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明万历帝为何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

明万历帝为何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

2020-08-23 18:32阅读(73)

明万历帝为何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诸葛亮生前选蒋琬、费祎给他善后,所以诸葛亮在权臣中,属于善终的那一种类型。其实在历史上,没能善终的权臣比比皆

1

诸葛亮生前选蒋琬、费祎给他善后,所以诸葛亮在权臣中,属于善终的那一种类型。其实在历史上,没能善终的权臣比比皆是。

比如说西汉的霍光,以及明朝的张居正。那么为什么在他们死后,他们的家人要遭到清算呢?理由很假单,因为他们没有选好接班人。

霍光的儿子霍禹是个草包,不足以成就大业,反而把全家人送入了火坑。而张居正选择的潘晟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保住张居正全家,以及张居正的变法。


一、张居正属于过劳死,潘晟还不成气候。

张居正死的时候,才不过58岁,比诸葛亮年长了4岁。诸葛亮是累死的,张居正同样也是累死的。

张居正比诸葛亮还要劳累,因为他掌管的帝国实在是太庞大了,整个大明帝国的重担,都挑在他一个人肩头,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但是他似乎对自己的身体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并没有在晚年的时候,集中精力培养接班人。当时潘晟不过只是个礼部尚书,刚被张居正选入阁,张居正就猝死了。

张居正疾笃,疏荐其座主潘晟入内阁,帝从之。国与同官魏允贞、雷士桢及给事中王继光、孙炜、牛惟炳、张鼎思抗言不可,寝其命。已,极论中官冯保罪。---《明史》

张居正死后,潘晟还没来得及到内阁上任,就被群臣弹劾,所以潘晟并没有妥善接过张居正丢给他的权柄,他就被明神宗朱翊钧给赶回家了。


由此可见,张居正并没有给自己找一个靠谱的接班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再有人愿意给张居正说话。

既然如此,身上有污点的张居正,自然是要被言官和政敌们各种攻击,年轻不懂事的万历皇帝,当然也就会清算张居正全家,恨不得把张居正挖出来鞭尸。

所以说张居正犯了什么罪,其实这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张居正的接班人不靠谱,才导致了张居正的悲剧。


二、人无完人,张居正也收受贿赂,万历皇帝接受不了。

万历皇帝一直把张居正当成自己最敬重的老师,为什么呢?在万历眼里,张居正就是完美的化身,因为张居正为人正直,而且言传身教的一些道理也十分正确。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这没什么不好的。可问题,张居正的形象未免太伟岸了,高大到了不真实的地步。

当万历皇帝发现事情的真相后,他的内心完全接受不了。原来那个高大上的老师,居然也是一个贪污分子,原来一肚子道德文章的老师,也能做出卑劣的事情来。

诏留空宅一所、田十顷,赡其母。而御史丁此吕复追论科场事,谓高启愚以舜、禹命题,为居正策禅受。尚书杨巍等与相驳。此吕出外,启愚削籍。后言者复攻居正不已。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发戍烟瘴地。---《明史》

万历皇帝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欺骗,所以他要清算张居正,那是为了弥补内心的伤痕。他觉得自己的老师,彻彻底底地骗了自己。


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无缺的人呢?张居正在万历面前表现得尽量完美,这是没错的,因为张居正希望把万历教导成一个千古一帝。

年轻的万历皇帝也是因为天真无知,误以为老师张居正展现在他面前的形象,就是老师真正的面目,这是万历认知上的错误。

每个人都有缺陷,上到天子,下到百姓,全都是普通的凡人。所以说别把一个人想象的那么完美,一旦接触久了,你反而会感到失望。

很显然,当群臣们开始揭张居正老底的时候,万历皇帝有点受不了了,他非常失望,甚至对自己这十年的教育感到恶心。这也为后来万历的叛逆奠定了基础。


三、张居正的倒台,是万历树立皇权的重要标志。

万历皇帝从10岁的时候,就登基称帝了。但是他手里没有权力,当时由高拱任首辅大臣,后来张居正和太监冯保合作,把高拱给赶走了,从此就是他们俩执掌朝政。

张居正也是万历的老师,一直严加管教着万历皇帝。每当万历不听话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太后给他讲的霍光辅政的故事。

帝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召还中行、用贤等,迁官有差。刘台赠官,还其产。---《明史》

霍光是可以废掉皇帝,改立新皇帝的,在太后的影响之下,万历觉得张居正就是明朝的霍光,也有废立皇帝的权力。

为此万历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劲儿,但是没地方使,久而久之,这股子劲儿就化作了杀气。等到万历长大成人以后,他发现只要张居正还在首辅大臣的位置上,那他这个皇帝就一点权力都没有。

  1. 已经到了弱冠之年,张居正依旧把持朝政,这就有点不对了。为此万历是敢怒不敢言,恰好这个时候张居正死掉了,万历从一点权力都没有的吉祥物,突然间成为了实权皇帝。
  2. 身份地位没有转换,可是手里权力的转换实在是瞬息万变。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大权,不再让手下臣子学习张居正,必然是要使出雷霆手段。
  3. 于是张居正就成了万历皇帝树立权威的工具,清算张居正,一方面是的确痛恨张居正独揽朝纲,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醒手下的臣子,像张居正这种乾纲独断的权臣,是没有好下场的。再者顺带着树立好自己的权威,以便于权力的交接。

这一招实在是非常奏效,我们知道万历皇帝后来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可是他依旧可以大权在握,这就是树立权威的好处。


总结:自古权臣难善终。

权臣长期把持朝政,是很难得以善终的。当年霍光就是如此,等到他死了以后,汉宣帝对他们家清算,满门抄斩,下场凄凉。

张居正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死了以后,万历抄了他的家,把他的亲人逼死的逼死,流放的流放,没有几个是善终的。

