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产后如何才能恢复盆底肌?怎样预防子宫下垂呢?

产后如何才能恢复盆底肌?怎样预防子宫下垂呢?

2020-08-22 09:12阅读(85)

产后如何才能恢复盆底肌?怎样预防子宫下垂呢?: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宝妈在怀孕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周围的组织器官,引起周围的组织和韧带拉长变松

1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宝妈在怀孕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周围的组织器官,引起周围的组织和韧带拉长变松,产后恢复不好就有可能会导致盆腔器官包括子宫下垂。

那 产后怎么预防子宫下垂呢?

产后一定要进行母乳喂养,婴儿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帮助盆腔各韧带复原,能有效预防产后子宫脱垂。 肥胖的宝妈在产后一定要减肥,避免便秘以及咳嗽,因为体重过重、便秘、咳嗽这些都会引起腹压增加而有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新妈妈盆底肌肉的自然恢复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注意姿势,避免久蹲,避免产后举重和过早性行为,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生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按摩子宫,多做提肛运动,产后6周,可以去医院做一个产后的彩超,复查一下子宫复旧的情况。

子宫脱垂与分娩、产后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需要,适当的做一些盆底康复的运动,都是可以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2

子宫脱垂的几种情况

子宫脱垂因程度不同有轻、中、重三种级别。

轻度子宫脱垂:大多数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长期站立或者重体力劳动后悔感到腰酸,有下坠感。

中度子宫脱垂:宫颈和部分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特别在用力屏气后明显。多数子宫脱垂者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会引起尿失禁的现象。

重度子宫脱垂:即是整个宫颈和宫体全部暴露于阴道口外。子宫充血、水肿,严重者甚至发热、口渴、便结等,很容易发生感染。

防止子宫脱垂注意一下几点;

1,产后下床运动不可过早,避免过度体力劳动,不可做上举运动。但不要求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大便通畅,可以早晚喝一杯蜂蜜水,来润肠通便,切记用力大便

3,注意保暖防寒,防止感冒咳嗽,患有慢性咳嗽者需要及时治疗

4,加强盆底肌和肛提肌的收缩运动。如抬臀运动,产妇可以仰卧曲腿,使臀部离开床面,然后放下,每日两次,每次抬10下,这项运动能使盆底肌和提肛肌逐渐恢复紧张度。

5,若发生子宫脱垂,应绝对卧床休息,可以适当使用补气血的药膳,如人参粥,人参山药乌鸡汤,人参肘子汤,黄羊肉。

3

生完宝宝后,大多数的宝妈都会变得屁股大,其实是怀孕期间骨盆松弛了,变得宽了一些,怀孕后期随着胎宝宝不断的长大,骨盆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变形,所以产后的骨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后如何才能恢复盆底肌?就需要做一些盆底康复的训练了,才能让骨盆恢复到最佳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顺产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松弛的主要原因,但是剖宫产的妈妈和顺产的妈妈一样度过了280天的孕期,盆底肌同样受到增大子宫的压力,所以不要认为只要选择剖宫产,就能避免盆底肌肉的损伤了,剖宫产的妈妈同样不可轻视骨盆修复

通常在产后的一到两个月,身体大多数就恢复正常了,但是骨盆的状态并不会自动恢复到产前的状态,需要产后及时的锻炼,韧带恢复到原来的坚硬程度需要2个月的时间,所以在产后2个月内对骨盆进行恢复锻炼,是最理想的

产后如何才能恢复盆底肌?

每个产妇的盆底损伤情况不同,肌肉收缩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产后骨盆的恢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产后的盆底康复训练,是无法统一和固定训练模式的,产妇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在康复过程中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要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做自己身体的管理者,为了以后生活的美好,还是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恢复时期。—般在产后42天时开始,产后一年内效果最佳。

  1. 产后新妈妈应尽早的下床活动,对骨盆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顺产新妈妈在产后24小时左右就可以下床活动了,之后每天都可下床适当活动,不过由于伤口尚未愈合,前2~3天会比较不舒服,活动时可以使用腹带支撑伤口,以减轻伤口疼痛。

  2. 新妈妈产后2周就可以进行骨盆运动了,骨盆运动有助于骨盆及其肌肉恢复。操作时,新妈妈双手着地,跪撑,把其中一只脚举起,然后往后伸展,要感觉到自己的臀到脚踝有伸展的感觉。每天早、晚做1回,每回左右脚轮替各做5次。

  3. 新妈妈睡的床垫,要软硬要适中,太软的床垫会令新妈妈在睡眠时身体下坠,脊柱、骨盆就会受力过大,得不到休息;太硬的床对新妈妈较重的骨盆部位会产生压迫,引起骨盆歪斜。所以新妈妈要注意床垫的软硬要适中,保障在仰卧时身体曲线能与床垫完全嵌合,由头面部、胸廓、骨盆一起为脊柱提供水平支撑力。

产后怎样预防子宫下垂呢?

