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 《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

《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

2020-08-15 08:01阅读(74)

《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出自曹雪芹之手,因此关于众人结局,一直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有人根据贾雨村中秋做的两句诗“玉在

1

宝钗是红楼梦中才情与品貌与黛玉平分秋色的人物,她体贴、成熟、稳重、博学,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深得贾府上下之人喜爱,“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可见宝钗之优秀。

根据脂砚斋批语我们知道,八十回后,宝钗跟宝玉成其夫妇,这即是世人眼中的金玉良缘,但脂批也透露,婚后的宝玉,没多久便抛妻弃婢,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这就使得宝钗成了独守空闺的弃妇,即被丈夫抛弃了的妇人。

第二十二回贾政悲谶语一回,有宝钗做的一首谶语诗: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由此可知,宝钗在宝玉离家出走后,有过一段寡居的生活。她跟宝玉的缘分,也仅限于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

宝玉离家后,宝钗的命运会像李纨一样守寡到老,还是有可能在情势所迫之下改嫁他人呢?一直以来,宝钗在宝玉离家后改嫁贾雨村的观点甚嚣尘上,那么宝钗有没有可能改嫁贾雨村?如果真的有这种可能,她是自愿还是被逼呢?前八十回中有没有相关暗示呢?

关于宝钗跟贾雨村的联系,原文中没有直接的交集,有几处笔墨,都是非常委婉地提到了宝钗与贾雨村之间某种微妙的关联。

第一处即贾雨村中秋之诗。第一回里,没有盘费进京赶考的贾雨村,想到平生抱负,中秋之夜就写了两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如果没有脂砚斋批语,我们很难将此诗跟宝钗联系起来,但甲戌本的两条脂砚斋批语却非常微妙:

甲戌侧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甲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

这两句批语什么意思呢?一直以来解说不一,我在之前的文中曾分析过,前文说了宝玉黛玉的木石姻缘,这里说的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故脂砚斋如此做批。但也有人表示,后一句里的“钗”指宝钗,“时飞”正是贾雨村的字,这难道是巧合吗?

如果这么来理解,这句话似乎暗示宝钗在等贾雨村,这难道是曹公于此埋下的八十回后宝钗改嫁贾雨村的伏线吗?有没有这种可能呢?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我们继续往后看。

第二处即贾雨村走马上任。贾雨村因为林如海的推荐,跟贾府攀上了关系,成了很喜欢读书人的贾政的座上宾,因为是妹夫的推荐,加上贾雨村确有才学,贾政很是看重他,于是为了能帮贾雨村谋到一个好的肥缺,“便竭力内中协助” “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这段话本也无奇,不过是交代了贾雨村的下落,但脂砚斋偏偏又在贾雨村上任之后给出一句令人费解的批语:因宝钗故及之,一语过至下回。

为什么贾雨村上任,跟宝钗有关系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出的结论是,这里伏的是后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回,因为到这一回,宝钗才正式出场。曹公交代贾雨村到金陵做官,为的正是要他去判薛蟠的案子,以此引出宝钗,故有此批。

有人依然不解:贾雨村判案的对象是宝钗的哥哥薛蟠,脂批不应该说“因薛蟠故及之”吗?为什么非要说“宝钗”呢?但曹公是为女儿作传,要写尽闺中女儿,黛玉出场之后,跟黛玉并列的宝钗自然会紧随其后出场,所以以宝钗名之。

贾雨村作诗,脂砚斋提到宝钗,贾雨村做官,脂砚斋又提到宝钗,如果说贾雨村与宝钗一点瓜葛都没有,似乎也很难令人信服,不然曹公总是把贾雨村和宝钗关联起来,到底何意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三处即贾雨村要见宝玉。原文第三十二回,湘云二进贾府不久,赶上贾雨村来拜,要见宝玉,从宝玉的“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可知贾雨村是常来贾府走动的,而且每次都要见宝玉,宝玉自然不耐烦,但因是老爷之命,不得不从,于是冒着日头前去见贾雨村。

这之后发生了宝玉向黛玉诉衷肠的情节,宝玉的这些话恰好被赶来送扇子的袭人听到了,正在此时,宝钗也出场了,于是宝钗和袭人之间有一段对话:

宝钗听了,忙道:“嗳哟!这么黄天暑热的,叫他做什么!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出去教训一场。”袭人笑道:“不是这个,想是有客要会。”宝钗笑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这里简短的一段对话,却再一次写出了宝钗与贾雨村微妙的关联,虽然宝钗并不知道这个客就是贾雨村,但她对贾雨村的一句评价,却将二人关联起来。我们知道,红楼梦里并无一处闲笔,大热天贾政喊宝玉前去会客,袭人尚且没有说什么,曹公偏偏安排宝钗说了一句话,到底何意呢?是写她心疼宝玉,还是伏她后文与贾雨村的关联?

