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司母戊方鼎重达833公斤,这个巨型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

司母戊方鼎重达833公斤,这个巨型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

2020-08-24 03:32阅读(67)

司母戊方鼎重达833公斤,这个巨型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古人有一整套的铸造方法。其实古代巨型鼎并不少,因为中国古人熟练掌握了方法。

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人有一整套的铸造方法。

其实古代巨型鼎并不少,因为中国古人熟练掌握了方法。

南京博物院曾经根据研究古书,破解了古代铸鼎的方法。

这个司母戊方鼎是我国现有青铜器中最大的,重达875公斤,可以煮整整一头牛。

因为古代缺少大型金属炊具,所以司母戊方鼎这种东西还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尤其对于祭祀的意义更大。

司母戊方鼎的制造,大概是这样。

首先,用泥做范,也就是制作鼎的模坯。


做模坯要分为内模和外模。其中内模是实心的,外模是空心的。

制作技艺相当复杂,模坯做好以后,还需要用大火将它烤干,随后拼接起来。

这时候,将青铜高温熔化,然后灌入模坯的内心部分。

接着,等待青铜冷却以后,就形成了青铜器。

但由于巨鼎太重,所以铸造的时候必须倒着,也就是鼎口朝下,然而将青铜熔化液体从鼎的腿部注入。

即便如此,由于青铜液体太多太重,模坯还是很容易变形,只能将模坯埋入地下,四面有土填好。



然而,这里还有鼎耳和花纹、文字的铸造,这也是难题。

根据研究,商代的古人是先铸造好巨鼎身体,稍后再次浇筑,将鼎耳浇筑上去。

这个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能工巧匠才能胜任。不然稍有偏差,铸造就会失败,或者导致鼎耳的强度不够。



至于花纹和文字,都是制作模坯时候搞好的,难度同样很高:南博的专家王金潮说,凸出的纹饰是直接刻在范上的。凹下去的纹饰就麻烦些,首先要在一块泥上刻出阴文,烤干后印制到另一块泥板上变成阳文,再嵌到泥范上。

所以,青铜鼎的文字和花纹通常比较模糊。如果文字和花纹很清晰,就说明这是精品。



以上都是商代技术,总体比较原始。春秋时期中国发明了“失蜡法”“分铸法”“错金银”技术,让青铜器铸造更为先进。

不过,在秦代以后,鼎就没有实际的作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了。

2

1.首先,大鼎铸造时所需的铜料,至少要超过1000公斤。问题是在没有大型容量的现代熔炉和冶金技术甚至煤、焦炭的情况下,这么多的铜器原料怎样一次性加以熔化的?

???在司母戊鼎的出土地安阳殷墟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可能是商代熔铜时使用的名为”将军盔“的容器(图二)。容器高32厘米,口径约23厘米,每次可熔铜12.5公斤。按大鼎约832公斤计算,需70个将军盔同时进行熔炼才行,加上其他工序总共计需要300人以上。另外,在安阳遗址铸铜作坊里,还发现了一种更大的冶炼用坩埚,直径83厘米,壁厚约5厘米,每个可溶铜200公斤左右。这一来,那只要5、6个大型坩埚,就足敷铸造大鼎的需要了。

???2.其次,司母戊鼎的体量如此之大,是一次性浇铸成型的?还是做成一个个部件后再焊接组装成型的呢?

???曾经有不少人分析,这么巨大的青铜鼎,只能是先分别铸制鼎耳、鼎身、鼎足各部分,然后再合铸为整体。但后来有专家研究,认为司母戊鼎仍然是用传统的浑铸法整体铸造出来的。铸造前,先用陶土塑模,然后翻范。范是用泥做的模具,分腹范、顶范、底范和浇口范等。范制好后,把内范和外范组合成大鼎铸型,中间留出用于浇铸铜液的器壁缝隙(图三)。大鼎鼎足是与整个铸型连为一体的。有的鼎足作为浇铸口,有的鼎足作为排气口,以防止内部空气堵塞,青铜液无法完全填充。

???3.为了浇铸便利和减少珍贵的铜料损耗,铸造时,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型铸坑,大鼎模具的口朝下,有浇注口的鼎足在上,将大型坩埚置于铸鼎浇注口的近旁,并在坩埚和浇注口之间做出铜液的流槽。为了保证大鼎的一次性浑铸成型,各坩埚需要同时溶铜,以便在浇铸时铜液能持续不断地注入浇口。

