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2020-08-17 00:32阅读(84)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诸葛亮虽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地位很高,还排进了“武庙十哲”,但是我认为诸葛亮在打仗方面还是欠火

1

诸葛亮虽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地位很高,还排进了“武庙十哲”,但是我认为诸葛亮在打仗方面还是欠火候。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在治军,治民上都有一定的本事,只不过不善于奇谋,在北伐中原的时候,遇到善于防守的司马懿,将诸葛亮克制得死死地,致使蜀汉多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是由庞统率领北伐的话,不一定取得成功,也不一定比诸葛亮取得的成就大,但是在奇谋上一定比诸葛亮更擅长。

诸葛亮在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时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很多人将其当军事著作来解读,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种宏观战略,顶多说是军事战略,而非军事战术,因此,刘备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并不时刻带着诸葛亮,而是更信任庞统和法正。

在打仗的时候,稳扎稳打是实力相差不多的时候的常规打法,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时候,就要“出奇制胜”,而庞统最擅长的就是“奇”。

庞统被人称作“凤雏”,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

庞统的这个名声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庞统相貌朴实,不像是一个聪明人,赤壁之战时曾在周瑜帐下担任功曹,周瑜去世后,因为其貌不扬不为孙权所用,投奔刘备后,也因为相貌问题不被重用,只让他担任一个县令。

其貌不扬的人,想要被重要必然要做一些“奇”的事,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庞统在担任县令的时候为了吸引刘备的注意,不去治理县里的事物,于是被刘备免职。

结果,庞统刚被免职,鲁肃就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意思就是说,庞统不是治理方圆百里的人,必须给他当大官才能显示他的才华,于是刘备亲自召见庞统,与庞统一番交谈,才发现这的确是个人才,随即提拔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在军中的地位相当。

庞统对刘备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到益州抵抗汉中的张鲁,刘备打算趁势夺了益州,当刘备抵达涪城的时候,庞统就建议刘备直接在宴席中劫持刘璋,以取得益州。

次年,刘璋与刘备闹翻,刘备决定攻打刘璋,询问庞统策略,庞统连出三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由此可见,庞统认为想要取益州的最佳方式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偷袭成都,即使是中计也是以欺诈的方式,假装回荆州,以诱击益州主力部队。

为了稳妥起见,刘备最终选了中计,在击溃益州名将斩杨怀、高沛后,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奔向成都。

这种用计出奇的策略是诸葛亮所不能接受的,在北伐的时候,大将魏延就曾提出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奇袭长安,一举拿下关中,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而没有采纳。

当时,不是说出奇就一定能够致胜,魏延子午谷奇谋究竟能否实现已经成为千年军事难题,而庞统在进取益州的时候,诸葛亮曾写信劝阻庞统进军要谨慎,而庞统并未听从,反倒在行军途中遭遇埋伏,为乱箭所射杀。

在战争上,风险与收益都是并存的,所谓“富贵险中求”,出奇制胜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不一定说庞统对司马懿的时候就一定会赢,但是至少相对诸葛亮稳扎稳打必不成功的战略来说,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胜机。

2

水镜先生曾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得天下”。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虽然两个人擅长的地方不一样,但是两个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顶尖的存在。诸葛亮适合做宰相,能够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在内政方面绝对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小小的蜀国被他经营的蒸蒸日上就可以说明诸葛亮的能力,要是蜀国一统天下,绝对没有五胡乱华的黑暗局面。而庞统则是更适合作为太尉,智谋超群,适合攻城略地,开拓进取,蜀国一统天下,北方各族将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庞统的能力在历朝历代也是排名前列的存在。

我们发现刘备这个人很有自知之明,在进攻西川的时候带了庞统,让诸葛亮留守荆州,决策非常明智,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庞统、法正死了以后,蜀汉方面军事进攻能力极强的人就没有了,诸葛亮虽然也很出色,但是更适合守成,他在攻城方面并没有庞统他们厉害,甚至还不如刘备。这也是夷陵之战时,刘备为何让诸葛亮守护后方,没有带在身上进攻东吴的原因。

