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有自己的意识了,不该做的事不让他做就爱发脾气,该怎么引导?:一岁宝宝有自己的意识,不让他做想做的事就爱发脾气,该怎么引导?太有同感了,我家宝宝
一岁宝宝有自己的意识,不让他做想做的事就爱发脾气,该怎么引导?
太有同感了,我家宝宝刚从一岁多这个过程走过,现在不到两岁,处于自我意识很强、特别有主意的阶段。
一岁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时候发现大人让自己做的事不全是自己喜欢,比如宝宝想在街上玩,不想回家,而大人要急着回家做饭。或者要睡觉了,宝宝还没玩够,如果大人逼着宝宝睡,就会发脾气。
1、宝宝自我意识萌芽,开始想要独立自主。
2、宝宝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此时又不懂得如何表达,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表达。
我家宝宝现在就是这样,这段时间刚学会跳高,经常爬到茶几桌子上要往下跳,家人不允许,制止。结果宝宝就会发脾气,洗手也不愿意,玩具也不拒绝玩,最后以哭闹,哄哄收场。
尤其是宝宝想做一件事,我不允许的时候,他就会一边发脾气一边哭,很多时候看他哭的伤心,就满足他。结果立马就不哭了。
这就说明,宝宝自我意识萌芽,正在通过发脾气和哭闹来控制大人,让大人就范。
1、引导宝宝表达自己。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会说话,只会简单的词,可以多引导,鼓励宝宝去表达,这正是一个锻炼宝宝表达能力的时候。
2、对于宝宝的不合理需求,要及时给予回应,适当拒绝宝宝,不能全部都满足。
如果宝宝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那么后边如果有一次不满足,宝宝就会很容易心理失衡,而发脾气或哭闹。
如果宝宝知道有些事,爸妈是不能够全部满足的,就不会过于纠缠。
这就跟断奶的阶段是一个道理,需要温柔且坚定的拒绝宝宝,才是最好的方法。
3、当宝宝发脾气的时候,陪伴宝宝,抱抱宝宝,让他明白虽然妈妈拒绝你,但依然爱宝宝。
我家宝宝最近正在准备断奶,从小特别恋奶,我一直在家全职陪伴,所以突然的告诉他以后不能吃nei,宝宝心理真的很不愿意接受。
但前天开始尝试断奶的时候,夜里的第一次母乳,就是没给他吃,他虽不情愿,也哭了几声,但是过一会儿就接受了,半夜我陪他玩了一个多小时,才睡着。
这就说明,哪怕是宝宝特别想要的事情,只要温柔且坚定的说“不”,宝宝也会接受的。
一岁多的宝宝正是开始懂事又特别难带的时候,不是有句“可怕的两岁”,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用心的陪伴好孩子,养育好。
我一直相信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修行的过程,我是一个二孩妈妈,养娃路上,我们一起加油!关注我,定期分享有趣有料的育儿心得。
1岁宝宝,不让做不该做的事情,就发脾气。
孩子在6个月-3岁这个年龄阶段,开始进入到另一种心里发展期,就是从最初的世界只有我一个,我是妈妈,妈妈也是我,这种和妈妈共生的关系中,慢慢的过渡到我是我、妈妈是妈妈的关系中。
也就是说1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明白我和妈妈不同,我可以展现自己的一面,但我又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真有人拦着我去表达时,我只能用愤怒来表达。
所以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愤怒,只是有的早点,有的玩,普遍是2到3岁之间。
现在比较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孩子在三岁前,最好要做到无条件关注。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无条件关注”:你对孩子的爱是因为他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是因为他这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表现的好了,为你赢得了面子,或者是给予我们正向的反馈,我们才对他好。
这么做的好处是,孩子心里会住进一个爱他的人,他才敢走的更远,才有敢爱他人的能力。
并且,因为自己最初的攻击性、诉求......被父母包容了,于是孩子便能包容自己的“坏”,长大后也就能容纳不同类型的人。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无条件的关注”并不等于“无条件的满足”,前者指对孩子的爱,但也要爱自己,后者却不包括爱自己。
比如,题主说的,不该做的还要做,那么题主就要分析一下,什么是不该做的,如果是自己稍微累点却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达到尊重孩子的目的,那就让孩子去做。
否则,比如你自己身体难受,就不用忍受着去满足孩子;
又比如,如果孩子在要挟你,你就没必要跳进了这个圈套,这时就冷处理,也不用揭穿孩子......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可以留言,我们继续交流。
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祝好!
