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2020-08-21 05:32阅读(72)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啊,得从病原微生物学讲起。但是这个太复杂了,所以长话短说。不要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

1

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啊,得从病原微生物学讲起。但是这个太复杂了,所以长话短说。

不要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上任何的一种病毒目前都没有特效药物来进行杀死。这个与细菌是截然不同的。

细菌绝大部分有细胞壁的结构,而抗生素就是作用于细胞壁,使其细胞壁的结构破坏,细菌失去完整性,生命活动受到严重的损害,并在人体白细胞的围剿之下,被吞噬而死亡。

但病毒并没有细胞壁这一个结杨。病毒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相比于细菌,病毒要小得多,其直径大约相差1000倍。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寄生在别的人或动物体内来维持生命。

所以从微观上来看,人体的细胞不能进入到病毒内,而恰恰相反,病毒可以进入人体的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并且完全有可能与人体细胞进行整合,形成紧密的结构,不可分开。

因此,在治疗药物学上,有抑菌类抗生素,也有杀菌类抗生素。但只有抗病毒药,没有杀病毒的药。

但是所谓的治愈,一般指的是临床治愈,就是说临床上达到某种标准就可以判断为治愈。而治疗病毒感染,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外,大多数还是使用支持对症疗法。抗病毒一般是抑制病毒的复制或者抑制病毒的传播,使病毒的活力和复制逐渐下降,最终自然灭亡。但有一些病毒与细胞整合在一起,无法完全灭亡,而呈现低水平的复制,比如乙肝病毒,从而形成慢性感染。

但是对于急性感染,比如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一般都是属于急性感染,经验性的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同时可以支持对症疗法,通过自身的免疫力病毒会逐渐衰减和死亡,最终达到临床治愈。因为,对于一些感染者如果不进行临床治疗,那么往往就会因为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的衰竭而死亡。

所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第4版指出,其治愈的标准就是:临床症状消失,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至少间隔一天以上检测)。

2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感染破万人,目前仍然没有特效药物。其实,不仅仅是对新型冠状病毒,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物。

一、病毒有着远比人类悠久的历史

病毒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远比人类存在时间更长。

十九世纪末期,科学家将得了烟草花叶病的叶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结果发现健康烟草也感染了花叶病。刚开始大家普遍认为是细菌导致。

1898年,荷兰的细菌学家贝杰林克使用细菌过滤器将叶液中的细菌过滤掉,发现不含有细菌的滤液中,仍有可在烟草中繁殖的有机体,称其为“virus”, 即“病毒”,这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4000多种病毒,其中,对人有致病性有500余种

多数病毒直径仅在100纳米(nm)左右,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60-140纳米。一个完整的病毒由内部的核酸和外周的蛋白质衣壳两部分组成。

病毒远比细菌或者细胞小的多。由一个原核细胞构成的细菌,其直径一般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1微米=1000纳米),一般要比病毒大几百倍

病毒体积太小,且没有合成能量的能力,只有靠入侵细胞,全靠掠夺细胞能量来复制繁殖。

一般病毒入侵一个感染细胞释放的病毒子代数为100~1 000个。

病毒除了比细菌更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病毒更易发生变异及进化。只有极少数变异对病毒有利,可以让病毒更有侵袭力、耐药性、抵抗力。比如,禽流感病毒通过点突变,就由低致病株进化为流行性高致病株。

红色艾滋病病毒正在侵入黄色细胞

二、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最初由动物体内发生基因突变,跨物种传染给人类,并进化出人传人的能力。

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A,在打喷嚏、咳嗽、说话甚至寻常呼吸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小唾液、痰液、鼻涕微粒,携带着病毒不断向外喷射,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有限,希望尽快找到新的主人。

如果此时恰好有另外一人B近距离站在A对面(飞沫传播一般一米以内),未戴口罩,带有病毒的微粒喷洒到B的鼻腔,病毒就会欢呼雀跃,找到了新家!