庞统英年早逝,也让后人怀念他的时候,觉得他有无限可能成为刘备一统天下的变数。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就对庞统十分信任,排兵布阵也完全听取庞统的意见(注:《三国演义》第47回里描写蒋干两次过江,被周瑜设计囚禁在江边破庙中。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蒋干巧遇庞统,几经恳求,蒋干带庞统渡江去见曹操。曹操听说庞统来了,很是高兴,庞统又相机处事,巧献计谋,然后离开曹营。曹操按照庞统的计谋,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并排在江边,非常壮观)。这才有了火烧赤壁。因为庞统的名声之大,天下皆知,曹操是个爱才之人,对庞统自然高看一眼,不会因为他的相貌丑陋就难以接受他。而孙权就没有这个度量,让人感慨,东吴偏居一隅不是没有原因。曹操见到庞统的第一句话就是:“就问先生大名,望不吝赐教”。而他对于诸葛亮就没有这么上心了,甚至有些不在乎。

刘备在攻取西川时,想要靠仁信征服西川,可是庞统说要恩威并用,这才有了刘备轻松拿下西川的事实,庞统的见解比平常人更深刻,甚至于诸葛亮也有些比不上他。而且他和每个人相处的都非常好,他在落凤坡去世时,刘备手下所有的将领都悲痛万分,这一点很多谋士都做不到。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蜀国的战略必然会非常激进,司马懿未必能挡住庞统,夷陵之战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各位网友怎么看呢

3

我是文史小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司马宣王对战庞统,究竟谁厉害呢?



诸葛亮用兵重在稳,八阵图以练兵、防御为主,进攻并非其所长。虽然一直到宋代依旧在使用八阵图练兵,但主要是防柔然、防西夏,多用于边疆防御。

司马懿用兵重在手段,也就是政治手段。无论是高平陵政变还是对阵孟达几乎都是同出一辙的战法。

庞统用兵重在活。既可马战,也能步战,既能千里偷袭也能步步为营。庞统是个军事型人才,论军事谋略不说蜀汉无人能及,即便是整个三国恐怕也鲜有敌手。至于擅长奇谋的法正,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有庞统、无法正。



庞统入川对刘备的上中下三策不可谓不高明:偷袭、强攻、徐图。可惜用兵之道,半由人事半由天,最终难逃落凤坡的惨剧。

司马懿有看破曹爽伐蜀时全军覆没的眼界,庞统也有荆州不可图大计的先见之明。若干年后,毛主席也从军事角度说过荆州益州千里分兵合击,必不可取。事实上,几千年历史中也没有千里分兵合击成功的案例。

从军事角度而言,庞统无论是突袭还是战略眼光都胜过司马懿太多了。司马懿对战庞统可以说必败无疑。



但是,如果落凤坡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那蜀汉却至少要早亡四十多年。这又是为何呢?

蜀汉基业是刘备创下的,却是诸葛亮守住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入住益州的那一刻,诸葛亮就肩负起了蜀汉治国兴邦的重任,他是刘备眼中的萧何。在平衡各派势力与安定民心上,诸葛亮功不可没,无可替代。

放眼整个三国论经济发展、论士族操练、论外交谋略、论屯田养兵没有任何人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更何况蜀汉自夷陵之战后,需要的是一个多方面综合型的人才。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统兵近十万。而夷陵之战后,蜀汉却连南中如此小规模的叛乱都难以平定。这前后仅仅只用了六年时间,试问三国期间,还有谁可以做到?庞统在治国兴邦上是否擅长是未知数,能否有效又是未知数。

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又有什么用?如果在夷陵之战后对蜀汉经济、军事的恢复没有做到位,如何能熬到司马懿出场!

如果蜀汉没有恢复实力,庞统或许会用类似魏延“子午谷奇谋”奇袭策略,占领关中。但此后将会一路被曹魏全力大反攻,最终结果:关中破、汉中失、成都降!



结语:

庞统打司马懿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庞统在政治层面与司马懿相差太多,治理国家与诸葛亮相差太多。而且庞统是个敢于冒险的人。

如果庞统打北伐战争,曹魏必定会先败,而后反攻。综合国力上的差距绝不是仅凭军事就能解决的问题,蜀汉最大的限度就是占领关中,越早占领越快灭亡!

