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何做知识付费创业?

如何做知识付费创业?

2020-08-25 10:10阅读(74)

如何做知识付费创业?目前知识付费炒作得很火,但是知识付费的未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2017年可谓是知识付费的红海之年,百万、千万产品频出。2018年,知识付

1

2017年可谓是知识付费的红海之年,百万、千万产品频出。2018年,知识付费市场将经历一次洗牌,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是给真正有能力的创业者一次机会。有能力包括两点:

1、有理论体系和架构能力。现阶段的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是向传统出版行业致敬,做过出版的都知道,图书有主题和框架,叙述逻辑必须紧扣主题,延展于框架。读者拿起书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将收获什么,从哪里进入,从哪里出去。知识付费也一样,经过一年的乱战,简单的一次“经验分享”已经不足以让用户买单。

2、完成从“知道”到“做到”的闭环。在这个层面,我认为知识付费是需要向传统培训行业致敬的。传统培训更重线下,在现实空间打造的“场”里,人和人之间互现产生连接,产生互动。目前的知识付费,多数解决的是“知道”这个层面的问题,传播的是知识点,要改变人的行为,需要在用户关系上做更多运营工作,比如积分、答题、任务发布,更深入的做法,是走到线下。有人觉得线下很重,但我觉得这是知识付费团队建立护城河的方法。

基于以上两点,可以考虑,是否想扎入知识付费这个赛道。

2

首先知识付费时代,我们要了解用户为什么要为知识付费,什么样的知识才会被用户付费?而我们在做付费知识这块有怎样的优势,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果你自己没有特定的知识,那么你的资源线中是否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创业资源,这些就是你创业的关键问题!那么我们从以上的问题来进入知识付费的概念!

用户为什么要知识付费

我觉得的知识付费最核心的关键词一定是学习,而这个是最核心的需求。而对于学习用户需要学什么样的内容,什么内容才会被用户付费!

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教育知识和经验分享性质知识!

教育知识顾名思义:

这两年提倡的在线教育,从职业技能到艺术爱好、个人兴趣、历史人文、商业财经、创业就业等方面都是教育方面知识需要的层面,随着生活的节奏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强,人们很难抽出时间在专门参加培训班学习,所以在线学习技能和培养兴趣爱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需求市场!

当用户通过在线学习掌握一个技能或者培养起来一个兴趣爱好的时候,无疑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线下到培训学校昂贵学校成本、耽搁工作的务工成本等等方面。所以在线学习的知识付费就是比较大的需求,当然这方面基本和培训学校合作的模式打造在线学习模式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契机。或者你本身就是老师可以线上教学的方式!

可能才开始做这块需要先抽出一点时间去包装老师、制定课程计划、学习网络直播的人怎么和网民互动,才开始可能都是网上兼职操作,熟练了就可以形成一种创业的方式。

经验分享的知识

特别是在工作中,各行各业都有学习深造的需求,而且对于学习深造就需要找很多行业的大佬以及优秀的前辈合作。

这样对于刚从事行业的人或者在处于一段时间的迷茫的人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样你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创业契机。

核心竞争力以及优势

做互联网的付费知识分享,那么就要考虑用户愿意不愿意掏钱,上面第一段落主要给大家说的是可以有的机会,但是不代表有机会了就能成功,就像雷军说的“站在风口,猪也会飞起来”,但是也有人这么说“站在风口的猪,也可能会被摔死”。

一样的道理,如果你在做一个商业的时候,你一定要有商业思维,和商业计划书,而商业计划书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就是市场分析和竞争优势!

所以你在做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至少要观察下现在互联网有哪些人在做,在做什么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然后一一盘点!

接着你开始做你的优势分析,然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那么你这个领域就容易做成功了!

谁来讲课,资源在哪里?

这个就是当你有想法,那你还需要思考讲师是谁,需要怎样的团队,当团队建设好了付费知识才能建立起来,是直播还是视频,还是分享文章。而直播是找怎样的老师,要求是什么,要有怎样的特点!

