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三岁孩子的脾气大摔东西,家长该怎么办?

三岁孩子的脾气大摔东西,家长该怎么办?

2020-08-17 23:42阅读(100)

三岁孩子的脾气大摔东西,家长该怎么办?我的孩子34个月,从小脾气就很大,一说就摔东西,哭,不知道是不是和一个人带孩子有关,有时他不听话会打他,真不知道该

1

1. 不能一哭闹就满足孩子

孩子无理取闹,家长不能过度关注,应先让孩子发泄完。不要让孩子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用哭闹来得到。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马上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就会让孩子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用哭闹来获得。

2. 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如果孩子动不动就打人、咬人,家长要引导孩子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有些孩子会误认为暴力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家长要及时制止并提醒孩子,暴力是故意伤害他人的错误行为。

3.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友好的行为

有时候孩子打人、咬人并非出于故意,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事后,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到后悔和害怕,不敢与被欺负的人接触。这时家长要第一时间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道歉、自我批评等行为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孩子学会人与人相处的原则。

4. 让孩子放平心态,多想做事的意义

很多事情是孩子每天都要做的,烦也要做,有情绪也要做。家长要教孩子放平心态,多想想事情的意义和完成后的喜悦,以此来排解烦躁情绪,从无聊的日常事务中获得乐趣,心平气和的做好每件事。

5. 作息表制作好后,严格执行

孩子依赖性太强,觉得什么都是家长的事情,自然动力不足,容易浮躁、放弃。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很多事情都是孩子自己的,如果放弃后果要自己承担。如果孩子还是怕苦怕累、没有恒心,家长可以通过讲名人故事来督促孩子改掉浮躁的问题,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情绪控制好了,可以让孩子变成阳光积极的正能量;情绪控制不好,就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孩子自己,父母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2

顺水推舟。我侄子小时候,每逢他一哭(闹),我便“顺”之:大声哭,都过来看,宝宝哭得真好,眼泪都流出来啦!——他反而“愣住了”,也顾不上“哭“了:这三叔不会是“神经病”“疯子”吧?为什么妈妈都是“拿糖”,他却“推舟”?·······竟然自己“破涕为笑”!

“从小脾气就很大,一说就摔东西,哭”——同台共舞:他哭你就陪他一起哭,他哭他的”委屈“,你哭你的”无辜“”无奈“;他摔,你帮他捡回来,让他”加油“,并鼓励他:干得好,漂亮,再来一个,你就把它当成是我,狠狠地摔!

——只有与之”共情“,方能得其信赖,方能”平等交流“正常沟通,方能不“哭”不“摔”,不必哭不必摔。

3

对待这样的孩子,只需要一招就可以解决:无视。下面作出解释,为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状况,请仔细阅读。

一、孩子摔东西

脾气很大,一说就摔东西、哭,孩子从一开始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他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他没有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随之家长给的反应:不听话就打他,加强了孩子对这个动作的认同感。

这是因为孩子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寻找自己的家庭定位,他的定义是:“我不发脾气,你就不理我,如果你不是为我忙,那么我就没有价值,被打总比你不理睬我好!”

二、请进行判断

这里面涉及两个可能的方面:过分关注及权力之争。

孩子寻求关注,如果他发现撒娇等方式无法获取他希望的关注,孩子就会向坏的方向去尝试,一旦发现可行,那么他就会一直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

而过分关注和权力之争的区别在于,当父母喝止孩子的时候,孩子是马上停下(而后又反复),还是更激烈的反抗,看题主的描述,更像是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是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操控父母,你打他,就是证明了他成功了:“看!你除了力气大,有身高的优势外,你并不能战胜我。”

三、解决方式:无视

过分关注: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他想要的关注,但不是关注她的行为,而是孩子自身。此时要无视他的行为,转而关注孩子。把孩子抱起,告诉他:“你这样是不对的”,除此之外不需要说任何话,也不需要给予他怒气。

权力之争:既然是斗争,就必须要双方都有反应才能有效,此时家长若是气急败坏,孩子就赢了。同样的,我们选择无视。

举个例子,当孩子在马路上乱跑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呵斥他,我们只需要把他抱回家,并告诉他:“看来你并没有准备好去外面玩,我们回家玩吧,等你准备好咱们再出来。”