从题主的问题来说,也能看出来,1岁宝宝开始有自己的意识了,说对了,1岁宝宝从一个只能横躺着看天花板的小家伙变成直立行走,可以到处探索新世界的全能小家伙。
我记得儿子第一次我竖抱时,小眼睛会使劲到处看,怎么看也看不够,觉得好新奇的样子,其实这时候孩子这份可贵的专注力不必打断他,就让他自己看个够。
1岁宝宝也是如此,当孩子想去探索世界时,不要强硬阻止他。
1种是危险型
比如火,刀,插头,热水等。
类似这种情况下的,家长首先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将危险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记得以前都是那种暖瓶,里面装满了热水,有妈妈放在高处,但是箱子上铺了一层桌布,孩子不知道,直接拽桌布,把暖瓶拽倒了,热水烫伤了孩子。
这里有一个小方法,就是你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安全与否,大人对很多事情已经熟视无睹了,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什么都觉得好新奇,很好玩。
你不妨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家里的安全事项,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用一份小宝宝的好奇心去打量整个家里,找出各类安全隐患。
可以购买一些安全插座,防夹手的安全门档,还有柜子边上尖角的保护套,都是可以预防小宝宝出现差错的很好用的神器。另外像针线类都要收好了,不要让孩子拿到。
另一种是安全型
比如一些大人经常用到的东西,孩子会觉得很想要弄,那就不妨让孩子拿一拿,并且给他讲一讲,像充电器,可能孩子觉得很新奇,想去摸一摸,你可以给他看一看,告诉他没有插上电时没关系,但是插上电时会有危险。
甚至可以用手指尖扎宝宝一下,让他体会一下会是什么感觉。
很多妈妈在宝宝总想去拿热水杯时,会故意让宝宝烫一下,孩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样也蛮好的。
父母需要在安全范围内给宝宝充分的体验,让他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他就会有新的兴趣点,不会总是纠结了。
如果一味地禁止孩子去做,但是不告诉他为什么,他可能在长本事之后趁你不注意偷偷去做,这样反而更危险了。
其实,建议题主可以说的具体些,哪些你不想让孩子做,但是孩子执意要做的,这样大家也可以帮你想办法。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作者,青云奖获奖者,优质问答获奖者。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今天碰巧在书上看到一个心理学实验,和你的问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先来分享一下:
心理学家选择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作为被试,这个孩子想去拿一个火柴盒,但是进行实验的人就用手拦住他。起初,孩子不理会实验者的手,总是企图越过或绕过他,在试验者继续用手拦着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只是挥手、身子上下跳动,头部左右摇摆,依然直接去抓盒子。过了几天之后,孩子在抓住盒子之前,会先把实验者的手打开,直到取到盒子为止。
在这个实验里,当孩子想要拿自己喜欢的火柴盒时,有人挡着不让,孩子选择打那个人的手来达到目的,听起来就和提问者的描述一样,不让做的事情就发脾气。
一岁的宝宝这么做对吗?需不需要引导纠正?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孩子意识发展的特点: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自我中心时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原始形态,大概在出生8个月到三岁左右。
第二,客观化时期。这是社会自我的观念趋于形成的时期,大概在三岁以后到青春期以前。
第三,主观化时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大概在青春期到成人后。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儿童个性成长的过程,自我意识产生于婴儿期,刚出生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到1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就是说一岁多的孩子开始有探索自身之外的世界的欲望。
按照儿童意识发展的进程,一岁多的孩子有自己的主意和要求是一件正常的事。由于一岁多的孩子还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能通过其他可达到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和情绪,比如发脾气、生气等等,告诉妈妈自己要做什么。