第四处即贾雨村抢夺石呆子之扇。原文第四十八回,贾赦看上了落魄的石呆子手中的二十把扇子,让贾琏去买,贾琏不忍为了几把扇子,弄的人坑家败业,后来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就找个由头,抢夺了石呆子的扇子,献给了贾赦,贾赦因此打了贾琏,觉得他无用。

这件事原本也不会跟宝钗有什么关系,但偏偏贾赦是用棍棒打的贾琏,一如贾政打宝玉,所以平儿到宝钗这里讨棒疮药。她不仅来讨棒疮药,为人平和的平儿,还第一次对着宝钗,把贾雨村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就奇了,前文宝钗刚刚因为贾雨村要见宝玉,对贾雨村评价了一番,说贾雨村大热天不在家待着,到处乱跑,好没意思,这一回平儿因为贾琏被贾赦打,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贾雨村的虎狼本性,而她谈话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宝钗!

我们看,虽然宝钗从未直接跟贾雨村发生关联,但以上几处文字,都毫无疑问地将宝钗和贾雨村联系在了一起,难道真的如人所说,宝钗在八十回后改嫁贾雨村了吗?我之前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这是从宝钗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的,宝玉出家后,以宝钗“容貌丰美,品格端方,随分从时”的品性,她是绝不可能主动改嫁的,只读过几本女书的李纨,尚且能够做贞洁烈妇,守寡到老,更不用说成熟稳重,时时劝香菱、黛玉等人以针黹女红为要的宝钗了,她是典型的谨守妇德的封建女性的代表,不可能宝玉出家后不久她就改嫁,这不符合曹公对宝钗这一角色的性格设定,也不符合她薄命女的结局。

当然,如果我们从贾雨村的立场和角度来看,他在贾府败落,宝玉出家后,落井下石,忘恩负义的奸雄本相毕露,因去贾府抄家看上了姿容过人的宝钗,心里起了歹意,曾向王夫人、薛姨妈等人暗示,要娶宝钗则是完全有可能的,一如他中了进士刚做官时就派人去找了封肃和封氏,要娶娇杏一样,而薛姨妈、王夫人也极有可能被贾雨村的某种承诺所打动,说知宝钗,但宝钗宁死不从。

这应该便是前八十回里宝钗和贾雨村关联的真相,二人冥冥中有关联,但并不意味着宝钗一定会嫁给贾雨村,只是曾有这样一件事发生。

我们知道,贾雨村也逃不掉“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的结局,所以如果宝钗真的在贾雨村逼迫下就范,改嫁于他,那么贾雨村败落后,宝钗将再次成为弃妇,这显然不可能是曹公笔下的红楼结局,而落入小说俗套了。所以,贾雨村要娶宝钗,以此讽刺其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奸雄本色,是有可能的,但从宝钗方面来说,她不可能改嫁。所以,我依然坚持宝钗不会改嫁贾雨村的观点。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2

众所周知,曹雪芹虽然完成了整部《红楼梦》,但只有前八十回保留下来,后面的全丢失了,现在我们读的完整版的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补的。但很多的红学专家都否认高鹗所续补的《红楼梦》,认为其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改变了众多结局。也正因为如此,才涌现出了这么多对红楼感兴趣的人对《红楼梦》众多人物结局的探佚。

著名汉学家、红学家吴世昌曾对《红楼梦》提出过大胆惊人的说法——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雨村。

其实这一点在此之前也有人发现,1984年在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发现并由巴蜀书社影印出版的《读红楼随笔》一书中,就有作者佚名提出过这种看法,只是该作者只是寥寥几笔以作疑虑,并没有加以探讨。