4

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三国演义的作者想法和中国文去考虑。

一 卧龙凤雏 从名族来分析,肯定卧龙名字更响亮,龙乃神的代表。凤虽然也高贵 ,但与龙相比自然还是相差较远。自然卧龙实力更强。

二 作者本身想法。卧龙是作者心里刻画出来的英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自然排名第一。凤雏虽与卧龙齐名,但实力有待验证。而司马懿实力几乎可与卧龙匹敌。

综上,凤雏在实力上可能差于司马懿,所以难以战胜。

5

谢邀,诸葛亮和庞统的执政理念不同:

一、诸葛亮的执政理念

诸葛亮主张占荆襄之地,以荆州为根基,然后东边和孙权联盟、这样一来就可以北拒曹操、西边攻取益州、对内实行休养生息,逐渐扩充军备等待时日。如果天下有变,那么可以从汉中一路到荆州,天下就可以平定。

二、庞统的执政理念

庞统则不同意诸葛亮的意见,庞统认为:荆州是荒残之地、按当时的环境来说已经人物弹绝、荆州东边有强大的孙权,北边又有虎视眈眈的曹操,如果占领荆州会处于两面夹击的局面。而且荆州饱受多年的战争之苦,虽然是富足之地,但是经过长年的战乱使得当地的人才、物资极度匮乏。所以荆州不可作为刘备攻取天下根基。

从以上分析可知,庞统和诸葛亮在以荆州为根基的问题上二人有着很大的分歧。


如果当初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那么蜀国能打赢司马懿,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诸葛亮善于守,而庞统更善于攻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当时三国时期的顶级人才,但是两人在攻守方面各有偏重。诸葛亮更偏重的是治国守边,当时刘备攻取西川的时候,诸葛亮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北边的曹操和东边的孙权都想打荆州的注意,但是却不敢妄动。蜀汉建立以后,蜀国更是由诸葛亮一人治理。庞统则更善于攻城掠地,当初赤壁之战中的连环计,庞统献计攻取益州等,从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出庞统出色的军事才能。

二、诸葛亮在人际关系上不如庞统

刘备去世后,蜀国的权力由诸葛亮一人把持,但是他对蜀国是忠心耿耿。但是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后并不注重蜀国的后续人才的培养,结果在诸葛亮死后,属狗竟然无人可用。而且诸葛亮的人际也并不是很好,比如关于、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一直有意见。但是庞统的人际关系却比诸葛亮处得好,庞统在为人处世方面做的非常到位,比如:关羽、张飞等蜀国将领对他是心服口服。

三、蜀国后期的战略部署更符合庞统的策略

我们从蜀国后期的战争就可以看出,庞统的战略计谋更加符合蜀汉后期的战略走向。当时诸葛亮把荆州当成蜀汉的根基,但是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后,直接打乱了诸葛亮的整个计划,以致于,关羽被吴将斩杀,同时张飞为了报仇也被斩杀。还有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而从庞统的战略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荆州只是他战略计划中的一枚棋子,他把益州作为蜀汉的根基。如果当时刘备听取庞统的意见,那么在荆州丢失以后,关羽估计也不会死,估计孙刘联盟也不会破裂。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由庞统辅佐刘备,那么后面的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害、夷陵之战等这些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假如庞统并没有死在落凤坡,那么蜀国后期的战略走向可能会更加偏向于蜀国,司马懿估计也未必能抵挡得住庞统的围攻,那么三国的争霸,鹿死谁手估计未定呢。

6

首先说明:落凤坡的名字也是庞统在这里死后才有的称呼。因为,庞统道号凤雏,他在这里死了,就被后人称为落凤坡。

正史上庞统早期是周瑜的幕僚。在周瑜死后,收到东吴的排斥,于是深知他才能的鲁肃举荐他到刘备跟前任职,大家都知道,鲁肃是非常鲜明的联刘派。所以推荐庞统过去,期望增加两方的互信。(所以赤壁之战火烧曹营,是东吴周瑜的谋略)

庞统刚到了刘备帐下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鲁肃知道以后,写信给刘备,告诉他实情,这次受到刘备的重用。

于是,在刘备入蜀时候,作为军师,他就随行了。谁知道,这次入蜀有去无回,在和刘璋翻脸后,庞统就在近攻雒城的时候阵亡。而不是三国演义说的那么邪乎。

三国演义怎么说的呢?道号为凤雏的庞统在领兵近攻的时候由于马受惊,刘备于是将自己的千里马让给庞统。当时他还没意识到,自己这个的卢一直妨主。于是庞统一番推辞之后骑上了千里的卢马。

刘备的这个马是白色的,守城的张任提前预估刘备会从小路近攻,已经探知刘备骑白马,于是亲自带人埋伏在小路必经之处落凤坡,吩咐军士,只要看见骑白马的就往死里射。

这下好,庞统率军走过小路时候,问了一下军士,说是落凤坡,没来得及撤退,就被射成刺猬。那么,正史上的庞统是怎么死的呢?