而视频,谁给你拍摄,拍摄的视频怎么做到质量的管控,你需要学习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以及文案的部分,那么到底谁来操作!

所以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商业计划书里有一个团队项目,就是你的团队到底是谁,怎么分工的。当这些计划已经做好了,至少付费知识创业就已经有30%的概率了。

接着下来就需要你怎么执行,怎么运营团队,包括遇见问题怎么解决,能够在一年生存、三年发展的计划,这样你就有机会在这个市场做起来!

我是李孟,从事营销策划五年经验,同时从事在线教育行业也6年时间,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如果有问题可以关注我,追问或者私信。

3

市场越自由,可用货币交换的东西就越多,同时人越感觉到自由。

在付费互联网产品不是太成熟的过去,我们会让室友或同事帮忙带饭,会让设计师朋友帮忙设计东西,会借开朋友的车,会让朋友帮忙搬家······在传统重人情的中国,这一切已是理所当然。

如今,你可以通过花钱消费的方式分别在饿了么、猪八戒、滴滴、58搬家解决以上所有问题。通过付费来消费而不是请他人免费帮忙,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试想一下,生活工作中你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商业分析问题,职业成长建议,与人说话沟通的技巧等等,那么这个时候假如你身边没有在这方面擅长的朋友,你会怎么办呢?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付费听听、看看更专业人的意见。

和上一代相比,新的年轻一代,对自我成长有着更深的渴望,他们正在成为愿意为专业经验、为时间筛选和成长方案付费的主力人群。

知识经济来临

人们对有形的商品付费已习惯,但对无形的知识产品付费才刚刚开始。

最早的商品经济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货币,商品开始自由流通,然后出现品牌,人们对品牌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强。

知识经济也一样,除了传统的出版和教育产业实现了知识的货币化外,其实还有很多知识并未实现货币化。知识由人产生,货币和知识发生关系,就会出现知识人格,人们对人格的消费越来越强,各类知识网红由此出现。

传统的知识分享是礼尚往来的礼品经济逻辑,知识付费引入了经济回报,利用现有的知识输出平台和媒介形式把它做成可流通的产品和服务。这必将给人类知识、经验的分享效率提升一个量级。

内容创业的风口

说起知识付费就不得不提当下创业最热的话题“内容创业”。为什么今天开始内容创业变得这么重要,以至于内容创业似乎成了一个投资和创业的风口?

点击图片放大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看

如今市场对两个东西进行了重新估值: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人,这是两块待开发的商业处女地。原因是:

第一,时间成为一个新的商业维度

过去几十年我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像中国制造这样非常巨大的洪流中,创业者们已经把消费者的空间资源开发到了无可开发的地步。比如房地产、日常生活中所有物理空间用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消费者的空间资源都被占满了。

而如今大家突然发现,消费升级意味着,可能除了空间这个维度的开发之外,更大的机会在于对时间这个维度的开发。

时间并不是在均匀地流逝,而是在逐步加快,经济发展节奏越快,人们对时间就越来越没耐心。20 世纪 20 年代城市化进程已近完成的美国,人们感知世界的周期,不再是农耕时代的“年”,而变成了工业时代的“周”。

《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说,要想影响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就要顺应这个时代时间节奏的变化,所以他决定以“周”为单位来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创办《时代》周刊,影响美国近一个世纪。

《时代》周刊是为“忙人”而办的刊物,比快的慢一些,比慢的又快一些,其成功的秘密,全在时间分寸的拿捏。

如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时间节奏不断加快的问题,知识越来越碎片,视频越来越短。所以碎片化知识交易平台“得到”火了,只能拍5分钟内短视频的“秒拍”火了,最多只能录60秒语音的“分答”火了,而以小时为单位的“在行”却不温不火。

新的一代年轻人普遍拥有超短神经弧,注重当下感受,喜欢即时获得反馈,忍受不了任何时间上的延迟。

因此很多主打年轻人的内容产品在时间上就不得不进行压缩,比如电影《小时代》的叙事节奏就很快,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剧情上也一改往日的拖沓,比如今年火爆了的《太阳的后裔》《琅琊榜》。