在 <红楼梦> 第二回中, 贾雨村题了两句诗: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 按字面, 这是贾雨村自我抒解心中怀才不遇, 又胸怀大志的心情。 但是, <红楼梦> 中, “玉” 字和 “钗” 字决不是随便乱用的. “玉” 字不是宝玉就是黛玉, “钗” 字更是薛宝钗的专用字. 而曹雪芹在介绍贾雨村时, 很清楚地交待过: “姓贾名化, 表字时飞, 别号雨村” . 显然曹雪芹这里的 “玉”字是指黛玉, “钗” 字指的就是宝钗, 而 “时飞” 正是指写诗人贾雨村自己无疑. 而在此文字边, 脂批云: \"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 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 说的是, 前面已经说过黛玉绛珠仙草之来由, 而此时要说宝钗了. 这也更说明这里的 “钗” 字指的就是宝钗. 那么, “钗于奁内待时飞” , 应该指的是薛宝钗以后嫁了贾雨村。

特别是在第三回中,贾政为贾雨村谋补了金陵应天府之缺,“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甲戌侧批: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在作者系指东说西也。】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甲戌侧批:《春秋》字法。】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甲戌侧批:《春秋》字法。】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甲戌侧批:因宝钗故及之,一语过至下回。】不在话下。”

再没有看到过宝钗最终嫁给了雨村之时,我读到这个地方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贾雨村上任管薛宝钗什么事儿呢?你脂砚斋好端端的批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今看来,貌似有那么一点点的道理。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是大家公认的大才子, 从 《红楼梦》 文本中看, 确实象红学家们说的, 雪芹不但文采飞扬, 而且伏脉千里,绝无败笔, 不着废墨.。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合作者, 也是看到 《石头记》 全书的读者。 因此脂批是绝对可信的,人们对他的批注也是深信不疑。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说教。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

所以大多数读者就会认为,薛宝钗成熟老练, 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崇尚仕途经济。而宝钗的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的诗句, 与贾雨村的 “钗于奁内待时飞”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不然,这些只能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薛宝钗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

在那样的时代,宝钗希望宝玉能够学习仕途经济,无可厚非,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现实就是如此,除了黛玉追求个性解放而从不督促宝玉外,所有的人都盼望宝玉能够涉身仕途,就如同如今的年代,一个孩子的所有亲人朋友都希望他将来出人头地,当然这样的想法肯定都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的,有谁能够反抗呢?

抛开贾雨村与薛宝钗的年龄差距,贾雨村本来就有正妻娇杏,难道宝钗甘愿做妾?更何况,晚清风俗并不开放,女子改嫁的可能性不大,而宝钗却是贵族大小姐,以她的性格会嫁给贾雨村?

转过来我们在看看贾雨村粉墨出场的描写——“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者走了出来。”

此段中,脂砚斋只是指明“时飞”是“实非”之意,说明作者起这个名字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说明这个故事实非真的,以免遭贵族统治者的迫害。至于,“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个人认为只是为了引出黛玉与宝钗,仔细推敲这两句诗,“求善价”、“待时飞”恰恰又切合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如果要把后半句换掉却又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词句了,个人觉得此“时飞”非彼“时飞”。

个人始终不相信宝钗最终嫁给了贾雨村,至于第三回脂砚斋的那句批语——【甲戌侧批:因宝钗故及之,一语过至下回】。我也是不知由来,无从解释,也许仅仅是自己不愿意毁灭宝钗在心中的形象吧。

当然,原稿已经丢失,我们永远都不会读到曹雪芹原汁原味的结局稿,在此的一些探佚对大家真正了解红楼梦的真正结局没有多大的实质性的价值,谨以此自娱,作为笑谈,陶冶情操也。

3

贾雨村,一个屡次被脂砚斋大骂“奸雄”的人,早期落魄穷酸寄住破庙,亏得遇见乐善好施、惜才爱才的甄士隐,才有了盘缠进京考取一番功名。当时在破庙,正巧赶上中秋,看着满月如盘,自己却前途未卜,随口吟出一首自觉怀才不遇的诗,诗后意犹未尽,又念了两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就是这两句诗,两百年来令多少读者生出多少猜疑来。

我们知道贾雨村字“时飞”,在《红楼梦》中,“钗”字多指宝钗,如此一来此句便有宝钗等待贾雨村的意思,又兼宝钗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此种抱负的女子,贾雨村志向高远、才华过人,兼其后来将经济仕途经营得风生水起,好像与宝钗的抱负甚是登对。那么,宝钗有可能嫁与贾雨村吗?