有的人说是为了刘备师出有名自杀式死亡,有的说是为了和诸葛亮斗气而死。其实都不然。

?公园211年,刘备受刘璋的邀请,率军入蜀替刘璋防卫攻打占据汉中的张鲁。在和刘璋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刘璋派遣刘备都督白水军,刘备并没有攻打张鲁,反而驻扎下来之后收买人心。

关于诸葛亮死,庞统活的话。还真不好说。

在演义上,入川前诸葛亮就严肃叮嘱过庞统,庞统认为是孔明在轻视自己,于是贪功冒进,中了埋伏,不幸牺牲于落凤坡。

如果是历史的话,没有落凤坡,庞统死于雒县战场上的流矢。庞统当时是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出谋划策亲上战场,而刘备前一任的军师中郎将正是诸葛亮。

同样上战场,诸葛亮在任上活下来了,庞统在任上死了,只能说生死有命。

如果硬把诸葛亮摁死,庞统的确有几率担任诸葛亮的位置。毕竟之前“亲待亚于亮”,且他和诸葛亮是同学,同为荆襄士人,跟着关羽留守荆州、亲好老东家孙吴、同时做个一流谋士绝对足够。

只是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蜀汉的意义远非区区一个谋士。汉中战时,刘晔就已经把诸葛亮置于关张之前,对曹操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是仅次于刘备的第二号人物,是不可多得的卓越相材。更不提最初刘备走出荆州困局乃至与东吴结盟打赤壁,全是诸葛亮的手笔。

资历,能力,威望缺一不可,不是刘备对谁亲密谁就可以掌权,如果诸葛亮真死在战场了,那么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无人能填补这个空缺。再保险点,把那块权力化开,分给多人担待也不是不行。个人认为如果庞统活着他的位子其实和法正差不多,没有办法像诸葛亮那样拥有极高的威望。

诸葛亮那个位置,不仅对能力有极高要求,对心志、私德、情商、格局全都高要求。

托孤大臣常有,做到诸葛亮那般极致的却是凤毛麟角。

心志稍有一点不坚,夷陵大败后刘备咽气、举国叛乱时,就接受曹魏递来的橄榄枝、带着阿斗欢快的投降称臣了。




7

如果问落凤坡庞统不死,能不能战胜曹丕,我还会犹豫,但问能不能战胜司马懿,我却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大家,不能。因为庞统的性子太傲,而司马懿则太能忍。就这一点,就可以定性庞统难成大业。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凤雏卧龙得一而安天下。这只是司马徽从二人的才学来说的,他们有统一天下的能力。但他们却没有统一天下的条件,因为这个条件是掌握在各自主子手里的,那就是信任。

刘备成说得孔明如鱼得水,但事实上刘备心中更看至关羽张飞,因而在孔明和关羽张飞有矛盾的时候,刘备是偏向关羽张飞的。孔明在夺得荆州之后逐渐谈出刘备的朋友圈,而庞统正逐步得到刘关张的接纳信任,但是这种接纳和信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以关张为中心。

庞统虽然有许多政策与刘关张的相符,但要想真正的实行自己的策略,必然会有与关张冲突的地方,当庞统与关张有了冲突时,刘关张的立场就会与庞统逐渐疏远,当庞统感觉到自己不被信任时,他不会像诸葛亮那样默而认之,而会一如继往的殆工,希望以此方式求得上次的关注。一次可以,两次可以宽容,三次就会让人厌烦了。因此即使庞统不死,司马懿不会被其败。

庞统不但不能把司马懿打败,相反还有可能被司马懿算计,因为同样的情况,当司马懿受到上级的猜忌时,他能忍,他会等待最好时机,采取最重要的一击,所以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被司马氏终结了。

8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三国最著名的广告语,没有之一,策划人是司马徽。

刘备看了广告之后,心情万分激动,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屁颠屁颠来到了隆中,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哭,又是下跪,好不容易请出了卧龙。


刘备有了卧龙之后,如鱼得水,与卧龙食则同桌,寝则同床,让关羽、张飞好不嫉妒!

与请卧龙相比,请庞统似乎更为波折。

庞统是个丑男,形容猥琐,身材矮小,长得和宋小宝差不多,因为丑,到哪都不受待见。他先是到了东吴,鲁肃把他引荐给孙权,孙权撇了一眼庞统,斥责道,你怎么把马戏团的猴子带进来了,撵出去!快撵出去!