第二,人成为重要的交易入口

过去我们认为机构体制是靠谱的,人可能是不确定的、不靠谱的,大家都喜欢考研、考公务员,进学校、进银行、进国家机关。

但是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网红现象,包括知识网红证明一点,就是人事实上更容易建立社交关系,也因为这种社交关系而更容易建立信任。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人变成了交易的一个重要入口。

消费升级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大量有钱的中产阶级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但是却有旺盛的消费欲,这个时候他就只能追随他信任的人,这是网红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爆热的根本原因。

Angelababy直播,2小时狂卖10000支口红,秒杀所有时尚杂志广告;王思聪在分答答了32个问题,刷爆朋友圈,日进斗金轻松赚得23.8万;马东《好好说话》付费音频课程,首日上架销售额即破500万;李翔商业内参,两周获得5万订阅用户,收入过千万······

人是生产内容的主体,是知识的载体,人也被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来源而被重新估值。

所以,当时间和人这两种重要的资源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特别热的产业,那就是内容产业。

从内容创业的环境变化来看

和以往的内容创业环境相比,如今的内容创业环境主要有三点变化:

第一,新的用户趣味已经养成过去我们对知识的消费只停留在书籍和应试教育的训练上,真正用于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视野、情怀等方面的钱其实是很少的,接下来用于自身成长的知识消费会迎来一个爆发。

因为,人们对个性化知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你或许能百度到上千篇答案,能知乎到几百个回答,然而你很难找到just for you的那一个解答。

第二,新的传播渠道已经就绪过去的传播渠道可能仅仅停留在广播、电视上,消费场景很单一,如今移动端手机可随时随地携带,生活的任何一个场景,甚至上厕所都可能会顺便看篇文章、听段音频。

所以,移动端内容传播成为主流,各种文字、音频和视频平台大量兴起,比如各种直播、短视频,微信、喜马拉雅、爱奇艺、优酷等等。

第三,新的货币手段已经现行首先是移动支付的来临,让支付变得轻而易举,进而衍生出打赏、内容直接收费、会员、广告、电商等货币化手段。

这是十年一遇的机会。

从商业的效率来看

商业最看中投入产出比,相对实体创业,内容创业是一个门槛不那么高,成本相对低,而又可以实现规模化的生意。

最早的自媒体大都是一个人就开干,只要你在某一领域有比较好的技能和认知,就能通过知识的分享获得一批受众。它不像有形商品,需要大量生产资料、生产流程的成本,以及大量人员的协作。

知识的生产流程相对简单,而且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一个人看和五万个人看,其内容生产的成本是一样的。

知识产品的形态

以回报时间和回报结果,魏武挥把知识分成了三种:短期功利型知识、中期理念型知识、长期修养型知识。

短期功利型知识:掌握一门技能,获得某种证书,比如软件工程师、财务会计师、考驾照、考雅思等等。

中期理念型知识:这类乍一看感觉观点犀利,头头是道,但仔细琢磨后发现并没有太多短期用处,比如很多观点评论和经管类文章。

长期修养型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无用”,不是太实用,主要用于提升人的境界和内涵。比如哲学、文学、艺术等。

当下的知识类付费产品,主要是中期理念型知识,另外夹杂着一些短期功利型的干货和长期修养型的洞见。中期理念型知识供给者,通过撰文著书,来形成个人品牌,再通过讲座论坛,将品牌变现。

比如《李翔商业内参》和《每天听见吴晓波》就属于纯粹的中期理念型知识,《好好说话》是中期理念型知识中夹杂着短期功利型干货,而《蒋勋细说红楼梦》《雪枫音乐会》就属于纯粹的长期修养型知识。

以效果和针对性来看,“问答式”将成为知识产品的主流形态。这是因为“问答式”能更直接的解决问题,更能满足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因此,像《李翔商业内参》类中期理念型的知识产品很容易出现瓶颈。