我想是不可能的!因为宝钗的结局只能是在漫长的日子里等待宝玉。这在前八十回里多处线索便可得出结论。

在第二十二回中,众人互猜灯谜,宝钗给出的灯谜谜面是: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这首诗里,写尽一个深闺怨妇的情景,朝朝暮暮的盼望,日复一日的煎熬,却不见爱人归来。

再有宝玉作了女儿诗后,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雨打梨花深闭门是唐伯虎的一首词,首句应是“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这句词与“终身误”中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堪为契合,我们知道“金玉良缘”最终取得胜利,宝玉宝钗两个皆为夫妇,除了宝钗,宝玉还能误了谁的青春呢?


更有一层,我们知道《红楼梦》有很多借鉴了《金瓶梅》的地方,不但情节有多处相似,连人设也不例外,比如抓尖要强、自尊高傲的晴雯和春梅;比如伶牙俐齿,才华过人的林黛玉和潘金莲(排除某方面的不堪,潘金莲是个才女);而宝钗像的是西门庆的继室吴月娘,曹雪芹甚至在宝钗外貌描写上都有着吴月娘的痕迹:“吴月娘约三九年纪,生的面如银盆,眼如杏子,举止温柔,持重寡言”,与宝钗的“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如出一辙。

误月娘在西门庆死后生下了一个遗腹子,一生守着西门府孤身终老。宝钗与月娘性情大抵相似,她有没有孩子倒不敢保证,但绝对不会离开贾府改嫁他人。

而且,宝钗身为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已深入骨髓,不可能有改嫁他人的情况。

那么贾雨村的诗句到底何意呢?

其实贾雨村不过是用了两个典故,借诗言志罢了,首先是“玉在椟中求善价”,有人曾问孔子:“若你是一块美玉,愿意卖与他人吗?或是自珍不肯屈与他人?”孔子答:“当然是放在椟中,遇着能出好价钱的自然要卖出,而不是一辈子藏在椟中”,此句可见贾雨村将自己比作美玉,在等待识货的买主,赏识他的人。其次是“钗于奁内待时飞”。传闻汉武帝曾得一只仙女赠送的发钗,爱若珍宝,将之珍藏于奁内。过了两代后,汉武帝孙子打开妆奁时,发钗便化作一只白燕飞走了,寓意时机成熟便飞走。

故而,两句诗都是贾雨村在借诗言志,与宝钗并无关系。若要深究与宝钗有关,那“玉在椟中求善价”的黛玉等的又是谁呢?

4

题主会如此问,大约是受了索隐派的影响,《红楼梦》中有句“钗于奁中待时飞”,贾雨村的字是“时飞”,宝钗确实可用\"钗”字相代,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宝钗会改嫁贾雨村。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中秋佳节,贾雨村思及对天长叹,吟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的联语,在这里,实际是贾雨村以\"玉”\"钗”自喻,来抒发自已抱负,感叹自己苦未逢时,哪里有宝钗什么事?纵是《红楼梦》草灰虫它线,伏脉千里,也不应有宝钗改嫁贾雨村之说。如果\"钗于奁中待时飞”暗示宝钗将会改嫁贾雨村,是否″玉在椟中求善价”也意味着黛玉将要嫁给一个名为\"善价″的男子?如果那样,宝黛姻缘岂不成了一场笑话!



再者说,宝钗是什么人,是一个有着\"停机德\"的山中高士,是一个\"藏拙守愚”\"安时守分”的纯净女子,是一个时刻以封建伦理道德来约束的大家闺秀,她怎么会改嫁贾雨村,让自己的人设崩塌呢?况且贾雨村是一个宝钗《螃蟹咏》中所讽刺的欺世盗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的小人。他哪里有资格得到\"纵是无情也动人”的高贵端庄的宝钗。更何况他还有了老婆娇杏,还有了儿子。



《红楼梦》最后,不管贾宝玉是否真的离家出走,做了和尚,薛宝钗不管是否与宝玉圆房,并有了儿子,她都会保持她做人的准则,绝对不会改嫁给贾雨村。

5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有几个无法解释圆融的地方。第一,哪些是草蛇灰线?第二,脂砚斋的批语真意是什么?第三,红楼梦到底讲了什么?第四,真事隐、假语存隐藏和存在了那些事?还有很多,但这四个最主要。每个读书人理解不同,答案也不同。这几个问题互相交织,所以当有一个问题出来的时候基本没有答案,各有见解纷乱难平。薛宝钗会不会嫁给贾雨村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关于薛宝钗会不会嫁给贾雨村与林黛玉是否和北静王有关,薛蟠对林黛玉是不是一见钟情一样,各有道理,众说纷纭。