毫无疑问的,孩子会闹,再强调一次,不需要给他怒气。平静又坚定的坚持你的立场。

当回到家后,孩子还是闹,同样的再次缩小活动范围:“看来你不喜欢在客厅玩,那么我们先回房间玩吧!等你想出来客厅玩的时候你再告诉我,我们再出来玩。”整个过程,家长给孩子的回应是温和而坚定、不带一丝努力的。

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居然不闹脾气了,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4

三岁的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是家长娇惯,顺从出来的。我的小孙子快四岁了,可以说是个很懂话的孩子。但也有发脾气,哭闹不休的时候,以前他哭闹的时侯,爸爸、妈妈、奶奶就都围上去劝解,但越人多,越劝解他就越闹的厉害。遇上这种情况,我就干脆让他们走开,留下一个人劝导他、表扬他、教化他、鼓励他。如果他有些变化,就继续;如果他哭闹的更起劲了,我们就都走开,把他一个人凉在那里,让他一个人哭闹去。等到他不哭了,不闹了,开始自已玩耍的时候再由一个人去表扬他,鼓励他。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比较实用的。

三至六周岁的幼儿,正是似懂非懂,应该启蒙教育,给他立规立距的时候,就是该给的东西必须给,不能给的就坚决不给;能干的事情就引导、邦助、鼓励,不能干的事情就必须坚决制止。当然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们也应该多学习,提高素质,改进方法。因为三至六岁的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家长硬碰,是立规距的最佳时期。等孩子长大了,养成了不良习惯,再进教育就晚了,更难了。

5

很显然,这是一个孩子情绪方面的问题。孩子才三岁多,他就会生气,摔东西。首先来说,如果孩子的行为有任何的问题,那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一定是家长的问题,光说生气了就摔东西。摔东西,这个动作有可能是习得而来的。那么他从哪里习得而来的呢?也许是看到了动画片,看到了电视剧,看到了父母在家庭中处理关系的过程中,应用了这些行为,被孩子学习到了。第二,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发泄,所以采用了这种方式。而在他一开始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正确引导。他并不知道,当他非常愤怒的时候,他应该如何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情绪引导的问题,那么负责引导孩子情绪的人是谁呢?一定是妈妈。

我们要知道一个孩子,其实一出生他就本能的有生存的意识,那么他本能的就会寻求妈妈对他的爱,就是这种爱,他能感受到。有的时候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变化,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出了问题。当妈妈的情绪出了问题,孩子的情绪就会有变化。那么这种生气,愤怒,直至砸东西,这个整个的过程中,孩子是需要有情绪的一个宣泄。也就是说,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家长要允许孩子去宣泄。宣泄的方式可以是让孩子跳一跳,蹦一蹦。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鼓励家长,带孩子出去跑一跑,跳一跳,让他把他体内的所积存的一些负能量宣泄出去,也让他去喊一喊、叫一叫,让他去唱一唱。让他把他身体里的负情绪唱出去、说出去喊出去。同时也鼓励一些孩子有一点点的小小的兴趣爱好,让他通过兴趣爱好,让自己的情绪慢慢的平复下来。但是孩子最终还是孩子,没人能保证每一个孩子从来就不会生气,从来不会愤怒。因为家长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是如此的。家长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平和的一种状态,在某种情境下可能也会很生气,在某种情绪情绪下、情境下,可能也会很愤怒。那么如何对待,如何面对自己情绪的一个变化,如何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里慢慢的平静下来,并且很理性的处理的事件,这整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说先调整好家长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愤怒生气了,就要学会表达,表达的方式:第一,宣泄,第二,表达。宣泄是妈妈要有自己的一个通道,可以通过运动,可以通过音乐,也可以通过跟闺蜜聊天,任何的方式,只要把负能量宣泄出去即可。第二,要学会的就是表达,表达什么呢?表达自己情绪的感受,刚才经历了什么什么事,很生气,比如:刚才遇到了那个人,不让道,把我的车别了一下,我很愤怒。用这样的话,用事件引起自己情绪表达出来。当自己学会了表达,就要教会孩子。这样说:“刚才我看见你怎么怎么样了,我发现你很生气是吗?除了生气,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还愤怒,还觉得委屈。”家长引导孩子慢慢的学会自己说感受。