不要简单的把孩子一些激烈的动作理解为发脾气,这只是孩子在自身已有能力下的情绪表达方式而已。对于一岁宝宝来说,刚刚发现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兴奋需要迫切得到印证和满足,家长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可以尽量满足宝宝的探索行为。
比如:宝宝总想拉开抽屉、想要走来走去,对能够动来动去的窗帘兴趣浓厚,喜欢大声的喊叫等等。妈妈可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不要在孩子有这些举动时立刻板起脸来,或者大声拍手、跺脚等等去吓唬孩子。因为孩子并不理解你不允许的理由,只是认为自己的要求被制止,因此要达到目的就要表达,表达的方式可能就是发脾气。
有的妈妈担心孩子小,不懂事,如果任由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安全的问题。这里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替代品。
我们会发现:孩子对于一个装有豆子、珠子的盒子、瓶子都会非常感兴趣,有时候你把盒子给孩子,他会一下子扔出去,等你捡起来给他,他会哈哈大笑着又扔出去。这时候孩子感兴趣的是盒子或者瓶子晃动可以发出的声音,或者想要把东西扔出去,看看里面有什么,而不是故意的损坏。
因此家长可以准备相应的替代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给抽屉加防撞条,防止夹手,把奶粉罐、饮料瓶、月饼盒进行改造,变身各种可以发声的玩具。或者针对孩子有特殊喜好的行为,提供可以替代的玩具。比如:有的家长特别担心孩子动有孔的插座,那么我们就可以提供有孔的玩具供幼儿去体验和玩耍。
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交流的机会。家长一定要记得大量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因为在家长支持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是最有话说的,而这些语言也将为孩子下一步学习说话打好基础。孩子在听大人说话的时候是可以听懂的,只是还不会说,这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妈妈需要慢下来,尽量用详细的缓慢的语言来交流。
举例:孩子要去推卧室的门,他发现门在推的过程中可以来回动,这时候妈妈可以说:宝宝想要做什么?妈妈帮助你,用手指一指。孩子指向门之后,妈妈可以继续说:宝宝要推门吗?妈妈来推推看,这个是推,推,这样就推动了。宝宝不可以把手伸到门缝里,这里是门缝,会夹手。接着做一个夹手很疼的夸张动作。一般孩子看到这里会咯咯的笑。然后妈妈拉着孩子的手去推门,感受手不能放在门缝里。并且和孩子确认:哪里不能动?对啊!门缝不能动,会夹手,很疼!宝宝真棒。
家长这种交流方式给孩子留有回应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就不会因为家长生硬的制止和强制要求而采取发脾气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孩子发脾气也是妈妈对孩子生硬管理方式的一种学习。
1岁多的孩子也是和妈妈建立亲密情感的最佳时期,日复一日的有效陪伴会使孩子对妈妈产生强烈的信任和依赖。这些都是安全感的来源。有了安全感,孩子的情绪会更稳定,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控制情绪,学习用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这些过程都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充分认识到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需要,用更多的耐心来养育孩子,一定会有令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理解孩子,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我是幼儿园张老师,资深幼儿园教师一枚,请关注我,一起分享教育过程的美好!
谢邀,一岁的宝宝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去摸一摸,动一动。这也是宝宝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的建议是只要不是危害到宝宝安全的事,多鼓励宝宝去做,去接触。
我记得我的宝宝一岁左右非常喜欢扔东西,我床上的东西,抽屉里的东西她都扔出来,以前我的鞋架被她拆的一根一根的,家里天天都是一片狼藉,根本没办法收拾好,我也没办法,就让她玩呗,家长要注意的就是把刀,剪刀,任何危险的物品收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一天宝贝去碰热水瓶,她又觉得那个很新鲜,我把瓶塞拿掉,把她的小手放瓶口,她赶紧把小手缩回去了,放了几次她知道那个东西不好玩烫手了,但是我还是把热水瓶锁柜子里去了,宝宝不好奇不代表她不会无意之中碰倒热水瓶。
所以保证宝宝的安全之内随便宝宝去探索是我的主张。
在讨论该怎么引导之前,我想知道题主所谓的“不该做的事”指的是什么?