薛宝钗与贾雨村最主要的联系是第一回贾雨村出场的时候: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脂砚斋在这里的评语【甲戌侧批: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甲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蒙侧批:偏有些脂气。】

脂砚斋的批语是《红楼梦》重要的研究资料,但有些事成也脂砚斋,败也脂砚斋,全因脂砚斋读过或者经历过书中事,所以达意的他往往用简笔批示,很多事作为批者自己明白,作为读者却全靠猜测,先猜书中内容,再猜批语意思。这就不得了,每人思想不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脂砚斋在这句对联后面偏提了宝黛钗三人,而偏偏贾雨村字“时飞”一句“钗在奁内待时飞”很难不让人想到贾雨村与薛宝钗有关系,由此有人认为薛宝钗是不是嫁给了贾雨村?不过脂砚斋其实在前文就已经说了“时飞通实非”,根本不是那回事的意思。所以我可以定论薛宝钗绝不可能嫁给薛宝钗。

但就像林黛玉不断和北静王有千丝万缕联系一样,薛宝钗也和贾雨村有千丝万缕关联。最主要的有三次。第一次当然是薛蟠打死冯渊由贾雨村判定;第二次贾雨村要见宝玉,史湘云劝宝玉注意仕途经济,袭人就说宝钗也劝过。第三次贾琏因石呆子扇子被打,平儿偏当着宝钗的面毒骂贾雨村一顿。我们看也就如此了。甚至没有林黛玉多。薛宝钗与贾雨村交集并不多。但却只偏偏除黛玉只她与贾雨村有交集。

我认为曹雪芹之所以如此写,既表明钗黛合一,暗示两人命运可能和贾雨村有关,也是对宝钗提出一定的批评。我们知道,哪怕是《金陵十二钗》也并非全无缺点,曹雪芹写的时候,也会刻画反面。林黛玉小性,敏感,咬尖;史湘云主观,大大咧咧;更不要说王熙凤之类。包括像晴雯,曹雪芹用“勇”字评她就是褒贬不一,袭人也同样如此。对待宝钗,曹雪芹用笔也是一样。但宝钗行事滴水不漏,很难说她如何错处,这时候借贾雨村[脂砚斋数评:奸雄!]对比薛宝钗,两人性格中相似的地方就跃然纸上了。贾雨村固然“平生抱负,苦未逢时”,薛宝钗何尝不是如此?

对贾雨村来说,他前脚看到了甄家丫头娇杏,他的钗是指娇杏;对薛宝钗来说,她没有得到一飞冲天的机会,是她时运不济。不能勉强将二人牵扯说最后宝钗下嫁贾雨村。一女不侍二夫这是古代女子的明训。薛宝钗生于世宦名家,这一点必然遵从。贾宝玉走后,李纨应是宝钗的前辙!而《金陵十二钗》薄命之人,能给予她的时间当不会多。贾家抄家,宝玉出走,乱世中一个女子很难活很久。我认为林黛玉极可能因北静王而死,薛宝钗也不排除因贾雨村而死。关于贾雨村,很多人觉得他是否也会被贬官抄家?也许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八十回后离散,谁知道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6

虽然润杨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宝钗嫁给了贾雨村。

贾雨村相貌堂堂,才高八斗,举止潇洒,谈吐不俗,是典型的士大夫。

薛宝钗温婉大度,容貌丰美,肌肤盈润,举止娴雅,博学多才,胸怀大志。

抛开年龄,贾雨村和薛宝钗真的是一对。

他们有共同的追求,他们都追求功名富贵。

他们有共同的志向,他们都希望一飞冲天。

贾雨村:“钗于奁内待时飞”。

薛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一对。

宝玉出家当了和尚后,宝钗年轻守寡,家道败落,贫困潦倒。兼贪官污吏时常来盘剥,宝钗的生活陷入窘境。这时贾雨村出现了,他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了薛宝钗极大的帮助,使那些贪官污吏不敢欺负她。