此时,病毒将携带的“钩子”与呼吸道细胞的突起物对齐,然后就紧紧地吸在一起。接着病毒将一个小刺刺入细胞,把RNA送入细胞,大量地复制繁殖后代。

病毒侵入细胞过程

被入侵的细胞被病毒破坏、裂开,大量复制品冲出来去入侵更多的细胞。

病毒的主人B有可能就出现了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B在出现这些症状之前,体内的病毒也已经有了传染下一个人的能力。

另一方面,B体内的免疫系统活化,防御战士们纷纷冲杀过来,清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战斗非常惨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场区域生灵涂炭,到处是战火纷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最终,病毒被包围歼灭各地的创伤慢慢修复,病人痊愈(如果B存在各种基础疾病,高龄,脏器本身就不太好,也有可能会整个战场崩塌,最后玉石俱焚,人与病毒都灭亡了)。

三、在这场病毒歼灭战中,药物的作用

从上面的战斗经过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在与病毒在战斗,药物有哪些作用呢?

1、药物主要起到支持对症作用。包括: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补充营养、保证身体能量所需;体温过高时适当退热;呼吸困难给予氧疗、呼吸机等维持机体氧气供应。

这些治疗就相当于给战场上的防御战士们加油呐喊,供应粮草,对病毒没有直接作用。直接战斗还是靠自己的免疫系统。

2、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指南中,也提到了抗病毒治疗的方案

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

及抗艾滋病药物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克力芝)。

然而,请注意,文中写得是“试用”,就是说,这些抗病毒的方案并不一定有效果,是没有足够的人体研究数据和经验支持的。请不要自行抢购。如果需要,医生会考虑使用。

3、另外,指南中同时提到了中医药治疗可能对病毒有一定作用。里面也列举了多种中药,需要中医根据具体情况辩证使用。

幸好,指南上的中药,没有像双黄连口服液那样引起民众哄抢。

所有这些药物,都没有抗病毒疗效依据!

四、如何算治愈

据援助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教授周新介绍,新型肺炎病人,发病两周以上,传染性减弱。

1.31日,武汉金银潭医院病区所有病人做了核酸检测,只有3个病人阳性(有传染性),其他病人都是阴性。

如果相隔一天以上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应该视为病毒已经被体内免疫系统消灭!此时病人不再有传染性,这个是治愈的基本标准

像金银潭医院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很多,之所以仍未治愈出院,是因为早期对肺部造成的损害,需要一个修复过程!损伤轻,自然出院快,损伤重,出院就会慢些。

我们医院已经治愈出院了两例新型肺炎病人,并不是说我们医院医生的技术比金银潭医院的专家好,药物比金银潭医院的有效,而是病人感染轻、症状轻再加上年轻,身体好!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肺炎出院标准为:

△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

△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 1 天)。

达到这三条标准的,就可以算治愈了!

我市第二例新型肺炎出院病人,于2.1出院

3

治愈并不代表是健康,一直以来医院用药物控制疾病症状是把病治好了,任何疾病无法通过药物治好的,所以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消失,更不是获得健康,症状消失是身体把症状隐藏起来了。。


人类对病毒感染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药物可以对抗的,非典到现在都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每一个人都有自带两个最强的医生 一个叫免疫系统 一个叫新陈代谢

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最完美的结晶,微生物,细菌病毒,几亿年来一直存在,一直变异,如果人类没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功能,人类早已经不复存在。 微生物的变异,进化,人类的免疫系统更是如此,但免疫系统要想变得强大,是需要煅炼,甚至是训练的。

一切疾病包括对抗病毒都是要依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军队一样,

免疫系统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身体的保安部门。从皮肤,到眉毛、指甲、嘴巴、舌头、鼻子、黏膜组织、淋巴组织、白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抗体,组成一个由内而外,由外到内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是对免疫系统的写照!

小到一根毛发、大到细菌病毒、以及致癌物质,任何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都会被身体发觉,并通过疼痛、积血、红肿、发炎、咳嗽、吐痰、发烧、过敏、溃疡、硬化等等的形式,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对抗各种伤害,保家卫国。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行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的都不是疾病,而是压制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工作!打击免疫反应,控制人体,而非疾病的致病因素! 他们已经逐渐习惯,通过消除,你不喜欢的症状、难受、疼痛,获得让你感激和付费的机会,在那里,你更像消费者。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疾病,都要通过免疫力的提升,来真正获得康复的机会!可是消炎、止痛、镇静剂、激素治疗,都只是抑制了神经传导、干扰了内分泌,抑制了免疫应答,掩盖了病症而已