权臣要么篡位,要么就只有凄凉下场。曹操是权臣,他儿子若不篡位,他们家族也是凄凉下场。司马懿也是权臣,司马昭和司马炎如果不篡位,司马家族也是凄凉下场。

所以说要是你想做权臣,又不想篡位的话,那么就只有一个下场,铁定会被清算。当然了,皇帝始终没权的王朝,权臣是可以善终的,参考东晋王朝。

参考资料:《明史》

2

张居正与商鞅、王安石并称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他生前朝纲独断,权倾天下,力行改革之能事,为大明殚精竭虑,"一条鞭法"的实施将国库积银提高至400万两,国家储粮积攒至十年消耗。后人皆赞道:"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备。"败落的大明又现复苏之像。然而个人主导之改革仍然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正所谓"人在政在,人亡政息"。古之改革,促动的是各个阶级的利益,事关士大夫权柄,豪强权贵势必报复,商鞅变革,导致车裂而死;王安石变法,遭遇守旧之臣的攻击,罢官废法。他张居正就算是在官场之上再怎么圆滑,也躲不过死后清算,呜呼哀哉?为何古之变法改革,都这么难呢?国家富强不好么?百姓富足不好么?国库充盈不好么?回答是肯定的,任何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好,自己能成为盛世之君,除非你像杨广一样,不想活了。国家兴盛固然好,然改革触碰了勋贵的利益那就是不好了,这是封建制度下固有的毛病,只要你还是封建制度之下的王朝变革,那注定会带来不可抗拒的命运。要想明白万历皇帝为什么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杀戮,就让我们回到张居正的视野之中。以一旁观者身份来见证这一时刻。

一、取代高拱,跻身内阁

  • 张居正像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 ,湖北江陵人。少年得志,十六岁即中举。明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隆庆元年,授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后为吏部尚书。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春,长期沉迷酒色的隆庆帝中风,紧接着驾崩。尔后年仅十岁的幼帝朱翊钧即位,此时内阁首辅为高拱,次辅为张居正,高仪。高拱与张居正一样,都是大明能臣,但却为人傲慢,早己得罪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张居正清楚的看到冯保与高拱的矛盾,也看到了冯保身后的太后靠山,他想要做首辅,那么势必要搞好与冯保的关系,来联合搞掉高拱。张居正在严嵩时代都是个圆滑而周到的主,徐阶,高拱时代又是面々俱到之辈。这左右逢源的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高拱想要搅权,甚至连内庭之事都想插手。因而被冯保和张居正联手黑掉了。最终,张居正成功排挤掉高拱。成为大明首辅。

  • 万历皇帝朱翊钧像

二、整顿吏治,推行改革

  • "一条鞭法"施行图

张居正以铁碗政策,在两京十八大衙门中强行推行"京察",对四品以上官员实行考核,凡昏官与庸官,一律淘汰。至此,张居正开始了他伟大的改革构想。"京察"这一项粉碎了官僚集团,对于新首辅的幻想,却也为他日后悲剧,埋下伏笔。接着,对学政进行改革,对驿递制度进行改革,煞住官员中饱私囊之风。但张之改革,尤以经济为重,实行赋税改革,实施一条鞭法,取消农村土豪乡绅赋税减免特权,达到无论官民税皆不可免的目的。使自嘉靖以来,财政赤字的局面得以缓解。

三、诏毁书院,弃家报国。

张居正当权后,他的政治举张和措施却遭到一些知识分子的反对,而这些人喜欢以文士自诩。好以书院为场所,乱评时政,乱讲政治。各种言论,动摇社会根基。而这些文士就是东林前身。我们知道,明之所以亡,很大原因跟这个党争,跟这个言官乱评乱议时政有莫大关系。自己没实际能力,好口头上乱评他人,搅乱政局,张居正为禁止反对讲学者,以万历帝之名义下诏,禁毁天下书院。这实际上不过是张居正统一思想,推行改革而打击改革反对派的措施。张之决心,在于弃家忘躯,以殉国家。

四、关于帝清算张之真实原因

上述张之生平已然陈述,他为国事夜以继日的操劳,于1582年6月20日,病逝。神宗赠上柱国,谥"文忠"。然,转眼不过十月,帝开棺剹其尸,下令查抄其家,削尽其官秩,以罪状示天下。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削职,有弃市。终其真实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少年阴影,惧之越深,恨之越切。隆庆逝世,万历新立,不过一十岁孩童,正是天真烂漫时节,玩兴很浓的年岁,而居正以师居之,以师之严,父之严待之,小皇帝必然产生阴影。加之李太后,全力支持张居正管教小皇帝,小皇帝言失,行失,就必然受到责罚,心中自小都有恨意。叛逆青春期,小皇帝有之,众人亦有之。

第二,当权之时,亦是神宗失权失位之时。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对立面。张居正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年幼的神宗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第三,推行改革,得罪权贵,墙倒众人推也。改革虽然充盈国库,但得罪权贵,得罪胥吏。当权之时,人皆敢怒而不敢言,一旦身死,所有被得罪之人均群起而攻之。被人秋后算账,那是必然。张居正死后,七名言官弹劾他,紧接着,居正所得罪过的官吏纷纷上书,要求神宗给予惩罚。夺其祖业,逼死其子,其子媳妇亦落得个跳井而死的下场。

五、身后浮云

  • 大明忠臣张同敞之墓

国难方思良臣,后金崛起之后,连连大败明军,国无贤相,军无良将。皇帝才思慕其前朝良相来。因为对付后金,没有钱亦没有人。居正改革之时,国库充盈,可到最后被天启朝挥霍殆尽。后来,崇祯帝曾道,思陵之季,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救时之相一也。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个曾孙叫张同敞,1648年在抗清的时候,被定南王孔有德抓获,最后被斩首,头落地之后,身子却还能往前走几步,把孔有德吓得再也不敢监斩反清义士了。嗟呼!天地之道自有公义。居正之心,神人共鉴之。

3

张居正绝对算得上明朝一流的改革家,但让后世记住他的或许不是“一条鞭法”,而是那句“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虽然我们很难说清楚张居正与李太后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主导了万历前期的政局,可以说万历皇帝在30岁前都没有绝对的自主权,而张居正和李太后的默契配合,推动了万历新政的中兴局面,但也绝对是造成万历皇帝心里阴影的重要因素。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结算”,从逻辑上看,就是这种心里因素造成的。

从嘉靖中后期至严厉初期的内阁里,大致是一个老带新、挨个“传承”的格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曾是一起搭班子的同僚,中间在隆庆初期有过插曲,李春芳插了一腿成了内阁首辅,之后又是“嘉靖系”的老臣高拱接任。可以说万历皇帝登基后,高拱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朝元老,嘉靖时期的阁员、隆庆和万历时期的阁老,这种身份确实会使他养成倚老卖老的毛病,历史上大多数元老都会有这毛病,时不时的发发牢骚,对新皇帝指手画脚的也大有人在。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万历皇帝举行了登基大典。随后便将司礼监掌印太监换成了大伴冯保,按理说这个举动没什么毛病,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本来就属于内侍,只不过是几代皇帝把他们架上了权力的高峰。冯保是陪伴了万历皇帝整个童年的太监,是万历皇帝最离不开的人,这时候提拔为内侍首席也无可厚非。但万历皇帝的做法有违祖制,他是以“中旨”的形式直接通知的内阁。

