有多大仇和怨,不过是孩子在店内和外教学英语,朗读得特别大声,并且已经持续了一两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店内其他看书的客人。在客人的要求下,店员上前面带微笑的小声提醒孩子能不能小声点,于是就被男孩指着鼻子骂“你管我,我抽你,信不信!”

旁边一位疑似孩子的家长并未上前有任何道歉的举动,还跟店员说:他还只是个孩子!

所以你看,就算英语学得非常好,各门功课都高分又有什么用呢!书读得再多,没有好的品德都白搭。

这么一对比,我宁愿我的孩子如前面两个大哥哥一样,就算分数不高,但起码知道尊重他人,否则品德缺位,未来堪忧

写到最后:我希望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可以不做过分的要求,但是学习态度要端正,分数可以不高,但是上课要认真听讲,考试可以不是前几名,但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除此之外,如果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那就尽情的去做吧,毕竟“喜欢”多么宝贵!

10

呃(~_~;)我觉得我生了两个天使。

老大小学几乎没管过,也没补过课,自己考的重点中学,初一,初二继续放羊,初三突然跟我说要去补数学物理,我说可以,但是到哪里补啊?于是她自己找补习班,对比口碑价格师资环境路程,然后带我去报名,对!你没看错,是她带我去报的名,我只管交钱,啥都不知道,交钱的时候她还拿出了网上找的抵扣券,把补习机构的老师都整无语了。现在还没中考,已经保送了。

老二小学一年级,每天都非常有规律,放学路上喝一个酸奶,到家休息10分钟,然后自己就去做作业了,做完要我反复检查,一是检查对错,二是检查对比班级群里布置的作业是否都完成了,检查一遍还不行,要求我检查两遍,如果第二天老师改到错的我会被她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