免疫系统在身体设置了两大最关卡!那就是外面的皮肤和体内的粘膜。把细菌病毒涂抹在健康的皮肤上,不会感染,皮肤表层有一层皮脂膜,主要组成成份是不饱和脂肪酸,它能抵抗外界物质的入侵。这就是为什么要勤洗手 少接触的原因


粘膜也是直接和外界接触的,鼻腔,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主要都是粘膜组织 这就是为什么要带口罩的 原因


当皮肤与粘膜的防线突破后,外源的微生物进入体内,淋巴会把微生物集中在淋巴部位,令到细菌病毒不会乱跑到别的地方。

于是战争发生在淋巴部位,会形成淋巴结肿大或结节。咳嗽 就开始 可惜现代医疗不知道身体正在对抗病毒 牺牲自己 而采用了药物来抑制 帮助了 病毒细菌顺利进入身体。


身体是最智慧的,疫苗就是利用身体的智慧,让体内的免疫士兵认识这些特种细菌病毒,形成免疫记忆。问题是,疫苗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疫苗是一种逆天的行为,不走寻常路,直接输入你的血管里面,这就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免疫系统好比国家的军队。有生产士兵的骨髓,训练士兵的胸腺,驻扎军队的脾脏与淋巴。有炮兵、步兵、飞机、坦克,分工严密却各自明确。人体的自我管理比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更合理,更严格。你必须深思:身体内部有如此强大的免疫系统,按道理人是不会生病的,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疾病呢?因为我们从未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有正确的认知,也没有保护好我们的免疫系统!甚至还用药物来抑止免疫力的第二个因素是营养。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如果每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时间长了,免疫力日益下降,用来打仗的免疫细胞越来越少。免疫系统的四道关卡,第一道是皮肤与粘膜,第二道是淋巴,第三道是脾脏,第四道是细胞膜。当外源微生物突出层层关卡进入血液,又没有被过滤掉。外源微生物就会进入组织细胞,此时第四关卡细胞膜就至关重要了!如果细胞的细胞膜不够健康,外源微生物是非常容易进入细胞内的,侵占细胞,并分裂繁殖种群!而细胞膜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脂肪。小时候,我们都玩过吹泡泡,能形成那个泡的关键,是因为有石油衍生物里含有的油脂。又是油!!!

人生不加油,真的很难走远!

治愈不等于让你获得健康 ,而自愈才是真正健康,要想自愈就是免疫系统抵抗病毒与细菌(因为疾病大都是病毒和细菌造成的)恢复健康就是身体的第二个医生 新陈代谢 ,

你是你自己造出来的哪里坏了 怎么修 身体会根据DNA来修理,而你只需要提供身体足够的营养,其他的身体自己会安排,任何人都帮不了忙!

4

在普通民众的眼里,疾病都是药物或者手术治愈的。而在医学专业人士的眼里,药物或者手术等治疗手段,多数只是给人体的自我修复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条件。有人问,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这个问题问的好,提出了很多民众内心的疑问。笔者现在就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目前有无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

没有。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都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并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至于网上流传的什么“吃双黄连口服液可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大家就当是笑话听听就可以了。想寄希望于喝点双黄连口服液就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有点不太靠谱。大家还是老实待家里不要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

下面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 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2)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

(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与有效氧疗措施。

(4)抗病毒治疗:目前无有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α- 干扰素(雾化吸入)。

(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地应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6)中医药治疗:根据症候辩证施治。推荐中成药:灌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出现乏力伴发热,则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根据国家官方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出院指标第一是病情稳定,发烧情况好转。第二是肺部影像学明显好转,没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平稳,意识清楚,交流正常,饮食正常,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5

这个问题的提出确实很有水平,也是很多老百姓内心的疑问。韩一声就参考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的相关内容为大家解答。

目前确实还没有发现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但患者的疾病依然是被治愈了,而且全国多个省市都已经有治愈出院的患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根据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里面已经对患者的临床治愈和出院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如果患者的体温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37.3摄氏度以下)达到三天以上,而且呼吸道的症状(干咳等)已经明显好转;连续两次的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核酸(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检测阴性就可以对患者解除隔离了,也就是说,可以认为他已经治愈可以出院了。当然,这两次呼吸道分泌物的采样时间必须至少间隔在一天以上。