如果孩子在愤怒的过程中砸了家庭中的东西,作为妈妈,一定要先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再处理事件。妈妈可以说:“好的,你的情绪说,我看到了,我看到你刚才非常生气,并且把杯子砸掉了,我知道你因为什么什么事感到很生气。因为你以为妈妈不爱你了,你感觉到很生气,所以你要砸东西,要自己跑出去对吗?”这个时候要抱抱孩子,亲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是一直存在着。等孩子这个时候能感受到家长的爱的时候,抱抱他,亲亲他之后,就要引导他学会分析。妈妈说:“你把杯子摔在地上,看到什么结果了吗?”他一定会说:“玻璃都碎了。”“那玻璃碎了,如果我们踩上去,或者用手抓会怎么样呢?会流血,流血了,划破了自己的手指,或者是脚趾都会很痛,我们需要上医院。那我们怎么办呢?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你还要继续扔东西吗?

”家长要逐步的引导孩子学会分析,他刚才这个不对的行为,还要引导他下次该怎么去做。当然家长引导的目的是要向正确的行为去引导,最后再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相信你下次会处理的很好。好,刚才我是给大家讲了一下,关于一个孩子情绪起来的时候,既要让他发泄出来,也要让他表达出来,同时还要让他分析由于情绪引起的行为的问题。最后还要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总结出下一次怎么做会更好,那么妈妈最后就是鼓励和表扬。这一套也是我们Maria家庭教育的黄金沟通法,也叫黄金八步法。这个黄金八步法也适用于家长自我调整自己的情绪,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去尝试一下。家长既要控制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好孩子的榜样,也要做好孩子情绪的指导师。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情绪,是没有对和错的,只是他需要发泄,需要表达并。并且他需要做到,既不伤害自己,也不去伤害别人。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6



首先,让孩子明白,他可以生气。生气是人的正常的情绪反应,这种情况大家都会遇到。所以,家长一定要认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想打击它,消灭他。

其次,孩子才三岁,可以通过绘本让他明白,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情绪。《生气的亚瑟》、《我真的很生气》等绘本,不但可以让孩子了解生气这种情绪,还会教会孩子如何面对这种情绪。

第三,包容孩子。告诉孩子,生气的时候采用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情绪都是不好的。我给我家孩子定的规矩是,生气了就回自己房间,可以扔发泄球,可以打被子等等发泄,也可以图画,或者玩一会平复情绪。

最后,孩子生气了呢是因为某件事,等孩子平静了,再次把这件事拿出来,告诉孩子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孩子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生气了。

7

你好。三岁之前的孩子还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他并没有真正达到具有攻击性或者是具有暴力倾向的范围。所以,三岁之前的孩子如果发脾气特别闹腾,我们可以去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撒泼打滚儿,孩子摔东西,大发脾气,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特别不可理喻,但是我们也需要问一问自己,我们真正读懂孩子了吗?我们明白孩子为什么需要这样吗?

刚刚从你的话语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因为你是一个人带孩子,所以有时候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会使用动手的方式去和他交流,那么孩子是不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很敏感?

第一,寻找孩子发脾气大摔东西背后的冰山原理。

孩子大发脾气摔东西甚至于撒泼打滚,特别不讲道理,在这些我们看似特别不讲道理的背后是不是隐藏了孩子特殊的需求。

还记得哈佛大学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冰山实验,孩子的现象就像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你看到的只是露出水面的结果,而看不到的正是孩子需要经历的不同的情绪包括他最内在的东西。

我们要去发掘孩子内心真正的动机,要去读懂孩子为什么会大发脾气,甚至出现行为上的摔东西,是她的情绪没有被发泄,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去探寻孩子内心的需求。

第二,寻找孩子心底内心的需求。

1,保持我们自己的情绪稳定,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那么是我们用笔在这张白纸上去涂抹,我们所有的情绪包括内在的认知,都会去感染我们的孩子。

