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十年后,若中国基建基本完成了,还有什么能大规模拉动经济?

十年后,若中国基建基本完成了,还有什么能大规模拉动经济?

2020-08-29 03:03阅读(92)

十年后,若中国基建基本完成了,还有什么能大规模拉动经济?:回答一下1、中国再过10年,大型基建其实也不会基本完成。就拿铁路来说,美国铁路25万公里,中国13万

1

回答一下

1、中国再过10年,大型基建其实也不会基本完成。

就拿铁路来说,美国铁路25万公里,中国13万,印度7万,德国4.5万。美国国土面积同中国差不多,印度是中国的1/3,德国是中国的1/25。而目前中国每年建设大约不到1万公里。即使这样建设10年,也才达到或接近上述国家水平。预计还需要20年才算完成。其中还有大量改建老铁路的基建。

机场就差更远了。

还有城市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随着中国进一步城镇化,这个过程也会持续20年以上。预计会有2亿人继续进入城市,特别是一些中心大城市有明显的聚集效应。这些大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学校、医疗、居住配套等基础都会持续20年以上;

2、城市硬件基础建设外,农村基础建设也会持续很久。中国新农村建设其实才开始不久,至少也要持续20-30年。看一下中国和国外农村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对比就可以知道了;

3、10年后,中国老龄化才开始进入高峰。独生子女带来的养老问题开始显现。养老消费,一定会快速增长。而10年后这批老人,要比现在的老人消费能力强;

4、随着经济增长,一些细节的建设也会开始。目前中国基建都还在外观等大方面。接下来会更加注重细节和人性化,比如公共厕所都有卫生纸??;

5、10年后,中国会有相当大一批8、90年代的基础设施已经需要改造升级。也包括二线城市很多区域功能的改在。这也是很大的投入;

其实还有很多。要知道,中国虽有大约2亿人能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其实仍有12亿人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在发展中国家阶段。预计10年后,至少又会有2亿人进入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中。这部分人的消费升级就已经很可观了。

2

谢谢题主。答:有!十年后,如果城市基建告一段落,能够取代其地位的项目就是农业!毛主席早就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年是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作出的指示,但此段话也是饱含深意的,只不过是人们都把心思用在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用意罢了。试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囯,人们活着就要吃饭,围绕着这个问题,能够牵涉和带动起一个多么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空间呀!农业是基础,工业为主导,科学是保障。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是该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注重农业的发展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要想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牢固的农业生产和保障体系,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和立足点,是各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综上所述,我认为\"十年后,若中国基建基本完成后“,只有发展现代化农业,才能再次拉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位文友认为是这样吗?。

3

这个问题有点大,首先我们要清楚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外贸和消费。投资包括对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如应运而生的“亚投行”就是典型的运作模式。

就国内的基建来说,尽管我国的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但在轨道交通和机场方面,待建的规模潜力十分巨大,如果地级城市都建轨道交通,县级城市都建机场或直升机机场,那投资的规模肯定是又是世界第一。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无比强大!国家也只做五年发展规划,所以,我们网民就不要操心十年后的事了。再说,当“一带一路”把世界连接起来时,那个基建规模,肯定需要全世界的参与。

就外贸而言,随着我国依靠创新创造方式,驱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将有起来越多的话语权,届时高科技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例如,华为的5G技术,未来的应用延伸到工业互联网时,将会带来2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同时,会使美国失去制裁大棒,所以,美国人举倾国之力要扼杀华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再说内需消费,14亿人的市场规模,目前有2亿人的中产阶级,目前的“进博会”三年内是8万亿的进口规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中等发展国家,假以时日,成为发达国家时,我国的消费规模又是多大呢?届时,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国产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优于国外厂商时,这个举世无双的引擎,又是多大呢?

所以,我们要感恩生在了中国,感恩赶上了伟大时代,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像今年的疫情,我国万众一心,用40多天成功控制了疫情,并有序进入全面的复工复产复市!而国外的疫情状况路人皆知。

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时,东方巨龙就会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何愁经济发展的动力呢!加油吧,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4

别说再过十年,就是再过二十年,中国的基建也不会完成。


铁路

别的不说,就说说铁路,美国铁路总长度为25万公里,而中国目前的铁路长度为13万公里,为美国的一半。而中国目前每年建设的铁路长度差不多不到1万公里,所以即使建设了10年,也还是不及美国。美国的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但人口远比中国要少,所以中国未来所要建造的铁路一定会比美国的铁路长更多,如此一来,即便20年可能也不会最终完成铁路的建设。并且将来还需要对老的铁路进行翻新与改建,这些可都是大基建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一步的城镇化,未来会有更多人口逐渐进入城市。所以这些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医疗、居住、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会至少持续20年以上。

另外,不仅城市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也一样需要。中国新农村建设刚开始不久,未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自然不是短短20年就能建造完成的。