据内部消息称《李翔商业内参》的目标订阅数是15万,然而截止2016年7月18日23点订阅数为62126,KPI压力下于7月16日上线了“阅读红包”的社交营销和转述音频,48小时订阅数只增加了500多份。

除此之外,得到还联合了一大批知识和商业类自媒体做软性推广植入,但效果似乎也并不好。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还特意订阅体验了一下,并且咨询了一些之前就有订阅的朋友,总结下来《李翔商业内参》大概存在这样两个问题:

1、内容和主流用户需求的错位。

企业家、创业者和对商业知识感兴趣的人三者对内容的需求是不一致的,而从罗辑思维和得到的主流用户来看,对商业知识感兴趣的人必定是这6万多订阅用户中的大多数。

所以李参的内容很难融入这类人真实的工作场景,李参目前不足50%的打开率恰好印证了这点,谁都想讨好的结果是谁都讨好不了。

2、心理预期过高。

前期宣传中马云、柳传志、雷军的推荐给了大家太高的心理预期,订阅后发现和以往纸质的商业杂志并没有太大区别。不仅如此,每天的10条内容都太过于碎片,很难深入,而且每条内容间并无递进和关联。

我们为什么会付费?

If you‘re good at something, never do it for free.——《蝙蝠侠黑暗骑士》

我们为什么会在一个“免费”的时代,花这么多钱在付费内容上?

第一,时间成本

选择太多,用户决策瘫痪,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现在有很多互联网类的创业其实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笔记侠,让你不用到现场,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现场演讲还原笔记;

比如礼物说,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礼物购买推荐,细化到了每一个人群的每一个节日和纪念日场景,相信很多人都是有不知道送女朋友什么礼物的痛点;

另外还有神奇百货、助理来也、Get等等这类帮大家节省时间成本的产品以后会更多,其盈利模式的本质就是为内容付费或内容电商。

每到中午同事间就会相互问吃什么,即使打开了饿了么也会不知道选择吃什么,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吃饭虽是刚需,但是选择吃哪家其实是个性化需求,假如有一个每日推荐吃什么的内容产品,我想一定会有人愿意为此付费,因为每次点餐的选择成本越来越大。

第二,金钱成本

假如滴滴不能降低我自己开车的成本是没有人愿意坐的,滴滴除了方便外,大大降低了出行的成本。人们在饿了么上订餐,除了减少了出去吃饭的时间成本,其实重要的一点是补贴比到店里吃还便宜,而且又送饮料。

得到上卖的音频干货,商学院笔记,干货图书标价其实也很低,混沌研习社APP上几千块钱的视频,几十块钱就可以看完整版。不用到现场,不用订机票酒店出差奔波,这就是在降低人学习的金钱成本。

第三,竞争压力

商业竞争的生存焦虑,让我们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喂养。知识大洪水时代,认知成为最大竞争壁垒,压力成为学习最大的动力。

互联网让世界是平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分化和反差,比你牛的人越来越呈现年轻化,每天都有人红,每天都有人拿到百万、千万的融资。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让我们一天不学习就感觉自己落后了很多,一天不刷朋友圈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而你却不知道。

第四,社交货币

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烂片·····

《李翔商业内参》总订阅用户6万多,平均每天读过的人2万左右。可见有一大帮不怎么看内容的人也掏钱购买了,就像之前很多罗辑思维的粉丝买了很多罗胖推荐的书,但是放在那从来不读一样,这类人购买的其实是社交货币。

对于付费知识产品来说,社交货币往往意味着产品有人格的背书,有社群交流的谈资。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不有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然后你看了就会有同样成功人士的感觉,然后你就和别人聊天有话题。

付费知识产品的未来

分答2016年上半年的火爆催化了内容收费的变革,虽然它的引爆更多是靠探知明星、名人隐私和八卦的方式,但依然挡不住它对所有内容创业者的冲击。一下冒出了很多效仿者的同时,也让知识收费这个话题摆在了每位内容创业者面前。

