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心学之“心”究竟何物?

心学之“心”究竟何物?

2020-08-24 14:09阅读(80)

心学之“心”究竟何物?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是其心学的基石,我一直困惑于这个“心”到底指什么,请各路大神指教。叩谢!:一人一心,观己:-心学,何物,心即

1

一人一心,观己

2

大脑思维而行之既为心也!

3

良知,感觉就是一般人说的良心。


4

心学的\"心\",实际上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性,也就是所说的良知。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心\"来认识外界的万事万物,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其实心学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门派,经过发展到王阳明而集大成,归纳总结出来,变成其新学的精髓。有四种: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

心背后所指为思想。心既理,个人认为,心中所想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而心所呈现的思想高度因个人而定。

举个例子,一个人看到树上的苹果是红色的,他认为苹果就是红色的。另一个人看到苹果是红色的,他认为苹果可能根本没有颜色。这就是心的不同。前一个人的观点可能我们比较好理解,但后一个人的观点并非毫无道理。人类视觉系统可观察的光的范围十分有限,光从物理角度来说,只有波长不同,而人的视觉系统为了求存,将不同波长的光转化为颜色,更宜于快去分辨事物,认定看到的就是一个红色苹果。就像我们知道电脑中1KB有1024个字节,文字一般能储存500左右,而存储一张图片根本不够用。这就说明图片的信息量更大。那么,我们的眼睛如果没有将光波长转换为颜色信息,那么大脑将处理大量的字节信息,耗费大脑处理系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辨别这是一个苹果。那我们很有可能饿死了。那么苹果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红色,于是产生出了分歧。另一方讲,眼睛转化光波为颜色的系统,是帮助失真的,但是易于我们生存的。

所以说心就是理,本身就是一种道,哲学中有句话说的好,大概意思就是凡是哲学思想用语言表达时,往往都是不准确的。所以心为何物?这种理解只能存在于每个人的感受中。个人愚见,欢迎大家讨论。

6

王阳明的心学是用儒家的方式把这个超然物外的“本原”定义为“心”,而且给心设立了儒家的标准“良知”。所以“知行合一”就是“心行合一”,要表里如一,内外通达。也就是“人不为(wéi)我,天诛地灭”。这都是在讲人生于天地之间,要知其本原,要表里如一地做明白自己,要在觉知的前提下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儿。所以“此心”非“彼心”也!

7

谢谢你的邀请!“心”这个说法,不是阳明先生的首创,曾子早在他的《大学》中就提出了“正心”,孟子也讲求“不动心”,庄子同样也强调“心斋”,所以“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那这个“心”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由浅入深试着分析如下:

首先,“心”是一种捕捉能力。

“心”最粗浅的功能,就是捕捉信息,我们的心有五个窗口,就象是五个摄像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体表皮肤,眼睛可以捕捉颜色,耳朵捕捉声音,鼻子捕捉气味,舌头捕捉滋味,体表皮肤则捕捉质感。

这五个“摄像头”我们通常称做感觉,虽然也是一种觉悟,但比较直观,主观因素尚未参与,所以显得较为粗率,经典里也称其谓“率尔心”

但它们也是“心”,不过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心”的功能作用,经典里也把它们叫做“识”,五个合在一起,叫“前五识”,因为有些经典把“心”分为八个识,而眼、耳、鼻、舌、身、意识排在前五位,所以叫“前五识”

前五识只负责收集信息,就象是情报人员,只收集情报,然后汇报就行了,其它的情报汇总、分析,以及最后的决策,和它们统统没有关系,这是“心”最浅的一个层面,但它们很重要,因为这些信息是基础,后面一系列的环节,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其次,“心”是一种了别能力。

“心”的认知能力体现在第六识——意识,这种能力也叫“了别”,“了”是明了,也就是清楚明白,“别”是分别,也就是分析、推理和判断,就是说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了别”。其实每个识都有这种能力,只是功能大小不同,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三类:

  1. 自性分别:举例而言,它就类似于车的自然速度,也就是说我们把车启动,挂上档,松开离合,既不踩油门,也不踩刹车,就让车自然前行,这种速度,就属于“自性分别”的情况;