再者,当20年以后,中国大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基础设施都需要重新翻新或者重建,包括房龄在六十年左右的老房子也会有许多,这些工程也都是基建项目,并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一带一路

最近,中国与伊朗计划签署一份长达25年的合作协议,目前只等伊朗国会表决通过了。

这份协议里,中国除了在伊朗建设三个自贸区外,还会负责为伊朗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高铁、大桥等。总金额可能会超过上万亿美元。

这个协议一旦签署,那么在中国产能过剩的商品就能直接运往伊朗的三个自由贸易区,从而以零关税的形式提供给伊朗民众,从而我们能够获得更多伊朗的石油资源。

而一带一路的理念正是如此,除了把中国的商品推销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外,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都会一并承包给中国。而中国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获取更多的财富与资源。

单单一个伊朗的合作协议,就长达25年,那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呢?所以别说10年了,20年都建不完。


所以单论上述三点,就需要不止二十年的时间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更不要说随着未来更多人群进入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升级势必也会带来更多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机会。

5

传统基建完了,还有今年火的一塌糊涂的“新基建”啊。

回顾中国的这些年,基建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高速公路,高铁,水利这些年都日益完善,修的七七八八。前些年,重点又放在了城市,地铁,水环境治理,市政道路修得一塌糊涂,好不热闹。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城际铁路,工业互联网,充电桩,5G为代表的新基建又登上了舞台,这一股风起码还得吹好几年。

其实,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存在,市场大的无法想象。那就是农村市场,城镇搞完后,下一步的重点必然会转到新农村建设上,合村并镇,农民上楼其实这些年已经在开始试点,一旦真正开启,别说十年,再红火二十年都不是问题。所以,不要担心中国基建会很快衰亡,机会还是大把。

欢迎关注与点赞,工程人一起诉说工程故事,分享工程经验,畅谈工程人生。工程人互帮互助。。。

6

等你想国家会想不到,国家早在十几年前谋划了,一带一路是干什么的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基建的未来吧国内积累的建筑经验应用到全世界,穷国家没钱搞基建怎么办有亚投行贷款那你国家可以抵押资源或者出售你国家公路电网卖卖权,中国国家的智慧是很长远的

7

基建永远搞不完,都在路上。基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新的一轮拆迁,加快拆迁,房子拆了就得建,高铁高速机场新建加密,改造,提升,这都是基建。还有拆农村,城镇化集中,再拆小城镇,城市化集中,再再拆县城,往地级市以上大城市化集中。几百年基建都干不完。上大学的就上建筑系,工程系,工民建,这些都是有无限发展时间和空间的钢饭碗。

8

基建十年内都不会基本完成的。

十年后,早期的铁路线轨又将更换,桥梁故道又将修建,八十年代的房屋将陆续步入50年老化期。更多的农村将城镇化,衔接城区会有更多的路桥要修,联通山区阻隔的城镇之间会有更多隧道。像从前人们敢想而不敢做的工程也将提上议程,比如贯穿渤海的烟大海底隧道,衔接海南与雷州半岛的海底隧道等等……

像山东这样合村并居的浩荡工程,像广深佛莞同城化这样的庞大规划……在一些其他地区也将迟早进行,如此规模将堪比再造新城,对于基建而言只是起步阶段,想要完成全面的基本建设,至少还要20年时间。然而届时,90年代的第一批规模化高层建筑将步入老化阶段,新一轮拆改可能又将风起云涌。因此基建即使完成的差不多也是停不下来的,无需过渡太久就又会有新的规模化建设开启。对于经济的推动有很长期的持续性。

9

基建还远远没有到基本完成的时候,十年过后也不会基本完成。即使现在的修路、建桥、高铁、地铁等基础设施,估计都还得30年的时间,才敢说基本完成。

一、幅员辽阔

中国的基础建设,从地域分布来讲,主要有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沿海城市的建设,一线城市的建设,然后是中西部的开发,最后是西北西南的开发。

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确实高速公路,轻轨都已经四通八达。长三角和珠三角我都呆过,公路网、铁路网确实发达,城市之间的交流非常便捷。但是向西到中西部地区,就没有那么好了。虽然跨省的铁路,高速都还可以,比如郑州、武汉、长沙、成都等。但是城市之间的情况就差很远了,基础建设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再向西到西北和西南,那就差的更远了,很多地方高速都没有通。路况也差很多,高铁也没有。由于中国实在太大了,目前是先满足人口最密集的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然后慢慢向西移动。这个过程十年内都完成不了。因为哪怕让中部达到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的状态,估计都之前要发展十年以上。

二、城市化进程

很多人以为我国的城市化率很高了,一般报道出来的是60%以上了。实际上,我国说的是城镇化率,而不是城市化。城镇化是把一些小镇也算上的,但是实际上的人员流动,最终是向城市发展的。

