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

2020-08-19 00:02阅读(67)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就是正德皇帝了。这小子执政十多年,吃喝玩乐,喜欢美女,

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是正德皇帝了。

这小子执政十多年,吃喝玩乐,喜欢美女,四处旅游。

不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资料中这么写:他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这些都是正德年间大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

正德皇帝信任刘瑾,而刘瑾确实也有一定的政治能力。他利用刘瑾平衡和权臣的关系,作为缓冲。

一旦发现刘瑾不可靠,正德皇帝就迅速除掉刘瑾。

其实,这是国家制度问题。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整日忙碌,睡得少吃得少,事无巨细都自己做。

司马懿当时就笑了,认为诸葛亮活不多久,认为蜀国国力空虚。

为啥?

其实一个国家,皇帝过于劳累并非好事。

在二战中,比较成熟的列强部队,最高指挥官其实并不忙碌。

比如侵华日军最强大的11军(相当于中国的大军区)司令官横山勇。

这小子平时只是负责制定11军大的战略,以及作战的大体纲要,其余一切都放下去让部下处理。

即便开战了,横山勇也只是每天开一次短会,了解战场的具体情况,一般并不干涉。如果在靠近前线的指挥部,他每天回去高地观看一到二次战况。

其余时间,哪怕前线打的再激烈,横山勇一样自己在办公室阅读战史书籍或者练字。

在今天看来,横山勇这王八是消极怠工啊,应该枪毙!

其实,这是横山勇高明的地方。

因为日军的指挥系统很成熟,11军下达的战略命令,会由各个师团(类似于中国的军)具体执行。每个师团都有自己成熟的指挥班子,不需要横山勇干涉具体如何作战。

所以,横山勇只是负责战略规划以及协调师团的关系,根本不干涉具体的指挥工作。

他认为自己不在第一线,随便干涉只会造成前线军队无所适从,错失战机。


并非横山勇一人如此,冈村宁次也是这样。

即便打仗非常激烈的时候,冈村宁次也能在白天去钓鱼。

可以这么说,一个高级指挥官或者皇帝工作比较轻松,只是决定重大战略问题,就说明他的政府是高效的,有组织的。

这套政府制度才是真正合理的。

相反,皇帝或者指挥官整天累的贼死,未必是好事,恰恰说明整个制度有问题,本来应该下面处理的事情都交给最上层处理。

就说诸葛亮吧,如果下面有很好的帮手,有一整套高效的班子,他能连军中屁大的小事都管吗?

这里就要说说明明代皇帝和清代皇帝的区别。

大家知道,雍正几乎是活活累死的。

雍正在位的十三年,光是批复这些奏折所使用的的文字就多达几千万字,平均下来每天就有接近上万字。不要说用毛笔写字。就算我们每天用键盘敲上万字,也都得累半死。

雍正每天一早起来工作,到深夜才能入睡,每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军情紧急时期更是只有二三个小时。

相反,明朝很多皇帝都没有雍正这么夸张,甚至还有多年不上朝的,但国家仍然稳定,为啥?

满清是高度集权的制度,国家大事小事都要由皇帝决定,这样权力全部在皇帝手上,大臣们只是负责执行的。

明朝的权力则比较分散,首辅和秉笔太监等制度,实际上大大减轻了皇帝的负担,成为精英治国。因为首辅都是国家的精英,都是有才能的人。

相反,满清的这套制度就高度依赖皇帝本人的能力。如果是康熙、雍正,国家管理就会不错。如果是道光、咸丰,那就。。。

2

接近这个表述的皇帝,只有一位,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他曾经三十年不上朝,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但万历皇帝不上朝,是他善于用人的结果,朝政并未荒废。万历主政前期,他将内政交给冯保,“大柄委以张居正”,也就是宰相当家。而张居正是一个明朝的贤相,张居正改革在历史上和王安石变法齐名,正是万历年间进行的。张居正改革让明朝一度出现国富民强的局面,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张居正去世后,万历亲政,但亲政后的万历帝竟然三十年不上朝,虽然不上朝,但此时无宦官之乱,无外戚干政,无奸臣当道,万历三大征都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堪称奇迹。万历时的制度建设,是许多史家研究的对象。

3

诚邀,如题。明朝中后的那几位天子不都这样吗?
比如小编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剧照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最近热播的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中主人公杨凌的好兄弟,史书记载武宗在位时,荒淫无道,不理国事,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居然自己改名后,给自己加官进爵,这是要体验一把人民的生活吗?然后又下令不让民间吃猪肉,人民就不高兴了,硬是扛着皇威,然后该吃吃该喝喝,不过武宗也不在意,继续我行我素。

据说一天早朝的时候,武宗居然弄了头大老虎,一群猴子一只狗,看到老虎受到惊吓的猴子和狗,四处逃散,把首辅大臣刘健、英国公张懋气得差点见了上帝。

那么此时的大明如何呢?