以我个人为例,在我女儿一岁时,她因为刚刚学会走路,会一刻不停地四处走动,看到什么东西都会拿起来玩一会。而我因为怕她受伤,会一直跟着她,看她拿起什么来就顺手阻拦一二。
事实上,除了确实危险的水、电等东西,孩子去玩别的诸如拖把、遥控器、垃圾桶、花草等等,都是正常想象,也不是什么不该做的事情,父母不应该过多阻拦。
至于怎么引导,我分享下我的三个经验,看能不能帮到你:
我女儿刚开始四处捣乱(当时我觉得她是捣乱)时,我总是对着她大吼,“不许碰插线板”“不要再玩遥控器啦”“不能乱翻垃圾桶”等等,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甚至,我说得越频繁,她玩得越起劲。
后来,看多了育儿书之后我才知道,小孩子是听不懂否定句的。
比如我喊她”不许碰插线板“,她接收到的讯息只有三个关键字——插线板。所以,在我朝她喊时,她以为我是在鼓励她。
一岁的孩子虽然只会一些简单的话语,但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接收讯息也接收得很快。我们一直“不能”“不要”“不许”的,转换成“婴儿语”,他们会以为什么都可以做。
不知道你们发没发现,你越害怕孩子做什么事,他可能偏偏就去做那件事。
比如我家女儿,我最怕她去厨房玩水。因为小区地势高,偶尔会停水,我家厨房总有一桶备用水,可女儿自从发现那里有水之后,每天都会趁我们不注意跑去那里。
特别严厉地阻止都一点不起作用后,我有点生气,就索性回到了沙发上,可是,奇怪的是,没一会,小丫头就颠着小步子回到了我身边。然后,我就发现,原来,对付小孩子的执拗,有时候适度忽视效果极好。
另外,如果孩子总喜欢做一些危险的活动,父母还可以试一试“转移注意力”法。比如,孩子总想拿着东西去戳插线孔,你可以试一试拿他喜欢的零食或者玩具去转移他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极容易被转移,被转移几次后,他就会对原来的事情彻底失去兴趣。
题主也说了,一岁的宝宝已经有自己的意识了,确实,一岁的孩子,自主意识已经觉醒,他会想要去探索身边的新世界。而这种探索精神,其实是极其珍贵的好奇心。
世人在总结达·芬奇、乔布斯、富兰克林的成功秘诀时,都发现他们之所以最后能成功,都在于他们好奇心很重。
所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最好尽可能地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可以把家里危险的东西都收起来,不能收起来的东西都采取”安全措施“,比如,插线板买塞子塞住,水桶拿盖子盖紧等等。
最后,我想再说下孩子爱发脾气这件事。
我为什么单把这件事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孩子不是爱发脾气,也不是在发脾气,他只是在表达,表达“我不高兴”的情绪。而一岁的孩子语言系统还不发达,还不会表达,自然只能以哭闹来表达,结果父母却误解为是孩子在发脾气。
试想一下,你如果想去做个什么事(不管危不危险都想去做),而你身边人非要阻拦你,你是什么心情?
从降生那刻起,孩子其实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如果父母都能将孩子当成一个普通的对等的人来看的话,相信很多亲子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欢迎关注@南贝叶,80后职场女性,家有萌宝,致力于分享育儿心得~
我的宝宝现在就是一岁多一点,开始有自我意识了,不让她拿不让她做的事,她就非常抗拒,不仅发脾气,有时候还会假哭甚至嚎啕大哭,和你抢玩具。我是这样处理的:
1.吃饭的时候,她一定要吃自己喜欢吃的菜而不吃饭,我只要喂米饭就用手打掉,或者把头扭过去。我选择三种方式来引导。
第一种,我会把她想吃的菜放在米饭上面让她看到,然后告诉她:“你看,你最爱吃的虾呢。”然后碰一下她的嘴唇,她闻到香味就会吃。
第二种,可能今天的饭菜没有具备很有特征性的菜,比如她最爱吃的虾,她非常抗拒,我就会稍微盛一点点,然后碰一下她的嘴唇,她舔了一下觉得味道还可以,就吃了。
第三种,会有这种情况,就是无论怎么样她都发脾气,就是不吃,今天中午就是这样,哪怕是最爱吃的三文鱼她就是不要吃,那么我就选择不给她吃午饭了。她想吃别的零食也不可以,我会告诉她,因为你今天没有好好吃饭,所以不能吃别的东西。所以我女儿今天中午饿了一餐,下午还去游泳了,但是晚上吃饭就立马很乖了,给啥吃啥,完全不挑了。所以我看她平时吃饭有时候发脾气就是不够饿。我和我先生的宗旨是,孩子不好好吃饭,那就不吃,饿一顿不会怎么样,他们还听不懂道理,那么就用行为告诉她,在吃饭的时候不吃,那就只能饿到下一餐吃饭的时候再吃!