庞统很受伤!辗转来到了刘备这儿,刘备也是颜值控,他见庞统长得令人作呕,很不高兴,但看在鲁肃的面子上,勉强让他干了县令。

庞统到任之后,啥事不干,晚上大吃大喝,白天睡大觉,刘备听说之后,十分生气,派张飞去揍他!


张飞那个暴脾气,到了县里,见庞统没上班,一问方知这厮在家睡觉呢!

张飞那个气呀,闯到宿舍,把庞统生生揪了出来,质问他为何不上班?庞统说,这点公务小事,只消一上午便办完了!

接着,庞统开始表演了,看卷宗,审案,结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把老张惊的一愣一愣的,回去汇报给了刘备,刘备大惊,我唐突了人才了,罪过,罪过!

刘备亲自请来了庞统,拜为副军师中郎将,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有了卧龙,又有了庞统,安邦定国之才刘备一人得到了两个,可他最后“安天下”了吗?

并没有!可见,虚假广告信不得啊!司马徽是个大忽悠!


历史已经证明,诸葛亮是个人才,尤其擅长治国理政,但出谋划策不是强项,那么,庞统擅长什么呢?

有人说他擅长出奇谋?真的如此吗?

来看看庞统出的“奇谋”!

第一谋,鸿门宴之计。

公元211年,刘璋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共同抗击张鲁,法正是个汉奸,他私底下向刘备献秘技,劝刘备趁机夺了益州。

其实刘备早就有此想法,但他是个老狐狸,担心法正故意试探于他,于是假装严词拒绝,使不得,使不得,刘璋乃我兄弟也,岂能干这种不仁不义之事!


这时候,庞统也来规劝!还给刘备出了一道“鸿门宴”之计,“趁涪城相会之机,席间杀之”,其实这个计策一点都不高明,很幼稚!你想想,鸿门宴的故事妇孺皆知,刘璋不是傻子,他岂能不知呀?他能不做准备吗?

要是“鸿门宴”失败了,会是什么后果呢?

以当时刘备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击败刘璋!

刘备果断否定了庞统的计策,在宴会之上,他极尽奉承之能事,又是赌咒,又是发誓,一番巧舌如簧,终于打消了刘璋的猜忌。

刘备的表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刘璋回到成都,立马拨给刘备许多人马和粮草。

刘备是不是比庞统更高明呢?是的!


第二谋,上中下三计。

有了人马和粮草,刘备实力大增,这才开始打益州的主意了。这时候,庞统站出来,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

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

大家觉得庞统这三条计策高明吗?

并不觉得!


下计不用看了,纯粹是废话!刘备干嘛来了,啥都没捞着,就灰溜溜地回去,怎么可能呢!

上计太激进了,刘璋不是傻子,刘璋手下也不是傻子,若是挑选精兵,直奔成都,极易陷入包围圈,遭前后夹击,进退两难,这条计策很无知,很冒险!

最后看中计,这条计策说实在的,就那么回事而已,就算让刘备自己想,他也想得出来!

总的来说,庞统沽名钓誉,实力根本不配“凤雏”二字,打了几仗之后,刘备也看出来了,庞统有名无实,是个水货,于是他紧急调遣诸葛亮、张飞增援。

所以说,假如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不是庞统,蜀国灭亡只怕会更早。

9

我认为庞统多半是打不过司马懿的。当然,这不是说庞统的军事能力弱于司马懿。下面且听一听我的分析。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皆被司马懿挡得死死的,次次无功而返。那么司马懿克敌制胜的秘诀是什么呢?一个字,拖!他非常清楚,自己和诸葛亮在军略上的水准半斤八两,搞不好诸葛亮还比自己厉害点[我想静静]但是,在国力的比拼上,司马懿可就完爆诸葛亮了。

我就一直守着城池,不主动出来跟你打,拖着拖着你诸葛亮的粮草肯定会供应不足。没粮食你拿啥跟我打?乖乖回去吧!哈哈真是机智如我啊!(代入下司马懿的内心独白[耶])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因司马懿十分了解双方的情况,扬长避短,才能一次次地击退诸葛亮的北伐,令诸葛亮最终含恨身陨五丈原。

那么,如果换庞统上呢?

我认为,庞统可能做的还不如诸葛亮。

上文我提到,诸葛亮之败败于蜀汉国力不如曹魏。而诸葛亮、庞统、司马懿三人的军略水平都在一个档次上,虽说有高有低但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他们间的PK还是要看双方的国力!