因为你是独自带孩子,那样的辛劳是肯定的。但是因为你可能在自己愤怒的情况下动手了,那么孩子就认为这样的动手摔东西是正确的,你可以用那么我也可以。

所以我们学会和情绪共处,然后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2,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包容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天使,他们可能有些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非常丰富和细腻的,所以他们做自己的事情肯定是会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认知只能达到这个阶段,可能在我们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那么我们首先要学会去接纳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这个行为让你觉得不太妥,我们首先去包容他,然后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就事论事的分析,以及情绪梳理的复盘。

3,给孩子建立安全感。

其实安全感这个东西是很玄的,它摸不着感觉不到。

如何给孩子建立安全感?我们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告诉他妈妈很爱你,从我们的行动和言语,去告诉孩子我和你,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4,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寻找解决途径。

如果你正好在孩子摔东西发脾气的时候,大声呵斥或者是动手打了他,那么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不对的情绪,而是在心里蔓延,也许你当时制止了他的行为,但是在下一次这样的行为又会发生出来。

所以帮助孩子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我们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难过,什么是悲伤,什么是生气的,什么是高兴,什么是快乐。

在正视自己的情绪以后,我们帮助孩子一起去发泄自己心中压抑的情绪,让孩子无论是大声唱歌还是去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还是和我们一起画画,无论你通过哪一种方式,只要孩子能排解心中的压抑,那么我们的情绪解决途径就是成功的。


一个人带孩子的妈妈真的很辛苦,希望你可以和身边的人沟通,排解自己压抑的情绪,还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好,我是工科逻辑学豆瓣妈,致力于0-6岁科学育儿和大脑逻辑思维学习,分享有温度的育儿观点,如果你有育儿困惑,愿与你一起讨论交流,感谢你的关注和留言。

8

3岁的宝宝的语言表达还不成熟,不能很明确、恰当的用语言表述清楚自己的感受,往往遇到一些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使用他们更熟悉的身体表达的方式,比如打人、踢、咬等等。所以,从孩子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打人行为是非常正常的,不必过于忧心忡忡或者如临大敌,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首先,这个时候他的情绪已经非常激动了,所以家长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此刻的感受表示理解,比如:“我知道你的玩具被小朋友抢了了,现在你很生气,我很理解。但是也不可以一直这样乱扔东西,打人是更不可以的,你需要单独待一会儿,还是妈妈给你一个拥抱陪你一会儿?”一句话,“感受好了,才能做得更好。”当孩子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可以试着了解一下孩子发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原因需要家长采取不同的对策。

常常有家长会说自己家的熊孩子反复犯错,说了很多遍还是不听,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实际上第一步不是考虑怎么说,而是要先读懂孩子言行背后的信念,然后对症下药,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其实都会指向一个需求,就是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同时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孩子这样的行为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是否平时在家庭中,家长也会经常发脾气骂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我们管教孩子的行为,不管是批评还是希望他改正,在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对孩子的关爱,这一点非常重要。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感受到安全,这样即使他做错了事情,挨了批评,他也会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不会因此抛弃他、放弃他。

9

这个宝贝差2个月就3周岁了。从小脾气大、摔东西、爱哭。

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这样的问题,家长该怎么办呢?

禁止暴力语言和行为,从大人做起。

带孩子很辛苦,何况题主是一个人带孩子;其间的困难、不易和心力交瘁的感觉可想而知。

而孩子在这么小的时候,不会明白大人的处境。

孩子乖的时候是大人暖心的小宝宝,孩子“燥”的时候能直接引爆大人的怒火。


题主说,孩子“从小脾气就很大,一说就摔东西”,

到现在马上3岁,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孩子的“定式”;

那么大人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是不是也有不能控制的“暴脾气”时而发作?生气的时候,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心内躁狂的时候,也摔过家里的东西?

孩子“皮”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

最能引爆大人蓄积已久的负面情绪:骂人、发火、摔东西、打屁屁。

有没有?

一个人带孩子,很多的委屈和实际的困难平时咬牙忍住,大人多数时候,渴望孩子能够省点心,乖一点,然而孩子才不会呢!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发泄方式是跟着大人学过来的。

如果要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改变的,一定是大人。

理解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的内在原因,试着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摔东西,当孩子遇到一个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被大人误解的时候,孩子也会有情绪。

发脾气。摔东西,不过是孩子在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方式。


有的家长心有疑问:这么小的孩子,吃穿无忧,要啥给啥,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和玩,他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


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陪伴他的大人不能用心的了解他、知道他的喜怒哀乐因何而起。

大人对孩子最大的误解就是,我已经尽我所能给你提供了最好的环境,你为什么还这么“闹”?