为何说中旨就违背祖制了呢?因为中旨是不经内阁讨论和批注意见的,由皇帝直接下达的圣谕。而明朝皇帝要下发指令,一般是先传给内阁,由内阁讨论后,批准意见抄在黄纸上(拟旨就是这个过程),然后将此“批黄”送呈司礼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再根据皇帝的意见抄录成文,这才形成圣旨。所以皇帝的圣旨中很多都是带有内阁意见的,万历皇帝刚上台,就无视内阁的意见,直接定下司礼监的一把手,内阁是很没面子的,更重要的是冯保与高拱一直都不对付。

所以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太监宣旨时,高拱愤怒之下,将圣旨拍到了地上。太监哪见过这种场面,就支支吾吾说了句这可是圣旨啊!高拱接下来的话就注定了他的政治生娃将要结束,他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这句话很明显是针对冯保的,在他看来,皇帝年龄太小,这些行为都是太监们搞的。但他忽略了一点,冯保与李太后站在统一战线上,他们是万历皇帝最亲近的两个人。冯保将高拱的话传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主人”,这一传话就成忤逆了,当时的形势本就臣强子弱,李太后能不忌惮吗?

“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正说明朝十六帝》

从这件事表面看,是冯保与高拱的斗争,其实往背后看,想搬倒首辅的人必定是次辅了,张居正上位很不光彩的一点就是陷害高拱,但这又是明朝历史的特色,徐阶对严嵩、高拱对徐阶不也都是如此?据《明史》记载,高拱本来是担心皇帝太小,想将司礼监的权力收归内阁所有,以免内廷祸政。所以高拱就找内阁次辅张居正商议,毕竟他与张居正共掌外廷,但张居正出卖了高拱,透漏消息给冯保,以至于冯保在李太后面前进谗言,罢了高拱的首辅。随后张居正便被扶正,高拱在回忆录《病榻遗言》中就写过此事,称张居正“毒害深谋”。

在此之后,万历朝的政治格局就成了李太后、张居正、冯保的铁三角。从李太后选择中可以看出,她是挑选了与儿子最亲近的两个人主掌内外廷。大伴冯保自不必说,陪着朱翊钧长大的,张居正则是朱翊钧的老师,二人会尽心尽责的辅助万历皇帝,而此时的李太后身为“监护人”,冯、张二人的政治主张通过李太后拍板,成为大明朝的政令实施下去,这种“亲情式”的稳定关系,也确实推动了万历新政的执行。

而李太后的大智慧不仅仅在于权力架构的搭建上,他对那段历史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对儿子严厉的管教,我认为这是促发万历皇帝后来叛逆的根本原因。

“吾不能视皇帝朝夕,先生亲受先帝付托,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李太后

在万历皇帝登基后的几年,李太后仍然将儿子置于学习进步的氛围中,她将前朝政事全权交给张居正处理,这也是新政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万历皇帝的讲臣也都是张居正挑选的,万历皇帝上课的“监督员”则是冯保,每次上课的效果如何都由冯保向李太后汇报,随之而来奖励与惩罚都很及时。万历皇帝常因逃学、思想开小差而被罚跪,所以他是很怕母亲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万历皇帝大婚。李太后搬出了乾清宫,住进了慈宁宫,这标志着中宫之主的易位。

万历皇帝脱离了母亲的监管,如释重负,便开始了一些出格的行为。有一次酒醉之后,他夜游西城,贴身太监孙海招来两个宫女伴游,万历皇帝兴起时让两个宫女唱荤曲儿。宫女毕竟不是青楼艺妓,都是重规矩,讲礼仪的,所以万般推辞,万历皇帝勃然大怒,要斩了两人,好在孙海阻拦,最终是削发代首,将两个宫女剃成了“尼姑”。

“翼日,太后闻,传语居正具疏切谏,令为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长跪,数其过。帝涕泣请改乃已。”——《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

李太后知道后,跑到奉先殿祭告先帝,忏悔自己教子无方,然后决定废帝,令立潞王。万历皇帝得知母亲的决定后吓摊在地,后又跑到李太后面前认错,态度相当诚恳。李太后最终表示,能不能继续保留帝位,要看“张先生”的态度。后来的事情大概大家都很熟悉了,张居正领会了李太后的意思,写了一道劝诫皇帝“慎起居”的奏疏,然后替万历皇帝写下“罪己诏”,算是平了这件事。

在我们看来,这无非就是李太后与张居正演的双簧,目的在于教育孩子,但这件事却可以看做万历皇帝与张居正君臣关系转变的起点。在此之前,万历皇帝对老师张居正依赖之中带些敬畏,而在此之后,君臣开始产生嫌隙,并最终走向对立。

首先万历皇帝虽然年轻,但此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李太后与张居正的暧昧关系绝不是后来才传开的,别有用心的政客早就将此事传至万历皇帝的耳朵里。那么帝位保与不保,还要看张先生的态度,到底是张先生控制了母后,还是大明朝成了张先生的呢?再者说来,李太后并不是政治家,在明朝的祖制中,她也不可能参与朝政,她对对张居正的欣赏主要源于保护儿子的需求,所以国朝之事、皇帝的教育,李太后对张居正都是言听计从。这些举动对于一个心智尚不成熟的皇帝来说,很有可能就是想歪了。

朱翊钩18岁后,张居正也提出过皇帝亲政,但李太后并不愿意打破现状,或者认为儿子无法胜任亲政后的角色,所以都拒绝了。后来万历皇帝自己也向母亲提出想要亲政,但李太后给了一个年限,说是30岁前都继续让张先生帮着打理一切。万历皇帝不可能将心中的疑惑和怨愤记在母亲头上,所以只能迁怒于张居正,可能这个时候万历皇帝就已经有了想法,等到亲政后一定要找张居正清算。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权力架构瞬间改变,万历皇帝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皇权的至高无上。相比较张居正时代办一次宴席、修一个宫殿都会被驳回的情况,万历皇帝才明白了张居正曾经偷走了他的“皇权”。所以当御史弹劾张居正推荐的潘晟时,万历皇帝借机进行责任倒查,将张居正抄家,削夺其生前一切赐赠,张居正还差点被开棺鞭尸,其家属多数被流放。

综上而言,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主流观点认为是他的改革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弹劾之声对万历皇帝形成了执政压力。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历史上遭遇清算的改革家很多都是这个原因。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太后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引起了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不可能报复给母亲,而李太后处理问题时对张居正太过依赖,加之绯闻四起,所以逆反心就转移到了张居正的头上。