回归内容,回归知识本身,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不以解决问题的知识付费都是耍流氓。当下比较热的几款付费知识产品,从用户的预期效果反馈来看其实并不好,又加上名人和大咖的背书,难免有泡沫的成分在里面。另外,这些都是知识付费产品的先行者,也会有一定的产品红利在里面。

从知识的效果上来看,内容只能解决知识的第一层问题,就是认知的问题。可以让你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可以让你知道你之前的方法是错的,或者是无效、低效的,本质是一种相对科学的认知某类问题的方法论。

因为这些付费内容产品只是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而且有的也很碎片,不成体系,是从理论到理论,只有自己亲自去实践才能验证产品的最终效果。

但是总有一部分人知识付费是没办法满足解决深更问题需求的,这类用户的诉求往往比较强烈,只能通过线下的教育和培训来解决。当然这又面临无法规模化的问题,这是知识平台不愿意做的,比较好的弥补方式是在线上直播授课,这类增加的其实是即时互动。

知识收费再往下沉淀,本质还是线下培训和教育,轻量的碎片化的收费知识会成为线下教育转化的一个入口。

所以,做付费内容产品,一定不能从媒体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搞教育的思维出发,从跨界学习和终身学习这两个新的趋势出发。

另外,除了知乎和分答这样的综合类知识问答平台外,接下来也将会有垂直类的知识问答出现,比如医生类、律师类、技术类等等,期待下半年有趣好玩的新的知识产品出现。

那么,在这样一个网红遍地,知识大牛和意见领袖层出不穷,个人和组织越来越分化,专业手艺人平台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作为个体又该怎样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呢?

文章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729/20/2879261_579404321.shtml

4

如何运作,取决于你的定位。

1.提供陪伴类知识:

人们可以一心多用的价值观提升或重构的知识,代表人物: 高晓松,吴伯凡等。需要肚子里特别的有料,娓娓道来,严禁念稿,提供认知碾压式的知识。

2.提供获取类知识:

人们需要用心学习,甚至需要做听课笔记的内容。代表人物: 文豪。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搬运与逻辑梳理,严禁侃大山,提供弥补专业缺失的知识。

5

真正的知识应该是人类共享,不能共享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

人类有知识以来,知识是付费的吗?发明文字可以专享然后搞付费?牛顿,爱因斯坦搞知识付费?袁隆平搞知识付费?

该付费的只是服务,我给你讲,搞点劳务付费。

6

任何一个机会时代的出现,创业者都要理性的去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千万不要去相信那些忽悠家们所谓的风口论,他们说“站在风口的猪,不想飞都不行” 我说:“既然可以站在风口上,为什么要当猪呢?” 大家觉得呢?

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的确是一个风口,仔细的分析,你会发现,其实这并不是知识付费本身的大爆发,只不过又是一个互联网商业应用的成功案例,在没有借助互联网时期的家教,培训,不就是知识付费吗?所以,这是一轮互联网+的趋势下,爆发出更大生命力的成功案例。所以,在这个大趋势下,想要去抓机会抓风口的创业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判断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是不是具备某个领域知识能力持续输出的基本功和资源,如果没有,再马上判断有没有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如果还是没有,别淌这碗水。

2- 懂不懂互联网?如果没有干过互联网行业,能不能找到干过的合伙人,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条件,几乎很难有所作为,因为知识付费其实99%的属性是一个互联网项目。

3- 拒绝大而全,专注细分领域,千万不要什么都想做,你不是BAT级别的大鳄,大而全只会让你举步维艰,找一个细分市场,深耕,在一个自己可控的小范围起步,非常重要。

4- 学习研究自媒体新媒体和社群运营,同时打造自己的人脉库,多加入例如众创思维这种类型的创业社群组织,打磨自己的基本功,建立人脉,抓住流量之河的源头。

还有很多建议,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我们在今日头条和问答里一起探讨。


7

现在是知识付费的蓝海,用户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18年,艾媒咨询数据统计的知识付费用户达到2.92人。

知识付费的用户这么多,那么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哪里呢?