???还要提到,大鼎各个部位的厚度并不一样,像器壁平均在2-3厘米厚,而鼎足的直径却有15厘米粗。如果将四足铸成实芯的,那器壁冷却快,四足则冷却慢,热胀冷缩的膨胀系数不同,如果一次性浇铸的话,四足与器身很可能会发生断裂,根本不能成型。后来专家通过对大鼎做X光检测后发现,鼎足不是实芯的,而是空芯的,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浇铸时可能因厚薄不匀带来的麻烦,反映出当时的工匠显然已经掌握了热力学原理,有意将四足铸成了空芯




3

“司母戊鼎”这个名字是1959年由郭沫若给取的,后来国家博物馆将它更名为“后母戊鼎”。这只鼎是我国所有已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中最重的一件,重量达到了832.84公斤,也就是有1600多斤重!这么重的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呢?这里就要先和大家先聊一聊“模”与“范”。

青铜铸造与“模范”的关系

我们现在使用模范一词主要是用于称赞,表示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得好,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效仿,这就称为模范。但是在古代,模范实际上是制作青铜器的工具

东汉王充写的《论衡》有一句话:“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

意思就是制陶或者冶炼的工人制作器物时,必须要先制作相应形状的模范,这样才能完成器物的制作。这里的模范实际是两种东西,模是你想要制成器物的样子,范是根据模做出来的模板。

通俗一点来讲:拿一块橡皮泥拍打成四方块,拿个硬币压在橡皮泥上面,再取出硬币,这时候橡皮泥上就会出现一个硬币的凹痕。在这个过程中,硬币是模,压出凹痕的那部分橡皮泥就是范

古代的青铜铸造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先用泥制成一个模,雕刻出需要的图案或者形状,然后根据这个模再制作出相应的范。这样做出来的模和范是严丝合缝的,范与模之间没有空隙,如果将模上面的泥刮掉一层,中间就会留出空隙来,这时候的模就会变成范,称为“内范”。

后母戊鼎的制作方法就是这样,先用制作出鼎的模,然后再根据模制作出外面那层范,接着将模刮去一层泥,这样模就变成内范。这些用泥制作的内外范还要烧制成陶,然后结合在一起,中间的缝隙再灌进青铜溶液,冷却后将陶范去除,一个青铜鼎就制作完成了。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这么大体积的容器在制作时技术难度是很大的。首先陶范的炼制就是一个问题,体积越大的陶器烧制的时候越容易开裂,其次就是浇铸,后母戊鼎的四只脚与鼎身是一体的,上面的两只鼎耳则不是,浇铸的时候陶范是倒置着放,青铜液从鼎脚灌进去。后母戊鼎有一千多斤重,也就是说一千多斤的青铜液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注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打磨修正工作,商朝时期制作青铜器的模范都是采用泥陶,还没有“蜡模技术”。据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集》记载:“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这里用蜡为模的好处就是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表面会很光滑,因为用蜡为模,外面再塑泥范,炼制后蜡会溶化流出,这时范的内表就像蜡一样光滑,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表面也就光滑。但是商朝时期还没有这个技术,所以那时候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还需要修正和打磨,将多余的青铜块疙瘩凿掉,对特粗糙的表面进行打磨。

结语

后母戊鼎制作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不仅使用了超高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在材料配置方面也是相当优秀。

后母戊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土的,当时正好遇到日军进村扫荡,村民想将大鼎分解后运出去,结果用了30多根钢锯条才在大鼎的腿上锯开一小道口子!可见后母戊鼎使用的青铜材料相当结实。

4

“司母戊鼎”在2011年被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所以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上应该是统一将“司母戊鼎”更改为“后母戊鼎”了!

为什么“司母戊鼎”会更改为“后母戊鼎”?

起初,郭沫若看到鼎内刻有“司母戊”这三个字,便认为此鼎是用来祭祀母亲的,于是就取了“司母戊鼎”这个名字。

后来,又有一派人认为商朝的“司”跟“后”是同样的写法,加上这个大鼎是商王铸造献给母亲的,恰好“后”又跟“皇天后土”的“后”一样,承载了“伟大、受人尊敬”的含义。

因此,“司母戊鼎”更改为“后母戊鼎”更为妥当!