子宫从正常的位置,沿着阴道下降到骨盆之下,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产后如果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感到下腹、外阴及阴道有向下的坠胀感,并有腰酸背痛,若久站、活动量大时,这种感觉就会更加明显,严重着将影响活动。子宫脱垂与孕期、分娩和产后的休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1. 产后生殖器官恢复需要42天,在此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手提重物以及长时间下蹲等活动。卧床休息时,不要总仰卧,要经常变换休息姿势。还可做胸膝卧位运动,纠正子宫后倾,防止子宫脱垂。

  2. 刺激乳头可以帮助新妈妈,产生子宫收缩素,坚持母乳喂养可通过宝宝的吸吮,直接刺激乳头,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可预防子宫脱垂。没有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按摩或者热敷乳房,同样可以刺激乳头。

  3. 产后42天要禁止性生活,为防止子宫脱垂,最好在产后的2个月再开始性生活。即使是产后2个月,阴道也很脆弱,因此动作要轻,或者使用润滑剂,以防受伤。

  4. 日常注意饮食,小心便秘,多吃纤维素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因便秘或者慢性咳嗽等,增大腹压,从而导致子宫脱垂。


产后半个月,加强盆底肌和提肛肌的收缩运动,可以帮助避免子宫脱垂。推荐两种简单有效的动作:

  1. 臀部抬高运动:俯卧在床上,两脚跪起,紧贴臀部,两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腰部力量将臀部抬高与放下。每天2次,每次20下左右,并逐步增加次数。

  2. 缩肛运动:用盘底肌肉收缩法将肛门向上收缩,就如同大便完了收缩肛门一样,每天做数次,每次收缩10-20下。

总的来说,产后42天,新妈妈要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除了看看子宫、伤口的恢复情况,还有就是要进行盆底检查。新妈妈在分娩时,对盆底肌肉、神经的损伤,不仅会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还会造成阴道松弛,甚至出现阴道壁脱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严重情况。所以产后42天要对新妈妈的盆底恢复情况进行检查,如果产后出现了尿失禁的问题,应尽早就医并接受治疗。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预防子宫脱垂,是每位新妈妈明智的选择。

4

产后是否要进行盆底肌训练首先要看自身恢复情况,可以在分娩后42天做一次常规做一次盆底功能,或者自我检查,比如出现尿失禁、尿频尿急、粪失禁、便秘、阴道壁膨出,都有可能是盆底肌功能障碍,这时候就要做一定的盆底肌功能训练。

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是在产后3个月内,否则年龄越大难度越大,所以务必在42天后做个全面检查,排除盆底肌损伤的或者恢复不好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才能恢复盆底肌?

轻微症状的,可以通过适量定向运动恢复盆底肌,比如简单的跳绳运动,跳绳能收紧盆底肌肉,一开始慢慢跳,再渐渐加大强大!仰卧起坐是很简单运动,这项运动主要是锻炼腹肌,同时也能锻炼盆底肌肉。

至于比较严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相应的训练,并定期复查!


那么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1、鼓励母乳喂养

很多新手妈妈觉得母乳喂养很辛苦,其实母乳喂养好处多多,一方面新生儿可以从母体获得抵抗力,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子宫收缩,对于韧带的恢复有帮助,可以有效的预防子宫下垂,所以非常鼓励母乳喂养!

2、产后不宜过早参加体力活动

刚生产后的宝妈身体相对虚弱,不宜过早参加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容易拉伤,也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深蹲,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子宫下垂。

3、产后适量运动

产后妈妈也别总躺床上,适量下床活动,可以适量做下产后运动,比如提肛运动,收缩盆底肌肉,尽量将肛门往上缩,每次收缩10~20下,每天可以多做几次。刚开始可以做几个,后面适量增加次数,锻炼肌肉的收缩能力。

除了做以上事项,产妇还要注意均衡营养,荤素搭配,防止发生便秘,加重子宫脱垂!