如果患者完全达到上了上述的标准,他就可以解除隔离了,就可以出院了,或者根据患者的其他病情转诊到其他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

6

最近最火热的一个话题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家对它的淫威真的是深有感触,自从爆发了这种疾病,大多数不得不宅在家里,即使出去还是要戴上那让人不舒服的口罩。虽然有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数量还是处于增加的趋势。

截止到2020年2月4号,国内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已经达到了20471,相对于昨天来说增加了3233例,这组数据显示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是处于一定的上升趋势。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我们国家现在都这么先进了,为什么面对小小的病毒却显得无可奈何呢?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涉及到的面是比较广的,首先无论前方医务人员多努力,相关的科普有多少,依然有很多人对这种病毒不了解,而且即使懂一些,依然无法按照权威部门的建议去预防,甚至有些人觉得这种病毒距离自己还很遥远,压根就不重视。因为这次的传染源疾病,很多省市都启东了一级预警,从这能看出病毒的危害性,作为一种传染病,如果大家不自律,仅仅靠医生的努力,真的有难度去控制,除非研制出特效药物或者相关疫苗!

根据权威专家的一些言论,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物,那到底是如何判定患者治愈呢?


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物,但是并不是说没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的药物,根据第4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指南,像干扰素、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也并不是说对每个病人都有效果,这些药物也是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的,而且关于这些药物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持,所以也只是写着“可试用”。

临床上医生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是否痊愈其实并不难,首先是患者相关的症状明显减轻,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再结合相关的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就可以明确是否痊愈。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出院标准,只要患者同时满足体温恢复正常达到3天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就可以算作痊愈。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是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不是消失?这个主要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以后,虽然病毒被清除了,但是病毒带来的损伤是需要时间来恢复的,不可能病毒被马上清除,这些症状也立刻恢复正常。这个就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吧,虽然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但是战争给他国带来的伤害和废墟并不可能立刻恢复,人民还是需要时间来建设的家园。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7

目前还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这是现实,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们同样没有特效药物能够迅速杀灭这种病毒,所应用的抗病毒药物,还不能做到像抗生素杀灭细菌一样,迅速控制。

其实,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最好的抗病毒“良药”,人在感染这种病毒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种条件:一是感染病毒的量,也就是说,吸入大量含病毒的飞沫可能会发病,而吸入微量含病毒的飞沫,可能就不会发病;二是个人的免疫力,同样是近距离、密切接触,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人可能会被传染上,有的人可能就没有,这就是个人免疫力的差别。

所以,在抗病毒治疗的手段里,加强患者的营养供给,应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防范并发症,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治疗措施。

回到题目中,感染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怎么才就算治愈了呢?

目前国家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标准是这样的: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两次病原学核酸检测阴性(采样间隔时间至少1天),就可以接触隔离,达到出院标准了。

也就是说,临床症状缓解,加上病原学的核酸检测转阴,就认为体内的病毒已经被消灭掉了。

8

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到目前为止,确实没有能够有效杀灭病毒的特效药物,这是此次冠状病毒的新型特点决定的,也是病毒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有时候我们想问题太过直接,认为有了病毒就应该用相应的药物去杀灭它,但实际上,对于病毒感染来说,我们目前的治疗方法,还是使用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药物,来尽量的抑制病毒的活性,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作用。

实际上,不光是新型的冠状病毒,对于所有的能够感染人的病毒来说,由于病毒本身属于非细胞型的微生物,它们无法离开宿主独立生存,对于人体的感染也是与人体细胞结合后才会逐渐的复制繁殖,对人类造成感染,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所有针对病毒的药物都是“抗病毒药物”,而不是“杀病毒药物”。这些药物通过各种各样的机制,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病毒的复制逐渐减少,病毒会在人体内逐渐减少,直至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完全消灭,就能够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

对于目前的新型肺炎病毒,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目前我们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也在摸索各种各样对这种新型病毒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有效的抗病毒作用,结合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和抗体产生,逐渐的达到彻底消灭病毒治愈疾病的作用。在我国目前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中指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感染,可试用α -干扰素雾化吸入;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等药物来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这些药物应该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药物,药物的抗病毒有效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证明。