城市化进程才刚刚完成一半的任务,这一半化了3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至少还得三十年。城市化的过程中,就必然需要建房子,建公共设施等。

三、新基建

因为科技在发展,即使旧的基建设施建设完成了,还有新基建。例如现在正在投资的5G基站建设,高铁网络建设,还有智能公路建设。除了高铁以外,其他的还刚刚起步。最终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有可能现在的建设的公路,未来全部都会重新建设成为智能公路,可以满足移动驾驶的需求。

基建是一个国家拉动GDP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世界上经常说看好印度,就是因为印度的基建非常落后,如果发现到跟中国一样的水平,那么印度的gdp还能翻上几倍。

不过基建也不是一尘不变的,仅仅只靠基建也是不行的,还得多元化发展,向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发展。

10

过去我们经常讲: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基建可以划入到投资范畴,通过大规模基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譬如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等,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大规模基建也能产生海量消费,变相扩大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循环。


但基建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并不能无限制的建设下去,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完善,传统基建的道路已经变得狭窄,例如今年提出的“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完全是两码事。

那么基建走到尽头后,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呢?

有的是办法!

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观点,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有四大要素,分别为:技术、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

土地不仅仅指地域面积,还包括水、森林、矿产等,这方面俄罗斯、沙特等资源型国家得天独厚,可谓老天爷赏饭吃,只要有挖掘机,就能源源不断创造财富。之前有人评价俄罗斯GDP和广东差不多,这其实是对经济学缺乏理解,GDP只是个流量值,体现不出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储备,广袤的领土。

美国的自然资源同样不可小觑,例如北美乡村建房,多以木结构为主,就是依仗当地森林资源丰富,美国的矿产资源也储量惊人,只是碍于环境保护,开发有限。

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并不出色,例如石油、有色金属等等,半数以上依赖进口,唯独拿得出手的煤炭,还因为环保问题饱受诟病,所以土地资源也不足以维持我国经济增长。

真正的优势在于人口、技术和企业家才能。

经济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做“人口红利”,意思是在经济增长阶段,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家,海量的青壮年在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举重轻重的角色,沿海地区的工厂能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远销世界每一个角落,靠的就是他们。而富士康能够独步世界代工领域,靠的也是他们。

但劳动力的潜能是有限的,一旦生产效率无法提升,人口红利也就随之停滞,生产可能会转移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更便宜的国家和地区,例如近年国内许多低端加工制造业远走越南、印度,资本家看重的就是当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低端劳动力消耗完成,我们要走的是高端劳动力的道路,一个四眼天鸡技术工程师能够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强壮的搬砖工人,一位熟练掌握外语和法律知识的女性,其价值可能比一条产线的女工都高,这就是高端与低端的差别,美国人均GDP超过6W美刀,不是因为他们三头六臂,而能帮助我们走向高端的,只有技术

表面上看,技术是寄生在人力的基础上,但想要创造并引领新技术,仅靠数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教育,宽松的环境,持续而稳定的资金投入,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无数学生得以享受高等教育,个人圆梦以外,社会受教育水平也因此井喷,过去二十年我们在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实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资源有限,人口红利耗尽的前提下,未来要想保持发展,只能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创新。


但光有技术还不够,企业家才能也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二战以后的苏联,在许多关键技术领域领先世界,尤其是航天科技,独步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太空站,但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反观美国,虽然NASA早早放弃了关键领域的研发,但一个马斯克就把航天市场翻江倒海,甚至引领了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

与之类似的还有比尔盖茨、乔布斯、拉里·佩奇等等,这些人将自己的商业才能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技术进步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以超低成本推动社会不断向前。


我们国内也不乏人才,例如创办华为的任正非,引领互联网时代的马云马化腾等等,没有他们,国内的信息产业发展可能会大大推迟。

未来社会发展,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微观领域的高效分工,同样必不可少。

比起过去,现阶段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好处便是:只要你在某个领域有专长,就能吃饭,说不定还能成为行业大咖。

例如带货的李佳琦,原本只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只因为发挥专长,站到风口,就成为时代的幸运儿,倒退二十年,李佳琦长的再帅,再会忽悠,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李佳琦只是个特例,做不成李佳琦,可以做个李佳琦开方,人家一年赚一亿,你赚100万总可以吧,即便不能上头条,也足以成为百万富翁。


这种机会,并不稀罕。

除了带货,还有很多,比如日慕乡关做自媒体,原本只是个吹牛的业余爱好,现在也能月入数千,解决生活问题。如若更加刻苦,更加努力,月入万元也并非遥不可及。

当然,上世纪89十年代那种超出常规的经济增长,恐怕很难再现,走到今天,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路就在哪儿,只要我们努力,依然能够持续发展。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