我是楷妈谈育儿,育儿路上与你分享,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5

生完孩子之后,盆底肌可能会受到损伤,引起松弛,可以做一些运动来促进盆底肌的恢复。

比如可以做一下产后瑜伽操,刚开始动作的幅度要小一些,然后逐渐增加动作幅度,也可以做提肛缩肛运动,这项运动比较简单,在家里面做就可以了,效果不是太好的话,可咨询医生做盆底肌肉物理治疗。

子宫脱垂要注意产后产前预防。特别是产后要防止重体力劳动,便秘,长期久站,久坐,久蹲等引起腹压增高。前期要要注意多休息,经常更换睡觉姿势,坐月子期间不要去提重物,不要跑步,不要走太多的路。慢慢可以适当做一些俯卧,胸膝卧位,帮助子宫保持前倾位,还可以咨询康复医生给予产后保健体操指导

6

产后42天一定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在医院做也行,如果条件允许购买家用的盆底训练仪都可以,现在淘宝有圆小汫盆底训练机器人,效果据朋友圈还不错,还有医生一对一在线的知道,可以试试.

7

你好,感谢邀请,我是育婴讲师徐芳老师,孕婴行业9年多的讲师

我前几天也有妈妈问到我这个情况,也写了文章供你参考

一、首先来了解下产后子宫脱垂症状

大多数会有些下腹部坠涨的感觉,或者只是下腹部有点儿不大舒服,厉害的是,重度的阴道都能摸到子宫。

做个普通妇科检查就能看到。

二、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

在以前的年代,农村这样的现象很多见,因为产后不注意,下地干活了,就会出现了。

所以原因主要是两个

1、过早体力活动,导致子宫还没恢复,就容易出现。

2、盆底肌肉受到牵拉,支持力量不够,在什么时候呢,就是分娩的时候难产的,受伤了,比如孩子过大,顺产的时候不容易,用了产钳等。

盆底肌一旦损伤,会有很多影响,甚至打喷嚏都会漏尿,大笑都漏尿,会有很多尴尬。

三、如何治疗

1、还是需要做下盆底肌修复的,医院里可以做,还可以做做针灸治疗。

2、平时自己可以做的,每天做下缩肛门的运动,用力收缩盆底肌肉3秒以上,然后放松,可以每天做2-3次,每次可以做10-15分钟。

3、还可以喝点中药进行调理

妈妈们,希望能够帮到你哦!产后有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忽视哦

你有子宫脱垂吗?

【我是育婴讲师徐芳老师,孕婴行业9年多的讲师,为大家分享接地气实用的孕婴知识!

觉得有道理请点赞转发收藏哦!】

8

感谢邀请!

产后恢复盆底肌一般有三个阶段:

1.产后1-3月是第一阶段,

2.产后3-6月是第二阶段,

3.产后6-9月是第三阶段,

一般都是会从第二阶段开始练习恢复盆底肌运动。前期因个人体质恢复不同,就会导致很多恢复动作不能练习。以下的分享也是简单的比较适合大众练习的方法。

盆底肌在哪里?长什么样呢?

盆底肌承载着肛门,阴道,尿道,直肠等器官的连接像弹簧一样。身体的大部分脏器器官都要依拖盆底肌的承载!怀孕时,子宫也是依靠盆底肌来承托着。

盆底肌在位置呢?简单的举个例子就是你想尿尿的时候或正在尿尿的同时,你憋尿不尿,试着像水龙头开关一样,尿一下停一下、停一下在尿,那么控制肌肉的这个开关就是盆底肌!那你所进行的运动就是盆底肌运动。

为什么产后都要进行盆底肌修复训练?

因为宝妈们在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中,盆底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很多后妈妈在生完孩子后,打个喷嚏、咳嗽一下、蹦、跳或者说话声音大一点就开始漏尿,很是尴尬。这就是疏忽盆底肌没有好好的进行修复或者恢复训练的结果。

怎样才能真正的恢复盆底肌本身的功能呢?

最简单的收缩盆底肌运动,产后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练习了。前期先练习收缩肛门运动:双膝弯曲,平躺放松,紧闭阴道,尿道,以及肛门。刚开始收缩盆底肌肉2秒,然后放松5秒。连续做20到30次左右。随着练习时间的推移,延长收缩肌肉的时间收缩盆底肌肉5秒,然后放松10秒,如此反复练习。刚开始会有很多朋友找不到感觉,那就要从启动相关肌肉群训练开始入手。如果想更了解更多或者带着觉知去练习。可私信我或者找专业的朋友进行针对性的恢复调理。

如何预防子宫下垂?