4

明穆宗病危之际,令高拱,张居正,高仪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帝。没有过多久,张居正就联合宦官冯宝排挤掉了高拱,高仪,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于冯宝两人执掌朝政。

张居正对年幼的神宗要求严格,神宗对他是又怕又尊敬。加上太后和宦官的支持,几乎整个朝中大小事都由张居正做主。在这期间,张居正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整顿经济,兴修水利。

比如说,张居正下令清查土地,将以前的一些皇亲国戚,官吏士绅大地主所兼并的土地清查出来,还将名目繁多的赋税与劳役结合起来,折合成银两来征收。使得一些官吏就不能贪赃枉法了。

这样的一来,就动了别人的奶酪。让一群人都对张居正怀恨在心,但碍于神宗面子又不敢发作。

话说回来,这张居正也是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他居然让神宗给自己写了一个(罪己诏)“皇帝自己责备自己的诏书”这样一来,要说前面神宗对张居正是惧怕,那么从现在起就是记恨了。

由于张居正的政权越来越集中,神宗年龄也越来越大。神宗想要亲政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张居正这时也感受到危机感,结果太后进行了干预。

直到1582年,张居正因病去世,神宗亲政,这时那些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开始向神宗诉苦,说他执政期间如何嚣张跋扈等等。第二年,神宗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就连张居正都差点被鞭尸。

张居正才华出众,是著名的政治家,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到底最终还是因为他独断专行,冷峻严酷,威震当朝。

5

张居正死后被反攻倒算主要是因为他生前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而且张居正生前也确有让政敌可供攻击的把柄以及万历皇帝的默许。

明朝到了嘉靖、隆庆年时,张居正指出国家需要解决五个问题:

“宗室骄恣、庶官瘝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匮”。

因此为摆脱这些困境,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开始了历经十年的改革,造就了“万历中兴”。

(万历中兴,图片来自网络)

但改革触动贵族、地主阶级利益,加上张居正个人与清流和心学的冲突,以及万历皇帝的反弹造成改革功败垂成,死后被反攻倒算。

一是、张居正的改革的触动明朝宗室、勋贵和地主士大夫的利益。

1、“考成法”。主要针对万历初年,吏治腐败,纲纪不肃,法度不严,为政姑息,推诿扯皮等现象制定,“考成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形成了“内阁—六科—六部—察地方藩、臬等司及私按两官;再以两司察州、县官”的逐级监督体系。

2、“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在嘉靖年间就已经有试点执行。目的是清丈土地,整顿各项田赋、力役、杂役合成一条,按照田亩分摊,“计亩征银”。

明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各级官僚、士绅、明朝宗师、勋贵甚至是这些权贵的家奴,依靠灾荒之间兼并土地,或者农民为减少赋税,投献土地等等,造成大量的人口、土地隐匿,人口短缺,税负减少,朝廷财政枯竭,所谓“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

针对此种弊病,万历六年,通过一条鞭法的实施,丈量天下田亩,得田数7013976顷,比弘治时期多出300万顷。

一条鞭法触动了土地利益,扩大了国家的税基,使得“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均,将来国赋既易采纳,而小民如获更生”。

可以看出张居正的改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国库存银数百万两万,粮库存粮1300余万担,国家实力蒸蒸日上。

但是改革实在掌权者身上割肉,触动了明朝宗室、勋贵、权宦的利益,张居正活着时,凭借万历的信任,10年时间才略有成效,但到张居正死时依然未尽全功。

(张居正,图片来自网络)

二是,张居正和儒家清流和心学学派的冲突。

1、万历初年为父亲死后丁忧之事和清流发生冲突。当时,改革正当时,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照儒家传统,张居正应辞官回乡给父亲守墓二十七个月,但在皇帝、太后的挽留下,加上张居正放不下改革,就被夺情留任,在朝廷中影响极大,甚至杖责了要求张居正去职的艾穆、邹元标等5人,破坏了张居正的政治形象,加重了张居正与清流文人的对立矛盾。

2、杀心学代表人物何心隐,自王阳明开创心学以来,心学在明朝知识分子中弟子众多,何心隐是心学泰州学派的重要人物,致力于心学的推广,开办私学、四处聚众讲学。和张居正的改革“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之徒”冲突,所以被湖广巡抚杀害,伤害了天下心学门人。

三是,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反弹。

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对万历皇帝要求极严,读书、学习、做事要求高,更和李太后、大太监冯保一起控制朝政,给青春期的万历带来极大的压力。

(万历皇帝,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张居正掌握权柄10年,为推动改革,任用一大批改革派,即使死后朝堂上下,张居正的影响力依旧存在,动辄称呼“先生太师”。

不论万历皇帝个人心里还是为了手里的权利,都必须要对张居正的影响力进行打压。

所以在皇明宗室、勋贵、地主官僚、各类清流,不同学派的共同作用下,在万历皇帝的默许下,在张居正死后开始了对他的清算。

6

万历皇帝的报复?扯!

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逝。第二年,张居正遭万历皇帝朱翊钧剥夺官爵。第三年(万历十二年),万历下旨查抄张居正,导致张家被幽闭期间饿死十几人,长子张敬修受尽折磨后自杀身亡,张家财产全部充公。


可怜张居正八十岁老母,在首辅申时行的请求下,才留下十顷地,一座空宅养老。张居正本人也差点惨遭“断棺戮尸”,万历他“念效劳有年”,给他留了一副完整的尸骨。就是不知道张居正地下有知,该感谢这位好学生呢?还是恨得咬断自己的牙齿?