这是艾媒咨询的一个调查(侵删):

可以看到,获取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是绝大多数用户选择知识付费平台最主要的因素,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获取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这两个点,就是做知识付费创业的方向呢?

无论是做知识付费问答、讲座,或者从事教育培训、在线教育等行业均可以朝以上两个方面发展吧。

当下自媒体贩卖焦虑,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上对于知识短缺的焦虑导致了对知识的需求量很大,知识付费就是他们解决焦虑很大的一个渠道,再加上5G时代的到来,政策的扶持,知识付费行业整体的未来还是不错的。

如果觉得金猫教育还不错,就点击关注吧~

8

网红教授向北大提交辞呈,课程销售额2000万,知识付费时代越来越重要。

薛兆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法法律经济学教授,开设经济学课程,订阅用户达到20万,而且他的付费收入达到2000万,成为知识付费时代的典型标杆。

1、抓住知识付费的风口

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发展的机遇,错过这个时机就会被人抛弃,再努力就要花费很大精力也没有太好的效果。电商平台兴起,你去搞实体店。新零售兴起,你却去搞电商。现在知识付费来了,你还不赶紧上车啊?马云说:站在风口,猪都会飞!

2、确定项目

知识付费的项目越来越多了,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如职场学习,育儿学习,减肥学习,理财学习,宠物训练学习,心理压力学习等,你会看到很多学习出现在你身边,当代人的焦虑压力越来越大,只有从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价值,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作为当代焦虑清年之一的我,也买过一些学习课程。其实就把书本的知识搬到网络上,在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

3、选择平台

一个平台的重要性就不用我来说吧!小平台人流量少,当然是选择大平台。如知乎网,问答,公众号,或者打造一个APP。

4、打造个人IP

人家跟你学习之前肯定会看看你有什么实力,通过打造个ip让更多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有什么能力,别人才愿意掏钱去买你的课程。假如我训练狗狗很厉害,把自家狗训练得很听话,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其他人看到了才会来买你的课程。

打铁还需要自身硬,想要在知识付费时代有所建树,前提是自己走知识。然后再利用好平台,我写完后也赶紧肯书本学知识了,希望为时不晚!

9

知识付费,这个词盛于2015年,当时只要是有点系统性的知识,一般都能变现。如今,随着得到、喜马拉雅、荔枝、腾讯课堂等平台的付费内容的增多,各个类目在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客户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多。如果这时候还想通过知识付费来创业,那么,你的立足点就要做出适当的变更:

1、选择你擅长的门类做内容,要做个细分品类的第一位,有些朋友会问,如果自己的内容很大众化怎么办?这里面有个技巧,就是把人群、渠道、表现形式等进行细分。比如,卖健康餐的,现在大部分是针对年轻人的,如果你针对老年人呢?又或者你创造一个“一周一份健康餐,专注排毒”的品类呢?毕竟我们大部分人每天吃的菜,含农药、重金属、脂肪等比较高,而你的健康餐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周一次,人们还是能接受的。

2、现在知识已经进入伪过剩时代,意思是,内容在量上来说太多了,但高质量的内容还是缺乏的。然而对用户来说,他是无法简单或者直接获取高质量内容的,如果你的内容是高质量的,那如何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并快速呈现给他们,也就是精准引流,这是需要技术、技巧和创意的。

希望能帮到你~~

10

现在很多软件上都有答题赢钱的活动,当然这只是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赚钱的开始,说明现在已经快要进入到依靠自己的知识去赚钱的开端,像现如今的很多社交软件也开启了写文章赚钱的方法,这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赚钱的,说明已经快要进入依据自己的知识去赚钱的时代了。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就可以依据自己知道的而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去创业了,这不止是未来创业的开端,更是你发财致富的渠道,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多了解,知识层面越广泛,越有机会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