贾雨村看到过宝钗的诗,对宝钗倾慕已久。

薛宝钗因为贾雨村帮助薛蟠摆平了官司,对贾雨村心存感激。

贾雨村假装无意间,让宝钗知道了他原来吟诵的“钗于奁内待时飞”的诗句,让宝钗感到他们也是天作之合。

女人在困境中,最容易被男人征服。而且贾雨村符合宝钗对男人的要求。

宝钗不是冥顽不化的人,她理性。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当贾雨村的媒人到来时,为了薛家,为了哥哥薛蟠和母亲,她毅然决然的出嫁。

贾雨村虽然通过对贾府的落井下石,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但是由于贾雨村的贪得无厌,以及他的顶头上司对他人品不看好,于是贾雨村被抄家,罢官,流放,一去不回。

薛宝钗独自留在京城,再次成了寡妇。在一个大雪纷纷的日子里,薛宝钗死了……

作者:润杨阆苑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探讨《红楼梦》!

7

无厘头的猜测,最有趣的八卦

薛宝钗和贾雨村,一个是女神,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另一个是林黛玉),一个是社会人,大贪官,老油条,感觉他俩风马牛不相及,但狗仔队突然传出他俩有一腿,让“红学界”震惊不已,轰动一时。有传闻,必然有线索,他俩有事,有啥说法呢?

男方:女神,我写了一个对联你瞧瞧

据狗仔队报道,他们认为贾雨村和薛宝钗搞到了一起,主要原因是他们留下了书面证据。话说,贾雨村还是个穷书生时,他寄居在葫芦庙内,时值中秋,他去甄士隐家赴宴,邂逅丫鬟娇杏。贾雨村生的剑眉星目,高大英俊,娇杏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几眼帅哥。贾帅哥一时得意,做了一首五言诗,还写了一副对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据狗仔队分析,这句诗不得了,为啥?诲淫诲盗。钗是谁?薛宝钗啊!时飞呢?贾雨村,字时飞。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薛宝钗在闺房里等待贾雨村啊!

白纸黑字,就问你服不服!

女方:其实,我们没有那么熟啦!

薛宝钗和贾雨村还真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十分热衷功名利禄,将仕途经济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可谓趣味相投,两人若在一起讨论起治国安邦的大志来,绝对能唠上一辈子。

不过,从原文看,由于万恶的封建社会的男女大防,两人应该没有见过面。书中只有两处把他俩名字放到一起了。一处是薛宝钗看到贾宝玉大热天西装革履出去见客,她笑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是她第一次提到贾雨村。第二次是贾雨村干了缺德事,为了讨好贾赦,弄权诓骗石呆子的古董扇子,闹出了人命。平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薛宝钗,宝钗听后,竟然默然无语!是赞赏?是默认?还是没兴趣?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众口铄金,三人市虎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是,想象也是最不靠谱的。我们还是先回到原文的语境看看吧。

先说说,贾雨村写的那个对联。不得不说,老贾的文化功底还是很厚实的,对联写的很好,很符合主流价值观,这一点,贾宝玉就明显不行,他只喜欢那些温香软玉的文字。按照上面逻辑,如果钗是薛宝钗,那第一句的玉呢?莫非林黛玉,她倒是和贾雨村直接接触过。贾雨村做过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善价谐音是“善嫁”,莫非她要嫁贾雨村,上演不伦师生恋。这个老匹夫这么有福气,把金陵十二钗的头名们搂在了怀中?

如果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前辈评论家一定会在批语中点出来。翻翻批语,还真有,但不是绯闻线索,而是: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啥意思呢?这里的玉和钗确实是暗指黛玉和宝钗,但不是他俩要嫁给贾雨村,而是由贾雨村这个人物,引出两位美人。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也。

再说说,薛宝钗这个人。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她,但不得不说,她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正面人物。曹公对她的评语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山中高士的典故是指东汉名士袁安,这哥们拥雪独卧,品行高洁。称得起“山中高士”的薛宝钗,会对蝇营狗苟的贾雨村感兴趣?

再者,宝钗的判词中有一句:金簪雪里埋。为何是金簪而不是金钗呢?钗为两股,簪为一股,暗指宝玉“悬崖撒手”之后,宝钗孤独终老,而不是和贾雨村搞在了一起。

最后,古人婚嫁讲究“门当户对”。薛宝钗他们家四大家族之一,祖上是“紫薇舍人”,家里是皇商,家资巨万,舅舅又是京营节度使,有钱有权,绝对的“白富美”女神。

贾雨村呢?祖上是仕宦人家,说白了就是普通公务员,到他这一代还败落了,家里就剩他一个。虽然他天资高,才学好,考中了进士,当上了知府,顶多算个暴发户,和薛家这种世族大户是没法比的。

贾家这些大贵族们虽然看重贾雨村,但顶多觉得这个人有能力,有才干,利用一下而已,更何况,贾雨村这人品,只能用一个字:呸!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你也配!