大人对孩子缺少对其内心的理解和感知,孩子总觉得自己被大人曲解,甚至忽视。

其实养育孩子不仅仅要满足孩子的身体所需,也还有孩子内心的需求。

我有次带孩子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有个许久未见的一个同学开车去接我们;

车上,孩子几次三番想加入我和同学的聊天中,但是都没能成功,

然后,孩子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说话了;

聊天是没人打扰了,我们畅快的说了好长时间,但是我有点内疚——孩子肯定非常无聊。回头一看,小娃躺在座椅上,闭着眼睛,我问,睡着了?

孩子没回答。

下车后,孩子就很别扭,走到最后,像是有一脑子的心事。


我突然有点知道了,我对孩子说:妞妞,妈妈是不是和阿姨一直说话,你觉得妈妈不理你了?

孩子委屈的看着我,突然哭了出来,伸出小胳膊要抱抱。

我抱着她,悄悄对她说:妈妈怎么会不理你呢?就是和同学好多年没见了,你想想,如果你和含含一年没见面,再遇见时,会不会也是这样?

孩子点点头,情绪好多了。


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父母希望孩子长成一个有自控力的人,那么,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

大人一定要知道,孩子最擅长模仿大人的言行。

模仿和游戏是小孩子的成长模式。

所以,大人不要把孩子的发脾气摔东西爱哭看作是一件单独的事件,孩子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外界的强力压制只会让下一次的爆发更为剧烈。

不让孩子发脾气,大人先停止;

不让孩子摔东西,大人先不摔;

孩子闹腾的时候,大人千万要冷静,慢慢学着理解孩子的感受,也包容他的行为,但是要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可以的。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更多时候,是大人的镜像。

与其制定很多肯定做不到的规矩,不如改变原图的行为。

————————————————————————————————

我是芯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您共同探索孕育养儿之道。每日遇到新问题,每日解答新问题;互帮互助,敬请关注[芯妈心语]

10

孩子一生气就摔东西打大人!你自己也说了生气了!不高兴了!想想我们自己生气时会怎么样呢?也许你是特别优雅特别能沉的住气的人。我在家如果生气了不高兴了,肯定要大声地凶出来“你为什么这么说话!你这样做是什么意思?!”而一个才三岁的小宝宝,他人小个小没法在语言气势上压倒你们只好通过举动来爆发一下啦!其实更可能哭了说了你们也不理,看你的宝宝不是就明确说了吗,“妈妈你不爱我了!”不要觉得孩子都是无理取闹,也不要试图拥有一个像个人偶一样的乖宝宝,大人说什么都非常配合非常听话,也不闹也不多话也不上下折腾也不要这要那,就眨巴眨巴眼睛对你笑,真的是那样你就开心了吗?我孩子比你家小,有时候也会生气地地对他明令禁止态度严峻。他真的会害怕了,然后他就会想确定我是不是还爱他,他就喊“妈妈!你抱我呀!”每当这种时候,不管多生气多严重的事脸拉的多长,我都会很快挣脱出来,把他抱起来。有时候他一被抱进怀里就立刻转脸哧哧地偷着乐了,还有一种是一声不吭只是紧紧搂着你。前一种确实是他调皮捣乱被我责骂了,后一种就不是简单的做什么事了,而是相互的情绪鏖战了。我们是大人要是去压迫去欺压控制当然在体型语气气势语言表达能力上大大地碾压他们。但孩子虽小他也是要尊重和尊严的呀,我们自己知道不吃“嗟来之食”孩子他同样也“不甘其辱”的,所以他们会反抗会叛逆会有情绪。当他喊出“妈妈你不爱我了!”第一时间放下家长的权威去抱住他搂紧他,跟他说妈妈爱你!我相信他绝对不会去开门往外冲。因为他往外冲就是让你去追他把他抱回来啊!不要惧怕对孩子服软就不好管教孩子了,孩子其实是爱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而且才三岁的孩子再调皮能坏到哪去,他们只是要探索环境去成长,不过是大人为了省事故意对孩子诸多限制和他们对着干罢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