2.危险的东西。小孩子总是喜欢拿大人的东西,有些东西其实很危险,比如筷子等,但是她就是一定要拿,如果从她手中夺出来,她就会大发脾气。这个时候,我会选择拿别的安全色彩感强的玩具和她换,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接受的,而且1岁多的小孩记忆力也很短暂,很容易被当下的新东西吸引,这个法子基本都会成功。
如果不成功,或者当下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换,我会选择直接拿走,告诉她这个非常危险,不可以玩,并且一脸严肃,但语气平和。我女儿是这样,拿走的那一瞬间会嚎叫,但是拿走以后也就这样了,她会去找别的东西。
3.在外面玩不肯回家。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经历,孩子在小区的滑滑梯玩,大人跟他们说回家了,明天来玩,孩子就是不听,要继续玩。强行抱走就在地上撒泼,这种情况我从一开始就有所准备。
1岁多的孩子其实精力有限,我在带她下楼玩的时候,一般留足40分钟的时间,并且陪她一起疯玩,通常在30分钟以后,她自己就会主动离场,这个时候我叫她回家,说我们先去喝点水吧,她也就走了。其实孩子都会有她自己的时间点,父母要去观察,每个孩子尽兴的时间点不同,找到了也就很容易被带回。
这个很好理解,就像大人看剧,看到一半尤其是剧情关键时刻,结果有人叫你去做别的事,对你而言又不是特别重要,大家肯定是不想去的,所以不要在孩子最想玩的时候带她走,孩子沉浸在玩耍中也是一种关注力的培养。
另外,我曾经也大吼过,后来发现没什么用,孩子依然不听,而且会哭得更凶,后来我就不这样做了,反而自己情绪平和,也不会对于小孩子的吵闹而上火,因此会更有耐心去处理。
一岁多的孩子我想发脾气大概也就是这些场景,反正我碰到的“大场面”大致都是这些,其他雷同的可以用相同手法来处理,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90后新晋辣妈,美帝留学海归,瑜伽老师,喜欢读书,写作,绘画,一个人独立带娃,我相信美好的生活,自然经得起各种折腾,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花酱的成长日记一起探讨育儿世界里的小乐趣。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和需求。也许他撕破了你有用的本子,在你看来是在搞破坏,而他可能想为你“撕”出一碗面条;也许他捞出鱼缸中的鱼,在你看来又是在淘气,而他可能是想跟小鱼做朋友,看小鱼自己在水里太孤单……。也许我们真的不了解孩子做事的真正用意,而妄自武断呢!所以,一定要先蹲下来问问孩子。
其次,成人要统一思想和行动。不该做的事,成人都要不允许,让孩子知道没有可商量的空间,也就不会以发脾气的方式要挟成人答应他的要求。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也是试探性的,当看到成人妥协一次之后,他下次就会变本加厉,他的脾气就会升级。这个时候,成人的做法就是冷静的避让。先不予理睬,如同没看到一样,心平气和的该干啥干啥,甚至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还可以招呼孩子,刚洗的水果要不要吃一点?让孩子看到妈妈还是爱我的,同时也知道这招不好使,也就放弃做出妥协了。
再次,当孩子发脾气过后,要立刻温和的讲道理。立刻是让孩子知道就是刚才发生的这件事,让其明白是非对错。切忌下次孩子又发脾气时你找旧账地讲出来,孩子并不记得过去的事情,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对孩子和对老公都一样,就事论事,切忌一次性陈年旧账一起算。
最后,当孩子真的是大发脾气,不听说劝时,我们要惩罚也要先把规则提在前,态度要坚决,不能是开始强硬不允许,看孩子哭的满头大汗就心软下来,先做了让步。即便是孩子哭闹的脸通红、出汗,你拿来毛巾给擦试,表达仍然是爱他的,但不允许的事情仍然是不可以。同时场所要适宜,切忌在大街上,当众惩罚,或者当着邻居、同事朋友的面训斥孩子,等到了家再解决问题。而且要就事论事,不要用挖苦的话,如:你不是能吗?能你就哭啊!谁喜欢你是咋滴,没完了是不是?你厉害啊!一岁的宝宝是听不懂这种话外音的,也切忌说出双重否定句,如:能不能垃圾不乱扔?应直接说出正确的做法,如:把这张纸片扔在垃圾桶里!当孩子发脾气后,要让孩子明白,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想法跟妈妈说出来。如果真的要让孩子冷静一下,可以计时隔离,但时间要短,告诉孩子:3分钟后再来看你。当孩子出现某一方面问题时,我们也可以有选择的陪伴孩子看一些绘本故事,如《大卫不可以》,在大卫的身上看到哪些事可以做,哪些坏习惯要改正,也会影射到自己身上,孩子也会感同身受,当大卫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的时候,更会受这种榜样力量的影响,更容易理解并接受!