8

很早之前就看到过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是薛宝钗和宝玉成为夫妻之后,双方因为价值观不同,贾宝玉是想做个世外闲人,厌恶仕途经济的,而宝钗一心劝诫宝玉读书赶考,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随着时间长了冲突的增多,宝玉最终抛弃了妻子离家出走。

而宝钗自宝玉出走之后,遇到了如日中天的贾雨村,两人顿时感到惺惺相惜,有谈不完的话题。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可惜贾雨村做官不知收敛,贪得无厌,最后也落得被人告发家产抄没的悲惨结局,贾雨村被发配充军,已经改嫁的宝钗跟随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死在了蛮荒之地,符合金钗雪里埋的判词。

这样的观点来源依据为贾雨村曾经即兴作过的两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本来是贾雨村落魄时抒发志向的感慨,其实意思也很简单,装在匣子里的玉想卖个好价钱,奁内之钗想要待时而飞。

这两句诗将初期的贾雨村形象勾勒出来,志向远大,心怀抱负。也非常符合贾雨村当时作为一个穷酸书生的心理。但是要说和宝钗扯上关系是不大可能的,个人觉得贾雨村是有学问才华的,一般来说文人自身都带有傲气,而贾雨村两句诗中的玉,钗无非是自喻,用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也在渴望着一飞冲天的机会。

所以仅靠这两句诗就说宝钗嫁给了贾雨村实在是有些牵强,另外按照宝钗的品格心性,山中高士晶莹雪,我想她会同李纨一样,宁可选择孤独终老,也不会在宝玉出家后选择改嫁的。

9

某觉得有点可能,薛宝钗大概会嫁给贾雨村。她会在什么情况下嫁给贾雨村呢?大概是被抄家后,已经沦为被拍卖物品的薛宝钗,会被贾雨村买走。

在第一回,作者就通过贾雨村的诗引出了宝钗,可见二人是作者定的缘分。在之后,贾雨村的另一首诗和宝钗的咏絮词又非常的相像,可见二人都是非常有志向之人。

原著写到贾雨村才貌双全,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目,直鼻权腮,这搁武侠小说里就是妥妥的男猪脚的相貌啊!

还非常自诩多情,娇杏回了两次头,他都觉得对他有意,何况丰年好大雪的薛宝钗,贾雨村和贾家走那么近,更替薛家搞出葫芦案,怎么会没有闻知宝钗的才名呢?如果见到宝钗穷困潦倒,那自诩多情的性子必然会出手援助。

对于宝钗呢,冷静如她,遇到生存困境时,是被不知名的人买走,还是跟着稍微知根知底还有点怜香惜玉的贾雨村走,相信宝姑娘不难判断。

再之后呢,通过熟悉,通过交谈,言谈举止,互相了解对方,会发现志向相似,趣味相投,走到一起的可能性自然很大,到那个时候,有真正的才女宝钗,娇杏还会侥幸吗?

贾府结局惨淡,抄家是必然的,因此,宝钗或许真有可能嫁给贾雨村。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10

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说一下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已故红学家吴世昌先生根据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两句诗推测薛宝钗后来改嫁给了贾雨村。他认为钗指的是薛宝钗,而红楼梦书中贾雨村的字就是时飞,这一点,题目里没有提及。

吴世昌先生认为薛宝钗比较实际,老于世故,嫁给日后飞黄腾达的贾雨村确实不是不可能,而且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也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基本上就是靠他才慢慢展开的这个故事,在前面几回中都出现,如果最后不和红楼梦中的某个重要人物扯上关系,有点说不过去。

这个说法呢,我认为是很牵强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这个说法进行了反驳,我认为说得很到位。

周汝昌先生大概是这个意思,说时飞是贾雨村的话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在红楼梦这本书中就用一个钗字强行认定指的就是薛宝钗,未免有点太过随便。在红楼梦这本书中,钗明显指的是女子,所谓金陵十二钗是也。而且根据上下文,这个钗更应该指的是娇杏,而不是什么薛宝钗,只能说脑洞清奇可以理解,但是细推之下未免觉得太过穿凿附会。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