虽然目前没有针对新型病毒的特效药物,但由于感染者的个体情况不同,出现症状的轻重程度也不同,对于应用相关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这种新型病毒并非是绝症,即使还没有明确疗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也已经有很多朋友达到了治愈标准,关于如何算是治愈,在诊疗指南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首先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相关症状消失,另外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就是病原核酸检测呈阴性,这种阴性结果需要两次测定结果都呈阴性来确认,这两次测定的时间也应该间隔在1天以上,如果达到上述标准,就可以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经被治愈了,一般可以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其他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对于这次的疫情,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关于药物治疗预防的消息也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在这里还是要告诫大家,一是不要盲目抢购相关药物,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囤下这些药物也没有什么用,二是没有必要提前服用药物去预防病毒感染,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不管是抗病毒药物还是抗生素,如果您并没有相关症状,真的没必要提前用药,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药物目前还没有,不合理用药,乱用药预防,除了增加体内病毒和致病菌的抗药性以外,还有滥用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真的不值得这么做。

9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暴露了很多问题,尽管有了03年防止非典的经验,但是我们在面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仍然没有有效的措施。

其实不光是“非典”和“新冠”这两次,历来对于病毒都没有什么特效药。这不同于细菌性感染,我们有很多种抗生素供选择。抗生素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但是病毒没有这样的结构,病毒只能通过宿主存活和复制。它可以进入人体的细胞内部,目前只有通过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来战胜病毒感染。

目前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现在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满足上述条件就算治愈可以出院了。

既然没有特效药为什么还住院治疗,一是进行有效隔离避免进一步传播。再有就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从这次也看出来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中西结合治疗。中医的介入大大增加了治愈率,也缩短了治疗天数。当然,中医也不是可以“杀死”病毒。而是“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通过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把病毒排出体外从而治愈患者。

相信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肯定会早日战胜疫情。

10

虽然没有特效药,但通过免疫系统的努力、抑制病毒药物的使用、支持疗法的应用依然可清除新型冠状病毒,并治愈肺炎。当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人数远超死亡人数,转归整体较好。那么,如何才算治愈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体内会损伤肺组织、激活免疫系统,因此多数患者会出现干咳、发热、乏力,少数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病毒被清除以后,被损伤的组织会慢慢修复,上述症状会逐渐缓解直至消失,因此临床症状的好转是判断治愈的第一个标准,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即36-37℃,且至少持续三天以上,干咳逐渐缓解,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逐渐消失。新型冠状病毒损伤的主要器官为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是治愈的第二个标准,因此症状好转后应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若检查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则说明病情确实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若同时满足了上述两个标准,是否意味着治愈了呢?不能。治愈的标准是体内的病毒已被清除,因此最重要的标准,也即第三条标准,那就是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但一次检测呈阴性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该项检查可能出现假阴性,应连续检测两次,至少间隔一天,若两次检测均阴性,恭喜你,新冠肺炎已被治愈。

那么,新冠肺炎是如何别治愈的呢?前面已经提到,新冠肺炎目前缺乏特效药,即使市面上一些药物抗病毒有效,但只能抑制新冠病毒的生长,不能清除病毒,这是不是意味着医院的各种治疗措施都收效甚微呢?当然不是。医院提供的各种治疗,无论是抗病毒药物,还是其它支持治疗均是在为人体创造机会,一个产生抗体、消灭病毒的机会。抗体的产生并非一时半刻,需要足够的时间,但部分重型患者,尤其是危重型患者若得不到合适的支持治疗,可能等不到抗体出现的那一刻。因此,当前新冠肺炎的治疗可总结为:自身医护共同努力,提高患者自身机能,消灭病毒治愈肺炎。当然,我们的科研人员也未放弃寻找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且部分药物已进入试验阶段,期待特效药能早日应用于临床。可能部分朋友会问,既然部分药物可抑制病毒的生长,那么可以服用这些药物预防感染吗?是药三分毒,且疗效尚不明确,不提倡这样做,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做好各种防护,提高自身抵抗力,才能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在免疫系统的努力下,配合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支持疗法,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可被治愈,治愈的标准为: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好转,肺部炎症吸收,病毒核酸阴性。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