史料记载,武宗在位时期,外交上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人口总数也从正德元年的9151773户上升到正德十五年的9399979户,增加了24万户近百万人,经济总量也是大有增加,总的来说明朝这时候还是很富强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素材来自网络,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4

不得不再次提名“十全老人”乾隆。没事儿就微服出巡去浪,把雍正爸爸留下来的充盈国库,挥霍的差不多了。

可以说只干了一件正事,就是平定了准格尔之乱。

有人可能要说《四库全书》,这书修出了多少文字狱,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因为编纂这本书,就折腾出了130多起,是其余历代文字狱总和的两倍。

正经事不干,估计都用来写诗了。总计四万多首诗可不是吹牛的,只不过,这个诗的水准就很有问题。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我觉得我们现在发的朋友圈,都比这个文艺多了。

国库里面都没啥钱了,但是他的印章却多达1000多个,有点儿闲钱干啥不好。

而且吏治也很差,最有名气的就是攒了和珅这么一个巨大的贪官。

闭关锁国更是在乾隆这里,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

而且到了六十多岁不舍得退位,还搞出了一个太上皇来。

5

说起这样的皇帝,号称 “六味帝皇丸”的李显就是合适的人选。

其实仔细想想,不单是李显自己,他爹李治,他弟李旦都差不多达标。不过他爹好歹抓了十年的权,相比之下,李显就是个混日子的货。

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本来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只是他两个哥哥都被武则天或杀或废,他才捡到个皇帝当当。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李显继位。可他庸弱无能,不是当皇帝的料,就尊他妈武则天为皇太后,国家大事小事都武则天做主。

可他还想自己单干,组织自己的一套班子,结果把武则天搞火了,当了五十五天皇帝就被废,皇位由弟弟李旦接替。 李显被武则天赶到了湖北房州。

武则天:

在这期间,武则天自己称帝登基。当时很多唐王朝的宗室和臣子起兵反抗,也有不少是打着要李显复位的旗号的。李显不但不敢声援,反而被吓得要死,惶惶不安,常常晚上被噩梦惊醒。

圣历三年(698年)十月,在外漂泊了十几年的李显被接到长安立为太子。他到了长安就一心巴结武家人,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武崇训和武延基,想借此保住自己的地位。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发动了政变,把李显捧上帝位。李显上台后把朝政全交给韦后,重用韦玄贞等外戚,但韦氏还不满意。

李显和韦后: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被韦皇后下毒暴毙。 虽然李显没什么本事,但当时唐朝在武则天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国家强盛。李显本人没别的本事,就是喜欢打马球和打马吊(麻将)。

有一次他下朝回来,见到武三思和自己老婆韦后,两人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赌钱,李显见二人赌得正嗨,他也兴致勃勃地帮人家数筹码。不一会,安乐公主来了,这下不再三缺一了,四个人越发赌得快乐尽兴。这个绿帽子王,真让人无语。

李显在打马球上还为国争过光。景龙三年(709年),唐朝和吐蕃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为了表示两国交好,吐蕃提出在长安打一场马球友谊赛。最后唐朝队以四对十,大获全胜,打出了国威。

打出国威后的坐姿:

上场的四名选手中,两个是李显女婿,还有一个侄子,就是后来的玄宗。 所以说,当一个让国家富强的皇帝,仅靠自己努力是不够的。

崇祯那么努力还是亡了国,李显混混日子,国家还是强盛,这可能是他命好的原因吧!

6

这样的殊荣,非唐高宗李治莫属!

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老公。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唐朝达到了强盛的巅峰。

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经评价到:

只有高句丽……高宗乘其内乱,把百济和高句丽先后灭掉。突厥西方的疆域,本来是很广的。其最西的可萨部,已和东罗马相接了。高宗亦因其内乱,把他戡定。分置两个都督府。其所辖的羁縻府、州,西至波斯。唐朝对外的声威,至此可谓达于最高峰了。

其历年对外用兵战果如下:

永徽元年(650年),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

龙朔三年(663年),破百济。

总章元年(668年),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显庆二年(657年),灭亡西突厥。唐代的版图至此达极盛。

李治的赫赫武功,远超秦汉,比起他爹李世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唐朝疆域之广、军力之强,世所罕见,也是华夏五千之仅有!