“后母戊鼎”第一次出土

1946年6月,商后母戊鼎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由于之前甲骨文在安阳被人们发现之后,当地的村民便意识到了殷墟文物的重要性。为了不让日军发现,又将此鼎重新埋入了地下。7年后,商后母戊鼎被重新挖出,紧接着被送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最后,又在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之后,存放于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的出土算是充满了更多的传奇色彩,因为它的重量,当日军想花20万银元将其买走,并要求当地村民将此鼎肢解4块的时候,当地村民因为其重量停止了交易。

又在1948年的时候,南京首次展出后母戊鼎,蒋介石参观并跟此鼎合影的时候,国民政府也是因为它重量太大,也放弃了运回台湾的想法!

商朝是如何制作重达832.84千克的“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作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据专家估算,从炼铜的浇铸、制模到拆范,至少需要130多位工人同时工作。更值得让人惊叹的是,后母戊鼎里的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的比例成分基本相同。

可见几千年之前商朝人的冶炼技术即便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如何制作重达832.84千克的“后母戊鼎”呢?

对于后母戊鼎的制作工艺,早在2006年,南京博物馆就模拟古人制作工艺破解了铸鼎之谜。

铸鼎首先是需要用泥土做成两个模坯,分为内模坯或外模坯。模坯又名“范”,换句话说,铸鼎的内范是实心的,外范是空心的。在用泥将内、外范做好之后,用火进行烤干,内外拼接空余的部分倒入青铜汁,冷却之后青铜器便由此初步形成了。

至于制作体积较大的青铜器,在浇铸这块就需要注意了。为了平衡内、外范的重压,于是在浇铸这块便采用倒铸法,即鼎口朝下,鼎腿朝上,铜汁从鼎脚注入

除此之外,为了不让泥范变形或破裂,最好的办法就将范事先埋在地下,并用土夯实,这样就可以保证泥范不变形不破裂。

最后就是一些鼎外观的花纹和文字,王金潮曾解释道,凸出的纹饰是直接刻在范上的。凹下去的纹饰就麻烦些,首先要在一块泥上刻出阴文,烤干后印制到另一块泥板上变成阳文,再嵌到泥范上。

综上,后母戊鼎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在工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尽管制作此鼎需要耗费1吨左右的铸造原料以及投入上百人的劳动力,但是这也体现了商代青铜铸制工艺巅峰的体现。

5

您好,我来探讨一下“司母戊方鼎重达833公斤,这个巨型容器在商朝是如何铸造的?”这个问题。司母戊鼎是商朝晚期王室祭祀用的一口青铜方鼎。也是目前发现的商代最大的青铜器。

轶事:司、后之争

关于商朝最多青铜器现在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说是司母戊鼎,一个说是后母戊鼎,其实这两个都是同一件青铜器,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名字呢?司母戊鼎1939年3月19日出土,当时差一点被古董贼人卖到国外,可这件青铜鼎太大太重,当时的出土地的村民希望分解运输,但是他低估了这个青铜质量,只锯掉了一只耳朵(也有说出土就只有一只耳),最终放弃。当地的村民虽然格局小,但在民族大义面前还是有当担的,当时日本人听说大鼎的事,就前来索要,当地的村民为了防止大鼎落入日本人手上,便又将大鼎填埋回去。1946年大鼎再次出土,1949年同样因为太重大鼎逃过了远赴台湾,之后被我们的前辈保护了起来,时任科学院院长根据大鼎铭文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司、后之争据说是源于2011年3月6日“西西”TV的《新闻30分》播新闻的时的口误。最后便引发了司、后之争。司母戊鼎方认为,司通祭祀的意思,母戊是商朝国君武丁妻子的庙号,所以大鼎是用来祭祀母戊的。

司母戊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容器

司母戊鼎高1.33米(鼎足高0.46米),长1.11米,宽0.79米,重832.84千克,青铜器是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水平代表,而鼎是当时等级分明的身份代表物。据考古发现,我们国家最迟在夏朝就已经有了青铜器,而商朝后期青铜器铸造工艺已经进入顶峰。古籍《周礼》考工记记载,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叫攻金之工筑氏的官职专门掌管青铜器的制造,并且有当时的铜锡合金的配方。《周礼》虽然很多人认为是战国时期所著,但是从考古发现相隔商末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上进步并不明显,二者主要的区别是在器型、雕刻等外在上。