  2. 计度分别这就类似于加油门了,车行的速度加快,这时候主观因素正式参与进来,对信息进行归纳、推理、分析,各种主观反应就呈现出来了,比如喜欢、讨厌、舒服、难受等等,前面叫感觉,比如直观,这个阶段深入进去了,要形成主观认知了,所以称为知觉
  3. 随念分别这个“念”就是回忆的意思,第六识不但能去分别现在、畅想未来,还能怀念过去,不管已经过去了多长时间,只要有需要,马上就可以回忆起来,把以前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供当前的分别行为使用。

在这三类分别中,前五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只有第一类,第七末那识有前两类,但第二类却不对外开放,只内对第八识开放,所以它的范围极窄,可以忽略不计,第六意识则三类俱全,这也就是说,它的了别能力是八个识中最强的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讲,阳明先生所谓的“心”,指的就是第六意识,因为他一再强调的“省察克制”功夫,只有第六意识能胜任,其它七个识都不行。

最后,“心”是一种造作能力。

“造作”就是做事情,“心”经过前面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等过程,最后是要下结论的,然后还要根据这个结论去行事,这个就是造作能力

信息的收集是平和的,就象拿摄像机拍视频,外面有什么,它就拍什么,不多也不少,不增也不减,纯粹就是一个直观的记录。

信息分析就不一样了,它就相当于后期的剪辑,事前有倾向性,过程有聚焦性,事后有导向性,无论导向什么方向,最后都会造成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又会对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形成影响,所以这一阶段对我们而言就显得非常和重要了。

所谓的“心即理”,就是指这一阶段面言的,如果这个阶段是顺着理来的,那就会导致一种好的结果,一好百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如果与理顶着来,那就麻烦了,从初一错到十五,自此开始进入恶性循环。

这个“理”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孟子所谓的“四心”,即恻隐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孔子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四心就是积善之心,顺着它去了别,去造作,就会把我们导向“余庆”,这个就是“理”。

总结

正如南怀瑾老人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所有的圣人到最后,得出的道理肯定是一样的,这就象是爬山,你从这边,我从那边,刚开始方向会有不同,但只要我们坚持爬上山顶,就一定会相遇,这就叫“殊途同归”,阳明先生的心学不但继承了前人的很多经验,而且还有诸多自身体验,所以非常难能可贵,值得我们终身奉行。

8

清净自性。

9

心学是儒家的一个学派,其继承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承续了理学的格物致知理念,借鉴了道家的对道的认知及无为思想,融合了佛教空的思想而开创的一派学说。其心学鼻祖是陆九渊,代表人物是陆九渊、陈献章、集大成者 为王阳明。

(一)宇宙的认知 那么什么是心学的心呢?这要从我国三教先贤,诸子百家对宇宙真理,自然规律的认知说开来。传统文化经历代发展三教融合认为道为宇宙本体,宇宙本源,和自然本质规律。这一论述主要源于道家的贡献,为佛家认可。在这一点上儒家的论述是不完备的,最初仅有一阴一阳 谓之道之论。为完善 儒家理论就有了儒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兴起。

(二)从王阳明四句教说起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宋初经儒家先贤开启的理学拉开序幕,至周敦颐 吸取道家《先天图》 作《太极图说》 提出了 宇宙系统论。其后不断发展,提出天人合一,至程、朱认为理 (天理)为宇宙本体,明理需格物致知的论点。 至陆王发展为心学。

从阳明四句教来看心学主旨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没有善恶区分,纯洁无染的本心就是天理,也就是说心 即理,理即道。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有善恶之 辨别时, 已 是有意念思想活动,就不是纯洁无染的本心了是心的活动。这里和六祖慧能讲的公案类似。两个禅师在争论风吹之时,旗幡飘动。一个说是幡动,一个说是风动。六祖说是你二人心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的本体,是本源虽无善无恶却知善知恶,这里良知等同于佛家的知慧。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有修养的人自觉按照良知来格物,格物致知。就是按良知来规范修养自己。 (三)简言之心学之心即理,理即道,道即佛,佛即空,空即无,无即太极,即天人合一。即中道。

所以简单来讲心学讲的心就是天理,是道,是无极,是太极,是万物本源,是空,是佛,是宇宙本体,是自然规律,是中道。

10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述的。心是那个能知能觉的东西,迦叶尊者拈花一笑,就表达了心,也叫觉,性。中国也叫明德,叫良知。道家勉强用“道”来表述,但是再三强调,能够用语言表述的,不是那个永恒存在的世界本源或者真相。凡是语言表述的都是随着历史而消亡的东西,不能准确表述一个永恒存在却不断变化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