做缩肛运动,恢复盆底肌运动,就可以预防子宫下垂。多吃蔬菜水果,尽量避免便秘,保持大便通畅,也可以预防子宫下垂。

希望可以帮哦!





9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子宫脱垂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预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提倡晚婚,晚育,防止生育过多,过密,正确处理产程,避免产程延长,提高助产技巧,保护好会阴,必要的时候行会阴后侧切开术。避免产后过早地参加重体力的劳动,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习惯性的便秘,提倡做产后的保健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10

盆底肌需要坚持跟着G动锻炼,才可能痊愈。

初练者刚开始锻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要准确的定位盆底肌的位置。


2、要注意锻炼强度。


所以一定要按照软件提供的方案来进行锻炼,要循序渐进。但是有许多宝妈锻炼了一段时间,但都效果不是很好。想要有好的效果不仅仅依靠锻炼,更需要平时的护理。护理不好,锻炼效果就会被大大的打折扣,也就出现了原地踏步的问题。平时护理需要哪些方面呢?


1)排名第一的就是便秘。对宝妈来说便秘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便秘~排便困难~如厕时间增长~腹压长时间增大~盆底问题加重~排便困难~便秘加重。所以平时就要适度运动,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量,以促进肠胃蠕动。便秘严重的情况下,尽早使用开塞露。


2)产后过早参与体力劳作。产后提倡运动,但要适度,注意强度。尤其是提重物、弯腰。长时间弯腰劳作,还容易引起腰肌劳损。所以日常腰疼就不要怪凯格尔运动做多了,多数都是腰肌劳损造成的。


3)活动过量。经过医院的盆底修复,终于看到效果了,医生也提倡运动,开始减肥瘦身吧,饭后快走,甚至跑步、跳广场舞。目的是好的,但却很不利于盆底的恢复,容易引起盆底疲劳。做哪些运动呢?散步,半小时左右即可(每个人体质不同自己要适当调整),还有就是低强度的瑜伽

4)过早进行腹部的塑型运动。不少妈妈产后都会出现小肚腩,而进行各种腹部锻炼,虽然有效,但对有盆底问题的妈妈来说确实大忌!因为宝妈的盆底肌过于薄弱,而腹部锻炼难免会增加腹压,对盆底肌造成额外的压力,不利于恢复,甚至会加重盆底的问题。如果想进行腹部瘦身,最好等到盆底肌力大于等于3级的情况下在进行。


5)体重过重。尤其是腹部肥肉的堆积,也会对盆底造成额外的负担,所以月子期间也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体重快速增长。


6)避免长期性咳嗽、鼻炎引起的打喷嚏。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腹压瞬间增大的,还会加重漏尿和脱垂的程度,所以宝妈们要做好保暖,防止此类不利于恢复的问题的发生。


7)避免憋尿,除夜间外排尿间隔不超过4小时。


8)避免含咖啡因、酒精类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9)减少性生活频率,能避免最好。频繁性生活会造成盆底肌的疲劳,使盆底肌不能彻底放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锻炼进程。


10)避免过早再次怀孕。盆底问题的发生概率与分娩次数成正比关系,建议妈妈在产后2年后备孕,以便给身体留下充足的恢复时间。盆底问题较严重的妈妈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产后第一同房就要采取避孕措施!你和康复的妈妈可能就差在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细节!找到原因,坚持积极锻炼G动,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避免和改善子宫脱垂?一般来说,产后子宫脱垂,医生会建议保守治疗。


1、盆底肌肉训练。现在叫凯格尔训练,是耻骨尾骨肌的收缩运动,比如在排小便的时候到了中间段的时候可以憋一下尿。

2、产后42天内应严格禁止性生活,最好在产后3个月后进行。


3、医生或护士会在产后给新妈妈按压肚子,帮助子宫排出血,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这也是防止子宫脱垂的方法之一。


4、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5、保持大小便通畅。


6、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7、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8、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如鸡、山药、莲子、大枣等。所以在脱垂还没出现时,训练盆底肌是最好的预防。而产后已经出现轻度脱垂或漏尿,也赶紧做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盆底功能性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