结语: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探究

根据商朝遗址的考古发现,古时候青铜器主要用的铸造方法为陶范铸造法也叫泥范法,陶范法的铸造流程大概是:1、雕塑需要铸造器物的泥土模型 2、烘、晒干泥模然后再做外面这一边的 3、在外范上补上纹饰 4、将内模和外范合成一个空腔的模具。 5制作铭文的泥模并嵌入泥芯 6、将外范模具和泥芯组合 7、阴干陶范后加热到一定温度 8、浇筑青铜液,冷却后清除外面的模具、泥芯,并进行抛光。

听着是不是云里雾里的呢,其实你去某宝搜石膏手模,看一下简介,大致流程上相似度很高。至于这个方法是不是有效的不用怀疑,2000年南京博物院申报了“泥范铸左司母戊鼎工艺研究”,2006年7月他们成功复制了等比例的司母戊鼎复制品。但是其中的一种叫“涨壳”的历史痕迹没有仿制出来。当时的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我们曾经也想把涨壳仿制出来,可是这实在太难了,另外,仿得太像我们都害怕了,于是大家决定让这件仿制品和原品留出一个不同之处。”

而当时复制的人员还提到了司母戊鼎并不是一体成型的,而是多个部位单独铸造再进行了拼接。确实我们在探究古人的技术的同时,也要为这瑰宝留下一些独有的特性,这就是是历史的痕迹。

6

答:【司母戊方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重量不是833公斤,而是875公斤。(见:新华词典,790页)该鼎是殷王(文丁)为祭祀其母强迫奴隶铸造的。具体何时?无从查考!因为:【文丁】又称太丁,生卒年不详,他是【武乙】死后继位,武乙生卒年也不详,接任文丁的是【纣】生卒年更不详。可见,前后都不详,目前还没有出土文物例证年份!

7

司母戊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礼器。它的形状是方形,当时方鼎只有王室才能使用。据考证,司母戊鼎是武丁的儿子祭祀母亲的礼器,“司母戊”这3个字被铸在了鼎体上。司母戊鼎铸造工艺非常精湛,需要许多工匠很好的配合,体现了高超的铸造技术,是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司母戊鼎上有许多非常神秘的花纹,有饕餮纹、夔纹、虎纹等,都需要后人不断地去研究、去领会。

社会繁荣富强,属于鼎盛时期.

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8

首先更正一下名称,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后母戊鼎。

大鼎的内壁铸有\"司母戊\"的铭文,根据学者对这个铭文的解释和判断,这座大鼎应该是用作祭祀先妣的,一般认为是祭祀作器者的母亲,而作器者应该是一代商王。大鼎的年代被推定为殷墟文化的第二期或第三期,与著名的妇好墓的年代近同。甚至有人认为其主人与著名的妇好都是商王武丁的固定配偶。

这件大鼎最上部铸有两只耳朵,最底部是支撑重量的四只青铜足,鼎身部分,装饰得复杂又精美,以云雷纹为底纹,在底纹上还托浮着兽面纹、饕餮纹、龙纹,形成了多重花纹,非常精美。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动物花纹,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考虑,而且还具有图像上的意义:这些动物,可能是协助巫师沟通天地神人的各种动物的形象。

铸造这座大鼎的第一步,首先是设计。在蓝图之外,制作者甚至可能会先造出小的器物模型,以便放大翻制。

而后进入制模、制范阶段。简单来说,青铜熔液必须得浇铸到某一种模具中,冷透了以后,才能成为青铜器。这种制造模具的过程,就叫作\"制模\"\"制范”。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模范”一词的来源。

模范法工艺得先用泥土塑出要铸的器物实样,表面雕刻出纹饰,即俗称的模子。模子干了以后,在上面用泥反复地按压,行成外范,把模子刮去一层,形成内范,内外范之间的距离就是要铸的器物的厚度。最后从浇灌孔注入青铜熔液,等到熔液冷却,打碎内外范,青铜器就成形了。那么,在司母戊大鼎制作模具和内外范的过程中,这么大的鼎,很难做出一个完整的巨大模具,于是它采用的方法,是各个局部先制作内外范,最后再把这些范都拼起来。那么,关于司母戊大鼎的用范数量,学者推测,大概在20-52块之间。