就是这样一位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的君王,竟然还没有他老婆武则天知名度高,没有爹李世民知名度高,也没有他孙子李隆基知名度高,甚至连杨贵妃的知名度都赶不上。

为什么?因为李治比较懒,喜欢垂拱而治。不像很多明君那样勤政,所以他不怎么出名。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在嫡皇子中排第三。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贞观五年被封为晋王。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以后。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治即位。李治即位之初,也兴奋了几天。勤勉了好几年。但是很快就因为身体虚弱,放飞自我了。

我们分析,李治这个人一定深通老庄之道,擅长垂拱而治。什么也不做,却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他的懒,是有大智慧的懒。

在大正方针上,他坚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在朝廷大臣的任免上,他继续重用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这样的举措,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其实是做了最正确的事。因为唐朝经过李世民的治理,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李治只需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成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李治经常感到头晕,身体很不好。于是他就更加懒于朝政,很多事情都让武则天去处理。武则天逐步掌握了大权。

我一直怀疑是武则天暗中使用了某种慢性毒药。也不排除李治自己服用含有大量重金属的丹药,导致身体虚弱、头晕目眩。也可能是沉迷酒色,被掏空了身体。

亦或是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李治的病秧子体质。导致他在55岁的年纪就早早病逝。

李治贪恋女色,当太子的时候就与武则天私通。李治懒于朝政,因为头实在太晕。我估计他一年批阅的奏章,还没有雍正一个月批的多。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好色懒政的皇帝,把唐朝带向了极盛。到哪说理去。

7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懒惰却又最幸运的皇帝,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位老兄;以下是这位老兄的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代龙头,掌管着全天下的生杀大权。他在自己的父皇,大明王朝第十二任掌权人明穆宗朱载垕寿终正寝之后,年幼无知,年仅十岁的朱翊钧小朋友懵懵懂懂地从他父皇的手中接过权杖,在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辅佐下,就此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终其一生,在他执政前期,他任用张居正为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大刀阔斧地对大明朝由内而外进行改革。促使原本百废待兴的社稷重新步入轨道,焕发生机。这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段国富民强,堪称盛世的时期。史学家称之为“万历中兴”。

在他执政中期,他的老师,那位真正享受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待遇的一代权臣;那位被人戏称“当朝可不取皇帝,但不得不取张首辅”的张居正骤然离场。使这位原本叛逆的青年,刚刚执政十年的朱翊钧开始放纵自我,逐渐沉迷酒色,日夜笙歌。本来就身体不适的他更是创下了千古唯一的帝王记录,“二十余年不上朝”。

在他执政的后期,虽然有着“万历三大征”的丰功伟绩,巩固了汉家疆土,维护了大明王朝最后的颜面。但朱翊钧开始反复无常,荒唐处理政事;致使朝廷日渐腐败,国家几乎无法周转。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总的来说,在万历皇帝的执政时期,中国的经济地位仍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而人文方面开始出现了“西学东渐”,例如利玛窦来华传学,还亲自觐见过万历皇帝。明朝社会也在万历时期开始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解放个人天性的精神文化层面,堪比先秦以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活跃面貌。

8

“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在我国历史上还真有能达到这“境界”的皇帝,而且可以说都只存在于明朝。因为,明朝的皇帝可是出了名的“懒”,然而明朝却依旧能维持长治久安,享国长达276年。这其中就有个别既懒惰又沉迷酒色,却能实现国家富强的皇帝。

1.首先最典型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可是历史上著名的“顽童皇帝”,生性好玩,做出了不少离经叛道的事情,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都不怎么好,基本上和昏君是可以划等号的。然而,朱厚照其实是一个“小事任性,大事不糊涂”的皇帝。

别看朱厚照整天就是和一群太监和近臣到处寻欢作乐,又是修豹房,又是游龙戏凤,甚至封自己为将军,亲自带兵玩打仗。实际上,朱厚照在玩的过程中,也还是做了不少正事的。

朱厚照在位期间,重用名臣杨廷和,主持朝政,推行了两大造福于百姓、有利于国家的政治举措。首先是实行江南赋税改革,他让杨廷和主持这项重要的赋税调整,改变了自朱元璋以来江南赋税过重的局面。从正德八年起,江南各地即全面推行赋税改革,此举极大的减轻了江南地区百姓的负担。仅用两年的时间,便成功的还清了江南地区自弘治晚期以来,拖欠朝廷累积达十年余之久的赋税,进而改善了弘治年间的财政困局。

其次,就是同进市舶司改革,进一步强化市舶司的收税职能。这项改革可以说是打开解除海禁的第一步,进而实现明朝外贸收入的增长,拓宽了明朝的税收来源。通过这两项改革的开展,实现了明朝的发展。而一个被刻意埋没的事实是,正德在位的十五年间,明朝的实际财政收入,其实要远高于其父皇十八年的“弘治中兴”时代!