我们知道,内政方面诸葛亮绝对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可蜀国国力还是远远比不上魏国。若是换内政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庞统来,那岂不是更不如魏国?

虽说庞统善攻,但司马懿只要凭借着高大的城墙,拒不出战,继续施以“拖”字决,庞统也只能如历史上的诸葛亮那般,粮尽后无奈地率军返川。




10

《三国志》中陈寿曾经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诸葛亮在治军、治民,固守上都有一定的本领,只不过不善于奇谋,北伐中原的时候,遇到善于防守的司马懿,每次诸葛亮使出策略都被司马懿识破,这其中表明司马懿就是诸葛亮的克星,在蜀汉多次北伐都得以失败告终。

分析诸葛亮和庞统就从两人的执政理念说起:

诸葛亮的执政理念

诸葛亮是以荆州为基地,然后东边和孙权联盟,进一步开展北进曹操,西边攻取益州,攻取整个益州后,可以实行休养生息,扩展军备等待时机,天下有变时,可以采取从汉中一路到荆州,以荆州为基地中心可以向四边扩散,天下即可平定。

庞统的执政理念

庞统提出的策略和诸葛亮正好相反,他庞统认为荆州是荒残之地,按当时的环境已经是人物弹绝。东边有强大的孙权,北边有虎视眈眈的曹操。这样就形成了荆州为中心局,只要有一面行动,另一面会瞅准时机加以攻占蚕食荆州周边郡县,荆州就会危在旦夕,后期的战略发展就是如此。经过多年的战争洗礼,荆州从富裕变为匮乏,庞统奉劝刘备不可以荆州作为根基攻取天下。

庞统和诸葛亮以荆州为根基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和争议,并且对兵力分散行动也有不同的意见。

但要反转历史情景,在落凤坡死的是卧龙,活着的是庞统,那么蜀国能打赢司马懿吗?从两人的优缺点可以分出结论:

诸葛亮善于守、缺失的是攻,人才任用培养缺失

诸葛亮在治理地方,固守边疆善长,刘备带领人马攻取西川时,诸葛亮留在荆州主政,把荆州治理的井然有序,固守严密,曹操和孙权想要攻打荆州无法下手,也是不敢轻举妄动。刘备去世时,把蜀国托付给诸葛亮,他历尽治理使蜀国几十年没有引起祸患,稳稳的成为三国鼎立之一。

诸葛亮对蜀国,刘备家族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只是人才培养和任用一直不注重,在人才使用方面,对听信于他的人委以重任。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一句著名的寓言“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善于稳扎稳打,其实这种优点就转化为缺点,做事谨慎,使用人才方面有欠缺,几次率领大军北伐未能取得成功,其中存在的因素就很多。

庞统善于攻取,善于笼络人心,易放急功冒进之险

庞统更善于攻城掠地,在当初的赤壁之战中献出的连环计,到后来庞统献计攻取益州,都能看出庞统出色的军事方面的才能。

他在处事方面做的非常到位,像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都对他非常佩服。庞统易放急功冒进之险,不像诸葛亮稳扎稳打计划的递进。雒县(后来的落凤坡)在战场上庞统急攻冒进中了埋伏,被流矢射中,在落凤坡身亡。

蜀国后期战略战略部署发展更适合谁

诸葛亮献出《隆中对》,是以荆州为根基向外扩张,从荆州被关羽丢失后,就打乱了诸葛亮整个计划,接着张飞又被斩杀,迫于无奈诸葛亮采取北伐多次行动后,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从庞统的战略计划中是以益州作为蜀汉的根基,荆州成了侧应,一枚棋子,可以灵活调用,减少孙落夹击之危。有可能和东吴继续结盟,腾出手来攻打曹操的领地,在一定程度上会取得一些成效。

当时刘备听取了庞统的建议,即使关羽丢失了荆州,他也不会死,孙刘联盟也不会破裂,更有机会腾出手来攻打曹魏。

刘备采取庞统的策略以益州为根基,有诸葛亮治理荆州,孙曹就不会有可乘之机,关羽和张飞可以自由调动,更好的在战场中使用,会他们的攻城略地的长项。至于后来的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害、夷陵之战等系列的重大事件也不会陆续发生。不过当时庞统没有在落凤坡被射死,那么蜀国后期的战略走向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司马懿的战略意图也未必挡得住庞统和诸葛亮的围攻、击破。三国后期的纷争定数就很难料定。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