下一个工序是铸造。就是把这几十块内外范,都一一拼好,从这件庞然大物的足部浇入铜液。为了青铜液不会因来不及浇铸就冷却了,必须就地进行冶炼。在铸铜作坊,就备有冶炼好的铜、锡、铅等金属料,按照铸件的性质配置、熔炼合金。学者们推测,铸造875公斤的司母戊大鼎,需准备铜料1200-1500公斤,需要化铜近2000公斤,这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等到灌入大鼎的铜液冷却凝固后,把泥土造的模具全部敲掉,然后在口沿上加铸鼎耳,打磨清理后,最终完成铸造


9

能讲讲国家级一级文物-后母戊鼎,也是荣幸。

后母戊鼎

旧称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鼎腹内壁著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母戊”是武丁妻妾妇妌(??读,jǐng)的庙号。该鼎为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称后母。

后母戊鼎的制作工艺及合金成分在《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后母戊鼎除立耳是先铸成后嵌入鼎范,鼎身是一次浇铸而成,共用28块陶范。

作为我国的国之重器的司母戊鼎在当时商代所制造的过程中,是十分繁杂的,首先,在筑造之前,人们需要选用陶土先将鼎器的模型制作出来,通过陶土来塑造模型,之后再依次进行翻范,腹范,顶范,底范,洗口饭等系列操作!

在个模型制作好后,需要分别将模型浇筑出来,再将各模型组装在一起,而这时司母戊鼎的足部是与整个鼎相连为一体的,以其中的一些足部作为浇筑时的浇注口,剩余的足部作为排气,可以排除鼎内所参与的空气!

在铸造的时候需要将大型的熔炉放置在筑鼎模型的一侧,当熔炉内的青铜融化之后,需要尽快将化为液态的铜液从足口处慢慢的将青铜液体浇筑在鼎内,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模型内的青铜液体自然冷却,最后,将模型外壳去掉,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司母戊鼎。

其实在我国现在许多地方依旧可以看到这种铸造方式,例如我们小时候,关于铝制用品的制造也是这个样子,将所得到的铝制铁器化成液体以后,倒入提前制作好的模型内,通过冷却之后来得到相应的产品。当然司母戊鼎作为我们国家的国之重器,它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青铜器所能比拟的,哪怕是在古代是这个样子,在如今依旧是这个样子,而且它的制作工艺很多都是现在所失传的!

据考古学家证明,铸造方鼎的方法叫做“模范法”而当时的工匠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方法,所以能够完成司母戊鼎这样巨大的工程。

模范法的两个重要步骤就是在于制作它的“模”和制做它的“范”。做模时,选择泥土烧制或者石头雕刻成与司母戊鼎大小、形状、花纹等都完全一样的物件,这个叫做“模”,而且一个模都是可以反复使用的。

做范时,要再次用泥土把这个物件贴满到不留一丝缝隙,这样一来,司母戊鼎模上面的花纹,就会被全部拓印到这个范上来。在将范分成几块取下来之后将它烧制,然后再重新拼接在一起。

最后一步就是,在这个拼接好的范之中,把青铜溶液浇灌到里面去,待它充分凝固成型之后,小心一点,将外面的泥土敲掉,然后本次制作的的最终器物,。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

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千克计算,875千克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要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

经过上述复杂的铸造工艺和步骤,我们的司母戊鼎就辉煌诞!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现在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之中,是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代表作。

而司母戊鼎又被称作后母戊鼎的原因是,在商朝时,当时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是可以的,所以“司”与“后”皆可取之。

而在司母戊鼎最初被定名的时候,专家将鼎上所刻的铭文翻译为“司”,取“祭祀”的“祀”意,认为这尊鼎的制作是为了祭祀母亲(注:其中的戊为母亲的庙号排序)。 而“后”也有“商王之后”之意,所以两者都各有其理。

司母戊大方鼎,我国目前已出土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最高水平。



10

经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司母戊鼎仍然是用传统的浑铸法整体铸造出来的。铸造前,先用陶土塑模,然后翻范,范分腹范、顶范、底范和洗口范。范制好后,组合成铸型。司母戊鼎的鼎足是与整个铸型连为一体的。其中三个鼎足作为浇铸时的浇铸口,一个鼎足作为排气口。铸造时,将大型熔炉置于铸型鼎足的外侧,当熔炉中的青铜熔化之后,将铜汁从三个鼎足口的洗口范上慢慢往铸型里灌注,待鼎身铸好后,再在上面安模、翻范,浇注鼎耳。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在1000公斤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朝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