通常认为,万历对张居正的绝情,来自于常年皇权旁落,备受压抑的结果。对张居正的打击报复,一是宣泄万历皇帝的心情,二是宣示皇权的回归。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肯定不是主因!万历皇帝跟他的祖父嘉靖帝很相似,都很聪明,他不会不明白,张居正对大明王朝的意义,仅凭个人喜好,摧毁帝国的精神象征,和稳定的局面,很容易引发政坛地震。

所以,万历清算张居正,一定还有更深的政治意义。

其实张居正被清算,是后张居正时代,大明政坛逃不脱的必然结果。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张居正的权力结构谈起。


张居正的权力结构

张居正以大臣之身行皇帝权力,在皇权专制化的明朝,是一个奇迹,它远比周公摄政、霍光秉政要难得多。那么,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大明王朝中晚期的权力中枢分为三大块:皇权、司礼监和内阁,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掣肘,形成动态平衡。对张居正来说,他获得了既明英宗以来,权臣施展才华的最好机会。

首先万历皇帝年幼,李太后代表皇权垂帘听政。万历新政能得以顺利推进,李太后居功至伟,这位有远见卓识的女人,不光有识人之明,还有自律的美德,和博大的胸怀。

她很清楚,自己及年幼的儿子,撑不起大明江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做张居正的坚强后盾,自己则退缩幕后,一心一意教导皇帝,为培养未来的明君呕心沥血。


张居正获得的这份信任,即便当年的三杨,也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其次是内朝掌权人冯保,对张居正的赏识,与毫无保留的支持。冯保这个虽有揽权贪婪的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冯保是一位有理想,有气度的政治家。历数大明内外朝之争,没有哪一位宦官,主动把自己降格为配角,并主动为内阁撑腰。

其三就是张居正个人的才华,他架构了以六曹控制六部,内阁直控六曹的模式,把内阁改造成有明以来,权力最集中的机构。

这就是张居正权倾一时的原因,权力高层铁三角,将所有的权力都赋予他一人,外朝他又控制了六部,培养个人势力班底,排斥政敌。由此,张居正任首辅期间,可以做到“朝令出,夕奉行”的高效。


后张居正时代大明权力结构的崩塌

可惜这种模式无法复制,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原有的权力架构瞬间崩塌。

1.万历与冯保的矛盾

本来司礼监是皇权用以控制内阁的工具,可是冯保与万历皇帝的关系,却不是这样。万历皇帝从小由冯保带大,在冯保眼里,万历恐怕是长不大的娃娃。冯保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一直停留在:皇帝是用来呵护的,太后才是说了算的。

冯保的忠心,和得到的信任,恐怕多少有点让他迷失自己,他把自己当成了大明帝国的权力一极,而不是皇权的附庸。这份责任感虽说值得赞许,可是又往往引发他与万历皇帝的矛盾。

冯保秉承李太后懿旨,对万历皇帝管束极其严格,时刻充当李太后的耳目。李太后教子心切,苛责过严,罚跪、写检查书,这些“家庭作业”,慢慢在万历与冯保之间形成裂痕。


张居正去世后,冯保依然掌权,清洗掉冯保重组司礼监,这个结果一点不意外。

2.内阁与司礼监的矛盾

司礼监的太监,永远是文人士大夫们的恨,尤其是阁老们,恨不能泼妇骂街。张居正一死,冯保立刻收起了对内阁的慈眉善目,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

张四维刚刚就任首辅,就对冯保封伯极力反对,冯保也不客气,指使徐爵处处给张四维小鞋穿。内阁和司礼监无风三尺浪,微风浪滔天,从万历后期,双方就没有媾和过。

3.内阁与反张联盟的矛盾

内阁除了对付司礼监,还要面临外朝大臣们的压力。很多人不明白,张四维和申时行是张居正一手提拔,为何要与反张联盟穿一条裤子?


张居正在世,靠个人权利,以凌厉的手段,镇压了反对势力。由此朝中形成两股反张联盟,一是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大地主阶级,二是死守道德教条的迂腐文人。客观讲,张居正虽然压制了这部分人,但是舆论导向却偏向这部分人,尤其是死守道德教条的吴中行、邹元标等人。

随着张居正的离世,继任首辅张四维,及后来的申时行,他们都不具备张居正的能力和条件,为了维持朝局稳定,他们只能采取媾和的态度,来安抚反张联盟。

以上三个矛盾,决定了后张居正时代大明的政局,在重建过程中,必然走向“去张居正化”。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必然性

由以上的朝政格局推演,万历皇帝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1.皇权与内阁、反张联盟媾和的结果

万历亲政,第一件事就是要摆平内阁及反张联盟。而此时,内阁已经与反张联盟媾和,将压力瞬间转嫁到万历皇帝一边。

万历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做了两个动作,一面剥夺了张居正的官爵,对曾经的“受害者”以示安慰,另一面,他对冯保开刀。

如果说对张居正夺爵多少有点被动,对冯保开刀,则是万历主动的行为,是他和内阁共同的愿望。

冯保的倒台,加固了皇权与内阁的联系,同时也为张居正遭到彻底清算,扫清了障碍。


2.去“张居正化”标签的需求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但凡一位强力的政治人物过世后,政局必然会出现动荡,或短或长。原因就是这个强力政治人物留下的政治标签,让后人为难。若是延续,没有可以替代他的新舵手,压制不住矛盾。

所以,被压制的矛盾集中爆发,只能以荡清原有的标志,尽量平息事端。比如商鞅,他必须被杀,才能压制住老贵族的怒火。万历亲政,必须清除张居正的标签,才能安抚反张联盟,才能形成新的政治核心。

与秦惠文王抹杀商鞅的标签,保留商鞅变法的成果不同,万历却走向了连张居正标签,同其变法成果全部清除。

这是大明的悲哀!秦惠文王懂得拿过期的商鞅作大礼,守住了变法成果这个财富,万历为何不懂这点?其实不是万历不懂,而是明朝末年的政治多极化势头,不可遏制,万历压不住大局了。


3.外朝政治多极化的结果

明朝的党争就起于万历中晚期,党争的苗头就发端于张居正去世后。张居正的死,朝堂的政治自由度格外开放,就像被压得太久的弹簧被释放,朝争迅速掀起。

刚开始,还能围绕政务就事论事,慢慢的争执完全偏离了轨道,走向意气用事,走向利益集团的你死我活。一团乱麻的格局,没人能理得清,走向对张居正的全盘否定,恐怕也不是万历个人能左右的事,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左右的事。

万历皇帝的失策


由此可见,万历清洗张居正,跟个人的报复宣泄关系不太大,至少不是主因。张居正的悲剧,几乎是皇权时代每一个权臣的必然下场。具体到万历朝,它是后张居正时期,上层权力结构重新洗牌,抹清旧标识,达成新势力平衡的结果。

只是万历皇帝有一点没想到,他不能取代张居正,形成新的权力核心和精神核心,虽然他是皇帝。对张居正的彻底清洗,没有换来万历皇帝心目中,群臣咸服的局面,反而因为精神核心的崩塌,带来党争的噩梦。

这大概就是数年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惰于朝政的原因吧。

7

谢邀,张居正改革触动内阁、宦官和言官各方利益而又不能协调平衡,只是一味强势打压,才致死后被清算。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以施政的成绩而论,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诸葛亮的处境比他苦,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于全中国。王安石富于理想,而拙于实行,有本事获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