2、其次就是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是历史上著名的“宅男皇帝”,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在位长达48年。然而,后来因为与文官集团爆发了国本之争,朱翊钧一气之下,索性关起门来当“宅男”,有近三十年的时间完全不干活,他既不出宫门、也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总之就是不露面!

然而,得益于前期名臣张居正所推行的改革,为明朝开创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万历前期,内有贤后孝定太后、帝师张居正和太监冯保的教导和辅政,外有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卫国征战,明朝国力快速复振。

所以,万历在位的大部分时间,明朝都是相当富强的。并且还通过万历三大征的胜利,重塑了大明东亚霸主的雄风。然而,由于他长时间的怠政,也导致明朝最终重回到衰退的路上。

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之战中被新崛起的后金军击败,辽东局势急速恶化。所以,后世也留下“明亡实亡于万历”这一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9

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这皇帝真是命好到不行,正好接手了一个盛世。

康熙年间由于已经开始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由于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清朝摆脱了挨饿的局面,粮食一度盈余,使得几千年的粮食问题,似乎在此时被解决了。

百姓难得吃饱饭,即便是此时贪污腐败已经愈发严重,但是人口依旧是暴增,歌颂盛世的人也越来越多。

只有雍正登基之后,才看到清朝特权阶级对国家的侵蚀程度,为了避免满清成为蒙元,雍正厉行改革。

雍正变法算得上是清朝走向真正盛世的开端,因为雍正目标直接指向了满清功臣权贵和全国大世族阶级。

这些特权阶级在占据了大量的财富,雍正明白,必须让这些特权阶级被法束缚,只有这样,百姓才能获得实在的好处。

明朝亡国给予清朝的启示,就是特权阶级不可放任,世族阶级必须时时打压。

当年明朝开国初期,可谓是远超唐朝盛世,因为当时社会几乎不存在世族阶级,一片欣欣向荣,阶级流动度大。

然后明朝末年,却是活生生被世族和权贵所累,这些人挖空了大明朝,覆灭了大明朝。

雍正新政推行期间,可谓是阻力大,考验多。可雍正以雷霆手段推行了下去,每日都是将泰山背在背上,可谓是负重前行的明君。

可雍正被累死了,未能将改革进行到底。即便如此,雍正留下的还是一个真正的盛世,繁华富裕的程度,可以媲美朱元璋创造的盛世。

乾隆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叫停新政,以换取八旗权贵们的支持,再者便是同世族们妥协,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接下来乾隆也就是开始吃吃喝喝、旅旅游,时不时跑到江南转一圈,又时不时修个园子住住。

由于文字狱,现在很难看到乾隆当年的奢侈无度,但可想而知乾隆真是命好的皇帝。

即便是下江南一次需要耗费巨甚,乾隆还是义无反顾的七下江南,还闹出了不少绯闻,像看上个汉人女子,然后……

乾隆富二代,有享受的资格,但也就是他的享受,断送了清朝,断送了华夏的大好机会。

10

大宋皇帝好几个都是

一国老大,忙于政事,哪有多少个人时间?可大宋的皇帝,几乎各个都有极高的文学造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层出不穷,还大都能在文学领域中占一席之地

说王羲之字好,人家为练把池塘都染黑了;说吴道子画好,人家就是靠画画为生的;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家打小玩的就是刻字……

这些技能,都是时间堆的啊

皇帝是什么?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才是他的主职。成为这个家那个家,他还有多少时间去处理国事呢?每天又能工作多长时间?

有宋一朝,才子配佳人是主旋律

留恋青楼,名人换妾为时尚,连苏东坡都不能免俗。风气如此,作为一国老大,说不沉迷酒色,谁信。那个宋徽宗,还玩养成呢,打小培养李师师,还弄周邦彦当她老师……有大臣上书劝解皇帝莫要沉迷女色,内宫太监说,那些个大臣一升官就添妾庆祝,怎还有脸说皇帝

宋朝皇帝,玩书法、玩文章、玩鉴赏、沉迷酒色,他们在其位又不全身心投入,算是懒惰吧。从这朝代里找个题主要求的皇帝,应该不难

就选宋仁宗赵祯吧

老赵皇帝当了四十二年,亲政三十一年。在位期间,虽然军事上进攻没怎么赢过,但被人打也算没怎么败过吧。对外基本和平,死后,辽国皇帝还垂泪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至于经济政治文化,用秦桧的话说:庆历、嘉佑之治上参唐虞,下轶商周,何其盛哉

大宋仁宗期,当得上国富民强,仁宗皇帝自己擅长书法诗词,称得上某某家,又沉迷美色,每天工作必定很短,很符合题主要求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