总之,不要体罚孩子,‘牢记错误“不是重点,”改正错误“才是目的!
一岁左右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识,有时候会跟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没有满足到他,那么宝宝就非常爱发脾气。
比如说妈妈叫宝宝不要进厨房、叫宝宝不要玩剪刀、叫宝宝不要弄饮水机等。
首先,遇到这种情况大人肯定是要耐心劝导,告诉宝宝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但多数宝宝是听不进去的,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就是这么强烈。
这时候大人就要想办法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可以用宝宝比较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引逗他。如果宝宝还是不罢休的话,那么家长可以在安全保证情况下亲自示范危险性让宝宝体验下。
我家女儿小时候要弄饮水机,每次我不让她去摸,她就哭闹,偏要去弄。有一次我就弄了点比较烫的温水在玻璃杯里让宝宝来摸,她一摸被烫到手后就知道害怕了,从那之后就远离饮水机了。
所以,大人一定要坚定的管教好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不要因为哭闹就迁就孩子,否则以后会变本加厉,越闹越凶。孩子哭闹不会对他的健康有影响的,大人不要担心,要哭让他哭去,要从小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要有约束自己的行为。
图片来自网络
试着和孩子讲讲道理,我小外甥不会说话时,非要玩充着电的手机充电器,妹妹生气每次都强行管束,把孩子打的哇哇哭,可他屡教不改。我看着觉得没必要,就抱过孩子,拿下充电器和手机,比划着告诉孩子手机电少了需要充电才能继续玩手机,要不然手机就不能用了,边说边给孩子比划充电的过程,让他看手机示电的表格,问他懂了没有,孩子点头表示懂了,就不要玩了,并且条件反射的每次来家见到我就激动的指使我去给手机充电。看着孩子小其实不是不可理喻。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减肥效果好抓 小孩能不能练哑铃多大的孩子适合 小孩嘴唇起皮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 孩子的罗圈腿是怎么形成的三大因 孩子早恋怎么办如何有效疏导孩子 医生婆婆称自己专业孩子的事必须 儿子成人礼送什么礼物好呢给你孩 有孩子的夫妻千万不要离婚对于孩 小孩千万别让老人带的说法正确吗 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怎么改善 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 这几个方法 怎么让孩子吃饭 教你如何让孩子 怎么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家长首先 顽皮的孩子怎么管教的 这些方法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 引导孩子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懦弱的性格 孩子性格偏激怎么办 孩子性格偏 孩子性格固执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 爱惹事的孩子怎么管教 不妨试试 养育优秀的孩子具备特征,家长要 高考数学难出新天际,可有的孩子 “做胎教”和“不做胎教”的孩子 花费十几万只考了302分 妈妈觉得 甘肃作弊考生留下来的疑团,是怎 一举夺魁!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 高考钉子户:26次参加高考,今年 D2809次列车因泥石流脱线!此类 “女儿16岁,学校宿舍里分娩了” 扭曲邪门的内容,频频出现在教科 川渝地区几所大学实力很牛!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