汉唐以来,以功业炳史册者夥矣。至若意量广远,气充识定,志以天下为己任而才又能副其志者,则惟明张江陵一人而已。方明隆万之际,明之政已驰矣。自世宗西内静摄,君荒于上,臣纵於下,将嬉于边,士嚣于庠。纪纲万事,群堕于冥昧之中之中。而瓦解土崩之祸,将隐中于晏安无事之日。自非有雷霆之力不足以集上下涣散之孰,非有整齐严厉之法不足以其积久疲顽之习。江陵知其然也,慨然出其身以任之。奋乾刚,行独断,宫府内外,一听于己。赏罚予夺,悉决于心。不以逼上为嫌,不以死权为讳,推其意岂不以为大丈夫。亦即乘时遇主,得行其志矣。则天下之责当于我任之,任之而当,虽挟无上之威权而不疑,任之而不当,虽蒙莫大之戮辱而不悔。夫岂特无保爵位顾妻子之心即邀名誉之心而亦无之。所患者,吾志不行,事功不立,而至于众谤于生前,奇祸发于身后,则已于任事之初,逆睹而熟计之矣。呜呼,世之君子,欲立非常之功,则莫务为一切之计,莫徇众人之论,当机而立断,独立而不惧。

历史名人对张居正的评价


郭正域:嘉隆之际,相臣任天下之重,行谊刚方,事业光显者,无如新郑高公。而先后处两才相之间,先为云间,后为江陵。云间善藏其用,笼天下豪杰为之羽翼,故唯唯于履尾之时,而扬扬于攀髯之际,善因时耳。彼方墨墨,此则蹇蹇,宜不合也。江陵负豪杰之才,其整齐操纵,大略用高公之学,而莫利居先。

马之骏:隆万间所称最名相二:曰高新郑公文襄,张江陵公文忠。两公钟异姿,膺殊宠,履鼎贵之位,竖震世之勋,皆大略相埒。第不幸而以相倾之材,处相轧之势。以故袒文襄,则绌文忠;袒文忠,则绌文襄。然有识者恒致叹两贤之厄,何渠不涣枘凿,而埙篪之要,皆豪杰之致也。

李腾芳:新郑、江陵两公皆负不世出之才,绝人之识。本以忠诚不二之心,遭时遇主,欲尽破世人悠悠之习,而措天下于至治。其所就虽皆不克终,然其所设施,亦已不可泯矣。


崇祯帝朱由检:思陵之季,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

瞿式耜:江陵相业故非常,身后凄凉行路伤。谁料有孙绳祖武,还能为国死封疆?当年朝局何须问?四代君恩不可忘。报答此时惟有命,精灵常在毅宗旁。

袁中道:张居正少时,留心禅学,见《华严经》不惜头目脑髓,以为世界众生,乃是大菩萨行。故其立朝,于称几毁誉俱所不计,一切福国利民之事,挺然为之。

王思任:昔江陵为翰编时,逢盐吏、关使、屯马使,各按差使还朝,即携一壶一榼,强投夜教,密询利害厄塞,因革损益,贪廉通阻之故。归寓,篝灯细记。留心如此,容易造到江陵。

张居正之为相也,拜命之日,百官凛凛,各率其职,纪纲就理,朝廷肃然,其效固旦夕立见者也。为政十年,海内安宁,国富兵强。尤长于用人,筹边料敌,如在目前。用曾省吾刘显平都蛮之乱,用凌云翼平罗旁(罗定)之乱,并拓地数百里;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辽左屡捷,攘地千里;用潘季驯治水而河淮无患。居正之功如是,虽有威权震主之嫌,较之严嵩,判若黑白矣。主虽至愚,未有以乱政为良相,以安社稷为奸相者也。然则任相之道,岂难能哉?显帝之任居正也,畏之如严师,信之如筮龟,无言不从,无规不改,虽太甲成王有所不及。是以居正得以尽忠竭才,为所欲为,无不如意,可谓盛矣。

顺治帝福临:彼时主少国疑,使君不朝纲独握,则道旁筑室,谁秉其成?亦未可以揽权罪居正。

纪昀:神宗初年,居正独持国柄,后毁誉不一,迄无定评。要其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

魏源: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驰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

梁启超: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蒋介石:王安石以后最大的政治家,就是明朝的张居正。

黄仁宇:世间已无张居正。

熊十力:汉以后二千余年人物,真有公诚之心,刚大之气,而其前识识远见,灼然於国覆种奴之祸,已深伏於举世昏偷,苟安无事之日。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任劳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倾,克成本原者,余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



张居正有着天使与恶魔这两面。他也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懂他。张居正如何能有么多的赞誉 ,靠的就是他为官明明可以独保其身偏偏去进行为官最为危险的改革 去革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种事有多难风险有多大 在封建王朝那个制度下面 大家通过改革家的下场中都能看出来。


万历上台时,是其母亲听政,张居正当主心骨管理国家。后来一系列的铁腕改革措施都是由张居正主张,皇帝象征性的同意然后去执行的,底下的官员都知这是张首辅的政治主张,而不认为这是天子的智慧命令。后来改革成效很好,国家实现了“中兴”,但是普通人民心中记住的依旧是张居正这个人(不排除官场会存在对于张居正的恶评以及声讨)。老百姓感恩戴德第一位的不是皇帝,而是张居正。这个在万历逐渐长大的心里,至少作为一个皇帝心里应该是很难承受的吧。而在他死后,普通老百姓依旧忘不了这位大恩人,在全国建祠堂祭拜,日常聊天感恩这位改革家,普通百姓知道他劣迹的也不算多,就算多也是功大于过的恩人。明代间谍和舆论监控系统非常完善,普通老百姓对于皇帝的评价当然会被万历知道。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张居正老师的个人污点在万历看来都能原谅,毕竟对自己对国家恩情太大了,而且万历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触及皇权根本了。但是日子久了,身边的不同党派,之前大多被张居正打压过,到了报复的时候了,死后清算,生前斗不过你,你死了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老百姓在说,言官也在说,身边的太监可能也在说,当他心里根深蒂固的认为张居正大于皇权的时候,这个时候,张居正就危险了。皇权被挑战,在他的太祖朱元璋、他爷爷嘉靖等任何一个皇帝心中绝对是不允许的,这是皇帝的尊严!万历就这样慢慢的一步步的坚定了清算的念头。皇权,是根本原因!在任何一个皇帝心里,这是尊严!

8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空间,这个空间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异。因此,在人与人交往时,要特别照顾到这点儿,如果做不好,轻者生意失利,官场丢官,重者会危及生命。明朝著名宰相张居正就吃了照顾不到别人自尊的亏,以致在死后被万历皇帝朱翊钧抄家,大儿子死于非命,全家饿死十余口,自己差点儿落个挖墓鞭尸的下场。

明万历帝为何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

 明朝隆庆皇帝穆宗临死时,下诏让高拱、高仪、张居正、冯保四人作为顾命大臣辅佐万历小皇帝朱翊钧。后来高拱贬回老家,高仪病死。朝中剩下张居正和冯保两人继续辅佐万历皇帝,冯保主外,张居正主内,因此,万历皇帝朱翊钧特别信任张居正,大事小事也没有专过权,对张居正是言听计从,每逢有事,从没有直呼过张居正的名字,都称张居正为“元辅”,但是,张居正死后,为什么要对张居正的家人下那么大的狠手呢?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仇恨从哪里来的呢?当时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都也搞不清楚,只是互相的猜测,却没有谁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抄张居正的家时,张居正的心腹家人张三居然侥幸逃脱,后来一直在人间隐名埋姓,躲过了这一劫。许多年以后,就在张三快要寿终正寝时,朝中某位重臣,不知从何渠道,打听到了张三的下落。从张三的嘴里,发现张居正被抄家原因的一些蛛丝马迹……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全国十几万举子云集京城来争四百名进士的位置。一时间,北京城人满为患。开考后,举子们经过几次考试,尘埃落定,十几万人中有四百名举子荣等龙虎榜。举子们看过榜后,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垂头丧气,还有人摩拳擦掌,准备下年在战,不登龙虎榜誓不罢休。


没过多久,朝廷举行琼林宴,在太和殿大宴新科状元举人。张居正作为老师,当然要亲临道贺。让艾自修感到羞耻的是,举人们是按照考中的名次排列座位。艾自修中的是第四百名,自然坐在了最末一位。

  皇帝和张居正端着酒,从状元、榜元、探花开始,挨个敬酒。皇帝和张居正对诸位进士敬酒时都说了一些什么话,没有史官记载,估计是一些道贺鼓励这类的套话。当敬酒敬到艾自修面前时,张居正已喝得面红耳赤,有些醉了。他看了一下坐在末位的艾自修,知道他是最后一名进士,忽然突发奇想,想调侃一下他,顺便也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以助酒兴。于是出口成章,对艾自修说:

  “艾自修,自修不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皇帝和文武百官诸位进士听到张居正调侃的话,都是“哈哈”大笑,宴请进士的热闹场面达到了高峰。本来艾自修坐在末位就已尴尬无比,加上张居正调侃说辞,更令艾自修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个地缝让他马上钻进去。

  虽然是句笑话,张居正死后却让全家付出了血的代价。

张居正非常好色,在万历朝已是公开的秘密。张居正到了晚年,就是天气非常寒冷也绝不带帽子,就是他经常吞服春药,以致虚火上升,带上帽子就会烦躁不已。可是张居正同万历皇帝生母私通的事,就鲜为人知了。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的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辅佐朝政,朝中有许多事情都要与万历帝的母后商量。万历帝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孝顺皇帝,对母后非常尊重,每天都要亲自过问母后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皇后寡居多年,虽然是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对于风流倜傥知识渊博的张居正关爱有加,经常送张居正一些小礼物,以示关怀。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爱慕之心。张居正虽然是顾命大臣,但相比高拱,高仪及冯保三位老臣来说,从资格上就差一大截了。张居正要保住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还得广开渠道,使出浑身解数。皇后对他眉来眼去,精明的张居正早就心知肚明了。所以就顺水推舟,投桃报李,不久就发展成了同居的关系。正是这个时候,皇宫中后花园重修,张居正就利用这个机会,密令工匠从假山旁修一条暗道,直达后宫,供自己同皇后偷欢使用。

张居正自认为同皇后偷欢的事,做得非常巧妙,神不知鬼不觉,瞒过了所有人的耳目。看过艾自修写给他的字条,才知道自己同皇后娘娘偷欢的事已经被人发现败露了。但是,艾自修究竟是怎样发现自己同皇后娘娘偷欢的事呢?张居正拿着艾自修写给自己的字条,反反复复地看,一件事一件事的想,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到底在哪里出了差错。转念一想:自己待艾自修不薄,也没有对不起艾自修的事,就是艾自修发现自己的行踪,也不会拿这件事来害自己呀。

  艾自修作为最后一名进士,做官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是张居正看中了他的才华,才没有让他在家里闲居,直接通过翰林院,在京城做了一名编修,这可是许多进士梦寐以求的职位,艾自修应该感谢自己才对,今天给我这个纸条是甚么意思呢?张居正思衬了良久,觉得是不是有人在指使他这样做呢?

张居正记忆力非常好,对许多文章能做到过目不忘。当他看过艾自修字条上的字,总觉得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但是,自己肯定没有写过这样的字,自己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写这样的字呢?肯定是自己记错了。就这样不着边际地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一件事,令张居正激灵灵地出了一身冷汗。

总结: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事居然和一个叫艾自修的进士有关。

9

大明首辅张居正,可以说是为大厦将倾的明朝,又续命了近半个世纪的大功臣。

张居正成为首辅之后,锐意改革,清楚积弊,实行了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取得成功的改革家之一。张居正肯定是忠臣、能臣;但同时,他也是权臣;而且,还是一个有点私心的贪臣。


忠臣、能臣、权臣、贪臣,甚至还有其他的一些,这些特征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并不矛盾。

正因为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才导致了万历皇帝在其去世之后,对他进行了非常不公正的残酷的清算。

明神宗少时,便将张居正看成了西汉权臣霍光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之时,年仅9岁,还不能亲政。因此,由其母李太后代为听政,而实权则掌控在张居正手中。一直到张居正去世,已经20岁的万历才正式亲政。

期间,张居正、李太后都希望将万历培养成儒家所倡导的帝王典范,因此,对万历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

据《明实录》所载,神宗因为一次与宦官夜游时行为不检,被与张居正交好的太监冯保告知了李太后。

明神宗先是被李太后叫去训斥了一番。中间,李太后还拿出了当年霍光罢黜昌邑王,即后来的海昏侯刘贺之事,威胁小万历。而张居正,也趁机代笔,替万历下了罪己诏,警告皇上不可以肆意妄为。

从此之后,在万历心中,张居正就是随时可以废黜他的西汉权臣霍光。


后来,万历因为读《论语》时,误读了一个字的读音,张居正就当着在场大臣的面,厉声呵斥小万历。当时,不仅将万历吓得手足无措,连众大臣都惊到了。

在万历心中,张居正成了随时都是可以剥夺他皇位之人。再加上李太后,还时不时拿张居正来威胁、教导不听话的万历。可以说,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痛恨,在很小时就已经开始孕育了。

好在,在张居正与李太后的严苛教导之下,万历皇帝的确在初期养成了诸如励精图治、虚心纳谏、生活节俭、关心民生的好品质。

但是,万历虽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却也并非一个非常宽容大度的仁君。他还是有自己的小脾气的。万历后来的怠政就是明证。所以,张居正的结局,实际上在万历还未亲政之前,就已经埋下种子了。

张居正的贪权、自私,让很多大臣、文士不满

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制应该回乡守孝三年。可是,张居正迫使明神宗支持自己夺情,即戴孝办公。张居正因此受到了朝臣的猛烈攻击。不过,所有进言的大臣,皆被廷杖,甚至进士邹元标被打断了腿,落下了残疾。

张居正虽然将反对之声压制了下去,却也得罪了众多的朝臣,还落了一个贪权不孝的骂名。这也为以后万历清算张居正埋下了伏笔。

同时,张居正为了遏制明朝早已形成的议政传统,控制言论,下令禁止批评时政。同时,还打压包括阳明学在内的各类宣扬解放人性的学说,禁毁名山书院。张居正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朝统治者的利益,但是,却也得罪了众多的文人士大夫。


张居正虽然在为大明朝尽心竭力的办事,却也并不清廉,而且非常自私。他的两个儿子先后中了状元。张居正还提拔了拍足自己母亲马屁的通州知县张伦,为户部员外郎。而张居正自己,也是生活奢华,坐着豪华舒适的超级大轿,一顿饭菜吃上百味的菜肴。

此时的万历小皇帝却非常的“惨”呀,虽然贵为天子,却连任性玩耍的权力都没有,还要身体力行张居正教给他的生活节俭之风。等万历知道了张居正的“真面目”,怒火中烧,是必然的了。

张居正堪比之后清朝的鳌拜、年羹尧

张居正主政期间,万历小皇帝非常忌惮他,已经是铁定的事实。张居正岂止是霍光呀,简直就是清朝康熙时的鳌拜。只是,万历的妈妈李太后,不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所以,万历斗不过张居正。

众多的朝臣见状,也都开始争相拍张居正的马屁,甚至送上对联、文章,将张居正直接与天子并列。张居正回家奔父丧时,接待的官员,更是超越自己的地界迎送张居正,对张居正行长跪之礼。这比当年雍正时期的年羹尧回京还牛。


据《明史》所载:“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贿赂……世以此益恶之”。明朝的朝堂,俨然成了张居正的朝堂。万历皇帝自然会感觉到张居正“震主”的气势。

张居正去世后被抄家

张居正的所作所为,堪比西汉霍光,清朝的鳌拜、年羹尧,那么,如果处置不当,被清算就是必然的了。

张居正去世前,并没有扶植一个自己得力的首辅接班人,来用时间缓冲他和万历,以及朝臣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一去世就开始被朝臣构陷。

江苏御史李植上书弹劾与张居正交好的大太监冯保十二大罪状。早已等待多时的神宗见折大喜,立刻查抄冯保家产,发配明孝陵种菜。而张居正、冯保的同党,也一概致仕,被勒令退休回家。

随后,矛头指向了张居正。宦官张诚、御史李植、羊可立、江东之等人纷纷开始上书攻击张居正与冯保勾结,结党营私,贪滥僭奢、祸乱朝廷等等罪名。


万历皇帝终于等到了将闷于胸中十余年的怨气,悉数发泄出来的机会。于是,下令彻查。而那些与张居正有宿怨的官吏,更是下了狠手,封闭张居正府,不得出入,最终饿死了张家十七口人。

他们又将张居正父子的家产悉数查抄。而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因为不堪严刑逼供,自杀身亡。张居正其他的儿子,也多发配边疆,或者烟瘴之地。最后,还是在有人上书陈情的情况下,万历皇帝才算是给张居正的母亲留下一套宅院,以供养老之用。

自此,终万历一朝,都没人再敢提及张居正。直到天启、崇祯年间,才逐渐为张居正平反。而后人也不免感慨张居正是“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10

其实,这涉及到的是皇权和大臣权力的博弈。

万历皇帝登基之时,还比较年幼,而天才学者张居正将高拱搬到后,张居正变得如日中天。朝中的一切事务,均归张居正管理。虽然此时的皇帝是万历,但是实际上行使皇帝权力的人却是张居正。

还有一点在万历年间也是让人很惊讶的。明朝很多年代,是有几股势力共同掣肘,共同存在的,文官集团是一股,皇帝是一股,太监是一股,有时候皇后的势力也是一股。


然而,到万历年间,这几股势力全部合作了起来。皇权因为皇帝太小,压制不了以张居正为首的文官集团,宦官势力以冯保为守,他被张居正弄得也是服服帖帖,还有皇后的权力,据说当时张居正和皇后有一腿,所以,此时的大明天下是由人家张居正执掌的。

小皇帝见了张居正非常害怕,女色不能靠近,每天还得叫张居正先生,张居正定时检查万历皇帝的作业,时时刻刻提醒万历皇帝做一个合格的好皇帝。

万历皇帝早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生活在张居正的身影下的,这造就了万历皇帝的生活过得非常压抑。一个小小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得遵循你张居正的意见,你又不是我父母,所以,万历皇帝表面上是顺从张居正,其实心里恨透了张居正。


所以,在万历皇帝彻底掌权之后,便开始对昔日的这位老师进行清算了,而且清算的力度非常大。张居正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万历还是想要把他的尸体刨出来鞭打一番。

更惨的是,张居正的几个儿子也因为张居正的原因,受到了牵连,一些家丁因为长期被囚禁在庭院中,有的被活活饿死,张居正的儿子们有的也不得善终。

导致这样的后果,其实就是皇权和臣陈的矛盾,因为张居正太过强势,让万历皇帝没有存在感了。所以,一旦掌权后的万历皇帝,就会对张居正大加报复。

当然,人们还是同情张居正的。毕竟他是明朝的中兴之臣,他实行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对明朝承上启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万历这个不太爱工作的皇帝,不喜欢这位强势的老师。所以,两者的矛盾造就了张居正的悲剧。


以上为笔者的简单看法

读者朋友如果有什么观点和看法

欢迎评论区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